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6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张丽萍 刘秋玲 +3 位作者 黄敏红 陈佳仪 王建广 王友元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的769例患者资料,其中发...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术后出血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治疗的口腔颌面部缺损皮瓣修复重建手术的769例患者资料,其中发生术后出血再手术21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后发生出血再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P<0.05的变量构建列线图。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缺损部位、手术方式是否包含颈总动脉结扎(挽救性手术)、伤口积液、伤口感染进入最终模型,其中糖尿病(OR=3.817,95%CI 1.193~11.239)、颌骨部位缺损(OR=4.313,95%CI 1.274~13.544)、伤口积液(OR=9.149,95%CI 2.998~26.911)及伤口感染(OR=5.940,95%CI 1.624~19.220)是术后出血再次手术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本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 0.832,0.968),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91.2%,列线图C指数为0.896(95%CI 0.829~0.964),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在0.03~0.21的风险范围内。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的术后出血再次手术预测模型可为口腔颌面头颈外科医护人员提供参考,指导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预防出血再手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缺损 皮瓣 修复重建 术后出血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切缘定位装置在冷冻制片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顾挺 张莺 +5 位作者 钱佳骏 薛俊青 刘胜楠 王敏 胡宇华 张春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切缘定位装置和传统方式制作冷冻切片时的时间和效果,分析切缘定位装置在多切缘同时送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23年6月1~3日间行手术且需要行术中切缘快速冷冻... 目的:探讨应用切缘定位装置和传统方式制作冷冻切片时的时间和效果,分析切缘定位装置在多切缘同时送检时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23年6月1~3日间行手术且需要行术中切缘快速冷冻制片的病例1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采用切缘定位装置)、对照组和常规组,采用3种不同方式制片,对制片时间、切缘直径差值(D差)和完整性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所用冷冻切缘的制片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P=0.001),长于对照组(P=0.166)。实验组D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181)。实验组切缘制片的完整性优于对照组(P=0.001),与常规组切缘完整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38)。结论:手术切缘定位装置在制片时间方面要优于传统制片方式,直径差值和完整性方面与传统方式相接近,可作为术中多个切缘冷冻制片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制片 切缘 定位装置 制片时间 完整性
原文传递
基于脱落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及效果评价
3
作者 李淑薇 李兴强 +4 位作者 辛颖 张佳 郭小梅 赵倩 齐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22年3月~2023年6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及住院107例患者,进行DNA倍体筛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DI>2.5的患者,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DI<... 目的:探究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22年3月~2023年6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及住院107例患者,进行DNA倍体筛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DI>2.5的患者,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DI<2.5的患者,若无明确临床恶性指征,视为阴性。将患者DNA倍体筛查结果与液基细胞学结果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7例患者中,28例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其中27例患者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96.43%。DI>2.5且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患者共24例,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100%;DI>2.5,病理结果未明确恶性的1例,为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部分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1<2.5,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患者2例;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患者1例,显示有效检测细胞不足。口腔鳞状细胞癌共22例,21例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95.45%。结论: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DNA倍体筛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吻合率较高,DNA倍体定量分析比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敏感,是一种较为可靠、客观的口腔癌无创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 口腔鳞状细胞癌 筛查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气凝胶促进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
