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8,1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Hcy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董丽宏 朱晓琳 +2 位作者 何辰 王怡洁 赵海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Hcy、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χ^(2)=5.145,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IMT较治疗前减小,血清Hcy、血浆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显著,控制血压效果更佳,并能改善血管内皮损伤,降低Hcy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王冰洁 刘翔腾 +2 位作者 黄娟 林嘉镖 王桂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E(IgE)]、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金属蛋白酶33(ADAM33)、骨膜蛋白(Periostin)、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参照组的82.00%(χ^(2)=5.444,P=0.019);治疗5 d后,2组FEV_(1)、FVC、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1);2组IgE、PCT、CRP、BNP、TNF-α、Eotaxin、ADAM33、Periostin及HMGB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1);试验组气急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及胸闷改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vs. 10.00%,χ^(2)=1.596,P=0.207)。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炎性反应,提升自身免疫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西替利嗪 布地奈德 疗效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可行性
3
作者 宋永波 赵璐 +1 位作者 张艳苓 任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将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GP化疗组(n=40),重组...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0例,将采用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GP化疗组(n=40),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GP化疗方案治疗者纳入联合用药组(n=40),2组均以3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用药前后实验室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及1年存活率。结果联合用药组客观缓解率为85.00%,高于GP化疗组的52.50%(χ^(2)=9.833,P=0.002)。用药2个周期后,2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用药前,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短于用药前,凝血酶原时间长于用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关系评分高于用药前,且联合用药组高于GP化疗组(P<0.01)。联合用药组与GP化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2.50%、1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P=0.390)。联合用药组1年存活率为65.00%,高于GP化疗组的42.50%(χ^(2)=4.073,P=0.044)。结论晚期NSCLC治疗中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的可行性较高,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1年存活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GP化疗方案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 肿瘤标志物 凝血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
作者 聂红霞 于善花 +3 位作者 周芳 彭艳艳 张浩江 陶中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溶栓组,各54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单纯溶栓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EDA联合组在单纯溶栓组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功能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速度(V min)、最小血流量(Q min)]、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及不良反应。结果EDA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单纯溶栓组的77.78%(χ2=4.696,P=0.030)。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2组V min、Q min较治疗前增大,且EDA联合组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NE、MDA、RO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SOD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EDA联合组与单纯溶栓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vs.5.56%,χ2=0.135,P=0.713)。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可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多索茶碱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对气道重塑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晓丽 罗慧玲 +2 位作者 许承旭 贺思云 陈星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对气道重塑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对气道重塑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7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气道重塑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生长因子(NGF)]、呼吸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1.43%(χ2=6.437,P=0.011)。治疗后,2组TIMP-1、MMP-3、MMP-9、N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FEV_(1)、FVC、PEF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PaO_(2)、S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多索茶碱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血气分析指标、气道重塑、呼吸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气道重塑 呼吸功能 血气分析指标
原文传递
基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处方质量综合管理实践
6
作者 张敏 刘健 +2 位作者 吴雅兰 罗霞 张毕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处方质量综合管理在门诊药房的实践经验,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0年4—8月(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与2021年4—8月(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门诊药房... 目的探讨基于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门诊处方质量综合管理在门诊药房的实践经验,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20年4—8月(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与2021年4—8月(实施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施前后同期5个月门诊处方点评率、处方合格率、不合格处方构成及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合格率的变化。结果处方质量综合管理模式应用后门诊处方点评率由4.59%上升至32.27%,处方合格率由96.99%上升至99.03%。超疗程用药处方构成比由0.69%降为0.03%,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处方占比由0.13%降为0.02%,适应证不适宜处方占比由1.76%降为0.84%,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占比由0.25%降为0.05%。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合格率由90.40%提升至97.00%。结论处方前置审核背景下“日点评+月点评+专项点评”相结合的综合点评结合特殊药品管理的处方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处方质量,改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点评 药事管理 前置审核 合理用药 门诊药房
