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6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调控mTOR/Akt/CREB通路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自噬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明霞 杨谦 +4 位作者 乔海霞 王晓玲 贾丽媛 胡利梅 任卫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自噬、凋亡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足细胞MPC5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自噬、凋亡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足细胞MPC5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1)葡萄糖)、高糖组(30 mmol·L^(-1)葡萄糖)、淫羊藿苷组(30 mmol·L^(-1)葡萄糖+5μmol·L^(-1)淫羊藿苷)、GDC-0349组(30 mmol·L^(-1)葡萄糖+50μmol·L^(-1)GDC-0349)、淫羊藿苷+GDC-0349组(30 mmol·L^(-1)葡萄糖+5μmol·L^(-1)淫羊藿苷+50μmol·L^(-1)GDC-0349)。培养48 h后,噻唑蓝法检测MPC5细胞活力;吖啶橙染色观察MPC5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PC5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MPC5细胞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凋亡[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和mTOR/Akt/CRE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MPC5细胞活力、Bcl-2、磷酸化mTOR(p-mTOR)/mTOR、磷酸化Akt(p-Akt)/Akt、磷酸化CREB(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自噬能力增强,自噬体表现出橙色荧光,细胞凋亡率、LC3Ⅱ/LC3Ⅰ、Beclin-1、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淫羊藿苷组MPC5细胞活力、LC3Ⅱ/LC3Ⅰ、Beclin-1、Bcl-2、p-mTOR/mTOR、p-Akt/Akt、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自噬能力进一步增强,自噬体数量增多,自噬体呈现出砖红色荧光(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GDC-0349组MPC5细胞活力、LC3Ⅱ/LC3Ⅰ、Beclin-1、Bcl-2、p-mTOR/mTOR、p-Akt/Akt、p-CREB/CRE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自噬能力减弱,自噬体数量减少,自噬体表现出橙色荧光(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淫羊藿苷+GDC-0349可逆转淫羊藿苷对高糖诱导MPC5细胞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淫羊藿苷通过激活mTOR/Akt/CREB通路促进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自噬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蛋白激酶B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高糖 足细胞 自噬 凋亡
下载PDF
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主编新年寄语
2
作者 刘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天地春晖近,日月开新元。值此新年到来之际,《医药导报》编辑部谨向长期以来支持杂志工作的顾问、编委青年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以及对本刊给予大力支持、倾情关注的医药学界同仁们,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
关键词 审稿专家 学界同仁 追求卓越 精益求精 编委 新年 春晖 《医药导报》
下载PDF
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的口服抗凝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3
作者 田冬冬 曹格溪 +3 位作者 薛朝军 董占军 刘建平 赵志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2,共9页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口服抗凝药物(OAC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评价证据,从临床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学特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4个维度对纳... 目的基于《中国医疗机构药品评价与遴选快速指南(第二版)》,对口服抗凝药物(OACs)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临床用药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评价证据,从临床属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药学特性、经济性及其他属性4个维度对纳入的药品赋分与评价。结果所有纳入评价的OACs综合评分均在70分以上,华法林综合评分最高。临床属性和药学特性是药品遴选评价的核心属性,当仅评估临床属性和药学特性时,评分最高的药品是艾多沙班。结论OACs是长期抗凝治疗患者的首选药物,不同OACs在临床治疗中有不同的优势。通过《指南(第二版)》对OACs进行遴选评价,可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与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药物 华法林 达比加群酯 利伐沙班 艾多沙班 阿哌沙班 遴选评价 数字化评分
下载PDF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鑫 汪小海 +2 位作者 汤春艳 陈洁 葛卫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6,共6页
布比卡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长效局部麻醉药,但是,对于手术后需要数天镇痛的患者,其6~8 h的作用时效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设计药物剂型可以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效或减小其毒性。将局部麻醉药包封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 布比卡因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长效局部麻醉药,但是,对于手术后需要数天镇痛的患者,其6~8 h的作用时效尚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设计药物剂型可以延长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时效或减小其毒性。将局部麻醉药包封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可以为手术患者提供长效镇痛。201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基于DepoFoam TM技术的多泡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该制剂时效可达72 h以上。