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编致辞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培根 王永炎 姚新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中药杂志》54篇药物不良反应文献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谭德讲 袁惠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3-56,共4页
药源性疾病已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草药及其制成品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笔者对《中国中药杂志》
关键词 中国中药杂志 药物不育反应 综述
下载PDF
《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第31卷关键词索引
3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113-2128,共16页
关键词 《中国中药杂志》 石解 青皮 大鼠 补气药 中国中药杂志 清热剂 黄连解毒汤 键词索引 关键词索引 血清药理学 中药复方 短叶苏木酚 活血祛瘀药 白花丹 细胞模型
下载PDF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苍术道地药材气候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94
4
作者 郭兰萍 黄璐琦 +2 位作者 阎洪 吕冬梅 蒋有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5-569,共5页
目的:寻找苍术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苍术质量的生态主导因子;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结合气候数据分析明确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使用IDIRIEIW软件对苍术研究样地30年间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 目的:寻找苍术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方法: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苍术质量的生态主导因子;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结合气候数据分析明确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使用IDIRIEIW软件对苍术研究样地30年间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均值进行空间插值,提取茅山地区气候因子参数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寻找茅山地区生境特征。结果:研究发现降雨量是影响苍术挥发油含量的重要生态主导因子之一;高温是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之一;苍术道地药材原产地生境特征为年均温高于15℃,冷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 1)℃,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在32℃左右,极端低温(- 17~- 15 )℃,旱季约为1~2个月,年降水量约为10 0 0~116 0mm。结论:茅山地区气候具有高温、旱季短、雨量充足的特点;苍术道地药材形成具有逆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地理信息系统 苍术 生态特征 生态限制因子 逐步回归分析 生长发育 挥发油含量 实地调查 数据分析 文献分析 气候因子 研究发现 生境 主导 山地 降雨量 原产地 降水量 空间 高温 温度 平均
下载PDF
福建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88
5
作者 何春年 王春兰 +2 位作者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1-763,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福建金线莲全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氯仿萃取部分分得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 目的:研究福建金线莲Anoectochilusroxburghii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福建金线莲全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氯仿萃取部分分得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Ⅰ),阿魏酸(Ⅱ),槲皮素(Ⅲ),胡萝卜苷(Ⅳ),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cirsilineolⅤ)。结论: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Ⅴ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得,其余为该属植物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研究 金线莲 福建 SEPHADEX 对羟基苯甲醛 三甲氧基黄酮 硅胶柱色谱 柱色谱分离 化合物 分析鉴定 理化常数 萃取部分 胡萝卜苷 兰科植物 首次报道 阿魏酸 槲皮素 二羟基 结构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9
6
作者 殷晓雪 陈仲强 +2 位作者 党耕町 马庆军 刘忠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取第3,4代细胞,MTT法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比活性测定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 BMP-2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为20μg·mL-1的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使BMP-2 mRNA的表达升高。结论:淫羊藿苷具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升高人成骨细胞BMP 2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成骨细胞 淫羊藿苷 增殖 BMP-2 分化 观察 升高 浓度 RT-PCR方法 RNA
下载PDF
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 被引量:64
7
作者 薛震 李帅 +5 位作者 王素娟 杨永春 贺定祥 冉光伦 孔令忠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11-513,共3页
目的:研究人工种植山慈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比较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异赫尔西酚(isohircinol,Ⅰ),4甲氧基菲-2,7-二醇(flava... 目的:研究人工种植山慈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比较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异赫尔西酚(isohircinol,Ⅰ),4甲氧基菲-2,7-二醇(flavanthrinin,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ylalcoh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ylethylalcohol,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天然资源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山慈菇 Β-SITOSTEROL 硅胶柱色谱法 薄层色谱比较 对羟基苯乙醇 乙醇提取物 β-谷甾醇 人工种植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萃取部分 醋酸乙酯 二羟基苯 胡萝卜苷 化合物Ⅱ 天然资源 化合物Ⅰ 波谱法 甲氧基
下载PDF
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9
8
