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4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量水蒸气条件下低温表面结霜过程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赖天伟 刘学 +2 位作者 黄知龙 赵波 侯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为研究微量水蒸气在低温表面上的结霜过程,搭建了低温表面微量水汽混合湿氮气的可视化结霜实验台。实验对比了常规湿度和微量水汽含量条件下,-180℃冷表面上常温氮气流中水蒸气结霜过程和形态,研究了不同微量水汽含量以及环境压力对低... 为研究微量水蒸气在低温表面上的结霜过程,搭建了低温表面微量水汽混合湿氮气的可视化结霜实验台。实验对比了常规湿度和微量水汽含量条件下,-180℃冷表面上常温氮气流中水蒸气结霜过程和形态,研究了不同微量水汽含量以及环境压力对低温结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湿度条件下冷凝-冻结机制主导的结霜过程,微量水蒸气(体积分数71×10^(-6))在低温表面主要通过凝华机制生成微小冰晶沉积在冷表面,形成不均匀分布的无明显枝干的霜晶,随后形成平整疏松的霜层。凝华机制主导的霜层生长过程主要体现为霜层厚度的增大,而密度无明显增大。在微量水蒸气条件下,随着水汽含量由1.53×10^(-6)升高至500×10^(-6),霜层逐渐增厚并伴随着霜层形态由平坦均匀薄层向簇状霜团转变,增大的接触面积使霜层生长速率加快。环境压力由109 kPa升高至190 kPa时,增大的水蒸气分压本质上是由水蒸气绝对含量增加引起,霜层生长加快,表面的不平整程度会升高,霜晶形态更丰富。随时间推移,同一时刻不同环境压力下霜层厚度的差异逐渐增大。最后拟合了适用于低温表面上微量水蒸气条件下的无量纲霜层厚度关联式,整体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霜 微量水 低温表面 霜层厚度 无量纲关联式
下载PDF
基于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蛋白质-配体结合亲和力预测
2
作者 王伟 吴世玉 +5 位作者 刘栋 梁慧茹 史进玲 周运 张红军 王鲜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蛋白质-配体的结合亲和力预测是药物重定位回归中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预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结合亲和力,减少药物发现的时间和成本。由此,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块(LSTM)和注意力机制模块(attention)提出了一种深度... 蛋白质-配体的结合亲和力预测是药物重定位回归中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预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结合亲和力,减少药物发现的时间和成本。由此,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块(LSTM)和注意力机制模块(attention)提出了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DLLSA)。模型由嵌入LSTM和空间注意力模块(spatial-attention)的卷积网络并行模块构建,其中LSTM模块针对蛋白质-配体接触特征的长序列信息,spatial-attention注意力模块聚集接触特征局部信息。采用PDBbind(v.2020)数据集进行训练,CASF-2013和CASF-2016数据集进行验证,模型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相比于PLEC模型分别提高了0.6%和3%,实验结果显著优于其他相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亲和力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评分功能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新型N-取代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3
作者 王伟 冯志娟 +3 位作者 吕梦娇 张娅玲 侯佳威 李宝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以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和靛红为起始原料,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先与芳胺发生Dimroth重排,再进行Suzuki偶联生成化合物4a~4c;靛红经1-位取代、3-位成腙生成化合物7a~7c;最后经化合物4a~4c和7a~7c之间... 以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和靛红为起始原料,N′-(2-氰基-4-碘苯基)-N,N-二甲基甲脒先与芳胺发生Dimroth重排,再进行Suzuki偶联生成化合物4a~4c;靛红经1-位取代、3-位成腙生成化合物7a~7c;最后经化合物4a~4c和7a~7c之间的亲核加成,合成了9个新型N-取代的靛红杂合喹唑啉类化合物8a~8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表征,并以SW480、A431、NCI-H1975和A549人肿瘤细胞为受试细胞,采用MTT法对9个目标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a、8b、8e、8g对4种受试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拉帕替尼和吉非替尼。可见,当在喹唑啉单元4-位引入3-乙炔基苯氨基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当引入3-氯-4-氟苯氨基和3-氯-4-(3-氟苄氧基)苯氨基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次之。当靛红单元5-位无取代基或被F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好;当被Cl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取代靛红 喹唑啉 化合物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基于简单无参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涡旋光束模态识别
