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15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中国免疫规划工作现况分析──为《中国计划免疫》杂志创刊10周年所作 被引量:75
1
作者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5期333-33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计划免疫》 无脊髓灰质炎 创刊10周年 现况分析 免疫规划 无脊灰目标 杂志 世界卫生组织 西太平洋区
原文传递
《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0~2005年发表论文相关数据分析
2
作者 段江娟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3期237-23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计划免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数据分析 发表论文 杂志 科技工作者 免疫规划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原文传递
中国1998~200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76
3
作者 王晓军 张彦平 +2 位作者 张荣珍 陈圆生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4年第4期215-217,共3页
通过对中国 1998~ 2 0 0 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发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乙脑平均发病率水平、病例构成等指标将 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划分为 5个区域。中国近年乙脑发病相对集中于 11个高发省 ,其发病数占全国病例... 通过对中国 1998~ 2 0 0 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发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乙脑平均发病率水平、病例构成等指标将 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划分为 5个区域。中国近年乙脑发病相对集中于 11个高发省 ,其发病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 80 %以上。因此控制高发省乙脑爆发或流行 ,对于降低全国乙脑发病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建议对高发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 ,控制爆发或流行 ,降低乙脑发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 发病数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趋势分析 爆发 儿童计划免疫 发病资料 中国 自治区 中国
原文传递
麻疹野病毒H1基因型在中国流行的分析 被引量:145
4
作者 许文波 朱贞 +14 位作者 张珍英 王同展 蒋小泓 王常银 何维宽 王建国 李聪勇 郑蕾 凌华 李平 刘桂艳 田宏 周淑洁 田疆 王步安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为确定现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本土基因型别 ,在 1995~ 2 0 0 2年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 )从河南、山东、安徽、上海等 1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的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的咽喉拭子或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为确定现阶段中国流行的麻疹野病毒本土基因型别 ,在 1995~ 2 0 0 2年用EB病毒转化的狨猴淋巴母细胞(B95a细胞 )从河南、山东、安徽、上海等 1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的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的咽喉拭子或尿液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15 6株。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从 15 6株麻疹病毒中扩增出核蛋白 (N)基因碳末端 4 5 0个核苷酸片段。通过对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证明 ,15 4株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 ;2株属于A基因型 ,为沪191疫苗株。由此证实 ,H1基因型已在中国广泛流行 ,为中国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H1是麻疹病毒型内变异最大的基因型。这 15 4株H1基因型麻疹病毒 ,除外Shanxi0 0 - 6和Hunan95 - 2 3株 ,可进一步划分为H1a和H1b两个亚组。H1a的 4 5 0个核苷酸和H1b的差异在 2 0 0 %~ 4 0 0 %。H1基因型的 4 5 0个核苷酸和A基因型代表株Edmonston的基因差异在 6 0 0 %~ 7 33% ;与H2基因型代表株China94 - 1的基因差异在 5 11%~7 5 6 % ;与其它 17个基因型代表株的最大差异在 11 5 6 %。在中国开展麻疹病毒监测和建立麻疹病毒毒株库及基因数据库 ,对加速麻疹控制及未来消除麻疹都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H1基因型 序列测定 麻疹野病毒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分析 被引量:123
5
作者 陈园生 梁晓峰 +10 位作者 陈丽娟 贺雄 王骏 王晓军 周玉清 郭飚 林长缨 白呼群 严俊 崔钢 于竞进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保留的血清开展HBV相关指标血清学检测。以美国Abbott公司乙肝酶... 目的了解中国现阶段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保留的血清开展HBV相关指标血清学检测。以美国Abbott公司乙肝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LSA)试剂为标准选择我国乙肝ELISA检测试剂,并用固相放射免疫(SPRIA)方法校对检测结果。结果①中国3~12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HBV感染流行率经调整后分别为5.03%、29.10%;疫苗免疫人群分别为3.63%、26.88%;未接种疫苗人群分别为11.19%、47.03%。②中国3~12岁儿童城市、农村HBsAg阳性率分别为2.07%、8.17%;疫苗免疫人群分别为1.96%、6.65%;未接种疫苗人群分别为2.39%、10.84%。结论我国3~12岁儿童HgsAg阳性率、HBV流行率明显下降,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原文传递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2剂免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4
6
作者 胡家瑜 施燕 +3 位作者 倪莹箐 刘红联 汤素文 王建国 中国计划免疫 2004年第4期221-224,共4页
