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周思得道派道士派字、墓志书写等问题初识——明代北京地区出土道士墓志研究之一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海洋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73-91,共19页
明代高道周思得道派发展出的道士群体,曾长期以北京大德显灵宫为中心活动。通过孙道玉、昌道亨、陈应、李云嵱、阮永清五位道士墓志志文相关内容分析,其派字基本按照《白云观志·诸真总簿》“思道应云正”等字谱顺序排列;通过封赠制... 明代高道周思得道派发展出的道士群体,曾长期以北京大德显灵宫为中心活动。通过孙道玉、昌道亨、陈应、李云嵱、阮永清五位道士墓志志文相关内容分析,其派字基本按照《白云观志·诸真总簿》“思道应云正”等字谱顺序排列;通过封赠制度,许多周思得道派道士的父母获得相应赠官与封号,这一制度也可看作出家道徒与其原生家庭之间保存关系的一条重要纽带;透过墓志志文,还可发现明代周思得道派道士墓志存在一定的模式性书写,如墓主的出生神迹、道职升迁过程、临终时的辞世颂书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思得道派 墓志 派字 墓志书写
原文传递
明代北京广福观住持孙道玉史料数则
2
作者 汪桂平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92-97,2,共7页
本文整理了明代北京广福观及其创建者孙道玉相关的原始资料共四则:一是天顺四年孙道玉敕命;二是成化元年孙道玉诰命;三是成化四年大明诰敕碑阴之记;四是成化十年敕封真人孙道玉父母共二道。其中“大明诰敕碑阴之记”的文字属首次发布,... 本文整理了明代北京广福观及其创建者孙道玉相关的原始资料共四则:一是天顺四年孙道玉敕命;二是成化元年孙道玉诰命;三是成化四年大明诰敕碑阴之记;四是成化十年敕封真人孙道玉父母共二道。其中“大明诰敕碑阴之记”的文字属首次发布,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明代道教和道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福观 孙道玉 诰命 真人 道教
原文传递
三教之一的“道教”概念的历史形成
3
作者 王皓月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20-48,共29页
何为“道教”,是一个被学界争论了数十年而至今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如果我们借鉴概念史的研究视角,对“鬼道”“五斗米道”“正一盟威之道”“道教”等概念的演变史进行梳理,就会得出很多新认识。比如,“五斗米道”并非宗教组织的称呼... 何为“道教”,是一个被学界争论了数十年而至今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如果我们借鉴概念史的研究视角,对“鬼道”“五斗米道”“正一盟威之道”“道教”等概念的演变史进行梳理,就会得出很多新认识。比如,“五斗米道”并非宗教组织的称呼,而是道法的称呼。“正一盟威之道”是刘宋时期取代“五斗米道”的道法名称。道教的“教”的概念基于的三要素是圣人、道和经典,而这样的三教之一的“道教”概念正式确立于刘宋中期。本文讨论的角度是概念演化史,而非作为宗教的道教成立的标准和时期,这也是本文区别于前学关于道教成立史研究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 道教 概念史 五斗米道 正一盟威之道
原文传递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
4
作者 韩焕忠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63-69,共7页
南北朝时期,佛教唱导开始盛行起来,形成了非常明确的专业化发展趋势。释慧皎《高僧传》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涌现的一大批擅长唱导、以唱导闻名于世的高僧大德,还对南北朝时期的唱导进行了理论化的总结和概括。南北朝时期逐渐走向专业化的... 南北朝时期,佛教唱导开始盛行起来,形成了非常明确的专业化发展趋势。释慧皎《高僧传》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涌现的一大批擅长唱导、以唱导闻名于世的高僧大德,还对南北朝时期的唱导进行了理论化的总结和概括。南北朝时期逐渐走向专业化的佛教唱导一经在中土各地开展和传播起来,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 释慧皎 唱导 佛教中国化
原文传递
清代新疆龙王信仰研究
5
作者 衡宗亮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174-187,共14页
龙王信仰是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的缩影之一。清政府认识到水在开发西北中的重要性,十分重视龙王信仰在边疆治理中的特殊作用。不仅在天山南北修建了大量的龙王庙,还将河泽湖泊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以龙王信仰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新疆地... 龙王信仰是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传播的缩影之一。清政府认识到水在开发西北中的重要性,十分重视龙王信仰在边疆治理中的特殊作用。不仅在天山南北修建了大量的龙王庙,还将河泽湖泊纳入国家祭祀体系。以龙王信仰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在新疆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是清政府力图建立一体化秩序的实践,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龙王庙
原文传递
敬天法祖:中国本土宗教的神学理论
6
作者 张作舟 李远国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3-19,共17页
中国本土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诚然如人们常说的是“敬天法祖”,则中国人的祭祀观便自然地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则是祭天,一则是祭祖。以前中国家庭所供奉的神灵牌上所写的“天地君亲师”,形象具体地反映了敬天法祖的全部内容。
