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795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点修正,几点感想——回应张俊峰先生对拙文的质疑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利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27,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农史》 中国经济 环境背景 加工业 水力 编辑部 兴衰
下载PDF
也谈“却走马以粪”的释义——兼论“骑马播种说”之不能成立 被引量:3
2
作者 熊燕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6,共5页
《中国农史》刊载了游修龄、曾雄生两位先生关于“却走马以粪”释义的争鸣文章。本文赞成游先生对曾先生“拉屎肥田说”的质疑 ,但对游先生的“骑马播种说”并不苟同 ,而主张“拉粪车肥田说”。
关键词 《中国农史》 游修龄 曾雄生 《道德经》 “却走马以粪” “骑马播种说”
下载PDF
《中国农史》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舟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农史》 人文 社会科学 核心期刊 重点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2005年《中国农史》(第24卷)总目录 被引量:1
4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8-128,F000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农史》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专业市镇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云南马铃薯栽培历史、耕作制度和民族特色的地方品种资源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茂林 李云海 李先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17,共5页
云南在 1 848年前就有马铃薯的栽培记载。在现代史中经历了三次较大发展。复杂的地理、生态和气候环境形成了多样性的耕作制度。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内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内地早已难见的马铃薯地方品种。这些具有民族性的品种 ,... 云南在 1 848年前就有马铃薯的栽培记载。在现代史中经历了三次较大发展。复杂的地理、生态和气候环境形成了多样性的耕作制度。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内还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内地早已难见的马铃薯地方品种。这些具有民族性的品种 ,是宝贵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耕作制度 地方品种资源 栽培历史 种质资源 记载 气候环境 云南 内地 区域内
下载PDF
《中国农史》征稿征订启事 被引量:1
6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2-122,共1页
一、来稿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缜密,材料翔实,行文简洁流畅。篇幅一般在10000字以内,重大选题不超过15000字。优先采用8000字左右的精粹短稿。
关键词 《中国农史》 征订启事
下载PDF
辣椒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69
7
作者 蒋慕东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7,共11页
原产于美洲的辛辣作物辣椒,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辛辣饮食相结合,迅速替代了传统的辛香植物花椒、食朱萸等,并且作为一种蔬菜,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开来。本文重点考证了辣椒传入的时间、路径以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辣椒在中国的分布... 原产于美洲的辛辣作物辣椒,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辛辣饮食相结合,迅速替代了传统的辛香植物花椒、食朱萸等,并且作为一种蔬菜,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普及开来。本文重点考证了辣椒传入的时间、路径以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辣椒在中国的分布和演进情况,对辣椒在中国传播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传播 分布 演进 影响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粟稻混作区初探 被引量:46
8
作者 王星光 徐栩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共7页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 ,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 ,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 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 ,在黄河和淮河之间的广袤区域逐渐形成了稻作物与粟作物的混作原始农业区。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地理的生态过渡带 ,史前时期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条件使两种作物的共生成为可能。混作区的出现既是人口增多对食物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需要 ,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进步的表现 ,还是南北地域文化交流的产物。原始农业的繁荣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并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南北交流的趋势 ,不断吸纳得以更新 ,由此促进这一区域向更高程度的文明社会迈进 ,又影响和推动着周围地区农业及社会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稻作物 粟作物 混作原始农业区 生态过渡带 黄淮地区 南北地域文化交流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 被引量:60
9