4
作者 杨莹 李玉凤 +2 位作者 李林峰 赵谦 李健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气凝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圆形骨片获得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标记物CD44以及BMSC... 目的:研究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气凝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下颌骨圆形骨片获得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干细胞标记物CD44以及BMSCs标记物CD90表达。将培养所得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GS)、GO气凝胶支架,通过CCK-8检测接种第1~3天96孔板(空白组)、GS组、GO组细胞OD值。经成骨诱导7 d后,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制备新西兰大白兔双侧下颌骨颊侧骨壁圆形骨缺损模型,分成空白组(单纯使缺损区内血液充盈)、骨粉组(缺损区充填Bio-Oss骨粉)、支架组(缺损区充填GO气凝胶支架)。于3个月后,X线片及CBCT观察3组缺损区骨生成情况,制备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组织块法培养所得第3代细胞CD44和CD90均阳性,证实为BMSCs。GO支架和GS支架均可促进BMSCs增殖、向成骨细胞分化,且GO支架优于GS支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GO支架与骨粉组缺损区域的成骨效果均优于空白组,GO支架的成骨效果优于骨粉组。HE染色结果显示,GO支架组和骨粉组新生骨均能与缺损区边缘相连续,而GO支架对骨缺损边缘修复的效果更佳。结论:GO气凝胶可促进BMSCs的增殖和向成骨分化,能够促进骨缺损区新骨生成,是较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支架 氧化石墨烯 成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原文传递
1例牙根完全未发育伴感染的早萌松动恒牙治疗体会
5
作者 李敏 张锋 +4 位作者 宋雪娇 万俊丽 司远 逯琳琳 杨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M0002-M0002,62,63,共3页
牙齿早萌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早于正常萌出的时间,而且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不足根长的1/3,分为乳牙早萌和恒牙早萌两种。恒牙早萌常与乳磨牙根尖周病变或乳牙过早脱落有关[1]。乳磨牙根尖周病变导致继承恒牙胚周围的牙槽骨破坏,从而使恒... 牙齿早萌是指牙齿萌出的时间早于正常萌出的时间,而且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不足根长的1/3,分为乳牙早萌和恒牙早萌两种。恒牙早萌常与乳磨牙根尖周病变或乳牙过早脱落有关[1]。乳磨牙根尖周病变导致继承恒牙胚周围的牙槽骨破坏,从而使恒牙过早萌出;以前磨牙多见,早萌牙松动度大且多伴有釉质发育不全。本文报道1例乳牙早失后恒前磨牙早萌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早萌 牙根发育 釉质发育不全 根尖周炎
原文传递
微种植体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陆璐云 张薇 陈志方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下颌磨牙缺失,对颌磨牙伸长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下颌磨牙行种植修复前,对颌伸长磨牙首先需要预留足够的颌龈距离。本文介绍了微种植体压低上颌伸长磨牙的方法以及牙根变化。
关键词 磨牙伸长 微种植体 压低 牙根
原文传递
聚醚醚酮物理特性改善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朕钰 麦合甫孜·艾山 徐国强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耐磨性、射线透射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学领域最具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之一。然而,PEEK的机械强度仍与人骨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异,其材料表面的生物惰性,还会导致的骨结...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耐磨性、射线透射性及良好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学领域最具有前景的高分子材料之一。然而,PEEK的机械强度仍与人骨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异,其材料表面的生物惰性,还会导致的骨结合不良、感染等的问题,这些缺点限制着PEEK的应用。本文将总结改善PEEK物理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就改善PEEK机械性能、表面结构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综述,分析不同改性策略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机械性能 表面结构 表面微观形貌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左上前牙根尖囊肿1例及3年回访
8
作者 骆鋆攀 黄湘雅 +1 位作者 卢嘉蕊 权晶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根尖囊肿是颌骨较常见的牙源性囊肿[1],长期的根尖囊肿会造成颌骨大面积破坏。根管治疗是根尖周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根尖周病变范围过大,同时伴有穿通性骨破坏时,根管治疗效果欠佳,需结合根管外科治疗[2-4]。本文报道1例前牙区根尖囊... 根尖囊肿是颌骨较常见的牙源性囊肿[1],长期的根尖囊肿会造成颌骨大面积破坏。根管治疗是根尖周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根尖周病变范围过大,同时伴有穿通性骨破坏时,根管治疗效果欠佳,需结合根管外科治疗[2-4]。本文报道1例前牙区根尖囊肿行显微根管治疗,结合显微根尖手术与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进行3年回访,探讨显微根尖手术与GTR在大型根尖囊肿中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囊肿 显微根管治疗 显微根尖手术 引导组织再生术 锥形束CT(CBCT)
原文传递
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1例及文献回顾
9
作者 蔡锋 高文鼎 程志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口腔种植手术较为严重的生物学并发症,临床症状表现为下牙槽神经支配的同侧下颌骨区域的牙齿、黏膜、皮肤出现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1]。下牙槽神经损伤常见医源性因素是种植体植入过深,需引起高度重视。现报道我科诊治...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口腔种植手术较为严重的生物学并发症,临床症状表现为下牙槽神经支配的同侧下颌骨区域的牙齿、黏膜、皮肤出现疼痛、麻木或感觉异常[1]。下牙槽神经损伤常见医源性因素是种植体植入过深,需引起高度重视。现报道我科诊治的1例种植体损伤下牙槽神经的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6岁。主诉:种植牙术后左下唇麻木不适3 d。现病史:患者3 d前,于社区口腔诊所行双侧下颌缺失后牙区种植牙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下牙槽神经 神经损伤 下唇麻木
