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张文超 蔡楠 +3 位作者 罗太君 赵尧平 郑少强 王庚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 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 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 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 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 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P组和F组,每组各30例。P组采用PENG阻滞,F组采用FICB。两组患者均接受椎管内麻醉进行手术,术后均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T1,神经阻滞前;T2,神经阻滞后30 min;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静息和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65~85岁,平均(70.6±6.0)岁。两组T2~T5时点静息和运动时VAS均低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静息和运动时所有时点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G阻滞与FICB均可缓解老年IFF患者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且镇痛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镇痛效果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刘文清 王亚军 +2 位作者 蔡伟 王晓辉 高巍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IMPC患者55例,根据病理诊断学分类中是否伴有其他类型乳腺恶性肿瘤...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23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的IMPC患者55例,根据病理诊断学分类中是否伴有其他类型乳腺恶性肿瘤,分为单纯组(n=10)和混合组(n=45),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5例患者平均年龄(57.6±12.4)岁,平均肿瘤大小2.0(1.5,3.6)cm,54例(98.2%)患者的免疫组化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均为阳性,49例(89.1%)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阴性。28例(50.9%)存在腋窝转移。25例(45.5%)存在脉管癌栓。与混合组相比,单纯组患者年龄更高[(60.3±17.5)岁比(57.0±11.1)岁],淋巴结转移总数更多[2.0(1.3,3.5)个比1.8(1.5,4.1)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C患者镜下肿瘤细胞呈“桑葚状”细胞团结构,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染色呈“极性倒置”特点。结论 IMPC患者淋巴结受累率较高,对于病理结果为IMPC的患者,应严格腋窝评估和清扫,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信迪利单抗联合放化疗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合并肝损伤一例报告
3
作者 胡雪晴 陈玉迪 +1 位作者 李琳 王晖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81-84,共4页
患者男,59岁,因“吞咽困难且进行性加重2个月”于2023年1月29日就诊于北京医院肿瘤内科门诊。2019年患者曾因左软腭鳞癌行扩大切除术,无其他慢性疾病,否认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吸烟30包/年,无饮酒史。体格检查:身高174cm,体质量62kg,体温3... 患者男,59岁,因“吞咽困难且进行性加重2个月”于2023年1月29日就诊于北京医院肿瘤内科门诊。2019年患者曾因左软腭鳞癌行扩大切除术,无其他慢性疾病,否认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吸烟30包/年,无饮酒史。体格检查:身高174cm,体质量62kg,体温37.2℃,HR 92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BP 132/74 mmHg(1 mm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吞咽困难 北京医院 扩大切除术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内科门诊 联合放化疗 呼吸频率
原文传递
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的TAFRO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饶芝国 刘音 薛晓艳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 探讨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TAFRO综合征患者的识别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航天中心医院出现大量腹水并多系统损伤的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其入院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女性,39岁,急... 目的 探讨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TAFRO综合征患者的识别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航天中心医院出现大量腹水并多系统损伤的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其入院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女性,39岁,急性起病,发热后出现大量腹水,伴贫血、PLT减少,SCr升高伴少尿。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右下腹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血性,双下肢水肿。实验室结果显示,WBC 8.45×10^(9)/L,RBC 1.73×10^(12)/L,Hb 53 g/L,PLT 11×10^(9)/L,BUN 51.6 mmol/L,SCr 232.9μmol/L,免疫球蛋白G 1 730 mg/dl(正常范围:751~1 560 mg/dl),乳酸脱氢酶569.0 IU/L。诊断考虑TAFRO综合征。给予肾脏替代及支持治疗,配合免疫抑制剂,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TAFRO综合征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背景相同,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起病急,发病罕见,鉴别比较困难,预后凶险。患者需紧急医疗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FRO综合征 腹腔积液 多系统受累 血小板减少 贫血
原文传递
抗-S、抗-Jk^(a)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一例报告
5
作者 凃茹 陶翠华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8-169,共2页
