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栉孔扇贝壳粉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昕 葛香云 +2 位作者 刘元杰 李鹏程 李克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栉孔扇贝是中国养殖量最大的扇贝,其废弃的贝壳资源利用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贝壳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吸附剂,本文通过高温煅烧处理,进一步优化了栉孔扇贝壳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组成进行分析;... 栉孔扇贝是中国养殖量最大的扇贝,其废弃的贝壳资源利用也成为了关注的热点。贝壳粉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吸附剂,本文通过高温煅烧处理,进一步优化了栉孔扇贝壳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组成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不同贝壳粉煅烧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刚果红初始浓度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 900℃下煅烧的贝壳粉吸附性能最好;吸附反应在5 min内迅速发生,在150 min后基本达到平衡;该反应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过程(R2=0.999 1),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属于多相吸附,低温更有利于刚果红在煅烧栉孔扇贝壳粉上的吸附。以上结果对于解决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栉孔扇贝壳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贝壳 高温煅烧 刚果红 吸附
下载PDF
基于生物资源的万山海洋牧场生境适宜性评估
2
作者 初建松 郑卫东 +3 位作者 孙利元 彭道民 索安宁 朱玉贵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万山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因此建设万山群岛海洋牧场,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现阶段基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牧场适宜性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调查和全球物种数据... 万山群岛海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因此建设万山群岛海洋牧场,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针对现阶段基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海洋牧场适宜性评估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渔业资源调查和全球物种数据库记录数据及13个环境因素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对选择的白姑鱼、日本金线鱼、红星梭子蟹和浅缝骨螺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探讨海洋生物地理分布与海洋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万山海洋牧场生境适宜性评估,结果表明:(1)各模型AUC值均大于0.9,说明构建的模型对这些物种潜在分布的模拟效果较好,后续可采用MaxEnt模型对4种生物的栖息地分布区进行预测;(2)海底浮游植物密度、海底温度以及海底硅酸盐浓度是影响这4种海洋生物栖息地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3)基于该4种海洋物种MaxEnt模型的HSI分布区所存在重叠区域来看,海洋牧场拟建设区域应为纬度21.85°N~22.15°N,经度113.6°E~114.2°E。研究结果可为万山海洋牧场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万山群岛 适宜性评估 MaxEnt模型
下载PDF
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的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
3
作者 林琮皓 袁玉婷 +2 位作者 谭文强 郭占勇 姜爱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抑菌活性,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抑菌药物,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抑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壳聚糖是来自海洋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寡糖是...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抑菌活性,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抑菌药物,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抑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壳聚糖是来自海洋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在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壳寡糖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以壳寡糖和烟酸为原料、N, N-羰基二咪唑为催化剂合成了壳寡糖烟酸接枝衍生物,并与不同链长的溴代烷烃亲核反应得到其阳离子化衍生物。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分析表征,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对2种海洋致病细菌和3种植物致病真菌的体外抑菌能力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与壳寡糖相比,合成的终产物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其中含有己基的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海洋致病细菌活性(MIC=0.125mg/mL、MBC=0.25mg/mL),并且该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在1.0 mg/mL时,对灰葡萄孢菌和围小丛壳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51.5%。