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清艳 康冠楠 +2 位作者 侯莉莉 刘晓飞 党萍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20例耐药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为MDRO肺部感染分为MDRO组、非MDRO组,分析MDRO组病原菌... 目的 探讨肺结核并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耐药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20例耐药肺结核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为MDRO肺部感染分为MDRO组、非MDRO组,分析MDRO组病原菌与耐药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价值。结果 121例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32株MDRO,其中包括革兰阴性菌94株(71.21%),革兰阳性菌38株(28.79%);主要革兰阳性菌有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三者均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有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埃希菌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两组肺结核耐药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抗结核治疗遵医行为、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抗结核治疗严格遵医、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3种均与MDRO肺部感染独立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方程:Logit(P)=-3.919+1.973×多耐药肺结核+1.9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83×糖尿病+1.435×癌症+-0.667×抗结核治疗严格遵医+1.020×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3种,该模型预测耐药肺结核并MDRO肺部感染的AUC为0.840。结论 耐药肺结核MDRO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肺炎克雷伯氏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是常见MDRO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多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癌症、抗结核治疗遵医情况、抗肺部感染药物数量与MDRO肺部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mdro 肺部感染 耐药情况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
2
作者 李俊红 王娟 +2 位作者 江颖仪 劳穗华 俞朝贤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117例,分为免疫正常组59例和免疫抑制...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低下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及病死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117例,分为免疫正常组59例和免疫抑制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率、感染率及病死率。结果:免疫抑制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感染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37.93%vs18.64%,48.28%vs2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P=0.02;χ^(2)=5.58,P=0.02),且风险分别是免疫正常组的4.59倍、10.90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 1.26~6.74,P=0.02;95%CI 2.79~42.61,P<0.001)。免疫抑制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免疫正常组(67.24%vs 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0,P=0.02)。结论: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多重耐药菌定植率及感染风险,且病死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mdro) 免疫抑制 定植 感染
下载PDF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崔广清 李旭忠 +1 位作者 孙卫和 冒秀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72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VAP组、VAP组、非MDRO组、单一MDRO组、混合MDRO组,比较患者入ICU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既往史... 目的 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72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非VAP组、VAP组、非MDRO组、单一MDRO组、混合MDRO组,比较患者入ICU一般情况、基础疾病既往史、机械通气情况、辅助治疗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感染菌群.结果 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患多种慢性基础疾病者,MDRO感染率增加;通气时间长,气管切开会增加MDRO混合感染的风险;使用全身激素雾化也是加剧MDRO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尽早开始胃肠内营养可以减少MDRO混合感染的发生;基础治疗时滥用抗生素增加患者MDRO混合感染率;经验治疗"降阶梯方案"比"升阶梯方案"更易控制MDRO混合感染.结论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种类及数量、机械通气时间及方式、辅助治疗方案和抗生素使用情况,ICU在治疗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时应从多方面着手控制MDRO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庄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0期5-6,44,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接受ICU常规护理的2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接受ICU常规护理的2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接受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的2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评价小组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对MDRO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掌握程度;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及MDRO感染率。结果:QCC气道管理培训结束后,小组护理人员对MDRO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实施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实施前;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时间及MDRO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管理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小组护理人员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掌握程度,通过有效实施,明显缩短了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平均时间,显著降低了该类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品管圈活动 老年重症肺炎 mdro感染
下载PDF
合肥市某综合性医院连续两年MDROs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晓静 艾皖平 +3 位作者 李娇娇 王伟 杜飞 王晓红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了解某医院滨湖院区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发生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2020年MDROs监测资料。结果:2019-2020年分别检出MDROs 790株、639株,分离率分别为24.52%、24.24%。MDROs检出前五位分别是ESBLs大肠埃希... 目的:了解某医院滨湖院区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发生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2020年MDROs监测资料。结果:2019-2020年分别检出MDROs 790株、639株,分离率分别为24.52%、24.24%。MDROs检出前五位分别是ESBLs大肠埃希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MDROs检出前两位的科室分别是老年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检出MDROs标本类型主要为痰和尿。结论:MDROs主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易感人群主要为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和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等重点人群。医院感染日常管理应加强此类高危科室和易感人群的目标性监测,加强MDROs防控及干预措施来降低MDROs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易感因素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重症感染患者院内肺部MDROs感染现状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何晓婷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1期77-79,共3页
