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7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及广东鲂种间遗传关系及种内遗传差异 被引量:53
1
作者 李思发 朱泽闻 +2 位作者 邹曙明 赵金良 蔡完其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9-345,共7页
采用形态判别、同工酶分析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 3个层次研究分析了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和广东鲂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1) 3种鲂在形态可数性状上差异不显著 ,而可量性状与框架分析揭示团头鲂与三角鲂亲缘关... 采用形态判别、同工酶分析和RAPD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从 3个层次研究分析了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和广东鲂的种间亲缘关系和种内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1) 3种鲂在形态可数性状上差异不显著 ,而可量性状与框架分析揭示团头鲂与三角鲂亲缘关系较近 ,它们同广东鲂差异较大 ;(2 )团头鲂和三角鲂均具有MDH同工酶的s Mdh D位点 ,而广东鲂未见 ,引物S11扩增的结果在 3种鲂间均显示种的特异性 ,这些同工酶谱带和DNA扩增带可作为 3种鲂的种间分子标记 ;(3) 3种鲂种间亲缘关系在三个研究层面上相互吻合 :即广东鲂与团头鲂、三角鲂差异较大 ,亲缘关系较远 ,而三角鲂和团头鲂之间差异小 ,亲缘关系较近 ;(4 )同工酶和RAPD分析揭示 ,三角鲂种内遗传多样性显著地高于广东鲂和团头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鲂属 团头鲂 三角鲂 广东鲂 种间遗传关系 种内遗传差异 同工酶 RAPD 亲缘关系
下载PDF
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09
2
作者 宋超 庄平 +2 位作者 章龙珍 刘健 罗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2-510,共9页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中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2.02、66.21,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野生中华鲟显著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P<0.05),分别为22.99%、7.15%。矿物质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野生中华鲟明显高于人工养殖中华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肌肉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饥饿对于鲈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杜震宇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曹俊明 梁桂英 何建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8-465,共8页
于 2 2 93± 2 15℃条件下 ,在室外水泥池 (3m× 2m× 1m)中对正常鲈 (2 85 2 6± 6 5 4 g)和患脂肪肝病鲈 (4 6 4 71± 5 4 2 2g)进行为期 9周的饥饿处理。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 0周、 3周、 5周、 7周和 9周... 于 2 2 93± 2 15℃条件下 ,在室外水泥池 (3m× 2m× 1m)中对正常鲈 (2 85 2 6± 6 5 4 g)和患脂肪肝病鲈 (4 6 4 71± 5 4 2 2g)进行为期 9周的饥饿处理。分别在实验开始后第 0周、 3周、 5周、 7周和 9周取样 ,以观察饥饿对于鲈内脏相对重量、肌肉肝脏和血清主要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 ,鲈对饥饿耐受能力较强 ,在饥饿时首先快速动用肠系膜脂肪和肌肉脂肪作为能量供应 ,而在整个饥饿阶段则主要以肌肉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 ,肝脏中能源物质在饥饿中并无明显减少 ,故不是鲈饥饿时的主要供能物质。饥饿时 ,肌肉和肝脏中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呈现负相关 ,尤其在肝脏中表现明显。鲈血清中脂肪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在饥饿中表现出周期性和阶段性的变化 ,其中正常鲈表现出有规律的波浪状图形 ,而脂肪肝病鲈则表现出山峰状图形 ,说明脂肪肝病鲈代谢机制不如正常鲈灵敏 ,9周的饥饿并不能减轻或消除鲈的脂肪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肌肉 肝脏 血清 生化组成 脂肪肝
下载PDF
一种复方避孕药物对三种野鼠的不育效果 被引量:56
4
作者 张知彬 廖力夫 +6 位作者 王淑卿 曹小平 王福生 王诚 张健旭 宛新荣 钟文勤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1-347,共7页
