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9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小鼠的细胞因子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松 许晏 +3 位作者 朱明 丁剑冰 觉肯.阿海 付玉才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4期8-11,共4页
为观察经实验诱发棘球蚴病小鼠体内几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研究棘球蚴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对小鼠腹腔接种棘球蚴原头节 ,持续 2 2 0 d观察其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比较 ,IL- 2始终低于正常值 ,在 2 2 0 d达到峰... 为观察经实验诱发棘球蚴病小鼠体内几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研究棘球蚴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对小鼠腹腔接种棘球蚴原头节 ,持续 2 2 0 d观察其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比较 ,IL- 2始终低于正常值 ,在 2 2 0 d达到峰值 ;IL- 4在 14 0 d前呈增高趋势 ,以后逐渐下降 ;GM- CSF始终在正常水平以上波动 ,其中在 10 0 d达到峰值 ;IFN-γ在 10 0 d后超过正常值 ,14 0 d后又急剧下降 ,说明机体在抗包虫免疫中的一个重要机制是 Th2辅助的体液免疫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细粒棘球蚴病 小鼠 细胞因子 动态研究 TH1细胞 TH2细胞
下载PDF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研究 Ⅰ.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粪抗原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9
2
作者 焦伟 柴君杰 +2 位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付承 瞿群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2期16-21,共6页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免疫家兔血清IgG建立了用于检测家犬粪抗原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用离子交换层析、SPA亲和层析、抗兔IgG抗体亲和层析和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亲和层析等...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免疫家兔血清IgG建立了用于检测家犬粪抗原诊断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用离子交换层析、SPA亲和层析、抗兔IgG抗体亲和层析和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亲和层析等四种方法纯化的抗体进行了比较,以抗原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抗体免疫活性最高,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抗原的终点在标本缓冲液中为2.5ng/ml,在健康家犬粪便悬液的上清中为5ng/ml。检测11只人工感染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家犬粪便标本,粪抗原阳性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成虫 感染 粪抗原 检测 诊断
下载PDF
硒氟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学敏 吴建平 +1 位作者 杨成峰 吴志刚 地方病通报 1995年第2期6-9,共4页
本文报告硒氟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交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了硒氟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一px)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氟(NaF)对大鼠肝微粒体体系过氧化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对GSH一px有... 本文报告硒氟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交互作用。体外实验研究了硒氟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一px)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氟(NaF)对大鼠肝微粒体体系过氧化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对GSH一px有抑制作用;硒(Na2SeO3)可拮抗氟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具有激活GSH一px的作用。体内实验通过饮水加硒(0.5mg/L)、加氟(50mg/L)的方法,研究了硒氟联合作用对大鼠体内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LPO)与全血、肝、肾GSH一px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氟可使机体自由基和LPO水平升高,GSH一px活性降低;加硒可拮抗上述氟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过氧化脂质 自由基 氟中毒 硒中毒
下载PDF
蠕形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1
4
作者 孙灵军 李晓卿 柳建发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2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蠕形螨 综述 感染 流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中特异性抗原的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燎 雷莉 +1 位作者 冯瑞元 阎和平 地方病通报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用胃蛋白酶消化旋毛虫感染鼠肌肉,获得肌肉期幼虫。37℃,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幼虫,控制虫体死亡率低于5%。每24hr收集上清培养液,即为分泌排泄抗原(ESA)。共获10天次ESA(ESA_(1d~10d))。... 用胃蛋白酶消化旋毛虫感染鼠肌肉,获得肌肉期幼虫。37℃,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幼虫,控制虫体死亡率低于5%。每24hr收集上清培养液,即为分泌排泄抗原(ESA)。共获10天次ESA(ESA_(1d~10d))。应用SDS-PAGE及氨银染色技术进行蛋白组份分析显示:各天次ESA的主要蛋白区带数及位置基本相同,分子量范围在96~14kd,主带3条,分别为48,53和58kD蛋白组份。应用Western-blot技术进行免疫识别分析显示:旋毛虫病人血清对各天次ESA的免疫识别结果相似,识别的抗原组份有7~8条区带,均有上述3条主带。正常人、蛔虫病人和囊虫病人血清均未能识别任何区带。肺吸虫病人血清能识别2~3条抗原区带,但其分子量位于24~14kD之间。血吸虫病人血清也能识别2~3条抗原区带,其分子量位于18~14kD之间。结果表明:在严格控制死亡虫体抗原污染条件下,较长期内培养肌肉期幼虫获得的各天次ESA,其成份和免疫识别效果基本无改变,各天次ESA中的46~58kD蛋白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肌肉期幼虫 分泌 排泄物 特异性抗原 分析