患者女,60岁,孕2产2,因“活动后气促不适伴胸痛、双下肢重度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于2022年2月21日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拟行心脏外科手术”收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术前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抗体鉴定结果为抗-S。... 患者女,60岁,孕2产2,因“活动后气促不适伴胸痛、双下肢重度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于2022年2月21日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拟行心脏外科手术”收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术前抗体筛查试验阳性,抗体鉴定结果为抗-S。3月8日进行手术,3月10日Hb下降,输入抗人球卡、盐水法及凝聚胺三种方法配血均相合的悬浮红细胞4 U,无输血不良反应。3月22日,患者Hb下降,再次申请用血,与S抗原阴性红细胞交叉配血主侧不合,重新检测患者抗体筛查,在试剂批号相同的条件下,比对入院时结果显示,反应格局发生变化,经抗体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抗体鉴定 阵发性呼吸困难 输血不良反应 抗体筛查 悬浮红细胞 交叉配血
原文传递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对眼睑肿物切除的价值探讨及病理类型分析
6
作者 李锐 赵艺哗 +1 位作者 贾双双 朴颖实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 探讨送检术中冰冻病理诊断(frozen sections, FS)的眼睑肿物病理类型及其对眼睑肿物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FS与石蜡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送检FS眼睑肿物标本... 目的 探讨送检术中冰冻病理诊断(frozen sections, FS)的眼睑肿物病理类型及其对眼睑肿物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FS与石蜡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常见原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送检FS眼睑肿物标本561份,分析眼睑肿物的病理类型,并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FS对眼睑肿物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561份标本中,左眼280份,右眼281份;上睑225份,下睑311份,内眦18份,外眦7份;肿物最大直径1~35 mm,平均(15.1±9.4)mm。其中良性病变165份(29.4%),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炎性病变、色素痣和脂溢性角化病;恶性病变396份(70.6%),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基底细胞癌、皮脂腺癌和鳞状细胞癌。FS对肿瘤和切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1%、99.3%,肿瘤延迟诊断率为6.2%。肿瘤诊断不一致类型为误分类(60.0%,9/15)、假阴性(26.7%,4/15)及假阳性(13.3%,2/15)。诊断不一致的原因为解读失误(73.3%,11/15)、制片失误(26.7%,4/15)。结论 送检FS的眼睑肿物以恶性病变为主,并以基底细胞癌和皮脂腺癌多见;FS对眼睑肿物及切缘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很好地指导手术开展,皮脂腺癌和恶性肿瘤的特殊亚型是与石蜡病理诊断不一致的主要因素,切片深度不够是导致漏诊和诊断不充分的主要原因,日常工作中对于可疑复发及较小的肿瘤应给予充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物 冰冻病理诊断 石蜡病理诊断 病理类型 准确率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髓样癌二例报告并经验总结
7
作者 李旭 张艳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多次漏诊的MTC患者2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及其他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2例MTC患者多次...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多次漏诊的MTC患者2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及其他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2例MTC患者多次超声检查提示结节良性,末次超声检查前实验室检查CEA及降钙素升高,常规超声怀疑恶性后超声造影呈现不规则环状高增强表现,患者术后病理回报MTC。结论 MTC常规超声表现不典型,易漏诊,当超声造影中呈现不规则环状高增强时应考虑恶性可能,同时伴随CEA及降钙素增高时应怀疑MTC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超声造影 CEA 降钙素
原文传递
单纯精神分裂症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谢孟杰 倪海清 +3 位作者 陈大春 张卫国 郑兰兰 苏红玉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共病组)40例、单纯精神分裂症(...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合并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水平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共病组)40例、单纯精神分裂症(精分组)143例、精神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21例和周边社区精神正常且非糖尿病人群(正常组)20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BDNF水平,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4组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其BDNF和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611例研究对象中男385例、女226例,平均年龄(53.8±9.8)岁。4组BDNF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糖尿病组(7.74±3.03)ng/ml、精分组(9.99±2.14)ng/ml、共病组(10.04±1.83)ng/ml和正常组(11.71±2.37)ng/ml;与正常组相比,共病组、精分组和糖尿病组的BDNF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RBANS总分由低到高依次为精分组(72.12±16.15)分、共病组(73.80±14.48)分、糖尿病组(75.81±14.15)分和正常组(80.93±14.34)分;与正常组相比,共病组、精分组和糖尿病组的RBANS总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精分组中BDNF水平与RBANS总分(r=0.243,P <0.05)、即刻记忆(r=0.299,P <0.05)、注意(r=0.185,P <0.05)呈正相关,糖尿病组中BDNF水平与注意(r=0.135,P <0.05)、延时记忆(r=0.212,P <0.05)呈正相关,正常组BDNF水平与言语功能呈负相关(r=-0.142,P <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和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DNF水平较低。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BDNF水平较糖尿病患者偏高,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患者的BDNF水平与部分认知功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认知
原文传递
弹性抗阻运动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9