原文传递
武汉市学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调查研究
10
作者 姜鸣 魏沨 +2 位作者 顾文勇 张艳平 李卓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现状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于2023年3月选取武汉市中心城区及远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657名,通过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的基本资料,统计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结果:... 目的:探讨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现状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于2023年3月选取武汉市中心城区及远城区小学二年级学生657名,通过口腔检查和问卷调查收集儿童的基本资料,统计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结果:657名儿童患龋率为86.3%,龋均为(5.5±4.0),1年内牙科就诊的儿童人均看牙费用为488.5元,中心城区与远城区在患龋状况及口腔疾病经济负担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心城区儿童的口腔就诊率显著高于远城区儿童(P<0.001)。中心城区儿童刷牙频率及含氟牙膏使用率均显著高于远城区儿童(P<0.05)。结论:本市学龄儿童龋病患病率高而治疗率低,刷牙及甜食摄入等口腔健康行为欠佳,儿童口腔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口腔健康 学龄儿童 疾病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微种植支抗钉在推磨牙向后矫治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林毅轩 刘亦涵 +1 位作者 陈建钢 铁朝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评估微种植支抗钉(micro-implant anchorage)结合直丝弓矫治系统推磨牙向后矫治技术中,磨牙远移量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60例经沟通后同意直丝弓配合微种植支抗钉进行磨牙远移的正畸患者,使用数字化口扫仪器对术前、术后牙列... 目的:评估微种植支抗钉(micro-implant anchorage)结合直丝弓矫治系统推磨牙向后矫治技术中,磨牙远移量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60例经沟通后同意直丝弓配合微种植支抗钉进行磨牙远移的正畸患者,使用数字化口扫仪器对术前、术后牙列进行扫描建模,配合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牙列远移量分析及评价。结果:各类安氏错[牙合]分组之间性别、年龄及支抗钉植入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上颌第二磨牙远移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下颌第二磨牙远移量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磨牙远移病例中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微种植支抗钉可为轻、中度拥挤的各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提供稳定的支抗及远移所需的间隙量。本研究使用的植入方法、位置和数据,可为临床医生在磨牙远移植入微种植支抗钉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钉 磨牙远移 直丝弓矫治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国内外牙齿缺失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比较及可视化分析
12
作者 田思维 张昕悦 +2 位作者 杨清 张佳欢 史崇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对国内外牙齿缺失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其研究现况、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简写为WoS数据库)为检索源,纳入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发表的牙齿缺失相关文献,采用Cite... 目的:对国内外牙齿缺失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其研究现况、热点与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简写为WoS数据库)为检索源,纳入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31日发表的牙齿缺失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2.R4和Excel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26篇中文和3826篇英文文献。中英文发文量整体上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合作情况局部紧密、整体分散,但国外略优于国内。国内研究侧重于老年患者牙齿缺失现况和种植技术,国外研究更关注于具体的干预措施及全球口腔卫生负担等。结论:未来可积极探讨个性化医疗、老年人口腔健康、数字化技术在牙齿缺失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加强国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以促进知识共享和研究成果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缺失 口腔健康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数字化病案平台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磊磊 黄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观察数字化病案平台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病案平台助力。对比两组考试成绩、教学... 目的:观察数字化病案平台在口腔颌面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口腔颌面外科实习的6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病案平台助力。对比两组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实习生自我评价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理论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更高,研究组实习生对导师评价、自学能力、临床思维技能、沟通技巧、师生互动、理解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满意度及知识吸引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习情况、自学能力、掌握培训内容的程度、学习积极性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批判性思维得分更高(P<0.05)。结论:数字化病案平台能够助力口腔颌面外科学实习生提高考试成绩,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病案平台 口腔颌面外科学 考试成绩 教学效果 实习生自我评价能力 批判性思维
