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9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大骨节病发表论文状况分析
1
作者 张桂兰 杨丽芬 +4 位作者 宋晓范 王洁 张雪英 谢忠伟 张虹 中国地方病防治 1997年第5期316-317,共2页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是全国地方病专业性学术期刊。深受广大地方病防治科研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在开展学术交流,介绍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病事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对1991~1996年在我刊发表的大骨节病论文(不包括增刊,会议纪要等)进行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是全国地方病专业性学术期刊。深受广大地方病防治科研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在开展学术交流,介绍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病事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对1991~1996年在我刊发表的大骨节病论文(不包括增刊,会议纪要等)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病防治 杂志 大骨节病 论文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全国布氏菌病防治工作调研报告 被引量:39
2
作者 冮森林 崔步云 +5 位作者 苏增华 王大力 李兰玉 刘祥 杨言 张庆华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I0009-I0012,共4页
关键词 疫病防治 布氏菌病 调研 “十五”期间 专家咨询 新疫区 身体健康 人民群众
下载PDF
2007年全国布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王大力 李铁锋 +3 位作者 冮森林 赵永利 刘凤岐 王季秋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监测结果 布氏菌病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固定监测点 疫情动态 疫情发展趋势 布病 病监测
下载PDF
布病传播与农民生活习惯和行为关系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晓丽 黄志刚 +4 位作者 麻春雷 韩会强 张笑均 吴勤 宋青松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生活习惯 行为关系 布病 传播 农民 行为性疾病 流行规律 农牧区
下载PDF
浙江省首例布氏菌病调查 被引量:21
5
作者 徐卫民 施世锋 +5 位作者 杨洋 叶丽萍 徐来荣 周廉胜 金行一 王衡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为了解全省与布氏菌病阳性牲畜接触人群布氏菌病感染情况,防止疫情蔓延。方法采用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重点人群进行布氏菌病检测。结果近20年来发现首例布氏菌病病人。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及时... 目的为了解全省与布氏菌病阳性牲畜接触人群布氏菌病感染情况,防止疫情蔓延。方法采用皮试、血清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对重点人群进行布氏菌病检测。结果近20年来发现首例布氏菌病病人。结论应做好牲畜检疫,建立牲畜健康证制度,及时捕杀疫畜,作无害化处理。加强对牲畜养殖、生皮毛加工、屠宰等重点人群的布氏菌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病 首例 浙江省 流行病学调查 重点人群 健康证制度 无害化处理 感染情况 接触人群 牲畜 血清学 病监测
下载PDF
儿童尿氟的基准剂量及其与氟斑牙相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向全永 陈连生 +5 位作者 王彩生 陈晓东 梁友信 陈秉衡 洪沛 张明访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8-71,共4页
目的 探讨尿氟的基准剂量及其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和新淮村(非病区村)的所有在校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根据儿童尿氟含量及肌酐校正后的尿氟含量把两村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 目的 探讨尿氟的基准剂量及其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江苏省某县瓦庙村(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村)和新淮村(非病区村)的所有在校8~13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根据儿童尿氟含量及肌酐校正后的尿氟含量把两村儿童分为不同的接触组,即:尿氟含量<1.0 0mg/L(A组)、1.0 0~mg/L(B组)、2 .0 0~mg/L(C组)、3 .0 0~mg/L(D组)、4.0 0~mg/L(E组)、5 .0 0~mg/L(F组)及 6.0 0mg/L(G组)共7组和肌酐校正后的尿氟含量<0 .2 0mg/mmolCr(A1组)、0 .2 0~mg/mmolCr(B1组)、0 .40~mg/mmolCr(C1组)、0 .60~mg/mmolCr(D1组)、及 0 .80mg/mmolCr(E1组)共5组,分别统计各组儿童的氟斑牙和缺损型氟斑牙的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结果 随着儿童尿氟及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的增加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和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逐渐增加,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尿氟含量及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与儿童氟斑牙及缺损型氟斑牙患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计算的尿氟含量和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的BMDL分别为:1.5 5、1.88mg/L和0 .43、0 .49mg/mmolCr。由此计算的儿童尿氟和肌酐校正后尿氟含量的参考剂量(RfD ,Refer enceDose)分别为:1.5 5、1.88mg/L和0 .43、0 .49mg/mmolCr。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并结合同类研究成果,建议8~13岁非病区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剂量 相关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地方性氟中毒 尿氟含量 肌酐校正 生物接触限值 病区儿童 氟斑牙指数 患病率 中毒防治 调查对象 方法选择 参考剂量 调查结果 13岁 非病区 重病区 江苏省 mg 缺损 Cr 正常值