下载PDF
褐家鼠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居民区形成种群 被引量:20
6
作者 黎唯 张大铭 +6 位作者 廖力夫 刁伯民 周云 骄娃 李广和 刘勇 王荣 地方病通报 1994年第3期55-57,共3页
为了解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居民区褐家鼠的迁入现状,作者等于1993年6、12月对该区域的鼠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阿拉山口居民区的褐家鼠是通过铁路建设被迁移到当地的,进而定居,并逐渐形成了当地居民区的优势鼠种。其捕获率达... 为了解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居民区褐家鼠的迁入现状,作者等于1993年6、12月对该区域的鼠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阿拉山口居民区的褐家鼠是通过铁路建设被迁移到当地的,进而定居,并逐渐形成了当地居民区的优势鼠种。其捕获率达11.9%,占家栖鼠类的62.5%。此外,就该鼠种的繁殖、危害等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种群 迁移 阿拉山口 新疆
下载PDF
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ZP3)cDNA保守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富春 张蕴斌 +5 位作者 李轶杰 张渝疆 李阔宇 钟哲 马正海 恩特马克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4期70-73,共4页
根据 Gene Bank数据库中 5种啮齿目动物卵透明带 3 (ZP3 ) c DNA的序列 ,利用 DNAMAN和 NIH NCBI BLAST同源性分析程序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从 6周龄的未孕雌性的草原兔尾鼠卵巢中用柱离心法得到总 RNA,利用反转录技术得到 c DNA,通过特... 根据 Gene Bank数据库中 5种啮齿目动物卵透明带 3 (ZP3 ) c DNA的序列 ,利用 DNAMAN和 NIH NCBI BLAST同源性分析程序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从 6周龄的未孕雌性的草原兔尾鼠卵巢中用柱离心法得到总 RNA,利用反转录技术得到 c DNA,通过特异性引物进行 PCR扩增草原兔尾鼠的 ZP3 c DNA保守序列。将扩增产物连接到 p MD1 8- T载体上 ,通过蓝白斑筛选得到阳性克隆 ,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将其与 Gene Bank中啮齿目动物 ZP3 c DNA进行同源性比较 ,获得了草原兔尾鼠 ZP3 c DNA的保守基因序列 ,与啮齿类同类基因比较 ,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兔尾鼠 卵透明带3 cDNA保守序列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硒对氟致大鼠雄性生殖损害的拮抗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应晨江 杨克敌 +2 位作者 申立军 陈军 郭云祥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3期4-8,共5页
研究了饮水中亚硒酸钠的浓度分别为0.5、2.0、4.0mg/L时对氟致大鼠雄性生殖系统损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亚硒酸钠对饮用150mg/L氟化钠所致雄性大鼠附睾精子总数减少,活动率降低,血清和睾丸组织中LPO含量升... 研究了饮水中亚硒酸钠的浓度分别为0.5、2.0、4.0mg/L时对氟致大鼠雄性生殖系统损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亚硒酸钠对饮用150mg/L氟化钠所致雄性大鼠附睾精子总数减少,活动率降低,血清和睾丸组织中LPO含量升高,睾丸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x)活性降低,附睾ATP酶活性抑制等损害作用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以2.0mg/L亚硒酸钠的拮抗作用最佳。较低浓度的(0.5mg/L)亚硒酸钠不能起到有效的拮抗作用,而较高浓度(4.0mg/L)则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作用 氟中毒 雄性 生殖损害
下载PDF
新疆蝇类研究──Ⅳ.粪蝇科 寄蝇科 胃蝇科 狂蝇科 皮蝇科 虱蝇科 食蚜蝇科 被引量:6
9
作者 马德新 钱金泉 +6 位作者 范滋德 赵建铭 薛万琦 倪涛 姚振祥 向超群 徐太树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新疆蝇类研究第Ⅳ报报告了对粪、寄、胃、狂、皮、虱、食蚜蝇7科的研究结果。共28属44种,中国新纪录种2个。
关键词 蝇类 粪蝇科 寄蝇科 胃蝇科 狂蝇科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旋毛虫三种抗原作为免疫诊断抗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申丽洁 黎世涛 +2 位作者 王秀珍 朱声华 罗仲金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2期10-12,共3页
用旋毛虫(Trichinelaspiralis)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和肌肉幼虫抗原作为免疫诊断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观察各自在旋毛虫病免疫学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抗原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 用旋毛虫(Trichinelaspiralis)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和肌肉幼虫抗原作为免疫诊断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观察各自在旋毛虫病免疫学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抗原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是肌肉幼虫抗原(96%),成虫排泄分泌抗原(84%)和成虫可溶性抗原(72%);特异性由高到低分别是成虫排泄分泌抗原,肌肉幼虫抗原和成虫可溶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抗原.旋毛虫 ELISA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大鼠及犬皮下埋植吡喹酮控释棒的药物释放及预防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焦伟 柴君杰 +5 位作者 吴树春 伊斯拉音 王鸣杰 尤纪青 瞿群 张文林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3期40-43,共4页
