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3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硒化钴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测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晓玲 孙怡然 +3 位作者 晁佳钰 支东彦 陈健壮 沈建华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型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发展绿色且安全的H_(2)O_(2)合成新方法。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是一种制备H_(2)O_(2)的高效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2e-ORR的关键。对二硒... 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型氧化剂——过氧化氢(H_(2)O_(2))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发展绿色且安全的H_(2)O_(2)合成新方法。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是一种制备H_(2)O_(2)的高效方法,其中催化剂的高效率和高选择性是2e-ORR的关键。对二硒化钴(CoSe_(2))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测试实验进行了探索。首先,通过联氨还原法制备钴纳米粒子;然后,通过简单的固相反应并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制备CoSe_(2)电催化剂;最后,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对CoSe_(2)电催化剂的表面形貌、晶型、电化学及其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为2e^(-)ORR电催化剂CoSe_(2)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过氧化氢 固相反应 CoSe_(2) 电催化剂
下载PDF
2024年《化学试剂》期刊征订单
2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化学试剂》于1979年创刊,是主要报道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化学试剂》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 《化学试剂》于1979年创刊,是主要报道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化学试剂》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主要摘录的千种期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力指数 化学试剂 中国学术期刊 来源期刊 科技期刊 期刊征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数据库
下载PDF
《化学试剂》期刊栏目介绍
3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化学试剂》创刊于1979年,是有关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化学试剂、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及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先进技术和发展水平等。本刊设立了特约专题、综述与专论、生化与药用试剂、功能材料、分离... 《化学试剂》创刊于1979年,是有关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专业性刊物。主要报道国内外化学试剂、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及相关领域的创新成果、先进技术和发展水平等。本刊设立了特约专题、综述与专论、生化与药用试剂、功能材料、分离提取技术、电化学和新能源、化学品与环境、分析与测试、标准物质与标准品、合成与工艺技术、电子化学品等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试剂 专用化学品 电子化学品 期刊栏目 专业性刊物 精细化学品 新能源 创新成果
下载PDF
2024年《化学试剂》期刊征订单
4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化学试剂》于1979年创刊,是主要报道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化学试剂》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 《化学试剂》于1979年创刊,是主要报道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化学试剂》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主要摘录的千种期刊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力指数 化学试剂 中国学术期刊 来源期刊 科技期刊 期刊征订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数据库
下载PDF
《化学试剂》期刊2023年度“优秀论文”“优秀作者”评选结果
5
作者 《化学试剂》编辑部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是编辑出版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近年来,在编委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本刊组约稿数量不断增加,论文质量、期刊评价指标稳步提升。为激励广大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吸引更多高水准的论文,进一步提高我... 《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是编辑出版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近年来,在编委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本刊组约稿数量不断增加,论文质量、期刊评价指标稳步提升。为激励广大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吸引更多高水准的论文,进一步提高我刊的学术水平和稿件质量,《化学试剂》编辑部连续多年开展了“优秀论文”和“优秀作者”的评选活动,并向获奖者颁奖及赠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稿件质量 论文质量 期刊评价指标 化学试剂 赠刊 优秀作者 科技期刊 学术论文
下载PDF
《化学试剂》期刊2023年度“优秀论文”“优秀作者”评选结果
6
