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窗OPTICS算法和DATA-SSI算法的桥梁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
1
作者 陈永高 钟振宇 罗晓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9,共12页
针对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DATA-SSI)算法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引入滑窗技术来实现对输入信号... 针对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随机子空间(data-driven 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DATA-SSI)算法存在的不足,无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假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参数智能化识别算法。首先通过引入滑窗技术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合理划分,以避免虚假模态和模态遗漏现象的出现;其次通过引入OPTICS(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密度聚类算法实现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智能化筛选,最后将所提算法运用于某实际大型斜拉桥主梁结构的频率和模态振型识别过程中。结果表明,所提改进算法识别的频率值结果与理论值(MIDAS有限元结果)以及实际值(现场动力特性实测结果)间的误差均在5%以内,且识别的模态振型图与理论模态振型图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随机子空间(ssi) 滑窗原理 密度聚类算法 稳定图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升降作业平台惯容减振优化设计
2
作者 王珏 张莹 +2 位作者 黄愫 叶会然 单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升降作业平台在野外工地、河滩等环境中高空作业时,其支腿底盘的明置基础与软土地基会发生动力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作业平台系统的动力特性。提出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下的含3种不同惯容减振系统(SIS,SPIS-1,SPIS-2)的升降作业平台... 升降作业平台在野外工地、河滩等环境中高空作业时,其支腿底盘的明置基础与软土地基会发生动力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作业平台系统的动力特性。提出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下的含3种不同惯容减振系统(SIS,SPIS-1,SPIS-2)的升降作业平台动力学模型,推导了作业平台在简谐激励下的振幅放大因子以及在随机激励下的响应均方值的解析表达式。利用遗传算法分别求解了位于中硬土、中软土以及软弱土3种地基表面的作业平台在H_(∞)和H_(2)优化准则下,惯容减振系统的最优设计刚度比和阻尼比。对最优状态下的各减振系统进行减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SPIS-2减振系统效果最佳,不仅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升降作业平台的共振效应,而且更有效地拓宽频带范围;SSI效应可以降低简谐激励下作业平台的位移振幅放大因子和随机激励下作业平台绝对位移的均方值;SSI效应对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惯容减振系统的最优设计参数影响很小,因此针对3种惯容减振系统位于不同地基表面下的最优设计参数拟合出经验公式,为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发和减振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作业平台 ssi效应 惯容减振 参数优化 经验公式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带地下室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3
作者 钟岱辉 宋潇然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是带地下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重要因素。基于模态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探究了地下室顶板嵌固、基础顶面嵌固和考虑SSI... 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是带地下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的重要因素。基于模态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系统探究了地下室顶板嵌固、基础顶面嵌固和考虑SSI效应地下室周围土体嵌固等3种不同嵌固方式的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带地下室RC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其中心柱剪力、各层加速度和层间位移角均有所减小;基础顶面嵌固模型未考虑SSI效应,其计算结果较为保守;SSI效应对带地下室RC框架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减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性能 ssi效应 地下室 等效黏弹性人工边界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I法的加工机器人工作模态在线辨识
4
作者 郭辉 陈友兴 韩焱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3期183-189,共7页
为提高串联式机器人的加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SI法的加工机器人工作模态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传统SSI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NExT法、模态置信因子及模态保证准则3种手段来提高加工机器人工作模态参数辨识精度。其次,利用加... 为提高串联式机器人的加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SI法的加工机器人工作模态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在传统SSI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NExT法、模态置信因子及模态保证准则3种手段来提高加工机器人工作模态参数辨识精度。其次,利用加工机器人铣削加工振动数据对其走刀路径上关键点位出的模态频率和阻尼比进行在线辨识。最终,通过机器人切削加工实验验证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锤击实验结果,改进SSI法模态参数辨识误差在7%以内,且相比于传统SSI法,改进SSI法模态参数辨识精度更高。因此,若仅关心模态频率及阻尼比,该方法可实现加工机器人走刀过程中模态参数的在线辨识,可为后续机器人进行工艺规划和优化提供输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ssi 加工机器人 工作模态在线辨识 模态频率 阻尼比
原文传递
基于SSI-GuidedLDA模型的引导式网络敏感信息识别研究
5