报告了一种吡喹酮控释棒,并实验观察了这种用于皮下埋植的吡喹酮缓释制剂在大鼠和家犬体内的缓释效果和对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驱虫作用。初步观察结果,在大鼠体内60天的药物释放率为47.6%;在家犬体内75天的释放率为... 报告了一种吡喹酮控释棒,并实验观察了这种用于皮下埋植的吡喹酮缓释制剂在大鼠和家犬体内的缓释效果和对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驱虫作用。初步观察结果,在大鼠体内60天的药物释放率为47.6%;在家犬体内75天的释放率为52.3%。在实验犬体内吡喹酮埋植量为32.93~65.88mg/kg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缓释制剂 细粒棘球绦虫 驱虫
下载PDF
新疆阿克陶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调查与防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宝山 阿不拉艾买提 +7 位作者 刘德群 艾来提玉素甫 买买提江阿米提 艾山江 美丽姑 哈尼克孜 瓮琼平 阿依努斯卡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S1期62-64,共3页
为给《新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我们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等3种检验方法,在新疆阿克陶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共查出肠道寄生虫10种,其中蠕虫7种、原虫3种,常见寄... 为给《新疆学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我们应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等3种检验方法,在新疆阿克陶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肠道寄生虫病调查。共查出肠道寄生虫10种,其中蠕虫7种、原虫3种,常见寄生虫有:蛔虫、蛲虫、微小膜壳绦虫、带绦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人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87.88%(1813/2 063)。为该县肠道寄生虫防治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在城镇和农村的集体服药达到82.62%(14 195/17 182),服药3个月后复查的感染率为48.08%(710/1 508),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46.43%。经一次集体驱虫后可减少寄生虫新感染者5 791人,可节约药品费11 582元。本项研究结果在阿克陶县尚属首次,填补了该县肠道寄生虫分布资料和肠道寄生虫防治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学龄前儿童 中小学生 集体驱虫 阿苯哒唑 防治 阿克陶县 新疆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B的表达提取及其血清学检测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晓梅 温浩 +2 位作者 Alison FS 付玉才 Craig PS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3期14-16,共3页
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的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 B( r Ag B)表达载体 ,经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质 r Ag B,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病人血清。结果显示 r Ag B敏感性为 91.6% ( 4 4/48) ,特异性为 93 .8% ( 3 0 /... 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的细粒棘球绦虫重组抗原 B( r Ag B)表达载体 ,经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具生物活性的重组蛋白质 r Ag B,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病人血清。结果显示 r Ag B敏感性为 91.6% ( 4 4/48) ,特异性为 93 .8% ( 3 0 /3 2 ) ,其中 10例泡球蚴 ( AE)病人及 10例肿瘤病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 r Ag B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可用于包虫病的常规血清学诊断 ,r Ag B在宿主菌 JM10 9内稳定表达 ,因此可在实验室内大量制备用于血清学诊断的 r Ag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棘球蚴病 包虫病 重组抗原B WESTERN-BLOT 血清学试验
下载PDF
新疆蝇类研究 Ⅱ.蝇科 被引量:6
14
作者 钱金泉 马德新 +5 位作者 范滋德 薛万琦 赵建铭 倪涛 姚振祥 向超群 地方病通报 1998年第3期86-89,共4页
本文报告了新疆蝇科研究结果。共有32属、111种。其中新属2个,新种16个,中国新纪录35个。
关键词 蝇类 蝇科 地理分布 新疆
下载PDF
酵母系统表达疾病相关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单文娟 张富春 刘忠渊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4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毕赤巴斯德酵母 酵母系统 真核表达 疾病相关蛋白
下载PDF
中亚五国、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蒙古国鼠疫自然疫源地地理分布和生态学基本特征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思博 孙玉珍 地方病通报 1999年第3期83-88,共6页
