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6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学对《西部中医药》杂志“疫病·新冠肺炎”专题的研究
1
作者 赵尹铭 王蕾 周波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67-71,共5页
目的:对《西部中医药》杂志“疫病·新冠肺炎”专题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阐述其研究状况,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Excel进行数据汇总,并利用CiteSpace 5.8.R1软件和中国知网(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 目的:对《西部中医药》杂志“疫病·新冠肺炎”专题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阐述其研究状况,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Excel进行数据汇总,并利用CiteSpace 5.8.R1软件和中国知网(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载文数量、发文作者、关键词、发文机构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31篇,经文献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运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方面,重点关注包括甘肃在内的西部地区抗疫经验。结论《:西部中医药》杂志策划“疫病·新冠肺炎”专题,体现了其在大疫当前的态度和担当,充分展现了各地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取得的成绩,传播中医药辨证论治新冠肺炎的经验,也展现了“甘肃经验”在防治新冠肺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医护人员在新冠肺炎的临床诊疗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中医药》 疫病 新冠肺炎 文献计量学 甘肃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痛经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小港 王钰 +3 位作者 徐义峰 董辛 周聪慧 章德林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的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等进...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的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等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151首治疗痛经的方剂,涉及中药191味;其中出现频次≥10的中药为当归、川芎、延胡索、白芍、香附、甘草等共36味,药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则偏辛、苦、甘,多入肝、脾、心经。选取出现频次≥25的13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当归-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常用药对21组,并通过提升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得到“当归-川芎-白芍”核心组合。进行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组合,C1:白芍、熟地黄、川芎、当归;C2:牡丹皮、茯苓;C3:香附、甘草;C4:桃仁、红花,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以补血活血、化瘀散结、疏肝理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方剂大辞典
下载PDF
北五味子的采收加工与炮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于艳 陈民 +4 位作者 闵冬雨 龚伟 樊晖 田原 张泽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总结近年采收期对北五味子中木脂素、有机酸、多糖等多种成分的影响,考察晒干、阴干、烘干等产地初加工方法,以及醋制工艺、酒制工艺、盐制工艺等,炮制后北五味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炮制后北五味子镇静催眠、降血糖、保肝和保肾等药理作... 总结近年采收期对北五味子中木脂素、有机酸、多糖等多种成分的影响,考察晒干、阴干、烘干等产地初加工方法,以及醋制工艺、酒制工艺、盐制工艺等,炮制后北五味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炮制后北五味子镇静催眠、降血糖、保肝和保肾等药理作用变化情况,指出北五味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多种常用复方中均有使用,应用前景广泛,但仍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开展北五味子采收、加工、炮制等方面的研究,为北五味子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采收期 初加工 炮制 工艺考察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4
作者 李亮 朱晓铭 +7 位作者 唐晓勇 陈玉庆 刘强光 郑君 乔登嫣 骆元斌 刘迎萍 屈红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微生态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72只大鼠中,选择12只为正常组,其余60只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观察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影响,为深入探讨茴香枳术汤对粘连性肠梗阻微生态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72只大鼠中,选择12只为正常组,其余60只制备大鼠粘连性肠梗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茴香枳术汤低(1.13 g/mL)、中(2.25 g、mL)、高(3.38 g/mL)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对应药物治疗3天,末次给药后12 h股动脉取血,鲎试验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脱颈处死大鼠,取部分粘连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假手术组及茴香枳术汤各剂量组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下降(P<0.01)。病理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肠壁形态逐渐恢复,炎症消退。结论:茴香枳术汤具有良好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肠道微生态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粘连性 茴香枳术汤 内毒素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许海燕 刘艳红 +3 位作者 王珊 侯敏娜 王青 彭修娟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对百合知母汤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靶...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对百合知母汤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靶标预测,将焦虑与失眠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构建;富集分析百合知母汤干预焦虑、失眠的关键靶标;构建可视化的“中药方剂-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疾病关键病理环节”多层次网络关联图。结果:百合知母汤有效成分主要为皂苷、黄酮、挥发油、有机酸等,百合知母汤作用潜在靶标共128个,其中与药物相关靶标14个,与疾病相关靶标114个,药物与疾病共有靶标2个,分别为NR3C1和GABRA1。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主要作用于GABRA1、NFKB1、AR、SMC1A、PIK3CA、NR3C1、DRD2等基因或蛋白靶标中,涉及氨基丁酸、氯离子跨膜运输、突触后膜电位、γ-氨基丁酸的突触传递、神经元凋亡过程负调控及信号转导效应等通路。结论:百合知母汤抗焦虑与失眠的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GABRA1、NFKB1、DRD2等基因或蛋白表达,调控氨基丁酸、氯离子跨膜运输等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失眠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百合知母汤
下载PDF
茯苓酸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赵婷秀 兰钰琪 +2 位作者 金贺 何彦丽 杜标炎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20、40、80μmol/L)PA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PA对B16细... 目的:研究茯苓酸(pachymic acid,P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20、40、80μmol/L)PA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PA对B1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PA对B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A可以明显抑制B16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关系(P<0.01);PA干预24 h后可以显著抑制B16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P<0.01);40μmol/L的PA能上调B16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并下调Vimentin蛋白的表达(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40μmol/L的PA可明显降低B16细胞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论:PA可以抑制B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16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B16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酸 小鼠黑色素瘤 增殖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小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7