作者 吴树芳 杨强 +1 位作者 侯晓舟 尹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研究目的]引导式主题模型可以引导生成有倾向性的敏感主题,提高网络敏感信息识别性能,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网络敏感信息识别研究构建敏感信息特征不全面和不准确,从而导致识别性能欠佳的问题,提... [研究目的]引导式主题模型可以引导生成有倾向性的敏感主题,提高网络敏感信息识别性能,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网络敏感信息识别研究构建敏感信息特征不全面和不准确,从而导致识别性能欠佳的问题,提出基于SSI-GuidedLDA模型的引导式网络敏感信息识别方法。首先,从多源网络资源中爬取敏感种子词,并基于词向量模型Word2Vec获得种子词的敏感语义相关词,构建更为完备、准确的敏感特征。其次,将构建的敏感特征融入引导式主题模型,得到改进后的模型SSI-GuidedLDA。最后,基于SSI-GuidedLDA模型获得待识别信息的主题分布,通过主题分布概率判断其是否为网络敏感信息。[研究结论]在新浪微博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 1值上均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语义(ssi) 敏感种子词 敏感信息识别 引导式主题模型 GuidedLDA Word2Vec
下载PDF
基于AR-EWT和SSI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6
作者 黄天立 詹晨路 +2 位作者 万熹 赵玉印 任伟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68-3180,共13页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识别(SSI)算法存在的系统定阶困难问题,避免各模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结合自回归功率谱经验小波变换(AR-EWT)和SSI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采用AR-EWT将结构不同测点的振动响应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仅含单... 为解决随机子空间识别(SSI)算法存在的系统定阶困难问题,避免各模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结合自回归功率谱经验小波变换(AR-EWT)和SSI的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采用AR-EWT将结构不同测点的振动响应信号分解成一系列仅含单一模态信息的单分量信号,并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去噪单分量信号。然后,组装所有测点中包含相同模态信息的单分量信号。最后,利用SSI分别处理各组单分量信号,识别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ASCE Benchmark模型、简支梁模型和西宁北川河桥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AR-EWT结合SSI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可避免直接利用SSI识别模态参数时存在的系统定阶问题,提高模态参数识别效率;ASCE Benchmark模型、简支梁模型和西宁北川河桥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与直接利用SSI的识别结果、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结构 模态参数识别 自回归功率谱经验小波变换(AR-EWT) 随机子空间识别法(ssi) 模型定阶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分析
7
作者 杨佑发 金鸿慎 刘议蓬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1,共11页
掉层框架结构存在严重的侧向刚度不规则和楼层承载力突变以及上接地层变形集中的问题,为改善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该文对其附加底部铰接的摇摆墙,以期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以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SSI... 掉层框架结构存在严重的侧向刚度不规则和楼层承载力突变以及上接地层变形集中的问题,为改善山地掉层框架结构的层屈服破坏模式,该文对其附加底部铰接的摇摆墙,以期控制结构的屈服机制,以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SSI(Soil Structure Interaction)效应对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地基条件以及不同摇摆墙刚度比的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的动力响应特性不同,SSI效应对结构的上接地侧接地层及其上层的影响最大,加重了山地掉层框架结构因竖向刚度不均所导致的上接地层的层屈服机制。设置摇摆墙结构在考虑SSI效应时仍发挥优良的控制上接地侧变形均匀化的效果,SSI效应随摇摆墙布置位置和摇摆墙刚度比的变化而变化。SSI效应会改变掉层框架结构的滞回耗能模式,布置摇摆墙后,考虑SSI效应的山地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薄弱层的滞回耗能减小,各层滞回耗能更加均匀,体现了摇摆墙控制整体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效应 掉层框架-摇摆墙结构 抗震性能 层屈服机制 整体变形能力
原文传递
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考虑SSI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旺旺 刘德稳 +3 位作者 赵洁 陈李昊 刘阳 万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向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而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不同于普通地震动,具有周期长、持时长、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对周期较大的隔震类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考虑SSI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尤...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向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而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不同于普通地震动,具有周期长、持时长、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对周期较大的隔震类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考虑SSI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尤为复杂,需深入探讨。基于此,建立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在三维地震动激励下,探讨普通地震与远场长周期地震对层间隔震结构的不同影响,并分析考虑SSI效应对结构的不同程度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地震下,远场长周期对层间隔震结构产生的地震响应远大于普通地震;考虑SSI效应时,随着土体变软,结构响应增大;针对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在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出现层间位移角和支座位移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解决了超限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其隔减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三维地震动 远场长周期 ssi效应 隔震支座 地震响应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下一代大型海上风力机抗震控制研究