1前言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中亚五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为亚洲鼠疫自然疫源地重要组成部分。其边缘多邻近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边远地带,有的甚至与境内鼠疫自然疫源地... 1前言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中亚五国、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国鼠疫自然疫源地为亚洲鼠疫自然疫源地重要组成部分。其边缘多邻近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边远地带,有的甚至与境内鼠疫自然疫源地相接壤,融为一块类型相同的疫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自然疫源地 地理分布 中亚 西伯利亚 蒙古
下载PDF
粪类圆线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陆鉴 陈颉 柳建发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4期85-86,88,共3页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虫媒病毒抗体调查 被引量:29
18
作者 黄文丽 张海林 +2 位作者 侯宗柳 米竹青 自登云 地方病通报 2001年第2期29-30,共2页
用11种蚊媒病毒抗原并采用间接ELISA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120份发热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脑炎、登革 3型、登革4型、基孔肯雅、辛德毕斯、贝巴鲁(Bebaru)、雪鞋野兔(Snowshoe hare)和巴... 用11种蚊媒病毒抗原并采用间接ELISA法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采集的120份发热病人血清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脑炎、登革 3型、登革4型、基孔肯雅、辛德毕斯、贝巴鲁(Bebaru)、雪鞋野兔(Snowshoe hare)和巴泰(Batai)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依次为 7.50%、5.00%、1.67%、3.33%、2.50%、1.67%、5.00%和 4. 17%.未查到寨卡(Zika)、登革1型和登革2型病毒抗体,表明该地不仅存在乙型脑炎、登革热3型和4型、辛德毕斯、基孔肯雅病毒,还可能存在甲病毒属的贝巴鲁病毒,布尼安病毒科的雪鞋野兔和巴泰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抗体 发热病人 血清 西双版纳 云南
下载PDF
大骨节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理学研究——揭示大骨节病病毒血症的形态学证据 被引量:3
19
作者 毕华银 王治伦 +5 位作者 陈静宏 谭希旺 杨占田 王延续 杨顺华 曹挺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5期1-4,118,F0003,共6页
目的大骨节病(KBD)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做KB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理学研究拟验证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方法在病区小学,临床粗筛出KBD疑似儿童82例(经X线片检出KBD患儿65例),光镜查其外周血血涂片后,从中选出有白细胞病变者10... 目的大骨节病(KBD)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做KB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理学研究拟验证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方法在病区小学,临床粗筛出KBD疑似儿童82例(经X线片检出KBD患儿65例),光镜查其外周血血涂片后,从中选出有白细胞病变者10例,以电镜寻找其白细胞内的病毒体。结果光镜查出外周血白细胞病变阳性者64/82例,可疑阳性者7/82例。电镜下,在9/10例白细胞内检出病毒核衣壳。衣壳直径70~100 nm,外形六角,部分有小核心。核衣壳外围见细胞核染色质溶解灶。结论在9/10例白细胞核内有病毒核衣壳的结果,使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得到验证。该病毒引发出白细胞坏死过程是具有细胞病变效应的。该病毒可能也是KBD软骨细胞坏死的原因。KBD病儿外周血白细胞坏死的病理学发现将对血液病理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病因 病毒血症 病毒核衣壳 白细胞坏死 病理学 血液病理学
下载PDF
用ELISA方法检测原头节及EgM免疫犬IgG变化情况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宝平 张壮志 +5 位作者 张文宝 石宝新 古努尔.吐尔逊 吐尔洪.依米提 哈斯也提艾力 王进成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用不同的抗原检测免疫犬后的血清,判定所引起的IgG变化和有无与其他虫种的交叉反应。方法在用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和EgM家族重组表达蛋白对犬的免疫保护实验中,以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可溶性粗抗原和多头绦虫可溶性... 目的用不同的抗原检测免疫犬后的血清,判定所引起的IgG变化和有无与其他虫种的交叉反应。方法在用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和EgM家族重组表达蛋白对犬的免疫保护实验中,以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可溶性粗抗原和多头绦虫可溶性粗抗原包被检测时,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检测其中的特异性抗体IgG的变化规律及与多头绦虫抗原有无交叉反应。结果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检测出相对应免疫组实验犬IgG应答变化情况,同时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包被抗原亦检测出IgG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十分明显,与多头绦虫无交叉反应。检测EgM重组蛋白免疫组IgG时它们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十分明显。结论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免疫组通过ELISA的方法较为准确地检测出其IgG的应答情况;EgM重组蛋白免疫组的抗体检测仍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头节 可溶性粗抗原 细粒棘球绦虫 多头绦虫 ELISA IG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