作者 刘寅 艾春玲 +4 位作者 李秀玲 王彦红 刘艳华 项颗 孙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97例,根据是否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分别为123例与74例。观察两组治疗第4、8、12周的眩晕复发率及相关结局指标。结果:治疗第4、8、12周,眩晕复发率中药组依次为14.9%、18.4%、29.7%,西药组依次为12.3%、32.8%、55.6%,其中第8、12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眩晕残障量表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VAS评分改善情况西药组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DHI、VAS评分改善情况中药组均优于西药组(P<0.05);共收集门诊处方273首,涉及中药76味,使用频率前十位的中药依次为天麻、法半夏、柴胡、茯神、远志、茯苓、酸枣仁、煅龙骨、珍珠母、黄芩。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在改善眩晕症状,控制眩晕复发方面优势明显,但起效速度方面不及西药治疗。临床用药以疏肝解郁、重镇安神为主,安神之法应贯穿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用药规律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_(1)、TSGF的影响
8
作者 邓星佑 林忆平 +2 位作者 吴向农 李剑峰 张霞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 目的:探究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的影响。方法:将135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对照B组和联合组,每组45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A组采用疏调气机法治疗,对照B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联合组采用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3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中医证候积分、血清雌激素指标[雌二醇(estradiol,E_(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TGF-β_(1)、TSGF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A组的84.44%(38/45)、对照B组的80.00%(36/45)(P<0.05);治疗后3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联合组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联合组大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月经异常、下腹胀痛、面色晦暗积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PRL、LH、E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血清AOPP、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GF-β_(1)、TSGF水平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6/45),与对照A组的6.67%(3/45)、对照B组的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调气机法联合桂枝茯苓胶囊能提高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下调血清TGF-β_(1)、TSGF水平,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疏调气机法 转化生长因子β_(1)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桂枝茯苓胶囊 米非司酮
下载PDF
“互联网+”模式下3-6岁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干预效果
9
作者 陈凌华 雷玲 +2 位作者 张沥文 李杰 何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模式对3~6岁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顺庆区4所条件基本相同的幼儿园中2018年6~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3~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 目的:研究“互联网+”模式对3~6岁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充市顺庆区4所条件基本相同的幼儿园中2018年6~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3~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进行常规儿童保健+饮食行为干预+“互联网+”干预+个案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儿童保健+饮食行为干预,1年后观察两组儿童干预效果,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百分比等。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腰围、体质指数、体脂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儿童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互联网+”模式下3~6岁儿童肥胖相关饮食行为干预相比传统线下干预模式效更显著,可以更好达到预防、干预、控制肥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儿童 饮食行为 互联网+
下载PDF
薏苡仁油联合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王韬 费建东 +1 位作者 聂双发 李磊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薏苡仁油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d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薏苡仁油、5-FU以及薏苡仁油+5-FU对人结肠癌HCT... 目的:分析薏苡仁油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d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薏苡仁油、5-FU以及薏苡仁油+5-FU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生存蛋白(Survivin)mRNA表达水平。结果:薏苡仁油、5-FU、5-FU+薏苡仁油均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且薏苡仁油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薏苡仁油组及5-FU组相比,5-FU+薏苡仁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油组、5-FU组、5-FU+薏苡仁油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油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薏苡仁油组细胞凋亡率高于5-FU组及薏苡仁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薏苡仁油组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Survivin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薏苡仁油组Survivin mRNA表达较5-FU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油能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与5-FU联合应用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urvivin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薏苡仁油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基于TGF-β_(1)/Smads信号通路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影响
11