4
作者 魏冬梅 刘芳宁 +2 位作者 杜乾 王珂 赵曰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涡旋光在大气中传播时会产生相位畸变,造成接收端模态检测困难,导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为提高涡旋光束模态检测准确率,提出了利用简单无参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S-ConvNeXt)检测拉盖尔-高斯光束模态的算法。结果发... 由于大气湍流的影响,涡旋光在大气中传播时会产生相位畸变,造成接收端模态检测困难,导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为提高涡旋光束模态检测准确率,提出了利用简单无参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S-ConvNeXt)检测拉盖尔-高斯光束模态的算法。结果发现:该网络可有效聚焦于关键亮斑特征。当光束分别经过较弱湍流、中等湍流、较强湍流和强湍流传输2 km后,本征态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98.8%、96.4%和89.7%,叠加态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99.8%、98.8%和96.5%。在强湍流下,S-ConvNeXt网络本征态检测准确率比ResNet50、ShuffleNetV2、ConvNeXt网络分别提高5.7%、3%、1.2%,叠加态检测准确率分别提高5.7%、4%、0.9%。S-ConvNeXt网络能够有效提高模态检测准确率,尤其在强湍流条件下表现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束 ConvNeXt网络 大气湍流 模态识别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旋转超声加工对TiBw网状钛基复合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5
作者 董国军 郭志清 +2 位作者 代勇 赖睿达 刘荣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为研究不同切削条件下旋转超声加工对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选取硼化钛晶须(TiB whiskers,TiBw)网状钛基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使用镍基电铸金刚石砂轮进行旋转超声加工,并分析了加工后材料的表面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由于钛基复合材料... 为研究不同切削条件下旋转超声加工对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选取硼化钛晶须(TiB whiskers,TiBw)网状钛基复合材料为实验对象,使用镍基电铸金刚石砂轮进行旋转超声加工,并分析了加工后材料的表面残余应力。结果表明:由于钛基复合材料具有网状结构和优异的高温性能,使切削热和微观相变产生的残余应力较小,磨粒机械作用产生的残余应力更大。随着超声振动的引入,磨粒高频冲击工件表面,使旋转超声加工工件表面残余应力均大于普通磨削。在主轴转速n=9000 r/min,进给速度v f=8 mm/min,加工深度a p=25μm的加工参数下,旋转超声加工工件表面存在-540 MPa的残余压应力,随着主轴转速增大,残余应力显著减小,并且残余应力的影响层深度逐渐减小。超声振动的引入增大工件表面残余压应力,提高材料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声加工 TiBw网状增强钛基复合材料 残余应力
下载PDF
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甲基橙和苯酚的反应机制
6
作者 苏冰琴 王健 +2 位作者 林昱廷 郭越 李瑞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52,共14页
采用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和苯酚(phenol,AR)。考察了改性钢渣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对MO和AR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钢渣质量浓度为9.0 g/L、PMS物质的量浓度为... 采用高温改性钢渣活化过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甲基橙(methyl orange,MO)和苯酚(phenol,AR)。考察了改性钢渣投加量、PMS浓度、初始pH值、反应温度对MO和AR降解效果的影响。在改性钢渣质量浓度为9.0 g/L、PMS物质的量浓度为12.0 mmol/L、初始pH值为7.0、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反应90 min,30 mg/L MO和15 mg/L AR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0.5%和100%。材料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改性钢渣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率高、催化氧化PMS性能好,且重复利用仍有较好的原位恢复性能。自由基淬灭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实验说明,高温改性钢渣/PMS反应体系存在非自由基(1 O 2)和自由基(SO_(4)^(-)·和·OH),发挥了碱活化PMS和铁氧化物活化PMS的共同作用,最终将MO和AR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改性钢渣 过硫酸盐 甲基橙 苯酚 降解效率 反应机制
下载PDF
局部标准差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7
作者 谢娟英 张文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2,共16页
