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7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沙环境下腐蚀翼型的动态失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龙 许勇彬 +1 位作者 王小龙 吴浩东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针对风沙环境下腐蚀翼型的动态失速问题。方法采用欧拉双流体计算方法对S802翼型进行动态失速模拟。在来流风速为10m/s条件下,研究不同振荡频率、沙粒直径及沙粒体积分数对腐蚀翼型动态失速的影响,得到不同工况下S802翼型气动力变... 目的针对风沙环境下腐蚀翼型的动态失速问题。方法采用欧拉双流体计算方法对S802翼型进行动态失速模拟。在来流风速为10m/s条件下,研究不同振荡频率、沙粒直径及沙粒体积分数对腐蚀翼型动态失速的影响,得到不同工况下S802翼型气动力变化规律。结果在动态失速过程中,翼型的升力随沙粒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增幅约为9%;在研究沙粒直径范围内,沙粒大小对翼型的失速影响较小,随着沙粒直径的增大,升力大小及变化幅度范围未发生显著变化;此外,随着振荡频率的增加,翼型绕流流场的非定常效应愈加显著,翼型的升力变化范围有所增大,翼型表面的压力分布随振荡频率快速变化。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恶劣环境下风力机叶片的维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环境 腐蚀翼型 动态失速 气动性能
下载PDF
基于蚯蚓密度调控污泥堆肥重金属有效性研究
2
作者 王兴明 陈赟 +3 位作者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为探讨不同蚯蚓投放密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为污泥蚯蚓堆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不同密度赤子爱胜蚓(0,10,20,40条)和0g,25g,50g稻壳为添加剂对2kg污泥进行堆肥,探究不同蚯蚓投放密度下生活污泥重金属有效性变化。结果在一... 目的为探讨不同蚯蚓投放密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为污泥蚯蚓堆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不同密度赤子爱胜蚓(0,10,20,40条)和0g,25g,50g稻壳为添加剂对2kg污泥进行堆肥,探究不同蚯蚓投放密度下生活污泥重金属有效性变化。结果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密度增加,污泥pH(酸碱度)、OM(有机质)、TN(总氮)、TP(总磷)降低,EC(电导率)增加,随稻壳添加量逐渐增加,与蚯蚓协同作用下污泥pH、OM、TN、TP继续降低;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投放密度增加,污泥Cu、Zn、Pb、Cd总量降低,其中,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堆肥时,Cu、Cd总量降低幅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4.04%、35.85%;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投放密度增加,污泥有效态Cu、Zn有升高趋势,有效态Cd有所降低,有效态Pb显著降低(P<0.05),其中,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堆肥时,对污泥中Pb有效性钝化效果最显著,降低达到42.43%;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可知,蚯蚓投放密度增加,通过改变EC影响Cu有效性、改变TN和TP影响Pb、Zn和Cd有效性。结论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共同处理污泥时,对污泥中重金属活性降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蚯蚓密度 稻壳 重金属
下载PDF
过断层压气储能巷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优化
3
作者 刘钦节 陈强 +2 位作者 付强 吴犇牛 杨卿干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目的为解决断层附近储气巷道围岩变形不协调、在储气循环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损伤失稳的问题。方法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基于淮南潘一矿第一水平西翼轨道石门实际地质条件和原有支护方案,分别开展单一内压荷载作用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储... 目的为解决断层附近储气巷道围岩变形不协调、在储气循环荷载作用下易发生损伤失稳的问题。方法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基于淮南潘一矿第一水平西翼轨道石门实际地质条件和原有支护方案,分别开展单一内压荷载作用和循环荷载作用下,储气巷道穿越Fe3正断层附近区域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支护方案优化模拟分析,针对该区域提出注浆加固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考察。结果随着内部储气上限压力的增大,储气库围岩变形加剧。尤其穿越破碎带区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围岩累积损伤导致储气巷道极限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位移增加显著,成为潜在破坏区。注浆后巷道围岩顶底板及两帮位移量明显降低,对储气巷道围岩稳定性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可指导破碎区域注浆加固提高储气巷道内压上限,为同类高压储气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断层构造 数值模拟 循环荷载 注浆加固