作者 《化学试剂》编辑部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是编辑出版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近年来,在编委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本刊组约稿数量不断增加,论文质量、期刊评价指标稳步提升。为激励广大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吸引更多高水准的论文,进一步提高我... 《化学试剂》1979年创刊,是编辑出版化学试剂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期刊。近年来,在编委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本刊组约稿数量不断增加,论文质量、期刊评价指标稳步提升。为激励广大作者撰写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吸引更多高水准的论文,进一步提高我刊的学术水平和稿件质量,《化学试剂》编辑部连续多年开展了“优秀论文”和“优秀作者”的评选活动,并向获奖者颁奖及赠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稿件质量 论文质量 期刊评价指标 化学试剂 赠刊 优秀作者 科技期刊 学术论文
下载PDF
烟草中甲霜灵的手性分离方法差异研究
7
作者 王维刚 陈志燕 +4 位作者 唐石云 周芸 朱丽 洪玮 杨飞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87-92,共6页
对比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手性分离烟草中甲霜灵的差异。烟草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快速滤过型净化(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柱净化后,分别采用RPLC-MS/MS和SFC-MS... 对比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和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SFC-MS/MS)手性分离烟草中甲霜灵的差异。烟草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分层、快速滤过型净化(multi-Plug Filtration Cleanup,m-PFC)柱净化后,分别采用RPLC-MS/MS和SFC-MS/MS进行手性分离。从多个性能参数(分离效率、线性、选择性、回收率、重复性、灵敏度、基质效应等)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全面比较。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在10~500 ng/mL范围内,甲霜灵的不同异构体均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3)。在各异构体加标浓度为0.1、0.5、2.0 mg/kg水平下,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回收率(88.7%~96.2%)和良好的重复性(RSD<7.0%)。结果表明:RPLC-MS/MS和SFC-MS/MS具有互补性,均适用于手性分离和测定烟草基质中的甲霜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滤过型净化 烟草 甲霜灵 手性分离
下载PDF
CdS/Nb_(2)O_(5)异质结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研究
8
作者 陈玲霞 朱蓓蓓 +1 位作者 李百裕 周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49-55,共7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下降解环丙沙星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制备的CdS/Nb_(2)O_(5)纳米复合材料由CdS纳米颗粒分散于Nb_(2)O_(5)纳米笼表面,二者形成紧密的Ⅱ型异质结;CdS的引入增强了Nb_(2)O_(5)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当CdS的含量为15%时,CdS/Nb_(2)O_(5)可在60 min实现环丙沙星的高效降解,其反应速率常数是CdS的7.5倍,Nb_(2)O_(5)的20倍,空穴是该降解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研究结果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Nb_(2)O_(5) 异质结 光催化 环丙沙星
下载PDF
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9
作者 叶兆伟 陈卫 +4 位作者 马晓辉 乔林 王海燕 郭磊磊 陈琼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了分析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成分,并测定不同贮存年份花椒所提取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测定花椒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年、贮存1年和贮... 为了分析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成分,并测定不同贮存年份花椒所提取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测定花椒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年、贮存1年和贮存2年的花椒精油提取率分别为(2.3±0.17)、(2.0±0.14)、(1.8±0.25)mL/100 g;当年、贮存1年和贮存2年的花椒精油中分离有效成分分别为23、15和12种;花椒精油浓度为16%时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当年、贮存1年和贮存2年的花椒精油清除率分别达77.3%、64.7%和52.5%。因此,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均具有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而降低。在食品、保健品和香料香精等行业中使用花椒精油时,尽量使用当年采收的花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年份 大别山区 野生花椒 精油 HS-GC-MS 抗氧化 DPPH法
下载PDF
