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0,1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医学》稿约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新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设立“述评”“综述”“研究论著”“综合病例研究”“医学新技术”5个栏目,刊登内容涵盖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新理论、... 《新医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设立“述评”“综述”“研究论著”“综合病例研究”“医学新技术”5个栏目,刊登内容涵盖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诊疗为主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所有文章均要求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新技术 研究论著 临床医学 中英文摘要 《新医学》 综合病例 参考文献 刊登内容
下载PDF
新年寄语
2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在这2024年新春到来之际,《新医学》编辑部全体人员向各位关心、支持《新医学》发展的编委、专家、作者及读者致以新年的祝福及衷心的感谢,感谢您对《新医学》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厚爱!
关键词 全体人员 《新医学》 新年 编委 厚爱 祝福 支持
下载PDF
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研究
3
作者 刘春丽 张圣林 +5 位作者 齐智伟 袁玉洁 曹静 张洁 黄跃雁 张淑君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评估运用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CeAABT)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iCBT)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iCBT(56例)采取iCBT治疗,CeAABT联合iCBT组(56例)在iCBT的基础上给予CeA... 目的评估运用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CeAABT)联合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iCBT)对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耳鸣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2组,iCBT(56例)采取iCBT治疗,CeAABT联合iCBT组(56例)在iCBT的基础上给予CeAABT,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耳鸣残疾量表(THI)、视觉模拟量表(VAS)和耳鸣响度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HI、VAS、耳鸣响度评分都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CeAABT联合iCBT组THI评分(35.34±7.51)分、VAS评分(3.38±1.34)分、耳鸣响度评分(34.53±5.77)分比iCBT组[(40.13±10.95)(3.91±1.38)(39.39±6.92)分]更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eAABT联合iCBT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耳鸣响度和由耳鸣带来的负面情绪,能提高慢性耳鸣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耳鸣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神经交替声束治疗 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疗法 慢性特发性耳鸣 疗效
下载PDF
铁缺乏与抽动障碍关系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云 向晶晶 +1 位作者 郑倩 柏金秀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75-279,共5页
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率高,患者个体间临床表现差异大,常常合并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极大的负担。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及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理机制涉... 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率高,患者个体间临床表现差异大,常常合并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极大的负担。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及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理机制涉及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障碍及多巴胺的异常。铁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显示,铁缺乏可能引起大脑发育障碍、多巴胺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抽动障碍的发生发展。改善机体铁营养状况、对抽动障碍患儿适当补充铁剂可能是防治抽动障碍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抽动障碍 图雷特综合征 发病机制 铁剂补充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我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关键
5
作者 范芳芳 霍勇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43-247,共5页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血清Hcy浓度≥10μmol/L)的高血压。Hcy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是H型高血压,与我国人群特点密切相关,早期筛查并诊断H型高血压患者,并开展... H型高血压是伴有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血清Hcy浓度≥10μmol/L)的高血压。Hcy与高血压协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风险。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75%是H型高血压,与我国人群特点密切相关,早期筛查并诊断H型高血压患者,并开展精准防治对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至关重要。降压基础上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不同人群补充叶酸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并不相同,筛查成本获益比更高的人群可明显提高防治效率。随着H型高血压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针对其开展研究,为理解相关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拓展和补充H型高血压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脑卒中
下载PDF
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筛查史特点的对比分析
6