作者 何萍 李帅 +2 位作者 王素娟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1-674,共4页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半夏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半夏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Ⅰ),环阿尔廷醇(cycloartenol)(Ⅱ),5...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半夏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半夏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Ⅰ),环阿尔廷醇(cycloartenol)(Ⅱ),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双烯3醇(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ol)(Ⅲ),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二十烷酸酯(βsitosterol3OβD glucoside6′eicosanate)(Ⅳ),α棕榈精(αmonpalmitin)(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经MTT实验表明:化合物Ⅲ对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Ⅲ可能为半夏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半夏 Bel-7402 BGC-823 β-谷甾醇 人肿瘤细胞株 三萜类化合物 乙醇提取物 HCT-8 MTT实验 A2780 抗肿瘤作用 传统中药 分离纯化 色谱技术 波谱数据 理化性质 分离鉴定 萃取部分 环阿尔廷 葡萄糖苷 A549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89
9
作者 陈士林 魏建和 +2 位作者 黄林芳 郭宝林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23-1126,共4页
中药材野生抚育是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药材生产方式。作者结合研究现状探讨了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概念、特征。中药材野生抚育的基本方式有封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野生栽培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 ,是中... 中药材野生抚育是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药材生产方式。作者结合研究现状探讨了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概念、特征。中药材野生抚育的基本方式有封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野生栽培等。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 ,是中药资源学、生态学、药用植物栽培学、道地药材学等学科的交叉。中药材野生抚育实现了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可以应用于生长条件要求苛刻或家种后质量改变较大等类型药材。文中最后简要分析了几个中药材野生抚育的成功典范 ,并指出中药材野生抚育开辟了中药材生产的生态产业模式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需要更多企业介入 ,需要国家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抚育 中药材 中药资源学 人工 改变 介入 道地药材 企业 药材生产 家种药材
下载PDF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10
作者 张韶瑜 孟林 +3 位作者 高文远 宋乃宁 贾伟 段宏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综述了近10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有效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香豆素是自然界很重要的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因此... 综述了近10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有效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香豆素是自然界很重要的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因此,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工艺,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衍生物已成为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类化合物 生物学活性 研究进展 抗HIV 抗骨质疏松 抗心律失常 平喘 高效低毒 先导化合物 工艺
下载PDF
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4
11
作者 李勇军 何迅 +3 位作者 刘丽娜 兰燕宇 王爱民 王永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orientale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myricitrinⅠ)、木犀草素(luteolinⅡ)、没食子酸(gallica... 目的:研究荭草Polygonumorientale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myricitrinⅠ)、木犀草素(luteolinⅡ)、没食子酸(gallicacidⅢ)、儿茶素(catechinⅣ)、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Ⅴ)、对羟基桂皮酸(p hy droxycinnamicacidⅥ)。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原儿茶酸 首次 桂皮酸 有效部位 分离 没食子酸 茶素 杨梅 种植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7
12
作者 贾伟 蒋健 +7 位作者 刘平 赵立平 陈闽军 周明眉 杨丽萍 王米渠 邱明丰 张永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1-624,共4页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复杂理论系统 辨证论治 脏象理论 中药方剂 肠道菌群微生态学
下载PDF
盐制对黄柏抗痛风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5
13
作者 杨澄 朱继孝 +2 位作者 王颖 温尧林 孔令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研究盐制对黄柏抗痛风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为指标 ,评价黄柏生品和盐制品抗痛风作用。结果 :黄柏生品和盐制品低剂量和高剂量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 ,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 目的 :研究盐制对黄柏抗痛风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为指标 ,评价黄柏生品和盐制品抗痛风作用。结果 :黄柏生品和盐制品低剂量和高剂量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 ,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 ,具有抗痛风作用。二者的高剂量组对正常动物血清尿酸水平仅有一定降低的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黄柏盐制品作用可能略弱于生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柏 痛风 盐制 血清尿酸 生品 小鼠 高剂量 作用 影响 趋势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80
14
作者 杨立新 刘岱 +6 位作者 冯学锋 崔淑莲 杨京玉 唐晓军 何希荣 刘菊福 胡世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以评价其道地性。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结果 :17个产地 2 5份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变化在 6 %~ 19%、汉黄芩苷在 2 %~ 8%、黄芩素在 0 .1%~ 1.6 %、黄芩新素在 0 .0 1%~ 0 .2 %...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以评价其道地性。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结果 :17个产地 2 5份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变化在 6 %~ 19%、汉黄芩苷在 2 %~ 8%、黄芩素在 0 .1%~ 1.6 %、黄芩新素在 0 .0 1%~ 0 .2 %、汉黄芩素在 0 .0 1%~ 0 .3% ,粘毛黄芩素、木蝴蝶素为痕迹量或未检出。结论 :单纯以黄芩苷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是不够的 ,建议将黄芩苷与汉黄芩苷的含量比值在 3以下、黄芩苷与黄芩素、黄芩苷与汉黄芩素的含量比值在 2 0~ 5 0等参数列为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汉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素 黄芩新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中医“肾生髓,脑为髓海”现代生物学基础探讨 被引量:117
15
作者 李林 魏海峰 +2 位作者 张兰 楚晋 赵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397-1400,1417,共5页
