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40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型SM-ADRC的PMSM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宏亮 王镇涛 +1 位作者 武亚斌 杨泽心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0,共8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中,传统的滑模自抗扰控制(SM-ADRC)能够减小外部负载变化和参数变化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下降所带来的影响,但是还存在控制器参数太多,整定过于复杂化的问题,故提出一种改进型SM-ADRC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变指数趋...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中,传统的滑模自抗扰控制(SM-ADRC)能够减小外部负载变化和参数变化导致控制系统性能下降所带来的影响,但是还存在控制器参数太多,整定过于复杂化的问题,故提出一种改进型SM-ADRC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变指数趋近律及新型控制函数将其引入扩展状态观测器(ESO)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得到新型滑模状态观测器(SM-ESO)和新型滑模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SM-NLSEF),减少了SM-ESO和SM-NLSEF待整定参数个数,简化了SM-ADRC参数整定。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和Links-RT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与传统SM-ADRC相比,改进型SM-ADRC在简化参数整定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系统的抗扰性能,减小了电流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自抗扰控制 趋近律 新型控制函数 参数整定
下载PDF
某迫榴炮击针疲劳寿命仿真与提升研究
2
作者 宁变芳 王涛 +2 位作者 韩璇璇 崔青春 张凡凡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击针大多采用细长及变截面结构,在循环撞击力作用下,易引起结构应力集中及交变应力,经常出现疲劳断裂故障,严重影响自动武器的可靠性,甚至威胁到作战人员安全。某迫榴炮击针在试验中偶发断裂现象,疲劳寿命约200发左右,为了提升该击针疲... 击针大多采用细长及变截面结构,在循环撞击力作用下,易引起结构应力集中及交变应力,经常出现疲劳断裂故障,严重影响自动武器的可靠性,甚至威胁到作战人员安全。某迫榴炮击针在试验中偶发断裂现象,疲劳寿命约200发左右,为了提升该击针疲劳寿命,基于载荷传递过程,建立了击针在火药气体反冲力下高速运动与限位块的瞬态撞击模型,获取击针撞击过程交变应力,通过循环载荷作用下击针疲劳寿命评估,计算击针疲劳寿命与试验现象基本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材料击针疲劳寿命提升研究,研究表明,将击针材料由PCrNi3Mo更换为30CrNi2MoVE后,击针疲劳寿命由215发提升到1670发,提升效果显著,改进后的击针经实弹射击试验验证在规定寿命周期内未发生断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迫榴炮 发射过程 载荷传递 瞬态撞击 循环载荷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不同海况的某两栖火炮横摇仿真研究
3
作者 王在森 崔青春 +2 位作者 任启愿 宁变芳 张凡凡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0,共6页
对于两栖火炮来说,作战时能够实现水上快速浮渡,基于不同的海况条件可实现安全可靠的水上射击,是登陆作战能否成功的一项关键因素。为了掌握不同海况条件下两栖火炮发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了两栖火炮水上发射动力学模型,获取了两栖火... 对于两栖火炮来说,作战时能够实现水上快速浮渡,基于不同的海况条件可实现安全可靠的水上射击,是登陆作战能否成功的一项关键因素。为了掌握不同海况条件下两栖火炮发射安全性与稳定性,建立了两栖火炮水上发射动力学模型,获取了两栖火炮水上射击横摇角位移,结合两栖火炮水上射击横摇角测试,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精度。基于皮尔逊和莫斯克维奇海浪谱海面模型,建立了1~4级海况条件下两栖火炮横摇仿真模型,获取了两栖火炮不同海况条件下的横摇最大幅值及横摇周期,结合耐波性分析,为两栖火炮不同海况条件下的发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火炮 水上发射 不同海况 横摇仿真 耐波性分析 发射安全性
下载PDF
小口径弹载遥测系统天线设计
4
作者 赵志勤 张龙 石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1,共6页
天线是弹载遥测系统的核心器件。针对小口径弹载遥测系统的特殊需求,开展弹载天线设计。采用圆极化模式消除炮弹飞行过程中自旋对遥测信号的影响;通过扩展天线的波束宽度适应炮弹的曲线弹道;为满足小口径炮弹对天线小尺寸的需求,通过采... 天线是弹载遥测系统的核心器件。针对小口径弹载遥测系统的特殊需求,开展弹载天线设计。采用圆极化模式消除炮弹飞行过程中自旋对遥测信号的影响;通过扩展天线的波束宽度适应炮弹的曲线弹道;为满足小口径炮弹对天线小尺寸的需求,通过采用高介电常数介质基板并对辐射单元开槽实现天线小型化;天线和弹载遥测系统板卡之间采用插针相连以实现天线的抗过载要求。对所设计的天线进行试制加工,并测得其阻抗带宽为24 MHz,沿轴线±80°内的轴比均小于3 dB,且其顶点处增益为2.18 dBi。测试结果表明此天线的性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 炮弹 大过载 遥测 天线 圆极化
下载PDF
基于AHP-FCE的舰炮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
5
