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6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偶相干态信号场下的量子关联和纠缠
1
作者 李敏 刘万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实现两原子之间的非经典关联,借助于电磁诱导光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optical transparency,EIT)机制,利用量子态的映射技术,研究原子系综内两原子的量子关联和纠缠。结果表明:分别通过测量扰动刻画的量子关联和并发度... 为了实现两原子之间的非经典关联,借助于电磁诱导光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optical transparency,EIT)机制,利用量子态的映射技术,研究原子系综内两原子的量子关联和纠缠。结果表明:分别通过测量扰动刻画的量子关联和并发度刻画的量子纠缠,发现它们都能够被绝热地生成,但是,随着平均光子数的增加,二者的演变完全不同。随着平均光子数的增加,无论信号场是奇数相干态还是偶数相干态,它们都有利于量子关联的生成。对于奇相干态信号场,量子纠缠随着光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对于偶相干态信号场,量子纠缠却经历了一个先增加后减小的过程。系综内原子个数的增加,使得原子间的退相干加剧,从而导致量子关联和纠缠都被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诱导光透明 奇偶相干态 量子关联 量子纠缠
下载PDF
掺烧不同比例的异戊醇对船舶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林航 王奇伟 +3 位作者 陈美谦 李品芳 范金宇 黄加亮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的异戊醇/柴油混合燃料在4190Z L C-2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中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运用AVL_FIRE仿真软件建立柴油机燃烧室模型,并通过台架实验验证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仿真软件中通过调整异戊醇在柴油中的掺混比来研究混合...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的异戊醇/柴油混合燃料在4190Z L C-2型船用中速柴油机中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运用AVL_FIRE仿真软件建立柴油机燃烧室模型,并通过台架实验验证其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仿真软件中通过调整异戊醇在柴油中的掺混比来研究混合燃料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混异戊醇有助于改变NO的生成规律,使NO在速燃期的生成量上升,在缓燃期与后燃期的生成量减少,并且总体生成的NO质量分数降低;随着异戊醇掺混比的上升,CO最终生成质量分数下降,Soot最终生成质量分数上升,同时生成的Soot质量分数峰值降低,在缓燃期的氧化速率增快,并因为较快的耗氧量使得最终生成的Soot质量分数比纯柴油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异戊醇 燃烧性能 排放性能 AVL-FIRE仿真软件
下载PDF
动态环境下基于换电模式的电动车路径问题研究
3
作者 周妮 王文 +1 位作者 薛晗 陈琼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在实际配送中,考虑车速受不同天气、不同时段的影响,根据电动车辆行驶速度与能耗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电动车固定行驶成本、能耗成本、时间惩罚成本构成的总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车辆载重、车辆电池容量、客户时间窗、车辆速度为约束条件... 在实际配送中,考虑车速受不同天气、不同时段的影响,根据电动车辆行驶速度与能耗之间的函数关系,以电动车固定行驶成本、能耗成本、时间惩罚成本构成的总运输费用最小为目标,以车辆载重、车辆电池容量、客户时间窗、车辆速度为约束条件,构建动态环境下基于换电模式和时变速度的电动汽车路径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采用实数编码、轮盘赌选择算子、随机单点交叉、随机变异的方式,并以小变异率提高局部搜索能力,然后与车辆速度恒定时的几种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根据客户属性和动态环境下的路网特性,合理安排发车、规划配送路径和顺序,从而降低配送成本,为物流企业运营车辆和优化配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配送 时变速度 遗传算法 换电式电动车 路径问题 总运输费用
下载PDF
基于参数自适应DBSCAN算法的浮标位置数据异常检测
4
作者 章新亮 肖虹 周世波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针对遥测遥控系统采集浮标位置数据时易受外在因素的干扰,提出了一种K近邻优化的参数自适应DBSCAN算法,来检测浮标位置数据中的异常点。通过分析数据集的分布特性生成最优邻域距离值ε和邻域内样本点数量MinPts列表,引入卡林斯基-哈拉... 针对遥测遥控系统采集浮标位置数据时易受外在因素的干扰,提出了一种K近邻优化的参数自适应DBSCAN算法,来检测浮标位置数据中的异常点。通过分析数据集的分布特性生成最优邻域距离值ε和邻域内样本点数量MinPts列表,引入卡林斯基-哈拉巴斯指数对列表中的参数进行评分,将最高评分对应的参数作为最优参数,实现DBSCAN算法的自适应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自适应选择最优参数,对浮标遥测位置数据的异常点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标位置 异常检测 遥测遥控系统 DBSCAN算法 K近邻算法 CH指数
下载PDF
冲击式波浪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设计与半物理实验
5