原文传递
多库酯钠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王娟 王硕 +5 位作者 苏丽娟 卫艺文 平军辉 王东平 武艳冉 李萌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42-145,共4页
目的观察多库酯钠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9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00例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生活调理;试验组予以多库酯钠片,以2周为1个疗... 目的观察多库酯钠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6—9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00例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生活调理;试验组予以多库酯钠片,以2周为1个疗程,视便秘改善情况决定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评分、排便次数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vs.78.00%,χ^(2)=7.162,P=0.007)。治疗1、2周后,2组腹痛或腹部不适症状评分、排便次数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满意度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多库酯钠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大便性状,增加排便次数,提高患者排便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抗精神病药物 不良反应 多库酯钠片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患者1例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分析及药学监护
8
作者 牛倩倩 张静 +1 位作者 唐崑 白银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46-148,157,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患者1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药学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 目的分析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患者1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药学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FSGS伴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的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对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优化及监护,给予个体化用药指导。结果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分析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利弊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了患者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药学监护,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病 糖皮质激素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9
作者 吴志伟 孙燕 +2 位作者 孙长春 范丽华 汪德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2例。单药化疗组患者... 目的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胃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2例。单药化疗组患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单药化疗组基础上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2组均持续化疗12周。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1.25%,高于单药化疗组的56.25%(χ^(2)=4.655,P=0.031)。化疗12周后,2组血清CEA水平较化疗前降低,且联合化疗组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2组KPS评分较化疗前升高,QLQ-ST022评分较化疗前降低,且联合化疗组高/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2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乏力、口腔黏膜炎、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皮肤毒性反应、神经肌肉毒性反应、药物性肝炎、免疫性肠炎、免疫性间质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胃腺癌患者实施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体能状况,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延缓病情进展,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晚期 信迪利单抗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医药联动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吴萍 蒋晓红 +1 位作者 陈荣 姚卓贤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 为规范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探索专科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和角色价值。方法 通过合理用药管控、合理用费管控,探讨医药联动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结果 临床药师作为临床团队中一员,全方面、多维度地参与抗骨质疏松症药... 目的 为规范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探索专科临床药师工作内容和角色价值。方法 通过合理用药管控、合理用费管控,探讨医药联动下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新模式。结果 临床药师作为临床团队中一员,全方面、多维度地参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管理,初步建立医药联动下的药学服务体系。结论 医药联动下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有利于保障骨质疏松症患者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药师 医药联动 药物治疗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抗感染治疗再发性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1例的药学监护
11
作者 曾秀琴 邓晓艺 +1 位作者 刘静 王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70-172,共3页
长期严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FDAP)可造成腹膜结构改变、功能丧失,尤其再发性难治性FDAP危害性大,病死率高,病原菌复杂,临床治疗难度大、疗程长、费用高。本文通过对1例再发性难治性FDAP的诊治,探讨该类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实... 长期严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FDAP)可造成腹膜结构改变、功能丧失,尤其再发性难治性FDAP危害性大,病死率高,病原菌复杂,临床治疗难度大、疗程长、费用高。本文通过对1例再发性难治性FDAP的诊治,探讨该类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及药学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肾衰竭 丝状真菌 抗感染 药学监护 伏立康唑
原文传递
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12