该文综述了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的临床安全性研究和应用于手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 长效制剂 脂质体 手术后镇痛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蒋敏 边原 龙恩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凝血指标可出现异常,存在潜在发生血栓或出血的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存在显著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并引起血栓风险,但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潜在风险可能干扰抗凝药物治疗安全性,同时甲状腺疾病治疗药物与抗凝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患者的用药安全造成影响。该文基于既往研究文献分析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凝血功能相关性,评估和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治疗药物相互作用,以期为甲状腺功能紊乱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素 抗凝药 促凝药 药物相互作用 凝血系统
下载PDF
44例氯吡格雷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文献病例分析
6
作者 江璐 许梦帆 +2 位作者 夏凡 朱建国 谢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1月收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期刊数据库有关氯吡格雷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报道并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1月收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期刊数据库有关氯吡格雷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报道并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纳入43篇文献合计44例患者;男30例(68.2%),女14例(31.8%);年龄37~88(65.0±11.4)岁,其中≥60岁30例(68.2%)。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为用药后8 h~9个月,其中29例(65.9%)出现在2周内。31例(70.5%)表现为重度血小板减少,38例(86.4%)伴有并发症,其中24例(63.2%)表现为出血,19例(50.0%)表现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后41例(93.2%)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3例(6.8%)死亡。结论氯吡格雷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以重度血小板减少居多,且常伴发出血或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整体转归良好。临床在使用该药的前2周内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予以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血小板减少症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病例分析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血液毒性真实世界研究
7
作者 董俊丽 宋海斌 +1 位作者 张韶辉 郭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 目的 基于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3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事件(AEs)信号,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共29个季度AEs,利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CDK4/6抑制剂AEs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CDK4/6抑制剂相关性血液毒性报告共有7 872份,各抑制剂血液毒性AEs占总AEs比例依次为哌柏西利(80.31%)>瑞博西利(15.36%)>阿贝西利(4.33%)。血液毒性常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哌柏西利(2 982/6 322,47.17%)和瑞博西利(613/1 209,50.70%)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报告占比较阿贝西利(117/341,34.31%)更高,血液毒性主要发生在药物开始使用后60 d内(1 630,61.86%),哌柏西利中位时间最长,且用药90 d后仍有32.9%的患者存在血液毒性,不同CDK4/6抑制剂血液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强度存在差异。结论 哌柏西利、阿贝西利、瑞博西利均会导致明显的血液毒性,其中阿贝西利致血液毒性报告最少,但要警惕阿贝西利致贫血后导致死亡的风险。用药后的2个月内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关注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警惕CDK4/6抑制剂相关血液A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 血液毒性 药品不良反应 真实世界研究
下载PDF
中药智慧药学服务的实践与技术分析
8
作者 黄永亮 吴萍 +1 位作者 杨婷 张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 分析中药智慧药房的发展现状,总结中药智慧药学服务实践经验,概述其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启动智慧中药房项目,建立中药智慧药房,承担门诊中药饮片调剂、煎药、配送等药学服务业务。结果 截... 目的 分析中药智慧药房的发展现状,总结中药智慧药学服务实践经验,概述其技术要求和发展方向。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启动智慧中药房项目,建立中药智慧药房,承担门诊中药饮片调剂、煎药、配送等药学服务业务。结果 截至2023年5月已完成中药饮片代煎配送557.2万副,2022年度共服务患者23.14万人次。服务环节更简单,无需等候取药,无需二次到院取药,服务效率高,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结论 中药智慧药学服务发展迅速,未来将依托技术进步建立全程化智慧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学服务 智慧药房 人工智能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刘海云 石淼婷 +5 位作者 骆欣怡 孙敏燕 徐晨曦 陈鲲翰 王晓敏 舒任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 观察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胰岛抵抗的作用。方法 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多... 目的 观察青钱柳多糖调节胰岛和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位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外周胰岛抵抗的作用。