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9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54
1
作者 黄俊 纪方 +2 位作者 曹磊 蔡晓斌 付青格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 目的: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理的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2月至2006年10月,分别采用DHS(DHS组,n=59)、Gamma钉(Gamma钉组,n=46)和PFNA(PFNA组,n=53)治疗并随访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8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各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DHS组和Gamma钉组低。DHS组、Gamma钉组和PFNA组优良率分别为86.44%、84.78%和90.57%,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Gamma钉组与PFN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DHS、Gamma钉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FNA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时间短。PFNA对骨折端的血循环影响和骨质破坏较小,固定更为牢靠,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 GAMMA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旁腺结节 被引量:63
2
作者 章建全 仇明 +4 位作者 盛建国 卢峰 赵璐璐 张航 刁宗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70,共9页
目的建立经皮射频和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增生结节的技术方案和评价指标,探讨其技术特征、方法步骤、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使用Celon ProBreath双极式射频电极针和Thy-ablationTM微波消融天线针在高频超声引导及超声造影监测下对9... 目的建立经皮射频和微波热消融治疗甲状旁腺腺瘤、增生结节的技术方案和评价指标,探讨其技术特征、方法步骤、安全性及疗效。方法使用Celon ProBreath双极式射频电极针和Thy-ablationTM微波消融天线针在高频超声引导及超声造影监测下对96例317枚良性病变甲状旁腺进行经皮穿刺消融,就消融策略、穿刺路径、保护重要血管和喉返神经及减少活检出血的措施、判断消融彻底性以及终止消融的指征、每枚腺体消融耗时(AT)及总手术时间(TOT)等消融术中技术问题进行探索与解析,对消融术后消融区的经时变化从多模式超声表现、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清钙水平、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组织学多层面进行跟踪评价。结果采用横切面引导同时显现穿刺目标、穿刺针和重要的解剖结构是安全穿刺的基础,液体隔离带法有利于制作安全穿刺路径并有效保护喉返神经、气管和食管免受热损伤;"热阻断血流"后活检可有效防止病变腺体内出血,并对1例胸锁乳突肌内出血提供有效止血。超声造影是消融过程的重要指导手段,可避免消融不彻底。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组TOT为(572.47±75.79)s、每枚腺体AT为(194.82±46.39)s,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组TOT为(1 548.47±323.83)s、每枚腺体AT为(217.55±52.42)s;消融后第2个月起消融区开始缩小,射频消融在体积缩小速度和幅度两个方面均优于微波消融;PHPT组中73.1%(19/26)、SHPT组中53.6%(156/291)的消融区在消融后第12个月超声检查时消失;术前99mTc-MIBI发现93.1%(295/317)的甲状旁腺病变,消融后均不再显现;消融区质地明显变硬,但会逐渐变软,与消融区体积缩小趋势平行;消融后血清PTH快速降低,PHPT组尤其明显;PTH有反跳现象,但在时间和程度上SHPT组与PHPT组明显不同。2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危象患者消融后2h内意识开始清醒。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甲状旁腺良性结节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手段微创化的最新体现,治疗过程精细、准确,安全省时,病灶灭活彻底,坏死物吸收良好,可迅速降低PTH,具有急救价值。PTH的反跳需引起对新生病灶的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肿瘤 腺瘤 甲状旁腺增生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热消融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及甘草甜素对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1
3
作者 王俊学 王国俊 +1 位作者 蔡雄 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及甘草甜素(GL)对撤除苯巴比妥钠(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测定肝/体质量比、肝组织DNA含量,观察组织学改变及原位凋亡细胞TUNEL标记等指标,观察腹腔内...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及甘草甜素(GL)对撤除苯巴比妥钠(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测定肝/体质量比、肝组织DNA含量,观察组织学改变及原位凋亡细胞TUNEL标记等指标,观察腹腔内注射OM150mg/kg及GL50mg/kg,3次/d,于36h后,对撤除PB后引起的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阳性对照组肝/体质量比及肝DNA含量分别回落16.3%及32.4%;GL组分别回落16.1%及28.9%;OM组无明显回落。组织学检查及凋亡细胞TUNEL标记显示:阳性对照组及GL组小鼠肝细胞出现典型凋亡改变,TUNEL标记阳性;阴性对照组及OM组小鼠肝细胞未见明显凋亡改变。结论:OM可阻断撤除PB诱导的小鼠肝细胞凋亡,GL对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甘草甜素 细胞凋亡 肝细胞 小鼠
下载PDF
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编制及试用 被引量:98
4
作者 齐艳 刘晓红 +2 位作者 邓光辉 李川云 唐云翔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 :编制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 (MSSNS) ,并通过试用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方式、借鉴国际通用量表等 ,在确定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常见负性情绪的基础上编制初步的量表测题 ,应用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技... 目的 :编制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 (MSSNS) ,并通过试用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方法 :采用专家咨询方式、借鉴国际通用量表等 ,在确定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常见负性情绪的基础上编制初步的量表测题 ,应用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技术 ,筛选项目 ,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测量对象为非精神科住院患者 10 10名。结果 :MSSNS包括 38个项目 ,每个项目与总分均呈显著性相关 ;MSSNS内部一致性系数 (Cronbachα)为 0 .932 9,分半信度系数为 0 .894 0 ;经因子分析筛选 ,MSSNS可概括为 4个因子 ,即焦虑、抑郁、愤怒和孤独 ;MSSNS总分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焦虑、抑郁两个因子均呈显著性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5 2、0 .5 33。 结论 :MSSNS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是一种较全面、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评定量表 编制 非精神科住院患者 心理评估