下载PDF
近年我国布氏菌病疫情及其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冮森林 王季秋 +1 位作者 王大力 赵永利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7-300,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布氏菌病 疫情分析 饲养方式 疾病预防
下载PDF
大骨节病区玉米、小麦中镰刀菌毒素的检测 被引量:26
8
作者 罗毅 郑集声 +8 位作者 杨进生 刘锋 芳泽宅实 张矢远 张保吉 刘可昌 翟树生 莎日 文海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75,共5页
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薄层色谱(T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对6个省区大骨节病区的玉米、小麦进行了镰刀菌毒素的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在4个省病区的玉米中均检测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 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薄层色谱(T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方法对6个省区大骨节病区的玉米、小麦进行了镰刀菌毒素的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在4个省病区的玉米中均检测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玉米赤霉烯酮(ZEA)等5种镰刀菌毒素;2个省病区的小麦中均检测到除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以外的其余4种镰刀菌毒素,病区与非病区之间,各毒素的污染水平呈显著差异;同省重轻病区之间,各毒素的污染率和平均污染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呈显著差异,玉米和小麦中均未检测到T-2毒素和镰刀菌氧萘满酮(TDP-1)等镰刀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镰刀菌毒素 玉米 小麦
下载PDF
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调查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东瑞 周荣华 +5 位作者 贾丽辉 吕胜敏 马景 赵君 姚光俊 徐栋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7-238,共2页
目的 了解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市进行调查,在每个调查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依据饮用水源数量采取1—5份饮用水样检测含碘量,... 目的 了解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沧州、衡水、邢台和邯郸市进行调查,在每个调查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5个村,每个村依据饮用水源数量采取1—5份饮用水样检测含碘量,记录井深。结果 在4个市的65个县(市、区)的729个乡(镇),共采集检测3384份饮用水样本,水碘中位数为27.4μg/L(0.1—2840.4μg/L)。依据国家标准在729个乡(镇)中确定168个高碘地区,占总数的23.05%,大多数高碘地区相连成片。在≥150μgL的水源中,沧州市水井深度与水碘含量成正相关(r=0.43,P〈0.001)。结论 河北平原水源性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的东南部。这些地区应停止供应碘盐,开展健康教育和水碘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调查 过量 分布
下载PDF
碱灰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鲜奶及奶粉中碘含量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列钧 李秀维 +4 位作者 李淑华 王建强 谷云有 王海燕 李素梅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奶及其制品中碘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碳酸钾、硫酸锌、氯酸钾、氯化钠混合碱性助剂于550℃灰化样品4 h,用水溶解灰份后取上清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根据光密度值的对数与碘含量成线性关系计算样品中的碘含量。结... 目的建立一个奶及其制品中碘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碳酸钾、硫酸锌、氯酸钾、氯化钠混合碱性助剂于550℃灰化样品4 h,用水溶解灰份后取上清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含量。根据光密度值的对数与碘含量成线性关系计算样品中的碘含量。结果检测范围为5~250 ng碘;标准曲线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99 4;精密度:测定样品碘含量为86.0μg/L、163.6μg/L、213.1μg/L时,其变异系数(CV)分别为2.9%、4.4%、6.8%(n=6);准确度:对低、中、高3种不同碘含量的尿样加碘标回收率分别为96.8%、94.9%、100.4%(n=6),平均回收率为97.4%。结论本方法适宜于奶及制品中总碘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碱灰化 砷铈催化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2005~2006年布氏菌病全国监测报告 被引量:66