下载PDF
基于IAOA-SVM模型结构时变可靠性研究
4
作者 郑建校 张小康 +1 位作者 王亮亮 张锦华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目的为有效解决使用传统代理模型进行结构时变可靠性研究中存在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提出以改进算术优化算法(Improved 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IAOA)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时变... 目的为有效解决使用传统代理模型进行结构时变可靠性研究中存在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方法提出以改进算术优化算法(Improved 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IAOA)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时变可靠性研究的方法,结合IAOA-SVM模型和极值理论,以某塔式起重机回转支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动态确定性分析获取样本数据,建立IAOA-SVM可靠性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得到其可靠度结果,并与EKM和ERSM算法对比分析其仿真精度和效率。结果当回转支承径向变形许用值为0.278×10^(-3)m时,采用蒙特卡洛法求解得到其可靠度为99.68%,IAOA-SVM模型相比EKM和ERSM方法仿真效率有所提升,建模精度分别提高了10.42%和9.23%。结论IAOA-SVM方法在建模和仿真精度与效率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IAOA-SVM方法为求解机构时变可靠度难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可靠性 支持向量机 算术优化算法 回转支承
下载PDF
锚杆钻车运行中支护承载结构及围岩受力变形分析
5
作者 王雁冰 梅洪嘉 +3 位作者 张京泉 李凯 刘珍 李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针对单轨液压锚杆钻车运行过程中支护承载结构及围岩受力变形难以观测分析的问题。方法利用研发的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结合长城五矿1902S回风巷巷道现场情况综合分析钻车在大断面大倾角巷道动态运行的支护、承载及围岩... 目的针对单轨液压锚杆钻车运行过程中支护承载结构及围岩受力变形难以观测分析的问题。方法利用研发的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结合长城五矿1902S回风巷巷道现场情况综合分析钻车在大断面大倾角巷道动态运行的支护、承载及围岩协同受力变形特征。结果研究表明,钻车运行过程中吊挂板的受力变形在悬吊点处均达到峰值,工字钢在悬吊点的部分位移最小,与钻车直接接触的部分受力最大;锚索中部主要受到拉应力,靠近巷道一侧主要受到剪应力,而巷道两帮的锚杆拉应力主要分布在靠近巷道内部一侧;巷道顶板悬吊点处位移最大,两帮靠近顶板位移高于底板处,而巷道偏向低帮处底板的位移大于高帮处;以单轨液压锚杆钻车为核心的新型配套工艺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支护效果良好,比传统以掘锚一体机为中心的机器化工艺掘进效率更高。结论研究明确了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解决了现有掘锚一体机难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大断面煤巷自动化掘进支护的问题,提升了煤巷支护效果掘进效率,为CMMD4-35煤矿用单轨液压锚杆钻车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钻车 锚杆锚索 承载结构 支护结构 巷道围岩 受力变形
下载PDF
特厚煤层工作面煤厚变化电磁波透视响应特征
6
作者 吴荣新 李响 +1 位作者 王锦国 肖玉林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目的为掌握煤厚变化对特厚煤层工作面电磁波透视探测的影响,以准确圈定地质异常区,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煤层工作面地质条件,利用三维仿真软件,对煤厚变化进行了电磁波透视数值模拟,并结合工作面探查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0~... 目的为掌握煤厚变化对特厚煤层工作面电磁波透视探测的影响,以准确圈定地质异常区,保障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方法根据煤层工作面地质条件,利用三维仿真软件,对煤厚变化进行了电磁波透视数值模拟,并结合工作面探查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0~20m煤厚范围,随煤厚减小,电磁波透视场强值呈抛物线下降趋势,可分为缓慢降低(煤厚≥9m)、明显降低(9m>煤厚≥5m)和快速降低(煤厚<5m)3个范围。煤厚10m以上的工作面适合于依据相对煤层变薄程度和变薄区煤厚来分析透视电磁波响应:变薄程度>1/3正常煤厚且煤厚<8m的薄煤区有明显响应,变薄区煤厚越小,透视电磁波场强降低越显著。煤厚10m以下的工作面,可以仅依据相对煤层变薄程度分析透视电磁波响应:变薄程度>1/4正常煤厚的薄煤区有明显响应,变薄程度越大,透视电磁波场强降低越显著。陕西金源招贤矿业有限公司特厚煤层1304工作面探测实例表明:正常煤厚变化及薄煤区的电磁波响应特征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工作面物探圈定的落差1m以上断层及薄煤区范围,与实际揭露范围相吻合。结论利用煤厚变化电磁波响应特征能够可靠地探查特厚煤层工作面地质异常区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地质构造 电磁波透视 特厚煤层 场强
下载PDF
钙源厨余垃圾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可行性研究
7
