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178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林学院学报》20卷载文及引文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凤美 程瑞英 江英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80-383,共4页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福建林学院学报》 1 960、 1 962、 1 963、 1 984~ 2 0 0 0年所载全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 ,对刊容量、出版时滞、学科分布、作者合作程度、被引用文献的类型、语种、年代和自引率、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方面进...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福建林学院学报》 1 960、 1 962、 1 963、 1 984~ 2 0 0 0年所载全部论文情况进行统计 ,对刊容量、出版时滞、学科分布、作者合作程度、被引用文献的类型、语种、年代和自引率、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 ,得出《福建林学院学报》的办刊质量在不断提高 ,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林学院学报 论文 引文分析 林业期刊
下载PDF
《福建林学院学报》近10年论文外文引文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晗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对《福建林学院学报》近10 a文章的外文引文数量、文献类型、语种分布、时间分布、主要被引用外刊、学科分布等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7.26%的论文采用了外文参考文献,篇均外文引文量为3.80篇,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对《福建林学院学报》近10 a文章的外文引文数量、文献类型、语种分布、时间分布、主要被引用外刊、学科分布等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7.26%的论文采用了外文参考文献,篇均外文引文量为3.80篇,引用的主要是英语和日语语种的外文期刊和图书的引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林学院学报 外文引文 引文分析
下载PDF
相思树种研究发展综述 被引量:58
3
作者 陆道调 吴保国 +2 位作者 王希群 林政 贾永刚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6,共5页
相思树种是我国引种和今后南方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重要速生树种 根据近15a在相思人工林试验研究的近300篇有关文献,包括相思树种的生物、生理、生态、种苗、选育、造林、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木材综合利用等,选择其中有一定... 相思树种是我国引种和今后南方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重要速生树种 根据近15a在相思人工林试验研究的近300篇有关文献,包括相思树种的生物、生理、生态、种苗、选育、造林、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木材综合利用等,选择其中有一定代表性和超前性的70多篇加以概括,形成包括相思的有关基础及应用方面研究,涵盖相思树种的引种、育苗、造林试验、生物生理、生态学、土壤施肥及根瘤根菌、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树 引种 造林 经营 生态学 土壤 施肥
下载PDF
松墨天牛幼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玲萍 陈顺立 +2 位作者 武福华 汤陈生 谢毅璇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1,共4页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松墨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林中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 ,松墨天牛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林间调...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松墨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松墨天牛幼虫在松林中呈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 .用零频率方法分析得 ,松墨天牛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并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空间格局 零频率 幼虫 聚集分布 抽样技术
下载PDF
林火因子对大兴安岭森林植被演替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秀珍 王绪高 +2 位作者 胡远满 孔繁花 解伏菊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森林火灾因火烧强度、频率及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火烧迹地,对火后演替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火烧程度的迹地上残存的活植被繁殖体的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直接影响火后植被的初始演替格局及动态 相对于中轻... 森林火灾因火烧强度、频率及大小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火烧迹地,对火后演替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火烧程度的迹地上残存的活植被繁殖体的多度及其空间分布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且直接影响火后植被的初始演替格局及动态 相对于中轻度火烧迹地而言,重度火烧迹地由于残留的活植被繁殖体很少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了演替的不确定性 火烧频率随着林分位置、类型、林龄以及林分的疏密度等方面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火烧频率的增加会阻碍植被向森林演替,甚至导致森林向灌木草本演替 一般面积大的火烧迹地相对于中小火烧迹地而言,火后森林物种的丰富度低,灌木草本的盖度低,外来物种多 火烧程度、频度和大小等林火因子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火后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 火烧迹地 火烧强度 火烧频度 大兴安岭 森林植被 演替
