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IDI对抑郁症48例的心理评估——全国CIDI和SCAN测试协作报告之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蕴 熊才涛 李幼晖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 1995年第2期78-80,共3页
应用复合国际诊断问卷(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简称CIDI),测试了48例抑郁症的效度满意,说明ICD—10及DSM—Ⅲ—R对抑郁症诊断标准适于我国应用,CIDI做为诊断性检查工具之一,值得推广。
关键词 cidi 抑郁症 心理评估 中国 SCAN 测试 诊断
下载PDF
名中医胡跃强基于“扶阳三焦次第法”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
2
作者 李方存 张鼎 +3 位作者 李姿 姜明贺 宋晨曦 胡跃强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8期1117-1120,共4页
总结胡跃强教授基于“扶阳三焦次第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胡跃强教授认为三焦阳虚是顽固性失眠的根本病因,从三焦阳虚导致心肺失降、脾胃气机失调、肝肾失升,分析顽固性失眠的发病机制。根据三焦是人体气血、水火运行的通道,是调和... 总结胡跃强教授基于“扶阳三焦次第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经验。胡跃强教授认为三焦阳虚是顽固性失眠的根本病因,从三焦阳虚导致心肺失降、脾胃气机失调、肝肾失升,分析顽固性失眠的发病机制。根据三焦是人体气血、水火运行的通道,是调和阴阳的关键枢机,阳气以温为用、常易亏易损等生理特点,在治法上采用“三焦次第法”即桂枝法宣通中上二焦,四逆法温固下焦,并倡导择时服药的诊疗思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阳虚 阴阳失交 三焦次第 辨证论治 病机
下载PDF
深圳市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15
3
作者 位照国 刘铁榜 +7 位作者 胡赤怡 段卫东 高欢 杨孔军 张繁新 陆亚文 舒明跃 杨洪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97-603,共7页
目的:调查了解深圳市居民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分析影响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户籍及常住非户籍居民共计抽取8920人。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进行入户调查采集信息,实际... 目的:调查了解深圳市居民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分析影响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户籍及常住非户籍居民共计抽取8920人。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进行入户调查采集信息,实际完成7134人,计算各类人群的终生和1年精神卫生服务利用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障碍终生罹患人群精神卫生服务1年利用率的相关因素。结果:深圳市全人群精神卫生服务终生总利用率为4.02%,1年总利用率为1.71%,专业服务终生利用率为2.50%,1年专业服务利用率为0.64%;精神障碍罹患人群精神卫生服务终生总利用率为11.32%,1年总利用率为5.63%,专业服务终生利用率为6.69%,1年专业服务利用率为2.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宗教信仰、童年期抚养人精神异常史、自杀观念是影响精神障碍终生罹患人群精神卫生服务1年利用率的因素。结论:深圳区域的精神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该地区相当一部分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居民未能享有专业服务;精神障碍终生罹患人群中男性、有宗教信仰者、童年期抚养人有精神异常史者、有自杀观念者更容易接受精神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精神卫生服务 利用率 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的效度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胡赤怡 胡纪泽 +4 位作者 段卫东 杨和增 丁树明 冯征 高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5-389,共5页
目的探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对精神疾病诊断的效度。方法利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配套的半定式临床问卷(SCID)对400名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接受过CIDI访谈的被试进行检查,根据DSM-Ⅳ作出诊断... 目的探讨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CIDI)3.1中文版对精神疾病诊断的效度。方法利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配套的半定式临床问卷(SCID)对400名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接受过CIDI访谈的被试进行检查,根据DSM-Ⅳ作出诊断,比较CIDI和SCID的诊断效度。结果CIDI3.1与SCID的诊断一致率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精神病性障碍,Kappa值依次为0.53、0.25、0.16;CIDI诊断灵敏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心境障碍(77.8%)、焦虑障碍(55.8%)、精神病性障碍(40.0%),而对整个精神疾病的诊断灵敏度为93.4%。CIDI诊断特异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精神病性障碍(96.0%)、心境障碍(76.0%)、焦虑障碍(76.0%),对整个精神疾病的诊断特异度为39.2%。结论CIDI3.1对于确定整个精神疾病、心境障碍及焦虑障碍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后两者及精神病性障碍有较好的特异度,不失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较好工具。但应注意社区人群中CIDI与SCID对于焦虑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一致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3.1 DSM—Ⅳ半定式临床问卷 效度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内科门诊病人心理障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肖世富 严和駸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用二步筛查法,以一般健康问卷 (GHQ) 为筛查工具及复合式国际诊断检查 (CIDI)为确定病例的工具,随机调查了二所综合性医院的普通内科门诊病人390例。结果,符合 CCMD-2标准的心理障碍的总患病率为15.7%。其中,各类神经症的患病率最高(7.4... 用二步筛查法,以一般健康问卷 (GHQ) 为筛查工具及复合式国际诊断检查 (CIDI)为确定病例的工具,随机调查了二所综合性医院的普通内科门诊病人390例。结果,符合 CCMD-2标准的心理障碍的总患病率为15.7%。其中,各类神经症的患病率最高(7.4%),其次是继发于躯体病的焦虑抑郁障碍(3.5%)。患病的高峰年龄是30~34岁,干部和科技人员的患病率高。一些慢性疼痛症状是常见的躯体化症状,病人倾向于将心理问题归因于躯体。内科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诊断率为46.7%。心理障碍对病人的职业功能有肯定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门诊 病人 心理障碍
下载PDF
卒中后3个月内抑郁的累计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彤 王春雪 +1 位作者 梁德君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10期801-806,共6页