11
作者 赵永利 王大力 冮森林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布氏菌病 监测报告 人畜共患传染病 病全 畜牧业发展 人民健康 监测工作 发病率
下载PDF
内、外环境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秀红 相有章 +3 位作者 屈福荣 宋术亮 王林 管淑芬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以及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病区、非病区水,以及居民食用粮和病区、非病区人群头发、血清及尿样,用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并观察全省40年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观察硒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克山病病区内、外环境硒水平以及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病区、非病区水,以及居民食用粮和病区、非病区人群头发、血清及尿样,用荧光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并观察全省40年克山病病情动态变化,观察硒水平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克山病病区水硒、土壤硒含量低于非病区;居民食用粮(小麦、玉米、瓜干)硒含量显著低于非病区(P<0.01);克山病病区水、土中硒含量与当地粮食中硒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克山病患者发硒、血清硒、尿硒含量均显著低于病区健康人和非病区健康人(P<0.01),病区健康人的血清硒、尿硒水平低于非病区健康人,发硒也有降低趋势.从1976~2004年克山病病区居民食用小麦、玉米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者头发、血清及尿液硒含量逐渐增高,克山病患病率逐渐降低.结论克山病发生于低硒地区,病区居民机体硒营养水平与克山病患病率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缺硒可能是克山病发生的地区性条件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内外环境 硒营养水平 发病率
下载PDF
吉林省第五次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会欣 赵景深 +7 位作者 宋晓范 朱丽霞 王珉 杨丹妮 杨丽芬 李紫旋 徐明莉 王洁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关键词 碘缺乏病防治 监测结果分析 吉林省 病情 甲状腺肿大率 卫生部办公厅 逐年下降 碘盐覆盖率 碘盐合格率 碘营养不良
下载PDF
现场剂量的不同碘剂对小鼠血液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动态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杜琳琳 刘守军 +6 位作者 高金霞 纪晓红 于钧 张智毅 张树彬 刘鹏 张育富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动态研究现场剂量下碘酸钾(KIO_3)、碘化钾(KI)对小鼠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各组浓度以腆含量计):(1)KI 适碘剂量组(K150μg/L);(2)KI 现场剂量组(KI180μg/L);(3)KIO_3适碘剂量组(KIO_350... 目的动态研究现场剂量下碘酸钾(KIO_3)、碘化钾(KI)对小鼠血液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40只昆明种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各组浓度以腆含量计):(1)KI 适碘剂量组(K150μg/L);(2)KI 现场剂量组(KI180μg/L);(3)KIO_3适碘剂量组(KIO_350 μg/L);(4)KIO_3现场剂量组(KIO_3180μg/L)。分别喂养10、20、30周(w)后,测定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KI 适碘剂量组相比,10 w 时其余3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20 w 时 KIO_3现场剂量组 GPx 活性下降(P<0.05);SOD 活性代偿性增强(P<0.05);30 w 时 KI 现场剂量组 GPx 活性下降(P<0.05);KIO_3适碘剂量组 GPx 活性下降(P<0.01);KIO_3现场剂量组 GPx 活性下降(P<0.01);SOD 活性代偿性增强(P<0.01);MDA 含量增加(P<0.01);SOD/MDA 降低(P<0.05)。结论 30 w 时 KI 现场剂量组与 KIO_3现场剂量组小鼠血液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 KIO_3现场剂量组变化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剂量 碘酸钾 碘化钾 抗氧化能力 动态对比研究
下载PDF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布氏菌抗原的研究——Ⅰ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布氏菌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唐浏英 尚德秋 +1 位作者 李元凯 王晓英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9-201,共3页
我们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布氏菌的检测,探索了该PCR体系扩增的最佳反应条件。它对6种布氏菌纯化DNA均可扩增,同时还测定了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实该方法最低可检测200个菌细胞。与布氏菌血清学交叉反应较多的耶氏菌等PCR结果阴... 我们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应用于布氏菌的检测,探索了该PCR体系扩增的最佳反应条件。它对6种布氏菌纯化DNA均可扩增,同时还测定了PC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证实该方法最低可检测200个菌细胞。与布氏菌血清学交叉反应较多的耶氏菌等PCR结果阴性,说明这对引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聚合酶链反应 抗原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44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1