下载PDF
不同桉树无性系光响应曲线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侯智勇 洪伟 +4 位作者 李键 林晗 范海兰 陈灿 吴承祯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分别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新光响应模型对8个参试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最优模型,筛选高光效桉树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相比,叶子... 分别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叶子飘构建的新光响应模型对8个参试不同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找出最优模型,筛选高光效桉树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线双曲线模型相比,叶子飘新构建的模型拟合的效果更好,拟合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新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在达到饱和光强之后呈非线性缓慢下降,出现光抑制现象。而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光响应曲线在强光下光合曲线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与超过饱和光强后光合速率下降的预期和事实不符。新模型拟合得到的φ0、φc0、φc三个参数不相等,这表明新模型可以处理在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以新模型拟合的8个桉树无性系的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作为参考值,综合各参数,在8个桉树无性系中,无性系1号在光合上为表现较优良的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高光效 光响应曲线 直角双曲线模型 非直角双曲线模型 新的光响应模型
下载PDF
闽楠人工林的经营效果 被引量:48
7
作者 陈存及 刘宝 +2 位作者 李生 张国防 彭东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对闽楠人工林经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闽楠苛求立地,应选择Ⅰ、Ⅱ级立地的中下坡造林,闽楠适宜营造纯林,但应适时间伐,严格控制经营密度,20 a后经营密度不宜大于900株.hm-2。闽楠与杉木混交造林,种间关系难以调控,闽楠纯林比楠杉混交林... 对闽楠人工林经营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闽楠苛求立地,应选择Ⅰ、Ⅱ级立地的中下坡造林,闽楠适宜营造纯林,但应适时间伐,严格控制经营密度,20 a后经营密度不宜大于900株.hm-2。闽楠与杉木混交造林,种间关系难以调控,闽楠纯林比楠杉混交林中的闽楠生长好,若要营造混交林,应控制经营密度,杉木的混交比例不应大于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纯林 混交林 种间关系 经营效果
下载PDF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樊后保 袁颖红 +2 位作者 王强 李燕燕 黄荣珍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氮沉降增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比的影响。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hm-2.a-1)、N1(60 kg.hm-2.a-1)、N2(120 kg.hm-2.a-1)、N3(240 kg.hm-2.a-1),每处理重复3次。以尿素[CO(NH2)2]作为氮源...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氮沉降增加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及C/N比的影响。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hm-2.a-1)、N1(60 kg.hm-2.a-1)、N2(120 kg.hm-2.a-1)、N3(240 kg.hm-2.a-1),每处理重复3次。以尿素[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2 a的处理后发现,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呈下降趋势,而全氮含量则不断上升,致使土壤C/N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杉木人工林 土壤 有机碳 全氮
下载PDF
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林兴生 林占熺 +5 位作者 林冬梅 林辉 罗海凌 胡应平 林春梅 朱朝枝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6,共5页
以生长3个月、1 a、2 a的巨菌草、象草、芦竹、五节芒等4种菌草为材料,对其进行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菌草的干燥基灰分含量为5.85%-18.25%,挥发分含量为64.28%-75.79%,固定碳含量为15.70%-19.5... 以生长3个月、1 a、2 a的巨菌草、象草、芦竹、五节芒等4种菌草为材料,对其进行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菌草的干燥基灰分含量为5.85%-18.25%,挥发分含量为64.28%-75.79%,固定碳含量为15.70%-19.54%,全硫含量为0.12%-0.76%;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为14.67-18.49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70.0%-88.3%,空干基高位发热量为14.27-18.20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68.2%-86.9%;巨菌草、芦竹和五节芒不同生长期的干燥基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发热量不同,且随着生长期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生长1 a时达到最高,最适宜作为生物质燃料,4种菌草中,芦竹的发热量最高。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草 不同生长期 生物质燃料 工业分析 燃烧特性