作者 梁伟阁 李池 +2 位作者 赵洋 赵磊 孙世岩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良好的维修保障能力是舰炮装备保持战斗力的前提,不同单位的维修保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合理反映不同指标因素对于维修保障能力的影响,评估不同单位在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中的维修能力,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装备基地级修理情... 良好的维修保障能力是舰炮装备保持战斗力的前提,不同单位的维修保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合理反映不同指标因素对于维修保障能力的影响,评估不同单位在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中的维修能力,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装备基地级修理情况下的各保障单位维修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各保障单位的维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便,评价方法客观有效;对于检验不同维修保障单位的能力、指导军民融合维修保障体系建设,客观与科学选择维修保障单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炮 装备修理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炮膛间距对枢轨初始接触状态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曹斌 裴朋超 +2 位作者 张昕楠 曹永杰 葛霞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电磁轨道炮炮膛间距直接影响到发射过程中枢轨滑动电接触状态,尤其是起始段炮膛间距变化对电枢烧蚀具有较大影响,将炮膛等效成呈一定角度张开的两条直线,利用角平分线相关特性开展炮膛间距测量,根据炮膛间距实测数据,结合工程实际分析... 电磁轨道炮炮膛间距直接影响到发射过程中枢轨滑动电接触状态,尤其是起始段炮膛间距变化对电枢烧蚀具有较大影响,将炮膛等效成呈一定角度张开的两条直线,利用角平分线相关特性开展炮膛间距测量,根据炮膛间距实测数据,结合工程实际分析起始段炮膛变化形态并建立对应形态下的枢轨初始接触模型,分析了炮膛装配精度对枢轨初始接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起始段炮膛间距是造成电枢静态受力不均、枢轨接触面积及接触力非对称分布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炮膛变化形态的静态接触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炮膛间距对枢轨初始接触的影响作用,为枢轨匹配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炮 滑动电接触 炮膛间距 枢轨初始接触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特种钢厚铬膜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蔡长龙 费帅迪 +2 位作者 王麟博 陈明晖 王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为提高火炮身管内壁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以此延长身管的使用寿命。提出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特种钢基体上制备一层厚铬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 为提高火炮身管内壁的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以此延长身管的使用寿命。提出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特种钢基体上制备一层厚铬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下厚铬膜的表面形貌和机械特性,以及最佳工艺参数下厚铬膜在不同氧化温度与时间下的抗氧化行为。结果显示,当偏压为-80 V、沉积温度为350℃、厚度为50μm时,膜层表面均匀致密,磨损率降为特种钢基体的24.07%、硬度提高5.23倍。经过1100℃高温氧化1 h后膜层表面仅有Cr和Cr_(2)O_(3)的特征峰,生成的氧化层厚度仅约为6.4μm,且与基体结合处形成了17μm的Cr-Fe扩散层,有助于提高膜层的牢固度;随着氧化循环周期的增加膜层表面氧化膜增重并不明显,厚铬膜在800℃经5 h循环氧化后增重49.293 g/m^(2),仅为特种钢基体的17.93%。实验表明厚铬膜具良好的耐磨损性能,高温生成的氧化层能有效抑制O元素向基体的扩散侵蚀,对身管内壁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身管 厚铬膜 机械特性 抗高温氧化性能
下载PDF
火箭弹尾流冲击效应研究
8
作者 曲普 姜瑞洲 孙耀东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5,共7页
以火箭弹尾流场及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火箭弹尾焰燃气流场数学物理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火箭弹尾焰射流与发射平台的相互作用,探究燃气流场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分布特性,并研... 以火箭弹尾流场及发射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火箭弹尾焰燃气流场数学物理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火箭弹尾焰射流与发射平台的相互作用,探究燃气流场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分布特性,并研究发射过程中尾焰燃气流对发射平台的冲击效应,得到发射平台关注区域表面压力、温度变化规律。之后对不同材料表面进行数值模拟及实验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由钢材料替换铝材料后,钢材料表面温度低于熔点,可减小温度对平台的影响,为火箭弹发射平台防护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弹 尾流场 冲击效应 防护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火炮武器系统软件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
9
作者 李锋 王涛 +2 位作者 陈茜 靳青梅 岳娟娟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16,共5页