作者 郑永红 周新伟 +4 位作者 张治国 欧祥鹏 马庆斌 孔自豪 吴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目的为了提高钙源厨余垃圾利用率,改善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工艺条件,更好的满足在水体和土壤污染中的修复应用。方法以典型的钙源厨余垃圾鸡蛋壳作为制备材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通过正交实验筛选羟基磷灰石制备最... 目的为了提高钙源厨余垃圾利用率,改善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工艺条件,更好的满足在水体和土壤污染中的修复应用。方法以典型的钙源厨余垃圾鸡蛋壳作为制备材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通过正交实验筛选羟基磷灰石制备最佳工艺,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比表面积检测(BET)对其结构和合成产率进行表征分析,并探讨了羟基磷灰石制备主要影响因素钙磷摩尔比和陈化时间对合成产率的影响。结果鸡蛋壳制备羟基磷灰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9.5,振荡时间3h,振荡温度70℃,煅烧时间1h;XRD与FTIR分析明确了制备得到的产物为羟基磷灰石,SEM表明羟基磷灰石微观形貌主要为棒状和片状,BET表明羟基磷灰石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12.4m^(2)/g、0.18cm^(3)/g和58.12nm;通过调整钙磷摩尔比可以提升羟基磷灰石的合成产率至70.4%,延长陈化时间可以改善羟基磷灰石表面的晶体形貌和团聚现象。结论鸡蛋壳作为典型的钙源厨余垃圾,可以实现低成本地制备羟基磷灰石,应用到环境污染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源厨余垃圾 鸡蛋壳 羟基磷灰石 合成产率 材料表征
下载PDF
基于CatBoost模型的采煤沉陷水域水体深度反演
8
作者 徐良骥 廉年刚 张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长期煤炭开采在两淮矿区造成了显著的地表沉陷和水体形成,这使得精确测量水深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变得至关重要,使用遥感反演水深的方法可高效便捷获取大范围水深数据。方法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反演模型,通过整合Sentinel-2卫星... 目的长期煤炭开采在两淮矿区造成了显著的地表沉陷和水体形成,这使得精确测量水深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变得至关重要,使用遥感反演水深的方法可高效便捷获取大范围水深数据。方法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反演模型,通过整合Sentinel-2卫星遥感资料与无人船采集的水深数据,分别建立了基于单一波段、多波段以及对数比值的模型分析方法。通过CatBoost机器学习算法分别对3种传统模型中拟合效果最佳的模型进行优化。结果经过实验验证,发现绿色单波段模型、多波段模型以及绿色与红色比值对数模型的拟合优度分别达到了0.675、0.692和0.26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40、2.34和3.62m。在采用CatBoost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优化后,传统模型的反演精度均有提升。拟合优度分别为0.755、0.762、0.38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03、1.96和3.17m;CatBoost单波段模型在4~12m区间反演精度最高,CatBoost多波段模型在0~4m及12~16m有最高的反演精确性。结论研究证明,采用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水深反演的精度,为矿区水域治理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示了其在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水域 多光谱遥感 水深反演 Sentinel-2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Sage-Husa的WMI-SARCKF的锂电池SOC估计
9
作者 凌六一 张婷 +2 位作者 张虎 杨翀 祁靓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目的为能够精确估计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避免容积卡尔曼滤波计算过程中矩阵易负定的问题,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精度。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age-Husa的加权自适应鲁棒容积卡尔曼滤波(WMI-SARCKF)算法,并结合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AFFR... 目的为能够精确估计锂电池的荷电状态(SOC),避免容积卡尔曼滤波计算过程中矩阵易负定的问题,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精度。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age-Husa的加权自适应鲁棒容积卡尔曼滤波(WMI-SARCKF)算法,并结合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AFFRLS)形成联合算法,实现了模型参数和SOC的交替更新。AFFRLS在线算法能够自适应调节遗忘因子大小,解决了离线参数辨识因难以适应复杂工况而导致辨识精度下降的问题。在传统的容积卡尔曼滤波基础上,使用对角化变化取代Cholesky分解,采用噪声自适应算法来降低观测噪声对SOC估计精度的影响,通过粒子滤波的权重的思想赋予每个新息不同的权重,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为保证输出的残差序列正交,在时间方程和量测方程中引入渐消因子,增强了容积卡尔曼滤波对电池突变状态的跟踪能力。结果将改进的容积卡尔曼算法(Improved-CKF)与离线CKF和AFFRLS-CKF算法分别在DST和FUDS工况下进行对比,改进后算法的SOC估计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明显降低。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滤波器稳定性和SOC估计精度,在实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 容积卡尔曼 在线参数辨识 多新息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消失点引导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10
