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2篇文章
< 1 2 1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金银羽位点基因型PCR-RFLP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梦笛 倪慧勇 +5 位作者 刘华格 褚素乔 王学静 许利军 王志永 樊宝良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4,共7页
为了建立一个快速、简便、有效鉴定鸡金银羽位点基因型的方法,试验通过对金银羽等位基因位点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该对引物对海兰褐、伊莎褐和大午金凤等采用金银羽羽色自别雌雄的蛋鸡配套系商品代公鸡(金银羽等位... 为了建立一个快速、简便、有效鉴定鸡金银羽位点基因型的方法,试验通过对金银羽等位基因位点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该对引物对海兰褐、伊莎褐和大午金凤等采用金银羽羽色自别雌雄的蛋鸡配套系商品代公鸡(金银羽等位基因杂合,Ss)和母鸡(金羽等位基因半合子,s-)进行了PCR-RFLP基因型鉴定分析。结果显示,PCR-RFLP方法的鉴定结果与实际基因型一致;采用该方法从960只白羽太行鸡母鸡中鉴定得到3只不携带显性白羽等位基因的银羽母鸡(银羽等位基因半合子,S-);以海兰褐父母代父本公鸡(金羽等位基因纯合,ss)作为父本与用本方法鉴定得到的3只银羽太行鸡母鸡进行杂交,来模拟金银羽自别雌雄的海兰褐蛋鸡商品代鸡的生产,获得的后代雏鸡绒羽颜色表型和性别符合海兰褐商品代鸡金银羽羽色自别雌雄的规律。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PCR-RFLP方法能够快速、简便、有效且低成本地鉴定鸡金银羽位点基因型,为银羽纯合品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个体金银羽位点基因型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羽 基因型 性别鉴定 分子标记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PCR-rflp)
原文传递
石菖蒲药材及饮片掺混藏菖蒲PCR-RFLP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建立快速鉴别石菖蒲药材及饮片掺混藏菖蒲的方法。方法对石菖蒲和藏菖蒲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酶切位点进行比对分析,选择藏菖蒲的特异性酶切位点AluI,设计PCR-RFL... 目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建立快速鉴别石菖蒲药材及饮片掺混藏菖蒲的方法。方法对石菖蒲和藏菖蒲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酶切位点进行比对分析,选择藏菖蒲的特异性酶切位点AluI,设计PCR-RFLP反应引物,对影响PCR-RFLP反应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数、酶切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考察。利用建立的PCR-RFLP鉴别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石菖蒲、藏菖蒲及掺混样品进行适用性考察。结果建立了石菖蒲药材及饮片掺混藏菖蒲的PCR-RFLP鉴别方法,在退火温度60℃、循环数为30时,藏菖蒲或掺有藏菖蒲的石菖蒲样品经过特异性引物扩增后,能被AluI酶酶切,在100~300 bp检出2条单一DNA条带,石菖蒲样品则无此条带。该方法能对石菖蒲药材及饮片中掺混的藏菖蒲进行准确鉴别,并对石菖蒲中掺入藏菖蒲的检出限为3%。结论建立的PCR-RFLP鉴别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石菖蒲与藏菖蒲鉴别及石菖蒲中掺混藏菖蒲的检测,为石菖蒲与藏菖蒲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藏菖蒲 掺混鉴别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下载PDF
梅花鹿鞭与马鹿鞭PCR-RFLP鉴别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童 吴楠 +5 位作者 孟媛 姜菲菲 李佩瑶 张英 裴笑仙 艾金霞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鉴别梅花鹿鞭与马鹿鞭的方法。方法根据梅花鹿与马鹿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并选取DNA限制性内切酶MseI来区分梅花鹿鞭和马鹿鞭。采用改良SDS法提取样本基因...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鉴别梅花鹿鞭与马鹿鞭的方法。方法根据梅花鹿与马鹿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差异,设计并选取DNA限制性内切酶MseI来区分梅花鹿鞭和马鹿鞭。采用改良SDS法提取样本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后进行RFLP分析,并优化PCR-RFLP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用优化的PCR-RFLP体系对市售鹿鞭样本进行鉴定。结果经PCR-RFLP分析,MseI可切割梅花鹿与马鹿Cyt b片段,前者被切成2个片段,后者被切成3个片段,从而将两者进行鉴别。结论本实验建立的PCR-RFLP方法可准确鉴别梅花鹿鞭与马鹿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鞭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梅花鹿鞭 马鹿鞭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PCR-RFLP鉴别大蓟药材及饮片中掺伪飞廉、魁蓟的方法研究
4
作者 张诗华 赖晶 +3 位作者 倪琳 宋平顺 李辰荃 郭朝晖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80-785,共6页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建立快速鉴别大蓟混伪品飞廉和魁蓟的方法。[方法]通过比对ITS基因序列,分别筛选飞廉、魁蓟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并设计鉴别引物。考察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循环数及不同酶的适用...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建立快速鉴别大蓟混伪品飞廉和魁蓟的方法。[方法]通过比对ITS基因序列,分别筛选飞廉、魁蓟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并设计鉴别引物。考察PCR反应的退火温度、循环数及不同酶的适用性,对酶切反应时间和酶切底物量进行优化。同时对该方法适应性及掺伪比例的专属性、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当退火温度为58~60℃、循环数为30个时,样品均能扩增出一条379 bp的DNA条带。底物为8μL、酶切温度为37℃、酶切反应120 min时,ZraI酶将飞廉切割成120 bp和259 bp两条DNA条带;DNA底物为8μL、酶切温度为37℃、酶切反应60 min时,ApaLI酶将魁蓟切割成126 bp和253 bp两条DNA条带。[结论]试验建立的PCR-RFLP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别大蓟混伪品飞廉、魁蓟,避免此类药材的混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蓟 飞廉 魁蓟 PCR-rflp ITS序列