本文首次报道一种由左炔诺孕酮和雌醚配伍制成的复方避孕药物 (代号 :EP 1 )对雌性布氏田鼠、灰仓鼠和子午沙鼠的不育效果 ,目的在于检验其能否用于野鼠的生育率控制。该不育剂的适口性为对照饵料的6 1 % ,对雌性布氏田鼠的繁殖具有明... 本文首次报道一种由左炔诺孕酮和雌醚配伍制成的复方避孕药物 (代号 :EP 1 )对雌性布氏田鼠、灰仓鼠和子午沙鼠的不育效果 ,目的在于检验其能否用于野鼠的生育率控制。该不育剂的适口性为对照饵料的6 1 % ,对雌性布氏田鼠的繁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表现在使产仔时间延迟约 3d、产仔率降低 4 0 % - 5 0 %。两次间隔给药方式比连续给药方式的效果好。该复方避孕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灰仓鼠、子午沙鼠的产仔率和产仔窝数 ,也显著降低子午沙鼠的每窝产仔数 ;对灰仓鼠、子午沙鼠不育效果可达 3个月。该复方避孕药物对灰仓鼠的不育效果优于子午沙鼠 ,对子午沙鼠尚有一定的致死作用。因此 ,EP 1在野鼠生育率控制上有一定应用潜力 ,建议采用两次间歇投饵 ,或者一次饱和投饵 (影响 2 - 3个动情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左炔诺孕酮 雌醚 繁殖 复方避孕药物 不育
下载PDF
蝮亚科蛇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 被引量:59
5
作者 周继亮 张亚平 +3 位作者 黄美华 陈永久 陈小青 姚耿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6,共6页
对中国产蝮亚科 (Crotalinae)亚洲蝮属 (Gloydius) 6种蛇 (其中短尾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 ) [短尾蝮Gloydiusbrevicaudus (Stejneger) ,黑眉蝮Gloydiussaxatilis (Emelianov) ,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 (Zhao) ,雪山蝮Gloydiusstrauchii... 对中国产蝮亚科 (Crotalinae)亚洲蝮属 (Gloydius) 6种蛇 (其中短尾蝮取自两个不同地区 ) [短尾蝮Gloydiusbrevicaudus (Stejneger) ,黑眉蝮Gloydiussaxatilis (Emelianov) ,蛇岛蝮Gloydiusshedaoensis (Zhao) ,雪山蝮Gloydiusstrauchii (Bedriaga) ,高原蝮Gloydiusstrauchiimonticola (Werner) ,乌苏里蝮Gloydiusussurriensis(Emelianov) ]与竹叶青属竹叶青蛇TrimeresurusstejnegeriSchmidt共 7种蛇 8个个体测定了 789bp或 744bp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用MEGA1 0 2软件分析了其碱基组成及变异情况 ,以游蛇科链蛇属半棱鳞链蛇Din odonsemicarinatus序列为外群 ,用PAUP4 0b2软件构建最简约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 ,竹叶青蛇在全部受试物种中处于原始地位 ,分布于东北地区的蛇岛蝮、乌苏里蝮、黑眉蝮与浙江和陕西产的短尾蝮所组成的分枝与横断山区的高原蝮、雪山蝮聚集形成的分枝组成姐妹群 ,支持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亚洲蝮属蛇种的两个起源及分化地的假说 ,同时探讨了蝮蛇的分类地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亚科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子 分子系统树 蛇类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不育和“灭杀”对围栏内大仓鼠种群繁殖力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知彬 张健旭 +3 位作者 王福生 王玉山 汪永庆 曹小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1-248,共8页
本文采用结扎不育的方法研究了不育和“灭杀”对围栏内大仓鼠 (Cricetulustriton)实验种群繁殖力和数量的作用 ,主要验证模型的两个预测 :不育能够达到灭杀的效果 ;双性不育优于单性不育 ,同时探讨了大仓鼠种群调节中的关键因子。本实验... 本文采用结扎不育的方法研究了不育和“灭杀”对围栏内大仓鼠 (Cricetulustriton)实验种群繁殖力和数量的作用 ,主要验证模型的两个预测 :不育能够达到灭杀的效果 ;双性不育优于单性不育 ,同时探讨了大仓鼠种群调节中的关键因子。本实验设 4个处理 (2个重复 )来模拟 6 7%的不育率或灭杀率 :对照组 (9正常♂ ,9正常♀ ) ;灭杀组 (3正常♂ ,3正常♀ ) ;雌雄不育组 (3正常♂ ,6不育♂ ;3正常♀ ,6不育♀ ) ;雌性不育组(9正常♂ ;3正常♀ ,6不育♀ )。研究结果表明 :对照组和灭杀组的平均繁殖力接近且较高 ,雌性不育组居中 ,雌雄不育组最低。不育成体鼠与正常成体鼠、正常雄性成体鼠与正常雌性成体鼠、新生雄性与雌性幼鼠之间的存活率差异都不显著。新生幼鼠雌∶雄性比为 5 3∶49=1 0 816 ,与 1∶1无显著性差异。大仓鼠体重增长基本符合Logistic模型 ,不育雌鼠的体重相对增长率比正常雌鼠高 ,且最大体重也比正常雌鼠大 ;正常雌鼠的体重相对增长率比正常雄鼠较高。在食物和水分充分供应的情况下 ,围栏内种群密度的高低对雌鼠繁殖力的影响不大 ,说明食物可能是引起野外大仓鼠种群繁殖力变化的关键因素 ,而社群因素的作用不大。在围栏内 ,雄鼠的存活率比雌鼠略低 ,但幼鼠的存活率比成体鼠的存活率低很多 ;围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仓鼠 存活率 繁殖力 生长 体重 不育控制 种群调节 灭杀
下载PDF
福尔马林保存的动物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41
7
作者 徐来祥 张知彬 +3 位作者 宋铭晶 曹小平 王福生 张春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4-269,共6页