作者 姚善化 李士杰 王仲根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目的为解决车道线的位置会随着车辆或相机的偏移发生变化而导致车道线检测准确率低和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失点引导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消失点坐标引导更新透视变换矩阵,将车道图像转换为车道线... 目的为解决车道线的位置会随着车辆或相机的偏移发生变化而导致车道线检测准确率低和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失点引导透视变换的车道线检测算法。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消失点坐标引导更新透视变换矩阵,将车道图像转换为车道线保存完整的鸟瞰图;其次,将其颜色特征和边缘特征进行融合,得到精准的二值化图像;最后,根据直方图分析定位车道线的基点,采用滑动窗口搜索的方法提取候选的车道线像素,然后对搜索到的车道线像素进行多项式拟合。在不同的道路场景下测试算法的性能,并与其它同类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的准确率为94.12%,平均每帧耗时85.35ms,在检测精度和速度方面优于对比的算法。结论该算法能有效解决车道线位置的改变对车道线检测性能的影响,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和较好的适应性,在阴影遮挡、车道破损、恶劣天气等复杂道路环境的检测下,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自适应消失点 透视变换 特征融合 滑动窗口搜索
下载PDF
基于STFF-ShuffleNet的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
11
作者 马天兵 陈旭升 +2 位作者 童玮 李长鹏 许吉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目的为了解决掘进机截割头故障振动信号信息量大且难以充分提取和现有的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模型参数量多且计算量大,训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部署和使用对硬件设备的性能要求严苛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小体积和运行速度快的轻量化网络模... 目的为了解决掘进机截割头故障振动信号信息量大且难以充分提取和现有的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模型参数量多且计算量大,训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部署和使用对硬件设备的性能要求严苛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小体积和运行速度快的轻量化网络模型时空特征融合(STFF)-ShuffleNet用于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研究。ShuffleNet在模型进行时空特征提取时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提高模型的运算效率,再对融合后的时空特征做通道混洗和分组卷积,既解决了通道分组的问题又提高了诊断精度。通过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实验台模拟不同故障条件,将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输入模型中进行测试。结果实验表明,STFF-ShuffleNet模型对掘进机截割头的诊断与其他传统模型相比参数量少,收敛速度快,运行效率更高,更容易满足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高实时性要求,准确率达到99.3%。结论STFF-ShuffleNet模型对提高掘进机截割头故障诊断效率和降低硬件要求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截割头 故障诊断 时空融合 轻量化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AhpC抗原的新型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12
作者 王晓春 孔令雲 +5 位作者 许礼发 张子安 仲强森 徐云 皮欣欣 董超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目的为提高对成年人的保护效果,开发一种基于M.tb中AhpC抗原的新型结核病亚单位疫苗。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pET28a-AhpC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AhpC蛋白;应用WBIA和MFCIA检测AhpC抗原能否被M.tb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识别;Ah... 目的为提高对成年人的保护效果,开发一种基于M.tb中AhpC抗原的新型结核病亚单位疫苗。