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中木犀草素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陈腾飞 萧伟 +2 位作者 尚强 秦建平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建立墨旱莲药材中木犀草素的高效液相(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8 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素在57~1... 目的建立墨旱莲药材中木犀草素的高效液相(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8 nm,柱温:30℃。结果木犀草素在57~1 140 ng(r=1.00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4%,RSD为1.8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作为墨旱莲中木犀草素含量测定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墨旱莲 木犀草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墨旱莲中两个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强 习峰敏 +3 位作者 张凤 高守红 殷军 陈万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5-288,316,共5页
目的运用HPLC法测定12个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中α-三联噻吩甲醛和α-三联噻吩甲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5%的甲酸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为1 m L·m... 目的运用HPLC法测定12个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中α-三联噻吩甲醛和α-三联噻吩甲醇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体积分数为0.5%的甲酸溶液,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流速为1 m L·min-1;检测波长为395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两个噻吩类化合物在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方法学考察过程中,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最低定量限和最低检测限均符合相关标准,加样回收率(n=3)分别为101.17%和100.95%;用该方法测定了12个不同产地墨旱莲药材中两个噻吩类化合物的含量。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对墨旱莲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噻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Discovery of the radio-protecting effect of Ecliptae Herba,its constituents and targeting p53-mediated apoptosis in vitro and in vivo
3
作者 Jiang Wu Wenfeng Gou +4 位作者 Zhiyun Wang Huajie Chang Deguan Li Wenbin Hou Changxiao Li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216-1230,共15页
Radiation protection drug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toxicity,even amifostine,which has been the dominant radio-protecting drug for nearly 30 years.Furthermore,there is no therapeutic drug for radiation-induced intesti... Radiation protection drug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toxicity,even amifostine,which has been the dominant radio-protecting drug for nearly 30 years.Furthermore,there is no therapeutic drug for 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RⅢ).This paper intends to find a safe and effective radioprotecting ingredient from natural sources.The radio-protecting effect of Ecliptae Herba(EHE) was discovered preliminarily by antioxidant experiments and the mouse survival rate after137Cs irradiation.EHE components and blood substances in vivo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UPLC-Q-TOF.The correlation network of “natural components in EHE-constituents migrating to blood-targets-pathways”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active components and pathways.The binding force between potential active components and targets was studied by molecular docking,and the mechanism was further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CETSA),and Ch IP.Additionally,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Lgr5,Axin2,Ki67,lysozyme,caspase-3,caspase-8,8-OHd G,and p53 in the small intestine of mice were detected.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EHE is active in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that luteolin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this protection.Luteolin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RⅢ.Luteolin can inhibit the p53 signaling pathway and regulate the BAX/BCL2 ratio in the process of apoptosis.Luteolin could als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multitarget proteins related to the same cell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Apoptosis lUTEOlIN eclipta prostrata l. Radio-protecting Radiation-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Radiation protection
原文传递
墨旱莲总皂苷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京海 潘晴 马鲁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97-200,共4页