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 (MMR) 2剂免疫的效果 ,选择 8月龄已接种 1剂麻疹疫苗、且在 12~ 18月龄已接种 1剂MMR ,无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的健康儿童 110人 ,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 ,并在免疫前... 为观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 )、风疹联合疫苗 (MMR) 2剂免疫的效果 ,选择 8月龄已接种 1剂麻疹疫苗、且在 12~ 18月龄已接种 1剂MMR ,无风疹疫苗及腮腺炎疫苗免疫史的健康儿童 110人 ,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 ,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检测麻疹IgG抗体、腮腺炎血凝抑制 (HI)抗体、风疹HI抗体。结果显示 :观察对象在 4周岁时进行第 2剂MMR免疫前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风疹HI抗体阳性率 10 0 0 0 % ,而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 5 8 18%。而第 2剂MMR免疫后 ,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2 6 78,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14 6 8% ;风疹HI抗体阳性率仍为 10 0 0 0 % ,GMT为 1∶6 11 90 ,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5 0 4 8% ;腮腺炎HI抗体阳性率为 98 0 0 % ,GMT为 1∶32 4 9,较免疫前≥ 4倍增长率为 6 9 0 9%。表明MMR 2剂的免疫效果较好 ,为了消除麻疹、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及控制腮腺炎 ,上海市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在进一步开展接种MMR流行病学效果调查的基础上 ,适时调整免疫策略 ,采取 2剂MMR接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疫苗 免疫效果
原文传递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免疫状况调查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61
7
作者 孙晓冬 张金芳 +4 位作者 张继光 赵丽丽 施燕 陶黎纳 胡家瑜 中国计划免疫 2002年第4期214-216,共3页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该人群已成为发生免疫可预防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麻疹在这部分人群中时有发生 ,且大部分为儿童。 2 0 0 1年 1~ 10月在所有麻疹确诊病例中 ,外来流动人口病例 5 10例 ,与 2 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快速增长 ,该人群已成为发生免疫可预防传染病的高危人群 ,尤其是麻疹在这部分人群中时有发生 ,且大部分为儿童。 2 0 0 1年 1~ 10月在所有麻疹确诊病例中 ,外来流动人口病例 5 10例 ,与 2 0 0 0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86 5 %;同期发生麻疹爆发 34起 ,爆发病例 130例 ,均为外来流动人口。外来流动人口 ,尤其是儿童的免疫接种率较低 ,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 70 0 8%、6 5 2 4%、6 0 96 %、70 6 5 %和 5 3 2 7%,五种疫苗的合格接种率仅 41 0 2 %。针对上述情况 ,为了有效控制外来流动人口免疫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引入免疫预防长效管理机制 ,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 ,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外来流动人口 儿童 麻疹 免疫 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广东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10年后血清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57
8
作者 罗耀星 李建基 +5 位作者 邓峰 李晖 张吉凯 蔡汉港 陆碧茹 赵占杰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5期293-296,共4页
为研究广东省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0年后儿童血清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HBVM )的变化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将全省分 4层 ,共抽取 12个县 2 4个村的 196 3名儿童为研究样本。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SPRIA)检测... 为研究广东省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0年后儿童血清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 (HBVM )的变化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 ,将全省分 4层 ,共抽取 12个县 2 4个村的 196 3名儿童为研究样本。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法 (SPRI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2 0 0 2年调查 1~ 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78 81% ,全程接种率为 74 17%。其中 1~ 9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81 73% ,10~ 14岁为 6 0 32 %。 1~ 14岁儿童HBsAg携带率、抗 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分别从 1992年的 19 86 %、5 3 5 9%、71 4 1%降至 2 0 0 2年的 8 5 6 %、2 2 5 7%、31 33%。其中 1~ 9岁儿童的HBsAg携带率、抗 HBc阳性率、HBV感染率分别从 1992年的 17 88%、4 7 0 9%、6 7 4 4 %下降至 2 0 0 2年的 5 75 %、14 4 9%、2 1 81%。乙肝疫苗接种后 ,1~ 3岁儿童抗 HBs阳性率为 5 2 0 2 %~ 6 2 18%。由于实施了加强免疫 ,4~ 14岁儿童的抗 HBs维持在 5 9 32 %~ 6 5 80 %。广东省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10年后 ,全省 1~ 14岁儿童HBV感染率已大幅度下降 ,抗 HBs阳性率大幅度升高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儿童 乙型肝炎疫苗 计划免疫 管理 血清学效果
原文传递
麻疹疫苗最佳免疫月龄的研究 被引量:97
9
作者 王联君 陈超 +2 位作者 周剑惠 王晶 刘桂燕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1期10-11,共2页
对 5 8对 2 5~ 30岁产妇及其婴儿的麻疹抗体的研究表明 ,5 8对母婴中有 5 1对母婴麻疹抗体滴度相同 ,7对不同 ,但只相差 1个滴度 ,且两者抗体均处于低水平 ,说明母婴抗体间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胎传抗体追踪观察发现 ,新生儿抗体水平不高... 对 5 8对 2 5~ 30岁产妇及其婴儿的麻疹抗体的研究表明 ,5 8对母婴中有 5 1对母婴麻疹抗体滴度相同 ,7对不同 ,但只相差 1个滴度 ,且两者抗体均处于低水平 ,说明母婴抗体间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胎传抗体追踪观察发现 ,新生儿抗体水平不高 ,3月龄时抗体阳性率已降至 48 3% ,6月龄和 8月龄时分别降至 19 0 %和 15 0 % ,6月龄和 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 84 5 %和 85 0 % ,因此可考虑将麻疹疫苗初免提前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疫苗 免疫起始月龄 麻疹抗体 麻疹
