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0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为妇科肿瘤3例报告
1
作者 韩娟 冯志娟 +6 位作者 倪俊 李晨霞 龚萍 许丽梅 王娜娜 邢炜 梁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9-394,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多样[1]。1983年由Mazur最先报道[2],人群发病率为1/10万~2/10万,在胃肠道肿瘤中占1%~3%[3]。由于GISTs起病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常常被误诊和漏诊,尤其是女性患者,多因腹痛、下腹包块首诊于妇科,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或子宫浆膜下肌瘤,从而延误治疗。我科2019年8月~2023年8月诊治3例GISTs,报道如下,旨在探讨GISTs的疾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妇科医师对GISTs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人群发病率 妇科医师 下腹包块 妇科肿瘤 疾病特点 间叶源性肿瘤 卵巢肿瘤
下载PDF
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系统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2
作者 丁洁 李天润 +6 位作者 庄金满 栾景源 王昌明 刘启佳 赵世录 杨广鑫 赵彦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5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后再狭... 目的探讨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5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资料。覆膜支架9例,裸支架44例。均行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术后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结果53例均下肢动脉再通成功。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后造影,3例支架内残余血栓,留置溶栓导管溶栓,复查造影显示血流恢复;5例膝下动脉栓塞,其中胫腓干动脉开口处3例,经6F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吸栓后血流通畅,胫后动脉近段闭塞2例,经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3例残余狭窄>30%,置入补救性支架。术后未出现穿刺点相关并发症,无心脑血管意外或死亡。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33±0.06,术后出院时0.84±0.07(t=-39.443,P<0.001)。53例均完成3个月随访,52例完成6个月随访,49例完成12个月随访。一期通畅率术后3个月100%(53/53),6个月92%(48/52),12个月84%(41/49)。2例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分别于术后9、10个月行DCB扩张。12个月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干预率为95.9%(47/49)。死亡4例(1例消化道出血,2例新冠肺炎,1例不详),踝关节以远截肢3例。结论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系统联合DCB治疗股腘动脉ISR安全有效,通畅率和再干预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血栓清除 Rotarex系统 药物涂层球囊 股腘动脉
下载PDF
体外丝线牵拉辅助两孔腹腔镜内环缝合在治疗内环口皱褶冗厚斜疝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雪来 叶茂 +3 位作者 丁柏匀 管考平 张震 魏延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丝线牵拉辅助两孔腹腔镜内环缝扎治疗内环皱褶冗厚斜疝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2月,322例斜疝患儿接受两孔法腹腔镜内环缝扎,其中186例(292侧)内环皱褶冗厚患儿采用体外丝线牵拉法辅助。在腹腔镜监视下,针... 目的探讨体外丝线牵拉辅助两孔腹腔镜内环缝扎治疗内环皱褶冗厚斜疝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2月,322例斜疝患儿接受两孔法腹腔镜内环缝扎,其中186例(292侧)内环皱褶冗厚患儿采用体外丝线牵拉法辅助。在腹腔镜监视下,针持持针经内环口外下缘入腹膜,于腹膜后间隙走行至精索血管外侧缘出针;于精索血管外侧缘进针,体外轻轻牵拉线尾,腹腔镜下见进针点附近后腹膜间隙增大,缝针顺势在后腹膜间隙跨越精索血管表面。相同方法牵拉和展开折叠在输精管-髂外血管间隙的腹膜皱褶,增大后腹膜间隙,缝针继续在后腹膜间隙贴近髂血管表面跨越Doom三角区冗厚的腹膜组织。相同方法于腹膜外间隙跨越输精管表面。继续直视下缝合内环口内侧壁和上壁腹膜组织,于最初进针处出针和打结,闭合内环口。结果292侧体外丝线牵拉冗厚腹膜后,缝针能顺利跨越精索血管、Doom三角区以及输精管表面。80例单侧手术时间(18.5±3.2)min,106例双侧手术时间(32.6±5.3)min。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均在术后6 h内出院。122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5月),未出现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等并发症,无复发疝、鞘膜积液。结论对于内环皱褶冗厚的儿童斜疝,体外丝线牵拉法可有效展开冗厚的后腹膜,降低两孔法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时缝针跨越精索血管、Doom三角区以及输精管表面的难度,具有安全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疝 腹膜皱褶冗厚 内环缝扎 Doom三角区 精索血管 输精管
下载PDF
自体腘绳肌腱植入手术治疗重度阴道前壁脱垂的中期疗效
4
作者 姚颖 王一婷 +4 位作者 杨俊芳 管祎琪 梅宇 韩劲松 张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1-277,共7页