下载PDF
浙江安吉山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蒋文伟 姜志林 +2 位作者 刘安兴 俞益武 王云珠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森林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是认识森林景观结构、功能动态的重要途径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选取斑块面积、斑块分维数、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及标准差、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分析了安吉山区森林景观的空间分... 森林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是认识森林景观结构、功能动态的重要途径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选取斑块面积、斑块分维数、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及标准差、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分析了安吉山区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从 1 985年至 1 999年显示森林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及标准差从 1 .487、 2 .373到 1 .70 0、 3.844,呈明显增大趋势 ;森林景观形状指数从 83.69到 91 .5 ,呈增大趋势 ;景观优势度从 0 .868到 0 .80 7,呈减弱趋势 ;森林景观破碎度从 9.1 5 %到 8.32 % ,呈降低趋势 .反映出由于生态公益林面积的逐年增加 ,林种结构比例的适度调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斑块 空间格局 森林景观 浙江 安吉山区 动态分析
下载PDF
开花和未开花山地麻竹叶片性状比较 被引量:29
11
作者 邱尔发 郑郁善 +4 位作者 洪伟 陈卓梅 尤志达 陈开盛 陈礼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通过对国有南靖林场 1 995年造林麻竹林开花和未开花麻竹不同部位竹叶叶质重、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 N、 P、 K及灰分等指标的测定 ,结果表明 :开花麻竹各部位叶平均质重比未开花麻竹的小 1 3.0 5 % ;开花麻竹与未开花麻竹相比 ,同化能... 通过对国有南靖林场 1 995年造林麻竹林开花和未开花麻竹不同部位竹叶叶质重、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 N、 P、 K及灰分等指标的测定 ,结果表明 :开花麻竹各部位叶平均质重比未开花麻竹的小 1 3.0 5 % ;开花麻竹与未开花麻竹相比 ,同化能力较差 ,异化作用较大 ,光合系数小 ;开花麻竹叶中 N、 P、 K及灰分等成分的含量在麻竹竹冠各部位都比未开花麻竹低 5 .40 %、2 3.5 1 %、 2 .5 2 %和 3.3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开花 未开花 叶片性状 山地 比较
下载PDF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不同生境地表蚂蚁多样性 被引量:34
12
作者 李巧 陈又清 +3 位作者 郭萧 段艳 陈彦林 徐正会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研究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Ⅰ)、牛筋条-黄荆林(Ⅱ)、余甘子-明油子灌木林(Ⅲ)、新银合欢+桉树混交林(Ⅳ)、桉树林(Ⅴ)、新银合欢林(Ⅵ)、多树种混交林(Ⅶ)、印楝林(Ⅷ)、云南松林(Ⅸ)等9种不同生境地表蚂蚁群落的多... 研究了云南元谋干热河谷明油子-扭黄茅灌草丛(Ⅰ)、牛筋条-黄荆林(Ⅱ)、余甘子-明油子灌木林(Ⅲ)、新银合欢+桉树混交林(Ⅳ)、桉树林(Ⅴ)、新银合欢林(Ⅵ)、多树种混交林(Ⅶ)、印楝林(Ⅷ)、云南松林(Ⅸ)等9种不同生境地表蚂蚁群落的多样性。采集标本29 730头,隶属于5亚科20属46种。各试验地地表蚂蚁群落个体数量46-12 091,物种丰富度4-29,优势度水平0.191-0.77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597-2.250,均匀度指数0.181-0.791,Jaccard相似性系数0.033-0.697。9种生境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排序为Ⅰ>Ⅲ>Ⅷ>Ⅶ>Ⅸ>Ⅴ>Ⅱ>Ⅳ>Ⅵ。通过聚类分析,9种生境地表蚂蚁群落可分为干热性群落、喜热性群落、偏湿性群落及湿性群落。自然植被类型的蚂蚁群落均以臭蚁亚科占优势。人工植被中的云南松林大头蚁占优势,生态恢复状况良好;其余人工植被的恢复状况尚无法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蚂蚁群落 优势种 生态恢复 干热河谷
下载PDF
福建明溪闽楠天然林群落种间竞争的研究 被引量:51
13
作者 刘宝 陈存及 +3 位作者 陈世品 张国防 李柱国 彭东辉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在福建省明溪县闽楠保护小区内以闽楠及其伴生树种在正常林分和伴生树种为优势种组成的阔叶林分中的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 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 采用Lotka 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闽楠的共优种群(闽楠及其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关... 在福建省明溪县闽楠保护小区内以闽楠及其伴生树种在正常林分和伴生树种为优势种组成的阔叶林分中的优势度为环境容纳量, 用重要值百分数求取种间竞争系数, 采用Lotka 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闽楠的共优种群(闽楠及其伴生树种)种间竞争关系 结果表明平衡时,闽楠及其伴生树种相对优势分别为76 85%和23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伴生树种 重要值 竞争关系
