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789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地研究》征稿简则
1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反映该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和新方法。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极地冰川学、极地海洋科学、极地大气科学、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地质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地球化学、极地生物与生态学、极地医学、南极天文学、极地环境监测、极地工程技术、极地信息以及极地政策研究与管理科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空间物理学 极地考察 大气科学 极地科学 技术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学 极地研究
下载PDF
基于双层聚类信息的极光亚暴自动检测
2
作者 王平 韩冰 +4 位作者 李洁 胡泽骏 尚军亮 葛道辉 袁玉卓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9,共18页
极光亚暴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耦合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其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地分析行星际磁场、地球磁层和地球电离层的相互作用,了解太阳风携带的大量能量在地球空间的输运过程,对地球空间环境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Po... 极光亚暴与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耦合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其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地分析行星际磁场、地球磁层和地球电离层的相互作用,了解太阳风携带的大量能量在地球空间的输运过程,对地球空间环境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Polar卫星搭载的紫外极光图像成像仪能够全天候地获取紫外极光图像,在紫外极光图像中可以完整地展示出极区极光的亮度和尺度变化,尤其是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亚暴膨胀相的极光点亮和亮斑膨胀现象。现有的极光亚暴事件检测方法通常需要人工设计特征和相关规则库,耗时耗力。本文利用紫外极光图像提出了基于双层聚类信息的亚暴事件检测方法,实现了紫外极光图像数据中的亚暴事件自动检测。同时,针对极光亚暴事件检测依赖手工设计特征,设计了子空间聚类指导的三维卷积特征自动提取网络;针对极光图像帧间存在成像角度差异,利用地磁纬度和磁地方时信息对极光序列中图像的空间位置进行校正;针对卫星成像位置变化导致的成像噪声,利用极光图像级聚类保留极光亮斑区域和剔除未成像或噪声区域。主观和客观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提升了亚暴事件检测的查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光亚暴 双层聚类信息 三维卷积网络 自动检测
下载PDF
南极冰穹A的天文台址测量进展
3
作者 商朝晖 胡义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越来越多的观测证据表明,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在光学、红外和太赫兹等波段都有着地面最佳的天文观测条件。它具有优异的自由大气视宁度,极低的可沉降水汽含量,非常暗的夜天光背景,以及连续数月的极夜可观测时间等。通过对最近17年的... 越来越多的观测证据表明,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在光学、红外和太赫兹等波段都有着地面最佳的天文观测条件。它具有优异的自由大气视宁度,极低的可沉降水汽含量,非常暗的夜天光背景,以及连续数月的极夜可观测时间等。通过对最近17年的工作总结,着重介绍冰穹A全面的台址测量工作,并展示测量结果以及最新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 选址 光学 红外 冰穹A
下载PDF
南极光学天文望远镜控制软件关键技术
4
作者 李晓燕 李运 +3 位作者 孙天瑞 杨世海 杜福嘉 徐灵哲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南极天文望远镜控制软件是望远镜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计算机在望远镜用户层和设备层之间运行的关键技术。对于用户层,控制软件需具备全自动观测的交互接口、卫星通信条件下的远程访问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对于设备层,控制软件不... 南极天文望远镜控制软件是望远镜软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计算机在望远镜用户层和设备层之间运行的关键技术。对于用户层,控制软件需具备全自动观测的交互接口、卫星通信条件下的远程访问和故障诊断等功能;对于设备层,控制软件不但要完成对天体目标的精确指向和精密跟踪、计算并补偿系统误差和控制关键部件以达到目标像质,而且需实现对电源分配系统、除霜及加热系统的控制、设备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和监测等。相比于普通台址,在南极大陆运行的光学天文望远镜有其独特的特点,控制软件需进行特殊设计。本文重点从操作系统选择、远程建立望远镜指向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全自动观测软件接口、卫星通信及远程运维、望远镜实时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方面探讨了南极天文光学望远镜控制软件的关键技术和设计原则,并展望未来技术的发展,为南极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和控制系统研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天文望远镜 控制软件 无人值守运行 全自动观测 指向误差修正 故障诊断 南极洲
下载PDF