棉秆和油页岩共热解生物炭的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亚力昆江·吐尔逊 张凯悦 +5 位作者 高志伟 王珂 钟梅 代正华 李建 刘洋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使用棉秆(CS)和油页岩(OS)为原料,采用共热解的方式制备了共热解生物炭,探究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热解时间、CS和OS比例、热解温度、CS的粒径对共热解生物炭的氨氮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 使用棉秆(CS)和油页岩(OS)为原料,采用共热解的方式制备了共热解生物炭,探究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热解时间、CS和OS比例、热解温度、CS的粒径对共热解生物炭的氨氮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表明,棉秆和油页岩共热解后生物炭的结构特性和表面形貌有较大改善,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最佳的制备条件是热解温度为500℃、m(棉秆)∶m(油页岩)=3∶1、热解时间为30 min和CS的粒径为0.20~0.30 mm。在投加量为10.0 g/L、pH 9.0时,最佳条件所制备炭的吸附量为4.89 mg/g,是棉秆生物炭的2.2倍。吸附过程以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吸附机制主要包括为离子交换、静电吸附和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共热解 油页岩 棉秆 氨氮吸附
下载PDF
氮杂吡咯西里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
11
作者 吴璐璐 杨国玉 +2 位作者 江圣飞 樊小改 徐翠莲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在乙内酰脲、醛和丙二腈为原料,锌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得到氮杂吡咯西里啶衍生物,尝试不同取代的醛,得到17种目标化合物,产率为40%~94%。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温度为80℃,锌催化剂用量为10%为最优反应条件。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 在乙内酰脲、醛和丙二腈为原料,锌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得到氮杂吡咯西里啶衍生物,尝试不同取代的醛,得到17种目标化合物,产率为40%~94%。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温度为80℃,锌催化剂用量为10%为最优反应条件。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确证。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溶剂无毒、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催化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采用菌丝生长法测试了其对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供试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反-7,7a)-5-氨基-7-(2-氯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反-7,7a)-5-氨基-7-(2-溴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反-7,7a)-5-氨基-7-(2-氯-6-氟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反-7,7a)-5-氨基-7-(2,6-二氯苯基)-1,3-二氧-2,3,7,7a-四氢-1 H-吡咯[1,2-c]咪唑-6-腈对禾谷镰刀菌表现出较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反应 锌-脯氨酸复合物 一锅法 氮杂吡咯西里啶类化合物 抗菌活性
下载PDF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衍生物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周淑晶 洛雪 +2 位作者 柳召宁 蒋雨婷 李进京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是一类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巯基和伯胺基两个活性基团,既可以单个基团参与反应生成N-或S-取代产物,又可以同时发生反应生成稠杂环化合物。由其衍生而来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 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是一类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由于分子中含有巯基和伯胺基两个活性基团,既可以单个基团参与反应生成N-或S-取代产物,又可以同时发生反应生成稠杂环化合物。由其衍生而来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抗菌、抗肿瘤、抗结核、抗炎镇痛、酶抑制剂、荧光探针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5-取代-4-氨基-3-巯基-1,2,4-三唑衍生物在医学、农业及材料领域的应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取代-4-氨基-3-巯基-1 2 4-三唑 衍生物 席夫碱 稠杂环化合物 应用
下载PDF
构建6H-1,3-噁嗪-6-酮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周淑晶 柳召宁 +3 位作者 洛雪 孙立娇 黄姗珊 李进京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6H-1,3-噁嗪-6-酮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和医药领域,且在抗肿瘤、抗疟疾、抗真菌活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故备受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6H-1,3-噁嗪-6-酮骨架的构筑方法和策略取得了长足发... 6H-1,3-噁嗪-6-酮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和医药领域,且在抗肿瘤、抗疟疾、抗真菌活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故备受有机合成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6H-1,3-噁嗪-6-酮骨架的构筑方法和策略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通过过渡金属催化机理的偶联反应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经查阅文献目前尚无相关专题综述对构建6H-1,3-噁嗪-6-酮的合成进行归纳总结,故对6H-1,3-噁嗪-6-酮骨架的构建方法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嗪酮 过渡金属 合成方法 反应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高效率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