下载PDF
基于ITS序列PCR-RFLP鉴别北柴胡混伪品藏柴胡
5
作者 赖晶 倪琳 +5 位作者 蔺瑞丽 靳婉君 刘富强 宋平顺 马萧 滕宝霞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05-112,共8页
目的基于ITS序列用PCR-RFLP方法鉴别北柴胡药材掺伪藏柴胡的方法。方法分析并筛选出藏柴胡特有的限制性内切酶AseⅠ,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引物PCR扩增条件和酶切试验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考察。结果PCR... 目的基于ITS序列用PCR-RFLP方法鉴别北柴胡药材掺伪藏柴胡的方法。方法分析并筛选出藏柴胡特有的限制性内切酶AseⅠ,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引物PCR扩增条件和酶切试验进行优化,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考察。结果PCR扩增的目的片段为331 bp,且建立的PCR反应方法对不同的酶均具有适应性。限制性内切酶AseⅠ将藏柴胡切成79 bp和252 bp两个片段,而北柴胡及其他柴胡均不能被酶切,且掺伪检出限为1%。结论PCR-RFLP方法实现了准确鉴别北柴胡中的混伪品藏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柴胡 北柴胡 ITS PCR-rflp 分子鉴定
下载PDF
16S rDNA-RFLP技术鉴定西藏地区乳制品中的乳杆菌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洁 孙志宏 +5 位作者 张家超 艾日登才次克 张彦斌 杨梅 孙天松 张和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4-810,共7页
将16S rDNA PCR技术和RFLP技术相结合,对分离自乳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从我国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出51株乳杆菌,采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Ⅲ和HinfⅠ将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经聚丙烯酰... 将16S rDNA PCR技术和RFLP技术相结合,对分离自乳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从我国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出51株乳杆菌,采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Ⅲ和HinfⅠ将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将菌种鉴定到种的水平。根据16S rDNA-RFLP的结果从中选出8株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的测定,实验结果与RFLP鉴定结果相吻合,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可用于大量乳杆菌分类和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鉴定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6S RDNA序列
下载PDF
AFLP和RFLP标记检测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陈亮 梁春阳 +4 位作者 孙传清 金德敏 姜廷波 王斌 王象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9-595,共7页
利用AFLP和RFLP技术对 2 0个水稻品种 (系 )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AFLP分析中 ,用 6 4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 ,然后用其中适合水稻的 15对引物进行了详细研究 ,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了 4 7~ 118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 5~ 32条 ,15... 利用AFLP和RFLP技术对 2 0个水稻品种 (系 )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AFLP分析中 ,用 6 4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 ,然后用其中适合水稻的 15对引物进行了详细研究 ,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了 4 7~ 118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 5~ 32条 ,15个引物组合共得到多态性条带 2 99条 ;在RFLP分析中 ,4 9个RFLP探针共检测出 10 7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表明 ,两种标记均能将 2 0个材料分成籼粳两大类群 ,但AFLP标记比RFLP标记更能反映品种间系谱亲缘和地理生态上的差异。两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距离的趋势是一致的 ,但AFLP标记相对于RFLP而言提高了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的估计 ,降低了亚种间遗传距离的估计 ,因此 ,AFLP更适应于多样性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rflp标记 检测 水稻亲本 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中外11个猪种H-FABP基因PCR-RFLP的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桢 曹红鹤 +4 位作者 储明星 李宏滨 马月辉 郑友民 周忠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5′ 端上游区的HinfI RFLP位点上,所有的品种都有变异,但沂蒙黑猪和大白猪只有两种基因型(HH、Hh);(2)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infI RFLP位点上,二花脸只有BB基因型,而其它品种都表现出多态性;(3)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aeⅢ RFLP位点上,只在五指山猪、香猪和大白猪中发现有多态性存在,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0 86,0 98和0 68,其余8个猪种均表现为D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品种 H—FABP基因 PCR—rflp 心脏脂肪酸 蛋白基因