北极航道短波组网通信效应及极区粒子沉降对其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葛淑灿 徐彬 +4 位作者 李海龙 徐彤 朱梦言 蒙林 吴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航道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现有极区单台站短波通信易受极区恶劣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可通率不高,无法对北极航道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针... 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北极航道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现有极区单台站短波通信易受极区恶劣空间环境因素的影响,可通率不高,无法对北极航道船舶的安全航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针对北极航道短波通信保障需求,搭建基于确定性模型的短波通信覆盖区评估理论框架,探究复折射指数射线追踪功率计算方法,进而评估北极航道短波组网通信效应,同时开展了高能粒子沉降等极区电离层扰动对北极航道短波传播效应影响的研究,旨在为短波组网北极航道通信效能评估与站网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组网通信 极区粒子沉降 射线追踪 北极航道 东北航道
下载PDF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触发的极向边界点亮事件的观测研究
6
作者 赵变龙 邢赞扬 +7 位作者 张清和 马羽璋 王勇 胡泽骏 张佼佼 王翔宇 陆盛 张端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是电子密度比背景高出2倍及以上的高密度不均匀体,极向边界点亮是夜侧极光卵极向边界亮度显著增强的极光结构。探究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与极向边界点亮现象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是电子密度比背景高出2倍及以上的高密度不均匀体,极向边界点亮是夜侧极光卵极向边界亮度显著增强的极光结构。探究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与极向边界点亮现象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北极黄河站全天空极光成像仪、欧洲非相干散射雷达(EISCAT)、SuperDARN雷达和GPS TEC等多手段观测数据,揭示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运动到夜侧极光卵极向边界,进而触发极向边界点亮的完整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高密度等离子体云块从极盖区运动到夜侧极光卵极向边界时,极向边界附近的极光强度明显增加,即出现了极向边界点亮现象。(2)极光亚暴发生后,极光卵极向膨胀,极向边界到达EISCAT Svalbard 42 m雷达观测视野。该雷达观测到了高密度、高电子和离子温度的结构,并伴随着电子密度峰值高度下降和离子上行等现象,这与高密度等离子体云块的输运和当地的极光粒子沉降密切相关。(3)从日侧向夜侧输运的等离子体云块到达夜侧极光卵极向边界附近时可能触发极向边界点亮,并且影响等离子体云块和极光粒子沉降接触区域的等离子体特征,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夜侧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过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 极向边界点亮 极光亚暴 电离层对流 北极
下载PDF
南极大视场望远镜光学系统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之旭 陈超 +3 位作者 姜鹏 丛迦南 杨浩 李正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8,共15页
南极特殊环境可为天文台址提供绝佳的天文观测条件且具有极高的空间碎片过境频率等特性,因此,南极大视场望远镜在天文观测、空间碎片管理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南极天文观测科学目标的需求,综合考虑南极天文台址... 南极特殊环境可为天文台址提供绝佳的天文观测条件且具有极高的空间碎片过境频率等特性,因此,南极大视场望远镜在天文观测、空间碎片管理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南极天文观测科学目标的需求,综合考虑南极天文台址视宁度数据要求,针对满足南极使用的大视场望远镜光学系统关键科学问题,首先总结与分析了南极天文台址的特征。其次,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部署的几批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囊括了几类典型的大视场光学系统,本文详细探讨了南极大视场望远镜目前采用的多类典型大视场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并对南极地区现有和规划中的大视场望远镜项目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介绍了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特点。最后,深入探讨了南极大视场望远镜在天文探测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重点介绍该领域的前沿动态与一些关键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天文 大视场望远镜 光学设计 空间碎片监测
下载PDF
前言
8
作者 胡红桥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极区在空间环境和天文学观测研究中具有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作用,地球除极区外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不会受太阳风暴的直接影响;而在极区受到汇聚和近乎垂直进出的地球磁力线位形,使其成为一扇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太阳... 极区在空间环境和天文学观测研究中具有非常独特的科学价值。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作用,地球除极区外的其他大部分地区都不会受太阳风暴的直接影响;而在极区受到汇聚和近乎垂直进出的地球磁力线位形,使其成为一扇地球开向太空的窗口。太阳风能量粒子进入地球磁层后沿着磁力线沉降到南北极区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地球物理现象,诸如极光、亚暴、电离层暴、极盖吸收及对中层大气加热和电离等。这些空间天气过程最先在极区发生,且最为强烈,然后逐步向中低纬地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暴 空间天气 太阳风暴 地球磁层 中层大气 中高层大气 极区 磁力线
下载PDF
浅谈极区空间物理学的科学革命
9