下载PDF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痉挛性腹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0
5
作者 叶萍 李兆申 +3 位作者 邹多武 许国铭 李珍 黄伟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0-390,426,共2页
间苯三酚(Spasfon)是法国Lafon大药厂生产的新型解痉药,在欧洲已广泛用于治疗由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疾病。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委托(批件XL-2000008),我们对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开放、随机对... 间苯三酚(Spasfon)是法国Lafon大药厂生产的新型解痉药,在欧洲已广泛用于治疗由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疾病。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委托(批件XL-2000008),我们对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痉挛性腹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开放、随机对照研究[1],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氢溴酸山莨菪碱 痉挛性腹痛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经皮热消融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87
6
作者 王淑荣 章建全 +4 位作者 徐庆玲 于守君 张永林 王锡菊 孙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与监测下经皮穿刺微波、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南京康友Thy-ablation型冷循环微波针及德国Celon-ProBreath单针双极式射频电极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104例(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与监测下经皮穿刺微波、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南京康友Thy-ablation型冷循环微波针及德国Celon-ProBreath单针双极式射频电极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104例(共289枚结节),观察治疗后的近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结果 289枚结节均达到完全灭活,部分结节消融后获得了病理诊断结果,光镜下显示消融区为无滤泡结构的坏死物质;消融后第3~6个月随访观察发现结节缩小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枚结节需要二次消融。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原位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效果确切,创伤微小,操作简便,恢复迅速,可于门诊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结节性病变 微波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乙肝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0
7
作者 陈小松 王国俊 +2 位作者 蔡雄 余宏宇 胡以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46-748,F003,共3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ICR-TgN(HBVadr1.2)SMMU 为动物模型,运用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肝脏内乙肝抗原含量...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ICR-TgN(HBVadr1.2)SMMU 为动物模型,运用ELISA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肝脏内乙肝抗原含量。结果:分别予氧化苦参碱100, 200, 300 m g/kg 腹腔注射,1次/d,30 d 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有明显的下降,且对两者作用一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氧化苦参碱200 m g/kg 作用10 d,20 d 时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氧化苦参碱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肝脏内HBsAg 和HBcAg 的含量,有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转基因小鼠 乙型肝炎 HBSAG HBCAG
下载PDF
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46
8
作者 蔡雄 王国俊 +3 位作者 瞿瑶 樊成辉 张瑞祺 徐文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验证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42例,CAH伴早期肝硬化(CAH+LC)9例;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 目的:验证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4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CPH)1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42例,CAH伴早期肝硬化(CAH+LC)9例;与α干扰素(IFN-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52例(CPHS例,CAH38例,CAH+LC6例)比较。结果:苦参素组丙氨酸转移酶复常率81.6%,胆红素复常率69.9%,IFN-α组分别为73.7%和64.0%(P>0.05)。苦参素组HBeAg阴转率44.4%,HBVDNA阴转率45.3%;IFN-α组分别为48.0%和51.9%(P>0.05)。苦参素组中CAH患者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1.0%和61.9%,而CPH分别为15.4%和15.4%,CAH+LC分别为11.1%和11.1%(P<0.05)。苦参素治疗患者除肌注部位轻度疼痛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有希望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苦参素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7
