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型透明贴防治PICC置管术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1
1
作者 陈颖君 邓小岚 +3 位作者 陶立芳 丁艳 张民 汪娟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5年第9期1850-1851,共2页
关键词 PICC置管术 机械性静脉炎 增强型 临床观察 防治 透明 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病人 临床护理工作
下载PDF
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舒适状况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7
2
作者 李彦华 刘瑞云 +3 位作者 王霞 麻富卯 韩映华 魏红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2期629-631,共3页
[目的]编制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舒适状况量表。[方法]结合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的特点,参考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中英文对照版,并访谈18例病人、3名医生后形成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舒适状况初量表,并对256例行腔内后装治疗的宫... [目的]编制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舒适状况量表。[方法]结合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的特点,参考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中英文对照版,并访谈18例病人、3名医生后形成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舒适状况初量表,并对256例行腔内后装治疗的宫颈癌病人进行预调查,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初步测试。[结果]量表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7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0.80,总体重测信度为0.929,各维度重测相关系数为0.968~0.985,最终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维度27个条目。[结论]编制的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舒适状况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可用于宫颈癌腔内后装治疗病人的舒适状况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腔内后装治疗 舒适度量表 信度 效度 可行性 生理 心理 社会 环境
下载PDF
我国“医院-社区-家庭”慢性病连续性照护服务制约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3
作者 曾莉 朱晓萍 +3 位作者 陈亚梅 吴茜 孙晓 施雁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4期1281-1284,共4页
慢性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连续性照护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现从政策因素、服务提供方因素、服务接受者因素等方面对慢性病延续性照护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政策制... 慢性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连续性照护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现从政策因素、服务提供方因素、服务接受者因素等方面对慢性病延续性照护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服务提供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连续性照护服务 制约因素 政策 认识 资源 路径 模式
下载PDF
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7
4
作者 毛智慧 张欢 +1 位作者 孙晓婷 刘晓亭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2期513-517,共5页
在阐述舒适护理的概念、内涵、分类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舒适护理开展的主要因素,旨在使病人得到身体舒适、心理安慰、社会舒适以及精神慰藉的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丰... 在阐述舒适护理的概念、内涵、分类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舒适护理开展的主要因素,旨在使病人得到身体舒适、心理安慰、社会舒适以及精神慰藉的同时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丰富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内涵 临床应用 影响因素 服务质量 整体护理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的运作与成效 被引量:89
5
作者 王颖 李秀云 +1 位作者 汪晖 曾铁英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12期3267-3268,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服务 工程 运作 病房 临床护理工作 和谐医患关系 临床护理模式 基础护理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脂、血压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张艳 高珊 +2 位作者 李辉 杨丹 蒋淑琰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12期4421-4423,共3页
[目的]应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提高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控制指标达标率。[方法]将2014年1月—20年9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9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延护理服... [目的]应用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提高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相关控制指标达标率。[方法]将2014年1月—20年9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的92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延护理服务模式,出院1个月内每周电话回访1次,之后2个月每2周回访1次,4个月-6个月每月回访1次,了解病人饮食控制、糖监测及药物治疗情况,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指导病人监测并记录血糖、血压、体重变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于出院后第1周1个月之内回访病人,提示病人按时治疗、及时监测、参加糖尿病教育。6个月后评估两组病人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糖尿病相指标控制情况,并采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2-DSCS)测评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结果]6个月后两组糖尿病病人相指标控制达标情况、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初发2型糖尿病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控制相关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糖尿病 自我管理能力 血糖 血脂 血压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体系 被引量:68
7
作者 敬洁 顾凤娇 蒋文春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10期3659-3662,共4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手术室护理管理实际工作的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整理函询结果,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的权重值,最终形成手术室...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手术室护理管理实际工作的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整理函询结果,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的权重值,最终形成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3.8%,100.0%、权威系数为0.845,0.862,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形成包括3项一级条目、8项二级条目和54项三级条目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体系。[结论]构建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用于评价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管理质量 评价指标 权重 德尔菲 结构 过程 结果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5
8
作者 刘芳 方淑华 +3 位作者 赵强 黄雪议 罗利霞 劳丽霞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11期2952-2953,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S...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并进行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焦虑 抑郁 心功能
下载PDF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营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葛艳红 储静 +3 位作者 张兴 马玉霞 张力辉 高岩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5期1696-1701,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IMNT)对妊娠糖尿病(GDM)病人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行为及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GDM病人1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IMNT干预;对照组按传统...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IMNT)对妊娠糖尿病(GDM)病人妊娠期和哺乳期营养行为及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GDM病人11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IMNT干预;对照组按传统口头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依从性得分、血糖水平、疾病营养知识评分及日常膳食达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得分、血糖控制水平、膳食达标情况、营养行为及疾病知识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NT干预能够提高GDM病人依从性,维持良好的营养行为,促进血糖指标达标,预防妊娠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 营养行为 疾病知识 妊娠结局 依从性 血糖
下载PDF
妊娠糖尿病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10
