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6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卷首语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岁次甲辰,时序维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肿瘤研究与临床》编辑部向全国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向长期以来关心、指导、帮助和支持本刊成长的各级领导、各位编委、广大作者和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肿瘤学 卷首语 肿瘤研究与临床
原文传递
EGFR-TKI与化疗一线治疗EGFR少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及预后比较
2
作者 郭燕蓉 王静 +5 位作者 郭沁香 赵畅 李媛 高宁 张小芳 杨卫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少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与化疗的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伴EGFR少见突变的NS...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少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与化疗的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伴EGFR少见突变的NSCLC患者资料。一线治疗前均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检测活组织或血液EGFR突变情况。根据一线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EGFR-TKI治疗组和化疗组。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P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169例EGFR少见突变患者纳入研究,年龄[M(IQR)]63岁(12岁),<65岁96例(56.8%),≥65岁73例(43.2%);男性70例(41.4%),女性99例(58.6%);EGFR G719X突变55例(32.5%),L861Q突变45例(26.6%),S768I突变17例(10.1%),复合突变52例(30.8%);一线接受化疗55例(32.5%),一线接受EGFR-TKI治疗114例(67.5%)。化疗组患者ORR 36.4%(20/55),DCR 85.5%(47/55);EGFR-TKI治疗组患者ORR 72.8%(83/114),DCR 90.4%(103/114);EGFR-TKI治疗组ORR高于化疗组(χ^(2)=20.70,P=0.001),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P=0.184)。G719X、L861Q、复合突变的EGFR-TKI治疗组ORR均高于相应突变的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D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GFR-TKI治疗组中位PFS时间9.7个月(95%CI:6.0~13.4个月),化疗组中位PFS时间3.8个月(95%CI:3.1~7.1个月);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GFR-TKI治疗组中位OS时间25.6个月(95%CI:18.0~37.9个月),化疗组中位OS时间31.7个月(95%CI:18.0~42.8个月);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脑转移情况[有比无:HR=2.306,95%CI:1.452~3.661,P<0.001]和一线治疗方式[EGFR-TKI治疗比化疗:HR=0.457,95%CI:0.317~0.658,P<0.001]是EGFR少见突变NSCL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脑转移情况(有比无:HR=2.087,95%CI:1.102~3.953,P=0.024;未知比无:HR=2.118,95%CI:1.274~3.520,P=0.004)为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一线化疗相比,一线EGFR-TKI治疗可改善EGFR少见突变NSCLC患者客观缓解及PFS,但未观察到OS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突变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铂类药物敏感BRCA突变卵巢癌复发患者奥拉帕利与含铂类药物方案治疗效果比较
3
作者 陈婧 唐楠 +5 位作者 吴圆圆 田原 刘彤 王艳丽 李冬杰 李润浦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77-183,共7页
目的探讨奥拉帕利与含铂类药物方案治疗的对铂类药物敏感的BRCA突变卵巢癌复发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细胞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100例对铂类药物敏感的BRCA... 目的探讨奥拉帕利与含铂类药物方案治疗的对铂类药物敏感的BRCA突变卵巢癌复发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细胞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100例对铂类药物敏感的BRCA突变卵巢癌复发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奥拉帕利组(以奥拉帕利片治疗)和含铂方案组(紫杉类药物+铂类药物治疗6个周期后服用奥拉帕利片维持治疗),各5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4、6个周期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糖类抗原(CA)125、CA199、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指标[T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比例)、CD4^(+)细胞与CD8^(+)细胞比值(CD4^(+)/CD8^(+))]、生命质量评分及安全性。获得随访3年的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情况,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奥拉帕利组和含铂方案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3±7)岁、(56±7)岁。