这些结果表明,含直链烷烃的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烟酰化反应 阳离子化 直链烷基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4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2 位作者 陈强 李文静 黎中宝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麦冬... 本试验旨在探究复方中草药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将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板蓝根(Isatis tinctoria)、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炽壳(Fructus aurantii)、大黄(Rheum palmatum)、神曲(Massa medicata fermentata)、杜仲(Eucommia ulmoides)、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艾叶(Artemisia argyi)、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粉碎混匀,配伍制成复方中草药。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将复方中草药梯度(0%、0.4%、0.8%、1.2%、1.6%、2.0%)添加到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基础饲料中,饲喂黑棘鲷28d。结果表明:复方中草药添加量在0.4%时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增高,且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其中,增质量率提高14.5%,饵料系数降低16.3%;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添加量为0.4%、1.2%、1.6%时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加,淀粉酶、脂肪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黑棘鲷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活性,并能有效改善血脂;推荐适宜添加量为0.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下载PDF
基于BRDF可见光偏振成像技术的海面溢油油种识别研究
5
作者 刘双 马毅 +3 位作者 李英超 姜宗辰 杜凯 王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4,共14页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 海上溢油事件发生后需要及时判断溢油种类,为溢油事故处置提供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本文利用BRDF多角度测量装置和可见光偏振相机对不同油种和清洁海水进行观测,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筛选出最佳观测Stokes参量和对应观测几何,构建了清洁海水和不同油种数据集,并建立了基于BRDF偏振特征的DBN溢油油种识别模型。研究发现,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相对方位角–60°、0°、–30°组合时油种识别效果较好,光源天顶角和相机观测角二者在接近±50°时识别效果较好;多次重复实验显示,海水、原油、重油、汽油、柴油、棕榈油的最优识别率分别为90%、86.27%、84%、80.44%、82.08%和82%;基于可见光偏振特征所建立的油种识别模型,对于海面溢油种类区分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种识别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偏振 观测几何 偏振度
下载PDF
原位杂交结合半薄切片对石鳖贝壳发育相关细胞的观察研究
6
作者 夏玉秀 郇聘 刘保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4,共7页
多板纲软体动物(石鳖)生有8片重复排列的贝壳,与其他类群如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显著的区别,这些差异蕴含着重要的发育和演化意义。前期研究发现,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a rubrolineata)幼虫贝壳发育组织的细胞排列欠规则,在普通显微... 多板纲软体动物(石鳖)生有8片重复排列的贝壳,与其他类群如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显著的区别,这些差异蕴含着重要的发育和演化意义。前期研究发现,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a rubrolineata)幼虫贝壳发育组织的细胞排列欠规则,在普通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单个细胞结构。本研究首先利用整装原位杂交手段鉴定出一些参与贝壳发育的细胞群体,发现表达engrailed的细胞分布于贝壳发育区中央区域的突起部位(脊)和边缘区域,其中脊区域的表达呈条纹状,边缘区域的表达则与贝壳发育区的外周吻合,但是对这些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模式等细节无法开展深入观察。接下来对石鳖幼虫进行了半薄切片,发现可以识别出壳板发育区细胞及脊细胞的大致轮廓和分布模式,但分辨率仍然受限。为了进一步提升分辨能力,结合了整装原位杂交实验及半薄切片技术,对表达engrailed基因的贝壳发育相关细胞开展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对整装原位杂交后的幼虫进行半薄切片,组织细胞结构保持完整,细胞轮廓清晰,能够清楚区分engrailed阳性细胞。观察表明,这些细胞具有较高的核质比,总体呈V形排列,且贝壳发育区中央部位与边缘部位的engrailed阳性细胞在形态和排列上存在区别。这些结果证明,将原位杂交与半薄切片结合,可提升对细胞结构观察的分辨率,实现同时从分子和细胞学层面研究石鳖贝壳发育相关细胞。本研究对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石鳖的贝壳发育过程、解析相关贝壳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研究结果对揭示更多贝壳起源的信息,理解软体动物贝壳的起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薄切片 原位杂交 红条毛肤石鳖 贝壳发育
下载PDF