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腱植入治疗重度阴道前壁脱垂的安全性和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臂临床试验,2021年5月开始纳入有症状、要求手术治疗的以阴道前壁重度脱垂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经患者充分知情,自愿... 目的探讨自体腘绳肌腱植入治疗重度阴道前壁脱垂的安全性和中期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单臂临床试验,2021年5月开始纳入有症状、要求手术治疗的以阴道前壁重度脱垂为主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经患者充分知情,自愿选择自体腘绳肌腱添加修补,同时行双侧高位骶韧带悬吊。术后随访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评分(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术后满意度评分、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Improvement,PGI-I)。观察术后取腱侧下肢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处理、再手术情况。结果取腱手术时间(19.7±8.3)min,盆底手术时间(122.1±37.8)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70 ml(50~400 ml),无术中副损伤和术后病率。12例随访(26.4±2.5)月。Aa、Ba、C术前分别为3(-1~3)、5(2~10)、4(-1~10),术后24个月分别为-3(-3~3)、-3(-3~3)、-6(-6~3),差异有显著性(P<0.05)。12例术前、术后24个月PFDI-20评分分别为88.0(16.7~204.2)、8.3(0~32.3)分,差异有显著性(Z=-2.803,P=0.005);PGI-I问卷11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有改善。术后6、24个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8±0.4)分和(4.6±0.7)分。1例术后12个月自感阴道脱出物,阴道前壁及顶端脱垂Ⅲ度,复发率8.3%(1/12)。2例分别术后9 d、2周肺栓塞,Clavien-Dindo外科手术并发症分级分别为Ⅱ、Ⅲ级,分别门诊和住院治疗后痊愈。1例阴道顶端局部筋膜暴露,药物治疗好转。所有患者取腱部位切口愈合良好,肌力、下肢活动均正常。无因复发和筋膜条并发症再次手术。结论自体腘绳肌腱植入治疗重度阴道前壁脱垂手术安全,中期疗效满意。术前需向患者宣教下肢锻炼预防静脉血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筋膜 腘绳肌腱 重度阴道前壁脱垂
下载PDF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
5
作者 谢昌纪 杨辰龙 +6 位作者 周志宇 胡瑞婷 黄俊萍 谭呼 韦馨娴 王涛 杨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semaphorin 3E,Sema3E)水平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1个月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6月~2022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02例,其中11例被剔除。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入院后采集外周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Sema3E水平。均行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主要结局为介入治疗1个月后的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预后良好定义为GOS评分4~5分,预后不良定义为GOS评分1~3分(严重残疾、植物状态生存或死亡)。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间临床特征及血清Sema3E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的91例颅内动脉瘤年龄(59.9±11.0)岁,预后良好组70例(76.9%),预后不良组21例(23.1%)。预后不良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9.4±4.5)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13.3±2.5)(P<0.001),Hunt-Hess分级(3.6±0.6 vs.2.0±1.3,P<0.001)和血清Sema3E水平[(6.21±1.58)μg/L vs.(4.38±1.77)μg/L,P<0.001]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OR=7.150,P=0.003)、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OR=15.777,P=0.010)、血清Sema3E水平(OR=1.756,P=0.027)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Sema3E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清Sema3E水平是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高Sema3E水平可作为预测动脉瘤介入治疗后不良结局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E 介入治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6
