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1
作者 陈宏伟 仇玲 +1 位作者 罗薇 刘宇春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3期126-131,共6页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构建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其在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结构设计、平台管理和结果反馈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全方位管理。选取2022... 目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构建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其在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设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结构设计、平台管理和结果反馈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全方位管理。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在用的30台医疗设备,将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在用设备采用传统管理方法,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在用设备采用基于SPO模型的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管理(SPO模型管理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分方法调研35名设备使用管理人员的使用满意度,对比两种管理方法的设备运行质量、临床操作差错率和设备效益增幅。结果:采用SPO模型管理方法的30台设备执行率、消毒规范率、故障处理及时率和质量检测合格率均值分别为(94.15±4.63)%、(92.69±3.36)%、(93.65±4.36)%和(90.62±3.14)%,均高于传统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18、14.582、11.813、14.859,P<0.05);采用SPO模型管理方法的30台设备错误使用、操作失误和人为错误分别发生1、1和2台,发生率分别为3.333%、3.333%和6.667%,均低于传统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82、13.416、12.272,P<0.05);35名设备使用管理人员对采用SPO模型管理方法的设备使用便捷性、使用效果、应急使用情况和自动预警效能平均评分分别为(92.36±3.14)分、(93.21±4.36)分、(91.25±3.36)分和(94.23±4.36)分,均高于传统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49、11.894、11.417、11.401,P<0.05);采用SPO模型管理方法的设备成本效益增幅和社会效益增幅均值分别为(4.36±0.96)%和(3.25±0.65)%,高于传统管理方法,而维修管理支出增幅均值为(1.56±0.69)%,低于传统管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54、14.438、16.320,P<0.05)。结论:基于SPO模型的医疗设备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应用,能够提高设备运行质量,降低设备运行差错率,提升设备使用管理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SPO)模型 三级甲等医院 医疗设备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提升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实践
2
作者 王娟 刘晓晔 +3 位作者 张春丽 徐枝楼 杜娟娟 王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强化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以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方法:以2023年1月至12月于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47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的手术器械采取常规手术...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强化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以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方法:以2023年1月至12月于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47例患者(对照组)使用的手术器械采取常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52例患者(观察组)使用的手术器械采取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下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所需器械清洗后外观情况、清洗达标率、湿包发生率以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洗后外观光亮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外观有血渍、污渍、锈斑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达标率和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湿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下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可以改善手术器械清洗后外观情况,提高清洗达标率、灭菌合格率,降低湿包发生率和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结构-过程-结果 手术器械 清洗质量 医院感染
下载PDF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PICC延续护理方案在专科护理网络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娟 王齐芳 +1 位作者 王欣 赵连英 《全科护理》 2025年第4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延续护理方案在专科护理网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我院2021、2022年收治的152例置PICC导管化疗且当年度拔管病人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延续护理方案在专科护理网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我院2021、2022年收治的152例置PICC导管化疗且当年度拔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月—6月入院的72例病人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月—6月入院的80例病人纳入试验组。两组病人均置PICC导管化疗且治疗间隙期至PICC维护网络行导管维护;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带管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病人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病人延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结果:试验组病人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延续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PICC带管出院至维护网络行导管维护的病人提供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护理,既方便了病人又保证了维护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病人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病人对延续护理服务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 延续护理 自我管理能力 服务评价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
作者 朱晓飞 陈晴 卢芳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构建一套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2-4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部9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员工对现行药学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结果和考核反馈4个方面的评价,采用面对... 目的构建一套基于结构-过程-结果(SPO)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2-4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学部90名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员工对现行药学部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流程、考核结果和考核反馈4个方面的评价,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法了解当前科室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管理上的难点及期望的改进方向等。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分析该院药学部的绩效管理现状。以SPO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检索与德尔菲法结合确定评价指标,完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专家组问卷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25,两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35、0.516,专家组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和意见一致性(P<0.05)。最终建立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基于SPO的药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可提升考核的质量与效率,助力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结构-过程-结果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张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的宗旨是对结构-过程-结果这一三维质量评估体系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持续护理中的实效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60名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实施分组。... 本研究的宗旨是对结构-过程-结果这一三维质量评估体系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持续护理中的实效性进行深入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间收治的60名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实施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以此为基础,联合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而言,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融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胃肠肿瘤 术后肠造口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创建急性严重创伤患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毳毳 张娜 +3 位作者 吴奕萱 陈颖 李娜 蒋玮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87-390,42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提升急性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检索与质量评... 