作者 白敏 李晓翠 +2 位作者 靳世英 李慧 吴洁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纤维化和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大蒜素对T2DM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5 mg/kg)、大蒜...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肾纤维化和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大蒜素对T2DM所致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大蒜素低剂量组(5 mg/kg)、大蒜素中剂量组(10 mg/kg)、大蒜素高剂量组(20 mg/k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常规饲养,其余各组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大蒜素各剂量组大鼠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大蒜素溶液,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4周。干预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称量体质量;生化分析法测定24h尿蛋白(24 hour urine protein,24h UP)、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Masson染色进行肾组织纤维化检查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p-Smad3蛋白表达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ColⅢ)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增大、系膜基质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大鼠空腹血糖、24h UP、BUN、SCr、CVF、TGF-β_(1)、p-Smad2、p-Smad3、Col I、ColⅢ均升高,体质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体质量升高(P<0.05),24h UP和血清BUN、SCr水平降低(P<0.01),病理学改变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组织CVF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TGF-β_(1)、p-Smad2、p-Smad3、Col I、ColⅢ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大蒜素对T2DM大鼠肾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调控TGF-β_(1)/Smads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纤维化 胶原蛋白 TGF-β_(1)/Smads信号通路 大蒜素
下载PDF
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免疫炎症因子和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12
作者 谢心 徐浣白 +2 位作者 樊月月 罗浩 吴坚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免疫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对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的影响。方法:46只4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出10只为空白组,只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6只采用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完成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养阴方组(中药组)和瑞舒伐他汀组(西药组),每组10只。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给药6周后胸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1),TGF-β_(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水平及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病理变化。结果:用SNK法两两比较,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在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方面均明显降低(P<0.05),胸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养阴方组大鼠胸、腹主动脉各层细胞结构的组织修复方面优于模型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益气养阴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hs-CRP、TGF-β_(1)、IL-8、MMP-9的表达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益气养阴方 炎症因子 胸主动脉内膜 胸主动脉中膜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槲皮素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王旭东 朱海生 +1 位作者 李晓蕾 麻瑞娟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氨苄青霉素(AMP组,200 mg/kg)组,Que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30只。...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对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氨苄青霉素(AMP组,200 mg/kg)组,Que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每组3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小延髓池注射奈瑟球菌悬液的方法制备脑膜炎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均每12 h给药1次(AMP皮下注射给药,Que灌胃给药),共给药5次。统计各组大鼠存活率,进行症状评分,伊文思蓝渗透法检测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HE染色法行脑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血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含量和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生化分析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p65、IκBα、HMGB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MP组和Que中、高剂量组大鼠存活率显著升高且症状评分、伊文思蓝渗透量降低(P<0.01);脑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血浆LPS含量和脑组织TNF-α、IL-1β、IL-6、MDA含量降低,SOD、CAT活性升高(P<0.05或P<0.01);p65、HMGB1相对表达量降低而IκBα相对表达量升高(P<0.01)。与AMP组比较,Que高剂量组大鼠存活率升高,症状评分和伊文思蓝渗透量降低(P<0.05或P<0.01);血浆LPS含量和脑组织TNF-α、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p65、HMGB1表达量显著降低且IκBα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Que能够通过降低LPS水平、抑制NF-κB炎症通路、下调HMGB1表达、改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脑组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进而达到保护奈瑟球菌感染脑膜炎大鼠脑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奈瑟球菌 脑膜炎 脂多糖 炎症 大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患者临床观察
14
作者 刘雅琴 李淑玲 祁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患者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患者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次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3.33%(22/30)]高于观察组[96.67%(29/30)](P<0.05)。两组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均减少,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心悸、悸动不安、神疲乏力、气短、五心烦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减少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室性早搏次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 参松养心胶囊 室性早搏 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五步操临床应用研究
15
作者 徐霞 段利冬 +5 位作者 王亚洁 陈志龙 程世红 成海燕 何燕 李亚欣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目的:观察颈椎五步操康复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0例CSR保守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措... 目的:观察颈椎五步操康复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90例CSR保守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颈椎五步操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后各时间点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出院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NDI、V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1),两组患者颈椎关节活动范围均较入院时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椎五步操能够有效缓解CSR患者颈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颈椎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颈椎五步操 康复 护理
下载PDF
邓强主任医师辨治胸腰椎结核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与经验总结