两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原发肿瘤位置、病灶大小、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胚系BRCA突变、既往化疗反应患者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奥拉帕利组客观缓解率(ORR)[58.0%(29/50)比38.0%(19/50)]、疾病控制率(DCR)[80.0%(40/50)比56.0%(28/50)]均高于含铂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4、6个周期血清CA125、CA199及HE4水平均逐渐降低(均P<0.05),且治疗2、4、6个周期后奥拉帕利组这3个指标水平均低于含铂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奥拉帕利组治疗前、治疗2、4、6个周期CD3^(+)细胞比例、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均逐渐升高(均P<0.05),而含铂方案组均逐渐降低(均P<0.05);治疗2、4、6个周期后奥拉帕利组这3个指标均高于含铂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4、6个周期后生命质量评分均逐渐升高(均P<0.05),且治疗2、4、6个周期后奥拉帕利组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含铂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奥拉帕利组各级恶心、疲劳和乏力、呕吐、贫血、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含铂方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年,奥拉帕利组与含铂方案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帕利治疗对铂类药物敏感的BRCA突变卵巢癌复发患者效果优于含铂方案,且其提高患者T细胞水平、抑制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表达效果更强,提高生命质量,对提高治疗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复发 奥拉帕利 生物学标记 肿瘤 免疫 细胞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4
作者 车娟娟 王婧 +4 位作者 胡牧 甄洪超 林海珊 尚昆 曹邦伟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521例NSCLC患者资料,其中40... 目的探讨接受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521例NSCLC患者资料,其中40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无转移组),115例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浆FDP水平、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FDP水平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术前FDP水平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521例NSCLC患者中,女性266例,男性255例;年龄[M(Q_(1),Q_(3))]59岁(54岁,65岁);腺癌441例,鳞状细胞癌70例。无转移组和转移组NSCLC患者术前FDP水平分别为2.78 mg/L(2.35 mg/L,3.13 mg/L)和2.99 mg/L(2.56 mg/L,4.1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P<0.001)。早期(Ⅰ~Ⅱ期)患者术前FDP水平为2.56 mg/L(2.35 mg/L,3.20 mg/L),晚期(Ⅲ~Ⅳ期)患者术前FDP水平为2.99 mg/L(2.56 mg/L,3.20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42,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FDP水平与肿瘤长径呈正相关(r=0.287,P<0.001)。115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术前FDP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数呈正相关(r=0.679,P<0.001)。根据术前中位FDP水平(2.78 mg/L),将患者分为FDP≤2.78 mg/L组和FDP>2.78 mg/L组,两组NSCLC患者年龄、转移情况、肿瘤分期、肿瘤长径、淋巴结转移数和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SCLC患者术前血浆FDP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的转移情况和肿瘤临床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纤维蛋白原 肿瘤转移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观察
5
作者 温晓莲 王晶荣 +3 位作者 郑美婧 马莉 赵瑾 苏丽萍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应用西达本胺联合DICE(顺铂、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受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的18例既往... 目的观察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应用西达本胺联合DICE(顺铂、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4月接受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的18例既往多线治疗的复发难治B-NHL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近期疗效,统计不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56岁(25~71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3例,套细胞淋巴瘤4例,灰区淋巴瘤(GZL)1例;Ann Arbor分期Ⅱ期4例,Ⅲ期5例,Ⅳ期9例;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二线治疗4例,三线使治疗8例,四线及以上治疗6例。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完全缓解率为16.7%(3/18),部分缓解率为16.7%(3/18),总有效率(ORR)为33.3%(6/18)。性别、年龄、病理类型、Ann Arbor分期、预后评分、乳酸脱氢酶、骨髓浸润及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治疗线数分层患者间O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常见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其中,Ⅲ~Ⅳ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2.2%(4/18),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6.7%(3/18);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其中,Ⅲ~Ⅳ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7%(3/18),无Ⅲ~Ⅳ级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对于既往多线治疗的复发难治B-NHL患者,西达本胺联合DICE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案,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西达本胺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组蛋白H3K9me3和H3K27me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薛耀勤 梁国军 +2 位作者 赵玉山 温树伟 任来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H3K9me3和H3K27me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7年7月山西省肿瘤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未转移单纯手术组35例,同时性肝寡转移组29例,广泛转移组34例。