作者 潘磊 范健宇 +3 位作者 杨绍辉 柯江岩 杜志昌 李晖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4-63,共10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冲击式空气透平的波浪能摩擦纳米发电机,将其应用于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中,能够将低频的海洋波浪能高效转换为电能。详细阐述了该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搭建了两个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电极参数优化实验和电学...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冲击式空气透平的波浪能摩擦纳米发电机,将其应用于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中,能够将低频的海洋波浪能高效转换为电能。详细阐述了该发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搭建了两个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了电极参数优化实验和电学输出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聚四氟乙烯作为电极的介电材料,其电学输出性能最优,聚四氟乙烯的厚度越大,电学性能输出越好。当发电机电极角度逐渐减小时,短路电流呈上升趋势。设计并制造了冲击式波浪能摩擦纳米发电机,进行了单风向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了不同风速下的电学输出性能,并进行了电容充电实验。通过电路设计驱动点亮了33盏LED。验证了冲击式波浪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靠性以及对小型传感器供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空气透平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 振荡水柱
下载PDF
分布时滞脉冲控制策略的混沌神经网络的同步
6
作者 李露燕 宾红华 黄振坤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提出一个新的分布时滞脉冲控制器,研究具有分布时滞的混沌神经网络的同步。基于新的脉冲时滞不等式,建立混沌神经网络的同步准则。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分布时滞控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脉冲控制 分布时滞 同步 混沌神经网络
下载PDF
日本鳗鲡TBK-1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刺激的表达模式
7
作者 赵歌洁 黄贝 黄文树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TBK-1基因(AjTBK-1),其开放阅读框为2193 bp,编码731个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结果显示,AjTBK-1含有4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氨基端激酶结构域,泛素样结构域和羧基端两个卷曲-螺旋结构域。系统... 利用PCR技术克隆了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TBK-1基因(AjTBK-1),其开放阅读框为2193 bp,编码731个氨基酸。序列结构分析结果显示,AjTBK-1含有4个保守结构域,分别为氨基端激酶结构域,泛素样结构域和羧基端两个卷曲-螺旋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鱼类与四足类的TBK-1各自聚为一枝。实时定量PCR(qPCR)结果显示,AjTBK-1在日本鳗鲡各组织中均有表达。Poly I:C刺激6 h后,日本鳗鲡脾脏组织中AjTBK-1的上调倍数最高,为对照组的1.63倍;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感染24 h后,日本鳗鲡肝脏组织中AjTBK-1的上调倍数最高,为对照组的2.2倍:表明AjTBK-1参与了日本鳗鲡抗病毒、抗细菌免疫反应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TBK-1基因 序列分析 转录表达
下载PDF
量子人工蜂群优化的盲源分离算法
8
作者 程静 王荣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4-77,共14页
为了实现分离多种服从不同分布类型的源信号,将一种改进的量子人工蜂群方法用于优化盲源分离算法。在标准量子人工蜂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混沌优化算子生成初始解,使初始种群的解均匀分布在可行解空间上;在搜索阶段引入动态的邻域因子和... 为了实现分离多种服从不同分布类型的源信号,将一种改进的量子人工蜂群方法用于优化盲源分离算法。在标准量子人工蜂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混沌优化算子生成初始解,使初始种群的解均匀分布在可行解空间上;在搜索阶段引入动态的邻域因子和遗忘因子,控制寻优方向,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以信号峰度构造目标函数,利用改进的量子人工蜂群方法对目标函数寻优,获得分离矩阵,实现混合信号的分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分离亚高斯分布、超高斯信号及两者的混合信号,且在收敛速度和分离精度上均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源分离 量子人工蜂群算法 峰度 超高斯分布 亚高斯分布
下载PDF
厦门湾大佰屿、小佰屿海域石珊瑚物种多样性
9
作者 阳静 刘佳英 王云沛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0-15,共6页