14
作者 于雪荣 姜健 +3 位作者 王秀莉 陈元元 刘惠 陈宁宁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通过刻蚀剥离法制备了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探究了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通过SEM、XRD、AFM、FT-IR、Raman对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ICP-MS对处理前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进行了... 通过刻蚀剥离法制备了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探究了其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通过SEM、XRD、AFM、FT-IR、Raman对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ICP-MS对处理前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剥离的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表面含有结构缺陷和羟基,当水体中Cu(Ⅱ)、Pb(Ⅱ)、Cr(Ⅵ)初始浓度为50 mg/L时,47.5 mg 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对其的去除效率高达90%以上,尤其是对Pb(Ⅱ)的去除效率达到了98.81%,吸附性能远高于大孔树脂、硅藻土和活性炭等常见吸附试剂。在Na(Ⅰ)、Cu(Ⅱ)、Pb(Ⅱ)、Cr(Ⅵ)4种离子共存溶液中,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对于Pb(Ⅱ)和Cr(Ⅵ)的去除依然可以达到92%以上。通过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拟合,Ti_(3)C_(2)T_(x)纳米片对Pb(Ⅱ)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对Pb(Ⅱ)的最大吸附量和最低检出限分别为81.7 mg/g和0.0094 mg/L。Ti_(3)C_(2)T_(x)超薄纳米片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在化学工业、食品加工的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C_(2)T_(x) 超薄纳米片 重金属离子 刻蚀剥离 吸附
下载PDF
高纯溶剂应用及行业高质量发展展望
15
作者 全灿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干产业,在区域经济的许多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纯溶剂作为基础化工材料,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接相关。绿色溶剂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介绍高纯溶剂的国内...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干产业,在区域经济的许多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纯溶剂作为基础化工材料,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接相关。绿色溶剂助力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介绍高纯溶剂的国内外市场应用,国际高纯溶剂行业发展趋势、市场以及增长动能,在此基础上,应我国高质量发展需求,展望高纯溶剂如何服务我国国民经济主战场,如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点介绍高纯溶剂标准物质研制以建立溯源性、电子级高纯溶剂标准化满足半导体行业重大需求以及生物基溶剂满足行业绿色环保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溶剂 市场 应用 高质量发展 标准物质 电子级 生物基溶剂
下载PDF
高分散Ag/C_(3)N_(4)的制备及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陈兵兵 解鹤 +3 位作者 康建 马钰 薛亮 付昱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现象严重影响了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分散的金属基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利用柔喷雾技术在液液界面上制备了3种银配位的超分子前驱体膜,即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硝酸银超分子(MC-Ag)、三聚氰胺/巴比妥酸... 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现象严重影响了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方法制备高分散的金属基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利用柔喷雾技术在液液界面上制备了3种银配位的超分子前驱体膜,即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硝酸银超分子(MC-Ag)、三聚氰胺/巴比妥酸/硝酸银超分子(MB-Ag)和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巴比妥酸/硝酸银超分子(MCB-Ag);再热缩聚得到高分散的MC-Ag/C_(3)N_(4)、MB-Ag/NC和MCB-Ag/NC这3种银负载材料。在对硝基苯酚的催化还原实验中,MC-Ag/C_(3)N_(4)、MB-Ag/NC和MCB-Ag/NC表观速率常数(k_(app))分别为192.5×10^(-3)、126.8×10^(-3)和128.8×10^(-3)min^(-1);MC-Ag/C_(3)N_(4)展现出了优良的催化性能,在20 min内催化效率高达99.8%,经过5次循环后催化效果仍保持在97%以上,催化性能主要是MC-Ag/C_(3)N_(4)具有g-C_(3)N_(4)二维结构使银纳米粒子更加分散,更有利于接触更多的活性位点;同时柔喷雾技术为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形貌的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喷雾技术 热缩聚 对硝基苯酚 催化还原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d_(3)的合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昌 梁林辉 +2 位作者 姚永秀 梁大伟 董金华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研究抗凝血药物达比加群酯-d_(3)的合成工艺。