选择2... 目的探讨组蛋白H3K9me3和H3K27me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7年7月山西省肿瘤98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未转移单纯手术组35例,同时性肝寡转移组29例,广泛转移组34例。选择2017年进行结肠镜检查的33例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H3K9me3及H3K27me3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H3K9me3及H3K27me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结果结直肠癌组H3K9me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1.2%(11/98),低于对照组[60.6%(22/33)](χ^(2)=33.33,P<0.001);结直肠癌组H3K27me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6%(13/98),低于对照组[97.0%(32/33)](χ^(2)=76.70,P<0.001)。对照组、未转移单纯手术组、同时性肝寡转移组和广泛转移组中,H3K9m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20/33)、17.1%(6/35)、10.3%(3/29)和5.9%(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P<0.001);H3K27m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7.0%(32/33)、14.3%(5/35)、20.7%(6/29)和5.9%(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6,P<0.001)。淋巴结转移度≤0.2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H3K27me3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度>0.2的患者[22.4%(11/49)比4.2%(2/48),χ^(2)=6.98,P=0.008]。H3K9me3阳性和阴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77.0个月(95%CI:10.6~143.3个月)、34.0个月(95%CI:25.5~42.5个月),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8);H3K27me3阳性和阴性结直肠癌患者中位OS时间分别为39.0个月(95%CI:15.3~62.7个月)、34.0个月(95%CI:24.3~43.7个月),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4)。结论H3K9me3和H3K27m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且随着肝转移、广泛转移的发生逐渐降低。H3K9me3和H3K27me3可能是潜在的抑癌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组蛋白 肝转移 蛋白质修饰 H3K9me3 H3K27me3
原文传递
miRNA-4469靶向PDIA4基因调控肾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7
作者 黄耿 桂定文 +2 位作者 袁琛 张晓玲 黄丽琼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4469(miR-4469)体外调控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基于OncomiR数据库分析miR-4469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生存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miR-4469在肾癌细胞株ACHN、OS-RC-2、SK-RC-20、769-P、A... 目的探讨miRNA-4469(miR-4469)体外调控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基于OncomiR数据库分析miR-4469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生存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miR-4469在肾癌细胞株ACHN、OS-RC-2、SK-RC-20、769-P、A498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的表达,将miR-4469表达水平最低的肾癌细胞分为miR-4469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miR-4469模拟物和阴性对照序列。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两组侵袭细胞数。应用TargetScan Release 8.0软件预测miR-4469与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4(PDIA4)mRNA的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69与PDIA4 mRNA的靶向关系。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DIA4 mRNA的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DIA4蛋白和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析OncomiR数据库相关数据显示,miR-4469高表达肾癌患者的总生存优于miR-4469低表达患者(P<0.001)。各肾癌细胞株中miR-4469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K-2细胞(均P<0.05),其中769-P细胞miR-4469表达量最低,选取769-P细胞进行后续实验。miR-4469组769-P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P<0.01)。miR-4469组769-P细胞侵袭数少于对照组[(19±3)个比(64±7)个,t=5.44,P=0.002]。与共同转染野生型PDIA4和miR-4469阴性序列组相比,共同转染野生型PDIA4和miR-4469模拟序列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低(0.42±0.07比1.01±0.08,t=5.74,P=0.001);共同转染突变型PDIA4和miR-4469阴性序列组与共同转染突变型PDIA4和miR-4469模拟序列组间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9±0.11比1.02±0.11,t=0.19,P=0.001)。miR-4469组769-P细胞PDIA4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98±0.23比7.19±2.23,t=2.77,P=0.032]。与对照组相比,miR-4469组769-P细胞PDIA4蛋白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的p-PI3K、p-AKT、p-mTOR、p-SGK1蛋白表达量均低(均P<0.05)。结论miR-4469与肾癌患者生存可能有相关性,其在各肾癌细胞株中表达均下调。miR-4469可能通过PDIA4调节PI3K-AKT-m-TOR通路,从而抑制肾癌769-P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miRNA-4469 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4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原文传递