目的观察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实质内出血)后3个月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探讨与PSD发生相关的人口学和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卒中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实质内出血)314例。... 目的观察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实质内出血)后3个月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率,探讨与PSD发生相关的人口学和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卒中患者(包括脑梗死和脑实质内出血)314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t Institute of Health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inkin Scale,mRS)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MMSE)评分。在发病90±7 d,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3.0中文版(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WHO—CIDI 3.0)对所有患者进行访谈,按照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Ⅳ(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Ⅳ,DSM-Ⅳ)的诊断标准作出抑郁的诊断。结果 PSD在卒中后3个月的累计发生率为29%(91/314),其中重性抑郁76例(24.2%),轻性抑郁15例(4.8%)。PSD组和non-PSD组之间性别、既往抑郁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发病后14 d的NIHSS、mRS和发病后90 d的mRS大于non-PSD组(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比值比(Odds ratio,OB):2.17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19~3.892,P<0.01]、既往抑郁病史(OR:5.762,95%CI:2.958~11.223,P<0.01)、发病后14 d的残障水平(OR:1.520,95%CI:1.212~1.907,P<0.01)是与PSD发生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后3个月内,PSD的累积发生率为29%,说明PSD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女性、既往抑郁病史和发病后14 d的残障水平是卒中后3个月内发生抑郁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卒中后 WHO-cidi 危险因素 MRS
下载PDF
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7
作者 石锦娟 陈晓莉 +3 位作者 王波 黄悦勤 刘肇瑞 闫永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探讨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16岁的2447人,应用中文版计算机辅助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3.0(CIDI-3.0 CAPI)作为访谈工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分... 目的:探讨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16岁的2447人,应用中文版计算机辅助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3.0(CIDI-3.0 CAPI)作为访谈工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分析相关因素以及与自杀的关系。结果: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30天患病率为0.57%,12个月患病率是2.37%,终生患病率是4.33%,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离异/分居/丧偶是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χ2=21.052,P=0.000)。情感障碍患者具有自杀计划(χ2=29.166,P=0.000)和自杀行为(χ2=45.377,P=0.000)的危险。结论:西安市社区居民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近,显著低于国外的患病率,离异/分居/丧偶人群具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对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对自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计算机辅助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3.0
原文传递
初级卫生保健病人中的神经衰弱──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肖世富 严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本文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初级卫生保健病人中的心理障碍合作研究中有关神经衰弱的患病率及初级卫生保健医生对神经衰弱的识别处理能力等。共有14个国家的15个WHO合作中心参与研究。研究采用二步筛查法,以一般健康问卷(GH... 本文报告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初级卫生保健病人中的心理障碍合作研究中有关神经衰弱的患病率及初级卫生保健医生对神经衰弱的识别处理能力等。共有14个国家的15个WHO合作中心参与研究。研究采用二步筛查法,以一般健康问卷(GHQ)为初筛工具,复合式国际诊断检查(CIDI)为确诊工具,共筛查了不同国家的初级卫生保健病人26382例,其中5607例完成了CIDI检查。符合ICD-10标准的神经衰弱的总患病率为5.4%。不同国家或文化的患病率有较大差异。平均52.6%的神经衰弱病人被初级保健医生判为心理障碍病例。74.2%的神经衰弱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在所调查的心理障碍病种中,神经衰弱的患病率居第三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神经衰弱 GHQ cidi
全文增补中
《消灾经》考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7-84,共8页
《消灾经》是《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佛说大威德炽盛光如来吉祥陀罗尼经》和署"不空译"《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等佛经的统称。结合大理国写经《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中"... 《消灾经》是《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佛说大威德炽盛光如来吉祥陀罗尼经》和署"不空译"《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等佛经的统称。结合大理国写经《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中"大威德炽盛光如来启请次第"等相关新材料,可知《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形成于8世纪20年代至中叶前,出现最早。《佛说大威德炽盛光如来吉祥陀罗尼经》和《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都可溯源到该经本。前者节录自《佛说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形成于844年之前,历代藏经中未见;后者虽署"不空译",但实际上形成于9世纪晚期至10世纪70年代(972),并非"不空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灾经》 炽盛光佛 《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 大威德炽盛光如来启请次第 不空