密度峰值聚类(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可以发现任意形状和维度的类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聚类算法。然而,DPC算法的样本局部密度定义不适用于同时发现数据集的稠密... 密度峰值聚类(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可以发现任意形状和维度的类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聚类算法。然而,DPC算法的样本局部密度定义不适用于同时发现数据集的稠密簇和稀疏簇;此外,DPC算法的一步分配策略使得一旦有一个样本分配错误,将导致更多样本的错误分配,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样本局部密度定义,采用局部标准差指数定义样本局部密度,克服DPC的密度定义缺陷;采用两步分配策略代替DPC的一步分配策略,克服DPC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得到ESDTS-DPC算法。与DPC及其改进算法KNN-DPC、FKNN-DPC、DPC-CE和经典密度聚类算法DBSCAN的实验比较显示,提出的ESDTS-DPC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峰值聚类 标准差 局部密度 分配策略 聚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三支决策研究综述
8
作者 刘盾 高璐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5,共15页
三支决策是粒计算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符合人类思维和认知特点,能有效处理实际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三支决策通过引入延迟决策,可以有效降低决策成本和代价,增强对不确定性决策过程的控制并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因此,融合三... 三支决策是粒计算领域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符合人类思维和认知特点,能有效处理实际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三支决策通过引入延迟决策,可以有效降低决策成本和代价,增强对不确定性决策过程的控制并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因此,融合三支决策思想的机器学习方法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首先,介绍了三支决策基本模型;其次,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了国内外基于机器学习的三支决策领域的研究现状;再者,从研究问题、模型方法和应用背景等角度出发,聚焦于三支决策与聚类模型、分类模型、推荐系统、深度学习模型的融合,整理并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方法与成果;最后,对基于机器学习的三支决策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决策 机器学习 三支聚类 三支分类 三支推荐
下载PDF
高载能超声骨刀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
9
作者 姜兴刚 邓康 +1 位作者 尹欣 江培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超声骨刀在手术过程中切割效率低和产生骨组织热损伤的问题,设计了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高载能超声骨刀。基于驻波理论的等效长度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二级放大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测试了其振动性能并进行了骨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具... 针对超声骨刀在手术过程中切割效率低和产生骨组织热损伤的问题,设计了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高载能超声骨刀。基于驻波理论的等效长度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二级放大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测试了其振动性能并进行了骨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超声骨刀的谐振频率为23306 Hz,振幅为140μm,骨切割表面平整且无损伤,满足临床手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骨组织 二级放大 驻波理论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图卷积神经网络综述
10
作者 谢娟英 张建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1,共13页
图卷积神经网络是图论与深度学习的交叉,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介绍了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形成,梳理了两大类经典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谱方法和空间方法,详细介绍了这两类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图卷积操作的核心理论基础... 图卷积神经网络是图论与深度学习的交叉,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此,介绍了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形成,梳理了两大类经典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谱方法和空间方法,详细介绍了这两类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图卷积操作的核心理论基础,介绍了图卷积神经网络在各领域的应用,总结了图卷积神经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展望了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图卷积神经网络在野外环境下蝴蝶识别任务中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 谱方法 空间方法 目标检测
下载PDF
羊肉后熟过程中肌肉纤维结构变化及氧化特性
11