目的研究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在提升急性严重创伤患者中的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检索与质量评价、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函询法、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急性严重创伤患儿护理质量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权威程度和专家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建立了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下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专家组的两轮函询的积极程度均为100.00%,第一轮和第二轮权重系数分别为0.865和0.859,协调系数分别为0.184和0.253,专家组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和意见一致性(P<0.05)。急性严重创伤患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分别有3个、10个和35个。结论通过Delphi法构建的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下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可操作性强,具有评价结果波动性较小、专家意见集中、更注重护理结果质量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急救效果 急性严重创伤 结构-过程-结果体系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新疆农村养老机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凯歌 徐月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34-38,共5页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从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维度,构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8月至11月收集资料,以文献研究和相关政策解释为基础,结合2次专家咨询的意见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为指导,从结构、过程和结果3个维度,构建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2023年8月至11月收集资料,以文献研究和相关政策解释为基础,结合2次专家咨询的意见建立指标体系。通过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评价专家意见一致性,采用Cronbach’sα系数检验指标体系信度。结果2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3。第1、2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44、0.350(P<0.001)。构建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76个。服务结构质量指标、服务过程质量指标和服务结果质量指标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37、0.829和0.820。结论本研究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构建的指标体系可靠,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 服务质量评价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下载PDF
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6期163-167,共5页
目的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0月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 目的构建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3月—2022年10月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理论模型作为研究依据,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20/20)和100%(20/2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和0.908。在2轮专家函询中,所函询专家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好协调性(P<0.05)。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了包含3个1级指标、11个2级指标、38个3级指标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变异系数<0.20)。结论本次研究基于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了一套客观、权重设置科学以及内容覆盖全面的体检中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为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及制定干预性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中心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体系 结构-过程-结果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下载PDF
走向统纳式: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新思路——基于“结构-功能-过程”分析框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冉 张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共11页
任务导向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缺乏针对高质量的图景识别,一定程度导致对有形而非有效的关注。破解社会组织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局亟待回应“何为高质量党建的应然样态”。为此,跳出传统宏中观的分析定式,在“嵌入”与“统合”模式的... 任务导向的社会组织党建实践缺乏针对高质量的图景识别,一定程度导致对有形而非有效的关注。破解社会组织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局亟待回应“何为高质量党建的应然样态”。为此,跳出传统宏中观的分析定式,在“嵌入”与“统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统纳式”社会组织高质量党建新模式。同时,纳入“过程”维度以调和结构功能主义的静态逻辑,构建起“结构-功能-过程”的理论框架,继而从系统结构关系、功能维度呈现、动态周期过程三维度微观呈现了统纳式党建的应然图景。“统纳式”党建应体现结构上的系统性、关系上的柔性化、流程上的动态性,具体可通过“结构”维度的组织群域关系、“功能”维度的多维要素呈现以及“过程”维度的不同生命周期得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质量党建 “统纳式”党建 结构-功能-过程
下载PDF
基层治理共同体助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一种迭代的“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10
作者 何继新 刘怡辰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2,共13页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把握其规律是我国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前提。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为基础,明晰共同体意识如何跨越理论上的“迭代点”,并持续推动老年友... 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设对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把握其规律是我国实现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积极老龄化战略的重要前提。以“结构-过程”分析范式为基础,明晰共同体意识如何跨越理论上的“迭代点”,并持续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指出理念、功能和情感的契合联动是基层治理共同体积极影响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中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观念调适、资源融汇、权利获取、技术互联、网络交互、效能提升”六个层次,构建了一个“结构-过程”新分析范式,并结合该范式及路径,以纽带激活内在动力、关系优化治理结构、规范完善治理制度(即“三关键”)为切入点,探讨基层治理共同体如何助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进而提出创新老年人参与基层治理共同体建设方式、完善老年人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不断优化社区“适老化”环境、重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社会关系特征、打造具有“关系存在”的老年人社会关系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共同体 老年友好型社会 结构-过程分析范式 迭代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制定的教学方案在眼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唐雅帆 雷虹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制定的教学方案在眼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22年6月至10月实施常规教学方案的护士生47名纳入常规组;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教学方案的护生48名纳入... 目的探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制定的教学方案在眼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22年6月至10月实施常规教学方案的护士生47名纳入常规组;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教学方案的护生48名纳入三维组。比较2组护生出科时的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教学前后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及护理教学满意度。结果三维组主观资料分析、客观资料分析、病史采集、基护操作成绩均高于常规组(t=4.82、4.01、4.49、2.44,P<0.05);进科室时2组护士生自我导向学习量表(SRSSDL)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0.27、0.57、1.67、0.33,P>0.05),出科时2组护生SRSSDL量表中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评分均有所上升且三维组高于常规组(t=5.18、5.65、4.81、5.14、4.63,P<0.05);三维组护生护理教学满意度为94%,高于常规组的75%(χ^(2)=5.56,P<0.05)。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制定的教学方案能够提升眼科护生综合成绩,培养其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 护理教学
下载PDF
基于施工全过程健康监测的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求知 李亚明 刘宏欣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9,8,共7页