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晶晶 陈倩倩 +1 位作者 吕萌萌 王金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脑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晚期阶段罕见并发症。脑转移通常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型数据库的发展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关于子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的报道有所增加。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来提高妇科恶... 脑转移是妇科恶性肿瘤晚期阶段罕见并发症。脑转移通常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型数据库的发展和诊断方法的改进,关于子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的报道有所增加。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文章综述了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常见晚期妇科肿瘤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脑肿瘤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乳腺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与保乳整形术效果比较
9
作者 于磊 张华一 杜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与保乳整形术后乳腺癌患者生存及复发、转移情况以及乳房重建满意度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及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与保乳整形术后乳腺癌患者生存及复发、转移情况以及乳房重建满意度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分析及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4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乳整形组(行保乳整形术)和乳房重建组[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比较干预效果、BREAST-Q量表评分和乳房美学效果。随访1年,记录患者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结果保乳整形组患者72例,年龄(45±1)岁;乳房重建组患者72例,年龄(45±2)岁。乳房重建组和保乳整形组患者术后1年均生存,局部复发率[1.39%(1/72)比2.78%(2/72),χ^(2)=0.34,P=0.560]、远处转移率[1.39%(1/72)比1.39%(1/72),χ^(2)=0.00,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乳房重建组BREAST-Q量表乳房满意度评分高于保乳整形组[(87±6)分比(6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3,P<0.001);两组社会心理健康、性健康、胸部生理健康、放疗不良影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房重建组乳房美学效果优良率高于保乳整形组[95.83%(69/72)比69.44%(50/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7,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与保乳整形术后生存及复发、转移情况相近,在社会心理健康、性健康、胸部生理健康、放疗不良影响方面亦未显示出差异,但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术乳房美学效果更佳,且患者对乳房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保乳成形术 生命质量
原文传递
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1例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于洋 赵利宏 +3 位作者 蒋荣娜 许力彬 张涵 邓大勇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PTTM)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2022年11月收治的1例PTT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为34岁女性,确诊胃腺癌晚期1年半,本次入院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目的探讨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PTTM)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肿瘤医院2022年11月收治的1例PTT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为34岁女性,确诊胃腺癌晚期1年半,本次入院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部CT可见左肺下叶磨玻璃密度影,肺动脉增宽,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CT下肺动脉造影检查无明显异常表现。给予糖皮质激素及低分子肝素钙抗凝等治疗,入院后第5天临床死亡。结论PTTM在临床中少见且预后极差。当肿瘤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伴肺动脉高压及血液高凝状态时,应当警惕PTTM的可能,应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并针对原发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 肺动脉高压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雷音 张景明 杨光耀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30例直肠癌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穿抗血栓弹力袜患者3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30例直肠癌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穿抗血栓弹力袜患者30例为对照。抗血栓弹力袜组术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血栓弹力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术后第2天给予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分析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围术期指标。结果低分子量肝素钙组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62±12)岁;抗血栓弹力袜组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63±1)岁。