结合火炮武器系统软件产品要求,分析了火炮武器系统软件在当前信息化、无人化战争形态演变下,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和装备软件承制单位能力评价给装备软件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为进一... 结合火炮武器系统软件产品要求,分析了火炮武器系统软件在当前信息化、无人化战争形态演变下,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和装备软件承制单位能力评价给装备软件带来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改进关键复杂火炮武器系统软件开发模式、解决型号软件现有设计模式无法适应需求快速变化的矛盾、改变软件开发能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在火炮武器系统软件研制过程改进中的一些建议,以期对火炮武器系统软件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武器 系统软件 软件工程 体系
下载PDF
身管内膛磨损对弹丸运动规律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郭张霞 原泽坤 +1 位作者 王大为 张江晨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0,54,共7页
火炮发射过程中,高速运动的弹丸会对身管内膛产生磨损,从而导致身管内膛的结构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到弹丸的运动特性。针对火炮身管内膛磨损所导致的弹丸运动规律变化的问题,以某大口径火炮为对象,通过建立5种不同内膛损伤程度的身管有限... 火炮发射过程中,高速运动的弹丸会对身管内膛产生磨损,从而导致身管内膛的结构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到弹丸的运动特性。针对火炮身管内膛磨损所导致的弹丸运动规律变化的问题,以某大口径火炮为对象,通过建立5种不同内膛损伤程度的身管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Explicit有限元软件及其VUAMP子程序,将内弹道方程组与有限元模型进行耦合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径向磨损量的增加,弹丸的挤进过程加速,弹丸挤进过程的行程和时间变长,弹丸挤进结束时的速度变大,主要弹道性能如初速和膛压逐渐减小。此研究为深入了解内膛损伤对弹道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提高火炮性能及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膛损伤 弹丸挤进 ABAQUS子程序 弹道性能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裴畅贵 刘国志 +2 位作者 金寅翔 原泽坤 王大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为了实现高效、精确的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效果,深入理解一体化弹丸在电磁场中的动态响应和运动特性,通过采用基于COMSOL的电磁场仿真模拟方法,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对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有限元... 为了实现高效、精确的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效果,深入理解一体化弹丸在电磁场中的动态响应和运动特性,通过采用基于COMSOL的电磁场仿真模拟方法,结合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对电磁发射一体化弹丸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弹丸在电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仿真,得到了弹丸在电磁发射过程中的速度和位置等关键参数;并得到相关的磁场特性。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弹丸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磁场特性,进一步揭示其运动特性和响应机制,为电磁发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 一体化弹丸 COMSOL 发射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入侵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根源 林智伟 +1 位作者 舒立鹏 王美懿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5,34,共6页
针对现有探测系统探测低空、慢速、小型、低RCS、弱红外辐射特性的无人机类目标的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通过图像侦测到无人机入侵的问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对无人机图像进行识别和检测,提出了以YOLOv5目标检测模型为基础同时结合R... 针对现有探测系统探测低空、慢速、小型、低RCS、弱红外辐射特性的无人机类目标的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通过图像侦测到无人机入侵的问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来对无人机图像进行识别和检测,提出了以YOLOv5目标检测模型为基础同时结合ResNet50分类模型的无人机入侵检测方法。经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Drone-detection-dataset数据集中4种空中目标的准确率、召回率和均值平均精度值均高于原始YOLOv5模型;且相比于Faster-RCNN和SSD检测模型,YOLOv5+ResNet50检测和识别无人机图像的效果更优,特别是针对于远距离的无人机图像。因此YOLOv5+ResNet50可以有效地对入侵无人机进行检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检测 深度学习 空中目标 YOLOv5 ResNet50
下载PDF
某防空导弹尾焰对弹箱损伤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赫 张利明 +3 位作者 寇钰 罗定 陈磊 李银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4,100,共7页