作者 陈萍 丰荣 +1 位作者 王茜 绳宇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 探讨弹性抗阻运动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月发表的探讨弹性抗阻运动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改善效果的英文RCT... 目的 探讨弹性抗阻运动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和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月发表的探讨弹性抗阻运动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和(或)躯体功能改善效果的英文RCT研究。对所有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使用Cochrane handbook(5.1.0)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分析弹性抗阻运动对老年人握力、椅立试验(timed chair rise test,TCR)、步速(gait speed,G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的影响。结果 共检索文献612篇,最终纳入有效文献9篇,共涉及研究对象544例,其中7篇文献质量为A级、2篇文献质量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弹性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握力(MD=-1.48,95%CI:-2.07~-0.88,P=0.19,I~2=30%)、TCR成绩(MD=-2.05,95%CI:-2.62~-1.47,P=0.17,I~2=37%)和TUG成绩(MD=-1.91,95%CI:-2.32~-1.50,P=0.63,I~2=0%),可能提高老年人的GS(MD=-0.03,95%CI:-0.10~0.02,P=0.05,I~2=56%)。结论 弹性抗阻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握力和躯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抗阻运动 肌肉力量 躯体功能 老年
原文传递
合并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分析
10
作者 丰雯诗 段瑶 +5 位作者 李妮 李悦 沈宇鑫 张陈光 陈旭岩 王逸群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讨合并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5例,按照有无肝胆胰疾病分为有肝胆胰疾病组和无肝胆胰疾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 目的 探讨合并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1年10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细菌性肝脓肿患者115例,按照有无肝胆胰疾病分为有肝胆胰疾病组和无肝胆胰疾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 115例患者中男76例、女39例,年龄24~92岁,平均(59.8±14.9)岁。与无肝胆胰疾病组相比,有肝胆胰疾病的患者年龄较高[(62.5±11.5)岁比(57.5±17.0)岁],3个月内行胃肠道手术或操作比例较高(38.1%比1.9%),医院获得性感染比例较高(26.9%比1.6%),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比例较高(26.9%比4.8%),住院时间较长[(22.7±14.6) d比(17.1±9.6) d];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比例较高(63.5%比33.3%),发热天数较长[13.0(5.0,30.0) d比4.0(3.0,7.0) d],寒战(69.2%比28.6%)、腹痛(53.8%比23.8%)、黄疸(36.5%比4.8%)及多发肝脓肿灶的比例较高(44.2%比20.6%),CRP较低[(146.9±58.9)mg/L比(175.9±70.7)mg/L],Hb较低[(102.4±24.0)g/L比(131.9±18.3)g/L],ALB较低[(31.8±6.4)g/L比(37.1±5.4)g/L];血培养的耐药菌比例较高(19.2%比1.6%),脓液培养的耐药菌比例较高(11.5%比1.6%),脓液培养的复合菌比例较高(17.3%比1.6%);应用联合抗感染方案比例较高(46.2%比7.9%),60 d死亡比例较高(13.5%比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有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病情更重、住院时间更长,病原学检查结果更复杂,应充分评估有肝胆胰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耐药菌感染及复合菌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肝胆胰疾病 临床表现 病原学
原文传递
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肾性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蒋小燕 王淑琴 +1 位作者 陈亚萍 田碧云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3-75,80,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肾性骨病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及骨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 目的 探讨高通量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老年肾性骨病患者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及骨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老年肾性骨病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肾性骨病相关因子指标(血钙、血磷、PTH、β2-MG)、炎症因子指标(TNF-α、IL-6、CRP)、骨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74例患者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60~79岁,平均(68.7±8.4)岁;透析时间12~29个月,平均(18.50±5.30)个月。与透析前相比,透析后两组血钙水平较高,血磷、PTH、TNF-α、IL-6、CRP水平及骨痛评分较低;透析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钙水平较高,PTH、β2-MG、TNF-α、IL-6和CRP水平及骨痛评分较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有利于降低老年肾性骨病患者的PTH和β2-MG水平,纠正钙磷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反应和改善骨痛评分,减少透析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骨病 高通量 低通量 血液透析 骨痛评分 老年
原文传递
艾滋病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阮方 孔文君 +2 位作者 张薇 谢连永 董宏伟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 探讨AIDS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成年HIV/AIDS患者,分析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纳入HIV/AIDS患者87例(124眼),其中男81例、女6例,年... 目的 探讨AIDS患者白内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成年HIV/AIDS患者,分析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共纳入HIV/AIDS患者87例(124眼),其中男81例、女6例,年龄32~75岁,中位年龄54岁。56例(64.37%)患者接受规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治疗,其中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19(58~983)个/μl。63例(72.41%)患者(86眼)无眼部病变,24例(27.59%)患者(38眼)有眼部疾病史,87例患者(124眼)术前平均视力0.2(0.1,0.4)(无光感~0.5)。7例患者(7眼)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术中后囊破裂1眼、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1眼、CMVR再激活1眼、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眼、术后角膜水肿2眼。87例患者(124眼)术后1个月稳定视力0.6(0.5,0.7)(无光感~1.2),较术前明显提高,也无感染性眼内炎或长期眼部并发症。结论 HIV/AIDS患者白内障手术可提高其视力,也可优化视网膜及视神经情况的随访可视化。HIV/AIDS患者术前视网膜或视神经病变可能会影响白内障手术预后,术前应确保患者全身情况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白内障 效果 并发症