作者 朱其舟 肖仲清 +3 位作者 龙生根 王丽君 杨晶 舒宽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患者意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各30例,均使用常规器械,不使用举宫器,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2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及泌尿系、肠道或大血管等损伤。单孔组出血量较少[(54.6±20.5)ml vs.(67.5±27.0)ml,P=0.041],排气较早[(27.6±8.0)h vs.(32.2±9.0)h,P=0.040],总住院时间较短[(4.4±1.5)d vs.(5.1±1.2)d,P=0.044]。2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与穿刺器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如穿刺孔感染、出血)或远期并发症(如脐疝、切口疝)。结论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最小化,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靶盏预处理技术在双镜联合治疗完全型鹿角形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荆强 刘凡 +4 位作者 刘荣 张彬 张旭辉 梁学志 曹晓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输尿管软镜靶盏预处理技术行一期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完全型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治疗21例完全型鹿角形结石的临床资料,结石... 目的探讨采用输尿管软镜靶盏预处理技术行一期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完全型鹿角形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9月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经皮肾镜手术治疗21例完全型鹿角形结石的临床资料,结石位于左侧8例,右侧12例,双侧结石一期处理右肾结石1例。结石密度(1101±185)HU。手术采用双人双镜操作,全身麻醉,斜仰卧截石位,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设计肾穿刺靶盏,输尿管软镜将靶盏内结石击碎,暴露乳头穹隆位置,经皮对靶盏穹隆精准穿刺扩张,直视下建立F_(18)或F_(20)经皮肾通道,双镜联合完成手术。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5~158(121.8±21.2)min,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9.38±4.36)g/L,术后住院时间3~7(4.4±1.4)d,一期结石清除率85.7%(18/21)。并发症6例,包括术中出血需输血1例,发热3例,胸腔积液1例,术后术区疼痛需要镇痛治疗1例。结论对于完全型鹿角形结石,利用输尿管软镜将靶盏结石预处理后再穿刺建立经皮肾工作通道,手术成功率及一期结石清除率高,经皮肾通道数量少,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镜联合手术 靶盏 结石清除率
下载PDF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67例报告
8
作者 刘楠 刘奇 +2 位作者 李晓勇 王婷婷 陈德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胆总管汇入部,纵行切开胆总管外侧壁3~5 mm,胆道镜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留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67例均完成手术,取净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45~128 min,(96.5±9.7)min;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3 d,(5.1±1.2)d;术后住院5~13 d,(6.8±1.1)d。胆漏4例,腹腔引流9~11 d;术后发热11例,抗炎治疗1~3 d;腹腔脓肿形成2例,腹腔引流治愈。242例(90.6%)随访6~39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其中66例随访≥36个月,结石残留2例,结石复发2例,未发生胆总管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汇入部 腹腔镜手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下载PDF
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外固定与早期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曹源(综述) 吕扬 周方(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常见于中青年[1~3]。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如何选择尚存争议[4,5],但对于运动员、年轻人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肯定[6]。跟腱断裂...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损伤,常见于中青年[1~3]。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如何选择尚存争议[4,5],但对于运动员、年轻人等运动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更加肯定[6]。跟腱断裂的手术方式多样,近年来出现各种微创术式[7,8]。术式以及医生经验的差异导致术后外固定佩戴时间以及早期功能锻炼计划有所不同[9,10]。传统的术后康复方案通常需要严格非负重跖屈位石膏固定6周[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肉系统 跟腱断裂 早期功能锻炼 医生经验 石膏固定 微创术式 修复术后 术后康复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楠 刘奇(综述) 陈德兴(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368,共6页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约占胆囊结石患者的20%[3]。诊断为CBDS患者,建议尽可能取石,对有症状患者益处最大。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LCBDE的发展从经胆总管切开留置T管到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再到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目的在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及胆道镜的出现使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这项百余年的经典术式有了质的飞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因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便于术后再治疗等而被广泛应用,但T管移位、电解质丢失、拔除T管时的并发症等给患者和医者带来诸多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疾病 胆总管探查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胆囊结石患者 一期缝合 T管引流术 胆总管切开 胆石症