预防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防后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患者的FIB、D-D水平[(3.3±0.7)g/L、(341±30)μg/L]均低于抗血栓弹力袜组[(4.9±0.6)g/L、(428±40)μg/L](t值分别为9.51、9.61,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Plt、APTT、TT、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抗血栓弹力袜组[6.67%(2/30)比26.67%(8/30),χ^(2)=4.32,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2、3、4天的骶前引流管引流量均逐渐减少,但两组间引流管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子量肝素钙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时间长于抗血栓弹力袜组[(84±9)h比(73±10)h,t=4.81,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低分子量肝素钙较抗血栓弹力袜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血栓弹力袜 低分子量肝素钙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刘霞 高立永 +3 位作者 魏瑜 刘冰 韩正杰 潘二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0月收治的1例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 目的探讨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0月收治的1例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66岁,2021年2月因偶尔的干咳和胸痛就诊,CT发现左下肺胸膜下结节(长径0.6 cm),2022年10月复诊发现结节明显增大,评估后建议手术切除,光学显微镜下肿瘤呈低分化NSCLC形态,有局灶的坏死,未见明确的腺泡、乳头和微乳头结构,有部分实性巢团结构和部分弥漫散在胞质略嗜酸性、类似角化或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的区域。免疫组织化学TTF1、NapsinA、p40、CK5/6弥漫阳性表达,不表达CK7、CgA、INSM1、syn、CD56、PAX8和CDX2,特殊染色黏液卡红灶性染色,最终诊断为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特征的NSCLC。结论具有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双向分化免疫表型的NSCLC肿瘤细胞同时表达TTF1和p40,此类肿瘤比传统的NSCLC更具有侵袭性,肿瘤扩散更迅速,确诊需要排除肺实性腺癌和肺泡腔充填式生长的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 双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气管套管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比较
13
作者 郭贞 韩飞 刘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带气囊气管套管和钛套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气管套管的类型,分为甲组(钛套管,70例...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带气囊气管套管和钛套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40例因头颈部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气管套管的类型,分为甲组(钛套管,70例)、乙组(带气囊气管套管,70例),观察两组患者套管内痰痂堵塞、肺部感染、呕吐物误吸、出血误吸、套管脱出等情况。结果乙组患者出血误吸、分泌性误吸、套管脱落发生率均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套管堵塞、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带气囊气管套管可以提高围术期安全性,且带气囊气管套管的并发症更少,疗效更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气囊套管 钛套管 并发症
原文传递
雌激素相关受体α介导的脂噬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孔秀枝 单颖 +4 位作者 尤易文 顾苗 肖海娟 尤梦蝶 游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RRA)介导的脂噬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3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临床样本16例,其中正常鼻咽黏膜8例,鼻咽癌8例;选择永生化的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和鼻咽癌细胞C66... 目的探讨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RRA)介导的脂噬对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至2023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临床样本16例,其中正常鼻咽黏膜8例,鼻咽癌8例;选择永生化的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和鼻咽癌细胞C666-1、CNE2、TW03-EBV、TW03。将鼻咽癌C666-1、CNE2细胞株分别分为siR-NC组(转染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序列)和siR-ESRRA组(转染针对ESRRA基因的小干扰RNA)。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SRR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EdU实验检测C666-1、CNE2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C666-1、CNE2细胞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ESRRA、围脂滴蛋白3(PLIN3)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C666-1、CNE2细胞脂噬的形成;使用氟硼荧染料(Bodipy)标记脂滴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观察脂滴与LC3、PLIN3、LAMP2的共定位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ESRRA与PLIN3的靶向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SRRA蛋白相对表达量(1.15±0.75)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0.32±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09)。鼻咽癌细胞株C666-1、CNE2、TW03-EBV、TW03中ESRRA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39±0.044、1.420±0.030、2.867±0.044、1.323±0.022,均高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0.094±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8,P<0.001)。