9
作者 余洁 秦志豪 +1 位作者 杨阳 戴靠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75-182,共8页
为研究地震载荷对海上风力机结构动力响应。以IEA 15 MW单桩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源软件FAST二次开发,考虑土-构耦合效应,通过模态加速度法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TMD)编写了海上风力机地震动力学仿真及结构控制程序,... 为研究地震载荷对海上风力机结构动力响应。以IEA 15 MW单桩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开源软件FAST二次开发,考虑土-构耦合效应,通过模态加速度法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 TMD)编写了海上风力机地震动力学仿真及结构控制程序,研究三种不同载荷场景下风力机结构动力响应变化以及TMD对塔架振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载荷为风力机塔架振动的主要因素,风载荷与波浪载荷对地震后塔顶纵向位移影响较大;TMD能有效降低塔顶振动,降低峰值40%以上,对地震后塔基面内弯矩降载明显,降低标准差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地震载荷 结构控制 土-构耦合(ssi)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下考虑SSI效应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李丹 王林建 +3 位作者 吴应雄 刘增瑞 郑喜年 张东波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4期118-124,159,共8页
隔震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下地震响应强烈,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导致刚性地基假定设计的隔震结构减震效果与理论结果存在偏差。为此,选取了一栋上部和下部子结构平面和布置相同的的层间隔震建筑,通过振动台... 隔震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下地震响应强烈,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导致刚性地基假定设计的隔震结构减震效果与理论结果存在偏差。为此,选取了一栋上部和下部子结构平面和布置相同的的层间隔震建筑,通过振动台试验,探究其在长周期地震动与土-结构相互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后,塔楼加速度响应有所减小,但随着PGA的增加,长周期地震动下加速度响应的削弱较普通地震动小;楼层位移响应有所放大,隔震层转普通地震动下层间剪力明显减小。双向输入普通地震动会增大刚性地基上底盘的加速度响应,而软土地基上加速度响应可能增大或减小。双向输入长周期地震动会减小软土地基上塔楼的加速度响应,增大刚性地基上底盘的加速度响应,增大楼层层间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层间隔震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设圈梁构造柱农村民居振动台试验研究
11
作者 尹志勇 孙海峰 +2 位作者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6-834,共9页
设圈梁构造柱是提高农村民居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设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形式农村民居为对象开展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的结构模型采用1/4缩尺比例制作,并放置在地基土模型之上。地震波选取为1条... 设圈梁构造柱是提高农村民居整体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以设圈梁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形式农村民居为对象开展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的结构模型采用1/4缩尺比例制作,并放置在地基土模型之上。地震波选取为1条天然地震波和2条人工地震波,输入的地震波幅值分别为0.1g(7度)、0.2g(8度)0.4g(9度)。试验结果表明:0.4g(9度)地震作用下,结构模型仅纵墙的门窗洞口四角出现细微裂缝,破坏状态为基本完好,说明设圈梁构造柱的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良好;随着地震作用增大,结构模型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层间位移反应呈缓慢增大的趋势;当地震作用较大的时候,应适当考虑SSI效应对土层到结构加速度传递系数具有一定程度降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圈梁 构造柱 ssi效应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SSI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的应用--以“讨论植物光合作用对碳中和的重要贡献”为例
12
作者 钱冰心 付子欣 刘家武 《中学生物学》 2023年第9期8-12,共5页
以“碳中和”为活动主题,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切入点,以三个驱动性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等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逐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并理解“碳中和”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关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培养目标,达... 以“碳中和”为活动主题,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切入点,以三个驱动性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等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逐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并理解“碳中和”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关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从能力到素养”的培养目标,达到综合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科学议题(ssi) 情境创设 碳中和 光合作用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engineered compressible inclusions to mitigat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issues in integral bridge abutments
13
作者 Lila Dhar Sigdel Minghao Lu +3 位作者 Ahmed Al-qarawi Chin Jian Leo Samanthika Liyanapathirana Pan H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8期2132-2146,共15页