9
作者 邹晓平 许国铭 +2 位作者 李兆申 金震东 邹多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76-978,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 (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 ,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通过对 9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及 5 1例其他隆起性病变进行EUS检查 ,并与内镜活检、切除和手术病理进行比较。 结果 :上消化...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 (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 ,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通过对 97例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及 5 1例其他隆起性病变进行EUS检查 ,并与内镜活检、切除和手术病理进行比较。 结果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种类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其中间质细胞瘤最为常见 ,本组占 35 .81 % (5 3/1 4 8) ;EUS对本组的总诊断符合率达91 .2 2 % (1 35 /1 4 8) ;各种黏膜下肿瘤的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间质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为低回声 ,呈梭形或椭圆形 ,病灶边界清楚、包膜光滑、回声均匀。恶性间质细胞瘤边界不清 ,包膜完整性差 ,回声不均 ,常有断裂征 ;与间质细胞瘤难以鉴别的神经源性肿瘤与颗粒细胞瘤的声像图呈低回声。与胃镜、钡餐造影、CT等相比 ,EUS更易确定病变的性质。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超声内镜 CT X线钡剂
下载PDF
海螵蛸多糖对小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8
10
作者 郭一峰 周文丽 +3 位作者 张建鹏 刘军华 冯伟华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用海螵蛸中提取的多糖盐洗组分(CBP-s)预处理小鼠后,用无水乙醇灌胃处理,观察小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探究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用CBP-s分别预处理小鼠3d和5d,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其胃黏膜损伤,测定溃疡指数、胃内容物pH值,以及胃... 目的:用海螵蛸中提取的多糖盐洗组分(CBP-s)预处理小鼠后,用无水乙醇灌胃处理,观察小鼠胃黏膜的损伤程度,探究其保护胃黏膜的机制。方法:用CBP-s分别预处理小鼠3d和5d,再用无水乙醇诱导其胃黏膜损伤,测定溃疡指数、胃内容物pH值,以及胃黏膜的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100、200和400mg/kg CBP-s预处理3 d和5 d的小鼠溃疡指数下降;100、200和400mg/kg CBP-s预处理3d和5d,胃内容物pH值分别是3.09±0.20、3.43±0.23、3.32±0.15、3.34±0.25、3.38±0.15、3.68±0.24;400mg/kg CBP-s预处理3d和5d,胃黏膜的MDA含量较造模组都有显著下降[(125.41±28.79)vs(145.80± 26.13);(153.88±21.19)vs(127.14±5.68)nmol/g,P<0.05];除了100mg/kg预处理3d组,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GSH和NO的含量[GSH:(282.93±32.33),(293.57±20.76),(260.79±39.23),(253.71±21.11),(359.38±10.89)mg/g,P<0.05];NO:(23.40±4.41),(25.83±4.89),(21.60±3.05),(22.75±2.44)μmol/g,P<0.05];各组的SOD活性均有显著上升[(30.61±6.37),(45.35±1.90),(47.12±4.68),(36.48±5.64),(41.38±8.23),(39.42±8.76)U/mg,P<0.05]。结论:CBP-s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胃黏膜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胃黏膜 海螵蛸 多糖 溃疡指数 细胞保护
下载PDF
苦参碱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16
11
作者 陈伟忠 张俊平 +6 位作者 许青 胡振林 谢渭芬 张兴荣 马述春 胡和平 张贤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以苦参碱防治。观察了3,6,12周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并以苦参碱防治。观察了3,6,12周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苦参碱50mg/kg和100mg/kg均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的形成,同时能降低不同实验阶段血清ALT(P<0.01)、HA(P<0.01)以及肝组织中Hyp含量(P<0.05)。结论:苦参碱有防治四氯化碳诱发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肝纤维化 苦豆子 中药学
下载PDF
红花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戈 郭美丽 +1 位作者 李颖 张汉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0-221,共2页
目的:研究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从红花乙醇提取物中共分得7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芹黄素(Ⅰ)、6-羟基山柰酚-3-O-β-D-葡... 目的:研究红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红花中的化学成分,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从红花乙醇提取物中共分得7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芹黄素(Ⅰ)、6-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Ⅱ)、香豆酸(Ⅲ)、对羟基苯甲酰香豆酸酐(Ⅳ)、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Ⅴ)、cartormin(Ⅵ)和羟基黄色素A(Ⅶ)。结论:化合物Ⅳ为红花中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化学成分 糖苷 单体化合物 山奈酚 首次 山柰酚 羟基 D-葡萄糖 酸酐
下载PDF
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调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22
13