从在福尔马林长期保存的动物物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是一个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浸泡在福尔马林的大仓鼠肝脏和日本鳗鲡肌肉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新方法。取浸泡于福尔马林中的大仓鼠肝脏或日... 从在福尔马林长期保存的动物物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是一个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浸泡在福尔马林的大仓鼠肝脏和日本鳗鲡肌肉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新方法。取浸泡于福尔马林中的大仓鼠肝脏或日本鳗鲡肌肉适量 ,用PBS溶液冲洗 ,放在灭菌的吸水纸上将其揩干 ,于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剪刀将材料剪成 5 0mg的小块 ,放入PBS液浸泡 12~ 2 4h ;然后转入 70 %的乙醇中处理 12~ 2 4h。依次换入下列梯度酒精中处理 :80 %乙醇 ,2h ,重复一次 ;90 %乙醇 ,2h ,重复一次 ;95 %乙醇 ,2h ,重复一次 ;10 0 %乙醇 ,1h ,重复一次。然后将材料放入 1/ 2倍的PBS液中浸泡 12h ,其间更换一次溶液。提取方法参考Sambroock等人 (1989) ,加蛋白酶K的量按标准量 (10 0 μg/mL) ,在 5 0~ 5 6℃温浴 3~ 6h处理过程中 ,不断轻摇混匀 ,视消化效果可以重复加入标准量的 1/ 2倍蛋白酶K进行消化 ,直至将材料完全消化为止 ;酚氯仿抽提最后一次的上清液移入透析袋中透析 ;沉淀DNA时 ,在 - 2 0℃下 2 0min效果为宜。该方法主要特点在于对标本进行预处理 ,在保证不使DNA进一步降解的前提下 ,首先去除标本中所含的福尔马林溶液的成分 ,然后利用改进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该类标本的基因组D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 提取方法 福尔马林 动物标本 基因组DNA 大仓鼠 日本鳗鲡
下载PDF
中国鸟类特有种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67
8
作者 雷富民 卢建利 +2 位作者 刘耀 屈延华 尹祚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9-610,共12页
在广泛搜集有关分布资料、对我国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 ,运用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处理物种分布数据 ,研究了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我们分析了我国现有鸟类特有种计 10 0种 ,隶... 在广泛搜集有关分布资料、对我国鸟类特有种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 ,运用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处理物种分布数据 ,研究了中国鸟类特有种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我们分析了我国现有鸟类特有种计 10 0种 ,隶属于 5 3属、 16科、 7目 ,约占我国现有鸟类总种数的 8%。我国鸟类特有种在水平分布上具有不均匀的特点 ,有 3个分布中心 ,即 :横断山中心、川北、秦岭及陇南山地中心和台湾岛屿中心。在垂直分布上则主要分布于从 180 0m到 340 0m的中、高海拔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鸟类特有种 分布格局 多样性中心 GIS
下载PDF
大豆黄酮对母猪免疫功能和血清及初乳中GH、PRL、S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2
9
作者 张荣庆 韩正康 +1 位作者 陈杰 张崇理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201-206,共6页
研究口服大豆黄酮对妊娠母猪及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血清、初轧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黄酮能明显提高母猪血清和初乳中特异性抗体(猪瘟抗体或溶血素)的水平,表明母猪... 研究口服大豆黄酮对妊娠母猪及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血清、初轧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黄酮能明显提高母猪血清和初乳中特异性抗体(猪瘟抗体或溶血素)的水平,表明母猪整体和乳腺器官的体液免疫功能明显增强。2)通过对初乳的吸收,其新生仔猪血清中母源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母猪血清和初乳中GH、PR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S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本实验结果提示:垂体PRL、GH和体内SS可能参与了大豆黄酮对猪免疫功能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大豆黄酮 免疫功能 生长激素 催乳素 SS
下载PDF
鲢、鲤、团头鲂和草鱼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56
10
作者 陈松林 刘宪亭 +3 位作者 鲁大椿 章龙珍 傅朝君 方建平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13-424,共12页