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pET28a-AhpC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AhpC蛋白;应用WBIA和MFCIA检测AhpC抗原能否被M.tb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识别;AhpC/IC31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通过小鼠免疫实验进行评估,并通过ELISA和细胞因子检测进一步评估该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潜力。结果成功构建并表达了重组AhpC抗原;rAhpC在M.tb感染者外周血中诱导了显著高水平的INF-γ、IL-6和TNF-α反应;AhpC/IC31成功诱导小鼠产生强烈的Th1型免疫应答,且在BCG初免后予以增强免疫,可刺激更高的免疫应答水平和保护潜力。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TB亚单位疫苗的候选靶抗原,为预防成人结核病、保护M.tb潜伏感染者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亚单位疫苗 AHPC 卡介苗 佐剂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液态铝电解电容失效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李洪伟 王家乐 +2 位作者 郭子如 鹿华雨 柳祥威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目的为了探究电子雷管内部电容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规律。方法以电子雷管中常用的液态铝电解电容为例,利用水下爆炸的方法对液态铝电解电容进行冲击实验。研究不同强度冲击载荷作用下液态铝电解电容的电压变化特性,通过电流变化曲线... 目的为了探究电子雷管内部电容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失效规律。方法以电子雷管中常用的液态铝电解电容为例,利用水下爆炸的方法对液态铝电解电容进行冲击实验。研究不同强度冲击载荷作用下液态铝电解电容的电压变化特性,通过电流变化曲线确定电容的失效过程,通过解剖失效样品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液态铝电解电容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后,电压会瞬间下降,随后再缓慢上升,失效模式为短路失效;在13.6MPa~35.7MPa的超压作用下,电容均出现此类现象,且随着冲击强度增大,电压下降幅度增大,电压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变长;电容发生短路失效的原因主要包括溢出的电解液与阳极引线接触、阳极铝箔表层氧化膜在应力作用下发生撕裂。结论液态铝电解电容受冲击后易短路失效,具体失效规律可为抗振型电子雷管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铝电解电容 水下爆炸 电子雷管 失效分析
下载PDF
噪声暴露时长对电力行业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
14
作者 胡东 高凡 +2 位作者 刘亚锋 侯维龙 吴静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00-108,共9页
目的探究噪声暴露时长对电力行业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选取长三角地区3家电力企业834名工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法检测工人左、右耳在语频(500、1000和2000Hz)和高频(3000、4000和6000Hz)下的听力水平。单因素分析和log... 目的探究噪声暴露时长对电力行业人群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选取长三角地区3家电力企业834名工人为研究对象,使用纯音气导听阈测试法检测工人左、右耳在语频(500、1000和2000Hz)和高频(3000、4000和6000Hz)下的听力水平。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噪声暴露时长、防护用品佩戴和企业规模大小等因素对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年龄、噪声暴露时长、防护用品佩戴和吸烟对工人高频、语频和高频并语频听力损失均具有影响(P<0.05)。其中,噪声暴露时长对工人听力影响尤其显著(P<0.01)。相比噪声暴露时长≤10年的人群,噪声暴露时长每增加10年,工人发生高频听力损失风险分别增至原来的3.204、6.019和5.778倍(P<0.05);语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分别增至原来的1.103、2.654和1.876倍;高频并语频听力损失的风险分别增至原来的1.590、2.578和3.170倍(P<0.05);当排除混杂因素后,噪声暴露时长达到10~12年时工人罹患高频听力损失和高频并语频听力损失的风险高达50%。结论年龄、噪声暴露时长、防护用品佩戴和吸烟是电力行业工人听力损失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噪声暴露时长越长,听力损失风险相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电力 噪声暴露时长 职业暴露
下载PDF
亨廷顿病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的随访研究
15