目的调查重型感染患者肺部MDROS感染现状,并分析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徐闻县人民医院ICU中重症感染患者106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采集痰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调查肺部MDROS感染现状,分析感... 目的调查重型感染患者肺部MDROS感染现状,并分析其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徐闻县人民医院ICU中重症感染患者106例,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采集痰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调查肺部MDROS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6例患者中肺部MDROS感染发生率为13.2%,且14例检出者痰液样本中检出MDROS45株,G-杆菌32株(71.1%),G+球菌13株(28.9%);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合并基础病、合并胸部外伤、气管切开及使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P<0.05)。结论重症感染患者肺部MDROS感染致病菌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且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合并基础病、合并胸部外伤、气管切开及使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需针对上述因素及MDROS病原菌类型给予针对性预防及治疗,以此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感染 肺部 mdroS 感染现状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创伤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满香 涂家金 +1 位作者 钟红发 黄璐璐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3-838,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创伤病人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创伤合并MDRO感染的163例病人为病例组,创伤但未发... 目的:探讨创伤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创伤病人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创伤合并MDRO感染的163例病人为病例组,创伤但未发生MDRO感染的163例病人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MDRO感染的分布与构成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创伤病人合并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MDRO 180株,发生MDRO感染的菌株主要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08株,60.00%),其他依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27.78%)、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21株,11.6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株,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15 d、入住ICU、应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频率≥5次/年、抗菌药物持续天数≥7 d、入院时血清清蛋白<35 g/L、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0×10^(9)/L是创伤病人合并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时间延长、入住ICU、应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增加、抗菌药物持续天数延长、入院时血清清蛋白低、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高会增加创伤病人合并MDRO感染的风险,临床需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减少创伤病人MDRO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模式下医疗设备菌落评估对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高新梅 邢雷 +2 位作者 王清涛 母海蕾 朱东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0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究制定多学科合作模式防控医疗设备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方法,探讨其在MDRO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多学科组织体系、落实多学科岗位职责和预防保障措施,按照监测-预警反馈-干预应对的一体化防控体系进行岗位职责细分,... 目的:研究制定多学科合作模式防控医疗设备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方法,探讨其在MDRO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构建多学科组织体系、落实多学科岗位职责和预防保障措施,按照监测-预警反馈-干预应对的一体化防控体系进行岗位职责细分,开展多学科合作模式防控医疗设备MDRO感染。选取医院临床在用的67台医疗设备,根据管理模式不同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个体化经验模式开展MDRO感染防控,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合作模式防控MDRO感染。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集菌落标本624个和957个,分别展开设备使用检测1 437例和1 658例,对比两组MDRO检出率、检测问题率和管理执行力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采集的957例菌落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分别为1.15%(11/957)、1.25%(12/957)、0.94%(9/957)、1.15%(11/957)和1.04%(10/957),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742,x^(2)=9.263,x^(2)=14.357,x^(2)=6.316,x^(2)=16.542;P<0.05);观察组开展检测的1 658例中医疗设备使用操作、清洁消毒、存放管理及感染应对的问题率分别为5.01%(83/1 658)、1.27%(21/1 658)、4.46%(74/1 658)和3.14%(52/1 65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846,x^(2)=68.598,x^(2)=56.661,x^(2)=128.609;P<0.05);观察组神经外科、感染预防与控制科、医学工程处、医务科和检验科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4,t=4.304,t=7.492,t=5.428,t=5.825;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模式能够完善医疗设备使用组织管理体系,降低设备相关的MDRO感染率,提高多学科工作人员MDRO预防控制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mdro) 多学科合作 菌落评估 医疗设备 感染控制
下载PDF
糖尿病足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思蓉 吴标良 《右江医学》 202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当其出现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感染将严重影响糖尿病足患者结局及预后。该文归纳了糖尿病足治疗中细菌耐药机制、糖尿病足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等研究中的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当其出现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感染将严重影响糖尿病足患者结局及预后。该文归纳了糖尿病足治疗中细菌耐药机制、糖尿病足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等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足创面感染MDROs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依布硒啉治疗耐药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涛 龚长志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2期27-30,共4页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性疾病数量逐步上升,对之有效的抗菌药物相对较少,尤其全耐药肺炎双球菌、耐碳青霉烯类细菌等超级细菌的出现,使临床陷入了无药可用的窘境。现研究表明单独使用依布硒啉能调控MDRO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使硫氧... 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性疾病数量逐步上升,对之有效的抗菌药物相对较少,尤其全耐药肺炎双球菌、耐碳青霉烯类细菌等超级细菌的出现,使临床陷入了无药可用的窘境。现研究表明单独使用依布硒啉能调控MDRO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使硫氧还蛋白(Trx)活性下降,依布硒啉联合银能降低谷胱甘肽(GSH)体系活性,阻碍线粒体中呼吸链上电子传递,降低细菌抗活性氧(ROS)能力、减少ATP产生,影响其氧化蛋白的修复和翻译后修饰,导致MDRO体内ROS增加,并抑制细菌DNA合成,起到双重杀菌作用。本文对依布硒啉治疗MDRO感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布硒啉 多重耐药菌 硫氧还蛋白 谷胱甘肽 综述
下载PDF