下载PDF
小梅山、中梅山及大约克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 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6
9
作者 方美英 胡晓湘 +1 位作者 李宁 吴常信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85-687,共3页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saⅠ对中国地方猪种小梅山、中梅山及国外猪种大约克SLA DQB基因外显子 2的2 73bp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小梅山猪酶切后出现两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 ;中梅山猪中出现 4种基... 采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saⅠ对中国地方猪种小梅山、中梅山及国外猪种大约克SLA DQB基因外显子 2的2 73bp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小梅山猪酶切后出现两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 ;中梅山猪中出现 4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132bp 114bp 2 7bp(CC)、2 4 6bp 132bp 84bp 30bp 2 7bp(AB) ;大约克猪中出现 5种基因型 :2 4 6bp 2 7bp(AA)、132bp 84bp 30bp 2 7bp(BB)、132bp 114bp 2 7bp(CC)、2 4 6bp 132bp 84bp 30bp 2 7bp(AB)、2 73bp 2 4 6bp 2 7bp(AD)。分析发现 ,SLA DQB基因外显子 2的 11、94和 12 4位碱基表现出多态性并在 3个猪种中检测到A、B、C和D 4个等位基因 ;χ2 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 ,小梅山、中梅山及大约克SLA DQB基因外显子 2在RsaⅠ酶切位点已经达到了Har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梅山 中梅山 大约克猪 SLA-DQB基因 外显子2 PCR-rflp多态性分析 中国地方猪种
下载PDF
水稻品种SSR与RFLP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朱作峰 孙传清 +2 位作者 姜廷波 付强 王象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38-745,共8页
用48对SSR引物和50个RFLP探针对来自6个生态型的57份水稻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看,SSR的多态性要高于RFLP。从遗传距离看,在总计 1596对材料的遗传距... 用48对SSR引物和50个RFLP探针对来自6个生态型的57份水稻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多样性看,SSR的多态性要高于RFLP。从遗传距离看,在总计 1596对材料的遗传距离中,只有 144对(占9%)用 RFLP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简称GDRFLP,下同)高于用SSR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简称GDSSR,下同),平均高出的幅度为0.0371,而有 1452对(占 91%)材料间的 GDRFLP,高于 GDRFLP,平均高出幅度为0.2492。无论是籼、粳亚种内还是籼粳亚种间,SSR标记比RFLP估计的遗传距离高.如用SSR标记估计的籼稻亚种内材料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5483,而RFLP标记估计的只有0.2776;粳稻亚种内SSR平均遗传距离为0.5777,RFLP的只有0.2405;用SSR和RFLP估计的亚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8074和0.731。成对材料的SSR遗传距离与RFLP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对于典型的籼粳品种,这两种标记估计的遗传距离相关系数较高,而中间型材料或偏籼偏粳材料的相关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SSR RTLP 遗传多态性 杂种优势 品种
下载PDF
16S rDNA-RFLP法快速鉴定蒙古国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 被引量:6
11
作者 艾日登才次克 于洁 +4 位作者 杜晓华 李莉 王炜宏 孙天松 张和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2期63-68,共6页
以17株标准菌株为参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对分离自蒙古国5个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55株乳酸菌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aeⅢ、BsmaⅠ、TspRⅠ和HinfⅠ的指纹图... 以17株标准菌株为参照,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技术,对分离自蒙古国5个地区传统乳制品中的55株乳酸菌进行了快速鉴定。结果表明,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luⅠ、HaeⅢ、BsmaⅠ、TspRⅠ和HinfⅠ的指纹图谱分析,将49株乳杆菌和2株片球菌准确鉴定到种,其他4株肠球菌鉴定到属。采用16S rDNA-RFLP方法鉴定乳酸菌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快速鉴定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6S 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IGF2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脂肪沉积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桂兰 蒋思文 +2 位作者 熊远著 郑嵘 屈彦纯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是影响猪瘦肉量的主要候选基因。