海水垂向入侵问题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岚轩 杨蕴 +1 位作者 宋健 俞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已有一部分学者在海水(咸水)垂向入侵的研究中取得了成果,但由于海水(咸水)垂向入侵过程复杂,其对地下水咸化及恢复规律依然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阐述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危害及前人的研究办法,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得出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影响因子,指出了洪水和养殖活动对沿海地区含水层的威胁。得出的结果如下:研究海水垂向入侵常用的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海水垂向入侵主要与地形地貌、含水层性质和水文气象条件有关;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垂向咸水入侵的潜在来源。建议未来在海水垂向入侵研究中将多种现场观测实验方法结合起来。数值模拟应注重与现场观测实验数据相互验证,模型简化的方式有必要仔细考虑。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垂向咸水入侵问题应更多地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含水层 海水(咸水)入侵 风暴潮 虾塘养殖 水资源 地下水咸化
下载PDF
基于卫星海面高度资料的太平洋海区涡旋能谱分析
8
作者 华峻巍 王法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空间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假定下,地转湍流理论认为涡旋动能随尺度分布遵循k–n定律(k为波数)。但实际海洋受边界、地形、层结等,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特征。鉴于此,我们基于近30a卫星高度计资料,分别计算了热带、副热带、中高纬度... 在空间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假定下,地转湍流理论认为涡旋动能随尺度分布遵循k–n定律(k为波数)。但实际海洋受边界、地形、层结等,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特征。鉴于此,我们基于近30a卫星高度计资料,分别计算了热带、副热带、中高纬度等海洋涡旋强度不同区域的海面高度异常(SSHA)波数谱,进而利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估算出中尺度波段上SSHA波数谱的斜率,并与地转湍流理论预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SSHA波数谱从赤道到中高纬度逐渐变陡,其斜率由–4减到–5,基本符合赤道线性波动理论和准地转湍流理论的预测。SSHA波数谱斜率存在纬向与经向差异,例如在赤道地区,纬向谱比相应的经向谱陡;而在南极绕极流区域,经向谱斜率大于纬向谱斜率。SSHA波数谱斜率的各向异性表明海洋中尺度运动受β效应影响,具有明显的经向和纬向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海洋中尺度运动介于准二维和三维之间,不能用一个全球普适的湍流理论模型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高度 中尺度涡旋 地转湍流 波数-频率谱 谱斜
下载PDF
硒化物在文蛤响应镉胁迫过程中作用的转录组学分析
9
作者 郑年昊 孙铭 +5 位作者 姚琳琳 荆圆圆 张天文 胡凡光 王兴强 刘广斌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研究两种硒化物在文蛤富集、排出镉过程中的作用,对文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硒化物对Cd^(2+)代谢相关机制。硒化卡拉胶组和亚硒酸钠组共产出587 855条高质量reads。基因本体分析功能注释到15 380条unigenes, KEG... 研究两种硒化物在文蛤富集、排出镉过程中的作用,对文蛤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硒化物对Cd^(2+)代谢相关机制。硒化卡拉胶组和亚硒酸钠组共产出587 855条高质量reads。基因本体分析功能注释到15 380条unigenes, KEGG通路注释到18 866条unigenes。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肌球蛋白复合物(myosin complex)、离子通道抑制(ion channel suppression)等基因本体分析功能中。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显示,在嘌呤代谢(purinemetabolism)、ECM受体相互作用(extracellularmatrix receptor interaction)、硒化合物代谢(metabolism of selenium compounds)等通路显著富集。从结果分析Cd^(2+)可以使文蛤体内蛋白转录修饰出现异常;有机硒可以通过调控金属离子通道活性来排出细胞内的Cd^(2+);无机硒主要作用于文蛤细胞表面,增强其表面活性抵御Cd^(2+)进入细胞;差异基因KEGG注释结果表明有机硒与无机硒在文蛤重金属代谢中作用机制以及途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硒化卡拉胶 亚硒酸钠 转录组分析 差异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10
作者 厉运周 王超越 +4 位作者 郑良 徐学友 王军成 漆随平 高杨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10,共13页
海洋观探测技术是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警海洋灾害、开发海洋资源和空间、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防建设非常重要,海洋观探测仪器的研发是海洋观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统... 海洋观探测技术是海洋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警海洋灾害、开发海洋资源和空间、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加强国防建设非常重要,海洋观探测仪器的研发是海洋观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本文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统计源,基于战略咨询智能支持系统(ISS)平台和CiteSpace工具,通过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从发文量、涉及学科、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对1998—2022年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当前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领域的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1)近10余年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研究呈快速增长趋势。