本文对鲢、鲤、团头鲂和草鱼四种鱼精液的低温生物学特性及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这些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的理想稀释液配方。查明了冷冻处理导致精子膜破损、使精子谷草转氨酶及其它蛋白质大量逸出进入精浆的原因,而二甲亚... 本文对鲢、鲤、团头鲂和草鱼四种鱼精液的低温生物学特性及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这些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的理想稀释液配方。查明了冷冻处理导致精子膜破损、使精子谷草转氨酶及其它蛋白质大量逸出进入精浆的原因,而二甲亚砜通过升高精子渗透压和降低冰点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冷冻损伤效应。确定了有效的二甲亚砜浓度为8—12%。比较了玻璃安瓿法和塑料管法对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筛选出了能提高冻精活力和延长运动时间的激活—授精溶液。探讨了精卵授精量比与冻精受精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获得高受精率(80%)所需的最低冻精密度为0.5×10~6精子/卵。获得了短期(几天)和长期(1年)冷冻保存的草鱼和鲢冻精活力稳定在60—75%,受精率稳定在80—90%,鲤和团头鲂冻精活力稳定在55—65%、受精率稳定在70—80%,冻精授精鱼苗的孵化率稳定在75—95%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草鱼 精液 鲤形目
下载PDF
大菱鲆幼鱼表型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6
11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3 位作者 许可 雷霁霖 杨志 曲江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0-545,共6页
随机选取1120尾3月龄大菱鲆幼鱼,测量其体长、全长、体高、头长、吻尖至鳃裂前缘长、尾柄长、尾柄高、体厚、体重等9个性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表型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 随机选取1120尾3月龄大菱鲆幼鱼,测量其体长、全长、体高、头长、吻尖至鳃裂前缘长、尾柄长、尾柄高、体厚、体重等9个性状,计算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表型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复相关指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明确影响大菱鲆三月龄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为大菱鲆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R=0.702)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R2=51.84%)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体高、体厚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11,0.094)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长的间接作用(0.5558,0.4342)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系数R2=0.911,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长、体高、体厚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6.216+1.294x1+0.518x2+1.293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形态性状 体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生物分类学的新动向——DNA条形编码 被引量:180
12
作者 肖金花 肖晖 黄大卫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52-855,共4页
过去的一年中 ,DNA条形编码 (DNABarcoding)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新方向。DNA条形编码 ,根据对一个统一的目标基因DNA序列的分析 ,达到物种鉴定的目的 ,它操作的简便性和高效性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加快物种鉴定和进化历史研究... 过去的一年中 ,DNA条形编码 (DNABarcoding)成为生物分类学中引人注目的新方向。DNA条形编码 ,根据对一个统一的目标基因DNA序列的分析 ,达到物种鉴定的目的 ,它操作的简便性和高效性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加快物种鉴定和进化历史研究的步伐 ,但国际上对此的争论也不少。本文综述了DNA条形编码的原理、操作过程及最新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类 DNA序列 进化历史 动物学 物种鉴定 操作过程 目标基因 编码 新动向 综述
下载PDF
嵊泗海岛不同底质潮间带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格局 被引量:44
13
作者 廖一波 曾江宁 +3 位作者 陈全震 高爱根 寿鹿 徐晓群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0-1010,共11页