采用PCR RFLP技术 ,分析了IGF2基因第 8内含子部分片段在猪资源家系群体中的Nci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IGF2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在胎儿生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肌肉生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是影响猪瘦肉量的主要候选基因。采用PCR RFLP技术 ,分析了IGF2基因第 8内含子部分片段在猪资源家系群体中的NciⅠ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IGF2基因该片段具有两个NciⅠ酶切位点 (切点位于第 8内含子 ,分别记录为位点A和位点B) ,两位点在资源家系中均具有多态性。IGF2基因B位点酶切未突变个体均比酶切突变的个体背膘薄 18 2 8% (P<0 0 1) ,肥肉率低 2 2 4 3% (P <0 0 1) ,瘦肉率高 8 71% (P <0 0 1) ,位点A具有相同的影响趋势。在该研究群体中 ,IGF2基因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为加性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2基因 PCR-rflp 背膘厚
下载PDF
我国南方常见的6种寡毛实蝇PCR-RFLP快速鉴定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吴佳教 梁帆 +2 位作者 胡学难 赵菊鹏 梁广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70-773,共4页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南方发生和诱捕到的6种寡毛实蝇开展了快速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2组引物对6种供试实蝇线粒体DNA(mtDNA)的PCR扩增片断大小分别约为350bp和450bp。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DRAI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  应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南方发生和诱捕到的6种寡毛实蝇开展了快速鉴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出的2组引物对6种供试实蝇线粒体DNA(mtDNA)的PCR扩增片断大小分别约为350bp和450bp。用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DRAI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得到的酶切位点可将供试的6种实蝇区分开来。该方法不受供试实蝇食物源的影响,对各种虫态(卵、幼虫、蛹)和不同性别的成虫均适用,可用于实蝇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 寡毛实蝇 PCR-rflp 快速鉴定 南方地区 农业害虫
下载PDF
鉴定与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连锁的AFLP-RFLP标记 被引量:14
14
作者 梅明华 徐才国 +2 位作者 陈亮 王伟 崔红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1-425,共5页
运用 AFLP技术对农垦 58S×1514的 F2代群体构建的极端集团进行了分析,在 253对AFLP引物中,91%具有多态性带,有20对引物扩增到了阳性带.阳性带经克隆后用作RFLP探针进行极端集团分析,其中4个具... 运用 AFLP技术对农垦 58S×1514的 F2代群体构建的极端集团进行了分析,在 253对AFLP引物中,91%具有多态性带,有20对引物扩增到了阳性带.阳性带经克隆后用作RFLP探针进行极端集团分析,其中4个具有多态性带.2个(F3和V4)表现为阳性带.F2代不育群体RFLP分析结果显示,F3和V4两个标记与第12染色体上的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连锁.通过极大似然法估算,F3和V4标记距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80cM和7.7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rflp pms3 水稻 光敏核不育基因 鉴定 标记
下载PDF
猪MyoG基因的PCR-RFLP分型及其与生长性能和肌纤维数目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高勤学 刘梅 +1 位作者 杨月琴 王林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0-332,共3页
对33头申农号猪MyoG基因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发现3种基因型(MM,MN和NN)。M基因频率为51.5%,N基因频率为48.5%。对不同基因型猪初生重和断奶重分析发现,NN型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猪(P<0.05),但断奶重差异不显著。根据不同基... 对33头申农号猪MyoG基因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发现3种基因型(MM,MN和NN)。M基因频率为51.5%,N基因频率为48.5%。对不同基因型猪初生重和断奶重分析发现,NN型猪初生重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猪(P<0.05),但断奶重差异不显著。根据不同基因型共屠宰12头申农号猪,取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做冰冻切片,HE染色,并计算肌纤维数目,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猪间半腱肌和半膜肌肌纤维密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NN型肌纤维密度高于其他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G基因 rflp PCR 相关性分析 生长性能 维数 分型 肌纤维密度 基因频率 基因型 冰冻切片 HE染色 差异显著 重分析 初生重 断奶 N型
下载PDF
紫米基因与RFLP标记的连锁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庄杰云 杨长登 +2 位作者 钱惠荣 赵成章 郑康乐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5期373-375,共3页