下载PDF
林下套种阔叶树的马尾松林凋落物生态学研究 Ⅲ.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含量 被引量:26
14
作者 樊后保 苏素霞 +3 位作者 卢小兰 李丽红 王巧珍 刘春华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在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这5个混交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纯林的林地凋落物(包括A00和A0层)进行了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上述6个群落的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8448.0、15565.... 在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拉氏栲、青栲、闽粤栲、格氏栲和苦槠,形成针阔混交异龄林.对这5个混交林群落以及马尾松纯林的林地凋落物(包括A00和A0层)进行了收集、取样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上述6个群落的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8448.0、15565.8、11993.7、12718.6、6974.2和5020.0kg·hm-2,其中A00层在各群落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2%、59.6%、51.3%、61.0%、85.4%及86.3%,平均为61.7%.凋落物中各养分元素的含量在群落和组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趋势表现为Ca>N>Mg或K>P.6个群落的林地凋落物中,5种营养元素在A00层中的总含量范围为91.56~210.85kg·hm-2,而在A0层的含量范围为21.95~156.15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阔叶树 马尾松林 凋落物 生态学 混交异龄林
下载PDF
光皮桦苗高生长期划分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被引量:59
15
作者 陈存及 李生 +2 位作者 曹永慧 陈俊河 刘春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以光皮桦苗高月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光皮桦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5月 1 0日~ 5月 31日 ,幼苗期为 6月 1日~ 7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为 8月 1日~9月 30日 ,苗木生长后期为 1 0月 1日~ 1 2月 31日 ... 以光皮桦苗高月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光皮桦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5月 1 0日~ 5月 31日 ,幼苗期为 6月 1日~ 7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为 8月 1日~9月 30日 ,苗木生长后期为 1 0月 1日~ 1 2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时间推迟到 8~ 9月 ,原因是由于当年 5月上旬播种 ,播种时间推迟 ,速生期苗高生长量占苗木全年总生长量的 5 1 .87% .提出了各期的关键育苗措施 .保证苗高速生期有充足的水肥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高生长期 光皮桦 生长期划分 有序样本 聚类分析
下载PDF
5种主要森林类型涵养水源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志永 张卓文 +4 位作者 陈玉生 朱传忠 袁玉万 崔鸿侠 周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从林冠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二元线性关系;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林冠截留率为1... 从林冠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二元线性关系;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林冠截留率为16 34%~27 43%, 平均为22 15%, 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针叶混交林>柏木林; 凋落物储量为10 52~21 90t·hm-2, 平均为17 61t·hm-2, 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灌木林; 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 66~4 19mm, 平均为3 48mm, 依次为柏木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灌木林; 土壤层非毛管蓄水量为34 68~ 44 16 mm, 平均为40 35mm,依次为柏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灌木林; 各种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截留的降雨量总量为377 6~494 6t·hm-2, 平均为446 56t·hm-2, 柏木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好, 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小流域 林冠截留 凋落物持水 土壤蓄水
下载PDF