原文传递
493例采血不足量的影响因素和发生原因分析
13
作者 岳红 毕岐勇 +2 位作者 陈霄 江峰 陈健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采血不足量的影响因素和发生原因。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全血无偿献血者171 404人次,根据采血是否足量分为采血足量组(170 911人次)和采血不足量组(493人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血不足量的... 目的 探讨采血不足量的影响因素和发生原因。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全血无偿献血者171 404人次,根据采血是否足量分为采血足量组(170 911人次)和采血不足量组(493人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血不足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 171 404人次全血无偿献血者中,男115 126人次,女56 278人次,年龄18~60岁,平均(34.9±5.1)岁;其中采血不足量493人次,发生率为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66,95%CI:1.094~1.705,P=0.006)、年龄越低(OR=1.397,95%CI:1.106~1.764,P=0.005)、预采血量越多(OR=1.848,95%CI:1.396~2.448,P<0.001)、采血护士工作年限越短(OR=1.909,95%CI:1.508~2.417,P<0.001),采血不足量发生概率越高。血流不畅(77.1%,380/493)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应(20.3%,100/493)是采血不足量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采血过程中需更加关注女性、年轻人、预采血量为400 ml的献血者,同时加强对低年资采血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减少血流不畅和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的发生,降低采血不足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不足量 影响因素 发生原因
原文传递
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冷海霞 薛青 +1 位作者 彭茂 王红星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PSCI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老年轻、中症缺血性卒中患者437例...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PSCI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老年轻、中症缺血性卒中患者437例,使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状况,根据MOCA总分将患者分为PSCI组(MOCA<22分)和对照组(MOCA≥22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老年PSCI的影响因素。结果 437例患者中男222例、女215例;年龄65~89岁,平均(71.2±7.3)岁;老年PSCI患者284例(64.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975,95%CI:1.238~5.151,P=0.004)、受教育年限≤12年(OR=12.165,95%CI:3.882~38.220,P=0.000)、居住地为农村(OR=8.988,95%CI:2.521~32.045,P=0.001)、有糖尿病史(OR=2.821,95%CI:1.761~4.519,P=0.000)、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OR=3.611,95%CI:1.743~7.483,P=0.001)的老年患者PSCI的发生风险较高。结论 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PSCI的发生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高龄、受教育年限低、居住地为农村、有糖尿病史、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认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老年
原文传递
抗-c、E干扰孕妇ABO血型鉴定并致新生儿溶血病一例报告
15
作者 郭雨萌 杨洪燕 侯瑞琴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患者孕妇,33岁,孕2产1,因“PLT减少11年,停经37+4周,胎心监护异常”于2021年6月9日以“妊娠合并PLT减少,胎心监护异常”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孕妇外院建档,未规律产检。入院查Hb 111 g/L,PLT 34×10^(9)/L。既往有输血史。考虑胎... 患者孕妇,33岁,孕2产1,因“PLT减少11年,停经37+4周,胎心监护异常”于2021年6月9日以“妊娠合并PLT减少,胎心监护异常”收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孕妇外院建档,未规律产检。入院查Hb 111 g/L,PLT 34×10^(9)/L。既往有输血史。考虑胎儿宫内窘迫,紧急行剖宫产术。术前备血发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抗体筛查阳性。新生儿肤色苍白,三凹征,SpO_(2)低,重度溶血性贫血。血型鉴定:孕妇检查包括ABO正反定型、Rh分型试验、血型意外抗体筛查及鉴定、抗体效价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 血型鉴定 输血史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筛查 胎心监护异常 溶血性贫血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作者 刘佳荣 张莉 段宏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22~65岁,平均(45.4±11.3)岁。两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值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77%比53.8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1.54%比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听力,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单侧全聋型 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 冲击疗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肝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管理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钟经婧 刘晓清 周宝桐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我国是肝病和结核大国,肝病合并结核感染的情况不在少数,常见的肝病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抗结核药物,特别是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不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存在差异,药物合并应用亦会增加... 我国是肝病和结核大国,肝病合并结核感染的情况不在少数,常见的肝病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抗结核药物,特别是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等一线抗结核药物易引起药物性肝损伤;不同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存在差异,药物合并应用亦会增加肝损伤风险。肝病患者应根据肝损伤程度选择适当的抗结核方案,同时应注重定期、规范的肝功能监测;抗结核药物相关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TB-DILI)的处理国内外无统一标准。现从肝病与结核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抗结核治疗对肝脏的影响、肝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及ATB-DILI的预防措施进行综述,以增进临床医生对肝病患者抗结核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肝病 抗结核治疗 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物相关肝损伤 异烟肼
