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300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05年《中国水产科学》引证分析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晓琴 吴均 陈欣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3-520,共8页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6年提供的引证数据,对2004-2005年《中国水产科学》被引证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根据2005-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进行计量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2年中国内引用《中国水产科学》的期刊种类总数为162...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6年提供的引证数据,对2004-2005年《中国水产科学》被引证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根据2005-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进行计量学指标分析。结果显示,2年中国内引用《中国水产科学》的期刊种类总数为162种,总计被引频次为1 142次,著者论文被引用篇次最多的为33次,单篇被引次数最高为16次,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渔业环境生态、分子遗传育种和鱼类生理生化研究方面。从2004年到2005年,引用期刊种类数量从105种上升为121种,说明《中国水产科学》的影响在稳步提高,但在文章的遴选过程中,应关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文章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指标 中国水产科学 引证分析
下载PDF
2013—2016年《中国水产科学》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妤 陈欣然 +1 位作者 张晓琴 王希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465,共11页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2017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中国水产科学》2013―2016年发文和文献引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6年,165家机构在《中国水产科学》上发表论文605篇,其中390篇论文在...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2017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中国水产科学》2013―2016年发文和文献引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3―2016年,165家机构在《中国水产科学》上发表论文605篇,其中390篇论文在该段时间内被引881次,论文引用率为64.46%,篇均被引用频次为1.46次。有4221篇论文在统计截止时间(2016年12月31日)前获得过引用,总被引频次7458次。核心他引率一直保持在90%的较高水平,核心即年指标基本保持在13%左右,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论文占比保持在80%左右。通过发文的关键词分布,发现热点研究主题为"生长",其次是"基因克隆",第3位是"凡纳滨对虾"。2013―2016年,本刊被引第一作者总人数为1463人,高被引论文分别属于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渔业生态与环境、水产遗传育种、水产营养与饲料、渔业病害研究、水产养殖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7个学科。此外,筛选出了20位高发文作者、20家高发文机构和20位高被引作者,为期刊提供了专家信息储备。通过对本刊文献计量分析,探究2013―2016年水产科学研究热点、核心作者和机构,可为期刊的发展提供支撑,并为科研人员了解学科发展状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证分析 中国水产科学 文献计量
下载PDF
花鲈弧菌病病原菌(哈维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5
3
作者 王保坤 余俊红 +2 位作者 李筠 纪伟尚 徐怀恕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1999年 4~ 5月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海区网箱养鱼场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发生暴发性传染病 ,死亡率达 5 0 %。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 1株优势菌SF 1,经人工感染和从人工感染发病的花鲈再分离的SF 3菌株的再感... 1999年 4~ 5月 ,山东省青岛市胶南海区网箱养鱼场花鲈 (Lateolabraxjaponicus)幼鱼发生暴发性传染病 ,死亡率达 5 0 %。从具有明显症状的病鱼的病灶组织分离到 1株优势菌SF 1,经人工感染和从人工感染发病的花鲈再分离的SF 3菌株的再感染试验结果表明 ,所分离的菌株为此次花鲈烂尾病的致病菌。经形态、生理生化等 64项特征指标鉴定 ,SF 1和SF 3均为哈维氏弧菌 (Vibrioharveyi)。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头孢噻肟、头孢三嗪、头孢孟多、呋喃妥因、氯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磺胺类、复方磺胺、三甲氧苄氨嘧啶、多粘菌素E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哈维氏弧菌 药敏试验 弧菌病 病原菌 分离 鉴定 海水养殖 鱼类
下载PDF
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及其对策 被引量:132
4
作者 余瑞兰 聂湘平 +3 位作者 魏泰莉 郭叶华 赖子尼 冯志荣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73-77,共5页
鱼类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多病池水含总氨氮、分子氨、亚硝酸盐均比少发病池高,而溶解氧较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鲫和鳜毒性影响试验结果,分子氨的毒性使鲫和鳜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的活力发生变化,经120h作用... 鱼类养殖池塘主要生态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多病池水含总氨氮、分子氨、亚硝酸盐均比少发病池高,而溶解氧较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鲫和鳜毒性影响试验结果,分子氨的毒性使鲫和鳜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的活力发生变化,经120h作用,鲫AKP由上升转为下降,鳜经96h作用而逐渐下降;亚硝酸盐的毒性使鲫的高铁血红蛋白(MHb)呈指数递增。这说明养殖水体溶氧低、分子氨和亚硝酸盐浓度高,三者协同作用,使鱼类代谢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是诱发鱼类发病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分子氨 亚硝酸盐 鱼病 致病因子 中毒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精子超微结构及盐度、温度、pH对精子活力及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2