为研究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动力特性,基于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采用全过程健康监测手段对装配式PEC结构体系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加速度进行监测,研究其阻尼比和自振频率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 为研究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动力特性,基于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采用全过程健康监测手段对装配式PEC结构体系施工全过程的应力、加速度进行监测,研究其阻尼比和自振频率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将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结构应力计算值、自振频率计算值等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结构施工全过程仿真模拟计算的合理性。施工过程中PEC框架梁柱及节点后浇区的型钢及混凝土应力实际监测结果均满足强度要求。节点后浇区混凝土浇筑前后,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差别较小;结构顶部覆土恒载施加完成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均较之前有所增大。结构设计时阻尼比取0.04,小于施工完成后的阻尼比实测值最小值0.046,阻尼比取值偏于安全,设计阻尼比取值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部分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施工全过程 健康监测 有限元分析 动力响应 自振频率 阻尼比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在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的SF-36中各维度评分、ESCA评分高于本组护理前,SDS、SAS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的SF-36中各维度评分、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用于胃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改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肠造口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远程医疗质量管理探索 被引量:13
14
作者 鲍玉荣 杜鹏 +1 位作者 杜超 姜琳琳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10期134-136,124,共4页
远程医疗是国家"互联网+"战略在医学领域的典型应用。近年来,远程医疗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广,但质量管理还比较薄弱。在总结归纳远程医疗质量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服务蓝图技术和SERVQUAL质量模型,对远程医疗的结构、过程、... 远程医疗是国家"互联网+"战略在医学领域的典型应用。近年来,远程医疗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广,但质量管理还比较薄弱。在总结归纳远程医疗质量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服务蓝图技术和SERVQUAL质量模型,对远程医疗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远程医疗质量管理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质量管理 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冠心病监护病房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8
15
作者 应波 朱丛丛 +1 位作者 杭莺 杨莘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heart care 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heart care 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88.89%、100.00%,权威系数为0.858和0.86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14项三级指标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CCU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用于评价CCU护理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下载PDF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燕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3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应用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3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2组均护理3个月。对比2组运动耐受情况、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6 min行走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对照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实施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运动耐受能力,改善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在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中怡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279-281,共3页
探讨在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中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2年10月长沙地区2134名参与无偿献血的献血者,随机信封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试验... 探讨在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中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2年10月长沙地区2134名参与无偿献血的献血者,随机信封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的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的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献血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献血服务满意度偏高(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在无偿献血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献血对象献血服务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 献血者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献血服务满意度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下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18
作者 朱英 胡叶双 鲍磊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SPO)下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6例(对照组),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1例(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器...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模型(SPO)下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6例(对照组),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1例(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的器械采用常规模式消毒,试验组患者使用的器械采用SPO模型下器械消毒。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及使用的手术器械质量。结果试验组使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灭菌效果、环境管理、器械拆装及包装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的总感染率为1.98%,低于对照组的9.43%(P<0.05)。结论骨科手术器械采用SPO模型下的手术器械质量管理能有效提升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减少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模型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 股骨颈骨折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指导下的多维质量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8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指导下的多维质量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人员23名为研究对象。2020年1—12月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21年1—12月设为观察组,采用结... 目的探究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指导下的多维质量管理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护理人员23名为研究对象。2020年1—12月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21年1—12月设为观察组,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指导下的多维质量管理法。分析工作质量、护理人员综合能力、护理人员满意度、专业技术掌握情况及差错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工作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100.00%(23/23),高于对照组的73.91%(1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2,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掌握情况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施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指导下的多维质量管理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 质量管理 管理效果 工作质量
下载PDF
用等效弹簧-质量体系确定单自由度结构的自振频率
20
作者 陈玉骥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1-83,共3页
基于虚功原理,将不符合单自由度杆系结构自振频率计算公式的单自由度结构,转化为一个等效弹簧-质量体系,从而可用该公式计算其自振频率,扩大了公式的适用范围.由于用本文方法计算自振频率,不必建立动平衡方程,所以较为简便.本文结果与... 基于虚功原理,将不符合单自由度杆系结构自振频率计算公式的单自由度结构,转化为一个等效弹簧-质量体系,从而可用该公式计算其自振频率,扩大了公式的适用范围.由于用本文方法计算自振频率,不必建立动平衡方程,所以较为简便.本文结果与按照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得到的结果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弹簧-质量体系 单自由度结构 自振频率 虚功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