原文传递
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罗库溴铵量效关系及作用时间的影响
18
作者 胡俊峰 罗婷 吴安石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aemic haemodilution,AHH)对罗库溴铵量效关系及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需择期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AHH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探讨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aemic haemodilution,AHH)对罗库溴铵量效关系及作用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需择期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AHH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AHH组麻醉30 min内静脉输注15 ml/kg 6%羟乙基淀粉,对照组30 min内缓慢滴注1~2 ml/kg 6%羟乙基淀粉。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AHH前(t1)、AHH完成即刻(t2)、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TOF)=0.9即刻(t3)的血液及尿液相关指标,罗库溴铵的绝对作用时间[自T1(第1个颤搐反应)=0至T1=1%所需时间]、临床作用时间(自T1=0至T1=25%所需时间)、体内作用时间(自T1=0至TOF=0.9所需时间)和恢复指数(T1从25%恢复至75%所需时间)。结果 80例患者中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2±4.6)岁;平均身高(167.41±6.35)cm;平均体质量(67.88±6.38)kg。与t1相比,AHH组t2和t3的Hb、红细胞压积、TP、ALB、K^(+)、Mg^(2+)、Ca^(2+)、HR均降低;与对照组t2和t3相比,AHH组同时段的Hb、红细胞压积、TP、ALB、K^(+)、Ca^(2+)、Mg^(2+)、HR均较低,MAP和尿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H组和对照组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方程分别为y=105.7lgX-172.7和y=104.9lgX-169.0。两组罗库溴铵的ED_(50)、ED_(90)、ED_(95)、绝对作用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15 ml/kg 6%羟乙基淀粉进行AHH不明显改变罗库溴铵的量效关系及作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罗库溴铵 量效关系 作用时间
原文传递
血小板在心肌梗死后炎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房方 王国宏 白英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诱导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促进心脏重构。血小板在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促炎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抗血小板治疗能否有效抑制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进而减少并发症成为研究热点。现从血小板激... 急性心肌梗死诱导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可进一步加重心肌损伤,促进心脏重构。血小板在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促炎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抗血小板治疗能否有效抑制心肌梗死后炎症反应进而减少并发症成为研究热点。现从血小板激活后释放的炎症介质促进炎症反应、血小板-白细胞相互作用介导的白细胞活化和浸润参与炎症反应及抗血小板治疗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 炎症介质 白细胞
原文传递
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李博然 马艳辉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4日至2023年3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MVD的患者385例。根据术后24 h内...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4日至2023年3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MVD的患者385例。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NV分为PONV组(203例)和非PONV组(18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D患者发生PONV的影响因素。结果 385例患者中男164例,女221例,年龄24~80岁,平均(56.3±11.0)岁;其中面肌痉挛148例,三叉神经痛237例。术后24 h内发生PONV 203例,发生率为52.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吸烟史(OR=0.290,95%CI:0.161~0.521,P=0.000)、血管与神经粘连(OR=2.381,95%CI:1.115~5.084,P=0.040)、责任血管数量越多(OR=2.426,95%CI:1.132~5.198,P=0.023)、垫片数量越多(OR=1.665,95%CI:1.187~2.335,P=0.003)、麻醉时间越长(OR=1.006,95%CI:1.001~1.012,P=0.031)、未预防使用止吐剂(OR=0.535,95%CI:0.300~0.953,P=0.034)、使用七氟烷(OR=33.315,95%CI:14.102~78.707,P=0.000)、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使用量越多(OR=1.029,95%CI:1.010~1.049,P=0.003)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PONV。结论 MVD患者PONV发病率较高,手术操作、患者本身因素、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等因素均可导致PONV的发生。在MVD手术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对于术中血管与神经粘连、责任血管数量多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止吐剂、减少术中吸入类麻醉药物使用、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能够有针对性的预防PONV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术后恶心呕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