作者 陈利根 龙开胜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4,共6页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禁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无序流转逐渐盛行;...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建立以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禁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集体建设用地的自发、无序流转逐渐盛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加强了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规范管理,促进了流转有序进行。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演变与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紧密相关。今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仍需从修改流转立法、明确流转主体、合理分配流转收益以及加强管理监督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其向纵深发展,从而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历程 改革
下载PDF
试论清代前期的林业政策和法规 被引量:8
10
作者 樊宝敏 董源 李智勇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6,共8页
清代前期 ,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 ,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 ,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其他地区 ,随着人口过快增长 ,为安抚流民、解决粮食问题 ,清政府不得不采取鼓励毁林开荒的政策。致使各地森林大量消失 ,由此所引起的生态后... 清代前期 ,满族统治者为保护祖宗的发祥地 ,把东北划为“四禁”地区 ,森林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其他地区 ,随着人口过快增长 ,为安抚流民、解决粮食问题 ,清政府不得不采取鼓励毁林开荒的政策。致使各地森林大量消失 ,由此所引起的生态后果极为严重。由于永定河、黄河、长江等河流经常泛滥 ,清代皇帝多提倡河堤植树 ,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解决国家财政 ,供统治者消耗 ,清代在各地设税关征收林业赋税。清朝政府虽颁布过一些与林业有关的护林植树诏令或条文 ,但没有全国统一的森林法规。地方上的山林保护 ,主要依靠乡规民约。因而护林碑大量出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期 林业政策 法规 乡规民约 清朝政府 护林碑
下载PDF
花生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宝卿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44,共10页
文章用历史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证了花生非中国起源而是起源于南美洲。分析、考证了花生的传入时间、地点、路线 ,探索了花生在我国传播的主要方向和扩种的原因。通过历史事实 ,文章还探讨研究了花生在我国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 文章用历史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证了花生非中国起源而是起源于南美洲。分析、考证了花生的传入时间、地点、路线 ,探索了花生在我国传播的主要方向和扩种的原因。通过历史事实 ,文章还探讨研究了花生在我国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扩种 传播 中国 地点 方向 路线 中国 人民生活 农业经济
下载PDF
二三十年代华洋义赈会的信用合作试验 被引量:17
12
作者 蔡勤禹 侯德彤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7,共9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农村陷入空前危机。华洋义赈会从改良民生目的出发 ,在河北进行信用合作试验。他们通过与银行联合提供贷款 ,部分满足了小农对资金的渴求 ,抑制了高利贷盘剥。华洋义赈会在试点中所创造的经验和引发的教训 ,为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农村陷入空前危机。华洋义赈会从改良民生目的出发 ,在河北进行信用合作试验。他们通过与银行联合提供贷款 ,部分满足了小农对资金的渴求 ,抑制了高利贷盘剥。华洋义赈会在试点中所创造的经验和引发的教训 ,为国民政府和关注农村的民间团体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 合作 银行 小农 高利贷 贷款 资金 十年 民生 民间团体
下载PDF
《方志物产》引书挖掘及分析研究——以《岭南丛述》(物产)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衡中青 刘竟 侯汉清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139,共8页
本文介绍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收藏的《方志物产》资料的缘起及其引书挖掘的方法,并以其中著名的广东方志《岭南丛述》(物产)为例进行引书分析,从引书的历史时期、高频被引书、作者生活地域和引书学科性质四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
关键词 地方志 《岭南丛述》 引书挖掘 引书分析
下载PDF
清末以来东北森林资源开发及其环境代价 被引量:24
14
作者 衣保中 叶依广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 ,清末以来 ,随着东北区域开发的全面展开 ,尤其是林业产业的兴起 ,大量木材被采伐充作用材和原料 ,并作为—种重要贸易品大量输出海外。俄、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也乘机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 东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 ,清末以来 ,随着东北区域开发的全面展开 ,尤其是林业产业的兴起 ,大量木材被采伐充作用材和原料 ,并作为—种重要贸易品大量输出海外。俄、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也乘机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滥砍盗伐使东北地区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东北地区 森林资源开发 环境 近代林业
下载PDF
太行山地区与粟作农业的起源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星光 李秋芳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6,共10页