作者 叶敏娟 李静 +3 位作者 陈梓菲 何俊贤 陈利发 张宇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宫颈癌筛查史特点,初步评价宫颈癌筛查方案对宫颈腺癌癌前病变的筛查效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宫颈腺癌和71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在既往宫颈癌...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宫颈癌筛查史特点,初步评价宫颈癌筛查方案对宫颈腺癌癌前病变的筛查效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宫颈腺癌和71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在既往宫颈癌筛查史上的差异。结果宫颈腺癌患者曾参与宫颈癌筛查的比例为24.5%,高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6.8%(P<0.001),且宫颈腺癌患者进行规范或高于规范频次筛查的比例为18.4%,高于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2.8%(P<0.001)。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由于症状就诊的比例为91.6%高于宫颈腺癌患者的79.1%(P<0.001),早期宫颈腺癌患者中因宫颈筛查结果异常就诊的比例为24.6%,高于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11.1%(P=0.004),宫颈腺癌中早期患者因筛查结果异常就诊的比例为24.6%,高于晚期患者的4.0%(P=0.022)。结论宫颈癌筛查方案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的癌前病变筛查效力较高,对宫颈腺癌的癌前病变筛查效力较低,但有助于宫颈腺癌早期病例的诊断,因此应重视宫颈癌筛查,宫颈癌筛查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癌筛查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免疫监控指导治疗脐血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吴正宙 詹丽萍 +3 位作者 阙丽萍 吴晓君 徐宏贵 黄科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在免疫监控指导下的精准诊疗效果。方法回顾1例因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接受非血缘脐血移植、其后出现顽固性皮疹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和“... 目的探讨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在免疫监控指导下的精准诊疗效果。方法回顾1例因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接受非血缘脐血移植、其后出现顽固性皮疹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以“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重建”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中英文为检索词,对以下数据库的相关论文进行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检索到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该例1岁9月龄女性患儿成功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22 d患儿头部、后颈部出现密集红色丘疹(面积约19%)、瘙痒明显,口服他克莫司、外用激素类药物后皮疹无好转(面积>90%),此时监测CD3^(+)细胞、CD8^(+)细胞、CD3^(+)CD69^(+)细胞、CD3^(+)HLADR^(+)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下降。免疫指标支持T淋巴细胞活化,考虑Ⅱ度aGVHD(皮肤3级),遂予加强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期间患儿皮疹有消退,但仍反复,并伴皮肤明显脱屑,复查CD3^(+)细胞、CD8^(+)细胞、CD3^(+)HLA-DR^(+)细胞比例仍偏高,遂再次调整治疗方案、加强抗排斥,患儿皮肤aGVHD好转。定期监测原发病完全缓解、植入比例100%、免疫重建稳定,随访至移植后32个月,患儿无病存活。检索到相关文献9篇,均论证了早期CD3^(+)细胞、CD8^(+)细胞、活化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以及Treg下调与aGVHD发生相关。结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动态监测,有利于评估其免疫重建情况及疾病状态(如aGVHD),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免疫监控 免疫重建
下载PDF
乳腺癌共发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8
作者 宋子旭 张立功 +3 位作者 朱超 朱光正 郭晨旭 钱军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BC)共发甲状腺癌(TC)的危险因素,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在2020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集BC共发TC患者(共发组)以及单纯BC患者(单纯组)的信息,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生存信息。回顾性分析某医院住院的BC共发T... 目的分析乳腺癌(BC)共发甲状腺癌(TC)的危险因素,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在2020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搜集BC共发TC患者(共发组)以及单纯BC患者(单纯组)的信息,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生存信息。回顾性分析某医院住院的BC共发TC患者(共发组A)以及单纯BC患者(单纯组A)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临床资料以及生存信息。结果①SEER数据库分析,共发组482例、单纯组50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和孕激素受体(PR)是BC共发TC的危险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OR=1.800,95%CI:1.387~2.337,P<0.001)、PR(OR=1.364,95%CI:1.023~1.818,P=0.034)是BC共发TC的独立危险因素。剔除随访资料不完整者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PR是BC共发TC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是BC共发TC的独立预后因素(OR=4.328,95%CI:1.410~13.288,P=0.010);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和肿瘤直径是单纯BC的预后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确诊年龄(OR=2.443,95%CI:1.014~5.889,P=0.047)、肿瘤直径(OR=2.030,95%CI:1.039~3.969,P=0.038)是单纯BC的独立预后因素。②某医院住院患者分析,共发组A 40例(50%),单纯组A 40例(50%)。单因素分析显示月经情况、PR、增殖指数Ki-67、TT_(3)是BC共发TC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月经情况(OR=0.175,95%CI:0.052~0.591,P=0.005)、PR(OR=5.686,95%CI:1.677~19.282,P=0.005)、Ki-67(OR=3.966,95%CI:1.133~13.875,P=0.031)是BC共发TC的独立危险因素。对80例患者进行随访,共发组A死亡6例,生存27例,失访7例;单纯组A死亡2例,生存29例,失访9例。2组患者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首次确诊年龄、月经情况、PR、Ki-67是BC共发TC的危险因素。肿瘤直径是BC共发TC的独立预后因素。首次确诊年龄和肿瘤直径是单纯BC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状腺癌 第二原发性肿瘤 危险因素 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 预后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前驱感染与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关系
9