下载PDF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Health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urkish Migration Backgrounds in Germany: A Study Protocol for a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10
作者 Mike Mösko Demet Dingoyan +5 位作者 Simone Penka Azra Vardar Holger Schulz Uwe Koch Andreas Heinz Ulrike Kluge 《Ope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6年第3期237-252,共17页
Background: There is a lack of reliable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rat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Germany. Despite exist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ata on the extent... Background: There is a lack of reliable epidemiological data on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rat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Germany. Despite exist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data on the extent of psychosocial burdens in migrant populations the prevalence among the study population remains unclea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llect prevalence data for the largest migrant population in Germany-individuals with Turkish migration backgrounds—using a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sensitive approach. Methods: The study employs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multi-centre study (Hamburg, Berlin) is based on a sample of individuals with Turkish migration backgrounds living in the two cities stratified by age, gender, and education. The study programme consists of three phases: 1) a qualitative focus group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how to increase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the target population as a minority group in Germany;2) a translation phase to create culture and linguistic sensitive versions of the assessment tools (e.g., the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IDI) for Turkish speaking individuals;and 3) a baseline community study to assess the lifetime, 12-month and four-week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rates of mental disorder,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and help-seeking behaviour in individuals of Turkish migration backgrounds living in Germany. Discussion: The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on the lifetime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Turkish migration backgrounds. Furthermore, the study i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gain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otential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creating resources for difficult-to- reach minoriti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need for assessing mental disorders in migrant populations. These results can offer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initiation of the necessary structural changes for mental health care services and policies for groups with migration backgr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ntal Health Mental Disorder MIGRATION TURKISH GERMANY PREVALENCE COMORBIDITY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cidi) Epidemiology
下载PDF
基于CIDI-A问卷的人工流产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秋香 杨敏 朱秀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自设问卷收集人工流产妇女的一般资料,利用WHO短版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的A问卷(CIDI-A问卷)收集人工流产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状况。结果本研究调查188例人工流产妇女,42例... 目的探究人工流产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自设问卷收集人工流产妇女的一般资料,利用WHO短版的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的A问卷(CIDI-A问卷)收集人工流产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状况。结果本研究调查188例人工流产妇女,42例(22.3%)在过去的1年内曾出现过≥1种抑郁症状,其中有33例(78.6%)出现抑郁情绪。进一步可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发作(MDE)者10例,粗患病率为5.3%。健康状况(OR=1.752,95%CI:1.037~2.960)、个人收入(OR=0.666,95%CI:0.447~0.990)、有无亲子女(OR=3.532,95%CI:1.263~9.874)、近两年内是否有过分居/离异(OR=21.097,95%CI:2.768~160.813)及生活满意度(OR=3.709,95%CI:1.934~7.112)是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人工流产妇女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影响因素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人工流产 cidi-A问卷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的疗效