目的制定墨旱莲总皂苷的质量标准。方法测定5个不同产地的墨旱莲药材的水分、浸出物的含量;应用HPLC-ELSD法,建立墨旱莲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对5个产地,共计10个批次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墨旱莲粉末1.0 g,置250 mL圆底烧瓶中,... 目的制定墨旱莲总皂苷的质量标准。方法测定5个不同产地的墨旱莲药材的水分、浸出物的含量;应用HPLC-ELSD法,建立墨旱莲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对5个产地,共计10个批次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墨旱莲粉末1.0 g,置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 mL 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提取物浸膏加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一定体积,测定含量。结果各产地药材含水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材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22.74%,初步将浸出物含量标准定为不低于20%;10批药材墨旱莲总皂苷平均含量为0.56%,制定标准为不低于0.45%。结论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并没有对墨旱莲总皂苷类成分含量做出明确规定,该研究对墨旱莲总皂苷的质量标准做出补充,为墨旱莲皂苷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墨旱莲总皂苷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墨旱莲乙酸乙酯总提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雪英 王庆伟 +2 位作者 蒋永培 赵越平 汤海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 研究墨旱莲乙酸乙酯总提物 (EAEE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大、中、小 3个剂量给药 ,考察 EAEEP对小鼠免疫脏器系数、碳粒廓清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及脾抗体形成细胞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EAEEP可显著降低小... 目的 研究墨旱莲乙酸乙酯总提物 (EAEEP)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大、中、小 3个剂量给药 ,考察 EAEEP对小鼠免疫脏器系数、碳粒廓清指数、迟发性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及脾抗体形成细胞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EAEEP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脾指数及碳粒廓清指数 ,抑制迟发性过敏反应 ,降低溶血素水平。EAEEP可显著提高小鼠的胸腺指数 ,对脾细胞抗体形成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乙酸乙酯总提物 正常小鼠 免疫功能 影响 EAEEP 墨旱莲 碳粒廓清率 迟发型变态反应 溶血素
下载PDF
墨旱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吴疆 侯文彬 +1 位作者 张铁军 韩英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4-816,共3页
目的研究墨旱莲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反复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熔点、NMR等手段确定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5″,2″-... 目的研究墨旱莲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硅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反复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熔点、NMR等手段确定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5″,2″-三噻吩-5-羧酸(Ⅰ)、β-谷甾醇(Ⅱ)、芹菜素(Ⅲ)、槲皮素(Ⅳ)、木犀草素(Ⅴ)、蟛蜞菊内酯(Ⅵ)、去甲蟛蜞菊内酯(Ⅶ)、旱莲苷C(Ⅷ)、木犀草苷(Ⅸ)、蒙花苷(Ⅹ)。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天然产物,Ⅹ为首次从墨旱莲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三噻吩酸 蒙花苷 嘭蜞菊内酯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RiT-DNA对墨旱莲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汉明 许铁峰 +1 位作者 丁如贤 李博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24-926,共3页
目的 建立墨旱莲 Eclipta prostrata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 A4,R16 0 1,ATCC15 8343种菌株感染墨旱莲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进行 T- ... 目的 建立墨旱莲 Eclipta prostrata的毛状根离体培养系统。方法 分别用发根农杆菌 A4,R16 0 1,ATCC15 8343种菌株感染墨旱莲的子叶外植体 ,获得毛状根 ,并筛选了优质株系 ;测定了毛状根的生长曲线 ;利用高压纸电泳法对毛状根进行 T- DNA转化的检测。结果 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 A 4,R16 0 1,ATCC15 8343种菌株成功地从墨旱莲中诱导出毛状根 ;经高压纸电泳检测 ,墨旱莲毛状根中含有甘露碱 ,表明 Ri质粒的 T- DNA已整合进毛状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毛状银 墨旱莲 RI质粒 T-DNA
下载PDF
墨旱莲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红霞 高晓霞 +2 位作者 赵云丽 刘涛 于治国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建立墨旱莲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色谱柱:Bet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体积分数为1%的磷酸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1%的磷酸乙腈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 目的建立墨旱莲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色谱柱:Bet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体积分数为1%的磷酸水溶液和体积分数为1%的磷酸乙腈溶液,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结果精密度与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RSD小于5.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墨旱莲药材分为合格品和非合格品2类,合格品产地为浙江、江西、广东、武汉、江苏(苏州)、江苏(南京)、湖南、辽宁、河北、山西、北京、上海、安徽、海南,非合格品产地为河南、吉林、福建、山东、陕西(西安)。结论该指纹图谱研究及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控制墨旱莲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墨旱莲叶水提取物止血活性初探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世旺 徐艳霞 +1 位作者 徐霞玲 王二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673-13674,共2页
[目的]探讨墨旱莲叶水提取物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为中草药在止血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墨旱莲提取物溶液与抗凝兔血混合,测定凝血时间。[结果]墨旱莲叶提取物为0.5%的最适浓度时具有最强促凝血活性,凝血时间为16 s,凝... [目的]探讨墨旱莲叶水提取物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为中草药在止血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剂量的墨旱莲提取物溶液与抗凝兔血混合,测定凝血时间。[结果]墨旱莲叶提取物为0.5%的最适浓度时具有最强促凝血活性,凝血时间为16 s,凝血时间缩短率为99.6%。[结论]墨旱莲叶水提取物有显著的止血和促凝血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叶 水提取物 止血活性 兔血
下载PDF