作者 刘冠绪 肖宇 +1 位作者 张瑞 刘永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宰后成熟是肉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改善口感和品质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新疆山羊肉进行微观结构观察,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及溶解度,提取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并进行羰基含量、巯基含... 宰后成熟是肉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改善口感和品质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新疆山羊肉进行微观结构观察,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及溶解度,提取羊肉肌原纤维蛋白并进行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及FT-IR测定,探究新疆山羊肉在宰后4℃成熟48 h过程中肌肉纤维结构和氧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羊肉后熟48 h过程中,肌肉纤维出现聚合、条块边缘变粗糙、纤维间距增大现象;TBARS值增幅达到47.8%;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下降,疏水性增加,其羰基含量显著上升、巯基含量下降。后熟0、12、24 h时,肌原纤维蛋白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以及无规则卷曲结构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29%、19%、21%、31%;后熟48 h时无规则卷曲结构未被检出。研究结果反映出羊肉后熟过程中肌肉纤维条块在聚合后出现降解,后熟的前12 h含巯基蛋白质更容易被氧化,12 h后脂质氧化加速。研究结果为肉宰后成熟过程中从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氧化角度分析肉品质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肉 宰后成熟 肌肉纤维结构 肌原纤维蛋白 氧化特性
下载PDF
双三元思维与3×3方法
12
作者 索郎王青 杨海龙 +1 位作者 杨涵 姚一豫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在处理复杂问题、制定全面策略或做出关键决策时,需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或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与分析。三支决策即三元思维、三元方法和三元计算。遵循三支决策的原则,引入了双三元思维的概念及3×3方法与结构。通过双三元思维结合两... 在处理复杂问题、制定全面策略或做出关键决策时,需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或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与分析。三支决策即三元思维、三元方法和三元计算。遵循三支决策的原则,引入了双三元思维的概念及3×3方法与结构。通过双三元思维结合两个三元结构,构建了一个3×3方法与结构,从九个不同的角度或维度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三级层次和三角形方法,得到了两种不同的3×3方法:一是在三级层次方法的基础上,每一层以三角形方法考虑三个相关问题,称为3层×3角形方法;另一种是在三角形方法的基础上,每个顶点以三级层次方法考虑三个相关问题,称为3角形×3层方法。作为一个案例,可以将3×3方法应用于可解释人工智能。借助Symbols-Meaning-Value(SMV)空间的概念,为3×3方法的九个元素赋予具体的语义。基于SMV空间的3×3方法,从不同的层次来分析和解释智能系统所需的数据、假设、工作原理及结果。这为智能系统提供了解释的构建过程及结构,使得最终的解释更易于沟通、理解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支决策 双三元思维 3×3方法 SMV空间 可解释人工智能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多花黑麦草入侵风险分析
13
作者 陈瑜 杨毅哲 +7 位作者 陈丽丽 宋兴江 李欣迪 张献瑞 史岩 王佳 宋雅琪 刘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外来植物多花黑麦草的入侵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构建多花黑麦草入侵风险预警,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对多花黑麦草在入侵中国后的生态位分化及在中国的入侵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黑... 外来植物多花黑麦草的入侵对陕西、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构建多花黑麦草入侵风险预警,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和最大熵模型对多花黑麦草在入侵中国后的生态位分化及在中国的入侵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在入侵我国后发生了显著的生态位漂移;相比于其原产地种群,多花黑麦草在中国的入侵种群生态位宽度更广,适应的气候区显著扩展;在当前气候条件下,中国南方大部分区域属于多花黑麦草的稳定入侵区,而北方和西部地区存在其局域适应区和潜在拓殖区。研究结果反映出多花黑麦草在我国东中部大部分地区具有较高的入侵潜力,也暗示了多花黑麦草较高的生态位进化能力可能是其在我国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开展多花黑麦草的防控和治理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MaxEnt模型 生态位漂移 入侵阶段
下载PDF
电动式换能器:结构、性能及其在声学模拟和校准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4
作者 桑永杰 张羿双 卢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6,共13页
