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8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贝母产业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马小龙 周远航 +5 位作者 高江龙 郭建富 樊晓琴 陈垣 林明 陈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针对新疆贝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统计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新疆贝母产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总结了新疆贝母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疆贝... 针对新疆贝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统计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新疆贝母产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总结了新疆贝母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疆贝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产业现状 发展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温度和17α-甲基睾酮、来曲唑对棘胸蛙雄性化研究
2
作者 李娟 张廖瑞林 +4 位作者 周洁 侯金亮 李鸿 黄艳飞 向建国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5期1-7,10,共8页
棘胸蛙雄性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个体,全雄育种技术已成为棘胸蛙养殖业的迫切需要。以5400尾出膜7 d(开口摄食)的棘胸蛙蝌蚪为试验对象,在21℃(TNR)、24℃(TNR)、27℃(TNR)三个水温条件下,探讨来曲唑(LZ)、17α-甲基睾酮(MT)、17α-甲基睾... 棘胸蛙雄性个体大于同龄雌性个体,全雄育种技术已成为棘胸蛙养殖业的迫切需要。以5400尾出膜7 d(开口摄食)的棘胸蛙蝌蚪为试验对象,在21℃(TNR)、24℃(TNR)、27℃(TNR)三个水温条件下,探讨来曲唑(LZ)、17α-甲基睾酮(MT)、17α-甲基睾酮与来曲唑组合(ML)对棘胸蛙雄性化的影响。以未添加激素为对照组(CK),实验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00 mg/kg LZ、80 mg/kg MT、40 mg/kg MT与50 mg/kg LZ组合(ML),分别在三个温度下饲养,通过性腺形态学与组织学判定幼蛙性别。结果表明:水温21℃、24℃、27℃时,CK组雄性率分别为43.07%±0.06%、47.86%±0.04%、62.16%±0.02%,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0、0、10.00%;LZ组雄性率分别为48.52%±0.02%、56.41%±0.05%、77.77%±0.01%,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14.29%、20.00%、40.00%;MT组和ML组雄性率均为100%,中间态性腺的出现率分别为0、0、36.36%和33.33%、28.57%、37.04%;27℃下变态的幼蛙个体普遍小于21℃和24℃,但无显著差异。综上,水温21~24℃下,在棘胸蛙蝌蚪期饲料中全程添加80 mg/kg MT或40 mg/kg MT与50 mg/kg LZ(ML),更有利于棘胸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和性腺向雄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化 温度 17α-甲基睾酮 来曲唑 棘胸蛙
下载PDF
基于正强化训练的圈养象健康护理
3
作者 崔媛媛 雷钧 +3 位作者 刘珑 孙乐天 张卓 马斌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85-86,117,共3页
在保护性接触饲养管理体系下,基于正强化训练对圈养象开展健康护理可有效保障大象的个体健康,提升个体福利水平。本文论述了基于正强化训练可以重点开展的圈养象健康护理内容,包括足部护理、口服给药、采血、身体各部位检查、皮肤护理... 在保护性接触饲养管理体系下,基于正强化训练对圈养象开展健康护理可有效保障大象的个体健康,提升个体福利水平。本文论述了基于正强化训练可以重点开展的圈养象健康护理内容,包括足部护理、口服给药、采血、身体各部位检查、皮肤护理、短时栓系,并结合太原动物园多年的训练经验,讨论了各项健康护理工作中的训练方向及要点,旨在为各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象 正强化训练 健康护理 动物园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高职专业课教学的探索——以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为例
4
作者 尹恩 李东林 +1 位作者 张娜娜 李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197-200,共4页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如何实现高职教育育人的职能,对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为例,从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注重历史题材、重视实践课设计、正确...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如何实现高职教育育人的职能,对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为例,从增强教师人格魅力、注重历史题材、重视实践课设计、正确使用新媒体、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对园艺植物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思政开展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园艺、园林等相关涉农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园艺植物 种苗生产技术 思政元素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张建华 裴磊 +2 位作者 解丽丽 秦悦 张定一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两个因素,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山西省临汾市洪堡小麦实验基,以当地主... 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明确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研究采用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两个因素,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山西省临汾市洪堡小麦实验基,以当地主栽品种“临麦5311”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籽粒容重、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种植密度4×105株/亩施氮量15 kg/亩下取得最大值,分别为646.4 kg/亩、835 g/L、62.47%、31.79%和13.99%。综上,在山西临汾地区,“临麦5311”种植密度4×105株/亩下配施氮肥15kg/亩为该地区获得高产和优质小麦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雨课堂+BOPPPS”相融合的动物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
6
作者 王雪 李井春 +3 位作者 郭庆 尹国安 车瑞香 韩欢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178-181,共4页
动物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以枯燥乏味的灌输式传授为主。在国家大力倡导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下,为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课程组依托华南农... 动物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授课以枯燥乏味的灌输式传授为主。在国家大力倡导本科课程建设的背景下,为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课程组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线上课程资源自建动物遗传学线上学习课程,构建了基于“雨课堂+BOPPPS”相融合的动物遗传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互动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实现了师生全参与式的互动教学,改善了课堂教学方法,优化了考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 雨课堂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动物遗传学 互动教学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7