5
作者 赵会宏 刘晓春 +2 位作者 林浩然 刘付永忠 王云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6-292,共7页
选取健康雄性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亲鱼进行人工采精,以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同时设定盐度梯度、温度梯度和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超微观察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与质膜间的空间较大;... 选取健康雄性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亲鱼进行人工采精,以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同时设定盐度梯度、温度梯度和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超微观察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与质膜间的空间较大;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尾部约成120°的夹角;基体位于鞭毛顶端,长轴与精子头部细胞核长轴平行;袖套位于核后端,呈筒状,两侧不对称,分布着数量、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长26.0~31.5μm,其主要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活力实验显示,精子活力的最适盐度为27~35,盐度33时精子寿命最长,为27min;最适pH为6.5~8.7,pH8.4时精子运动时间最长,为20min;最适温度为25~31℃,29℃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7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精子 超微结构 精子活力 盐度 温度 PH
下载PDF
哲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5
6
作者 徐伟 尹家胜 +3 位作者 姜作发 李永发 曹顶臣 王丙乾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30,共5页
1997年于乌苏里江段采捕17尾2+~4+龄(体重0.5~2kg)野生哲罗鱼(Huchotaimen),在池塘环境下人工培育。2001年3月挑选3尾7+龄以上、体重超过5kg的雌性个体,用虹鳟脑垂体对其进行催熟。当水温在8℃以上时,胸腔注射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 1997年于乌苏里江段采捕17尾2+~4+龄(体重0.5~2kg)野生哲罗鱼(Huchotaimen),在池塘环境下人工培育。2001年3月挑选3尾7+龄以上、体重超过5kg的雌性个体,用虹鳟脑垂体对其进行催熟。当水温在8℃以上时,胸腔注射人工合成催产药物进行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池塘养殖条件下,哲罗鱼性腺可发育至性成熟;催产药物HCG、S GnRH A和DOM的合剂可促使成熟的亲鱼排卵,效应时间11d,产卵量约在1100粒/kg,体重8.7kg和7.4kg雌鱼受精卵分别为56.3%和70.3%,孵化率分别为47.1%和66.7%。从卵受精到仔鱼孵出积温需要281.12TU,到仔鱼全部上浮摄食外源营养需要588.61TU;鱼苗生长到第29天时,开始摄食人工开口饲料。通过驯化养殖,86.7%的鱼苗可摄食人工饲料;鱼苗在水温8~17℃,溶氧7~10mg/L时能快速生长,低于这一温度生长开始减慢,4℃以下生长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饲料驯养 鱼苗生长 冷水性鱼
下载PDF
Cu^(2+)对黄鳝肝脏保护酶SOD、CAT、GSH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7
7
作者 鲁双庆 刘少军 +1 位作者 刘红玉 刘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损伤较大 ,保护酶SOD、CAT、GSH PX的活性在黄鳝暴露 2 4h时被显著抑制 ,在处理 4 8h后酶活性逐渐恢复并超过对照组水平 ,之后又回落到低于对照组水平 ,其变化幅度与CuSO4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可以证实 ,SOD、CAT、GSH PX活性变化可以反映黄鳝的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酶 黄鳝 肝脏 SOD CAT GSH-PX 硫酸铜 酶活性 生态毒理学 水体污染
下载PDF
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对异育银鲫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89
8
作者 陈孝煊 吴志新 +1 位作者 殷居易 李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40,共5页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 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可使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有明显提高。投喂药饵后4d,吞噬百分比(PP)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投喂药饵后4d或7d,吞噬指数(IP)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在停投药饵后的10d,PP、IP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极显著差异。同时,投喂这4种中草药后,异育银鲫血清和体表粘液溶菌酶的活性也有明显提高,但体表粘液溶菌酶活性远远高于血清中溶菌酶活性。投喂药饵7d后,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但在停止投药后10d,溶菌酶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能 大黄 穿心莲 板蓝根 金银花 吞噬活性 异育银鲫 非特异性免疫 溶菌酶活性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现状 被引量:97
9
作者 段辛斌 陈大庆 +3 位作者 李志华 王珂 黄木桂 刘绍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3-532,共10页