电动式换能器以其小尺寸、超低频、超宽带发射的特点,在舰船辐射噪声模拟、声呐系统校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总结了电动式换能器的结构及性能特点,讨论了超低频、超宽带发射的原理,回顾了电动式换能器驱动磁路优化、工作频带拓宽、工... 电动式换能器以其小尺寸、超低频、超宽带发射的特点,在舰船辐射噪声模拟、声呐系统校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总结了电动式换能器的结构及性能特点,讨论了超低频、超宽带发射的原理,回顾了电动式换能器驱动磁路优化、工作频带拓宽、工作深度提升等相关工作。针对电动式换能器研究中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优化驱动磁路来降低输出力的非线性效应、改善电动式换能器与功率放大器的阻抗匹配以降低波形畸变及谐波失真。对于声腔对换能器性能的影响,可以通过在声腔内充入特性阻抗较小的气体以抑制声源级响应起伏现象。电动式换能器未来的研究应以改善大深度环境下超低频段的声辐射性能、提升连续工作时间及可靠性、降低非线性失真为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式换能器 非线性 声腔 声源级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华南五针松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15
作者 蔡琦琪 安明态 +2 位作者 余江洪 田力 吴墨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2,共13页
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一种较原始、较古老的单维管束植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预测不同气候背景下华南五针松的分布变迁对其野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的华南五针松分布点和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一种较原始、较古老的单维管束植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预测不同气候背景下华南五针松的分布变迁对其野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的华南五针松分布点和气候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华南五针松适生区及未来变迁规律,并通过气候变量贡献值、置换重要性值及刀切法揭示影响华南五针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特征曲线下面积值(area under curve,AUC)均大于0.995,模拟结果可靠;最暖季度降水量是影响华南五针松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当前时期,华南五针松适生区主要位于广东北部、广西以及贵州南部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7%。在未来不同气候背景下,华南五针松适生区的面积和分布发生显著改变,2041—2060年,其总适生区面积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61—2080年,其总适生区面积随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建议将广西除南部外的其他地区、广东西北部、贵州南部边缘等华南五针松的稳定适生区作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重点保护区域,并对广西南部边缘、广东南部等区域进行优先保护。该研究结果可为华南五针松应对未来不同气候变化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五针松 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适生区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拉曼增强特性的细胞氧化损伤检测
16
作者 宋芷仪 王周平 马小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表面增强拉曼可作为单细胞氧化损伤的一种检测手段。以铜离子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为检测手段,建立了用以表征细胞损伤的拉曼光谱方法。通过制备经多肽修饰的金纳米花作为拉曼增强基底,使其能够进入细胞并达到... 表面增强拉曼可作为单细胞氧化损伤的一种检测手段。以铜离子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为模型、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为检测手段,建立了用以表征细胞损伤的拉曼光谱方法。通过制备经多肽修饰的金纳米花作为拉曼增强基底,使其能够进入细胞并达到信号增强的效果。利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测试基底对细胞的损伤程度,确定基底质量浓度为160μg/mL。进一步利用CCK-8细胞毒性实验验证Cu^(2+)对细胞的氧化损伤,证实经Cu^(2+)诱导后细胞出现明显的损伤和死亡现象。最后,建立了Cu^(2+)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并获得不同条件下细胞所呈现的拉曼光谱,发现经氧化处理后,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细胞内的糖类、核酸、脂质和蛋白质等物质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对机体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 基底 细胞氧化损伤 纳米材料
下载PDF
基于基因注意力和多组学的低级别胶质瘤分类方法
17
作者 程昊 韩笑 +2 位作者 任建雪 闫奥煜 王会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5,共13页