作者 陈伟忠 林勇 +3 位作者 谢渭芬 张俊平 张新 程志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碱 (Ma)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以 TRAP- EL 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采用 L 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 目的 :探讨苦参碱 (Ma)对肝癌细胞株 Hep G2 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以 TRAP- EL 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 ;采用 L 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 (h 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2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 Ma,孵育 4 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 ;同时将不同浓度的 Ma加入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并于加药后第 2 4 h、4 8h、72 h分别收集细胞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比。结果 :在 75 0μg / m l浓度 ,Ma可抑制端粒酶活性 ,明显下调 h TERT启动子的表达 ;加药后第 4 8h、72 h,5 0 0μg / m l、75 0μg / ml组中肝癌细胞 G0 / G1 期百分比明显增多 ,S期和部分 G2 / M期显著减少。 结论 :Ma可抑制肝癌细胞株 Hep G2 细胞 h TERT的表达并影响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端粒酶 细胞周期 基因表达调控 肝癌
下载PDF
玄参中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对LTB_4产生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52
14
作者 李医明 曾华武 +3 位作者 贺祥 姜远英 蒋山好 朱大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 目的:探讨玄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关系。方法:应用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和正、反相硅胶等层析方法,摸索多种溶剂系统对玄参中含量高的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应用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构。观察分离得到的主要单体成分对大鼠腹腔中性白细胞中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白三烯B4(LTB4)的影响,及对阈剂量的二磷酸腺苷,AA和20nmol/L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结果:共分得11种玄参水溶性成分,发现它们属于环烯醚萜甙和苯丙素甙类型。药理实验中苯丙素甙XS-8,XS-10在0.5mmol/L时对LTB4产生较强抑制作用;环烯醚萜甙XS-6,XS-7在相同条件下作用较弱。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在0.5mmol/L时,对体外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苯丙素甙的作用强于环烯醚萜甙。结论:玄参中的苯丙素甙和环烯醚萜甙成分与玄参的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环烯醚萜甙 苯丙素甙 血小板聚集 LTB4
下载PDF
四种根管充填材料的密封性比较 被引量:56
15
作者 尚永一 曹志中 +1 位作者 周中华 沙继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评价4种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管密封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完整前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牙,分别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AH—Plus糊剂加牙胶尖以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组随机选... 目的:评价4种根管充填材料的根管密封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新鲜拔除的人完整前牙40颗,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牙,分别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AH—Plus糊剂加牙胶尖以侧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每组随机选5颗牙经染色后行微渗漏长度测量;男5颗牙行扫描电镜测量根管壁与根管糊剂间微缝隙宽度。结果: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Vitapex糊剂组、Cortisomol糊剂组及AH—Plus糊剂组微渗漏均值分别为(3.04±1.30)、(0.74±0.49)、(0.87±0.44)、(0.60±0.26)mm,微缝隙均值分别为(11.70±5.95)、(3.05±2.75)、(1.55±1.75)、(1.95±1.00)μm,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微渗漏和微缝隙两项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余各组间均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根管糊剂逐渐被淘汰,急需我国自行研制新型根管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充填材料 密封性 比较 微渗漏 微缝隙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Vitapex糊剂Cortisomol糊剂 AH—P1us糊剂
下载PDF
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谭兴起 阮金兰 +2 位作者 陈海生 王菊英 王杰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药子的抗炎活性成分。 方法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对黄药子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分别采用红外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包括 1 H- NMR,1 3C- NMR以及 2 D- NMR)方法鉴定结构 ;并通过大鼠黄独乙素灌胃 ,考察... 目的 :研究黄药子的抗炎活性成分。 方法 :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对黄药子氯仿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分别采用红外 (IR)、质谱 (MS)、核磁共振 (包括 1 H- NMR,1 3C- NMR以及 2 D- NMR)方法鉴定结构 ;并通过大鼠黄独乙素灌胃 ,考察其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及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结果 :分离鉴定了 5个化合物 ,黄独乙素 ( ) ,黄独丁素 ( ) ,硬脂酸 ( ) ,β-谷甾醇 ( ) ,胡萝卜苷 ( ) ;口服黄独乙素 5 0 m g/ (kg· d)及 2 0 0 mg/ (kg· d)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跖肿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结论 :黄独乙素是黄药子抗炎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 抗炎活性成分 研究 化学成分 反复硅胶柱层析 氯仿部位
下载PDF
排粪造影的检查方法和正常测量 被引量:78
17