作者 张玲丽 刘捷 陈丽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卡波糖组与达格列净组,每组25例。阿卡波糖组予以阿卡波糖片联合地特胰...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卡波糖组与达格列净组,每组25例。阿卡波糖组予以阿卡波糖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3个月,达格列净组予以达格列净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糖指标、血脂指标、炎性因子、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达格列净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卡波糖组(96.00%vs.64.00%,χ^(2)=8.000,P=0.005)。治疗3个月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肌酐、尿酸、胱抑素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达格列净组低于阿卡波糖组(P<0.05或P<0.01)。达格列净组与阿卡波糖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0%vs.8.00%,χ^(2)=0.189,P=0.663)。结论达格列净联合地特胰岛素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调节血脂,从而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达格列净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炎性因子 血糖 肾功能
原文传递
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13
作者 朱玲 廖露琴 +3 位作者 经力 李江 曾峥 黄贵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 381例,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 38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肿瘤类型,抗肿瘤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给药途径、ADR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81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女比例为1.09∶1,主要见于40岁以上患者,共345例(90.55%);原患肿瘤以肺癌和鼻咽癌居多;抗肿瘤药物种类以铂类和植物类居多,具体药品以多西他赛注射液和注射用奈达铂居多;累及血液系统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为主;以已知的严重ADR和已知的一般ADR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患者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及原患肿瘤类型)与ADR预后无相关性,经积极治疗后多数均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作用机理、体内代谢、药物相互作用、ADR等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用药方案的审核,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预后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乌蛇止痒丸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
14
作者 季雅娟 孟会娟 孔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乌蛇止痒丸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皮肤瘙痒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中药组,各41例。西药组给予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 目的观察乌蛇止痒丸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皮肤瘙痒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中药组,各41例。西药组给予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片,联合中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乌蛇止痒丸,2组均持续用药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用药前与用药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改良Duo氏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β-内啡肽(β-END),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95.12%vs.78.05%,χ^(2)=5.145,P=0.023)。用药1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Duo氏瘙痒评分、DLQI评分及血清hs-CRP、TNF-α、IL-6、5-HT、SP、β-END水平低于用药前,且联合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1)。西药组与联合中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vs.4.88%,P=1.000)。随访6个月后,联合中药组疾病复发率低于西药组(2.44%vs.19.51%,χ^(2)=4.493,P=0.034)。结论乌蛇止痒丸辅助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有效地抑制炎性反应,减轻患者瘙痒等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还可降低疾病复发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乌蛇止痒丸 氯雷他定 证候积分 生活质量 复发
原文传递
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
15
作者 曾艳 陈友明 +1 位作者 田洁 郑晓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30,共6页
目的 分析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的群体特征、感染率、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7例,其中施行强制... 目的 分析强制性感染管控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VCAI)的群体特征、感染率、病原菌及药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67例,其中施行强制性管控前(2019年3月—2020年2月)患者295例,施行强制性管控后(2020年3月—2021年2月)患者272例。收集管控前后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置管部位)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对管控前后VCAI群体特征变化、感染率、病原学结果及药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管控后感染率为10.29%(28/272),低于管控前的16.27%(48/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管控后患者平均年龄较管控前更高(Z=-6.889,P<0.01)。管控前分离出病原菌58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63.79%,管控后分离出病原菌33株,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55%,管控后革兰阳性菌感染较前有明显下降(χ^(2)=3.899,P=0.048)。管控前检出多重耐药菌28株(48.28%),管控后检出多重耐药菌23株(69.70%)。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对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苯唑西林耐药率均>50%;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严重,但分别对粪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突出。革兰阴性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较低;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50%;替加环素对阴性、阳性菌均覆盖良好,且未发现耐药菌。结论 强制性感染管控是行之有效的VCAI防控措施,在目前已形成习惯的基础上可常态化保持。管控后感染人群年龄增大,革兰阳性致病菌检出率下降,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上升,故应加强老年患者的管理,优选颈内静脉作为置管部位并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临床推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作为经验性全身用药,抗生素封管首选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局部外用可考虑庆大霉素软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感染 维持性血液透析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优化集采药品完成时间中的应用