“肾生髓,脑为髓海”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来防治痴呆和提高记忆能力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这一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尚未有系统的论述。作者近10年来应用拟痴呆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等开展了补肾中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一系列研... “肾生髓,脑为髓海”的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应用补肾中药来防治痴呆和提高记忆能力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然而,这一理论的生物学基础尚未有系统的论述。作者近10年来应用拟痴呆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等开展了补肾中药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补肾中药在老年痴呆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补肾中药的益脑髓功效存在较大差别;补肾中药在多种拟老年性痴呆和脑老化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作用特点是增强细胞能量代谢、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和胆碱能神经元数量与功能,减少神经毒素生成。基于此,认为中医所指的“脑髓”,其现代生物学基础是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营养因子;脑内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神经元大量萎缩和丢失而造成“髓海不足”,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进而可发生痴呆;中药“补肾填髓”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是促进神经元细胞能量代谢和利用,激活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成增多,同时抑制神经毒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神经元死亡,促进神经元存活与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生髓 脑为髓海 老年性痴呆 补肾 中药 生物学基础
下载PDF
干姜与生姜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1
16
作者 李计萍 王跃生 +2 位作者 马华 郝近大 杨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48-751,共4页
目的 :从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成分对生姜和干姜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用气质联用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对挥发油、总姜酚、氨基酸等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和薄层鉴别。结果与结论 :干姜与生姜在化学成分定性。
关键词 生姜 干姜 挥发油 总姜酚 薄层鉴别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对血瘀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0
17
作者 李凤文 张立石 +4 位作者 刘红 蔡永春 潘静华 贾晓元 丁家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观察灌服大鼠水蛭或丹参及其复方 5d或 10d后的变化。结果 :该血瘀模型 ,具有高度重复性的CEC数增加 ,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增加相并行。服中药的各组 ,CEC数明显减少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论 :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 ,水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 循环内皮细胞 血液流变学 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作用 水蛭 丹参 研究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8
作者 刘明星 董静 +2 位作者 杨亚江 杨祥良 徐辉碧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4,共5页
查阅有关雷公藤甲素近10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选取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及学术意义的内容,按雷公藤甲素的药理、药代学、毒理、临床应用及其半合成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拟对雷公藤甲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雷公藤及雷公藤甲素是目前我国中药... 查阅有关雷公藤甲素近10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选取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及学术意义的内容,按雷公藤甲素的药理、药代学、毒理、临床应用及其半合成等几个方面分别介绍,拟对雷公藤甲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雷公藤及雷公藤甲素是目前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鉴于它们的两面性(生物活性及毒性),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剂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临床应用 药代学 中药现代化研究 研究进展 药理 新剂型 高效低毒 半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4
19
作者 贾伟 高文远 +3 位作者 王涛 刘云斌 薛京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1,共5页
中药巴布剂已成为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腱鞘炎、腰椎突出、神经痛、骨质增生、腹腔疾病、癌症等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 ,并具备优良的柔韧性和黏着性的新型贴剂。我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开展了中药巴布剂的研究 ,并在治疗各种... 中药巴布剂已成为一种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腱鞘炎、腰椎突出、神经痛、骨质增生、腹腔疾病、癌症等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 ,并具备优良的柔韧性和黏着性的新型贴剂。我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开展了中药巴布剂的研究 ,并在治疗各种骨疾病引起的疼痛方面取得了另人满意的疗效。 90年代初中药巴布剂开始规模生产 ,至今已有多个产品在全国上市。在临床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的报道中 ,作为外用中药贴剂的巴布剂较受患者的欢迎。尽管化学药物在治疗骨疾病以及癌症引起的疼痛方面依然占主导地位 ,实践证明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和中药巴布剂的中西结合方法 ,能较好地缓解疾病的症状、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传统的中药贴膏剂相比 ,巴布剂中的高分子基质材料能更好地吸收和承载包括多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中药提取物并予以“凝胶化”成型。由于药物基质含有高达 40 %~ 70 %的水分 ,这样的结构犹如一个“药库” ,能快速、持久地透皮释放基质中所包含的有效成分。本文分 3个部分对中药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中药巴布剂开发的优点和国内开发现状以及中药巴布剂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巴布剂 制剂工艺 中药制剂 疼痛 疗效
下载PDF
中药超微粉碎之浅析 被引量:50
20
作者 舒朝晖 刘根凡 +2 位作者 马孟骅 徐瑛 胡义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23-827,共5页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 ,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 ,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复方中药 超微粉碎技术 浅析 单味中药 问题 名称 研究工作 超微粉碎设备 应用前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