于2006年9月(秋季)和2007年4月(春季)对嵊泗海岛的不同底质潮间带断面设立的8个取样站采集的调查资料,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嵊泗海岛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S标序,研究群落结... 于2006年9月(秋季)和2007年4月(春季)对嵊泗海岛的不同底质潮间带断面设立的8个取样站采集的调查资料,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嵊泗海岛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S标序,研究群落结构格局以及用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组成,并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获得嵊泗海岛的不同底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130种,其中多毛类31种,软体动物57种,节肢动物32种,棘皮动物4种,其它类6种。春、秋季嵊泗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F1,13=0.10,P=0.75)、物种丰富度(D)(F1,13=0.66,P=0.43)和均匀度指数(J)(F1,13=0.33,P=0.58)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底质嵊泗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H′)(F1,13=14.28,P<0.01)、物种丰富度(D)(F1,13=14.07,P<0.01)存在显著差异,而均匀度指数(J)(F1,13=1.62,P=0.23)无显著差异。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8个取样站的群落可分为3组(Ⅰ、Ⅱ和Ⅲ组)。根据所调查嵊泗海岛潮间带的丰度和生物量资料做的ABC曲线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中等程度的污染或者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大型底栖动物 多样性 嵊泗 群落生态
下载PDF
捕食风险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3
14
作者 魏万红 曹伊凡 +2 位作者 张堰铭 殷宝法 王金龙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9-325,共7页
我们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 ,采用目标动物抽样法对高原鼠兔的 5种行为进行观察 ,分析天敌动物气味增加与天敌动物数量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影响的差异 ,探讨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的权衡能力及面对不同风险的行... 我们在野外条件下利用赤狐的粪尿增加高原鼠兔的捕食风险 ,采用目标动物抽样法对高原鼠兔的 5种行为进行观察 ,分析天敌动物气味增加与天敌动物数量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影响的差异 ,探讨高原鼠兔对捕食风险的权衡能力及面对不同风险的行为决策。 2 0 0 1年 ,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1 8只 ,雌性成体2 5只 ,雄性幼体 35只和雌性幼体 4 2只 ,在对照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1 4只 ,雌性成体 1 5只 ,雄性幼体 2 2只和雌性幼体 1 1只 ;2 0 0 2年 ,在捕食风险处理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7只 ,雌性成体 1 2只 ,在对照样方中观察雄性成体 8只 ,雌性成体 1 5只。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赤狐的气味后 ,高原鼠兔通过改变行为策略以适应捕食风险的增加。当气味源刚放入后 ,与对照样方比较 ,高原鼠兔明显增加了观察和鸣叫的频次 ,相应减少了取食的频次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高原鼠兔并未对气味产生适应性。当天敌动物的数量增加后 ,赤狐气味的增加对高原鼠兔行为的影响较小 ,在捕食风险超出高原鼠兔的耐受范围时 ,高原鼠兔扩散。同时 ,高原鼠兔的行为在雌雄之间、成体与幼体之间没有明显的不同 ,雌雄个体、成幼体均采用相同的行为策略减小捕食风险。以上结果表明 :捕食风险明显影响高原鼠兔的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捕食风险 行为 时间分配 气味 适应性
下载PDF
红腹锦鸡肾的组织结构及EGFR、TGF-β、AQP-2在肾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34
15
作者 陈玉琴 俞诗源 +3 位作者 张虎林 张璟 尚建科 谢明仁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3-331,共9页
为了解红腹锦鸡肾脏的结构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通道蛋白-2(AQP-2)在肾脏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5只红腹锦鸡肾脏的组织结构,检测了EGFR、TGF-β(TGF-β1,TGF-... 为了解红腹锦鸡肾脏的结构特征,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通道蛋白-2(AQP-2)在肾脏中的表达情况,应用组织学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5只红腹锦鸡肾脏的组织结构,检测了EGFR、TGF-β(TGF-β1,TGF-β2,TGF-β3)、AQP-2在肾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红腹锦鸡肾脏主要由许多肾单位、集合管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肾单位是肾脏功能结构的基本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肾小管构成。