作者 张梅 贺佳乐 +1 位作者 李亚强 李静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90-100,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个家系的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患者进行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前瞻性的研究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方法8名来自3个家系的HD患者和8名与其性别、年龄、种族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并进行...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个家系的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患者进行多维度神经心理学评估,前瞻性的研究H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进展。方法8名来自3个家系的HD患者和8名与其性别、年龄、种族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纳入本研究,并进行3年随访观察。通过多维度认知功能评定量表来评估参与者的认知功能。使用PCR-毛细管电泳检测IT15基因的CAG重复次数。结果共有来自3个家系的8名成员参与了HTT基因检测,确诊HD患者5例,其中2例为症状前期患者。3名患者通过阳性家族史、舞蹈样不自主动作、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异常进行临床诊断。HD患者在以下认知功能测试中的表现为进展性恶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AVLT(听觉语言学习测试)回忆、VFT-F(语言流畅性测试-水果)、VFT-动物、RCFT(Rey复杂图形测试)、DST(数字跨度测试)、Stroop C、Stroop干扰效应(SIE)、CTT-B(颜色轨迹测试B)。HD组认知障碍存在两个峰值,主要集中在执行功能维度的认知领域。3年后的随访评估分析显示HD患者认知障碍呈恶化趋势,但只有AVLT、Stroop-C和SIE测试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多维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HD患者存在多个认知领域损害,其中执行功能是最显着的认知受损领域,其他认知领域如记忆、语言、视觉空间结构、注意力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评估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纵向衰减对追踪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学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病 认知功能障碍 多维度神经心理学量表
下载PDF
喷射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性及损伤模型
16
作者 马芹永 顾玉琦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目的为提高高寒地区喷射混凝土耐久性,改善冻融环境下普通喷射混凝土易开裂、抗冻性能差等问题。方法在喷射混凝土中掺入混合纤维,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超声波检测、压拉性能试验以及气孔结构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喷射混杂... 目的为提高高寒地区喷射混凝土耐久性,改善冻融环境下普通喷射混凝土易开裂、抗冻性能差等问题。方法在喷射混凝土中掺入混合纤维,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超声波检测、压拉性能试验以及气孔结构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喷射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相对纵波波速、相对压拉强度以及试件内部气孔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压拉性能损伤量对试件冻融损伤进行多项评价,分析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贡献率与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贡献率公式建立喷射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结果与单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试件相比,混合掺入1%钢纤维、0.1%聚丙烯纤维喷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7.5%、33.3%,劈裂抗拉强度损失分别降低了15.6%、35.0%。在弦长尺寸0.1mm<d<1mm处,混合掺入0.1%聚丙烯和1%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气泡弦长频率比单掺1%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和单掺0.1%聚丙烯喷射混凝土分别降低了24.9%和27.3%。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抗压强度的贡献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基于冻融损伤与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贡献率建立冻融损伤模型。结论喷射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量低,不易开裂,抗冻性能好,可为高寒地区喷射混凝土结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钢纤维 聚丙烯纤维 压拉性能 气孔结构 损伤模型
下载PDF
膝踝康复仿生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分析
17