虽然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8年后发文量稳居世界第一,top 10高被引论文作者有3位是中国学者,中国研究学者在该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但是发文量top 10机构多为美国研究机构,top 10高产作者中尚无中国学者,中国在该领域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还需继续提高。(2)从词云聚类分析结果看,该领域全球研究热点集中在无人机、地磁仪、微波辐射计、海表温度和水色研究上。需要注意的是,ocean sensor关联词多为聚类分析关键词,表明海洋传感器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研究重点演变上看,中国在该领域研究虽然起步晚,但研究跟踪能力强,主题演变转移较快,有一定的热点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探测仪器技术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研究态势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实施之初动态与展望
11
作者 王琳 李晶 +1 位作者 周慧 王凡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102,共12页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海洋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为了防止、减缓和扭转未来海洋健康和功能的恶化趋势,联合国启动了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简称“海洋十年”)规划,以整合全球海洋相关领域的资源与力量,科学地保护海洋并实...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海洋健康状况明显下降。为了防止、减缓和扭转未来海洋健康和功能的恶化趋势,联合国启动了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简称“海洋十年”)规划,以整合全球海洋相关领域的资源与力量,科学地保护海洋并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为海洋领域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群体更加高效、合理地共同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也为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科技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通过梳理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的发展过程和已批准的行动与活动,结合文献信息分析,深度解析了“海洋十年”规划的发展和实施动态,探讨了“海洋十年”规划的热点研究主题。自2020年9月,联合国正式发布“海洋十年”规划以来,共有来自60个国家的409项行动获得“海洋十年”的批准,其中包括47项计划、277个项目和85项捐助,研究热点主要是海洋政策制定与海洋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海洋十年”活动的实施与协调、能力建设、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和宣传推广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我国全面参与“海洋十年”规划实施、加快发展我国的海洋科技创新及开拓国际合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 海洋十年 海洋科学 可持续发展 科学-政策接合点
下载PDF
大菱鲆幼鱼视网膜结构及不同光谱下视蛋白基因表达特征的研究
12
作者 刘峰 吴乐乐 +4 位作者 王雨浓 齐婷 徐世宏 李军 李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39,共10页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中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其生活史经历不同的栖息地和光环境,视觉器官结构及视觉功能也具有适应性发育特征和可塑性。本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幼鱼为对象,探究了其视网膜结构变化、视蛋白基因的表...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中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其生活史经历不同的栖息地和光环境,视觉器官结构及视觉功能也具有适应性发育特征和可塑性。本研究以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菱鲆幼鱼为对象,探究了其视网膜结构变化、视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及其与光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发育,其视网膜的外核层逐渐变厚;视锥视杆层的厚度变化不明显;而内核层与神经节细胞层逐渐变薄。视紫红质基因rh1与视蛋白基因总表达量的比例上升,由2月龄的57.35%上升到9月龄77.19%;视锥蛋白基因与视蛋白基因总表达量的比例下降;其中红视蛋白基因lws由2月龄的4.49%下降至9月龄的0.13%。将7月龄的大菱鲆幼鱼用不同光谱处理75d后,其视蛋白基因的表达会随光谱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全光谱相比, rh2b1、sws2、sws1在红、黄光下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rh2b1在蓝、绿光下表达显著上升、sws2在绿光下表达显著上升,其他则变化不显著(P<0.05)。黄、绿、蓝及全光谱下rh2基因家族与视蛋白基因总表达量的比例最高,而红光下基因rh1的表达量占比最高。大菱鲆幼鱼在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光谱处理下表现出了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可塑性以适应不同水层的光谱环境。本研究为探究大菱鲆对光环境的适应机制及工厂化养殖光照调控技术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视网膜结构 视蛋白 光谱适应性
下载PDF
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国际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
13