血管球由一团迂回盘曲的毛细血管丛构成,结构简单;肾小囊足细胞的突起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基膜紧密相贴,三者构成肾小体的滤过屏障;近端小管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上皮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界限不明显,侧面有许多指状突起彼此交错,质膜内褶较少;远端小管上皮细胞基底面有丰富的质膜内褶;集合管上皮细胞有明细胞和暗细胞两种类型;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呈EGFR、TGF-β免疫反应阳性,集合管上皮细胞呈AQP-2免疫反应阳性。EGFR、TGF-β、AQP-2可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对肾单位的构筑、肾小管和集合管结构的稳定以及肾脏水的平衡等可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肾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 水通道蛋白-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被引量:21
16
作者 秦洁 李碧春 +5 位作者 陈国宏 蔡琳琳 韩威 周冠月 吴洪 孙思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3-731,共9页
本文旨在探索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培养、传代以及各种因素对PGCs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ol/Lβ巯基乙醇、10μl/ml... 本文旨在探索鸡胚胎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s,PGCs)培养、传代以及各种因素对PGCs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0%的胎牛血清、2%的鸡血清、2mmol/LL谷氨酰胺、1mmol/L丙酮酸钠、5.5×10-5mol/Lβ巯基乙醇、10μl/m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5ng/ml人干细胞生长因子(Humanstemcellfactor,hSCF)、10U/ml鼠白血病抑制因子(Mouseleukemiainhibitoryfactor,mLIF)、1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basic,bFGF)、0.04ng/ml人白细胞介素11(Humaninterleukin11,hIL11),10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Humaninsulinlikegrowthfactor,hIGF)的高糖DMEM培养体系中,以多次离散法进行传代获得5-6代鸡胚胎PGCs,有效地维持了PGCs的未分化状态和正常二倍体核型,同时能够定向地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胚胎 原始生殖细胞(PGCs) 体外培养 原始生殖细胞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PGCS L-谷氨酰胺 β-巯基乙醇
下载PDF
扬子鳄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61
17
作者 吴孝兵 张盛周 +5 位作者 陈壁辉 邓泽沛 周占祥 王朝林 聂继山 谢万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畅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 应用7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扬子鳄(Alligatorsinensis)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在消化道各段都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食道、直畅其次。生长抑素细胞在胃幽门部非常密集,胃体中等,胃贲门部较少,十二指肠偶见。胃泌素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前段,空肠、回肠和直肠偶见。许多血管活性肠肽细胞分布于胃贲门部,胃体和胃幽门部少数。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P-物质在消化道各段均未检出阳性细胞。结合扬子鳄的食性,对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型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锯缘青蟹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28
18
作者 成永旭 李少菁 +2 位作者 王桂忠 陈学雷 林琼武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92,共13页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 (分为初期和后期 )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 :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 :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 ... 通过电镜研究了锯缘青蟹二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 (分为初期和后期 )卵母细胞表面的结构和胞质的变化。卵黄发生初期分为 :内源性卵黄发生阶段和有卵泡细胞直接参与的外源性卵黄合成阶段。前者特征为 :在卵母细胞中充满了内质网泡 ,在泡内有不同程度的卵黄物质合成 ,此时在卵母细胞的表面区域 ,可见很多卵泡细胞向卵母细胞表面迁移 ,并包围卵母细胞。