下载PDF
视可尼喉镜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魏滨 李斌龙 +1 位作者 徐懋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视可尼喉镜(Shikani optical stylet,SOS)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60例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临床资料,按照经鼻气管插管的引导方式分为3组,每组20例:视频喉镜引导气... 目的探讨视可尼喉镜(Shikani optical stylet,SOS)在引导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60例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临床资料,按照经鼻气管插管的引导方式分为3组,每组20例:视频喉镜引导气管插管(V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F组)和SOS引导气管插管(S组)。比较3组患者气管插管过程中喉部显露分级、鼻出血情况、气管插管成功率、完成时间和术后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F、S组患者喉显露分级均为Ⅰ级,V组患者喉显露分级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3例,F、S组患者喉显露效果明显优于V组(Z=-4.274,P=0.000;Z=-4.274,P=0.000)。F、S组患者无鼻出血分别为15、14例,轻度分别为5、6例,均无患者发生重度鼻出血,V组患者无鼻出血7例,轻度10例,重度3例,F、S组患者鼻出血的程度明显轻于V组(Z=-2.678,P=0.007;Z=-2.402,P=0.016)。S组患者气管插管完成中位时间37.5(34.3,41.5)s,显著短于V组45.0(39.8,72.5)s和F组89.0(76.0,102.5)s(Z=15.703,P=0.013;Z=32.050,P=0.000),V组明显短于F组(Z=-16.347,P=0.009)。V组2例插管失败,F和S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3组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鼻咽部疼痛、鼻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S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可以提供良好的喉显露,气管插管成功率满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视为一种安全而有效的经鼻气管插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可尼喉镜 视频喉镜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魏滨 李斌龙 +1 位作者 徐懋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 目的探讨单节段椎旁神经阻滞(pavavertebral nerve block,PVN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2月58例老年患者接受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式分为2组:单节段PVNB组(P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每组29例。P组在超声联合外周神经刺激器或单纯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L1单节段PVNB,给予0.4%罗哌卡因20 ml。S组在L3/4棘突间隙进行穿刺,给予0.5%布比卡因10 mg。记录患者麻醉前(T_(0))、手术切皮时(T_(1))、疝囊剥离时(T_(2))和关切口时(T_(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麻醉阻滞平面、麻醉效果、芬太尼补救率、局麻药毒性反应、外周神经损伤、尿潴留、谵妄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麻醉阻滞平面差异有显著性(Z=-4.144,P=0.000),芬太尼补救率、麻醉效果和麻醉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69,P=0.604;Z=-1.430,P=0.153;Z=-1.395,P=0.163)。2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2,P=0.960;F=0.260,P=0.612)。P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S组(0.0%vs.24.1%,Fisher精确检验,P=0.010)。2组患者谵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外周神经损伤。结论单节段PVNB可以为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提供完善的麻醉与镇痛,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稳定,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 腹股沟疝修补术
下载PDF
Krackow锁定缝合法联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体部断裂
13