作者 宋璞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极区空间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剖析南北两极的热层、电离层和磁层的耦合问题。本文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极区空间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即理论框架的革新。这场科学革命是用磁流体力学理论取代电机工程理论,目前进行得比较缓慢,但将在... 极区空间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剖析南北两极的热层、电离层和磁层的耦合问题。本文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极区空间物理学的一场革命——即理论框架的革新。这场科学革命是用磁流体力学理论取代电机工程理论,目前进行得比较缓慢,但将在今后的30~50年彻底改变人们对于热层-电离层-磁层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层-电离层-磁层耦合 磁流体力学理论 电机工程理论 磁层亚暴 场向电流 极区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极区电离层N_(m)F_(2)观测与国际参考电离层对比研究
10
作者 徐盛 李培豪 +2 位作者 廖小倩 刘瑞源 陈相材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利用南北极极隙区与极光带纬度3个台站对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长达1个太阳活动周的观测数据,对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6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光带纬度的北极Tromsø站,IRI预测与观测... 利用南北极极隙区与极光带纬度3个台站对电离层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长达1个太阳活动周的观测数据,对国际参考电离层IRI-2016模型在极区的适用性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光带纬度的北极Tromsø站,IRI预测与观测符合最好,大部分季节相对误差在40%以内,在太阳活动高年略好于太阳活动低年。在极隙区纬度的南极中山站和Longyearbyen站,IRI预测精度在太阳活动低年高于太阳活动高年。在中山站和北极Longyearbyen站仅个别月份相对误差在20%以内,大部分月份相对误差超过40%,冬季相对误差接近100%,特别是Longyearbyen站,在太阳活动高年冬季相对误差超过100%。从季节上看,3个台站都是冬季符合最差,夏季符合最好。IRI-2016模型对极区电离层进行预测时,难以如实反映极区等离子体对流和能量粒子沉降等极区特有的物理过程对极区电离层N_(m)F_(2)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电离层 国际参考电离层 IRI-2016模型 F2层峰值电子密度(N_(m)F_(2))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地磁甚低频脉动指数及其在高磁纬度地区甚低频脉动共轭对比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中华 CRobert Clauer +2 位作者 Michael DHartinger Hyomin Kim Daniel R Weimer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51,共15页
地磁甚低频脉动是甚低频磁流体波在磁层中传播的地面表现,开发近实时空间天气产品来监测这些地磁脉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小波分析提出一种地磁甚低频脉动指数,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在南极洲及西格陵兰岛的磁共轭位置观测到的地磁甚低频脉动... 地磁甚低频脉动是甚低频磁流体波在磁层中传播的地面表现,开发近实时空间天气产品来监测这些地磁脉动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小波分析提出一种地磁甚低频脉动指数,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在南极洲及西格陵兰岛的磁共轭位置观测到的地磁甚低频脉动。研究结果表明,(1)该指数可有效识别Pc4—Pc5频率范围内的脉动事件(包括瞬态事件),并获得甚低频脉动在时域和频域的重要特征。(2)基于共轭位置地磁脉动的小波分析比较揭示了冬至日、夏至日条件下南北半球甚低频脉动的相似性和差异。本研究也表明,南北半球磁共轭位置观测到地磁脉动存在的差异受到行星际磁场条件、磁场拓扑、观测磁纬度和日照等条件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案例中实际磁层和电离层配置以及驱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扰动 地磁甚低频脉动 地磁共轭
下载PDF
《极地研究》编辑委员会
12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南极海底地名命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毅 郭灿文 +3 位作者 李艳雯 邢喆 樊妙 马永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4,共12页
随着多波束等海底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新的海底地理实体被发现并命名,海底地名命名活动日益活跃。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底地名命名活动由深海大洋向两极拓展,尤其是南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开展精细化海底调查并命名... 随着多波束等海底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新的海底地理实体被发现并命名,海底地名命名活动日益活跃。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的海底地名命名活动由深海大洋向两极拓展,尤其是南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开展精细化海底调查并命名新发现的南极海底地理实体已成为一些国家未来“主张”或“拓展”其南极海洋权益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南极海底地名命名的现状,对其管理情况、命名规则情况以及各国命名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南极海底地名命名的实际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为进一步彰显我国对南极事务的贡献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海底地名命名 通名 专名
下载PDF
《极地研究》征稿简则
14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反映该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极地考察 极地科学 技术研究成果 极地研究 学术交流 最新研究成果 南北极