The thermally induced cyclic loading on integral bridge abutments causes soil deformation and lateral stress ratcheting behind the abutment wall due to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bridge deck.The forward and ... The thermally induced cyclic loading on integral bridge abutments causes soil deformation and lateral stress ratcheting behind the abutment wall due to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bridge deck.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movements of the abutment in response to the expansion/contraction of the bridge deck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settlement trough and surface heaving,frequently creating a bump at the bridge approach and increasing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behind the abutment.Measures to reduce the bump at the bridge approach,including several treatment methods,such as compaction of selected backfill materials,grout injection,installation of approach slab,and using a layer of compressible inclusion material behind the abutment were proposed.However,these guidelines still lack sufficient design details and there are limited experimental findings to validate design assumptions.In this paper,the use of engineered compressible materials to alleviate the lateral earth pressure ratcheting and settlement at the bridge approach is investigated.The comparativ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the soil-inclusion,material-structure and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 for an integral bridge under three different backfill conditions,i.e.(a)sand,(b)sand and EPS geofoam,and(c)sand and Infinergy®.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special large-scale test chamber with a semi-scale abutment to gain better insights into the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The kinematics and rearrangement of the soil during the cyclic loading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identify the mitigating effects of compressible inclusions.The comparative study indicates that both compressible inclusions perform comparatively well,however,Infinergy®is a better alternative than the medium-density EPS geofoam,as it works more effectively to reduce the backfill settlement and heaving as well as soil ratcheting effects under cyclic translational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l bridge Cyclic loading Stress ratcheting Settlement bump Earth pressure distribution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
下载PDF
HIV患者在限期骨科手术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发生SSI的相关因素分析
14
作者 叶俊杰 胡波涌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4期320-325,共6页
目的观察我院HIV患者在限期骨科手术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术前诊断为HIV感染并需在限期内接受骨科手术的37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规范骨科手术治疗,收集... 目的观察我院HIV患者在限期骨科手术中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术前诊断为HIV感染并需在限期内接受骨科手术的37例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规范骨科手术治疗,收集围手术期的患者基本资料与免疫指标变化资料,分析免疫指标变化的波动,把发生SSI的9例(24.3%)患者纳入感染组,未发生SSI的28例(75.7%)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术后发生SSI的相关因素。结果37例患者中,新发现HIV感染患者12例,既往已确诊HIV患者25例,其中未规范接受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治患者占16例;感染染组与对照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两组间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天CD4、术后7天CD4、术后14天CD4、术后14天病毒载量、入院HCT与HGB、术后3天HCT与HGB,7天HCT与HGB,14天HCT与HGB、术后7天ALB,术后14天ALB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对是否出现SSI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P<0.05),术后3天HCT、术后14天CD4对是否出现SSI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P<0.05)。结论HIV患者在接受限期骨科手术时,术后发生SSI受多因素影响,但与术前病毒载量及CD4高低无关,与手术创伤大小、围手术期内病毒载量及CD4的波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ssi 手术切口感染 骨科手术
下载PDF
基于IO的SSI信号数据采集仪的设计
15
作者 王英喜 王亚芳 魏秀莉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3年第4期133-136,144,共5页
