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4,0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新西部电影的新实践
1
作者 张阿利 李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西部电影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发了巨大的创作激情。在承接经典西部片美学旨趣的基础上,新西部电影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形式风格以及现实表达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其一,影片借助新时代的契机,深化和拓展了西部叙事...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新西部电影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发了巨大的创作激情。在承接经典西部片美学旨趣的基础上,新西部电影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形式风格以及现实表达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其一,影片借助新时代的契机,深化和拓展了西部叙事中的“人民性”“现代性”等重大命题;其二,在生态电影、新乡土电影以及西部儿童题材电影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其三,在电影的视听本体层面彰显了西部电影先锋性的语言特征,成为中国地缘电影创作和研究中的突出现象,也极大地强化了新时代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地域性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新西部电影 新实践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新维度
2
作者 唐月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主体、目标、价值、客体、空间五个维度赋予了文化产业新意蕴。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理解文化产业新维...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主体、目标、价值、客体、空间五个维度赋予了文化产业新意蕴。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理解文化产业新维度的核心。文化产业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面对的挑战各不相同,而文化产业新维度为文化产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思路,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眼光的文化产业是解决文化产业现代化难题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产业 新维度 文化产业现代化
下载PDF
延安时期戏剧作品的劳动叙事及其文化表征
3
作者 李有军 王慧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倡导大生产运动,间接完成了对边区军民的组织动员工作。“劳动”作为关键词频繁出现于延安时期的戏剧作品中,“劳动”与戏剧以连接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想象的姿态出场。有关劳动叙事戏剧作品的涌现,既是戏剧生...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倡导大生产运动,间接完成了对边区军民的组织动员工作。“劳动”作为关键词频繁出现于延安时期的戏剧作品中,“劳动”与戏剧以连接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想象的姿态出场。有关劳动叙事戏剧作品的涌现,既是戏剧生产组织对边区中央政策的主动响应,亦是剧作家群体在充分考量边区军民主体情感诉求基础上的有意识书写。延安戏剧作品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具典型性的“文本”,通过劳动叙事及其文化表征,具象呈现了边区“新人”的形象塑造与“新式家庭”的生成过程,进而有效激发了军民团结抗战的革命热情,促进了新的革命主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动叙事 翻身想象 新型伦理关系
下载PDF
瞩望一种新西部电影:历史、现实与“空间生产”
4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西部电影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以及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新西部电影的发展方略,进而重构新西部电影,推动西部电影产业、理论批评的... 在中国新时期电影史上,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西部电影的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当下互联网语境以及日益增长的“想象力消费”需求的背景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新西部电影的发展方略,进而重构新西部电影,推动西部电影产业、理论批评的发展。文章用“空间生产”范畴来重新阐释、认知西部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意义与价值,提出走向新西部、大西部电影的战略。西部电影的创作应该既与历史对话,也与当代对话;既应该接现实的“地气”,也应该超越现实,有容乃大。只有实施多元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才能走向文化发展的多元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电影 新西部电影 “空间生产”
下载PDF
类型与奇观:新西部电影的美学话语
5
作者 范志忠 王一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1,137,共7页
新西部电影的地理空间已经从经典西部电影中的大西北拓展到包括重庆、贵州、西藏等在内的西南地区。在多元文化交汇和碰撞中,新西部电影深度融合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个体性与体制性的关系,在一个同质化、平面化的全球化时代重建了差... 新西部电影的地理空间已经从经典西部电影中的大西北拓展到包括重庆、贵州、西藏等在内的西南地区。在多元文化交汇和碰撞中,新西部电影深度融合了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个体性与体制性的关系,在一个同质化、平面化的全球化时代重建了差异性空间,发展出了西部古装魔幻片、西部警匪片、西部歌舞片、西部生态片等多种审美样态和类型范式的西部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部电影 类型 奇观
下载PDF
丝绸时尚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多元化发展研究
6