作者 徐蓉 陶静 +3 位作者 胡鹏 王玉萍 张静 刘莉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目的]调查妊娠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探索GDM病人的特点,分析影响GDM发生的高危因素,为GDM的预防、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产前检查孕妇581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容包括年龄、产次、胎... [目的]调查妊娠糖尿病(GDM)的发病情况,探索GDM病人的特点,分析影响GDM发生的高危因素,为GDM的预防、管理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产前检查孕妇581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容包括年龄、产次、胎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疾病史、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等。[结果]581例孕妇中检出GDM有271例(46.6%);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肥胖和糖尿病家族史是GDM的高危因素。[结论]应在妊娠早期对GDM高危因素进行筛查和识别,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预防GDM发生、改善GDM病人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高危因素 年龄 肥胖 家族史
下载PDF
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11
作者 王丽芹 李思慕 +4 位作者 孙忠人 穆欣 郭闯 徐乃伟 祝海波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4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院内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和干预15d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减轻糖尿病足照顾者照顾负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院内宣教,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和干预15d后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对两组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照顾者负担总分(20.33±8.76)分,低于对照组(24.65±7.47)分,且两组照顾者的自尊、时间安排受打扰、家庭支持缺乏3个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足病人照顾者的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模式 糖尿病足 照顾者 照顾负担 自尊 时间安排 家庭支持
下载PDF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量表在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赵缨 王靖 +2 位作者 施慎逊 沈蓓蓓 罗剑锋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6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3种分量表在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在产前检查门诊选择84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EPDS测评,计算各分量表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等... [目的]评价和比较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3种分量表在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在产前检查门诊选择84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EPDS测评,计算各分量表的敏感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等以评价其筛查能力。[结果]高危妊娠孕妇EPDS总评分为(4.90±3.84)分;情感缺失分量表评分为(0.26±0.66)分;焦虑分量表评分为(3.33±2.31)分;抑郁分量表评分为(1.31±1.58分);焦虑分量表和抑郁分量表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筛查能力较高;焦虑分量表以5分为临界值、抑郁分量表以3分为临界值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指标间能达到较好的平衡;EPDS 3个分量表分值与其总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危妊娠孕妇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EPDS分量表具有快速、简便而高效的心理筛查效果,有助于尽早发现和干预产后抑郁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分量表 筛查 高危妊娠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安徽省急救专科护士培训项目实践探索 被引量:27
13
作者 宋瑰琦 房彤 +3 位作者 朱禧庆 秦玉霞 牛娟 姚红萍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4期1027-1029,共3页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培训项目 急救 安徽省 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理论 临床实践 专业技术水平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14
作者 杨萌萌 薛桂芬 +1 位作者 苏兰 王丹丹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2期574-57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确诊喉癌行全喉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指导护理工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健康...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在全喉切除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例确诊喉癌行全喉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指导护理工作,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健康知识、满意度、总体生存质量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DT协作护理会诊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全喉切除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了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及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会诊 全喉切除术 生活质量 自理能力 健康知识 满意度
下载PDF
碘造影剂静脉注射渗漏损伤后用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陆美庆 龚素茹 +3 位作者 刘彩媚 姚永欢 梁少萍 蔡少珠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3年第11期1352-1352,共1页
关键词 碘造影剂 损伤后 增强扫描 自动注射器 硫酸镁湿敷法 药液渗漏 高渗透压 体液渗出 静脉破裂 循环障碍
下载PDF
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 被引量:51
16
作者 谢小建 崔燕萍 +1 位作者 于燕波 沙花燕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5期1285-1286,共2页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16型 肠道病毒71型 护理 儿童 肠道病毒感染 脊髓灰质炎样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人工叩背与振动排痰机对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5
17
作者 梁英梅 李玉琢 +2 位作者 郝志芳 苏月巧 王倩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0年第5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人工叩背排痰组(对照组)和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实验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或振动排痰...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在开胸术后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人工叩背排痰组(对照组)和振动排痰机排痰组(实验组),均在常规翻身加雾化吸入的同时分别采用人工叩背或振动排痰机排痰,治疗后密切观察两组病人的排痰量及排痰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4 d内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且排痰时间实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胸术后病人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显著,并可减轻护士工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手术 振动排痰机 胸部物理治疗 叩背 排痰
下载PDF
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被引量:26
18
作者 吴金霞 韩明锋 +2 位作者 张祝娟 单南冰 康福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年第7期1830-1831,共2页
关键词 急救与护理 手足口病 患儿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神经源性肺水肿 急性迟缓性麻痹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包艳 钟美容 +5 位作者 潘晓日 韦丽华 周享玲 何劲松 邓秋兰 唐石弟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10期3661-3663,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术后不良反应、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出院后采取电话或者短信回访、上门回...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术后不良反应、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住院期间采用循证护理,出院后采取电话或者短信回访、上门回访及医院社区联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年内再入院情况、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腰背酸痛、尿潴留、腹胀、心烦失眠等不良反应及再入院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除物质生活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以促进介入治疗病人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全程护理干预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预防胃癌根治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0
20
作者 吴春梅 戴靖华 +1 位作者 张旭 曹莹丽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8期2868-2872,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预防胃癌根治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横断面整群选取施行胃癌根治术病人106例,按照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常规保温组和复合保温组各53例,比较两组病人进入手术室时、麻醉后每隔30min直至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措施预防胃癌根治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横断面整群选取施行胃癌根治术病人106例,按照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常规保温组和复合保温组各53例,比较两组病人进入手术室时、麻醉后每隔30min直至手术结束病人离开手术间的全部直肠温度及麻醉复苏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入手术室后直肠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麻醉的进行,复合保温组病人直肠温度高于常规保温组(P<0.01),且复合保温组病人低体温发生率(3.77%)低于常规保温组(92.45%);复合保温组病人术后麻醉复苏时间为27.76min±12.08min,低于常规保温组病人(37.73min±16.18min)(P<0.01)。[结论]在胃癌根治术过程中对病人实施复合保温护理措施能维持病人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同时有利于缩短病人的麻醉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复合保温 低体温 直肠温度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