原文传递
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调查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青恋 杨超美 +5 位作者 方刚 周新 何惠 曾义学 罗湘蜀 李健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3期139-141,共3页
为了解四川省≤ 3岁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 ,采用组群抽样法 ,全省分成三层 ,城市一层 ,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 ,于 2 0 0 2年 5~ 7月对 35 5 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 为了解四川省≤ 3岁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携带率 ,采用组群抽样法 ,全省分成三层 ,城市一层 ,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 ,于 2 0 0 2年 5~ 7月对 35 5 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 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9 93%、5 5 11%、6 6 13%、5 0 12 % ;城市儿童的四项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 (χ2 =2 6 6 870、371 2 6 8、71 170、30 2 387,P均 <0 0 1)。<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86 4 9%。城市 <1岁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79 0 2 % ,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 (χ2 =4 0 4 98,P <0 0 1)。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 6 6 7%和 2 2 0 1%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4 77 0 96 ,P <0 0 0 1)。该人群HBsAg携带率为 3 0 6 % ,较 1992年同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了 6 0 2 1% ;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贫困农村儿童 (χ2 =8 0 95 ,P <0 0 5 ) ;有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携带率非常明显地低于无接种史的儿童 (χ2 =31 997,P <0 0 0 1)。因此 ,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 ,提高农村 ,特别是贫困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儿童 乙型肝炎 疫苗 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携带率 调查
原文传递
北京市1989~2002年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病例的监测 被引量:55
11
作者 刘大卫 孙美平 +9 位作者 陈丽娟 邱五七 曾阳 刘爱华 范晨阳 刘东磊 张合润 王玉梅 杨洁 王凌云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1989~ 2 0 0 2年共诊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VAPP) 2 0例 ,其中首次服苗VAPP 18例 ,接触服苗VAPP 2例。所有病例均 <2岁 ,<6月龄病例占 85 %。男女发病之比为 9∶1。每年V... 北京市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1989~ 2 0 0 2年共诊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VAPP) 2 0例 ,其中首次服苗VAPP 18例 ,接触服苗VAPP 2例。所有病例均 <2岁 ,<6月龄病例占 85 %。男女发病之比为 9∶1。每年VAPP发生率无明显季节性高峰和地区差异。VAPP总发生率为 1 2 0 / 10 0万剂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 (OPV)投放量或 1 5 9/ 10 0万剂OPV接种量 ,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 13 18/ 10 0万剂首次服苗量 ,接触服苗VAPP发生率为 0 16 / 10 0万剂OPV接种量。监测结果表明 ,北京市VAPP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中国其它省份和其它许多国家与地区 ;免疫缺陷和 /或肛门周围脓肿可能是VAPP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当前尚未改变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情况下 ,为减少和避免VAPP的发生 ,必须加强接种前儿童病史询问和体检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证 ;同时要加强对VAPP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疫苗 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病例 监测
原文传递
脊髓灰质炎疫苗重组株病毒在我国的循环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84
12
作者 张礼璧 侯晓辉 +4 位作者 朱晖 郑红 叶绪芳 徐闻 李杰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我国自 1994年 10月以后已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现在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脊灰病毒都是 3个血清型的疫苗衍生株 ,并以Ⅱ型为主。近几年每年Ⅱ型分离株的数量均多于同年Ⅰ型株加Ⅲ型株之和。 1... 我国自 1994年 10月以后已无脊髓灰质炎 (脊灰 )本土野病毒引起的病例。现在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脊灰病毒都是 3个血清型的疫苗衍生株 ,并以Ⅱ型为主。近几年每年Ⅱ型分离株的数量均多于同年Ⅰ型株加Ⅲ型株之和。 1997~ 1999年从贵州、云南省分离到的Ⅱ型疫苗株中 ,除了疫苗变异株外 ,还发现了不同血清型间的重组株 ,如VP1片段来自SabinⅡ ,而 3D片段分别来自SabinⅢ (S2 ×S3 )和SabinⅠ (S2 ×S1) ,它们的基因序列与脊灰疫苗株SabinⅡ型有差异。能从未服苗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这类毒株 ,表明在外环境中有这类毒株在循环。这些毒株可以致病 ,其致病性与该儿童是否接受了疫苗全程免疫有很大的相关性。重组株的发现提示我们 ,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已有循环。从贵州省Ⅱ型病例发生时间和区域上看 ,病例有聚集分布的趋势 ,但目前尚处于小范围的循环中 ,其原因与对策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疫苗衍生株 重组株 全程计划免疫
原文传递