方法 建立T2DM大鼠模型(给予高脂饲料后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多糖提取物小、大剂量组(5,10 g·kg^(-1))和盐酸二甲双胍组(0.25 g·kg^(-1)),每组9只,给药8周。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胰岛和肝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Akt1)、GLUT4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钱柳多糖提取物小、大剂量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大鼠胰岛和肝脏结构较完整,血糖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升高(P<0.05),胰岛p-PI3K、p-Akt1、GLUT4蛋白表达升高(P<0.05),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增强(P<0.05)。结论 青钱柳多糖可调节T2DM大鼠糖脂紊乱,其机制可能是增强胰岛p-PI3K、p-Akt1、GLUT4蛋白的表达,促进肝脏和胰岛GLUT4转位,从而调节外周胰岛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多糖 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 外周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去氢骆驼蓬碱诱发PC12细胞凋亡时对线粒体融合分裂的影响
10
作者 巩月红 赵美玲 +3 位作者 马瑞佳 林玉霞 赵军 王建华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目的探讨去氢骆驼蓬碱(HM)对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和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HM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组、HM+Mdivi-1组、线粒体裂变激动剂WY14643组、HM+WY14643组,药物浓度均为1... 目的探讨去氢骆驼蓬碱(HM)对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和线粒体融合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HM组、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组、HM+Mdivi-1组、线粒体裂变激动剂WY14643组、HM+WY14643组,药物浓度均为1、10、25、50、100μmol·L^(-1),处理24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itoTracker Red探针染色观察线粒体形态和纵横轴长度比值,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ROS、ATP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胱天蛋白酶3(caspase-3)、促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和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的表达水平;电穿孔法转染Drp1的干扰序列,筛选转染效果好的siRNA序列,协同药物干预,通过荧光法、MTT法、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指标。结果MTT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M组、Mdivi-1组、HM+Mdivi-1组、WY14643组和HM+WY14643组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EC 50分别为(11.48±2.32)、(12.35±1.67)、(14.88±2.07)、(39.14±3.25)、(20.09±1.97)μmol·L^(-1),依此后续实验选择20μmol·L^(-1)浓度的HM、Mdivi-1和HM+Mdivi-1作为构建PC12细胞模型的工作浓度;显微镜和MitoTracker Red探针染色观察发现,药物组细胞密度呈不同程度减少,树枝状突起减少变圆;线粒体形态趋向圆形,纵横轴长度比值分别为细胞对照组(3.33±0.72)、HM组(2.19±0.58)、Mdivi-1组(2.45±0.44)、HM+Mdivi-1组(1.43±0.62)。JC-1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M组线粒体模电位显著下降(P<0.01);ROS显著升高(P<0.01)、ATP水平下降(P<0.01),LDH酶活性上升(P<0.01);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M组促凋亡蛋白Bax、细胞色素C、胱天蛋白酶3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均P<0.01);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M组细胞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而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Mfn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特异性干扰Drp1并协同HM干预后,各干扰组较各单独药物干预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Drp1和Mfn2表达下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M可通过ROS累积降低PC12细胞膜电位及ATP,进而激活caspase-3凋亡途径促使细胞凋亡,线粒体融合分裂可能参与HM造成PC12细胞的损伤,启动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PC12细胞 线粒体融合分裂 线粒体功能损伤 神经毒性损伤
下载PDF
1例伏立康唑与硝苯地平相互作用致急性肾损伤的药学实践
11
作者 张春燕 任晓蕾 张晓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与硝苯地平相互作用致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处理。方法药师分析1例并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伏立康唑片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提出治疗建议,停用可疑药物头孢他啶及伏立康唑,根据分析结果决定后续治疗。结果医生采纳药师建议...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与硝苯地平相互作用致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处理。方法药师分析1例并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伏立康唑片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提出治疗建议,停用可疑药物头孢他啶及伏立康唑,根据分析结果决定后续治疗。结果医生采纳药师建议,患者急性肾损伤逐渐恢复。结论临床诊治过程中应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基于肝药酶CYP450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硝苯地平 相互作用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中外创新药物医保支付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于飞 卢静 +1 位作者 高辰旭 李敬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0-476,共7页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是当前我国医保支付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药物的临床推广使用。