EdU实验结果显示,siR-NC组和siR-ESRRA组CNE2细胞中EdU标记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70.44±4.06)%和(51.51±0.92)%(t=7.88,P=0.001),C666-1细胞中分别为(62.25±3.89)%和(54.91±0.27)%(t=3.26,P=0.03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CNE2、C666-1细胞中siR-ESRRA组迁移细胞数均少于siR-NC组[CNE2细胞:(181±7)个比(261±21)个;C666-1细胞:(201±16)个比(256±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0,P=0.003;t=5.43,P=0.006)。qRT-PCR检测结果显示,siR-ESRRA组PLIN3 mRNA相对表达量较siR-NC组高(CNE2细胞:1.58±0.16比0.83±0.17,t=5.59,P=0.005;C666-1细胞:1.37±0.12比1.06±0.06,t=3.86,P=0.018)。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ESRRA与PLIN3有靶向结合关系。透射电镜观察敲低ESRRA后细胞中脂滴含量增加,与自噬小体结合减少;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与siR-NC组比较,siR-ESRRA组LC3和LAMP2与脂滴的共定位减少、PLIN3与脂滴的共定位增加。结论ESRRA在鼻咽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作为转录抑制子抑制PLIN3转录,降低脂滴稳定性,介导脂噬,促进鼻咽癌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雌激素相关受体α 围脂滴蛋白3 自噬
原文传递
无均整器模式在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深吸气屏气调强放疗中的价值
15
作者 钟长游 蒋振东 +4 位作者 俞海东 王晓阳 高博 陈爱辉 郭宏龙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无均整器(FFF)模式在左侧乳腺癌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调强放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年2022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改良根治术后行DIBH调强放疗的21例左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用6 MV FFF... 目的探讨无均整器(FFF)模式在左侧乳腺癌术后深吸气屏气(DIBH)调强放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年2022年12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改良根治术后行DIBH调强放疗的21例左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用6 MV FFF模式下制订的计划(FFF组)和6 MV有均整器(FF)模式下制订的计划(FF组)在每例患者的DIBH模式CT上设计7野调强计划。比较两种计划下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和生物学参数以及剂量验证结果。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M(Q_(1),Q_(3))]47岁(32岁,61岁)。FF组和FFF组靶区接受95%处方剂量的靶区占比(V95%)分别为(95.9±0.8)%和(95.7±1.9)%(t=2.98,P=0.089),最大剂量分别为(5401±251)cGy、(5424±201)cGy(t=2.85,P=0.181),适形指数分别为0.88±0.05、0.87±0.06(t=0.32,P=0.562),均匀指数分别为1.06±0.01、1.07±0.02(t=2.91,P=0.009),等效均匀剂量(EUD)分别为(51.81±0.21)Gy、(51.97±0.20)Gy(t=0.51,P=0.309),肿瘤控制率(TCP)分别为(99.68±0.01)%、(99.61±0.02)%(t=0.81,P=0.560)。FFF组和FF组计划均符合要求,所有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FFF组在左肺[5 Gy照射体积(V_(5Gy))、平均剂量(D_(mean))、EUD、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右肺(V_(5Gy)、D_(mean))、心脏(V_(10Gy)、D_(mean)、EUD、NTCP)和右侧乳腺(V_(5Gy)、D_(mean)、EUD)的辐射剂量均不同程度低于F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FF组和FF组机器跳数分别为(984±132)MU、(751±145)MU(t=-1.25,P<0.001),总出束时间分别为(1.4±0.3)min和(2.2±0.4)min(t=0.68,P<0.001);单个射野出束时间分别为(12±7)s、(16±10)s(t=2.68,P=0.001),FFF组患者每个射野出束时间均25 s以下;γ通过率分别为(97.1±2.8)%、(97.6±2.1)%(t=0.59,P=0.484)。结论在左侧乳腺癌调强放疗中,FFF模式对危及器官的辐射剂量较低,并具有更高的剂量率和更短的治疗时间。FFF联合DIBH技术在乳腺癌调强放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深吸气屏气技术 调强放射治疗 无均整器模式
原文传递
腹膜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俞钦川 赵志强 +2 位作者 关涛 黄云鹏 王列样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提高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淋巴结及肾脏受累的DLBCL与PTCL复合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71岁女性,以腹膜... 目的提高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淋巴结及肾脏受累的DLBCL与PTCL复合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71岁女性,以腹膜后巨大肿物为临床表现,伴有胸腔积液。行两次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常规病理、TCR及IG克隆性分析,并对胸腔积液行流式细胞学分析,同时行常规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后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病理结果可见异常B细胞及T细胞分布,TCR及IG克隆重排均阳性,胸腔积液可见异常表型的B细胞,诊断为复合性淋巴瘤(DLBCL合并非特指型PTCL),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肿瘤得到一过性控制,但最终患者死于疾病进展。结论复合性淋巴瘤比较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过程中需留意不同寻常的病理表现。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治疗需兼顾不同类型或重点治疗恶性度高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淋巴瘤 T细胞 外周 复合性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CD36与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系及其对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
17