旱莲草对镉的富集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丽 林立金 +2 位作者 廖明安 张潇 杨代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旱莲草的镉富集特性。结果表明: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旱莲草生物量、株高、根长、叶绿素SPAD值、抗性系数都呈下降趋势,而根系和地上部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在土壤镉浓度为大于50 mg/kg时,旱莲草地...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下旱莲草的镉富集特性。结果表明:随土壤镉浓度的增加,旱莲草生物量、株高、根长、叶绿素SPAD值、抗性系数都呈下降趋势,而根系和地上部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在土壤镉浓度为大于50 mg/kg时,旱莲草地上部分镉含量均大于镉超富集植物临界值(100 mg/kg)。在不同的土壤镉浓度处理下,旱莲草根系和地上部分镉富集系数(BCF)大于1,但转运系数(TF)小于1。旱莲草地上部分镉积累量最大值为38.06μg/株(土壤镉浓度为25 mg/kg)。小区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镉浓度为2.04~2.89 mg/kg时,旱莲草地上部分镉积累量为0.393~0.435 mg/m2。因此,旱莲草是一种镉富集植物,具有较好的镉富集能力,可用于农田镉污染土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莲草 镉含量 积累特性 农田杂草
下载PDF
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动物致色素作用和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涂彩霞 张荣鑫 +3 位作者 马景昕 刘亚玲 刘影 李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选择离体实验中对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有激活作用的墨旱莲(旱莲草),研究其动物致色素作用和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及相关基因犤TYR、TYR相关蛋白(TRP-1/2)mRNA犦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棕色豚鼠为动物模... 目的选择离体实验中对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有激活作用的墨旱莲(旱莲草),研究其动物致色素作用和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生成及相关基因犤TYR、TYR相关蛋白(TRP-1/2)mRNA犦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棕色豚鼠为动物模型,用Schmorl法染色,计数含黑素的细胞;用多巴(DOPA)-氧化酶染色,计算每100个基底细胞中DOPA阳性细胞数。培养的小鼠B16黑素瘤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氢氧化钠(NaOH)法和体外氧化DOPA反应方法分别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黑素生成量及TYR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YR及其TRP-1/2基因的表达。结果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可使豚鼠表皮基底层中含黑素颗粒细胞增多,使豚鼠表皮内DOPA阳性细胞增多(P<0.05);具有促进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黑素合成及TYR活性作用(P<0.05),对细胞TYR基因有上调作用,而对TRP-1/2mRNA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墨旱莲乙醇提取物具有促进黑素合成及上调酪氨酸酶基因表达的作用,对白癜风色素恢复有较好应用和开发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白癜风 豚鼠 小鼠B16黑素瘤细胞 黑素合成 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2 墨旱莲乙醇提取物
下载PDF
鳢肠不同部位抗骨质疏松活性及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运喜 易骏 +3 位作者 吴建国 郑淑霞 吴锦忠 吴岩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9-1232,1298,共5页
为了比较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及总皂苷、总黄酮含量,采用MTT法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钠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 为了比较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及总皂苷、总黄酮含量,采用MTT法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钠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乙醇提取物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鳢肠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鳢肠根和叶提取物对UMR106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50μg/mL时促增殖作用最强,增值率分别为7.7%和16.9%,茎提取物没有明显的作用;鳢肠根、茎、叶提取物对ALP活性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促增殖作用最强,分别促进18.9%、20.1%和17.0%;鳢肠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3.6%、4.0%和2.2%,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1.4%和3.4%。这些结果表明;鳢肠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骨质疏松活性,其不同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UMR106细胞 骨质疏松 总皂苷 总黄酮
下载PDF
墨旱莲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迪 韩立峰 +3 位作者 刘二伟 夏明辉 张祎 王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对墨旱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分析(MS)、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目的]对墨旱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凝胶等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离纯化,并利用质谱分析(MS)、核磁共振波谱(NMR)等方法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墨旱莲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5′,2″-三联噻酚(1)、5-醛基-2,2′;5′,2″-三联噻酚(2)、5-羟甲基-2,2′;5′,2″-三联噻酚(3)、2,2′;5′,2″-三联噻酚-5-羧酸(4)、5-醛基-5′-(3-丁烯-1-炔基)-2,2′-二联噻酚(5)和5-丁-1′-炔-3′-羟基-4′-氯-(2-戊-1″,3″二炔)-噻酚(6),二氢猕猴桃内酯(7),黑麦草内酯(8),原儿茶酸乙酯(9)。[结论]化合物6~9为首次从鳢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旱莲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金生 郭倩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研究常用中药旱莲草 (Ecliptaprostrata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Bohlmann法和渗漉热提法以及色谱法对旱莲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用波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旱莲草脂溶性部位及亲水性部位分得 10个化学成分 ,分别确... 目的 研究常用中药旱莲草 (EcliptaprostrataL)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Bohlmann法和渗漉热提法以及色谱法对旱莲草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用波谱法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旱莲草脂溶性部位及亲水性部位分得 10个化学成分 ,分别确定为蟛蜞菊内酯 (1) ,去甲蟛蜞菊内酯 (2 ) ,异去甲蟛蜞菊内酯 (3) ,α 醛基三聚噻吩(4 ) ,吕宋果内酯 (5 ) ,β 谷甾醇 (6 ) ,正二十九醇 (7) ,硬脂酸 (8) ,三十二碳酸 (9) ,龙胆酸 (10 )。脂溶性部位的极性最小部位通过气质联用方法进行检测 ,鉴定出 14个脂肪烃以及脂肪酸酯类化学成分。结论 化合物 3为新化合物 ,2- 10及通过GC MS鉴定的 1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旱莲草中分得和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莲草 香豆草醚 异去甲蟛蜞菊内酯 脂肪酸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墨旱莲颗粒制造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昌祥 黎惠坤 +1 位作者 邓志勇 陈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6期60-62,共3页