许多国家已对创新药物的额外支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以美国、法国、德国为例,分析总结DRG付费体系下创新药物额外支...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是当前我国医保支付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药物的临床推广使用。许多国家已对创新药物的额外支付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以美国、法国、德国为例,分析总结DRG付费体系下创新药物额外支付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创新药物医保支付现状及DRG付费对创新药物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明确的纳入标准、选择合适支付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支付方式等政策建议,以期在全面推进DRG付费改革中,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创新药物医保支付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药物 医保支付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褐藻聚合酚下调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
13
作者 李红 董玮 +1 位作者 侯杰 贺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探讨褐藻聚合酚(PFFE-A)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分组:依次以50、100、150μmol·L-1的小、中、大剂量的PFF... 目的探讨褐藻聚合酚(PFFE-A)对大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以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Smad2/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细胞分组:依次以50、100、150μmol·L-1的小、中、大剂量的PFFE-A干预细胞,另设立正常对照组细胞。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异种种植结肠癌裸鼠模型检测细胞的体内生长与转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TGF-β_(1)、p-Smad2/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FFE-A小、中、大剂量组细胞的增殖率、侵袭细胞数、肿瘤瘤体质量、病灶转移比例、神经型钙黏附蛋白(N-cadherin)的mRNA的表达、TGF-β_(1)和p-Smad2/3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PFFE-A能抑制肿瘤细胞的EMT过程,抑制大肠癌细胞HT29的体外增殖与侵袭能力,下调其体内生长与转移的能力,这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_(1)/Smads信号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聚合酚 大肠癌 增殖与侵袭 转化生长因子β_(1)/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通路
下载PDF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分析
14
作者 程凯 王欢 +4 位作者 杜春晓 马雪 商磊 胡志强 漆婷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由临床药师对相关问题进行点评,对点评结果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问题9 325条,其中门诊处方6 279条(67.3%),住院医嘱3 046条(32.7%);适应证不适宜6 153条(66.0%),药物禁忌证1 933条(20.7%),给药途径不适宜449条(4.8%),药品配伍不适宜345条(3.7%),用药频次不适宜177条(1.9%),用药人群不适宜133条(1.4%),单次剂量不适宜74条(0.8%),药物相互作用不适宜39条(0.4%),药品总量不适宜22条(0.2%)。临床药师点评结果为合理的4 459条,假阳性率为47.8%,假阳性问题包括:适应证不适宜2 264条(50.8%),药物禁忌证1 933条(43.3%),给药途径不适宜231条(5.2%),用药人群不适宜31条(0.7%)。结论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可有效拦截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升处方和医嘱的审核质量,但抗肿瘤药物循证医学证据更新快,药师应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维护和完善审方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信息系统 前置审核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不良事件信号挖掘和用药风险分析
15
作者 孙小东 王静 陈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820,共7页
目的挖掘贝伐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E)信号,总结相关AE临床特征和用药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9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贝伐珠单抗的相关AE报告,应用比例失衡法中的... 目的挖掘贝伐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E)信号,总结相关AE临床特征和用药风险,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9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1季度贝伐珠单抗的相关AE报告,应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ROR)法和综合标准(MHRA)法对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共收集贝伐珠单抗AE报告17831份,相应有效信号映射得到的系统器官(SOC)共24个,其中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占比最大(18.82%),其次为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12.14%)和各类检查(12.07%);较为常见的AE为超说明书使用(3478例)、故意导致的产品使用问题(1040例)、高血压(993例)等。关联度较大的AE主要有视网膜血管造影异常(ROR 2916.79)、软骨坏死(ROR 911.34)、喉坏死(ROR 607.73)等,且其中80%为贝伐珠单抗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结论使用贝伐珠单抗除了关注常见的ADR外,还需关注是否可能产生新的ADR。该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较多,临床药师应严格把关其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超说明书用药 安全用药
下载PDF
潜在抗肺动脉高压新型靶向药物——伊马替尼
16
作者 谢珊珊 李叶 +4 位作者 余玲玲 万瑾瑾 黄志英 林环玉 张卫芳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6,共5页