作者 吴同垒 陈丽 +4 位作者 杨童奥 杨雅涵 张海华 张艳英 贾青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5期199-200,共2页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医学专业素质要求迅速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当今世界学科交叉逐渐深入,各学科之间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深度融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动物医学专...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动物医学专业素质要求迅速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应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当今世界学科交叉逐渐深入,各学科之间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深度融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动物医学专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被运用到动物医学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动物医学专业数据库,虚拟仿真实验室、远程医疗与临床教学结合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被充分发挥到教学中,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改善了教学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生产实习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推动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生产实习
下载PDF
大棚葡萄行间套种蔬菜技术研究
8
作者 李昌禹 王永君 +4 位作者 周春莲 张勇士 许培磊 王月 路文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99-100,106,共3页
大棚葡萄套种蔬菜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选择耐荫耐寒的小白菜、生菜、苦菊、油麦菜等叶菜类短期收获品种,避免与葡萄争光争肥,可增加农户收入;试验形成了完整的套种技术,可供农户借鉴。
关键词 套种 蔬菜 技术 大棚葡萄
下载PDF
亚达伯拉象龟多器官衰竭病理学诊断
9
作者 王运盛 戴春阔 +4 位作者 范晰琳 国欣欣 赵素芬 赵岩 顾迎迎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55-56,共2页
由于动物的特殊性,爬行动物多器官衰竭情况时有发生,而专业的病理诊断技术匮乏,导致此类情况无法确诊。2021年,北京动物园1只亚达伯拉象龟死亡,经病理学诊断为多器官衰竭。以此动物为例,对爬行动物器官衰竭的病理诊断进行了梳理,为爬行... 由于动物的特殊性,爬行动物多器官衰竭情况时有发生,而专业的病理诊断技术匮乏,导致此类情况无法确诊。2021年,北京动物园1只亚达伯拉象龟死亡,经病理学诊断为多器官衰竭。以此动物为例,对爬行动物器官衰竭的病理诊断进行了梳理,为爬行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达伯拉象龟 多器官衰竭 爬行动物病理诊断
下载PDF
一例急性肺炎致暹罗鳄死亡的病理学诊断
10
作者 王运盛 戴春阔 +4 位作者 范晰琳 国欣欣 赵素芬 赵岩 张佳琪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5期8-10,共3页
在爬行动物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肺炎导致的死亡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缺乏专业的病理诊断技术,导致多数情况下无法对肺炎进行定性确诊。2018年,北京动物园死亡暹罗鳄一只,经病理学诊断为急性大叶性肺炎。以此动物为例,对爬行动物肺炎的... 在爬行动物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肺炎导致的死亡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缺乏专业的病理诊断技术,导致多数情况下无法对肺炎进行定性确诊。2018年,北京动物园死亡暹罗鳄一只,经病理学诊断为急性大叶性肺炎。以此动物为例,对爬行动物肺炎的病理诊断进行梳理,以期为爬行动物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暹罗鳄 急性大叶性肺炎 爬行动物病理诊断
下载PDF
全雌工业大麻高效育苗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晓慧 胡楠 +3 位作者 李振清 陈虹廷 续延国 张东二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为获得全雌性工业大麻植株,增加植株中CBD含量。通过对工业大麻的扦插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进行综述,并分别分析扦插方法、扦插部位、扦插时期及基质配方对工业大麻扦插苗生根和成活率的影响,以及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和练... 为获得全雌性工业大麻植株,增加植株中CBD含量。通过对工业大麻的扦插育苗和组织培养育苗进行综述,并分别分析扦插方法、扦插部位、扦插时期及基质配方对工业大麻扦插苗生根和成活率的影响,以及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和练苗移栽对工业大麻无性繁殖植株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工业大麻育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雌 工业大麻 高效育苗
下载PDF
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分类与合理利用
12
作者 李玉奇 余国尧 +3 位作者 夏定阳 雷婷 熊升 陈家臣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3期167-174,共8页
调研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中资源植物概况,对于其保护利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统计和分类分析发现,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最多,共有109种。其次,油脂类植物75种,纤维类植物58种,芳香油类植物37种,淀粉及糖类植物28种,鞣料类植物24... 调研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中资源植物概况,对于其保护利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统计和分类分析发现,湿地公园内药用植物最多,共有109种。其次,油脂类植物75种,纤维类植物58种,芳香油类植物37种,淀粉及糖类植物28种,鞣料类植物24种,树脂及树胶类植物3种,土农药类植物22种,湿地有外来入侵植物31种。表明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资源植物类型齐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 植物资源 分类利用 评价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桃园土壤性状及桃树生长、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张桂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探讨不同肥料对桃园土壤性状及桃树生长的影响,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常规施肥4项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0.2%、2.8%,容重降低0.26 g/cm^(3),微生物细... 为探讨不同肥料对桃园土壤性状及桃树生长的影响,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菌剂、常规施肥4项处理。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0.2%、2.8%,容重降低0.26 g/cm^(3),微生物细菌比对照提高3.81×10^(6)个/克干土样,平均单果重比对照增加32.9 g,667 m^(2)产量比对照提高258.75 kg、优质果率比对照提高14.92%。综上,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改善桃园土壤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透气性,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理化性状 果实品质
下载PDF
棘球蚴病的诊断检测方法
14
作者 张浩钿 伍魁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60-62,76,共4页