以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氘代甲胺盐酸盐为氘代试剂,经氘代甲基化、取代、还原、缩合、环合、水解、亲核等反应得到关键氘化中间体3-{[(2-{[(4-氰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d_(... 研究抗凝血药物达比加群酯-d_(3)的合成工艺。以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氘代甲胺盐酸盐为氘代试剂,经氘代甲基化、取代、还原、缩合、环合、水解、亲核等反应得到关键氘化中间体3-{[(2-{[(4-氰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d_(3))苯并咪唑-5-基)氧亚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而后再经氨解和亲核反应,成功制备稳定的达比加群酯-d_(3),8步反应总产率为6.4%,目标化合物结构经NMR和MS确认,同位素丰度达99.7%。该合成方法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达比加群酯-d_(3)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药物 达比加群酯-d_(3) 合成工艺 优化 同位素标记
下载PDF
分子印迹材料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郑依柳 邵华 +3 位作者 金芬 金茂俊 王静 佘永新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拆分手性化合物、提纯有利生物活性的对映异构体在食品、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对目标物质定向亲和性的聚合物,基于MIP制造的手性选择剂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同时更易于制备... 拆分手性化合物、提纯有利生物活性的对映异构体在食品、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分子印迹聚合物(MI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对目标物质定向亲和性的聚合物,基于MIP制造的手性选择剂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和选择性,同时更易于制备和更为稳定,因此在手性拆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MIP材料在手性拆分中用于样品前处理、手性固定相(CSP)、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提高手性选择能力的新策略,包括手性树状大分子、表面印迹载体、金属离子、纳米MIP、手性功能单体、协同辅助材料等,展望了MIP手性拆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手性拆分 样品前处理 传感器 手性固定相
下载PDF
系列水分活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19
作者 郑涵 王海峰 +1 位作者 张艾蕊 李佳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水分活度的准确测定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分活度仪急需水分活度标准物质进行校准。研制了氯化钠(NaCl)溶液和氯化锂(LiCl)溶液水分活度标准物质。采用质量平衡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LiCl的纯度。采用重量法制备LiCl溶液,利用LiCl和... 水分活度的准确测定对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分活度仪急需水分活度标准物质进行校准。研制了氯化钠(NaCl)溶液和氯化锂(LiCl)溶液水分活度标准物质。采用质量平衡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LiCl的纯度。采用重量法制备LiCl溶液,利用LiCl和水的质量以及LiCl纯度计算LiCl的质量摩尔浓度(m)。将m代入德拜-休克尔方程,计算得到渗透系数(?)。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由m和φ计算得到水分活度的标准值。另外,还采用NaCl纯度标准物质制备了NaCl溶液水分活度标准物质,并计算出其水分活度标准值。7种标准物质的标准值分别为0.250、0.500、0.762、0.797、0.850、0.900和0.950,它们的扩展不确定度(U,k=2)不超过0.007。以德拜-休克尔方程表示的?的标准数据,由美国标准局(NBS)统计并发布。该系列水分活度标准物质可用于水分活度仪的校准和水分活度测量方法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活度 标准物质 渗透系数 氯化钠 氯化锂 不确定度
下载PDF
La(OH)_(3)/SiO_(2)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净化含磷废水中的应用
20
作者 林晓燕 练钊华 +2 位作者 林璟 左建良 刘自力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La(OH)_(3)/SiO_(2)气凝胶吸附材料,并利用XRD、SEM、FT-IR、XPS、BET对吸附剂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离子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过... 采用浸渍沉淀法,制备了La(OH)_(3)/SiO_(2)气凝胶吸附材料,并利用XRD、SEM、FT-IR、XPS、BET对吸附剂结构、表面形貌等进行表征。研究了吸附剂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离子对磷酸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吸附过程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过程及吸附热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ER-La0.2(质量比为0.2∶1时)的磷酸根吸附量可达294.1 mg/g(La);且对磷酸根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吸附剂添加量为0.4 g/L时获得最好的吸附能力;在较宽的pH范围内保持了较好的吸附能力。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结果更准确,说明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且主要为单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的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温度越高对吸附越有利。结合表征手段,推断AER-La0.2的主要吸附作用可能为静电吸引及配体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OH)_(3) 气凝胶 吸附 磷酸根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