作者 曹源 崔增桢 +3 位作者 符玉亮 白梁宇 吕扬 周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Krackow锁定缝合法联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体部断裂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科对16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体部断裂采用Krackow锁定缝合法联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相同的康复计划。采用... 目的探讨Krackow锁定缝合法联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体部断裂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科对16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体部断裂采用Krackow锁定缝合法联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手术治疗,术后采用相同的康复计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和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chilles Tendon Total Rupture Score,ATRS)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手术时间24~40 min[(31.9±4.6)min]。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腓肠神经损伤。2例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意外导致跟腱再断裂1例。踝关节屈伸活动度恢复时间为4~12周[(7.6±1.9)周],患侧单足提踵恢复时间为10~18周[(13.3±1.8)周],快走或慢跑恢复时间为14~26周[(19.1±1.8)周]。162例随访14~25个月,平均19.0月。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4.4±4.4)分提高到末次随访(98.0±4.0)分(t=-104.402,P=0.000);ATRS评分由术前(52.0±8.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91.2±2.4)分(t=-62.823,P=0.000)。结论对于急性闭合性跟腱体部断裂的中青年患者,Krackow锁定缝合法联合改良Kessler缝合法可使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结局,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以回归工作与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体部断裂 Krackow锁定缝合法 KESSLER缝合法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妊娠期子宫破裂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颖(综述) 段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常见多发疾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期子宫破裂(uterine rupture during pregnancy,URDP)是最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本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URDP的预后因素进行文献总结,为妇科医生手术提供临床依据,提高手术技巧,将URDP的风险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妊娠期子宫破裂 妇科医生 文献总结 育龄期女性 临床医生 远期并发症 RUPTURE
下载PDF
小儿误吞磁力珠致胃、空肠和回肠多发穿孔1例报告
15
作者 刘雪来 叶茂 +1 位作者 丁柏匀 陈兴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儿童误吞磁力珠已有报道^([1,2]),偶有发生,但后果严重,通常就诊时已有消化道穿孔。报道多为一次误吞多个磁力珠并局限性聚集于消化道内,可导致局限范围内的多发穿孔^([3,4])。2024年1月1日,我们收治1例误吞磁力珠患儿,异物位于胃、空... 儿童误吞磁力珠已有报道^([1,2]),偶有发生,但后果严重,通常就诊时已有消化道穿孔。报道多为一次误吞多个磁力珠并局限性聚集于消化道内,可导致局限范围内的多发穿孔^([3,4])。2024年1月1日,我们收治1例误吞磁力珠患儿,异物位于胃、空肠和回肠内,引起广泛多发穿孔,成功取出32粒磁力珠,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穿孔 异物 空肠 磁力 回肠
下载PDF
激光边缘切除法在小阴唇肥大整形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郭银树 李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激光边缘切除法行小阴唇肥大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0月,选择18例双侧小阴唇肥大患者,年龄18~42岁,(28.5±6.6)岁,均有外阴部小阴唇摩擦不适及运动后疼痛不适,12例有性生活史者性生活无影响。查体双侧小阴... 目的探讨激光边缘切除法行小阴唇肥大整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0月,选择18例双侧小阴唇肥大患者,年龄18~42岁,(28.5±6.6)岁,均有外阴部小阴唇摩擦不适及运动后疼痛不适,12例有性生活史者性生活无影响。查体双侧小阴唇水平组织冗余肥大,边缘粗糙肥厚,色素沉着浓密,站立时双侧小阴唇超出大阴唇水平,测量左侧小阴唇宽度25~40 mm,(31.7±5.4)mm,右侧25~40 mm,(31.4±5.0)mm。采用边缘切除法行双侧小阴唇缩小整形,遵行双侧对称原则设计切口并画线,冷刀切开皮肤黏膜,CO 2激光切开皮下组织并严密止血,6-0可吸收缝线严密缝合。结果手术时间68~120 min,(81.5±16.2)min,切口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月,(4.3±1.4)月,摩擦、疼痛症状均消失,12例有性生活史者术后性生活无影响。术后1个月检查,双侧小阴唇形态、颜色对称,形态自然,边缘组织柔软,颜色变浅,站立时均未超出大阴唇水平,测量左侧小阴唇宽度10~15 mm,(13.7±1.2)mm,右侧10~15 mm,(13.5±1.4)mm。