[目的]研究采用湿法制粒制作墨旱莲颗粒,探讨其工艺条件。[方法]以墨旱莲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以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成型性、溶化性和有效成分总黄酮的保留率的综合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选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目的]研究采用湿法制粒制作墨旱莲颗粒,探讨其工艺条件。[方法]以墨旱莲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乙醇浓度以及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成型性、溶化性和有效成分总黄酮的保留率的综合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选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墨旱莲颗粒最佳制粒工艺为浸膏与辅料的比例1∶3.5、乙醇浓度80%、颗粒剂的干燥温度65℃。[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生产出的产品颗粒成型好、溶化性好、有效成分总黄酮的保留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旱莲 颗粒剂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墨旱莲抗环磷酰胺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景辉 白秀珍 +1 位作者 刘玉铃 李艳琴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墨旱莲 (EcliptaProstrataL)对环磷酰胺 (CY)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CY ,建立胸腺细胞凋亡模型 ,同时用墨旱莲灌胃进行治疗。应用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研究墨旱莲对环磷酰胺 (CY)诱导的... 目的 研究中药墨旱莲 (EcliptaProstrataL)对环磷酰胺 (CY)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CY ,建立胸腺细胞凋亡模型 ,同时用墨旱莲灌胃进行治疗。应用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研究墨旱莲对环磷酰胺 (CY)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环磷酰胺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表现 ,墨旱莲组较环磷酰胺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墨旱莲能不同程度抑制CY诱导的小鼠胸腺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细胞 细胞凋亡 墨旱莲 环磷酰胺
下载PDF
墨旱莲水煎剂对DTH和血清溶血素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怡薇 周庆峰 白秀珍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8-29,共2页
目的 研究墨旱莲水煎剂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实验 ,测定相关免疫指标。结果 墨旱莲水煎剂显著提高免疫损伤小鼠的DTH和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
关键词 墨旱莲 迟发型超敏反应 血清溶血素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效墨旱莲总黄酮水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凌洁 陈惠丹 +2 位作者 郭碧泽 李璟璐 韩伟 《机电信息》 2011年第17期8-11,共4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效水提法提取墨旱莲中总黄酮,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液固比、溶液pH值以及加热回流时间等因素对墨旱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表面活性剂增效墨旱莲总黄酮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ween-600.003g/mL,液固比25mL/g,... 采用表面活性剂增效水提法提取墨旱莲中总黄酮,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液固比、溶液pH值以及加热回流时间等因素对墨旱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表面活性剂增效墨旱莲总黄酮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ween-600.003g/mL,液固比25mL/g,提取时间105min,pH值6.35,此时墨旱莲总黄酮得率为3.00%,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得率提高了7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墨旱莲 黄酮 水提
下载PDF
石菖蒲根茎挥发油对稗、鳢肠和水稻的萌发与生长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强胜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在实验室和温室条件下 ,用从石菖蒲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经减压蒸馏获得的组分四 ,对稗草、鳢肠和水稻的萌发与生长进行了生物学效应测试。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时促进供试植物的萌发和生长 ,而在高浓度时则抑制萌发和生长。实验室培养皿条... 在实验室和温室条件下 ,用从石菖蒲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经减压蒸馏获得的组分四 ,对稗草、鳢肠和水稻的萌发与生长进行了生物学效应测试。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时促进供试植物的萌发和生长 ,而在高浓度时则抑制萌发和生长。实验室培养皿条件下 ,5 0~ 4 0 0 mg/ L浓度抑制作用产生并逐渐增加 ,4 0 0 mg/ L以上达到 90 %或更高。但是 ,温室盆钵条件下 ,30 0 0 mg/ L时才出现抑制作用 ,在 10 0 0 mg/ L以下均表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提取物 石菖蒲 鳢肠 水稻
下载PDF
鳢肠水提液对棉花和棉田常见杂草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晋燕 马小艳 +2 位作者 姜伟丽 马亚杰 马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1,共9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鳢肠水提液对棉花和棉田常见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当鳢肠水提液质量浓度为0.01~0.08g·mL-1时,对中棉所49和中棉所79种子萌发影响不大,而对杂草种子的萌发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鳢肠水提液对棉花和棉田常见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当鳢肠水提液质量浓度为0.01~0.08g·mL-1时,对中棉所49和中棉所79种子萌发影响不大,而对杂草种子的萌发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对禾本科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强度表现为牛筋草〉马唐〉稗草,对阔叶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强度表现为反枝苋〉马齿苋〉茼麻。鳢肠水提液对棉花和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并随着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提高,其中0.040-08g.mL-1的鳢肠水提液对反枝苋胚根和胚芽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鳢肠 化感作用 棉花 杂草 种子萌发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