为了解厦门湾内大佰屿、小佰屿附近海域石珊瑚的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1年在大佰屿、小佰屿附近海域设置了11个站位进行潜水调查,共获得196株珊瑚样本,其中石珊瑚样本17株。采用形态学方法对石珊瑚样本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大小佰屿... 为了解厦门湾内大佰屿、小佰屿附近海域石珊瑚的物种多样性,于2017、2021年在大佰屿、小佰屿附近海域设置了11个站位进行潜水调查,共获得196株珊瑚样本,其中石珊瑚样本17株。采用形态学方法对石珊瑚样本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在大小佰屿海域共栖息有1科3属4种石珊瑚,分别为筒星珊瑚属的Tubastraea tagusensis及T.coccinea,枝沙珊瑚属的Cladopsammia gracilis,以及木珊瑚属待定种Dendrophyllia sp.,其中枝沙珊瑚C.gracilis是厦门湾海域的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珊瑚 分类鉴定 新记录种 大佰屿 小佰屿
下载PDF
Pachpatte积分不等式的比例时滞混合系统稳定性
10
作者 李陶玉 黄振坤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研究一类具有比例时滞的混合脉冲切换系统。对于比例时滞,通常通过时间变换将比例时滞转换为常数时滞,并结合相应的判据得到稳定性结果。不再基于时间变换,而是利用切换Lyapunov函数和Pachpatte积分不等式,建立任意条件脉冲切换下指数... 研究一类具有比例时滞的混合脉冲切换系统。对于比例时滞,通常通过时间变换将比例时滞转换为常数时滞,并结合相应的判据得到稳定性结果。不再基于时间变换,而是利用切换Lyapunov函数和Pachpatte积分不等式,建立任意条件脉冲切换下指数稳定性和渐近稳定性的新判据。最后,通过实例来验证理论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脉冲控制可以使具有比例时滞的混沌系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脉冲与切换系统 比例时滞 Pachpatte积分不等式
下载PDF
投稿须知
11
作者 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本刊简介《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集美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立足于大学学报的高品位起点,以传播学术精品为已任,以弘... 一、本刊简介《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集美大学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反映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立足于大学学报的高品位起点,以传播学术精品为已任,以弘扬学术精神为高标,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美大学 学术精品 大学学报 学术性期刊 应用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领域 自然科学类 学术论文
下载PDF
超声波处理对花生萌发及芽苗中黄酮质量比的影响
12
作者 许先猛 龙圣世 +1 位作者 朱晴云 王俊钢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促进花生芽苗中黄酮的富集,以‘鲁花1号’花生种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花生芽苗黄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小于200 W时,超声波处理对于花生种子发芽和花生芽苗富集黄酮作用不显著... 为促进花生芽苗中黄酮的富集,以‘鲁花1号’花生种子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处理方法,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花生芽苗黄酮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当超声功率小于200 W时,超声波处理对于花生种子发芽和花生芽苗富集黄酮作用不显著(P>0.05);当超声功率为300 W处理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发芽和花生芽苗富集黄酮作用显著增加(P<0.05),但继续增大超声功率,花生芽苗中黄酮质量比又逐渐降低。花生种子经质量分数为0.5%KMnO_(4)消毒后,在超声功率为300 W、超声温度为30℃的条件下处理15 min,然后在30℃条件下用蒸馏水浸种6 h,最后在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85±5)%的发芽箱中避光培养7 d,花生芽中的黄酮质量比为5.883 mg/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黄酮质量比(P<0.05)。可见,采用适宜温度、短时间、低功率的超声波处理花生种子,可以促进花生种子发芽和花生芽苗黄酮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鲁花1号’ 花生芽苗 超声波 富集作用
下载PDF
基于物元可拓和神经网络的危化品港口危险等级评价模型
13
作者 刘翠莲 王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了准确且快速地评判危化品港口危险性程度,减少港口发生风险事故的几率,提出一种可对港口危险等级快速分类的评价模型。根据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构建危险等级评价体系,用物元可拓理论建立模型确定各危险等级的节域和经典域,结... 为了准确且快速地评判危化品港口危险性程度,减少港口发生风险事故的几率,提出一种可对港口危险等级快速分类的评价模型。根据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构建危险等级评价体系,用物元可拓理论建立模型确定各危险等级的节域和经典域,结合指标权重计算综合关联度,得出国内10个主要危化品港口2018年和2020年的危险性等级,并将其作为数据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结果表明:各危化品港口危险等级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神经网络快速评价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危险等级基本一致。可使用该模型对危化品港口的危险等级进行快速评价,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随机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危险等级评价 物理-事理-人理 BP神经网络 G1法 物元可拓理论