SSI信号接口是绝对角度编码器最常见的信号输出方式,然而工控机和单片机普遍没有SSI接口。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通过IO信号模拟SSI编码器通信协议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读取SSI编码器位置信号的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 SSI信号接口是绝对角度编码器最常见的信号输出方式,然而工控机和单片机普遍没有SSI接口。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通过IO信号模拟SSI编码器通信协议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读取SSI编码器位置信号的数据采集仪。数据采集仪不仅实现了输出信号角度的数值显示,还可以实现与上位机通信,将位置数据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处理,通过在某型号产品专用设备二维自动转台上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仪采集的位置数据准确,工作稳定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式编码器 ssi信号时序 转换电路 数码管驱动 ssi时序设计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学响应分析
16
作者 姜滨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以北京地铁28号线京广桥站地下结构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车站换乘厅结构所处的水文地质情况及结构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结构施加地震荷载,分析考虑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效应下的车站换乘厅主体框架... 以北京地铁28号线京广桥站地下结构为工程背景,介绍了车站换乘厅结构所处的水文地质情况及结构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结构施加地震荷载,分析考虑了土与结构相互作用SSI(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效应下的车站换乘厅主体框架结构、地连墙以及桩基础的结构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①在车站换乘厅的框架结构中,底板所受内力大于顶板内力结果;车站换乘厅的下部地连墙所受到的内力均大于上部地连墙的内力结果;桩体承担的剪力均大于上部结构的剪力值。②三条地震波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结果均小于1/550,符合规范要求;在两条自然地震波作用下的顶点位移均呈现出“平稳-振荡-收敛”的变化趋势,而人工波作用下的顶点位移呈现出了一定的“振荡-收敛”趋势。虽然与自然波相比无平稳阶段,但是人工波作用下的顶点位移时程整体波形较为均匀。③三条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基底剪力与地震波的加速度浮动有关。考虑SSI效应后地铁车站换乘厅结构的地震响应更加真实,可以帮助工程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效应 地铁车站 结构动力学响应 地震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求解非厄尔米特正定线性系统的SSI-SS迭代方法
17
作者 王虹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基于耦合的思想,提出一个新的SSI-SS迭代法来求解非厄尔米特正定线性系统.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收敛性,并给出了其最优参数的选取.与SHSS-SS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迭代矩阵的谱半径上界更小.最后通过数值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数值有效性.
关键词 非厄尔米特正定 ssi-SS迭代方法 耦合 收敛速度
下载PDF
斜入射地震波下单层球面网壳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响应分析
18
作者 韩庆华 王月 +2 位作者 芦燕 李亚明 薛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为分析斜入射地震波下单层球面网壳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响应,采用等效节点力实现地震波输入,通过黏弹性人工边界处理无穷远辐射条件,分析了地震波类型、土体参数、入射角度等因素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响应... 为分析斜入射地震波下单层球面网壳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响应,采用等效节点力实现地震波输入,通过黏弹性人工边界处理无穷远辐射条件,分析了地震波类型、土体参数、入射角度等因素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土-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响应影响。结果表明: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在地震波入射一侧出现翘起,网壳总体沿入射方向发生旋转,当P波斜入射时支座位移差最大达0.514 m,为网壳跨度的1/250。当P波斜入射时,软弱土情况下网壳顶点位移比中硬土和中软土大,顶点位移随入射角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SV波入射时,中软土情况下网壳顶点位移比中硬土和软弱土大,顶点位移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斜入射地震波下,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网壳顶点位移增幅最大达5.5倍,网壳外圈位移增幅大于网壳跨中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结构 土-结构相互作用 斜入射P波 斜入射SV波 黏弹性人工边界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储油罐的子结构实验方法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国山 徐景锋 +4 位作者 王贞 周惠蒙 吴斌 周利剑 王向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7-352,共6页
提出了应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来研究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储罐的抗震性能,该方法将土体简化为双自由度八参量集总参数模型进行模拟,储罐作为试验子结构应用振动台加载,两部分联机完成振动台子结构试验。该方法能完成大比例... 提出了应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方法来研究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储罐的抗震性能,该方法将土体简化为双自由度八参量集总参数模型进行模拟,储罐作为试验子结构应用振动台加载,两部分联机完成振动台子结构试验。该方法能完成大比例尺储罐试验,具有传统试验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然后,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SSI效应对储罐动力响应的影响。分别研究了不同储液高度和不同地基刚度对储罐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时,罐体位移响应和加速度响应均有所减小,土质越软,效果越明显;随着储液高度的增高,位移、加速度反应呈现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土-结构相互作用(ssi) 子结构实验 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