12
作者 谢海瑛 刘美顺 刘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外用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RAU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外用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RAU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及西地碘含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RHEGF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唾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降低,且观察组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GF外用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RAU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唾液中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西地碘含片 复发性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障碍共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郝靖欣 韩麦 +2 位作者 段丽萍 葛颖 黄悦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886-1890,共5页
目的通过人格及精神障碍评估问卷了解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精神障碍的共病状况。方法顺序纳入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83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通过人格诊断问卷4(PD... 目的通过人格及精神障碍评估问卷了解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精神障碍的共病状况。方法顺序纳入2008年11月至2010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83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通过人格诊断问卷4(PDQ-4)、复合型国际诊断交谈(CIDI)表进行人格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诊断。结果83例IBS患者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38±14)岁。其中便秘型20例(24.1%)、腹泻型31例(37.3%)、混合型15例(18.1%)、未分型17例(20.5%)。(1)62例(74.7%)患者被检出1型或多型人格障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强迫和回避为特征的焦虑·抑制类(C组)人格障碍最多(58例,69.9%)。存在人格障碍者躯体形式障碍检出率为46.8%(29/62),高于无人格障碍者[19.0%(4/21),P=0.025]。(2)IBS患者的CIDI-3.0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44.6%(3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与心境障碍是最多见的精神障碍共病类型,分别为21例(25.3%)和19例(22.9%)。物质滥用和依赖、间歇性暴发障碍分别检出9例(10.8%)和7例(8.4%)。腹泻型IBS患者精神障碍共病率最高(58.1%,18/31),但不同IBS亚组之间精神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IBS患者中33例(39.8%)存在躯体形式障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亚组间躯体形式障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障碍同时合并躯体形式障碍者为61.9%(13/21),显著高于无焦虑障碍者[32.3%(20/62),P=0.016]。结论综合医院消化科就诊的IBS患者精神障碍共病较为常见,尤其是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存在人格偏离及焦虑障碍的IBS患者更容易出现躯体形式障碍,消化专业医师应对此有充分认识并予以恰当治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精神障碍 共病现象 人格诊断问卷4(PDQ-4) 复合性国际 诊断交谈表(cidi)
原文传递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黏膜炎症与精神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郝靖欣 韩麦 +3 位作者 段丽萍 韩亚晶 葛颖 黄悦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2247-2251,共5页
目的比较肠易激综合征(IBS)伴精神障碍与不伴精神障碍患者的肠道黏膜炎症指标,了解炎症与IBS精神障碍共病的关系。方法顺序纳入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43例及无消化道症状... 目的比较肠易激综合征(IBS)伴精神障碍与不伴精神障碍患者的肠道黏膜炎症指标,了解炎症与IBS精神障碍共病的关系。方法顺序纳入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符合罗马Ⅲ标准的IBS患者43例及无消化道症状的志愿者(对照组)15名,由经过培训的人员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对其进行访谈;所有纳入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取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活检组织,比较IBS不伴精神障碍(24例)及伴精神障碍(19例)患者与对照组(13名,有精神障碍者2例予以剔除)的肠黏膜活检组织CD3阳性淋巴细胞、肥大细胞、5-羟色胺阳性细胞及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阳性细胞数。结果IBS患者中任意精神障碍检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9/43比2/15,P=0.012),其中焦虑障碍9例,心境障碍8例。IBS伴精神障碍患者在回肠末端、乙状结肠黏膜组织的肥大细胞数及5.羟色胺阳性细胞数(每高倍视野:16.7±3.6、12.8±2.2,3.7±0.9、6.1±1.8),与IBS不伴精神障碍组(每高倍视野:15.4±3.1、12.3±2.5,3.4±0.8、5.2±1.8)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肠末端CD3阳性淋巴细胞、IDO阳性细胞数与IBS不伴精神障碍组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BS伴焦虑障碍患者的回肠末端IDO计数显著高于IBS不伴精神障碍患者[中位数(Q1,Q3):6(4,8)比2(1,5),P=0.018]。IBS伴心境障碍患者的回肠末端肥大细胞计数显著高于IBS不伴精神障碍组(每高倍视野:18.3±3.2比15.4±3.1,P=0.032)。结论IBS患者精神障碍可能与肠道黏膜炎症有一定关系;IDO激活可能与焦虑障碍共病,肥大细胞活化可能与心境障碍共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精神障碍 共病现象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
原文传递