16
作者 盖宝东 张学文 +3 位作者 崔俊生 陈桂秋 张德恒 郑泽霖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0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流行病学变化。方法应用MicrosoftVisualFoxPro6.0自编软件录入我科1961年5月至2000年4月39年间经手术治疗的长春地区44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相关资料,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StatisticalProductandS... 目的探讨长春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流行病学变化。方法应用MicrosoftVisualFoxPro6.0自编软件录入我科1961年5月至2000年4月39年间经手术治疗的长春地区44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相关资料,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11.0和MicrosoftExcel20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春地区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占所有甲状腺疾病手术的比例为44.48%;女性病人所占比例由60年代的74.41%上升到90年代末的86.18%,呈显著上升趋势;病人年龄显著增高,男性病人较女性病人增高明显;甲状腺右叶结节发病显著高于左叶。结论长春为缺碘地区,女性病人所占比例较高,可能与妊娠、哺乳和月经引起的甲状腺素需要量增加和内分泌周期性变化有关。病人发病年龄增高可能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补碘意识加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发病年龄 性别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山东省克山病病情及发病相关因素5年动态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相有章 宋术亮 +7 位作者 屈福荣 王秀红 王林 管淑芬 刘源 宋继金 肖龙彬 纪培秀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观察克山病病情和发病相关因素动态变化,为科学的指导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克山病重病区莒县安庄和邹城市张庄设立2个监测点,自2000年起对3~14岁的1 049例多发人群和点区县克山病病情进行连续5年动态监测,观察人群全... 目的观察克山病病情和发病相关因素动态变化,为科学的指导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山东克山病重病区莒县安庄和邹城市张庄设立2个监测点,自2000年起对3~14岁的1 049例多发人群和点区县克山病病情进行连续5年动态监测,观察人群全部进行临床检查、心电图检查,可疑病人行X线胸部摄片,并对监测居民内、外环境(发、小麦、玉米、地瓜干)硒水平、经济情况及人均占有粮食进行了调查.结果5年间2县无急型、亚急型发病,原有慢型97例,死亡10例,新发病5例.多发人群克山病检出率2000、2002及2004年安庄点依次为3.31%、4.86%、4.45%,张庄点为3.69%、4.86%、4.45%.异常心电图检出率2000、2002及2004年安庄点依次为3.31%,7.16%,5.39%;张庄点为6.38%,4.55%,5.27%.发硒水平逐年升高,粮食硒含量基本恒定.经济收入和人均占有口粮逐年增加,达137.9%~260.0%.结论5年间克山病多发人群和点区县病情无明显变化,发病相关因素不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病情监测 心电图 X线
下载PDF
青藏铁路鼠疫疫情与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成 丛显斌 +2 位作者 张贵军 庄小伟 张雁冰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地理信息系统 鼠疫疫情 鼠疫自然疫源地 监测 西部大开发 鼠疫疫源性 动物鼠疫 格尔木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大骨节病防治试点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扎西桑珠 白玛次旺 +2 位作者 西绕若登 龚弘强 赵生成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通过补硒、换粮、搬迁、补维生素C等措施来观察对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防治试点大骨节病区进行全民临床检查和4~12岁儿童右手正位X线拍片检查。结果补硒后病区群众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和儿童大骨节病右手X线检出率分别比补硒... 目的通过补硒、换粮、搬迁、补维生素C等措施来观察对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防治试点大骨节病区进行全民临床检查和4~12岁儿童右手正位X线拍片检查。结果补硒后病区群众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和儿童大骨节病右手X线检出率分别比补硒前下降了35.8%和54.4%;换粮后病区群众临床检出率和儿童X线检出率分别比换粮前下降了0.63%和71.5%;搬迁后病区群众临床检出率和儿童X线检出率分别比搬迁前下降了12.1%和22.2%;补维生素C后病区群众临床检出率和儿童X线检出率分别比补维生素C前下降了73.8%和83.7%;昌都地区5所学校补硒后儿童X线检出率比补硒前下降了61.8%;昌都地区5所学校换粮后儿童X线检出率比换粮前下降了60.1%。结论补硒、换粮、搬迁、补维生素C等防治措施对大骨节病的防治均有显著效果,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大骨节病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大骨节病 补硒 换粮 搬迁 补维生素C
下载PDF
茜草素在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文刚 孔祥宇 +2 位作者 韩中波 崔新颖 王丽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茜草素 体外抗菌活性 羟基蒽醌衍生物 白色葡萄球菌 止血作用 大黄素甲醚 抗肿瘤作用 草本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