选用种皮呈紫黑色的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黑珍米和其种皮呈无色的原始亲本Basmati370配制组合,同时应用121个DNA探针检测了黑珍米与Basmati370之间的RFLP。应用F2和F3群体研究了紫色种皮的遗传控... 选用种皮呈紫黑色的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黑珍米和其种皮呈无色的原始亲本Basmati370配制组合,同时应用121个DNA探针检测了黑珍米与Basmati370之间的RFLP。应用F2和F3群体研究了紫色种皮的遗传控制。结果表明,有一个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着黑珍米和Basmati370在种皮颜色上的差异。通过多态性DNA探针与种皮颜色的共分离分析,发现该基因与水稻第四染色体上的DNA标记RG329和RG214连锁,与RG329和RG214的遗传图距分别为18.9cM和26.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紫色种皮 基因定位 rflp 紫米基因
下载PDF
猪FSHβ亚基基因RFLPs研究初报 被引量:39
17
作者 赵要风 李宁 +1 位作者 陈永福 吴常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本文用猪FSHβ基因cDNA作为探针,对二花脸猪、梅山猪、长白猪、大约克猪、香猪基因组DNA进行EcoRI、BamHI和Hind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Southern印迹分析。发现猪品种之间在该位点变异较大,而且发现F... 本文用猪FSHβ基因cDNA作为探针,对二花脸猪、梅山猪、长白猪、大约克猪、香猪基因组DNA进行EcoRI、BamHI和HindⅢ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Southern印迹分析。发现猪品种之间在该位点变异较大,而且发现FSHβ/BamHIRFLPs中,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表现出品种内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Β基因 rflpS 遗传育种
下载PDF
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种F_2群体中RFLP标记的偏分离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德水 陈受宜 +1 位作者 惠东威 庄炳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2-36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大豆56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在一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种F2群体中的分离。结果表明,25%的R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主要趋于栽培大豆亲本,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配子体选择... 本文研究了大豆56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在一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杂种F2群体中的分离。结果表明,25%的RFLP标记表现了偏分离,偏离的方向主要趋于栽培大豆亲本,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存在着配子体选择。这对研究大豆的遗传及育种选择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分离 大豆 rflp标记 杂种群体
下载PDF
小麦矮秆基因Rht3的RAPD和RFLP标记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万平 周青文 +2 位作者 马正强 陈佩度 刘大钧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28-1033,共6页
利用PCR和RFLP技术分析了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3的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RAPD分析从 31 0条随机引物中 ,筛选出 3个引物可以在高矮亲本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带 ,连锁分析表明仅S1 0 60 190 0 和S1 0 60 2 0 0 0 扩增片段... 利用PCR和RFLP技术分析了小麦赤霉酸反应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3的近等基因系及其分离群体。RAPD分析从 31 0条随机引物中 ,筛选出 3个引物可以在高矮亲本中稳定地扩增出多态带 ,连锁分析表明仅S1 0 60 190 0 和S1 0 60 2 0 0 0 扩增片段与Rht3连锁 ,遗传距离分别为7.1cM和 9.2cM。RFLP分析选用了主要位于第 4部分同源群短臂上的 5 3个探针 ,其中Xpsr5 84、XksuF8和Xcdo383个探针在高矮亲本中揭示出多态性 ,连锁分析表明仅Xpsr5 84与Rht3基因连锁 ,遗传距离为 8.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Rht3基因 RAPD分析 rflp分析 矮秆基因 分子标记
下载PDF
RFLP揭示的籼粳基因组多态性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松文 刘霞 +4 位作者 王勇 徐才国 施利利 张欣 丁得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8-1043,共6页
目的揭示籼粳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RFLP对多个水稻品种进行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些籼粳特异性标记的籼粳特异性及其序列分子的生物学基础。结果筛选到28个RFLP籼粳特异性探针,籼粳特异性标记的生... 目的揭示籼粳基因组的多态性。方法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RFLP对多个水稻品种进行分析,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些籼粳特异性标记的籼粳特异性及其序列分子的生物学基础。结果筛选到28个RFLP籼粳特异性探针,籼粳特异性标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标记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差异。结论这些标记能对水稻品种进行籼粳稻分子分类。水稻基因组序列图的完成和释放,使得这些籼粳特异性标记揭示的基因组多态性可以在基因组序列水平上进行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flp 基因组多态性 籼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