针对导弹发射时导弹尾焰导致弹箱损伤的问题,根据弹箱的结构组成和导弹尾焰的作用工况,利用ANYSYS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了导弹尾焰的温度是导致弹箱损伤的根本原因,其中弹箱护盖不能承受导弹尾焰的冲... 针对导弹发射时导弹尾焰导致弹箱损伤的问题,根据弹箱的结构组成和导弹尾焰的作用工况,利用ANYSYS有限元计算软件,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得出了导弹尾焰的温度是导致弹箱损伤的根本原因,其中弹箱护盖不能承受导弹尾焰的冲击,是导弹发射流程试验中弹箱发生损伤问题的直接原因。提出了弹箱的优化设计方案,对弹箱护盖采取增加隔热板和结构强度加强的两方面措施。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分析了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进行了试验方案的设计。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的弹箱护盖对解决导弹尾焰冲击造成弹箱损伤问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尾焰 弹箱损伤 弹箱护盖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辨识与随动稳定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金阳 刘妙 雷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77,共7页
针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参数辨识和随动稳定控制问题,首先建立倒立摆在不受外力控制,摆杆自然下垂的顺摆模型,基于顺摆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推导顺摆模型与倒摆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倒立摆的倒摆模型... 针对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参数辨识和随动稳定控制问题,首先建立倒立摆在不受外力控制,摆杆自然下垂的顺摆模型,基于顺摆模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辨识;然后推导顺摆模型与倒摆模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到倒立摆的倒摆模型;根据辨识出的倒摆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控制器对其进行稳定控制,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实物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辨识得到的系统模型更加精确,对比直接测量参数得到的系统模型,控制效果更好,且能对随动输入指令进行更优的跟随。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量测误差,提高模型的准确性,为火炮随动稳定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旋转倒立摆 系统辨识 线性二次型 随动稳定控制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垂直弹射系统中缓冲及反后坐效应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帆 王汉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垂直弹射过程中,由缓冲以及弹射后坐引发的对发射性能与阵地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从缓冲吸能角度,提出按缓冲器的塑性应变能-压缩量关系曲线拟合并求导解算缓冲力-压缩量关系模型的方法,有效规避了缓冲力波动所造成的拟合漂移问题,... 针对垂直弹射过程中,由缓冲以及弹射后坐引发的对发射性能与阵地产生的负面影响问题,从缓冲吸能角度,提出按缓冲器的塑性应变能-压缩量关系曲线拟合并求导解算缓冲力-压缩量关系模型的方法,有效规避了缓冲力波动所造成的拟合漂移问题,并据此构造了模拟缓冲器的线弹性-塑性弹簧模型;依据弹射试验数据,反演了反后坐效应的动态数据,据此构造了模拟反后坐效应的非线性粘弹性-塑性弹簧模型;通过力元、状态变量及牛顿迭代法的有机结合,在动力学模型中实现了上述二模型的高效解算。仿真结果表明:两模型计算稳定高效且缓冲特性与有限元仿真结果高度吻合、反后坐效应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这验证了数据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和建模方法的可信性,为后续含缓冲和反后坐效应的弹射动力学仿真提供了一种稳定而又可信的建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 后坐 土壤 线弹性-塑性弹簧 非线性粘弹性-塑性弹簧 发射动力学 牛顿迭代
下载PDF
双无人机对地快速移动目标跟踪的构型设计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璇 尹栋 +3 位作者 王惠方 陈浩 张轩 张伟杰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实现对地面快速移动目标的探测跟踪,基于无人机侦察载荷的误差模型,设计了双无人机编队跟踪目标的构型与跟踪控制律。面向持续跟踪的典型应用场景,设计了基于Leader-Follower的双机编队构型,并基于相机误差模型建立了双无人机探测叠... 为实现对地面快速移动目标的探测跟踪,基于无人机侦察载荷的误差模型,设计了双无人机编队跟踪目标的构型与跟踪控制律。面向持续跟踪的典型应用场景,设计了基于Leader-Follower的双机编队构型,并基于相机误差模型建立了双无人机探测叠加区域的误差分布模型,以此确定了目标与无人机编队的位置关系。之后,基于无人机与目标的视觉关系定义长机的矢量前置角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为跟踪误差,设计了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的跟踪控制律,并证明跟踪控制的渐近稳定性。设计了僚机相对于长机的编队控制律,以保持双机平行编队的构型。仿真结果表明,目标机动运动时,双无人机系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实现对目标的持续稳定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跟踪 编队控制律 LEADER-FOLLOWER 视线关系 LYAPUNOV
下载PDF
基于天棚-PID算法的履带车体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米江勇 赵永娟 +2 位作者 王智伟 郭伟峰 王力金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6,共9页