关键词 敬天法祖 天道信仰 祖先崇拜 神学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征稿函
7
作者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220-220,共1页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关于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资深学者有新的成果,年轻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鉴于中国宗教学专门期刊的数量有限,我们决定...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关于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资深学者有新的成果,年轻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鉴于中国宗教学专门期刊的数量有限,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本《中国本土宗教研究》集刊,向全世界的中国宗教研究学者约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稿函 宗教学研究 资深学者 编辑出版 约稿 期刊 集刊 发展之路
原文传递
朱熹论堪舆、鬼神与感通
8
作者 刘芝庆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49-62,共14页
本文从感通出发,指出朱熹的鬼神观,并非眼见为凭的有无问题,也不是轮回因果的判断,而是在气化中,在感通历程里,如在存有而显现,是造化的神奇。而天之阴阳,呈现为山川地貌谷岸平原,万般事物,都能有造化的痕迹,也是气化的屈伸往来。于是... 本文从感通出发,指出朱熹的鬼神观,并非眼见为凭的有无问题,也不是轮回因果的判断,而是在气化中,在感通历程里,如在存有而显现,是造化的神奇。而天之阴阳,呈现为山川地貌谷岸平原,万般事物,都能有造化的痕迹,也是气化的屈伸往来。于是观风水看地理,在幽明相交处,测阴阳,查鬼神,验祸福,朱熹因而钻研堪舆相地之术,也是题中之义,顺理成章了。因此,神鬼的存有、堪舆的有效性、卜筮的灵验,只有在理气自持、爱敬之心、诚意正心的“感通”中,才有意义与价值可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堪舆 鬼神 感通 理学
原文传递
明清泰山后石坞佛道兴替考
9
作者 朱学斌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211-219,共9页
泰山后石坞元君庙在明代初建时由女冠住持,但到了清代却改为尼僧入住,由道观变成了佛寺。通过相关传世文献的梳理及现存石刻材料的实地考察,可以勾勒出泰山后石坞元君庙佛道交替的关键时间节点并分析导致其宗教场所性质更替的原因。另外... 泰山后石坞元君庙在明代初建时由女冠住持,但到了清代却改为尼僧入住,由道观变成了佛寺。通过相关传世文献的梳理及现存石刻材料的实地考察,可以勾勒出泰山后石坞元君庙佛道交替的关键时间节点并分析导致其宗教场所性质更替的原因。另外,通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对以往论著相关记载的缺失进行订正和补充,例如“隆庆黄花洞口玉女修真处题款”“万历总理泰山香税州判名”“后石坞女冠道派字辈”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泰山 后石坞 碧霞元君信仰 佛道兴替 尼僧
原文传递
苏州妈祖信仰传播考
10
作者 黄新华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宋代以来,苏州的妈祖信仰日益普遍,不仅城乡各地都建有供奉妈祖的宫庙殿宇,还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俗习惯。考苏州妈祖信仰流布的原因,既与宋元以后妈祖成为国家普遍信仰,朝廷封敕不断,上自帝王、下至地方官员的推动有关,也与苏州在水运... 宋代以来,苏州的妈祖信仰日益普遍,不仅城乡各地都建有供奉妈祖的宫庙殿宇,还形成了独特的地方风俗习惯。考苏州妈祖信仰流布的原因,既与宋元以后妈祖成为国家普遍信仰,朝廷封敕不断,上自帝王、下至地方官员的推动有关,也与苏州在水运交通中的重要地位紧密相连,更离不开福建等地商人在苏州经商过程中对妈祖信仰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 苏州 宫庙殿宇 风俗
原文传递
古代中国的洞穴与迷宫
11
作者 王炳坤(译注) 胡锐(译注)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119-122,共4页
本文选自法国《古代世界神话与传统社会宗教辞典》。该书汇集了97位法国历史学与宗教学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社会群体的语言、知识与技术,学者们从神话学的角度分条目详细讨论了仪式、宗教和神话之间的内在逻辑。这些作品展现了20世纪... 本文选自法国《古代世界神话与传统社会宗教辞典》。该书汇集了97位法国历史学与宗教学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社会群体的语言、知识与技术,学者们从神话学的角度分条目详细讨论了仪式、宗教和神话之间的内在逻辑。这些作品展现了20世纪后半叶法国历史与宗教研究的框架与脉络。本文选取的是著名汉学家康德谟关于道教神圣地理方面的研究。道教宗教地理是法国汉学研究传统中一个重要主题。沙畹、石泰安以及康德谟是这方面研究的先行者。康德谟的这项研究采用文献学方法,将中国道教所描述的回环曲折的洞天与西方的迷宫意象联系起来。借助道教灵宝五符的传说、道经中关于天宫地府的描述与历史上吴王阖闾修建的姑苏台、隋炀帝建造的迷楼等历史文献和神话传说,他揭示出“洞”在中国人眼中是通往神仙世界的迷宫,“洞天”是“通天之途”,洞天与天宫之九曲等迷宫意象揭示的是生死、凡圣转换这类宏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洞穴 迷宫 传说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出版道教图书述论
12