作者 李正 叶青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2,共5页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丝绸时尚是一种材料、一种纹样形式呈现,更是一代代中国人技术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智慧凝结。信息时代万物互联,丝绸时尚艺术的样貌和审美形态日趋多元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释放新活力。论文分析丝绸时尚艺术与... 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丝绸时尚是一种材料、一种纹样形式呈现,更是一代代中国人技术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智慧凝结。信息时代万物互联,丝绸时尚艺术的样貌和审美形态日趋多元化,与科技融合发展,释放新活力。论文分析丝绸时尚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必然性,阐释其主要表现形式,从艺术审美和物质材料双重维度系统分析丝绸时尚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现状,探究丝绸时尚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多样性发展道路,为丝绸时尚艺术融入科技产业发展及其设计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艺术 科技融合 审美多元化
下载PDF
《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与造物理论的哲学基础
7
作者 高波 徐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 在研究对象高度重合的情况下,造物理论要想成为独立于设计理论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形成区别于后者的理论模式,进而必须确立起不同于后者的哲学基础。造物哲学应该广泛吸收传统哲学的思想资源。《周易·系辞传》的“制器”思想蕴含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其“道器关系”“圣人四道”“制器尚象”等哲学命题对造物及造物活动的本质、造物活动的根本原则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研究“制器”思想的重点在于超越其时代局限性,发现其与当下造物实践相适应的思想元素,如此才能为造物理论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与设计理论共存互补的现代理论形态提供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物理论 造物活动 设计理论 “制器”
下载PDF
汉代漆物的文化品格:美学的视角
8
作者 潘天波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 在中华漆物史上,汉代漆物是中华物质文化谱系中的重要支脉。它不仅谱写和演绎了汉代辉煌的器物文化史,还为世界输出独特的艺术精品与美学思想,并形成了卓然而立于中华文化巨峰上的文化品格。汉代漆物蕴含“守约以治广”“煌煌盛美”“规天矩地”“自然相生”“致用为本”等高贵的文化品格,它们贯穿于汉代造物及中华文化品格之中。这些具有典型性的造物品格既是汉代漆物的品格,又是汉代文化及中国传统美学的品格,为中华文化品格的最终形成注入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秉性,也为铸就中华工匠美学品格提供了卓绝的汉代漆物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漆物 汉代美学 文化品格 中华文明
下载PDF
开拓与隐忧——视觉文化语境下影像化叙事的文化内涵与审美反思
9
作者 李佳奇 吴景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的崛起对传统文学的生存状态造成了强烈冲击。小说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有意识地向影视靠拢,在文本创作中出现了影像化叙事倾向。二者的融合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推动了文体变革,但无节制地运用影...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影视艺术的崛起对传统文学的生存状态造成了强烈冲击。小说为了自身的发展,开始有意识地向影视靠拢,在文本创作中出现了影像化叙事倾向。二者的融合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推动了文体变革,但无节制地运用影视技法也损害了文学独立的审美品格,这是当前函待正视的问题,也是对创作者的考验。未来小说的发展既面临严酷的挑战,也迎来时代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影像化叙事 审美反思
下载PDF
来稿须知
10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艺术百家》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科技期刊数据库(SCD)源期刊、... 《艺术百家》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科技期刊数据库(SCD)源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学术期刊 来源期刊 学会会刊 艺术学理论 华东地区 扩展版 来稿须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
下载PDF
新见法国藏清代南音唱本《十送英台》的在地化意象与复调式叙事
11
作者 任增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93,共6页
新见法国国家图书馆皮藏《十送英台》作为中国传统说唱文学的稀见文献,与目前已知的清代《全本梁山伯即系牡丹记南音·十送英台》在文字表述和思想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法国藏南音唱本《十送英台》融入了岭南地区的风物意象,受南越区... 新见法国国家图书馆皮藏《十送英台》作为中国传统说唱文学的稀见文献,与目前已知的清代《全本梁山伯即系牡丹记南音·十送英台》在文字表述和思想表达方面存在差异。法国藏南音唱本《十送英台》融入了岭南地区的风物意象,受南越区域文化的反叛性品格以及晚清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复调式的叙事方式建构了祝英台自我与“他者”意识间的对话,人物刻画进一步突破了传统封建礼教的规约,呈现出别样的祝英台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藏汉籍 《十送英台》 在地化 复调 女性形象
下载PDF
艺术创作的无意识心理分析——以林风眠女性题材绘画中的“阿尼玛”原型为例
12
作者 刘纯成 李新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6,共8页