作者 卢任华 刘崎 +4 位作者 章韵 汪志杰 孔庆德 徐振花 张大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44-249,共6页
本文介绍了排粪造影的方法和排粪造影测量尺的制作。96例无排粪障碍者中有26例(27.08%)有异常表现。70例正常者的测量结果:肛直角:静坐98.67±13.84度;力排114.84±14.92度。肛上距:静坐9.87±7.72 mm;力排20.36±8.37... 本文介绍了排粪造影的方法和排粪造影测量尺的制作。96例无排粪障碍者中有26例(27.08%)有异常表现。70例正常者的测量结果:肛直角:静坐98.67±13.84度;力排114.84±14.92度。肛上距:静坐9.87±7.72 mm;力排20.36±8.37 mm。建议将国人力排时肛上距的正常值定为<30 mm;对经产妇<35 mm为相对正常值。肛管长:力排时为37.03±6 mm。乙耻距:力排时应为负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肛直角 耻尾线 肛上距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1
18
作者 尚雁君 黄才国 +3 位作者 蒋三好 朱大元 魏善建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0、40、60μg/ml迷迭香酸或1μg/ml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测尿酸生成量:1 mmol/L;测超氧离子:50μmol/L)和0.1 U/ml黄嘌呤氧化酶中,用生化仪测定5min尿酸生成量和... 目的:研究迷迭香酸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0、40、60μg/ml迷迭香酸或1μg/ml阳性对照别嘌呤醇,分别加入黄嘌呤溶液(测尿酸生成量:1 mmol/L;测超氧离子:50μmol/L)和0.1 U/ml黄嘌呤氧化酶中,用生化仪测定5min尿酸生成量和超氧离子生成(NBT显色法)。在1 ml 2×105/ml HL-60细胞悬液中加入100μl 6 mol/L黄嘌呤、100μl0.1 U/ml黄嘌呤氧化酶、500μg/ml迷迭香酸,分别以AnnexinⅤ-PI双标试剂盒法(以1μg/ml别嘌呤醇为阳性对照)或细胞周期法(以100 U/ml SOD为阳性对照)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迷迭香酸显著抑制尿酸生成和超氧离子引起的NBT显色,两种方法测得其IC50分别为56μg/ml和21μg/ml;对细胞凋亡的抑制率均在40%以上。结论:迷迭香酸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黄嘌呤氧化酶 尿酸 超氧离子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肢骨干天鹅型记忆接骨器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69
19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5 位作者 王家林 禹宝庆 王秋根 张秋林 梁雨田 王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目的 :研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 :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 ,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 188... 目的 :研制应用于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内固定的新型记忆合金接骨器。方法 :利用镍钛合金与上肢骨干解剖生理的特性和特征 ,采用光弹、电测及三维有限元法研制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SMC)。临床应用于锁骨、肱骨、尺桡骨干骨折与骨不连 188例 2 43根 ,平均随访 2 .2 5年。结果 :SMC在轴向多点位抗剪、折、旋 ,持骨力 98.40~ 12 5 .0 5 N;在纵向 ,将 15 2~ 196 N的记忆应力作用于骨断端。骨不连 92例 10 6根 ,平均术后 3.8个月 ,不连处为类骨板样骨替代 ;骨折 93例 134根 ,平均术后2 .6个月骨折处为骨板样愈合。全部病例无感染、无取出本器后再骨折和因本器所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优良率 98.76 %。结论 :SMC多点位轴向持骨、纵向加压 ,是治疗上肢骨干骨折与骨不连新而有效的技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天鹅型记忆接骨器 上肢
下载PDF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8
20
作者 吉泽 潘星 +3 位作者 姬峰 倪殿涛 商艳 白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0-1255,共6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苏州九龙医院确诊但未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的ACOS患者28例,给予为期12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ICS/LABA...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苏州九龙医院确诊但未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的ACOS患者28例,给予为期12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ICS/LABA)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FeNO值、FEV1%pred、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I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FeNO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将患者按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选取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检测其FeNO水平。结果治疗前、后ACOS患者的FeNO水平[(32.04±8.34)×10-9 mol/L vs(25.56±4.13)×10-9 mol/L,P<0.05]、诱导痰EOS[(18.51±5.36)%vs(13.18±1.56)%,P<0.05]、血清总IgE[(251.91±42.24)ng/mL vs(204.65±28.52)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EV1%pred[(52.03±7.03)%vs(55.16±8.20)%,P=0.391]、hs-CRP水平[(10.86±4.92)mg/L vs(9.16±1.82)mg/L,P=0.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8.34)×10-9 mol/L、(25.56±4.13)×10-9 mol/L vs(17.04±0.97)×10-9 mol/L,P<0.05]。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的患者在ICS/LABA治疗前、后的FeNO值、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ICS/LABA吸入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均呈正相关(治疗前:r=0.924,P<0.01;r=0.945,P<0.01。治疗后:r=0.247,P<0.01;r=0.443,P<0.01),而与血清hs-CRP、FEV1%pred则无相关性。结论 ACOS患者气道存在EOS性炎症,可使用ICS/LABA吸入治疗,其疗效不受年龄及吸烟状况的影响。FeNO检测可作为检测和评估ACOS使用ICS/LABA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且其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出气一氧化氮 IgE 诱导痰 嗜酸粒细胞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