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重症监护室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俞朝贤 李德宪 +3 位作者 王娟 黄苏 卢庭裕 肖芃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5期764-767,共4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重症感染患者的初始经验性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ICU患者送检标本培养出的病原学分布情况及多重耐药菌的药敏结果。结果1、共检出病原菌... 目的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重症感染患者的初始经验性用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ICU患者送检标本培养出的病原学分布情况及多重耐药菌的药敏结果。结果1、共检出病原菌599株,包括细菌433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占比72.75%(315株);真菌166株,主要为热带假丝酵母菌(31.33%)、光滑假丝酵母菌(28.31%)及曲霉菌(10.84%)。2、临床检出的315株多重耐药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7.6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44.76%,肺炎克雷伯杆菌占23.81%,铜绿假单胞菌占10.79%;革兰阳性球菌占12.38%,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2.86%,溶血葡萄球菌占2.54%,屎肠球菌占2.2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27%。3、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情况严重,对替加环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未发现耐黏菌素菌株;革兰阳性球菌总体对头孢洛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替加环素、达托霉素的敏感性较好。结论结核重症监护室检出的病原菌以多重耐药菌及真菌常见,经验性用药需考虑耐药分布情况及真菌感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控制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广芬 袁妍妩 +2 位作者 陈士勇 孙蓓蕾 陈琳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5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设置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通过加强培训、规范管理、及时通报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加强感染控制措施落实。结果设立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前后新发MDROs菌株数分别为77株和50株... 目的探讨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在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设置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通过加强培训、规范管理、及时通报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加强感染控制措施落实。结果设立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前后新发MDROs菌株数分别为77株和50株,每千住院日新发多重耐药菌分离量下降(P<0.05)。结论设立ICU感染控制专职护士,通过严格督导和培训,能有效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减少ICU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ICU
下载PDF
不同清洁消毒方式对呼吸重症监护室环境多重耐药菌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苗勤 杨宝财 +5 位作者 张换春 何敬堂 孙莉 方玲 崔幸琨 刘海涛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环境清洁消毒作为干预手段对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产生的影响,提高呼吸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对环境清洁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集呼吸ICU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标本1352份,按照消毒方法的不同将常规传统清洁消毒方法... 目的:研究环境清洁消毒作为干预手段对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产生的影响,提高呼吸重症监护室(ICU)医务人员对环境清洁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集呼吸ICU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标本1352份,按照消毒方法的不同将常规传统清洁消毒方法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卫生表面湿巾消毒法为实验组,每组676份标本,对两组环境清洁消毒质量进行对比,分别统计环境物体表面中MDRO检出率及患者感染率;比较两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的效果;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使用者体验感受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环境清洁前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分别为68.64%和71.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67,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清洁消毒质量环境MDRO检出率、患者MDRO季度院感构成比和患者MDRO季度感染例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2,x^2=0.007,x^2=0.092;P>0.05)。两组的消毒方法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8,P<0.05)。结论:卫生湿巾清洁消毒效果和体验者感受满意度均优于传统含氯消毒液擦拭法,严格执行环境清洁消毒规范,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消毒方式 多重耐药菌 重症监护室 环境质量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因素管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文进 耿苗苗 +3 位作者 杨富 朱秋丽 马磊 祝延红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0-564,共5页
目的通过筛选和管理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构建患者感染发生的风险模型,为医院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数据回顾,对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模型构建,并通... 目的通过筛选和管理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构建患者感染发生的风险模型,为医院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数据回顾,对风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和模型构建,并通过模型的有效性检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来反映模型的建模情况并分析讨论。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13项风险因素的P值小于0.1,其中11项的P值小于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疾病诊断类型、是否使用蛋白类药物、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是否使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天数共6项独立风险因素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有统计学关联。结论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6项独立风险因素构建的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可以为控制医院感染风险因素提供准确、有效的管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风险模型 重症监护室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目标性监测与综合干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玉岭 史广鸿 田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3-385,398,共4页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医院MDRO感染。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开展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期降低医院MDRO感染。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开展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62 384例,病原学送检率为17.91%(11 176例),606例次患者检出MDRO,其中MDRO医院感染292例次(0.47%),社区感染/定植314例次。MDRO医院感染例次率由干预前的0.65%(75/11 603),降至干预后的0.26%(36/13 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P<0.05)。结论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MDRO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mdro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综合干预
下载PDF
2010年-2012年柳州地区常见多重耐药菌临床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石伏 刘春明 +3 位作者 朱胜波 龙安 高洁 覃夏菁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154-155,159,共3页
