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32,4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倪秀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计算机随机抽选,均为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别划分标准为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其一为常...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计算机随机抽选,均为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别划分标准为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其一为常规护理,其二为手术室护理干预,分别对应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分别有68例患者,共计136例符合条件患者,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院感发生率达到了2.94%,对照组达到了14.71%,观察组的院感发生率要明显更低(P<0.05)。患者的服务态度、文书质量、操作技能、管理能力以及风险识别水平评估分值均相对更高的为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院感的概率,使临床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院感 护理安全
下载PDF
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蛇伤胶囊调节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机制
2
作者 邵丹 吴晖 +3 位作者 梁志奇 王榕 陈宏杰 文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8-10,15,共4页
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蛇伤胶囊调节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伤胶囊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根据前期研究方法模型组和蛇伤胶囊组以兔耳缘静脉注射0.75 mg/kg... 目的基于PI3K/Akt通路研究蛇伤胶囊调节血小板活化功能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伤胶囊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根据前期研究方法模型组和蛇伤胶囊组以兔耳缘静脉注射0.75 mg/kg竹叶青蛇毒液,建立竹叶青蛇伤兔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6 h后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蛇伤胶囊组予10 ml/(kg·d)蛇伤胶囊所配药液灌胃。以上3组连续灌胃1周后兔耳缘静脉采血5 ml,血小板分离提取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小板细胞PTEN、PI3K、Akt蛋白表达,qPCR检测各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小板细胞PTEN蛋白表达增加(P<0.01),PI3K、Akt蛋白及CD62P 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蛇伤胶囊组血小板细胞PTEN蛋白表达减少(P<0.01),PI3K、Akt蛋白及CD62P mRNA表达增加(P<0.01)。结论蛇伤胶囊可通过上调PI3K/Akt通路,改善竹叶青蛇伤导致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受抑制,从而治疗竹叶青蛇伤凝血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蛇 蛇伤胶囊 血小板活化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首批异替勃龙国家对照品的标定研究
3
作者 孙悦 张伟 +2 位作者 胡馨月 张慧 梁成罡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制备并标定首批异替勃龙国家对照品,以有效控制替勃龙及其制剂产品质量。方法应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对异替勃龙进行结构确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待标品纯度,采用质量平衡法对待标品进行赋值,并对待标品的均... 目的制备并标定首批异替勃龙国家对照品,以有效控制替勃龙及其制剂产品质量。方法应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对异替勃龙进行结构确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待标品纯度,采用质量平衡法对待标品进行赋值,并对待标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异替勃龙待标品经标定,以C_(21)H_(28)O_(2)计,含量为99.6%;均一性考察符合要求,25℃±2℃、RH 75%±5%条件,40℃±2℃、RH 75%±5%条件,光照4500 lx±500 lx条件下放置10 d,纯度略有下降。结论本批待标品确认为异替勃龙,可作为第一批异替勃龙国家对照品,以供异替勃龙HPLC法鉴别和含量测定用,以C_(21)H_(28)O_(2)计,本批待标品含量为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替勃龙 替勃龙 国家对照品 含量 质量平衡法
下载PDF
SPECT肾动态显像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中的价值
4
作者 方莉 许梦苗 +2 位作者 何光远 赵骏 范光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以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起始时间自2019年1月开始,拟定相关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至2023年6月截止,将纳入患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 目的 探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预测期间,以SPECT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起始时间自2019年1月开始,拟定相关计划,收集研究数据,至2023年6月截止,将纳入患者以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分组,微量组26例;正常组26例;大量组28例,均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检测,分析患者生化指标、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正常组与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比正常组、微量组的生化指标水平高(P均<0.05)。微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9.15±15.47)ml/min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肾小球滤过率(63.19±13.54)ml/min低于正常组肾小球滤过率(74.29±15.29)ml/min(t=2.8287,P=0.0066)。结论 临床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过程中,以SPECT肾动态显像预测价值显著,能够作为早期预测肾脏功能损伤重要手段,协助医师了解患者疾病进展程度,便于开展对应措施进行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SPECT肾动态显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基于生信分析探索KIN17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
5
作者 彭盘俐 韦文姜 +2 位作者 李旭开 吕俊宏 苏湛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KIN17在体内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数据,分析KIN17在肿瘤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生存分析,评估KIN17表达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整理分析与KIN17表达高... 目的探讨KIN17在体内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公共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数据,分析KIN17在肿瘤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生存分析,评估KIN17表达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整理分析与KIN17表达高度相关的基因,并进行进一步富集分析。对KIN17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进行相关性预测,以评价KIN17表达水平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肺组织相比,在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中KIN17表达增加(P<0.01)。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与KIN17高度相关的差异性基因在多个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通路上高度富集。通过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得出,KIN17在肺腺癌中和肺鳞癌中与多种免疫细胞呈正相关。结论KIN17与其相关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从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和肿瘤细胞的转移,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17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推测 免疫浸润 生信分析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系统评价
6