原文传递
两种单支锉系统预备模拟弯曲单根管效果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余洋 孙琴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比较M3-L和HyFlex-EDM单支锉系统预备树脂模拟弯曲单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选取40颗树脂模拟弯曲单根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颗,分别用M3-L和HyFlex-EDM机用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牙科显微镜摄录预备前后根管图像,测算模拟根管质量... 目的:比较M3-L和HyFlex-EDM单支锉系统预备树脂模拟弯曲单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选取40颗树脂模拟弯曲单根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颗,分别用M3-L和HyFlex-EDM机用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牙科显微镜摄录预备前后根管图像,测算模拟根管质量差和工作长度变化、计量偏移量大小。结果:M3-L组预备后根管工作长度为(15.654±0.004)mm,HyFlex-EDM组工作长度为(15.662±0.00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树脂模拟根管预备后质量差和各个位点根管偏移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3-L和HyFlex-EDM单支锉系统预备模拟弯曲单根管皆能维持根管固有形态和走向,具备良好的中心定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预备 根管偏移 中心定位能力 M3-L HyFlex-EDM
原文传递
树脂直接修复粘接剂成分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符从仪 朱来宽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牙体粘接剂是将修复体或修复材料粘接到牙体硬组织表面的物质,在树脂直接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复合树脂修复的远期效果仍受到继发龋与粘接界面降解等作用的影响。牙体粘接剂成分及性能的改良,将有助于改善树脂修复的功能与耐久... 牙体粘接剂是将修复体或修复材料粘接到牙体硬组织表面的物质,在树脂直接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复合树脂修复的远期效果仍受到继发龋与粘接界面降解等作用的影响。牙体粘接剂成分及性能的改良,将有助于改善树脂修复的功能与耐久性。近年来,在牙体粘接剂中添加水解酶抑制剂、抗菌剂、再矿化成分等以改善粘接剂各项性能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牙体粘接剂的粘接、抑菌、再矿化性能等方面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剂 粘接性能 抑菌 再矿化 牙体修复
原文传递
基于人源性成骨细胞的预血管化细胞膜片构建研究
16
作者 华洪飞 李萌宇 +2 位作者 王绍义 吴情 肖国岫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目的:探索新的体外构建血管网络的方法以解决工程化骨组织预血管化的问题。方法:冻存颌骨来源成骨细胞(human osteoblasts,HOB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用0,5,25,50μg/mL四氧化三铁纳米颗... 目的:探索新的体外构建血管网络的方法以解决工程化骨组织预血管化的问题。方法:冻存颌骨来源成骨细胞(human osteoblasts,HOB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用0,5,25,50μg/mL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Fe_(3)O_(4) MNPs,magnetic nanoparticles)孵育;CCK-8试剂盒、普鲁士蓝染色检测不同浓度Fe_(3)O_(4) MNPs对冻存颌骨来源HOBs和HUVECs生长、内吞的影响。采用50μg/mL Fe_(3)O_(4) MNPs孵育HOBs和HUVECs,第0,1,3天用活/死细胞双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采用50μg/mL Fe_(3)O_(4) MNPs孵育HOBs和HUVECs不同时间(0,30 min,1 h,2 h)后,N41超磁铁皿底吸引,鬼笔环肽(phalloidin)细胞骨架染色检测HOBs和HUVECs贴壁成膜情况;采用50μg/mL Fe_(3)O_(4) MNPs孵育HOBs和HUVECs 1 h后,磁性吸引控制依次成膜,设置HOBs+HOBs对照组,HOBs+HUVECs+HOBs预血管化组;3,3-dioctadecyloxa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O)和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L)分别标记HOBs和HUVECs后荧光显微镜观测示踪,第3、7天利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预血管化细胞膜片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蛋白表达水平及染色阳性分布区域。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5μg/mL组,25μg/mL组,50μg/mL Fe_(3)O_(4) MNPs组HOBs和HUVECs生长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50μg/mL Fe_(3)O_(4) MNPs组HOBs和HUVECs纳米颗粒内吞明显,HOBs和HUVECs存活无差异。与未标记对照组及孵育30 min组相比,50μg/mL Fe_(3)O_(4) MNPs孵育HOBs和HUVECs 1 h和2 h组明显可见较多细胞贴壁成膜。与HOBs+HOBs对照组相比,HOBs+HUVECs+HOBs预血管化组呈现明显三明治状分层结构,膜片厚度明显增加,VEGF-A和BMP2蛋白表达及染色阳性显著增加。结论:通过纳米颗粒标记并磁性吸引成膜,体外形成预血管化成骨细胞膜片,为优化构建预血管化的骨组织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预血管化 细胞膜片 共培养
原文传递
BMSC外泌体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对口腔癌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
17