昆明市焦虑障碍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卢瑾 阮冶 +3 位作者 黄悦勤 姚坚 党卫民 高长青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调查昆明市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应用中文版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CIDI-2.1)对昆明市≥15岁的居民5033人进行访谈,调查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析影响焦虑障碍... 目的调查昆明市焦虑障碍的患病情况。方法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采用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应用中文版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2.1版(CIDI-2.1)对昆明市≥15岁的居民5033人进行访谈,调查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析影响焦虑障碍的相关因素、起病年龄及共病情况。结果(1)焦虑障碍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7.05%(324例),其中,男性为5.34%(100例),女性为8.89%(224例);城镇人口为7.81%(189例),农村人口为5.33%(135例);以特殊恐怖障碍患病率最高(5.64%,236例),惊恐障碍患病率最低(0.14%,6例)。(2)女性患病风险[相对危险度(OR)=1.00]高于男性(OR=0.61;P〈0.01);各类焦虑障碍的起病年龄中位数为16岁;焦虑障碍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的物质使用障碍,情感障碍及疼痛障碍存在共病情况。结论昆明市焦虑障碍患病率较高,焦虑障碍是一类起病年龄早、呈慢性病程且普遍存在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状况的精神障碍,有必要加强对焦虑障碍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患病率 共病现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
原文传递
三焦次第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S-100B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林 伍媛 +4 位作者 王启芝 陈炜 胡跃强 赵海涛 唐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854-5857,共4页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S-100B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内科基础治疗配合三焦次第疗法。两组治疗1个疗程共28d,治疗后予以疗...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S-100B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内科基础治疗配合三焦次第疗法。两组治疗1个疗程共28d,治疗后予以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MMSE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认知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100B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焦次第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三焦次第疗法 血清S-100B 疗效观察 扶阳学派
原文传递
三焦次第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林 陈静 +3 位作者 陈炜 胡跃强 廖泰荣 唐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302-5305,共4页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予康复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焦次第疗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予康复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焦次第疗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第9、28天血清hs-CRP表达水平,评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部分中医证候积分、MMSE、FMA运动功能评分和血清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除口角歪斜、脉象外)、FMA运动功能评分及hs-CRP含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82.8%,24/29)(P<0.05),且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焦次第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hs-CRP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次第疗法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疗效 机制
原文传递
温阳次第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林 劳祎林 +4 位作者 陈炜 胡跃强 李媛媛 祝美珍 唐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42-3045,共4页
目的:评价温阳次第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次第疗法,即给予"桂枝法"之... 目的:评价温阳次第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阳次第疗法,即给予"桂枝法"之阳化汤治疗8d,"四逆法"之扶阳方治疗20d,共治疗28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改良的Rankin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总积分、改良Rankin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及血浆NPY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次第疗法可明显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阳虚证患者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NPY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温阳法 次第治疗 阳虚证
原文传递
鞍山市城市居民情感、焦虑、酒精使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英顺 刘莉 +2 位作者 杨盛 张淑娟 于连政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了解鞍山市18~65岁居民情感、焦虑、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正版》(DSMⅢ-R)为诊断标准,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1.0)对鞍山市1 955... 目的了解鞍山市18~65岁居民情感、焦虑、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正版》(DSMⅢ-R)为诊断标准,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1.0)对鞍山市1 955名18~65岁城市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的应答率为81.49%。三类精神障碍总的2周、12个月和终生标化患病率分别为4.95%,7.36%和10.54%。情感障碍、焦虑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分别为2.60%,2.25%和3.10%,终生患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场所恐怖(2.70%)、重性抑郁(2.64%)和酒精依赖(2.35%)。男性焦虑障碍患病率低于女性(OR=0.591,95%CI:0.392~0.893),酒精使用障碍患病率高于女性(OR=23.395,95%CI:8.516~64.270)。结论情感、焦虑、酒精使用障碍等精神疾病已成为鞍山市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