作者 王凤娟 赖春秀 +2 位作者 侯丽娜 林晓忆 张佳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外治法防治CID的随机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外治法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关于中医外治法防治CID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NoteExpress软件管理文献,选用Cochrane手册5.4.0推荐的RCT偏倚风险评估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4项研究,偏倚风险等级均为B级。Meta分析显示,中医外治组CID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 1.40,95%CI 1.31~1.51,P<0.00001)。中医外治组CI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 0.50,95%CI 0.39~0.64,P<0.0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显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中医外治组和对照组1级、2级、木3级CID发生率对比无差异(1级RR 0.89,95%CI 0.63~1.25,P=0.50;2级RR 0.77,95%CI 0.48~1.24,P=0.28;3级RR 0.84,95%CI 0.39~1.82,P=0.66);中医外治组4级CI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 0.36,95%CI 0.14~0.93,P=0.03);中医外治组和对照组对CID整体发生程度的影响对比无差异(RR 0.78,95%CI 0.61~1.01,P=0.37)。中医外治组的卡氏(KPS)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RR 5.65,95%CI 1.61~9.68,P=0.006)。中医外治组的Karnofsky评分稳定率高于对照组(RR 2.51,95%CI 1.09~5.75,P=0.03)。结论中医外治法可有效防治CI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化疗相关性腹泻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PDCA在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彩虹 赵易波 +2 位作者 詹奕红 吴鹭梅 钱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提高对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4月未改进病例73例为改进前组,2021年6—10...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提高对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4—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进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4月未改进病例73例为改进前组,2021年6—10月改进后的病例85例为改进后组。改进后组应用PDCA循环法对导致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应用PDCA前后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改进后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质量管理后,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改进前组,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由47.95%提高到76.47%(P <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模式的质量管理对提高住院患者用药相关知识知晓率是行之有效的,提升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安全,预防用药不良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住院患者 用药知识 知晓率
下载PDF
金银花口服液在急性咽炎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8
作者 任双杰 石畅 +2 位作者 王自辉 王晓媛 梁优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咽炎治疗中金银花口服液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急性咽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金银花口服液组、蒲地蓝口服液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 目的 观察急性咽炎治疗中金银花口服液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急性咽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金银花口服液组、蒲地蓝口服液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咽干、咽痛、头痛、发热、咳嗽积分及症状总积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咽干、咽痛、头痛、发热、咳嗽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金银花口服液组患者的咽干、咽痛、头痛、发热、咳嗽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蒲地蓝口服液组(P<0.05)。金银花口服液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蒲地蓝口服液组80.00%(40/50)(χ^(2)=6.061,P<0.05)。金银花口服液组患者的咽干、咽痛、头痛、发热、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蒲地蓝口服液组(P<0.05)。金银花口服液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50)稍低于蒲地蓝口服液组4.00%(2/50),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金银花口服液组患者的满意度94.00%(47/50)高于蒲地蓝口服液组76.00%(38/50),χ^(2)=6.353,P<0.05。结论 急性咽炎治疗中金银花口服液的应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口服液 急性咽炎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MRI对于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9
作者 孙鹤云 杜菲雨 +2 位作者 何光远 许梦苗 范光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MRI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二者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7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经过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50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0例;其中MRI诊断出前列腺癌43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7例;PET-CT诊断出前列腺癌48例,前列腺良性病变23例;PET-CT+MRI诊断出前列腺癌51例,前列腺良性病变19例;PET-CT联合MRI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高于单一诊断,漏诊率低于单一诊断(P<0.05),而二者联合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及误诊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分期诊断上,5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低分化腺癌13例;T期40例(T1~T2期11例,T3期22例,T4期7例),N期10例;对于前列腺癌T分期评价,PET-CT+MRI检查的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查(P<0.05)。结论PET-CT联合MRI相比二者任一检查对前列腺癌及其病理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减少漏诊率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氟-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MRI 前列腺癌
下载PDF
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张秀君 郭涛 顾安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186-188,共3页