作者 王子豪 宋进 +6 位作者 胡铭 张国荣 单方振 邢春叶 宋艳 乔保俊 王玉忠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 目的比较不同前驱感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以及蛋白水平差异,探讨前驱感染与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GB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脊液分析结果,使用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14种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检测,分析不同前驱感染的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的比例及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55.1%(109/198)的GBS患者感染性病原体血清学阳性,主要为空肠弯曲菌23.7%(47/198)、甲型流感病毒20.7%(41/198)、乙型流感病毒15.2%(30/198),其中18.7%(37/198)的患者2种或以上病原体血清学阳性。73.7%(146/198)的患者存在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单一病原体血清学阳性患者中,空肠弯曲菌感染阳性患者的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83.3%(25/30),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100%(18/18),乙型流感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6/7,甲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登革热病毒感染阳性患者为4/5,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为4/4;EB病毒感染阳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各1例,均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2种或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中62.2%(23/37)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无前驱感染者中66.3%(59/89)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在无前驱感染以及有不同类型前驱感染患者中的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脑脊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患者中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前驱感染的类型有关,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发生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的比例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前驱感染 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下载PDF
视神经萎缩蛋白1与糖尿病心肌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向庚 高媛 孙淑艳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7-91,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指单纯由高血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或心脏微血管损伤及代谢障碍。有研究表明,DCM与线粒体融合异常密切相关。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是线粒体融合的主要蛋白之一。在高血糖环境下,Opa1表达减少,造成线粒体融合障碍,进而...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指单纯由高血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或心脏微血管损伤及代谢障碍。有研究表明,DCM与线粒体融合异常密切相关。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是线粒体融合的主要蛋白之一。在高血糖环境下,Opa1表达减少,造成线粒体融合障碍,进而引起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与脂毒性增加、细胞凋亡等,最终导致DCM。上调Opa1的表达则能使DCM的症状得到改善。该文就Opa1与DCM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DCM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蛋白1 线粒体融合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细胞 发病机制 能量代谢障碍 氧化应激 胰岛素抵抗与脂毒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婷婷 王钦鹏 +3 位作者 刘晓庆 蔡珂 魏阳阳 梁成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70-274,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脑血管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深入了解,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极其复杂,目前的治疗手段也受到部分限制。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脑血管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近年来,随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深入了解,其诊断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极其复杂,目前的治疗手段也受到部分限制。研究显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线粒体动力学调控线粒体功能对于改善脑缺血神经细胞的损伤至关重要。文章就线粒体动力学的分子机制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 线粒体动力学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坏死性凋亡 铁死亡
下载PDF
基于超声射频流的射频时间序列信号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分析
12
作者 庄淑莲 乔妙 +4 位作者 袁钰妍 李港超 张建兴 林庆光 李安华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以超声射频流为基础的射频时间序列信号特征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收集137例乳腺病灶的超声二维图像和射频数据。所有超声射频数据均使用实验室开发的射频时间序列信号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9个谱... 目的探讨以超声射频流为基础的射频时间序列信号特征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收集137例乳腺病灶的超声二维图像和射频数据。所有超声射频数据均使用实验室开发的射频时间序列信号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得出9个谱特征参数,分别为SMR分形维数、Higuchi分形维数、斜率、谱截距、中频、S1、S2、S3及S4。116例病灶经病理结果确诊,其中86例病灶为恶性,30例病灶为良性,21例病灶经随访诊断为良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射频时间序列谱特征参数单一参数、回归模型联合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后进入Logistic模型的参数为Higuchi分形维数、S2、S4,射频时间序列谱特征参数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最高值分别为90.7%(S2)、92.2%(Higuchi分形维数、S4)、86.1%(回归模型)、93.9%(S4)、79.6%(回归模型),而ROC AUC较高的分别为0.910(S4)、0.930(回归模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超声射频流的射频时间序列信号特征参数对亚分辨率组织微结构在物理属性方面提供了定量数据,对乳腺疾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 超声射频流 射频时间序列 微结构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例CHDFIDD患儿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赵静 宣小燕 +3 位作者 李红英 陈政芳 范晓萱 赵晓科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92-297,共6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缺陷、面部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CHDFIDD,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例CHDFIDD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进行全外...