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4,1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消走泄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应激、炎症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马远新 王振强 +8 位作者 吕树泉 乔凯明 苏秀海 范立荣 王庆海 张淑芳 谢丽娜 王健 苏凤哲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路志正“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代谢、应激、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湿热型代谢综合征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吡格列酮)和试验组(祛湿降浊方),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路志正“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代谢、应激、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湿热型代谢综合征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吡格列酮)和试验组(祛湿降浊方),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代谢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酸(uric acid,UA)]、应激和炎症相关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脂联素(adiponectin,ADP)、脂蛋白(lipoprotein,L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2组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症状总分、代谢、应激、炎症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症状总分、TG、TC、ALT、FBG、UA、MPO、MDA、IL-6、MCP-1、LP均降低(P<0.05),HDL-C、GSH-Px、T-AOC、ADP均增高(P<0.05)。结论路志正“分消走泄法”可用于治疗MS,可明显改善湿热型MS患者的症状、代谢、应激、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分消走泄法 祛湿降浊方 代谢 应激 炎症
下载PDF
基于AI的肺磨玻璃结节中医临床特点研究
2
作者 刘言 安鹏 +4 位作者 侯海军 边灵杰 李雁 王林洋 王洪武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通过客观、规范的方法分析肺磨玻璃中医临床特点,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肺磨玻璃结节恶性风险,初步探究不同风险肺磨玻璃结节中医临床特点,为中医药干预肺结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75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证素辨证方法... 目的通过客观、规范的方法分析肺磨玻璃中医临床特点,利用人工智能(AI)分析肺磨玻璃结节恶性风险,初步探究不同风险肺磨玻璃结节中医临床特点,为中医药干预肺结节提供参考。方法采集75例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证素辨证方法提取证素;利用AI判读患者胸部CT,分析不同风险肺磨玻璃结节中医临床特点。结果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中医证素以阴虚(77.33%)、气虚(56.00%)、阳虚(54.67%)、血虚(52.00%)等证素多见,亦可见痰(40.00%)、寒(37.33%)、气滞(32.00%)等实性证素;AI判读为高风险组较中低风险组气虚证素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患者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中医病机为气虚或气滞导致肺之气机不畅,引起局部痰、湿聚集于肺络而形成,而热证、瘀血证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AI 中医 证素
下载PDF
基于病证结合特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分析
3
作者 陈明 周帅琪 +5 位作者 王尚全 展嘉文 董永丽 齐保玉 王达 尹煜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较多,但建立方法各式各样且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文章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临床角度出发,就目前PMOP模型动物选择、构建方法和模型动物与临床吻合度进行对比,结合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思路,从PMO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进一步完善评价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PMOP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探讨肠道菌群对失眠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刘杨圣洁 张红石 +6 位作者 矫俊东 郑旭 纪媛媛 郅晓宇 刘家邑 佟雪 刘鹏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素问·逆调论》中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然而由饮食不节引起的失眠,此病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肠和脑的中间纽带,将胃肠道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与中医论述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观点不谋... 《素问·逆调论》中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然而由饮食不节引起的失眠,此病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现代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作为肠和脑的中间纽带,将胃肠道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联系起来,这与中医论述的“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以肠道菌群为出发点,探讨胃肠不舒与失眠发生的内在联系,将现代发病机制与中医理论结合起来,以明确“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失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不和 卧不安 失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优化方案筛选研究
5