作者 张立洪 吴巍 +2 位作者 胥广才 张培建 陶立德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
目的观察CD36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D36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及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相关信息分析371份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36转录本表达水平差异... 目的观察CD36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探讨CD36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增殖、迁移能力及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相关信息分析371份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CD36转录本表达水平差异。前瞻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8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组织中CD36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CCLM3及人正常肝细胞株LO2中CD36蛋白水平。将载有CD36干扰序列的质粒和空质粒转染到Huh7细胞或HCCLM3细胞,分别为sh-CD36组和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0、12、24、36、48、60 h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吸光度值表示),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将sh-CD36组或对照组Huh7细胞注射于BALB/c裸鼠腋窝皮下,每组4只,构建人肝癌异种移植裸鼠模型;接种1周后每周测量肿瘤长径、短径并计算肿瘤体积,接种5周后处死裸鼠,收集肿瘤标本并称量质量;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36、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肝癌组织中CD36转录本水平较癌旁组织高(4.2±1.8比3.2±1.5,t=2.28,P=0.035)。qRT-PCR法对48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检测显示,肝癌组织中CD3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0.76±0.26比0.48±0.23,t=3.52,P<0.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Huh7、HCCLM3细胞中CD36蛋白水平均高于LO2细胞,分别为LO2细胞的(1.42±0.11)倍和(1.68±0.16)倍(均P<0.001)。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sh-CD36组Huh7和HCCLM3细胞CD36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均P<0.001)。CCK-8法检测显示,sh-CD36组Huh7细胞和HCCLM3细胞分别于培养36 h和24 h开始增殖能力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均P<0.01)。划痕愈合实验显示,培养48 h的sh-CD36组Huh7细胞[(12±3)%比(30±5)%,t=4.01,P<0.001]和HCCLM3细胞划痕愈合率[(15±4)%比(29±5)%,t=4.16,P<0.001]均低于对应的对照组;Transwell实验显示,sh-CD36组Huh7细胞[(46±6)个/视野比(88±6)个/视野,t=5.56,P<0.001]及HCCLM3细胞24 h穿膜细胞数[(42±5)个/视野比(82±7)个/视野,t=5.34,P<0.001]均少于对应的对照组。皮下注射5周后,注射sh-CD36组Huh7细胞的裸鼠肿瘤体积[(682±268)mm3比(1375±512)mm3,t=4.73,P=0.006]和肿瘤质量[(432±95)mg/只比(871±109)mg/只,t=6.57,P<0.001]均低于注射对照组Huh7细胞的裸鼠;显微镜下观察,注射sh-CD36组Huh7细胞的裸鼠移植瘤标本中肿瘤细胞密度低于注射对照组Huh7细胞的裸鼠,CD36和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亦均低。结论CD36在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及人肝癌Huh7、HCCLM3细胞株中表达均上调,其可能与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敲低CD36表达体外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对人肝癌细胞异种移植裸鼠模型肿瘤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原 CD36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原文传递
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诱导产生的多倍体瘤巨细胞生物学特性
18
作者 乔爱琪 闫晓燕 +2 位作者 梁钢 郗彦凤 李灵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CoCl_(2)诱导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产生的多倍体瘤巨细胞(PGCC)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00μmol/L CoCl_(2)模拟缺氧环境诱导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36 h,活细胞继续常规培养、传代,20 d后收集细胞,即为PGCC组细胞;以常规... 目的探讨CoCl_(2)诱导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产生的多倍体瘤巨细胞(PGCC)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00μmol/L CoCl_(2)模拟缺氧环境诱导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36 h,活细胞继续常规培养、传代,20 d后收集细胞,即为PGCC组细胞;以常规培养的SKOV3细胞为对照组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PGCC的形成过程及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肿瘤干细胞标志物OCT4、CD117的表达;采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试剂盒、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试剂盒检测PGCC的脂肪分化及骨分化潜能;划痕实验检测PGCC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1μmol/L紫杉醇分别处理PGCC组和对照组SKOV3细胞,分别在0、24、48 h用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检测PGCC对化疗药物的抗性。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常规培养液培养的SKOV3细胞中有极少量PGCC;CoCl_(2)可以诱导SKOV3细胞形成PGCC,其形态近似圆形、缺乏分枝,体积为SKOV3细胞的3倍及以上,细胞核多为巨核或多核,PGCC可以出芽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部分PGCC中OCT4阳性表达,无CD117阳性表达;SKOV3细胞中OCT4和CD117均未表达。