作者 张灿影 徐奎栋 +3 位作者 焦英毅 张均龙 冯志纲 陈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8-136,共9页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有陆架、陆坡、岛礁、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近10年来南海逐渐成为世界深海研究的热点。南海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 南海是西太平洋边缘海,有陆架、陆坡、岛礁、深海平原、海山、冷泉等多种生境,近10年来南海逐渐成为世界深海研究的热点。南海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对南海的深海生物探测研究可丰富对西太平洋及印太交汇区生物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的认知。目前有关南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北部陆架浅海及岛礁,对于深海生物多样性认知明显不足。本研究梳理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国际战略布局,并对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SCIE论文发表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态势,对未来南海深海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提出了研究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海生物多样性 战略布局 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及科技支撑对策建议
14
作者 张杰 杨俊芳 +9 位作者 李忠伟 马毅 任广波 张洪亮 王安东 刘艳芬 许明明 胡亚斌 郭防铭 李晓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9,共11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相应的科技支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两个...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相应的科技支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综述了面临的挑战情况,并进一步总结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弱”、“散”、“偏”、“缺”四个方面;基于此,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建议成立一个能够提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全套解决方案的研究平台,更有效地为黄河三角洲应用服务单位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面临挑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基于传输函数的二/三维全时空连续海洋中尺度涡旋流场实时可视化
15
作者 田丰林 王昊 +2 位作者 刘巍 马颖 陈戈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7,共16页
海洋中尺度涡旋可视化可以将海洋中尺度涡旋的运动规律以图形图像等直观的方式加以展现,是研究海洋中尺度涡旋强有力的工具。然而,现有的可视化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时空连续可视化框架中的流线不能表现全时空连续的运动过程,应用到海洋... 海洋中尺度涡旋可视化可以将海洋中尺度涡旋的运动规律以图形图像等直观的方式加以展现,是研究海洋中尺度涡旋强有力的工具。然而,现有的可视化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时空连续可视化框架中的流线不能表现全时空连续的运动过程,应用到海洋涡旋提取的特征值受阈值影响严重,交互式传输函数依赖用户经验等。为解决已有的不足,本文首次提出了全时空连续框架和传输函数标准形态模式,将基于区域的涡旋提取技术(Ω准则)应用到海洋中尺度涡旋可视化中,并提出了全时空连续可视化框架二维及三维的GPU实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可视化方案达到了实时可交互的级别,对于海洋中尺度涡旋交互式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可视化 传输函数 时空连续 迹线 流线
下载PDF
壳寡糖延缓db/db小鼠自发性Ⅱ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
16
作者 程沁园 马明 +1 位作者 严琳 吴小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7,共7页
研究不同剂量壳寡糖延缓自发性Ⅱ型糖尿病db/db小鼠糖代谢异常发生、发展过程的效果。每日灌胃壳寡糖(COS),定期观测小鼠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利用口服糖耐量实验的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组小鼠自发性Ⅱ型糖尿病发... 研究不同剂量壳寡糖延缓自发性Ⅱ型糖尿病db/db小鼠糖代谢异常发生、发展过程的效果。每日灌胃壳寡糖(COS),定期观测小鼠体重、摄食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利用口服糖耐量实验的血糖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组小鼠自发性Ⅱ型糖尿病发展进程。各剂量COS均可有效维持db/db小鼠体重稳定、控制每日饮水量;可降低db/db小鼠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AUC;延缓小鼠进入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阶段,其中各COS组糖尿病前期阶段可延长50%~100%。COS可减轻db/db小鼠的糖尿病早期症状,延缓其进入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阶段,延长病程前期发展过程,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滞Ⅱ型糖尿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Ⅱ型糖尿病 自发性 DB/DB小鼠 糖尿病前期
下载PDF
建设渤海跨海通道的生态影响述评
17
作者 刘炳亮 苏金豹 马建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对海洋开发强度的增加,尤其近些年大型涉海工程的建设,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威胁。作为一项世界级的大型海洋交通工程,渤海跨海通道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 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对海洋开发强度的增加,尤其近些年大型涉海工程的建设,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威胁。作为一项世界级的大型海洋交通工程,渤海跨海通道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至今已经历近30年的时间。为深入探讨其建设可能给海洋生态带来的风险,本文从海洋污染、水下噪音、人造光、微塑料等几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其可能给海洋生物的生理、行为、迁移以及海洋保护区及其周边渔业管理等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通道建设影响评估框架,以期为跨海通道建设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海洋噪音 光污染 海洋保护区 海洋发展战略