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 于2003-2006年每年5-7月对长江中游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游现有产漂流性卵鱼类13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鳜(Siniperca chuatsi)、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铜鱼(Coreius heterodon),共8种。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种类减少了10余种,但监测到了多年未见的鳡(Elopichthys bambus)。在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300多km江段分布10余个四大家鱼产卵场,与水库蓄水前相比,产卵场地理分布的范围变化不大。2003-2006年长江中游主要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量143720×10^4ind,其中四大家鱼产卵量108069×10^4ind。与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规模严重缩小,4年四大家鱼产卵总量为1997-2002年平均值的42.82%,为蓄水前2002年的56.88%。四大家鱼产卵与水温和涨水持续时间及水位日上涨率等生态水文指标密切相关,产卵期期间水温波动范围为18.6-25.5℃,水温适宜于四大家鱼繁殖;江水持续上涨时间一般为4-7d,水位的日涨率一般在0.30m/d左右,较为适宜于四大家鱼产卵。与20世纪70年代和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中游四大家鱼鱼苗比例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鲢比例相对上升,而多年来占绝对优势的草鱼比例显著下降,表明长江中游草鱼受三峡水库调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漂流性卵 产卵场 四大家鱼 三峡水库
下载PDF
不同水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4
10
作者 董云伟 董双林 +2 位作者 田相利 张美昭 王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率逐渐降低。根据温度与特定生长率关系式计算得出,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5 5℃。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在10~25℃,随着温度升高,刺参幼参耗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25℃的温度系数(Q10)高于10~15℃和15~20℃的Q10,表明高温时温度变化对刺参幼参影响较大。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体组成和能值有显著影响(P<0 05)。在10℃处理组,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与能值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粗脂肪含量和能值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刺参 幼参 生长 呼吸 体组成 耗氧率
下载PDF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3
11
作者 危起伟 李罗新 +14 位作者 杜浩 张晓雁 熊伟 张辉 沈丽 吴金明 张书环 王成友 李创举 柴毅 李奕慰 乔新美 刘志刚 高宇鹏 甘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水温 饵料 生态调控 人工繁殖 性腺 发育
下载PDF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82
12
作者 贾晓平 杜飞雁 +2 位作者 林钦 李纯厚 蔡文贵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本文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进行评价实践,旨为建立一套较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场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海洋渔业
下载PDF
饥饿胁迫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8
13
作者 刘波 何庆国 +3 位作者 唐永凯 谢骏 戈贤平 徐跑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0-237,共8页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 实验选取90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平均体质量137.18g,随机分为6个平行组,饥饿处理0d、7d、14d、21d,测定饥饿对鱼体的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应激蛋白HSP70基因表达以及鱼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0~21d过程中,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鱼体体质量、内脏质量、肝体比、内脏比、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一氧化氮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HSP70的mRNA水平、鱼体能量、肌肉粗脂肪、肝脏灰份、肠系膜脂肪含量等指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血清丙二醛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21d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皮质醇与总蛋白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并且与饥饿前相比在饥饿7d时有显著性差异。饥饿0~21d过程中,鱼体肌肉水份、肝脏水份、肌肉粗蛋白、肝脏粗蛋白与粗脂肪等含量没有较大的变化。因此饥饿时吉富罗非鱼先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来满足鱼体需要,长期的饥饿有可能降低鱼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直接影响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饥饿 血液指标 免疫指标 生化组成 HSP70基因表达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凡纳对虾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5
14
作者 丁贤 李卓佳 +3 位作者 陈永青 林黑着 杨莺莺 杨铿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0-584,共5页
选用豆粕、鱼粉、植物油、淀粉等原料配制基础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3.0%、5.0%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制剂为实验组。实验结果显示,凡纳对虾(Pennaus-vannamei)生长的2个阶段,实验组γSGR均大于对照组... 选用豆粕、鱼粉、植物油、淀粉等原料配制基础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3.0%、5.0%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制剂为实验组。实验结果显示,凡纳对虾(Pennaus-vannamei)生长的2个阶段,实验组γSGR均大于对照组;生长第1阶段,组1与组2差异显著(P<0.05),与其余3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均不明显(P>0.05);生长第2阶段,组1与组2之间γSGR差异极显著(P<0.01),与其余3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各实验组间:组2与组4γSGR差异显著(P<0.05),而与组5γSGR差异极显著(P<0.01);对虾生长2个阶段的成活率实验组均略高于对照组,第1阶段的成活率明显高于第2阶段;芽孢杆菌对凡纳对虾2个生长阶段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实验组蛋白酶活性较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各实验组间变化不明显。表明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凡纳对虾消化酶活性和成活率,利于养分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凡纳对虾 生长 消化酶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被引量:54