下载PDF
2015—2019年厦门岛PM_(2.5)污染特征及后向轨迹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巫晶晶 曾舒芬 +3 位作者 龙美锟 王颂阳 林锦美 陈锦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473-480,共8页
为促进厦门岛向“清洁空气”目标前进,利用2015—2019年厦门岛国控大气监测站提供的逐时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展开PM_(2.5)污染特征、污染月传输及轨迹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厦门岛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由2015年的(29.59... 为促进厦门岛向“清洁空气”目标前进,利用2015—2019年厦门岛国控大气监测站提供的逐时数据,结合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展开PM_(2.5)污染特征、污染月传输及轨迹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厦门岛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由2015年的(29.59±13.22)μg/m 3降至2019年的(24.08±11.58)μg/m 3。1—3月及11月PM_(2.5)月均质量浓度相对较高(31.68~35.86μg/m 3),6—8月则相对较低,均在20μg/m 3以下,具有“冬高夏低,春降秋升”的季节变化特点,污染月主要集中在1、2、3和11月。在污染集中的月份,温度和湿度对PM_(2.5)影响不显著,而风速是影响PM_(2.5)的主要因素。短距离气流输送是造成厦门岛PM_(2.5)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来自西北及偏北方向的长距离输送加剧了厦门岛PM_(2.5)污染。冬季污染潜在源区为闽东部沿海区域及浙、皖、赣、粤与闽交界区域,具有污染轨迹数高、短距离输送的特点。春季污染潜在源区集中在川、赣、湘等地区,具有污染轨迹数占比高、长距离输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细颗粒物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轨迹特征 厦门岛
下载PDF
多对偶夹角开合式TENG的结构设计和发电性能分析
15
作者 李晖 杨绍辉 +2 位作者 张军 纪志飞 王士铎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60-67,共8页
提出一种多对偶夹角开合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将多个极板进行圆周布置,使各极板与相邻极板均构成摩擦对偶,形成多对偶夹角开合式发电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了该新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势分布、开路电... 提出一种多对偶夹角开合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将多个极板进行圆周布置,使各极板与相邻极板均构成摩擦对偶,形成多对偶夹角开合式发电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软件研究了该新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势分布、开路电压、电极电荷量等参数随极板极角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单对极板的开路电压随两板间极角的增大而增大;2)N对“串联”极板的开路电压均值是单对极板开路电压均值的N倍;3)极板的电极电荷量随两板夹角增大而缓慢增大;4)极板的主体区域电势分布较为均匀,但在极板端部电势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纳米发电机 接触-分离 夹角开合 多对偶 开路电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饵料营养强化对黄姑鱼仔稚鱼生长和抗逆的影响
16
作者 叶坤 闫云杰 +3 位作者 王秋荣 王志勇 陈庆凯 谢仰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97-105,共9页
为研究饵料营养强化对黄姑鱼仔稚鱼生长性能和抗逆性的影响,以孵化后第10天(10 dph)的黄姑鱼仔鱼((0.16±0.01))g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经裂殖壶菌、乳化鱼油,以及浓缩小球藻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黄姑鱼仔稚鱼。实验分为7个组:A... 为研究饵料营养强化对黄姑鱼仔稚鱼生长性能和抗逆性的影响,以孵化后第10天(10 dph)的黄姑鱼仔鱼((0.16±0.01))g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经裂殖壶菌、乳化鱼油,以及浓缩小球藻强化的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黄姑鱼仔稚鱼。实验分为7个组:A组(对照组)投喂未强化轮虫;B组全程投喂浓缩小球藻强化的轮虫;C组全程投喂乳化鱼油强化的轮虫;D组全程投喂裂殖壶菌强化的轮虫;E组在10~22 dph(前期)投喂浓缩小球藻强化的轮虫,20~25 dph(后期)投喂浓缩小球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F组前期投喂乳化鱼油强化的轮虫,后期投喂乳化鱼油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G组前期投喂裂殖壶菌强化的轮虫,后期投喂裂殖壶菌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12 000尾黄姑鱼仔鱼,养殖时间为15 d。实验结果显示:B组黄姑鱼仔稚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高于对照组,但不显著(P>0.05),其他实验组黄姑鱼仔稚鱼的这4个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黄姑鱼稚鱼在经历干露刺激不同时间后,成活率为G组>F组>E组>A组、D组>C组>B组>A组;各组黄姑鱼稚鱼耐饥饿能力为G组>F组>E组>D组>C组>B组>A组,稚鱼的耐饥饿能力F、G和E组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对黄姑鱼仔稚鱼的饵料(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进行营养强化,可以显著提高黄姑鱼仔稚鱼的生长性能和抗逆性,其中采用裂殖壶菌强化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用鱼油强化,再次是用浓缩小球藻强化;在适宜的养殖阶段(20~22日龄)进行饵料转换有利于提高黄姑鱼仔稚鱼的生长速度和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仔稚鱼 营养强化 生长性能 抗逆性