下载PDF
几种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提取、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李盛楠 王晶 +2 位作者 于玮洁 卜晓翠 单体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聚糖,其化学组成对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三种褐藻来源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及其降解产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不同来源褐藻多糖硫酸酯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实验... 褐藻多糖硫酸酯是一种含有硫酸基的水溶性杂聚糖,其化学组成对抗氧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三种褐藻来源的褐藻多糖硫酸酯及其降解产物化学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阐明了不同来源褐藻多糖硫酸酯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分子量对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影响,但是对不同褐藻来源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的影响趋势并不一致。2)岩藻糖、硫酸基和糖醛酸含量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影响与分子量有一定的关系。对于低分子量样品,岩藻糖和硫酸基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成正相关。3)岩藻糖和硫酸根的比值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有一定影响,比值越大,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越强。分子量、岩藻糖、硫酸基和糖醛酸的含量对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依次减小。本研究为褐藻多糖硫酸酯在抗氧化剂保健品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裙带菜、羊栖菜和铜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多糖 化学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Sentinel-1与Sentinel-2影像联合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
19
作者 刘畅 王岩 +3 位作者 王朝 盛辉 许明明 刘善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共13页
针对目前湿地信息提取中存在的“同物异谱”、“同谱异物”问题,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实验区,采用在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优势的典型相关森林算法,将Sentinel-1A雷达影像和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考察分别应用多光谱影像、... 针对目前湿地信息提取中存在的“同物异谱”、“同谱异物”问题,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实验区,采用在信息提取方面具有优势的典型相关森林算法,将Sentinel-1A雷达影像和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考察分别应用多光谱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 Radar,SAR)和多光谱二者综合、SAR纹理特征以及植被指数对湿地信息提取的效果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在分类方法上,典型相关森林(canonical correlation forest,CCF)的总体精度最高,达到94.32%,与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相比分别提高了6.55%和5.47%;(2)基于Sentinel-2A多光谱影像和Sentinel-1A后向散射系数的CCF总体精度达到了94.89%,与只利用多光谱影像相比,3种算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得到了提升;(3)在SAR和光学联合的基础上加入SAR纹理特征后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略有下降,分别为94.72%和0.9353;(4)在SAR和光学联合的基础上加入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归一化差分红外指数(NDII)和差分红外指数(DII)5种植被指数后,总体精度达到了最高为95.35%,7种地物的生产者精度有所提高,有效提高了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的提取能力。实验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提取 SAR Sentinel-2 典型相关森林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影像多特征优选的湿地信息提取
20
作者 盛辉 韦靖靖 +3 位作者 胡耀东 许明明 崔建勇 郑红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相结合的RF-Pearson模型特征优选方法。以多时相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多时相多特征;利用RF-Pearson模型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特征重要性得分较高且相关性较小的特... 本文提出了一种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相结合的RF-Pearson模型特征优选方法。以多时相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多时相多特征;利用RF-Pearson模型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特征重要性得分较高且相关性较小的特征作为优选特征,参与黄河三角洲湿地信息提取;最后将分类结果与多时相全特征和随机森林模型优选特征进行比较。实验表明:特征优选能够提高湿地信息的提取效果,基于RF-Pearson模型特征优选方法的分类精度最高,表明了特征优选方法的有效性以及特征优选在湿地分类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多时相 特征优选 Pears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