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性”(self)、“阿尼玛”(anima)等概念入手,从集体无意识心理学理论视角考察林风眠女性题材绘画创作,阐释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无意识心理现象。艺术创作不仅受到艺术家的个体无意识的影响,也受到艺术家集... 本文从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自性”(self)、“阿尼玛”(anima)等概念入手,从集体无意识心理学理论视角考察林风眠女性题材绘画创作,阐释艺术创作中普遍存在的无意识心理现象。艺术创作不仅受到艺术家的个体无意识的影响,也受到艺术家集体无意识的影响。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是艺术创造力的来源,更是我们共享“艺术”这一概念的前提。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象征,艺术具有的补偿性可以平衡社会意识中的偏见、反常或风险。从心理学视角对林风眠女性题材绘画进行理论阐释和艺术批评,有助于深度阐述、揭示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心理学 “自性” “阿尼玛” 女性形象 林风眠
下载PDF
易寓艮维:艮岳的名变、易理和取象物营构
13
作者 韩波 韩雅迅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9,共12页
在良岳名称变化的表层逻辑之下,隐藏着其园固景观功能和存在意义的转换及深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良岳景观的意匠问题,不能忽视“良”卦的意义及其与景观构成的象征关系。艮岳建造所遵循的文化观念的逻辑内核,应该是《易经》中“... 在良岳名称变化的表层逻辑之下,隐藏着其园固景观功能和存在意义的转换及深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良岳景观的意匠问题,不能忽视“良”卦的意义及其与景观构成的象征关系。艮岳建造所遵循的文化观念的逻辑内核,应该是《易经》中“良”卦的涵义演绎与其所取象的物质要素之间达到的完美契合。在中国园林营造史上,艮岳是首次围绕“良”卦方位展开设计的一处带有强烈主题色彩的景观工程。从设计意匠看,艮岳已超越了单纯的赋名层面,而将象征意义植入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中。营造者虽然需要土石、植物、动物的多样性来形成丰富的景观体验,但却是建立在首先保证“艮”之取象物配置齐备的基础之上的。艮岳的幻灭,在时人眼中似乎因应了“良”位在《易》理中带有纬色彩的“终始之处”和“凶害之所”的诠释,但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命运却更符合古代朝代兴替和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岳 艮维 易理 取象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儒士”身份与正声“律曲”——元代“以曲取士”争论再认识
14
作者 张婷婷 温家天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 元代是否存在“以曲取士”,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仍有可诠释的空间。文章试从“戊戌选试”““曲”“词”称谓”和“以儒任吏”三个方面展开阐述,提出以曲取“士”是为了确定儒人的户籍身份,并非科举意义上的步入“仕途”。在元代以“律赋”为重的风气下,遵守格律的文人“曲”被认为是与词一体的“乐府”,以词赋取士,即包括以“律曲”取士。“以曲取士”概念的再界定,或许可以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科举 元曲 词赋 以儒任更
下载PDF
百年英语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知识谱系和方法论反思
15
作者 宋石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脱胎于西方艺术史研究,发端于海外博物馆鉴藏体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起步探索期到二战后的发展鼎盛期再到80年代以后的多元化时期,历经艺术史的学科危机和新旧艺术史的分野,多元开放的艺术史格局逐渐形成... 英语世界的中国艺术史研究脱胎于西方艺术史研究,发端于海外博物馆鉴藏体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起步探索期到二战后的发展鼎盛期再到80年代以后的多元化时期,历经艺术史的学科危机和新旧艺术史的分野,多元开放的艺术史格局逐渐形成。百年英语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的更新,从风格分析、图像阐释、原境分析到艺术社会史,生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自21世纪以来,跨文化、空间转向、全球艺术史与多元文化的新趋势出现。本文回溯了英语世界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知识谱系、发展分期和方法论的演变,旨在从学理层面宏观把握其脉络走向,为当下尚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本土艺术史学科的话语体系建构和方法论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世界 海外中国艺术史 知识谱系 方法论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重构视域下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路径与中国对策
16
作者 车树林 贾必玉 余成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国际分工格局大调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塑造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竞争新优势,摆脱“低端锁定”与“高端封锁”双重困境,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日益引起关注。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竞争创新效... 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国际分工格局大调整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塑造中国数字创意产业竞争新优势,摆脱“低端锁定”与“高端封锁”双重困境,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日益引起关注。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竞争创新效应、产业关联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吸收门槛效应四个作用机制实现。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视域下,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走技术应用创新、内容生产创新、制度治理创新以及业态融合创新等中高端发展路径。然而,上述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对于特定国家或地区而言,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目前中国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应该紧抓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契机,推动数字创意产业积极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此,本文提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内容生产创作、建立互动竞争机制、创造稳定政策环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供应链式整合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数字创意产业 高质量发展 升级路径