结论边缘切除法小阴唇缩小整形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小阴唇缩小效果确切,外形自然,双侧同时手术后双侧形态对称,对于小阴唇水平组织冗余肥大、边缘粗糙肥厚、色素沉着浓密者,是一种可行的小阴唇整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唇肥大 小阴唇整形 边缘切除法 激光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吕联辉 杜虹志 +3 位作者 张文彬 洪泓长 黄燕红 吴政弘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78例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按照术式分为FURL组[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 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78例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按照术式分为FURL组[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L)42例]和MPCNL组[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36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术后1周和4周结石清除率(stone free rate,SFR)、二次治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FURL组血红蛋白下降值(4.4±1.6)g/L,显著低于MPCNL组(24.7±4.6)g/L(t=-25.342,P=0.000);FURL组术后疼痛VAS评分(1.6±0.4)分,显著低于MPCNL组(5.6±0.9)分(t=-25.642,P=0.000);FURL组碎石时间(82.5±10.2)min,明显长于MPCNL组(53.8±8.4)min(t=13.437,P=0.000);FURL组手术时间(98.3±12.5)min,与MPCNL组(96.7±11.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5,P=0,581);FURL组住院时间(3.5±1.5)d,显著短于MPCNL组住院时间(8.6±1.7)d(t=-13.947,P=0.000)。FURL组并发症发生率26.2%(11/42),与MPCNL组27.8%(10/36)差异无显著性(χ^(2)=0.025,P=0.875)。FURL组二次治疗率19.0%(8/42),与MPCNL组11.1%(4/36)差异无显著性(χ^(2)=0.938,P=0.333)。FURL组术后1周SFR 54.8%(23/42),明显低于MPCNL组86.1%(31/36)(χ^(2)=8.943,P=0.003);FURL组术后4周SFR 90.5%(38/42),与MPCNL组91.7%(33/36)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老年患者2.0~3.0 cm非下盏肾结石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下载PDF
浅谈宫腔镜手术的近年进展
18
作者 夏恩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直视下切除宫腔内病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被誉为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是21世纪妇科手术的方向和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无可替代!在减少子宫切除,... 宫腔镜手术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直视下切除宫腔内病变,简单、微创、安全、有效,被誉为微创手术成功的典范,是21世纪妇科手术的方向和妇产科医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而且无可替代!在减少子宫切除,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妇女生育能力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宫腔镜电切术独领风骚,近些年机械能冷刀和旋切技术的兴起,宫腔镜宫内组织物去除系统(hysteroscopy tissue removal system,HTRS)快速发展,方兴未艾,更加凸显宫腔手术治疗的微创优势。现将宫腔镜手术的近年进展介绍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妇产科医生 宫腔内病变 宫腔镜电切术 宫腔镜检查 妇女生育 妇科手术 宫腔手术
下载PDF
青少年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19
作者 郭银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不孕症、子宫增大及其相关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近年来,青少年子宫腺肌病时有报道,其临床特点...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1]。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不孕症、子宫增大及其相关症状。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近年来,青少年子宫腺肌病时有报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子宫增大 子宫肌层 子宫腺肌病 痛经 相关症状 不孕症 子宫内膜
下载PDF
单一体位全机器人辅助下腹膜外途径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3例报告
20
作者 朱遵伟 罗其浔 +3 位作者 徐烈雨 付冬辉 夏进强 李湘海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主要指发生在肾盂及输尿管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5%~10%[1]。UTUC标准治疗术式是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主要指发生在肾盂及输尿管的尿路上皮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低,占全部尿路上皮癌的5%~10%[1]。UTUC标准治疗术式是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膀胱袖套状切除术(bladder cuff excision,BCE)[1,2],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腹腔镜技术已逐步替代开放手术,并在没有机器人设备的医疗机构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达芬奇机器人较腹腔镜具有更高清放大的三维视野,更自由和灵活的机械臂,在盆腔段及膀胱壁内段输尿管游离、膀胱切除缝合也更为方便,该技术已被多数学者应用于RNU和BCE,但目前主要经腹腔途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机器人辅助 临床发病率 尿路上皮癌 开放手术 腹腔镜技术 达芬奇机器人 医疗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