作者 王成军 马杰文 程彪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目的针对现有踝关节康复机构存在机构康复中心与关节康复中心不重合以及不能满足患者多姿态康复需求的问题,仿生人体下肢运动,设计了一种膝踝康复仿生机器人。方法分析人体下肢运动,基于TRIZ理论的物理矛盾求解,采用空间分离法提出了一... 目的针对现有踝关节康复机构存在机构康复中心与关节康复中心不重合以及不能满足患者多姿态康复需求的问题,仿生人体下肢运动,设计了一种膝踝康复仿生机器人。方法分析人体下肢运动,基于TRIZ理论的物理矛盾求解,采用空间分离法提出了一种膝踝康复机构,利用Kutzbach-Grübler公式计算了康复机构的自由度,建立膝踝康复仿生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通过MATLAB分析踝关节生理运动空间和康复机器人工作空间,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利用MATLAB和ADAMS分别对康复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并对两种结果进行误差分析,验证康复机器人的稳定性。结果设计了一种膝踝康复仿生机器人,该机器人满足踝关节三维康复需求,且机构运动空间与踝关节生理运动空间基本重合;误差分析验证了机器人康复运动的稳定性。结论设计的膝踝康复仿生机器人能够实现踝关节康复;基于仿生结构,解决了机构康复中心与关节康复中心不重合的问题,满足了患者多姿态的康复需要,为踝关节康复运动提供了一种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踝关节 康复机器人 TRIZ理论 仿生 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黏壶元件的岩石损伤蠕变模型
18
作者 荣传新 王镇森 +1 位作者 安刚建 施鑫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5-41,共7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个能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的蠕变模型。方法首先以分数阶黏壶元件描述岩石的黏弹性,采用基于Kachanov损伤率公式的损伤体描述岩石的粘塑性并串联一个胡克体建立成只有四个元件的蠕变模型。然后,将其本构方程推广到三维应力... 目的为了建立一个能描述岩石蠕变全过程的蠕变模型。方法首先以分数阶黏壶元件描述岩石的黏弹性,采用基于Kachanov损伤率公式的损伤体描述岩石的粘塑性并串联一个胡克体建立成只有四个元件的蠕变模型。然后,将其本构方程推广到三维应力状态,考虑球应力,并引入一个屈服函数来准确判断岩石是否发生非稳定蠕变。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模型参数,用红砂岩和砂质泥岩的蠕变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新的蠕变模型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曲线吻合较好,可以描述岩石蠕变的全过程。结论新的蠕变模型解决了经典模型在描述岩石蠕变时的模型复杂和参数较多的问题,对研究岩石蠕变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黏壶元件 损伤 蠕变模型 屈服函数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SAP、铁氧体与硫酸铁对水泥早强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刘健 汪元 钱亮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目的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解决传统封孔水泥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的问题。方法选用高吸水树脂(SAP)、纳米铁氧体和硫酸铁来制备新型封孔材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流动度测试、凝结时间测试、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目的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解决传统封孔水泥早期强度发展缓慢的问题。方法选用高吸水树脂(SAP)、纳米铁氧体和硫酸铁来制备新型封孔材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流动度测试、凝结时间测试、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水泥试样进行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研究三元早强剂对水泥基封孔材料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三元早强剂缩短了水泥的凝结时间,提高了水泥早期强度。1d抗压强度为10.13MPa,与空白组相比提高了51.87%。结论SAP的自养护效应和纳米铁氧体的晶核效应,可以促进水泥水化产物的生成,同时硫酸铁和纳米铁氧体中的铁离子为高价阳离子,对C-S-H形成的双电子层具有压缩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C-S-H凝胶的生成,加快水泥水化速率,生成更多水化产物,填充孔隙,增加水泥密实度,提高早强性能,为水泥早强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孔材料 水泥 SAP 硫酸铁 纳米铁氧体
下载PDF
冻结钙质黏土双曲线蠕变模型蒙特卡洛法评价
20
作者 姚兆明 冷保瑞 赖龙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目的准确计算冻土蠕变对人工冻结壁设计至为重要。为能更好地掌握冻结钙质黏土蠕变发展规律的目的。方法对取自淮南某矿井筒检查孔深部原状钙质黏土进行单轴抗压试验与蠕变试验,建立了能反应冻结温度和应力加载等级影响的冻结钙质黏土... 目的准确计算冻土蠕变对人工冻结壁设计至为重要。为能更好地掌握冻结钙质黏土蠕变发展规律的目的。方法对取自淮南某矿井筒检查孔深部原状钙质黏土进行单轴抗压试验与蠕变试验,建立了能反应冻结温度和应力加载等级影响的冻结钙质黏土双曲线蠕变本构模型。将蠕变试验时的瞬时应变、蠕变加载应力值以及应变-时间曲线代入蠕变模型公式并求解参数,构建出可以分别描述冻结钙质黏土瞬时应变和蠕变应变两部分的蠕变模型,并进行验证。鉴于冻结温度场不均匀性,采用蒙特卡洛法考虑温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蠕变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表明所建模型能更好地预测低温下高应力水平冻结钙质黏土蠕变特性。结果所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拟合优度较高,便于实际工程应用,结论可为钙质黏土冻结壁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钙质黏土 蠕变模型 双曲线模型 蒙特卡洛法 可靠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