作者 韩继成 张云松 +4 位作者 刘茜 邓伟 高宏伟 孙宁 郭珈宜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中医临床治疗优化方案的筛选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的最佳临床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组,3组常规... 目的基于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中医临床治疗优化方案的筛选研究,明确中医治疗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的最佳临床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99例,随机分为A、B、C组,3组常规进行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联合药物疗法,B组联合针灸疗法,C组联合药物疗法及针灸疗法,疗程2周,于治疗后1周、2周及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视觉模拟标尺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肩关节活动范围、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生化指标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92例患者完成研究。相较于本组治疗前,3组在治疗后1周、2周及3个月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显著改善(P<0.05),完成治疗后ESR有显著改善(P<0.05),肝肾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比较,治疗后1周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2周后及3个月效果明显优于A、B组(P<0.05)。完成治疗后的ESR及肝肾生化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药内服及外用等疗法对于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具有显著疗效,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应用中医治疗手段2周后的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一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滞型肩关节周围炎 针灸 随机对照试验 优化方案筛选研究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患儿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
6
作者 李海华 宋金岭 +1 位作者 张志国 王芳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14 d。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病症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胃肠激素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GS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动力素(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暖胃汤 脾胃虚寒型 急性胃肠炎 小儿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吴作君从气血水火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经验
7
作者 张琼 吴作君 +3 位作者 徐留燕 王春晖 范洪桥 裴晓华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 吴作君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与气血水火关系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相关,与肾、肝、脾关系密切。治疗上,从肾调水火,育卵促排;从肝脾调气血,养膜助孕。在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症治疗上,以活化清疏为总则,认为活即理血,化即治水,清即平火,疏即调气,将利湿祛浊、滋阴清热、疏肝行气、益气活血、温阳化痰等治法综合应用于合并症治疗中。并结合临床验案对吴作君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气血水火 脏腑功能 吴作君
下载PDF
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理论阐释及临床思路探析
8
作者 张斯瑶 于永铎 +2 位作者 柳越冬 陈萌 齐颖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于永铎认为,痈为火毒生,下利脓血为热毒本质,提出“病由毒起,热毒伤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邪踞火毒”“湿热毒邪”“正虚伏毒”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病机演变规律,体现热毒伤肠络,毒邪由实致虚,虚实夹杂的病邪转变过程。结合从... 于永铎认为,痈为火毒生,下利脓血为热毒本质,提出“病由毒起,热毒伤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关键,“邪踞火毒”“湿热毒邪”“正虚伏毒”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病机演变规律,体现热毒伤肠络,毒邪由实致虚,虚实夹杂的病邪转变过程。结合从肠黏膜屏障损伤、免疫功能紊乱、细胞自噬、凋亡、焦亡的病变特点及交叉转化的因果联系,提出以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核心治法,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清热利湿、解毒消痈,健脾益气、托毒消痈等辨治策略,并结合临床验案进行分析,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痢 溃疡性结肠炎 以痈论治
下载PDF
从“气虚宜掣引之”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思路及方法应用
9
作者 张迪 李富震 姜德友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姜德友教授基于“气虚宜掣引之”理论,从“气虚”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以“掣引”立论治之法,提出了脾胃同调、体用兼顾、疏肝理肺、温行肾气等辨治思路,以指导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气虚宜掣引之 辨治思路 姜德友
下载PDF
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朱建 王缘 +1 位作者 桑穆惠 范涛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对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收治的81例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其中中药组患... 目的探讨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对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脑病科中医收治的81例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各27例。其中中药组患者服用熄风化痰止眩汤,悬灸组患者采用悬灸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熄风化痰止眩汤及悬灸联合治疗。各组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Berg平衡表(BBS)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脑血流速度[椎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和右椎动脉(RVA)]、中医症状积分。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2.60%(25/27),中药组为70.37%(19/27),悬灸组为74.07%(20/27),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BBS评分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而DARS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联合组BA、LVA、RVA明显高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在联合组明显低于中药组和悬灸组(P<0.05)。结论熄风化痰止眩汤联合悬灸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后循环血流和眩晕症状,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熄风化痰止眩汤 悬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三表汤“首剂大量”随证施量策略在外感发热治疗中的运用
11