下载PDF
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的控制系统研制
17
作者 黄种明 许志龙 +1 位作者 曹志翔 郭更生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提出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的问题。通过感知层实时采集水射流器、清污电机、换网电机、投饵机等受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养殖槽的溶解氧、水温、pH值等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传输层的单片机控制板汇集... 提出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的问题。通过感知层实时采集水射流器、清污电机、换网电机、投饵机等受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养殖槽的溶解氧、水温、pH值等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传输层的单片机控制板汇集所有数据,通过DTU实时传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发出控制指令进行智能调控;通过应用层的现场触摸屏、监视电脑或移动终端,用户可随时查看现场养殖设备运行状态和水质参数等数据,进行现场或远程控制。当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设备发生故障时,可用电话、短信和现场报警器通知管理员。经测试,该控制系统可长时间稳定工作,且监控响应快,处理时间短,可确保鱼类养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水产 循环水养殖 控制系统 报警机制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瑞芳 帅蝶 +1 位作者 孙乐常 谢远红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α-葡萄糖苷酶在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是控制餐后血糖升高的有效途径。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概述了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作为α-葡萄... α-葡萄糖苷酶在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是控制餐后血糖升高的有效途径。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概述了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多金属氧酸盐 糖尿病
下载PDF
轮胎花纹脱模斜度自动判断算法及调整
19
作者 陈亚洲 李恒 +2 位作者 荣星 陈全 王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43-349,共7页
为了解决轮胎表面花纹脱模斜度修改过程繁琐、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在构建花纹特征属性邻接图的基础上,建立了识别轮胎花纹特征型面类型、判断是否存在负脱模斜度的算法。基于UG10.0 API开发相应程序,对花纹特征脱模斜度自动进行批量修改... 为了解决轮胎表面花纹脱模斜度修改过程繁琐、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在构建花纹特征属性邻接图的基础上,建立了识别轮胎花纹特征型面类型、判断是否存在负脱模斜度的算法。基于UG10.0 API开发相应程序,对花纹特征脱模斜度自动进行批量修改。企业实际应用表明,开发的程序运行稳定、效果良好,能较大提高模具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模斜度 自动判断 轮胎花纹 自动调整
下载PDF
纳米离散Cr晶核辅助低表面粗糙度电铸脱模研究
20
作者 陈菊 杨光 +1 位作者 李月 蔡佳旺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48-258,共11页
为了解决无机脱模剂重铬酸钾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降低光学模具精密电铸脱模后的表面粗糙度,探讨通过还原三价铬,形成纳米Cr离散晶核界面,实现精密电铸脱模的方法。利用计时电流法测试Cr的电流时间曲线,根据Scharifker-Hills理论模型确... 为了解决无机脱模剂重铬酸钾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降低光学模具精密电铸脱模后的表面粗糙度,探讨通过还原三价铬,形成纳米Cr离散晶核界面,实现精密电铸脱模的方法。利用计时电流法测试Cr的电流时间曲线,根据Scharifker-Hills理论模型确定Cr在铜电极上的瞬时成核行为,并探讨Cr离散晶核密度和脱模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影响形核密度的主次因素;通过对比Cr离散晶核和重铬酸钾辅助脱模后Ni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和Cu模具的使用次数,证实纳米离散Cr晶核对重铬酸钾的可替代性。实验结果表明:(1)通过改变Cr离散晶核的密度可以调节Cu/Ni界面的粘附强度;(2)对比重铬酸钾辅助脱膜技术,Cr离散晶核能够实现定量控制界面结合力,有效降低脱膜后模具的表面粗糙度,并提高母模具的使用次数,同时减小六价Cr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防粘层 脱模强度 离散晶核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