16
作者 马斌祥 屈红 邓强(指导)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邓强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辨治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1日在甘肃省中医院住院的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方案:四联抗结核药物(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乙胺...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邓强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辨治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20年9月31日在甘肃省中医院住院的4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治疗方案:四联抗结核药物(利福平胶囊、异烟肼片、乙胺丁醇胶囊、吡嗪酰胺胶囊)口服+胸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围术期中医药辨证论治,并配合围手术期功能锻炼。观察术后2周及术后1、3、6、12、18个月患者血沉、Cobb后凸角、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验案探讨其辨治该病的经验。结果:术后18个月患者血沉、VAS评分分别为(8.45±2.11)mm/h、(1.55±1.31)分,低于术后2周的(48.55±6.14)mm/h、(6.12±1.23)分(P<0.05);Cobb后凸角、ASIA分级术后18个月高于术后2周;术后18个月总有效率为97.9%(46/47),高于术后2周的66.1%(31/47);术后6个月1例患者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手术切口尾端崩裂约2 cm,无脓性分泌物流出,给予清创缝合换药后,正常愈合;术后18个月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断裂伴发脊柱变形,进行了再次手术。结论:口服四联抗结核药物+胸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围术期补虚培元兼化痰通络,可改善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ASIA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胸腰椎 中西医结合 经验 邓强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消化系疾病领域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郑雪 王培 +1 位作者 严展鹏 朱方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食管癌、胃癌及胃炎、胰腺癌、胰腺炎、肝癌及脂肪性肝病、老年性便秘等疾病的网络药理学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中医药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中药有效成分、作用靶点等,提出问题与展望,为研发中药创新药物提供思路。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消化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丹黄化浊通瘀丸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王志刚 刘卓 马小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丹黄化浊通瘀丸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痛风性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调节血脂、止痛等对症处理,并口服别嘌呤醇及坎地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丹黄化浊通瘀丸。两组... 目的:观察丹黄化浊通瘀丸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痛风性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调节血脂、止痛等对症处理,并口服别嘌呤醇及坎地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丹黄化浊通瘀丸。两组均于治疗12周后评定疗效,并测定治疗前后血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肌酐、β_(2)微球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高于对照组[78.0%(39/50)](P<0.05)。两组血尿酸、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β_(2)微球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血尿酸、β_(2)微球蛋白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应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丹黄化浊通瘀丸治疗痛风性肾病可明显降低尿酸、减少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痛风性 丹黄化浊通瘀丸 血尿酸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19
作者 张丽娜 张参军 +1 位作者 何金丽 陶富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完整的、符合标准的处方共242首,中药177味,其中高频药物有远志(210次)、酸枣仁(164次)、柏子仁(154次)、茯苓(119次)、半夏(115次)、龙骨(115次)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出的相关药物组合中,二项关联规则以“远志→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三项关联规则以“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药物关联网络图显示柏子仁、远志、酸枣仁、茯苓、龙骨等药物与其他的高频药物之间关系紧密,用药频率比较高。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结论:廖志峰名中医辨治失眠用药主要脏腑为心、肝、肾,配伍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安神之品,以四君子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温胆汤等处方为基础方剂,加入镇静安神、宁心安神的药品,处方简练有效,辨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失眠 用药规律 名中医经验 廖志峰
下载PDF
藏红花素通过PI3K/Akt/GSK-3β通路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20
作者 赵宁 夏利敏 宋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以人正常乳腺MCF-10A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藏红花素0(空白对照组)、200、400、800 mg/L和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15 mg/L干预对数生长... 目的:探讨藏红花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以人正常乳腺MCF-10A细胞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受试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藏红花素0(空白对照组)、200、400、800 mg/L和LY294002(PI3K特异性抑制剂)15 mg/L干预对数生长期MCF-10A细胞和MCF-7细胞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克隆能力,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Akt(p-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磷酸化GSK-3β(p-GSK-3β)、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9(cysteine aspartic proteases-9,Caspase-9)、激活型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ysteine aspartate prote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rel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00、400、800 mg/L藏红花素组和LY294002组MCF-10A细胞增殖抑制率、克隆数目、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00、800 mg/L藏红花素组和LY294002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克隆数目降低、凋亡率升高(P<0.01);p-PI3K、p-Akt、p-GSK-3β、Bcl-2表达下调且Caspase-9、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P<0.01),磷酸化率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降低(P<0.01),Bax/Bcl-2表达比值升高(P<0.01)。与LY294002组比较,800 mg/L藏红花素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克隆数目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或P<0.01);Caspase-9、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上调(P<0.05或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其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红花素具有诱导人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藏红花素 增殖 细胞凋亡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