报告1例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患者女,43岁,因双手甲皱、前胸及耳郭多发暗红色结节4年,双手关节炎病史5年,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淋巴结肿大和内脏占位。辅助检查:双手X线片:远节指间关... 报告1例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患者女,43岁,因双手甲皱、前胸及耳郭多发暗红色结节4年,双手关节炎病史5年,全身系统检查未见淋巴结肿大和内脏占位。辅助检查:双手X线片:远节指间关节面下骨质欠光整,关节面骨质硬化。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组织细胞数目增多,并见多核巨细胞,细胞膜清楚,内含均匀细颗粒状物质,呈“毛玻璃”状,PAS(+)。免疫组化:组织细胞CD68阳性,S-100和CD1a阴性。诊断: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潘恒 宋雄英 李公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门诊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各15例。运动疗法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入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运动疗法,对照组... 目的 观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运动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本院门诊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各15例。运动疗法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加入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运动疗法,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每周治疗1~2次。连续6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统计分析两组膝关节功能、功能障碍程度、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血清NO水平、肌力、临床疗效。结果 运动疗法组患者的疼痛、屈膝畸形、活动度、稳定性、肌力、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疼痛、僵硬程度、日常生活难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运动疗法组患者的肌力Ⅰ级、Ⅱ级、Ⅲ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Ⅳ级、Ⅴ级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运动疗法组总有效率93.33%(14/15)高于对照组66.67%(10/15)(P <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运动疗法能改善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及运动表现,缓解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运动疗法 膝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疼痛 生活质量 肌力
下载PDF
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
12
作者 林世泽 康建楼 +1 位作者 陈雪云 王进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在青少年抑郁症中联合应用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接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挂号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数)和观察组(双数),各48... 目的 探讨分析在青少年抑郁症中联合应用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7月至2023年3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接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挂号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数)和观察组(双数),各48例,给予对照组单独舍曲林干预,给予观察组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杀态度量表(QSA)评分进行比较,同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干预4周、8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 <0.05);干预8周后,两组QSA各维度(对自杀行为性质认知、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81.25%(χ^(2)=5.031,P=5.031)。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联合应用舍曲林与认知行为疗法干预能够获得理想的干预效果,可减轻其抑郁、焦虑症状程度,扭转其自杀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 舍曲林 认知行为疗法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布托啡诺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评价
13
作者 秦旭 单家媛 +1 位作者 周长凤 邱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采用布托啡诺P... 目的分析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对照组采用布托啡诺PCIA进行术后镇痛,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超声引导下QLB-LSAL。针对两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布托啡诺消耗量、镇痛泵追加次数、术后不同时间段静息状态与运动状态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离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布鲁格曼舒适度量表(BCS),以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结果对比,研究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更长(P<0.05),术后48h布托啡诺消耗量、镇痛泵追加次数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6h、12 h、24 h、48 h静息状态、运动状态时的V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研究组离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更短(P<0.05),BCS评分更高(P<0.05)。在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两组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QLB-LSAL能够有效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布托啡诺用量,保障产妇的舒适度,促进产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镇痛 超声 阻滞 剖宫产
下载PDF
化橘红提取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中多靶点防治作用的研究
14
作者 杨帆 王岑婷 +1 位作者 王海霞 张晨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化橘红提取物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多靶点防治作用。方法对大鼠腹腔注射STZ试剂制备DN模型。将90只Wistar实验大鼠分为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贝那普利对照组、化橘红提取物预防组、化橘红提取物低剂... 目的探究化橘红提取物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多靶点防治作用。方法对大鼠腹腔注射STZ试剂制备DN模型。将90只Wistar实验大鼠分为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贝那普利对照组、化橘红提取物预防组、化橘红提取物低剂量组和化橘红提取物高剂量组。检测各组FBG、HbA1C、U-mA1b、β_(2)-MG、SCr、BUN水平,同时检测SGLT2、AGES、RAGES、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空白组FBG、HbA1C、U-mA1b、β_(2)-MG、BUN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SGLT2、AGES、RAGES、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中西药物干预后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空白组降低(P<0.05);其中,中药预防组干预效果最佳。结论化橘红提取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异常表达、减少糖基化作用而减少TGF-β1表达水平,发挥防治DN、保护肾脏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化橘红提取物 SGLT2 AGES RAGES
下载PDF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BIS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
15
作者 李育蓉 上官明化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为了解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BIS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就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截取的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用瑞... 目的为了解不同麻醉方案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BIS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就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截取的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为10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用瑞马唑仑+瑞芬太尼麻醉防方案,对照组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比较两套方案的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切皮后、术毕时的心率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手术切皮后、术毕时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均有一定的效果和作用,但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优越性更显著,可以减少麻醉并发症,能够稳定生命体征,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关节骨折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下载PDF