黄山松林不同树种树冠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毕晓丽 洪伟 +2 位作者 吴承祯 闫淑君 蓝斌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对植物的空间占据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探讨种群分布机制提供信息 ,分形几何是解决植冠和分枝格局形式的有力工具 .对寿宁、屏南二县黄山松林的不同树种冠幅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结果表明 :寿宁黄山松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屏南县黄... 对植物的空间占据能力的研究可以为探讨种群分布机制提供信息 ,分形几何是解决植冠和分枝格局形式的有力工具 .对寿宁、屏南二县黄山松林的不同树种冠幅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和比较 ,结果表明 :寿宁黄山松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屏南县黄山松种群冠幅分形维数 ;屏南县黄山松林中的黄山松、马尾松、木荷具有相对较大的冠幅分形维数 ,说明其种间竞争小 ;屏南县黄山松冠幅分形维数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冠幅 黄山松种群 改进单纯形法 树冠 树种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虚拟地理环境下的林分生长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权兵 唐丽玉 +2 位作者 陈崇成 兰樟仁 舒娱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4-228,共5页
森林生长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虚拟地理环境为在三维场景中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平台 首先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林分生长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森林生长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对于森林经营决策以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虚拟地理环境为在三维场景中模拟林分的生长过程提供了新的平台 首先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林分生长规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无法三维动态地表示林分的生长过程,然后讨论了虚拟地理环境和林分生长模型的关系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虚拟森林环境构造方法,并在这个环境中模拟了林分的生长过程 林分的生长模拟从林分的初植期开始,用Weibull分布获得林木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和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林分枯死模型,模拟林分密度的自然稀疏过程,并计算剩余林木的生长参数(胸径、树高、冠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建模 虚拟地理环境 可视化 生长模型 生长规律
下载PDF
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Ⅰ炼山初期林地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1
19
作者 俞新妥 杨玉盛 +3 位作者 何智英 马祥庆 吴擢溪 李振问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38-248,共11页
本文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分析研究炼山与不炼山的水土流失差异。通过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炼山的年径流量为2743.49m^3/ha,年土壤流失量为24.811T/ha,分别是不炼山的11倍和88倍。大量水土流失伴... 本文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分析研究炼山与不炼山的水土流失差异。通过一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十分严重,炼山的年径流量为2743.49m^3/ha,年土壤流失量为24.811T/ha,分别是不炼山的11倍和88倍。大量水土流失伴随着养分流失。有机质、速效氮、磷和钾的流失量分别为不炼山的15倍、24倍、16倍和5倍。经回归分析、炼山因素在影响本区水土流失诸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在本试验条件下24°—32°可能是水流面蚀强度的临界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山初期 林地水土流失 杉木 迹地清理 坡度 人工林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不同竹龄毛竹材物理性质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崔敏 殷亚方 +2 位作者 姜笑梅 刘波 张双保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8-343,共6页
以我国传统竹种——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在5个竹龄(0.5、1、2、4、6年生)和3个纵向高度水平对其壁厚、基本密度及干缩性(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等主要物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材壁厚6.69... 以我国传统竹种——毛竹(Phyllostachy pubescens)为研究对象,在5个竹龄(0.5、1、2、4、6年生)和3个纵向高度水平对其壁厚、基本密度及干缩性(径向干缩率、弦向干缩率和体积干缩率)等主要物理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毛竹材壁厚6.698-7.875mm,基本密度0.494-0.728g·cm-3,全干、气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10.204%-17.412%、7.881%-14.914%,全干时弦、径向干缩率分别为5.131%-6.119%、4.919%-5.826%,气干时弦、径向干缩率分别为3.953%-5.264%、3.663%-4.612%。壁厚和基本密度随竹龄增加呈增加趋势,干缩率呈减小趋势,2a后干缩率保持在稳定水平。沿纵向高度从基部到梢部,壁厚逐渐减小,基本密度、全干和气干径向干缩率呈增加趋势。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毛竹壁厚、基本密度、体积干缩率和径向线干缩率随竹龄变化在0.001水平显著;竹壁厚度和基本密度随竹秆纵向高度变化在0.001水平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物理性质 竹龄 纵向高度 差异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