棘球蚴病(包虫病)是一种由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该病的分布广泛,对牧区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对棘球蚴病的虫体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总结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棘球蚴病 棘球蚴 检测方法 免疫学方法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
15
作者 赵晶晶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对江苏省中医院中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天麻素标准品为对照品,以221 nm作为检测波长,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目标物质中的天麻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中医院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为2.84%。综上,该中医院的天麻中有效成分含... 对江苏省中医院中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进行测定。以天麻素标准品为对照品,以221 nm作为检测波长,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目标物质中的天麻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中医院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为2.84%。综上,该中医院的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标准,质量较佳,且该法操作所耗时间较少、更为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天麻 天麻素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樟子松容器育苗及治沙造林技术
16
作者 沈洪霞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5期155-157,共3页
内蒙古地区面临严重的沙化和土地退化问题,这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限制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地区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植树造林是遏制土壤沙漠化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内蒙古地区优秀的治... 内蒙古地区面临严重的沙化和土地退化问题,这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限制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地区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植树造林是遏制土壤沙漠化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以内蒙古地区优秀的治沙树种樟子松为例,首先阐述了樟子松的容器育苗技术,然后分析了容器苗用于治沙造林技术,以期提高内蒙古地区樟子松育苗和造林的成活率,遏制土壤沙漠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容器育苗 治沙造林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17
作者 王蓉 努尔买买提 周霞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161-163,共3页
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工作过程为驱动,在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从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开发思路、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思路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组织等全面论述了岗位生产管理、完整的工作过程、综合能力... 以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以工作过程为驱动,在模仿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以真实生产任务为载体,从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开发思路、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思路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组织等全面论述了岗位生产管理、完整的工作过程、综合能力递进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基于岗位工作任务,以项目为主导、以实践操作的方式推动课程教学,与现代职业课程教育目标相符合,实现了教学过程任务化、实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工作过程导向 项目化教学
下载PDF
药食同源作物荞麦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婷 李国瑞 +2 位作者 由佳庆 汤凯 陈永胜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荞麦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农作物,被誉为“功能食品”。近年来,人们对其营养功效进行了深入探讨。荞麦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荞麦是我国特有的药食两用农作物,被誉为“功能食品”。近年来,人们对其营养功效进行了深入探讨。荞麦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和多酚等物质,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对作为药食同源作物的荞麦的主要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荞麦营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 营养成分 保健作用
下载PDF
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9
作者 方馨 宗宪春 +4 位作者 关法春 时君友 解娇 王晓明 魏天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分别对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下的玉米果穗性状及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相比,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处理下玉米果穗的穗长、穗粗、穗粒重和百粒重无显...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分别对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下的玉米果穗性状及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玉米种植方式相比,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处理下玉米果穗的穗长、穗粗、穗粒重和百粒重无显著差异(P>0.05);穗长与穗粒重,穗粗与穗粒重的相关系数显著差异(P<0.05);玉米产量显著提升(P<0.05),达到了20050.23 kg/hm^(2)。综上,玉米-小麦-大球盖菇间套种下玉米果穗粗壮,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套种 玉米 小麦 大球盖菇 产量
下载PDF
低温浸渍对“北玫”桃红葡萄酒主要品质特征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蔡明 段伟 +4 位作者 匡阳甫 刘畅 范培格 梁振昌 王利军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4期23-27,30,共6页
以辽宁本溪地区“北玫”葡萄为原料,采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低温浸渍处理(4℃/2 h、4℃/6h、12℃/2 h、12℃/6 h、果实破碎后常温下立即取汁作对照)发酵桃红葡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北玫”... 以辽宁本溪地区“北玫”葡萄为原料,采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低温浸渍处理(4℃/2 h、4℃/6h、12℃/2 h、12℃/6 h、果实破碎后常温下立即取汁作对照)发酵桃红葡萄酒。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北玫”桃红葡萄酒进行花色苷、香气组分和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浸渍处理后酒体颜色明显加深,口感优于对照,并且以4℃条件浸渍为佳。香气物质分析表明,低温浸渍处理后,既提高了酒体香气中酯的种类数量,也提高了相同组分香气物质的含量。总体来看,4℃/2h浸渍处理对于提高“北玫”桃红葡萄酒香气组分和含量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玫”葡萄 低温浸渍 桃红葡萄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