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缺陷、面部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CHDFIDD,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对3例CHDFIDD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疑似致病突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和生物信息分析。以“CDK13基因”“CDK13相关疾病”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的文献;以“CDK13”“CDK13-related disorder”“CHDFIDD”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的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均提示3例患儿存在CDK13基因杂合突变,分别为c.2572C>T(p.Leu858Phe)、c.2579G>A(p.Arg860Gln)和c.2602C>T(p.Arg868Trp),Sanger测序也证实了3种突变,结合临床表型,3例患儿均被确诊为CHDFIDD。3例患儿在各自家系中表现为新发突变;但不排除患儿双亲之一为该突变的生殖系嵌合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的指南,3个突变位点均可能致病。文献复习检索到14篇相关文献共108例CHDFIDD病例,其中c.2572C>T突变未见文献报道。结论CDK13基因突变可能是该3例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本研究丰富了CDK13基因突变谱,为CHDFIDD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陷、面部畸形和智力发育障碍 CDK13基因 CDK13相关疾病 全面性发育迟缓 智力障碍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
14
作者 王贺真 边芳 +2 位作者 童玉洁 段亚楠 翟冬枝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6-183,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0例宫颈鳞癌患者,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FS-T2WI)和增强T1WI(延迟期...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的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50例宫颈鳞癌患者,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从T2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FS-T2WI)和增强T1WI(延迟期)的感兴趣区中提取特征。经过降维和筛选特征后,使用Logistic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贝叶斯(NB)、随机森林(RF)、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K-最近邻法(KNN)构建预测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影像组学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模型的预测性能。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临床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通过AUC比较各个模型的差异,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在影像组学模型中,LightGBM模型AUC下面积最大(训练集为0.910,验证集为0.839)。临床特征联合LightGBM模型的AUC面积最大(训练集0.935,验证集0.888),高于临床模型(AUC训练集为0.762,验证集为0.710)和LightGBM影像组学模型。结论LightGBM模型在影像组学模型中预测价值较高。联合模型的DCA效果最佳,具有最好的临床净获益。结合影像组学和临床特征的联合预测模型对宫颈鳞癌低分化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一种无创、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影像组学 组织学分级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外阴及肛周巨大扁平湿疣一例
15
作者 沙嫣懿 崔晓 +3 位作者 卢贵全 肖可文 李希清 张静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扁平湿疣是二期梅毒的典型皮损,常出现于最初发生硬下疳的邻近部位,研究发现扁平湿疣的梅毒螺旋体载量明显高于其他的二期梅毒疹。该文报告1例表现为外阴、肛周巨大扁平湿疣的二期梅毒。17岁女性患者因“外阴、肛周斑块2月余”就诊,专... 扁平湿疣是二期梅毒的典型皮损,常出现于最初发生硬下疳的邻近部位,研究发现扁平湿疣的梅毒螺旋体载量明显高于其他的二期梅毒疹。该文报告1例表现为外阴、肛周巨大扁平湿疣的二期梅毒。17岁女性患者因“外阴、肛周斑块2月余”就诊,专科查体:外阴、肛周可见红色湿润斑块,表面呈分叶状、疣状,融合成片,大小为12 cm×3 cm。实验室检查梅毒非特异性血清试验滴度为1∶64,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189.000 COI,诊断为二期梅毒。予苄星青霉素驱梅治疗3周后,皮疹消退。该例提示皮疹生长迅速、体积巨大,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巨大尖锐湿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期梅毒 扁平湿疣 外阴 肛周
下载PDF
TRPM2离子通道在颞叶癫痫相关神经炎症中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王星辰 刘瑞寒 +3 位作者 肖翔宇 夏敏 李秋波 孔庆霞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14-221,共8页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瞬时受体电位M2型(TRPM2)离子通道在颞叶癫痫(TLE)相关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癫痫组采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制作癫痫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的瞬时受体电位M2型(TRPM2)离子通道在颞叶癫痫(TLE)相关神经炎症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癫痫组采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匹罗卡品)制作癫痫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根据造模后观察的时间将TLE大鼠随机分为7个亚组(n=5):急性期(3 h组、6 h组、1 d组、2 d组)、潜伏期(14 d组)、慢性期(30 d组、90 d组)。检测TRPM2在不同亚组TLE大鼠海马中的表达及TRPM2在大鼠海马中的细胞定位情况。采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胶质细胞BV2及星形胶质细胞C8细胞系,检测细胞释放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检测H_(2)O_(2)诱导的BV2及C8细胞中TRPM2、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蛋白(p-NF-κB p65)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H_(2)O_(2)诱导BV2细胞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的活性变化。结果急性期TLE大鼠海马中的TRPM2表达升高(P<0.05)。H_(2)O_(2)诱导的BV2及C8细胞中TRPM2的表达升高、炎症因子释放增加(P均<0.05),H_(2)O_(2)可促进BV2细胞中PARP-1、p-NF-κB p65的表达并提高CaN、GSK-3β的活性(P均<0.05)。