后者其特征是在卵母细胞的表面 ,有大量的胞饮小泡出现在卵膜的内面 ,随着两细胞表面膜的逐步融合和胞饮作用加强最后形成链锁状结构。胞质中靠近卵质周围有卵黄体的积极合成和大量的脂肪滴积累 ,在此阶段的后期 ,卵泡细胞质已基本吸收完毕 ,卵泡细胞膜和卵母细胞膜融合 ,某些界面已无膜结构卵黄发生后期在亲蟹孵出幼体后的第 11d至第 2 7d基本结束。此期也主要以外源性卵黄发生为主。在卵母细胞的周围 ,卵泡细胞迅速扩大 ,其间分布着大量的大小不同的囊泡和线粒体 ,在接近卵母细胞表面 ,还常可见大量的脂肪滴存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间其膜结构完全消失 ,从而可使滤泡大片细胞质直接融入卵母细胞中。以后随着卵黄发生的进一步发展 ,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的交界面逐步形成一个网状的膜结构屏障 ,同时在卵巢中可见正在降解的卵母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卵黄发生初期 卵黄发生后期 超微结构 卵泡细胞 卵母细胞
下载PDF
几种鲟鱼基因组大小、倍体的特性及鲟形目细胞进化的探讨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四明 晏勇 +3 位作者 邓怀 汪登强 危起伟 吴清江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0-206,共7页
采用Feulgen-显微分光光度计方法,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3.22pg/2C)测定了长江白鲟、达氏鲟、中华鲟、史氏鲟和北美匙吻鲟的体细胞基因组大小(DNA含量)。结果表明,上述五种鲟鱼DNA含量分别为4.11、8.26、9.07、6.07和3.96Pg。... 采用Feulgen-显微分光光度计方法,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3.22pg/2C)测定了长江白鲟、达氏鲟、中华鲟、史氏鲟和北美匙吻鲟的体细胞基因组大小(DNA含量)。结果表明,上述五种鲟鱼DNA含量分别为4.11、8.26、9.07、6.07和3.96Pg。长江白鲟和北美匙吻鲟均属于四倍体鱼类,分布在长江水系的中华鲟和达氏鲟两种鲟属鱼类为八倍体类型。史氏鲟初步判断为八倍体。据分析可能存在四倍体的类型。根据所得到的结果并结合已发表的DNA含量和染色体资料,分析了鲟形目鱼类在细胞遗传上的进化特点。鲟形目鱼类全为多倍体起源的鱼类,在鲟形目的两科(白鲟科和鲟科)六个属中,除鲟属外,其他五个属均为四倍体,而鲟底已发现有四倍体、八倍体、十二倍体和十六倍体。说明在细胞水平的染色体加倍与鲟形目鱼类各科、属分化没有直接联系,只在鲟形目形成的早期和鲟形目形成后的鲟属种间分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鲟底鱼类的染色体剧烈分化可能是造成现今鲟属种类数最多(占整个鲟形目鱼类的65%以上)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白鲟 鲟形目 基因组大小 倍体 细胞进化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广丽 刘晓春 +2 位作者 张勇 贝锦新 林浩然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1-799,共9页
以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akaara)脑垂体中提取的RNA为模板 ,根据芳香化酶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GeneRacerTM 技术 ,克隆出两种芳香化酶即脑芳香化酶 (P4 5 0aromB)和性腺芳香化酶 (P4 5 0aromA)的cDNA ,其全长分别为 190 1bp (编码... 以赤点石斑鱼 (Epinephelusakaara)脑垂体中提取的RNA为模板 ,根据芳香化酶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GeneRacerTM 技术 ,克隆出两种芳香化酶即脑芳香化酶 (P4 5 0aromB)和性腺芳香化酶 (P4 5 0aromA)的cDNA ,其全长分别为 190 1bp (编码 5 0 9aa)和 1833bp (编码 5 18a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赤点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cDNA序列的同源性为 5 1 6 % ,氨基酸序列之间同源性为 6 2 5 % ,与斜带石斑鱼两种芳香化酶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4 7%和 97 9%。对 8个科的 10种鱼进行了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 ,结果与根据传统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分类进化地位基本一致。以特异性引物扩增雌、雄赤点石斑鱼各种组织 (垂体、嗅球、端脑、下丘脑、中脑、后脑、延脑、心脏、肾脏、肝脏、脾脏、性腺、鳃、胃、肠、皮肤、脂肪、肌肉、头肾、胸腺、鳔 ) ,以β actin作内标比较各组织芳香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结果表明 ,赤点石斑鱼脑芳香化酶 (P4 5 0aromB)有广泛的组织分布 ,脑和垂体的表达量很高 ,各组织表达量有明显的雌、雄差异 ;而性腺芳香化酶 (P4 5 0aromA)表达主要集中于垂体和性腺 ,且不论雌雄 ,其性腺表达量均高于脑垂体 ,和P4 5 0aromB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 ,表现为在脑部 ,P4 5 0aromB表达量高于P4 5 0aromA ,而在性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酶 P450 性腺 脑垂体 表达量 克隆 DNA 赤点石斑鱼 组织特异性 头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