作者 姬航宇 王新苗 +1 位作者 安学东 连凤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通过分享仝小林院士应用三表汤为基础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一则病例,阐释其运用“首剂大量”随证施量策略治疗疾病的体会:此法多用于治疗急症或急重症,如外感急症早期,以求迅速起效;使用首剂大量必须重视“症靶”,作为及时调量的指征,中病即... 通过分享仝小林院士应用三表汤为基础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一则病例,阐释其运用“首剂大量”随证施量策略治疗疾病的体会:此法多用于治疗急症或急重症,如外感急症早期,以求迅速起效;使用首剂大量必须重视“症靶”,作为及时调量的指征,中病即减/止;可采用调整服药间隔时间和每服量灵活控制方药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证施量 用药策略 首剂大量 外感发热 验案
下载PDF
重构本草——栀子
12
作者 马晶 孙郡 +2 位作者 沈梦菲 胡诗宛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7-89,共3页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栀子:功效主要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症靶为心烦、黄疸。标靶为高血糖。现代药理发现栀子及... 通过古籍文献调研、中医药现代研究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及中药学等学科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认识及应用经验,归纳出栀子:功效主要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症靶为心烦、黄疸。标靶为高血糖。现代药理发现栀子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炎解热、保肝利胆、保护神经、降血糖、降血脂、镇痛等作用。栀子具有肝肾毒性,栀子苷是主要的肝毒性成分,临床中应避免长期大剂量服用,同时注意合理配伍。临床使用剂量为3~30 g,内服时当根据不同疾病,或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辨证使用,并积极探索栀子用量与症靶、标靶的量效关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症靶 标靶 重构本草 临床回归
下载PDF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海强 周千瑶 +1 位作者 李冰琪 王瑶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柴胡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柴胡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材,其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梳理近年来柴胡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阐述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经验
14
作者 于兰 孙美玉 +2 位作者 王冀洋 葛子暄 南红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23-426,共4页
目的通过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医案、学术期刊等资源中检索近现代收录的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相关医案,并进行分类编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将整理的内容通过比... 目的通过近现代医案整理从肝论治不寐的用药经验及组方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医案、学术期刊等资源中检索近现代收录的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相关医案,并进行分类编撰。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收集整理。将整理的内容通过比对进行纳入和删除,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统计和分析。经过专家论证,形成一套应用从肝论治不寐的经验总结,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结果不寐以肝为主;从肝论治不寐药物四气中,以寒为主;五味中,以甘为主;从肝论治不寐药物功效中,以补虚类为主;不寐从肝论治主要方剂分布中,以逍遥散为主;从肝论治不寐用药频次统计中,以柴胡为主。结论肝为气血之枢,若肝中气血失于调和,肝失条达而气郁或肝胆实火旺盛等,均可致阳不入阴而不寐,不寐之证,可以调肝,柴胡作为治肝的主要中药,可以和解少阳而治疗不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不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屏障作用机制
15
作者 谢晶日 郭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18-222,共5页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手段较为局限,并且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疗效难以维持等诸多问题。中医学以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模式在治疗本病时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改变现代医学的治疗困境。白头翁汤作为...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手段较为局限,并且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疗效难以维持等诸多问题。中医学以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模式在治疗本病时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改变现代医学的治疗困境。白头翁汤作为中医典籍名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然而关于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无定论。系统论述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屏障作用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溃疡性结肠炎 免疫屏障 机械屏障 生物屏障 化学屏障
下载PDF
青柏溃结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优势研究
16
作者 周晓丽 高宗跃 +1 位作者 刘一帆 吴婧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研究青柏溃结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试验组在... 目的研究青柏溃结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患者疾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青柏溃结汤灌肠治疗。14 d为1个疗程,2组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肠道菌群、免疫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p-ANCA)、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Th17细胞比例、血清IL-6、CRP、I-FABP、p-ANCA水平均呈现降低的趋势(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且试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2组大肠埃希菌的数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减少,且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2组Treg细胞比例、血清CD3^(+)、CD4^(+)与治疗前相比,均呈现升高的趋势,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柏溃结汤灌肠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可辅助减轻机体炎性损伤、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青柏溃结汤 灌肠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炎性损伤