结论氧化应激可促进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TRPM2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癫痫反复发作引起的氧化应激可能在小胶质细胞中通过TRPM2/CaN/p-NF-κB p65通路介导TLE相关神经炎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M2 颞叶癫痫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他莫昔芬治疗包裹性腹膜硬化症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康达贤 孙丽萍 张欣洲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见于长期腹膜透析和有反复、严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病史者。EPS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缺乏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见于长期腹膜透析和有反复、严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病史者。EPS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缺乏理想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他莫昔芬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目前可应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及某些以纤维化病变为特征的疾病。有研究表明他莫昔芬也可用于治疗EPS。该文对EPS及他莫昔芬治疗EPS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腹膜透析 治疗
下载PDF
黄连素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肝脏炎症
18
作者 李锐楷 王鹏 +1 位作者 李毓琪 尉秀清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探讨黄连素(BBR)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的减轻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ASH和NASH+BBR组小鼠饲喂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饲料28周以诱导NASH疾病模型,正常维持饲料(CD)... 目的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探讨黄连素(BBR)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的减轻作用。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ASH和NASH+BBR组小鼠饲喂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饲料28周以诱导NASH疾病模型,正常维持饲料(CD)和CD+BBR组小鼠给予正常维持饲料,在造模的第25周开始给予CD+BBR组和NASH+BBR组每日1次200 mg/(kg·d)的BBR灌胃,治疗共持续4周。记录小鼠每周体质量;给药第3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抵抗实验;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HDL-C含量,检测肝脏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对肝脏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NASH小鼠疾病模型。与NASH组小鼠比较,经过BBR治疗,抑制NASH+BBR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耐量异常情况,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肝功能及高脂血症(P均<0.05);肝脏病理切片可见脂肪变性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但纤维化无改善作用;肝脏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下降(P均<0.05);肝脏组织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水平下降,抗氧化因子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P均<0.05);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蛋白表达量及PERK/eIF2α/ATF4/CHOP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下调(P均<0.05)。结论BBR治疗能够改善NASH小鼠的超重、糖脂代谢紊乱和肝功能异常问题,能够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情况,但对纤维化无改善。BBR减轻NASH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是抑制肝脏的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炎症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和解剖标志定位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比较
19
作者 钱雪琴 朱瑶丽 +5 位作者 练荣丽 王轶 覃偲偲 郑昌艳 马蓉 吕柏成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镜)、超声引导及解剖标志定位三种方式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PDT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支气管镜引导组(39例)、超声引导组(27例)和解剖标志定位组...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镜)、超声引导及解剖标志定位三种方式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1例行PDT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支气管镜引导组(39例)、超声引导组(27例)和解剖标志定位组(35例)。收集3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入ICU原因、基础疾病、术前凝血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其他2组比较,超声引导组术前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较高、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均<0.05/3)。超声引导组术后PaCO_(2)高于解剖标志定位组(P<0.05/3)。结论PDT中进行实时超声引导可了解颈部解剖结构,对于病情复杂严重患者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避免过度通气,或许可作为支气管镜引导或解剖标志定位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支气管镜 超声引导 解剖标志定位
下载PDF
乳腺富于脂质癌的探讨
20
作者 高方方 杜冠魁 +1 位作者 王敏建 范平明 新医学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乳腺富于脂质癌(LRC)于1963年被首次描述,该疾病已被重新分配到无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类别中。有研究者认为乳腺LRC癌细胞中的脂质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产物。LRC的病理特征是质地坚硬,切片呈淡黄色,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乳腺LRC通... 乳腺富于脂质癌(LRC)于1963年被首次描述,该疾病已被重新分配到无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类别中。有研究者认为乳腺LRC癌细胞中的脂质是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产物。LRC的病理特征是质地坚硬,切片呈淡黄色,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乳腺LRC通常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侵袭性表型,其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和标准。更深入的随访研究将有助于制定综合治疗方案。该文评述了乳腺LRC的研究过程和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富于脂质癌 无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 病理学 分子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