目的分析柳州地区常见多重耐药茵(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临床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控制MDRO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10年9月~2012年8月柳州地区常见MDRO的临床分布特征。标本采集、运送和培养... 目的分析柳州地区常见多重耐药茵(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MDRO)临床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控制MDRO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10年9月~2012年8月柳州地区常见MDRO的临床分布特征。标本采集、运送和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采用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或天地人半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分离的MDROs进行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2010年9月~2012年8月检测的标本共29940例,分离的致病菌为8541株,其中常见MDRO为62株,致病菌检出率为28.5%,常见MDRO检出率为0.2%。检出率前三的常见多重耐药茵为MRSA(61.3%),CR-AB(33.9%)和MDR-PA(4.8%)。MDRO科室来源构成比前三位为肺病科(41.9%)、针灸科(14.5%)和重症监护室(11.3%);MDRO标本来源构成比前三位为痰(45.2%)、BALF(30.6%)和分泌物(9.7%)。结论该地区常见MDRO检出率低,但临床分布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临床分布特征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富 方芳 +1 位作者 陈兰 周炜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7年第6期2076-2080,共5页
[目的]建立与评价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选取366例肝移植病人,其中建模组239例和验证组127例,收集病人围术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初步建立感... [目的]建立与评价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方法]选取366例肝移植病人,其中建模组239例和验证组127例,收集病人围术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DROs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初步建立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卡方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评价模型的预测符合程度和判别效度,根据模型中各危险因素的偏回归系数构建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结果]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DROs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术后气管插管时间≥72h、术后留置ICU时间≥10d、术后胆道并发症;评分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的H-L检验P值分别为0.404,0.17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753。[结论]建立的评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符合程度和判别效度,对肝移植术后MDROs感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多重耐药均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 评分模型
下载PDF
神经外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 被引量:7
18
作者 龚龙飞 沈峥 邓丽萍 《全科护理》 2015年第12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8月神经外科病房的56例培养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DRO的数量、种类和感染部位。[结果]56份培养标本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病房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8月神经外科病房的56例培养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MDRO的数量、种类和感染部位。[结果]56份培养标本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7.50%、铜绿假单胞菌占25.00%、肺炎克雷伯菌占17.86%、大肠埃希菌占12.50%、鲍曼不动杆菌占7.14%,主要感染部位呼吸道占50.00%、泌尿道占25.00%、血液占19.64%、切口占5.36%。[结论]加强对各类人员的培训和宣教,积极实施护理干预可降低神经外科病房MDRO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 神经外科 护理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云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129-130,共2页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MDRO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找出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比较PDCA循环前后ICU对MDRO感染患者中各项感控措施的执行率及MDRO感染率。结果 应用PDC...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MDRO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找出问题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比较PDCA循环前后ICU对MDRO感染患者中各项感控措施的执行率及MDRO感染率。结果 应用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对MDRO感染患者各项预防感染措施的执行率均高于PDCA循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感染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8,P〈0.0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可持续改进ICU的MDRO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多重耐药菌(mdro) 感染管理
下载PDF
综合性医院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质量改进 被引量:2
20
作者 卫俊 曹洪志 +1 位作者 黄娟 潘穗萍 《现代医院》 2013年第4期90-93,共4页
目的收集本院感染(院内及社区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与其他同级医院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本院下一步医院感染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床旁调查、与主管医生电话沟通的方式,调查2012年12月27日... 目的收集本院感染(院内及社区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与其他同级医院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本院下一步医院感染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床旁调查、与主管医生电话沟通的方式,调查2012年12月27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病例,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的现患率情况。结果调查病例452例,发生医院感染12例,1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5%,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65%。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的科室为综合ICU,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3.33%。社区感染病例数为101例,社区感染率为22.35%。发现医院感染漏报1例,医院感染漏报率8.33%。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30%,一联、二联、三联或以上抗菌药物使用人数占使用抗菌药物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6.71%、22.60%、0.68%。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40.4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59.59%。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病原送检率为:63.22%,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例送检标本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14.55%,多重耐药菌的检出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4例,大肠埃希菌3例)。结论本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国内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接近,但本次现患率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将纳入2013年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供院感委员会委员评分后确定2013年的优先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患率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漏报率 优先级 JC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