基于大黄散穴位贴敷的中西医结合便秘防治护理在肛肠术后的应用观察
16
作者 曹娟 沈碧娟 陈玉卿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比较对肛肠术后患者采取大黄散穴位贴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与传统一般护理对预防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150例肛肠手术后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大黄... 目的比较对肛肠术后患者采取大黄散穴位贴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与传统一般护理对预防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科150例肛肠手术后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大黄散穴位贴敷观察组和传统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大黄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排便积分、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便秘发生情况、便秘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排便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7)。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排便积分低于对照组(P=0.03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大便性状改善,便秘发生率降低,灌肠率降低,腹痛减少,肠道出血比例降低,肛门疼痛减少,预防便秘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肛肠术后患者采用大黄散穴位贴敷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便秘防护护理,与传统一般护理方法比较,能更好改善患者便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术后 便秘 穴位贴敷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刘莹 卢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葫芦岛地区177例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葫芦岛地区177例符合急性CO中毒诊断的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CO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77例患者中男性91例(51.41%),发病年龄集中在60岁以上,共86例(48.59%);发病时间集中在凌晨4~8点,共42例(23.73%);地域主要集中在农村,共139例(78.53%);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及以下,共113例(63.84%);中毒方式以取暖方式不当为主,共107例(60.45%);中毒场所主要在家中,共132例(74.58%)。177例患者中死亡2例,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18例(10.17%)。既往合并基础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就诊时间、昏迷时间及早期出现脏器损害(包括急性肝损伤,急性肾损伤)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呈正相关,GCS评分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呈负相关。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集中在农村的老年人群,中毒原因主要由家中取暖方式错误,其中合并基础疾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就诊时间及昏迷时间长,GCS评分低,早期出现脏器损害均与发生迟发性脑病相关,应早期识别迟发性脑病的高危患者,对其尽早进行干预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脑损伤 高压氧
下载PDF
揿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18
作者 肖静 鲍志丽 刘晓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揿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术后采用内关穴及合谷穴揿针埋针治疗... 目的探讨揿针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配合术后采用内关穴及合谷穴揿针埋针治疗3天。比较两组术后当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的NVAS评分以及术后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N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NVAS评分对比,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使用揿针治疗,显著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适,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腹腔镜 恶心呕吐
下载PDF
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赵瑞娥 王庆铭 李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 进行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案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的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接受诺和灵N治疗的35例组成对照组,地... 目的 进行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治疗方案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的疗效对比观察。方法 选取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7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接受诺和灵N治疗的35例组成对照组,地特胰岛素治疗的36例组成观察组。比较临床疗效、血糖、胰岛功能、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HOMA-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HOMA-IR水平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8.33%、5.7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疗效比诺和灵N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能够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用药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诺和灵N 地特胰岛素
下载PDF
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居家维护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分析
20
作者 赵海丽 刘柳 +2 位作者 李耀丽 周海燕 李玉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 观察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居家维护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PICC带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n=30)给予常规返院导管维护,观察组(n=30)给予导管居家维护,对比两组的单次... 目的 观察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居家维护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PICC带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n=30)给予常规返院导管维护,观察组(n=30)给予导管居家维护,对比两组的单次维护费用及时间、平均留置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维护依存性。结果 观察组单次维护费用为(58.17±5.64)元,低于对照组的(132.78±9.85)元,两组单次维护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004,P=0.000);观察组单次维护时间(81.13±7.62)min,较对照组的(203.34±15.67)min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16,P=0.000)。观察组PICC平均留置时间为(141.82±13.56)d,对照组PICC平均留置时间为(137.43±14.08)d,两组PICC平均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t=1.230,P=0.224)。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6.67%,对照组26.67%,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693,P=0.405﹚。观察组能按时进行PICC导管维护者为28例,按时维护依存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20﹚。结论 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居家维护模式具有一定可行性,在不增加导管相关并发症及延长留置时间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减少维护费用、缩短维护时间,提高患者维护依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居家维护 导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