下载PDF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文旅发展正确方向和实践导向
17
作者 杨志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重要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谋划、一体推进,真正融会贯通到文旅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一是聚焦“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更高站位推动文化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二是聚焦“探索新经验”重大任务,更实举措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三是聚焦丰富高品质生活,更高水平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四是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大力度抓好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江苏文旅 文旅发展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下载PDF
网络平台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
18
作者 周锦 高文岭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网络平台作为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带来新动能。本文将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解构为核心层、支撑层及环境层,分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及网络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 网络平台作为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下的产物,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带来新动能。本文将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解构为核心层、支撑层及环境层,分别构建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及网络平台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3-2021年全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计算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与网络平台的耦合协调度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与网络平台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绝大多数省份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平台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生态体系推进路径,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网络平台 生态体系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小说何以成为表演艺术?——彼得·基维对文学本体论的新探索
19
作者 王慧婷 殷曼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基维试图整合古德曼“代笔的”艺术,将以小说为主的虚构文学也纳入戏剧、音乐等表演艺术。在基维看来,小说的示例并非固定不变的文字标记,而是读者的每一次阅读体验。阅读可以作为听觉表演而存在,作为表演的阅读就是读者在脑内扮演讲故... 基维试图整合古德曼“代笔的”艺术,将以小说为主的虚构文学也纳入戏剧、音乐等表演艺术。在基维看来,小说的示例并非固定不变的文字标记,而是读者的每一次阅读体验。阅读可以作为听觉表演而存在,作为表演的阅读就是读者在脑内扮演讲故事的人给自己讲故事。默读表演以“解释”为驱动力,“解释”能力在一次次阅读实践中获得提升。“批评”是更深入的“解释”,它既存在于两次阅读体验的间隙里,也存在于阅读结束后的反思中。基维将“解释”与“批评”的权利赋予普通读者,体现了他对文学行动价值的体认。基维的这一表演式文学本体论契合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文艺理论的表演性转向,他对表演式文学传统的谱系学追溯也适用于中国的文学历史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体论 彼得·基维 分析美学 表演
下载PDF
西部电影与共同体美学
20
作者 李明昱 饶曙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在当下,为推动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话题度是助力,地域性是武器,打造西部系列电影以及西部标识和品牌是方法,西部电影品牌资产管理是手段,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共同体思维。不过,西部电影要形成的共同体,并非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 在当下,为推动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话题度是助力,地域性是武器,打造西部系列电影以及西部标识和品牌是方法,西部电影品牌资产管理是手段,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共同体思维。不过,西部电影要形成的共同体,并非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而是充分包容地域化、差异化、多样化,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富有张力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电影 话题度 品牌 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