下载PDF
从“态靶结合”探讨中风病的辨治策略
17
作者 黄燕 王睿弘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态靶结合”辨治是将中医传统宏观理念与现代研究的微观标靶相结合的辨治模式,为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风病分为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两大类型,根据病程发展的先后顺序,缺血中风可分为“郁”-“闭”-“虚”三个阶段,出血中风... “态靶结合”辨治是将中医传统宏观理念与现代研究的微观标靶相结合的辨治模式,为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风病分为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两大类型,根据病程发展的先后顺序,缺血中风可分为“郁”-“闭”-“虚”三个阶段,出血中风可分为“亢”-“火”-“虚”三个阶段。在明确各阶段的“态”后可结合临床证候、中医证型、药理学研究成果找到“态靶同调”的方药,实现精准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靶结合 中风病 缺血中风 出血中风
下载PDF
温和灸对IBS小鼠结肠Trp-kyn/5-HT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
18
作者 马金丹 赵琛 +9 位作者 朱笑吉 陈嘉宜 马晓芃 黄艳 王照钦 吴璐一 陈子怡 周次利 陆嫄 黄儒德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 观察温和灸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小鼠结肠组织Trp-Kyn/5-HT限速酶表达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阐释艾灸治疗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1-MT组、PCPA组,采用AWR评价小鼠内脏高敏感状... 目的 观察温和灸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小鼠结肠组织Trp-Kyn/5-HT限速酶表达及相关代谢物含量的影响,阐释艾灸治疗相关机制。方法 雄性清洁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1-MT组、PCPA组,采用AWR评价小鼠内脏高敏感状态,采用LC-MS/MS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eal Time PCR法分别检测小鼠结肠组织Trp-Kyn/5-HT代谢物含量、Trp-Kyn/5-HT代谢限速酶IDO1、TPH1蛋白及m 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30 mm Hg下AWR评分增高(P <0.05),结肠组织TPH1、IDO1蛋白及m RNA表达显著增高(P <0.05),5-HT含量及Kyn/Trp比值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和1-MT组小鼠结肠组织IDO1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艾灸组和PCPA组小鼠结肠组织TPH1蛋白明显下调(P <0.05);1-MT组小鼠结肠组织IDO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PCPA组小鼠结肠组织TPH1 mRNA表达明显降低(P <0.05);艾灸组Kyn/Trp比值显著降低(P <0.05)。结论 温和灸可抑制IBS小鼠结肠过表达的IDO1及THP1蛋白活性,下调Kyn/Trp比值,可能是温和灸改善IBS模型小鼠内脏痛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肠易激综合征 色氨酸 5-羟色胺 犬尿氨酸
下载PDF
化癥散积方联合顺铂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9
作者 袁璐 刘扬扬 +5 位作者 徐晓浩 王珊珊 孟香彤 刘铁军 冷炎 熊壮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通过单独使用化癥散积方(HZSJ)或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应用干预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探讨其治疗肝癌的潜在机制。方法将HepG2肝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模型组、DDP组、HZSJ组、HZSJ+DDP组,采用CoCl2法诱导缺氧环... 目的通过单独使用化癥散积方(HZSJ)或与顺铂(cisplatin,DDP)联合应用干预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探讨其治疗肝癌的潜在机制。方法将HepG2肝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缺氧模型组、DDP组、HZSJ组、HZSJ+DDP组,采用CoCl2法诱导缺氧环境。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划痕试验验证HZSJ联合DDP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凋亡相关因子;网络药理学进行靶点预测;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ZSJ联合DDP对HepG2肝癌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HZSJ和DDP可以显著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且HZSJ与DDP具有协同作用,降低DDP的有效浓度;当低浓度DDP和HZSJ联合应用时,HepG2肝癌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凋亡数量显著增加,Bax/Bcl-2的比值显著增加,Cleaved-Casp-3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低浓度DDP不影响HepG2肝癌细胞的迁移,而高浓度HZSJ可抑制HepG2的迁移,当两者联合应用时能够显著降低HepG2肝癌细胞的迁移率;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HZSJ潜在靶点网络图,确定了HIF信号通路是HepG2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主要调节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ZSJ和低浓度DDP联合应用时,HIF-1α和VEGF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HZSJ可以帮助DDP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两者协同促进HepG2肝癌细胞凋亡,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3以及迁移相关蛋白HIF-1α和VE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肝癌
下载PDF
从“一气周流”角度探讨长白山通经调脏推拿治疗失眠的理论基础
20
作者 纪媛媛 张红石 +3 位作者 刘杨圣洁 郑旭 陈丽丽 丛德毓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症,总病机以阴阳营卫失交,脏腑失和为主。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失眠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手法的作用使中焦脾胃升降有序,脏腑调和,气机通畅,促进阴阳、营卫、气血在全... 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症,总病机以阴阳营卫失交,脏腑失和为主。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失眠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其原理是通过手法的作用使中焦脾胃升降有序,脏腑调和,气机通畅,促进阴阳、营卫、气血在全身周流,使阴阳相交,营卫调和,人体则可达到气调安神的状态。本文从黄元御提出的“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理论阐述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一气周流 长白山通经调脏 腹部推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