16
作者 高俊杰 万盟 +3 位作者 徐泽月 司淑慧 王磊 戚建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 分析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优化集采药品完成时间中的应用效果,促进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方法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DMAIC流程对集采药品进行分环节管理,收集和分析影响集采药品使用环节的各种因素,实施改进,根据改进前后的量化标准评价... 目的 分析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优化集采药品完成时间中的应用效果,促进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方法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DMAIC流程对集采药品进行分环节管理,收集和分析影响集采药品使用环节的各种因素,实施改进,根据改进前后的量化标准评价改进效果。结果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改进后,集采药品在院采购完成时间由12.10个月缩短为8.60个月,患者第三方满意度由96.24分提高至98.64分。结论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改进集采药品在院使用的流程,可提高集采药品在院使用效率,保证集采药品在院使用的稳定性及持续性,提高患者第三方满意度,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六西格玛 集采药品 时间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FA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7
作者 常哲兴 杨鑫磊 +2 位作者 罗钫月 蔡彦秋 郭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FA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AC方案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0例。FAC方案组给...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FA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AC方案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30例。FAC方案组给予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化疗,联合化疗组在FAC方案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持续化疗3个周期。比较2组近期疗效,化疗前后血清血小板因子4(PF4)、巨核细胞(MK)水平及欧洲癌症研究与联合化疗组织开发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存活率。结果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高于FAC方案组(86.67%vs.60.00%、96.67%vs.73.33%,χ^(2)/P=5.455/0.020、4.705/0.030)。化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MK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低于FAC方案组,联合化疗组血清PF4水平低于化疗前(P<0.01);2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化疗前,且联合化疗组高于FAC方案组(P<0.01)。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FAC方案组(6.67%vs.26.67%,χ^(2)=4.320,P=0.038)。随访6个月,联合化疗组存活率高于FAC方案组(60.00%vs.33.33%,χ^(2)=4.286,P=0.038)。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FA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抑制肿瘤增长与侵袭,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近期存活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晚期 贝伐珠单抗 FAC方案 生活质量 巨核细胞
原文传递
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彭景 蔡敏 黄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36-138,共3页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予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 目的 观察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长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予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对照组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2组均治疗48 h。比较2组产后2、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48 h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PLT及H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APTT、PT较治疗前缩短,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χ^(2)=5.346,P=0.021)。结论 氨甲环酸联合凝血因子补充法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止血及住院时间缩短,凝血功能改善,可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难治性 氨甲环酸 凝血因子补充法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北京市某三级口腔专科医院门急诊处方不合理情况分析
19
作者 赵电红 郑利光 韩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26-28,32,共4页
目的 点评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急诊处方,了解处方质量和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7—12月该院门急诊处方6 000张,利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进行用药合理性初步筛查,再由药师进行人工复... 目的 点评分析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门急诊处方,了解处方质量和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7—12月该院门急诊处方6 000张,利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进行用药合理性初步筛查,再由药师进行人工复审,采用Excel软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6 000张处方中,软件初筛不合理处方798张(含药品不合理条目828条),不合理率为13.30%。药师人工复审后确认不合理处方214张(含药品不合理条目219条),不合理率为3.57%,不合理条目类型为用法用量不适宜(112条,51.14%)、诊断描述不全(59条,26.94%)、遴选药品不适宜(15条,6.85%)、书写不规范(14条,6.39%)。不合理条目分布最多的科室为口腔黏膜科,占比50.68%。不合理条目数最多的药品为他克莫司软膏,占比30.59%,主要问题为用药频次不合理(超过规定次数)。结论 医院门急诊处方基本合理,但需关注用法用量、诊断描述等问题。合理用药软件有助于处方点评初筛但无效提醒较多、需定期改进,点评结果需要药师结合医药进展及临床实际情况进行人工审核后最终判定。可通过软件初筛结合人工复审并及时反馈问题、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等手段,加强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专科医院 门急诊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中药临床药师参与1例服用含细辛中药汤剂后恶心呕吐患者的药学监护
20
作者 王安红 郑修丽 冯泽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52-157,共6页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Maxim.) 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的功效[1]。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细辛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慢性支气管炎、椎间盘突出症、耳聋、牙痛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细辛都发挥了其独特的功效[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毒性 临床药师 用药监护 药品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