使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在第3个周期时可观察到PGCC胞质内有较大的空泡形成,油红O染色显示为橙红色、类圆形的脂滴;使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20 d,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PGCC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有明显的钙结节形成。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后24、48 h,使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PGCC的迁移率[(59±1)%、(66±3)%]均高于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11±3)%、(14±5)%](t值分别为32.20、19.55,均P<0.001);使用10%血清培养液培养PGCC的迁移率[(92±3)%、(100±0)%]均高于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20±6)%、(59±9)%](t值分别为16.19、8.00,均P<0.001)。1μmol/L紫杉醇处理48 h后,PGCC组细胞仍大部分存活,对照组SKOV3细胞大部分死亡。结论PGCC以出芽方式产生子代细胞;PGCC具有肿瘤干细胞的特性: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较强的化疗药物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多倍性 肿瘤干细胞 细胞分化 抗药性
原文传递
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的子宫颈透明细胞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19
作者 刘志艳 薛瑞峰 +4 位作者 王洋 耿建昊 杜荣旭 李永恒 王维虎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探讨子宫颈透明细胞腺癌(CCA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76年至2017年SEER数据库中431例确诊CCA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亚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探讨子宫颈透明细胞腺癌(CCAC)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76年至2017年SEER数据库中431例确诊CCA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亚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总生存(OS)的影响因素。结果431例患者中位年龄[M(Q1,Q3)]54岁(40岁,71岁),白种人333例(77.3%)。431例患者中位OS时间93个月(95%CI:47~148个月),1、2、5年OS率分别为80.1%、65.8%、54.2%。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Ⅰ期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Ⅱ期为83个月(95%CI:21~144个月),Ⅲ期为32个月(95%CI:16~47个月),Ⅳ期为9个月(95%CI:5~13个月),4个分期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EER分期局部病变期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区域病变期为46个月(95%CI:8~83个月),远处转移期为9个月(95%CI:5~12个月),3个分期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明确和部分未明确AJCC分期的患者中,118例接受单纯手术治疗,119例接受术后放疗,两组中位OS时间分别为443个月(95%CI:162~723个月)、102个月(95%CI:75~129个月),两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JCC分期Ⅰ期中单纯手术组与术后放疗组5年OS率分别为82.5%和78.5%,Ⅱ期分别为80.0%和52.3%,Ⅲ期分别为27.8%和63.3%;各期中两组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EER分期局部病变期中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5年OS率分别为88.9%和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区域病变期分别为45.5%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JCC分期(Ⅰ期比Ⅳ期,HR=0.281,95%CI:0.178~0.543,P<0.001;Ⅱ期比Ⅳ期,HR=0.347,95%CI:0.113~0.439,P<0.001;Ⅲ期比Ⅳ期,HR=0.399,95%CI:0.030~0.145,P<0.001)、SEER分期(局部病变期比远处转移期,HR=0.104,95%CI:0.059~0.182,P<0.001;区域病变期比远处转移期,HR=0.301,95%CI:0.195~0.463,P<0.001)、是否手术(是比否,HR=0.359,95%CI:0.241~0.535,P<0.001)是CCA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JCC分期、SEER分期和手术是CCA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放疗可能不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腺癌 透明细胞 放射疗法 预后
原文传递
巨大纵隔脂肪肉瘤手术切除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杨盛诏 马勇 +1 位作者 李峰 廉建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提高对巨大纵隔脂肪肉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纵隔脂肪肉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59岁男性,主诉咳嗽、气促3个月入院。胸部CT提示前纵隔可见巨大肿块... 目的提高对巨大纵隔脂肪肉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4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纵隔脂肪肉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59岁男性,主诉咳嗽、气促3个月入院。胸部CT提示前纵隔可见巨大肿块影,呈混杂密度,边界清楚;肿块包绕上腔静脉及双侧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受牵拉变形,双肺受压,局部肺实变,右肺为著。因侵袭双侧膈神经及左无名静脉,行纵隔肿瘤切除术+双侧膈肌折叠术+左无名静脉成形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巨大的胸内脂肪肉瘤,标本大小为30 cm×26 cm×18 cm;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巨大纵隔脂肪肉瘤罕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术中尽可能完整切除病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脂肪肉瘤 胸骨切开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