下载PDF
《极地研究》征稿简则
15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反映该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和新方法。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极地冰川学、极地海洋科学、极地大气科学、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地质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地球化学、极地生物与生态学、极地医学、南极天文学、极地环境监测、极地工程技术、极地信息以及极地政策研究与管理科学等。《极地研究》创刊于1988年,季刊,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空间物理学 极地考察 大气科学 极地科学 极地研究 技术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学
下载PDF
《极地研究》“我国极区空间物理与天文学研究”专刊征稿
16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中国南北极考察经过40年的发展,极地考察研究学科领域不断发展与交叉融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的极区空间物理与天文研究所(筹)由此应运而生,该研究所聚焦于日地物质能量耦合、星系演化与系外行星方面的研究。作为我国著... 中国南北极考察经过40年的发展,极地考察研究学科领域不断发展与交叉融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的极区空间物理与天文研究所(筹)由此应运而生,该研究所聚焦于日地物质能量耦合、星系演化与系外行星方面的研究。作为我国著名电波传播科学家,刘瑞源研究员开拓了我国空间科学研究新领域——极区空间物理学。他同时心系南极天文学发展,积极倡导和推动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天文学科交叉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物理 空间科学 极地考察 系外行星 电波传播 极地研究 天文学研究 能量耦合
下载PDF
《极地研究》征稿简则
17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反映该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和新方法。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极地冰川学、极地海洋科学、极地大气科学、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地质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地球化学、极地生物与生态学、极地医学、南极天文学、极地环境监测、极地工程技术、极地信息以及极地政策研究与管理科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空间物理学 极地考察 大气科学 极地科学 技术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学 极地研究
下载PDF
2022-2023年度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奖
18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8-I0008,共1页
为鼓励原创性研究、发掘和培育从事极地研究的青年人才,从2010年开始每年评选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并予以嘉奖。2023年7—12月进行了2022—2023年度的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本年度在《极地研究》和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上正式发表,且... 为鼓励原创性研究、发掘和培育从事极地研究的青年人才,从2010年开始每年评选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并予以嘉奖。2023年7—12月进行了2022—2023年度的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本年度在《极地研究》和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上正式发表,且其第一作者年龄为35周岁以下的研究论文。经资格初审、函评和会议答辩3个环节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4篇青年优秀论文,论文第一作者分别是谢川、郭梦捷、谢春虎、周意,以下为4篇优秀论文题目及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性研究 评选范围 极地研究 论文第一作者 答辩 优秀论文 初审
下载PDF
《极地研究》征稿简则
19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极地研究》是集中反映南北极多学科考察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它是极地科学工作者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园地,也是进行国际国内极地考察研究学术交流的窗口。本刊主要刊登以极地为研究对象或以极地为探测平台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反映该领域的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和新方法。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极地冰川学、极地海洋科学、极地大气科学、极区空间物理学、极地地质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地球化学、极地生物与生态学、极地医学、南极天文学、极地环境监测、极地工程技术、极地信息以及极地政策研究与管理科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空间物理学 极地考察 大气科学 极地科学 技术研究成果 地球物理学 极地研究
下载PDF
致谢《极地研究》2023年度审稿专家
20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2023年《极地研究》得到了众多审稿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截至2023年12月25日,共有143位专家参与了本刊的论文评审工作,在此特将审稿专家名单予以公布,对各位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关键词 审稿专家 论文评审 极地研究 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