作者 赵倩 王继明 易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外泌体(Exosomes)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对口腔癌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胎牛血清培养Tca8113细胞;Exosomes组:Tca8113细胞与Exosome...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外泌体(Exosomes)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对口腔癌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组包括,对照组:正常胎牛血清培养Tca8113细胞;Exosomes组:Tca8113细胞与Exosomes标记的1μmol/L Dil共培养;Y27632组:Tca8113细胞与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共培养;联合组:Tca8113细胞+Exosomes+Y27632共培养。分别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数目;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RhoA、RhoC、ROCK1及ROCK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xosomes组24、48、72及96 h均降低,凋亡率升高,迁移距离及细胞侵袭数目均降低,Exosomes组、Y27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Y27632组相比,联合组细胞活性、细胞迁移距离及侵袭数目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Exosomes组Tca8113细胞中RhoA、RhoC、ROCK1及ROCK2均降低(P<0.05);与Y27632组相比,联合组RhoA、RhoC、ROCK1及ROCK2均降低(P<0.05)。结论:BMSC外泌体(Exosomes)对口腔癌Tca8113细胞具有增加凋亡,抑制细胞活性、侵袭及迁移,研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外泌体 增殖 凋亡 Rho/ROCK
原文传递
牙髓血运重建术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伴/不伴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金伟秋 廖莹 闫福华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术在牙髓坏死伴/不伴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的10颗患牙,术后每3~6个月复查,随访10~27个月。通过问诊、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患牙不适临床症状的... 目的:评价牙髓血运重建术在牙髓坏死伴/不伴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牙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进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的10颗患牙,术后每3~6个月复查,随访10~27个月。通过问诊、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患牙不适临床症状的转归以及牙根发育的情况。结果:牙髓血运重建术后,所有患牙不适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有效率和患牙临床生存率达100%,且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周病变愈合,牙根继续发育,根尖孔直径减小,牙根长度增加(P<0.05),根管壁厚度增加不显著(P>0.05)。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在牙髓坏死伴/不伴根尖周炎年轻恒牙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血运重建术 年轻恒牙 牙根发育 畸形中央尖 根尖周炎症
原文传递
恒牙牙髓切断术的新进展
19
作者 桑静怡(综述) 王楠 赵玉鸣(审校)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作为一种微创活髓保存技术,牙髓切断术一直是牙髓治疗的热点研究项目。该技术旨在通过切除部分牙髓组织后盖髓以达到去除牙髓炎症,保持牙髓活力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并长期保存患牙的目的。随着材料更新、技术提高以及相关试验的证实,目前... 作为一种微创活髓保存技术,牙髓切断术一直是牙髓治疗的热点研究项目。该技术旨在通过切除部分牙髓组织后盖髓以达到去除牙髓炎症,保持牙髓活力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并长期保存患牙的目的。随着材料更新、技术提高以及相关试验的证实,目前,在恒牙活髓保存治疗中,牙髓切断术的适应证有所扩展。本文基于过往研究归纳了恒牙牙髓切断术的适应证及术式的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其预后影响因素及疗效评估方式,以期为临床开展相关治疗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 牙髓切断术 盖髓剂 活髓保存治疗
原文传递
海奥口腔修复膜与Bio-Gide胶原膜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安佰利 刘鹏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及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即刻种植牙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及B组(n=39)。给予A组患者海奥... 目的:探讨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及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即刻种植牙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及B组(n=39)。给予A组患者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B组则采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比较两组植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种植修复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植骨厚度、植骨高度、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成长效果及垂直骨生成效果均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种植成功率高于A组,且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海奥口腔修复膜比较,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能改善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患者植骨情况与种植修复效果,且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种植牙 膜引导骨再生 海奥口腔修复膜 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