母婴麻疹血凝抑制抗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杨宏徽 朱田凤 +5 位作者 杨进 李义怀 刘彦 孟军 王海涛 雷芝樱 中国计划免疫 1998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南宁市检测了319对母亲及1~8月龄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的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发现婴儿母传抗体水平及其消退情况,与其母亲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比其母亲低20%,... 在南宁市检测了319对母亲及1~8月龄婴儿的麻疹血凝抑制(HI)抗体的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发现婴儿母传抗体水平及其消退情况,与其母亲抗体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比其母亲低20%,GMT相当于母亲的1/2.5,母亲HI抗体≤1∶2组,1月龄婴儿HI抗体全为阴性;母亲HI抗体1∶4组,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为43%,4月龄全部阴性;母亲HI抗体1∶8组,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78%,4月龄23%,8月龄8%;母亲HI抗体1∶16组,1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88%~100%,6月龄33%,8月龄13%;母亲HI抗体≥1∶32组,1~5月龄婴儿HI抗体阳性率100%,8月龄80%。这与母传麻疹抗体(主要为IgG)在婴儿体内的半衰期有关。如将麻疹疫苗(MV)初种起始年龄提前至5月龄,15~23月龄再复种1剂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婴儿 麻疹 血凝抑制抗体 GMT
原文传递
中国东 中 西部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 被引量:45
14
作者 陈园生 王晓军 +9 位作者 梁晓峰 贺雄 王骏 陈丽娟 林长缨 白呼群 杨峰 严俊 崔钢 于竞进 中国计划免疫 2006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保留的血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化阳性率分别9.20%、7.24%... 目的了解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保留的血清开展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标化阳性率分别9.20%、7.24%、8.24%。东部地区城市、农村全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29%、11.79%;中部地区城市、农村全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41%、7.84%;西部地区城市、农村全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3%、9.05%。②东、中、西部地区<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6.46%、4.47%、5.48%。东部地区城市、农村<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2.29%、12.39%;中部地区城市、农村<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1.61%、6.82%;西部地区城市、农村<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2.57%、7.35%。结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全人群HBsAg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儿童下降最明显。表明中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接种
原文传递
上海市1980~1998年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5
15
作者 伍稚梅 胡家瑜 +2 位作者 徐天强 李秀珠 赵丽丽 中国计划免疫 1999年第6期321-323,共3页
上海市1980~1998 年报告9 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第1 次服苗者中VAPP的发生率每年是0~30-31/100 万,平均3-01/100 万;以0~5 岁服苗人次统计,每年发生率为0 ~5-03... 上海市1980~1998 年报告9 例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第1 次服苗者中VAPP的发生率每年是0~30-31/100 万,平均3-01/100 万;以0~5 岁服苗人次统计,每年发生率为0 ~5-03/100 万,平均0-52/100 万。发病者全部为男性,年龄1 ~7 月龄,均为第1 次服苗。病毒分型以Ⅲ型居多(5 例),Ⅱ型3 例,Ⅰ型1 例。服苗至发病平均潜伏期15-22 天,60 天后均残留麻痹,现有临床免疫功能检验未发现免疫功能低下或丙种球蛋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 脊髓灰质炎 疫苗 免疫缺陷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甘肃省不同经济状况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6
作者 何庚声 李慧 +5 位作者 崔富强 邸宏杰 付鸿 李风琴 刘建地 邵爱红 中国计划免疫 200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为了解甘肃省不同经济状况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省抽取部分经济收入不同的地区开展相关调查 ,共调查 130个村和居委会 ,10 2 5名儿童 ,其中城镇儿童 2 36人 ,农村儿童 789人。结果显... 为了解甘肃省不同经济状况地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在全省抽取部分经济收入不同的地区开展相关调查 ,共调查 130个村和居委会 ,10 2 5名儿童 ,其中城镇儿童 2 36人 ,农村儿童 789人。结果显示 :四种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平均为 85 37%,在城市和农村经济较好地区均 >85 %,而在农村最贫困地区则只有 79 0 9%;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平均为 38 34 %,在城市及农村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乙肝疫苗接种率有明显差别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高 ,城市为 6 9 0 7%,农村平均为 2 9 15 %。影响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地理地貌、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入保率、儿童母亲文化程度、冷链运转次数、儿童出生地点 (家中或医院 )等。由此表明 ,甘肃省农村的最贫困地区计划免疫工作比较薄弱 ,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基础上 ,政府要增加对这些地区计划免疫经费的投入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科学管理 ;加强对民众的文化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从全方位入手 ,才能改善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儿童 计划免疫 免疫接种 影响因素 地域差异
原文传递
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3
17