作者 刘奥林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98-116,共19页
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道教图书情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这一时期道教图书内容、形式、出版群体等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变化,也可以发现此时期道教一定的发展情况和对社会所产生的部分作用、影响,以及在社会变革背景下所面临的困... 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道教图书情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这一时期道教图书内容、形式、出版群体等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变化,也可以发现此时期道教一定的发展情况和对社会所产生的部分作用、影响,以及在社会变革背景下所面临的困境,道教界人士从外在组织和内在理论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绩。其中教外学者的研究性著作则体现出了道教丰富的内涵与现代学术的多重结合。反过来看,这也正是最终促成这一时期道教图书如此情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道藏》 图书 出版
原文传递
台南市溪北道坛的药师忏科仪——兼论溪南与溪北两地的文本异同
13
作者 姜守诚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191-207,共17页
溪北地区灵宝道派展演药师忏科仪的文本依据《太上鸿名灵宝药师宝忏》凡计有十二个节次:步虚、净坛、请神·三献、诵药王宝卷、燃点第一层灯、燃点第二层灯、燃点第三层灯、燃点第四层灯、发愿、唱道曲:生老病死苦、化纸咒、回向。... 溪北地区灵宝道派展演药师忏科仪的文本依据《太上鸿名灵宝药师宝忏》凡计有十二个节次:步虚、净坛、请神·三献、诵药王宝卷、燃点第一层灯、燃点第二层灯、燃点第三层灯、燃点第四层灯、发愿、唱道曲:生老病死苦、化纸咒、回向。溪北道坛药师忏科仪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与溪南地区拜药王科仪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溪北道坛药师忏科仪本中有不少内容是摘录自古道书而拼凑起来的,说明其编纂年代不会太早,造作者的水平不高,当系活跃于基层社会的民间道士为了迎合民众对于药师信仰的需求,亦为了与佛教徒抢夺市场和信众,而造作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地区 灵宝道派 溪北道坛 药师忏科仪
原文传递
清晚期道士诗歌特征发微:以内丹学家洪中和及其诗歌创作为中心
14
作者 杨娜娜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123-139,共17页
洪中和是晚清时期地方上有名的内丹学家,其由儒入道,文化素养深厚,善言谈,身边围绕着一批奉道文人与道友,洪中和常与其交流修道体验与感悟、阐述修道理论与方法,这集中体现在《清虚诗集》一书中。该书以丹道诗与闲咏诗为主,丹道诗平实简... 洪中和是晚清时期地方上有名的内丹学家,其由儒入道,文化素养深厚,善言谈,身边围绕着一批奉道文人与道友,洪中和常与其交流修道体验与感悟、阐述修道理论与方法,这集中体现在《清虚诗集》一书中。该书以丹道诗与闲咏诗为主,丹道诗平实简易,理实幽深,不仅体现了洪中和内丹修炼的基本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朝丹道诗的发展趋向。闲咏之作则清雅澄澈,代表了洪中和另一种文人诗歌风貌,这既与诗人的文化功底有关,又与诗人长年修道所具有的从容中和的心境密不可分,这也正是清代道士诗歌创作的一大主流特色。丹道诗与闲咏诗是清代道士诗歌两大主体,因此透过洪中和的诗歌创作可以一窥晚清道士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洪中和 《清虚诗集》
原文传递
宋元道教血湖科仪考略
15
作者 李小龙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3年第1期151-173,共23页
血湖信仰是宋元以降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思想观念,宋元道教以血湖地狱为中心,构造了一套关于“血殂”之士和产亡之妇的罪罚机制与救度体系。血湖科仪是道门专为救拔血湖狱罪魂的仪式实践,由于血湖狱魂往往被血污包裹、形神污秽,难以亲近斋... 血湖信仰是宋元以降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思想观念,宋元道教以血湖地狱为中心,构造了一套关于“血殂”之士和产亡之妇的罪罚机制与救度体系。血湖科仪是道门专为救拔血湖狱罪魂的仪式实践,由于血湖狱魂往往被血污包裹、形神污秽,难以亲近斋坛,故血湖道场更加强调对罪魂身体和精神的净洁,打破血湖狱和炼度产魂是其核心内容。透过对血湖科仪的分析,不难看出它是基于宋元道教灵宝炼度仪的发挥,而这种专荐法事的流行也表明道教济度形式基于民众需求而呈现出精细化和专门化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道教 血湖信仰 炼度仪
原文传递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征稿函
16
作者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19年第1期235-235,共1页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关于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资深学者有新的成果,年轻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鉴于中国宗教学专门期刊的数量有限,我们决定...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关于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资深学者有新的成果,年轻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鉴于中国宗教学专门期刊的数量有限,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本《中国本土宗教研究》集刊,向全世界的中国宗教研究学者约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宗教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征稿函