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第四纪全新世前后,太行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粟作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期人类经常的采集活动为粟作农业的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物匮乏为粟作农业的产生提供了... 太行山地区是中国粟作农业起源地之一。第四纪全新世前后,太行山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粟作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期人类经常的采集活动为粟作农业的诞生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物匮乏为粟作农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野生狗尾草的存在为粟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生物依据。以上条件的具备,使得太行山地区的先民们约在距今一万余年前便开始栽培粟类作物。而粟作农业的诞生,为以后夏、商等王朝在该地区的崛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 采集活动 食物匮乏 野生狗尾草 太行山地区 粟作农业 起源
下载PDF
张謇农工商一体化的构想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太平 马万明 +1 位作者 羌建 羌海军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9-58,共10页
张謇为了救国富民,针对中国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提出了农工商一体化的构想,其核心是“棉铁主义”,立足点在“棉”上,通过“棉”与“纺”,把“农”与“工”与“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张氏“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 张謇为了救国富民,针对中国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提出了农工商一体化的构想,其核心是“棉铁主义”,立足点在“棉”上,通过“棉”与“纺”,把“农”与“工”与“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张氏“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的主要内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一一付诸实践,将原先闭塞、落后、贫穷的南通建成了开放、进步、富裕的“模范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获得了中外一致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謇 农业 工业 商业 一体化 构想 实践
下载PDF
民国时期的新式农业金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德章 詹玉荣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6-82,共7页
中国新式农业金融机关的发端可上溯到19世纪末,北伐以后,专业的农业金融机关开始出现,并很快为官僚资本所控制,最后完全被官僚资本所垄断。官僚资本不只助长了农村封建势力进行商业投机,其本身即是直接从事更大规模的商业投机者。所以... 中国新式农业金融机关的发端可上溯到19世纪末,北伐以后,专业的农业金融机关开始出现,并很快为官僚资本所控制,最后完全被官僚资本所垄断。官僚资本不只助长了农村封建势力进行商业投机,其本身即是直接从事更大规模的商业投机者。所以广大农民不仅不能从这些金融机关得到实质性的帮助,并且还要受到层层盘剥,生活依然十分痛苦,广大农村贫困落后面貌仍得不到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关 商业投机 金融事业 商业银行 农业仓库 高利贷 业务范围 储蓄银行 投机者 农贷
下载PDF
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及其遏止措施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祥稳 惠富平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1,共9页
清代中晚期,我国渭河至黄河下游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范围内,人们广泛开垦山地,种植玉米,许多地方出现了“遍山漫谷皆包谷”的景象。大面积的山地开垦和玉米种植,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植被,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在不同地区,官方和民间对... 清代中晚期,我国渭河至黄河下游一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范围内,人们广泛开垦山地,种植玉米,许多地方出现了“遍山漫谷皆包谷”的景象。大面积的山地开垦和玉米种植,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植被,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在不同地区,官方和民间对开山种玉米的利弊有不同认识。在四川、湖北、湖南等省,政府对开辟荒山种植玉米的行为基本上是听之任之;但在浙江、皖南和陕南等地,政府和民间曾采取多种积极措施,遏止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晚期 山地 玉米生产 水土流失 遏止措施
下载PDF
清末晋南乡村社会的水利管理与运行——以通利渠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亚 张俊峰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以清末晋南地区临汾、洪洞、赵城三县境内的引汾灌渠———通利渠为例,通过对水利组织结构、权限、内部关系、选举换届、经费来源等的研究,复原了清朝末年该地区乡村社会水利的管理与运行状况,探讨了水利灌溉系统的性质。认为灌溉... 本文以清末晋南地区临汾、洪洞、赵城三县境内的引汾灌渠———通利渠为例,通过对水利组织结构、权限、内部关系、选举换届、经费来源等的研究,复原了清朝末年该地区乡村社会水利的管理与运行状况,探讨了水利灌溉系统的性质。认为灌溉系统作为地缘因素突出的水利实体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稳定性,但仍与国家和社会等多方力量发生着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利渠 乡村社会 水利组织 管理与运行
下载PDF
烟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蒋慕东 王思明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41,共12页
原产于美洲的烟草,作为一种嗜好作物,明代传入中国以后迅速形成抽烟风气,随之烟草种植因其利润大于种粮而快速普及开来。本文考证了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烟草在中国的分布和演进情况,重点对烟草在中国传播的动... 原产于美洲的烟草,作为一种嗜好作物,明代传入中国以后迅速形成抽烟风气,随之烟草种植因其利润大于种粮而快速普及开来。本文考证了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路径及明清、民国直至当代烟草在中国的分布和演进情况,重点对烟草在中国传播的动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引进 传播 影响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