随着履带式高炮的快速发展,对行进间车体平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在不同路面下如何减小履带车体振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履带车体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建立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并引入状态方程进行计算。其次,利用Simulink搭建了履... 随着履带式高炮的快速发展,对行进间车体平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在不同路面下如何减小履带车体振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履带车体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建立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并引入状态方程进行计算。其次,利用Simulink搭建了履带车体模型,分析了车体在B、D、F级路面下以25 km/h速度行驶时的车体振动情况。然后采用PID控制和天棚-PID控制对模型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从B级、D级到F级路面,传统、PID和天棚-PID控制方式下车体振动的平均增幅分别为5倍、4倍和2倍,天棚-PID控制算法的稳定性较好;在相同等级路面时,采用天棚-PID控制的减振效果明显,车体垂向位移和俯仰角的减缓程度比PID控制提升接近40%,车体横滚角的减缓程度比PID控制提升50%以上。因此,采用天棚-PID控制的履带车体在颠簸路面行驶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系统 平稳性 行进间车体 PID 天棚-PID
下载PDF
火炮图元化显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于雪媛 王斌翊 +2 位作者 卢永超 薛平贞 李永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显控系统是火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武器系统的信息可视化和操控标准化,是实现火炮武器系统信息获取和人机交互的核心系统。图元化显控系统立足于火炮武器系统的研发、设计、使用和维护,基于图元化显控设计思想和层次化软... 显控系统是火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负责武器系统的信息可视化和操控标准化,是实现火炮武器系统信息获取和人机交互的核心系统。图元化显控系统立足于火炮武器系统的研发、设计、使用和维护,基于图元化显控设计思想和层次化软件体系架构,在建立了图元和图元库的基础上,利用图元管理、DDS和数据字典技术,构建了一种高效开发和灵活配置的具有图元化、通用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等特征的人机交互显控平台,进而实现了人机席位浮动。该设计方法不但提高了软件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和开发效率,也符合未来火炮显控系统的发展思路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控系统 图元化 图元管理 DDS 数据字典 席位浮动
下载PDF
基于CRITIC和AHP组合赋权的TOPSIS法蜂群威胁评估研究
19
作者 和烨龙 张鹏飞 +2 位作者 赵永娟 王智伟 冀云彪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蜂群威胁评估是现代防空作战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评估思路的合理性和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会直接影响对来袭蜂群拦截的成功与否。在考虑了无人机战术参数、战场实时动态和战场环境条件等因素后建立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结合的蜂群威胁评估体... 蜂群威胁评估是现代防空作战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评估思路的合理性和评估结果的可信度会直接影响对来袭蜂群拦截的成功与否。在考虑了无人机战术参数、战场实时动态和战场环境条件等因素后建立了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结合的蜂群威胁评估体系,运用CRITIC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威胁评估体系中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并用博弈思想对两种权重组合得出优化权重,最后使用优劣解距离法对来袭蜂群进行了威胁评估分析,得出袭蜂群的威胁评估排序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的蜂群威胁评估结果排序能有效提高作战效能,证明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 AHP TOPSIS 威胁评估 蜂群威胁
下载PDF
圆膛低转速弹丸旋转速度测试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婉莹 刘金钢 +3 位作者 刘勇 张涛 黄凯 陈彦辉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外轨不偏置的圆膛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中,由于电磁力分布不均造成了弹丸低转速旋转,该现象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轨道寿命和射击精度影响较大,针对外弹道姿态不稳定的低转速弹丸,采用常规火炮的弹丸转速测试方法会导致转速测试误差较大,不... 外轨不偏置的圆膛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中,由于电磁力分布不均造成了弹丸低转速旋转,该现象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轨道寿命和射击精度影响较大,针对外弹道姿态不稳定的低转速弹丸,采用常规火炮的弹丸转速测试方法会导致转速测试误差较大,不能满足测试精度要求。基于单目或双目视觉系统,研究了低转速模拟弹的测试原理和方法,进行测试误差分析,并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够完成短距离、弹丸低转速的高精度测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该转速的定量测试可对发射装置结构优化和弹药系统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旋转弹丸 转速测量 视觉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