原文传递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征稿函
17
作者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18年第1期346-346,共1页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关于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资深学者有新的成果,年轻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鉴于中国宗教学专门期刊的数量有限,我们决定...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宗教学研究逐渐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关于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资深学者有新的成果,年轻学者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新观点。鉴于中国宗教学专门期刊的数量有限,我们决定编辑出版这本《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向全世界的中国宗教研究学者约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宗教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征稿函
原文传递
长春派道士墓群、墓塔遗迹的守护与弘传 被引量:2
18
作者 萧霁虹 兰胜波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0年第1期229-251,共23页
长春派是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的道派,从明代至今长春派在云南一直有道脉传承,对云南地方道教及中国道教有着深远影响。长春派历史传承脉络得以考证明晰,可信的材料就是道教长春派道士守护和弘传的先辈墓塔、墓群碑刻题记,主要是昆... 长春派是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的道派,从明代至今长春派在云南一直有道脉传承,对云南地方道教及中国道教有着深远影响。长春派历史传承脉络得以考证明晰,可信的材料就是道教长春派道士守护和弘传的先辈墓塔、墓群碑刻题记,主要是昆明龙泉观后山道士墓群、龙泉观长春兴教塔林、南京市雨花台区栖真观刘渊然祖师藏蜕墓、保山市隆阳区象头山刘渊然墓等相关遗迹,碑文资料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士墓群墓塔 刘渊然 南京栖真观 昆明龙泉观 保山长春真人祠
原文传递
论中国本土宗教的士绅化倾向——以陆西星在江南传播的内丹学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亦平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0年第1期29-39,共11页
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陆西星虽然宣扬全真道"性命双修"的内丹学,但他不受全真道教规约束,其首倡"阴阳双修"的内丹学却有超出宋元全真道南北二宗的独特意趣,且主要在江浙一带的士绅中流行,后人称之为内丹"... 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的陆西星虽然宣扬全真道"性命双修"的内丹学,但他不受全真道教规约束,其首倡"阴阳双修"的内丹学却有超出宋元全真道南北二宗的独特意趣,且主要在江浙一带的士绅中流行,后人称之为内丹"东派"。陆西星的内丹学以"三元丹法"中的"人元丹法"展开,尤其是从"性命双修"的角度对"人元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在历史上留名,陆醒不仅提出"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而且还努力将个体修道作为儒家所倡导的"修齐治平"之起点,晚年还研习佛教,切合了明清时江南士人精神上的多元需要。陆西星所倡的内丹学之意趣反映的中国本土宗教士绅化倾向,丰富了江苏道教文化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西星 内丹学 阴阳相合 江苏道教
原文传递
诗文证史:试述清代诗文集对道教研究的重要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志华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0年第1期82-93,共12页
我国学术界向有"文史互证"的优良传统。基于"诗文皆史"的理念,现代史家将"诗文证史"的方法广泛运用于历史研究中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清代诗文集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史料,需要进行专门的辑录工作。本文通过... 我国学术界向有"文史互证"的优良传统。基于"诗文皆史"的理念,现代史家将"诗文证史"的方法广泛运用于历史研究中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清代诗文集中蕴含着丰富的道教史料,需要进行专门的辑录工作。本文通过一些例证表明,清代诗文集中的道教史料既可以丰富道教历史叙事,又可以澄清一些道教历史疑点,还能大大拓展道教研究视野,发现很多新的情况。汇辑整理清代诗文集中的道教资料,将为清代道教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基本史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诗文集 道教 史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