作者 刁琳琪 王春香 +3 位作者 康锴 李光伟 封秀红 刘国华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0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全省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4个县1~85岁人群共5 081人... 目的为了解河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评价实施乙肝疫苗免疫10年后,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变动趋势,确定全省乙肝的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14个县1~85岁人群共5 081人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结果河南省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是5.17%、52.66%、21.40%,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3.4%。与1992年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53.42%,1~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62.7%。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原文传递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被引量:33
18
作者 王华庆 毛乃颖 +11 位作者 许文波 周玉清 郭欣 曹玲生 陈园生 夏伟 殷大鹏 卢永 蒋小泓 崔爱利 许松涛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四种疫苗免疫覆盖率不同的县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调查10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酶联免... 目的掌握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方法根据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四种疫苗免疫覆盖率不同的县分为3层,每层随机抽取2个县,每个县随机调查10个村,每村随机调查1992-2003年出生儿童42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①被调查儿童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2.9%,最低年龄段为88.7%,最高年龄段为94.4%;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23国际单位/毫升(IU/ml),GMC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②四种疫苗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不同年龄段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相差较大,最高的为100.0%,最低的仅为78.6%。③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调查儿童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92.4%、88.7%。④麻疹抗体阳性率与此次接种率调查结果明显的不一致。⑤麻疹减毒活疫苗(MV)初次免疫合格和不合格儿童之间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被调查地区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麻疹抗体GMC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儿童MV的接种率不能客观反映儿童麻疹的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疫苗 接种率 抗体 阳性率 几何平均浓度
原文传递
全国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分析 被引量:156
19
作者 李黎 余文周 +3 位作者 税铁军 马超 温宁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 目的了解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3-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为制订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麻疹病例年龄构成和年龄别发病率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国2003~2006年麻疹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中,但与2003、2004年相比,2005、2006年〈15岁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从近85%降至70%左右;〈8月龄和8~11月龄儿童麻疹病例构成比超过1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麻疹病例具有不同年龄构成模式,2006年〈15岁麻疹病例构成比〈50%的4个省,50%~69%的11个省,≥70%的16个省。2006年≤2岁儿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上升,〈1岁儿童发病率〉150/10万,25~30岁人群出现麻疹发病高峰。结论全国2005、2006年麻疹发病年龄特征发生较大变化,〈1岁和≥15岁人群麻疹发病增多。应提高2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MV及时接种率,做好2~7岁儿童第2剂次MV接种,建立和完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适时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中开展MV强化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年龄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我国麻疹流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158
20
作者 杨志伟 张兴录 +3 位作者 张建 杨功焕 曾光 王克安 中国计划免疫 1998年第1期14-18,共5页
我国自1965年应用麻疹疫苗以来,尤其是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后,麻疹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1995年报告发病率为4.84/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发病高峰仍是冬春季节;病例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地理分布广泛... 我国自1965年应用麻疹疫苗以来,尤其是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后,麻疹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1995年报告发病率为4.84/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发病高峰仍是冬春季节;病例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地理分布广泛,农村为主要流行地区,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共存。各省发病强度和病例的年龄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反映了计划免疫工作进展不平衡。建议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采取相应免疫策略,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减少暴发或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