肺动脉高压死亡率高,目前虽然有靶向药物治疗,但仍无法治愈,患者长期预后不佳。伊马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疾病。研究发现伊马替尼除可抗肿瘤外,还可改善严重肺动脉高... 肺动脉高压死亡率高,目前虽然有靶向药物治疗,但仍无法治愈,患者长期预后不佳。伊马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02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疾病。研究发现伊马替尼除可抗肿瘤外,还可改善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运动耐量,但安全性欠佳。随着伊马替尼靶向肺部新剂型的出现,该药有望成为抗肺动脉高压的新型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肺动脉高压 新型制剂
下载PDF
莫西沙星致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
17
作者 张丽 何忠芳 +2 位作者 郭小冬 钟可昕 关志兵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3-825,共3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0 kg,因呼吸道感染口服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4 g,批号:BJ58808)0.4 g,qd,服药2 d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患者未予重视,在随后服药7 d中不适逐...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6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0 kg,因呼吸道感染口服莫西沙星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每片0.4 g,批号:BJ58808)0.4 g,qd,服药2 d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不适,与进食无明确关系,患者未予重视,在随后服药7 d中不适逐渐加重,出现胃胀、打嗝、恶心,未呕吐,腹胀严重,腹痛,排便、排气减少,不能喝水、进食,为防止缺钾饮用橘子水。随即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肠梗阻 不完全性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肌苷注射液致紫癜2例
18
作者 孔彬 邱元 梁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53,共2页
1病例介绍患者1,男,60岁,体质量60 kg,身高174 cm,2023年2月1日以“右上腹不适”入院。患者入院诊断: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③冠心病;④2型糖尿病。患者否认住院期间进食易致敏食物,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1病例介绍患者1,男,60岁,体质量60 kg,身高174 cm,2023年2月1日以“右上腹不适”入院。患者入院诊断: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②高血压3级极高危;③冠心病;④2型糖尿病。患者否认住院期间进食易致敏食物,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黄染,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腹部平坦,呼吸运动正常,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平素健康状况较差,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过敏史,长期服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紫癜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1例
19
作者 庞婕 郭玉竹 骆继业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1,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体质量70 kg。2022年10月19日因“烦渴5 d,纳差乏力伴恶心、呕吐2 d”收治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既往体健,20余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史,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否认药物和食... 1病例介绍患者,男,79岁,体质量70 kg。2022年10月19日因“烦渴5 d,纳差乏力伴恶心、呕吐2 d”收治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既往体健,20余年前行胆囊切除术,否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障碍史,否认家族恶性肿瘤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无外伤、输血史。患者2021年8月18日行腹部增强CT示右肾上极见巨大团块样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横截面约107 mm×111 mm,腹膜后可见数枚增大淋巴结,较大者约23 mm×10 mm,2021年9月5日肾穿刺病理见透明细胞癌,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T2bN1M0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综合征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及其室内质控评价
20
作者 钟里科 米秀芳 +3 位作者 舒琦 许高奇 何超能 朱俊峰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建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质控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利用HPLC-MS/MS建立人全血中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 目的建立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质控方法,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对质控样品进行评估。方法利用HPLC-MS/MS建立人全血中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检测方法。对治疗药物监测过程中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样品进行统计分析,绘制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应用Westgard多规则理论进行室内质控评估。结果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40~1040.00和0.50~49.50 ng·mL^(-1),定量下限分别为10.40和0.50 ng·m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8.61%~113.24%和101.99%~109.37%,内标归一化的基质因子分别为106.68%~111.27%和95.70%~97.81%,日内和日间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小于15.0%,其他参数也均符合生物样本定量分析要求。Levery-Jennings和Z分数质控图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26组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提出警告4次(违反12s规则),未出现失控现象。结论建立的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治疗药物监测室内质控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血药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治疗药物监测 Westgard多规则理论 质控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