15
作者 张海发 刘晓春 +6 位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林蠡 黄国光 舒琥 罗国武 林浩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9-699,共11页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7.5~8.5的海水中,培育至36d,发育最快的斜带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42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斜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形态发育
下载PDF
3种海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和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赵芹 王静凤 +4 位作者 薛勇 王奕 高森 雷敏 薛长湖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采用化学分析和免疫学评价方法,分析比较了美国肉参(Isostichopus badionotus)、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和冰岛刺参(Cucumaria frondosa)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海参体壁中以冰岛刺参的皂... 采用化学分析和免疫学评价方法,分析比较了美国肉参(Isostichopus badionotus)、墨西哥刺参(Isostichopus fuscus)和冰岛刺参(Cucumaria frondosa)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3种海参体壁中以冰岛刺参的皂苷含量最高,墨西哥刺参的黏多糖含量最高。冰岛刺参体壁总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为最高。对于正常小鼠,3种海参均能提高小鼠胸腺/体质量比值(美国肉参,P<0.05)、增加足跖厚度(P<0.05或P<0.01)和促进巨噬细胞对血液中碳粒的吞噬指数(P<0.05或P<0.01)。对于免疫机能低下模型小鼠,3种海参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胸腺/体质量比值(P<0.05或P<0.01)、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转化(P<0.05或P<0.01)、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或P<0.01)和巨噬细胞对血液中碳粒的吞噬指数(P<0.05或P<0.01)。提示3种海参均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于正常小鼠,主要以促进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途径为主。对于免疫机能低下小鼠,3种海参均能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中,冰岛刺参在促进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的作用更突出,可能与其含有较高含量的皂苷和免疫活性氨基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 活性成分 免疫调节 血清溶血素 碳廓清 淋巴细胞转化 迟发性变态反应
下载PDF
日本沼虾4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55
17
作者 赵晓勤 倪娟 +2 位作者 陈立侨 顾志敏 周志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4-229,共6页
4种群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分别取白洪泽湖、太湖、广西3地大然水域和浙江德清人工养殖池塘。经在相似条件下暂养7个月后,运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四者的10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养殖种群与... 4种群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分别取白洪泽湖、太湖、广西3地大然水域和浙江德清人工养殖池塘。经在相似条件下暂养7个月后,运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四者的10项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养殖种群与洪泽湖种群的形态最接近,而与太湖种群、广四种群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种群的成体规格小于吲期的3个野生种群,而3个野生种群中又以洪泽湖种群的规格最小。以判别分析建立了4种群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分别为:76.7%-86.7%(P1)和74.3%~96.0%(P2),综合判别率81.7%。3种多冗分析结果均认为,4种群R本淄虾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头胸甲部的性状上,但所有差异均未达到业种水平,须有多项参数综合判别才能辨别;养殖种群的小型化与选种不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野生种群 养殖种群 可最性状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下载PDF
施氏鲟全人工繁殖研究初报 被引量:40
18
作者 曲秋芝 孙大江 +3 位作者 马国军 吴文化 邱岭泉 王丙乾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全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催产 手术取卵 干法受精 人工孵化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19
作者 俞勇 李会荣 +3 位作者 李筠 陈刚 纪伟尚 徐怀恕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水产养殖 病学防治 饵料添加剂 水质调节剂 微生物控制剂
下载PDF
三十年创新发展 六十载奋斗历程——热烈庆祝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成立30周年 被引量:1
20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1-891,共1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最早的研究所成立于1947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院。水科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最早的研究所成立于1947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院。水科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创新 水产科研机构 产业开发 高新技术 经济建设 科技问题 科技兴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