现有对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分子亚型三分类的研究依赖于LGG医学影像数据,数据样本少且难获取导致模型较难学习到LGG分子亚型之间的差异,降低了模型的分类性能。基于此,提出了LGG分子亚型三分类方法MODDA,利用基因注意力... 现有对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分子亚型三分类的研究依赖于LGG医学影像数据,数据样本少且难获取导致模型较难学习到LGG分子亚型之间的差异,降低了模型的分类性能。基于此,提出了LGG分子亚型三分类方法MODDA,利用基因注意力网络提取LGG多组学数据的重要特征,使用嵌入网络处理临床数据得到临床数据特征;将临床数据特征与组学数据重要特征进行融合,采用密集深度神经网络进行LGG分子亚型分类。实验结果表明,MODDA的分类性能优于现有LGG分子亚型分类方法,并且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上也表现出较好的泛化性能。此外,对卡方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重要基因进行了富集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术语和生物学途径分析,有助于LGG的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胶质瘤 分子亚型 多组学数据 基因注意力 深度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输电铁塔塔基检测算法
18
作者 雷磊 魏小龙 +2 位作者 梁俊 董倩 肖樟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5,共11页
输电塔作为整个电力传输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及时对输电塔进行检测保证塔基的稳固以保障后期的使用。针对无人机采集到的输电塔图像存在背景复杂、背景与目标塔基对比度低、小目标及塔基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7的... 输电塔作为整个电力传输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需要及时对输电塔进行检测保证塔基的稳固以保障后期的使用。针对无人机采集到的输电塔图像存在背景复杂、背景与目标塔基对比度低、小目标及塔基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YOLOv7的输电塔塔基检测算法。首先,通过无人机采集不同地形地貌的输电塔图像,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然后,在原始YOLOv7的Backbone层中加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注意力机制,以提高输电塔塔基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引入WIoU v3代替原坐标损失函数CIoU,以提高目标检测任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该数据集上,使用改进后的YOLOv7算法与目前主流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中所提算法的mAP值高达99.93%,比原始YOLOv7提高2.19%,FPS值为37.125,满足实时检测需求,算法的整体性能较好。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塔基检测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塔基区周围水土情况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塔基 YOLOv7 目标检测 卷积块注意力模块 WIoU v3
下载PDF
融合专家领域知识和K-means聚类的三支风险评级方法
19
作者 段维怡 梁德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6,共11页
金融和医疗等实际环境中的决策关键在于决策风险的权衡考虑,准确预测和分类风险级别非常必要。然而,传统的群体决策关注专家评价意见的一致性和共识,对于获得客观的专家评价意见和决策质量的考虑较少,在风险评级场景中难以量化和评估决... 金融和医疗等实际环境中的决策关键在于决策风险的权衡考虑,准确预测和分类风险级别非常必要。然而,传统的群体决策关注专家评价意见的一致性和共识,对于获得客观的专家评价意见和决策质量的考虑较少,在风险评级场景中难以量化和评估决策实际效果。因此,引入数据驱动的思想,利用数据和聚类结果辅助发现专家评估意见,在三支决策理论框架下优化群体意见,改进和计算逻辑回归的判别点,并基于UCI和Kaggle的4个信贷风险和疾病诊断公开数据集,完成风险评级分类。通过数据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与经典的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文中提出的基于群体决策的三支分类方法更加关注风险的规避,在各个数据集上的分类表现均有稳定且较优的结果,说明通过发现专家领域知识,利用数据的客观信息辅助专家评估风险有助于解决不同背景的决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领域知识 聚类分析 风险评级 三支决策 决策质量
下载PDF
基于PVDF梳状换能器的零群速度Lamb波层合板损伤检测的数值研究
20
作者 郭帅 尹莘新 邓明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为提高层合板损伤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梳状换能器激发的零群速度(zero group velocity,ZGV)Lamb波,提出了一种层合板损伤的检测方法。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元方法,研究了PVDF梳状换能器对... 为提高层合板损伤检测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基于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梳状换能器激发的零群速度(zero group velocity,ZGV)Lamb波,提出了一种层合板损伤的检测方法。采用二维时域有限元方法,研究了PVDF梳状换能器对零群速度Lamb波的激励,通过改变层合板中铝层杨氏模量来表征不同的损伤程度,分析了PVDF梳状换能器电压响应特性与层合板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PVDF梳状换能器能够有效激励零群速度Lamb波,并获得层合板内部的状态信息。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PVDF梳状换能器响应的零群速度共振峰频域幅值随着铝层杨氏模量的减小而显著减少,进而灵敏地评价层合板损伤变化。研究结果说明优化设计的PVDF梳状换能器在零群速度Lamb波的激发与接收性能上都具有优越性,能够有效检测层合板损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检测 PVDF 梳状换能器 零群速度Lamb波 杨氏模量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