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初探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新建 王一飞 +2 位作者 张美英 李贵生 岑颖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 8h后观察细胞病变 (CPE)效应。结果 :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 1对Ver... 目的 :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 8h后观察细胞病变 (CPE)效应。结果 :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 1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千金藤素有较显著的抗HSV 1的作用 ,且抗病毒作用是多方面的 ,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藤素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hsv-1 生物碱 抗病毒药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藏药紫金标抗HSV-1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恬 贾文祥 +8 位作者 杨发龙 谢轶 杨维青 曾蔚 张再容 李晖 蒋思萍 央珍 陈金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2-886,共5页
目的 :探讨紫金标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 1)的作用及机理 ,为进一步开发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紫金标作用于适量HSV 1感染的Vero细胞 ,以 5 0 %组织细胞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效应(CPE) ,MTT法和核酸分子杂交... 目的 :探讨紫金标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 1)的作用及机理 ,为进一步开发该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紫金标作用于适量HSV 1感染的Vero细胞 ,以 5 0 %组织细胞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效应(CPE) ,MTT法和核酸分子杂交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MTT法测得紫金标的 5 0 %抑制浓度 (IC50 )为 2 9.4 6mg·L-1,5 0 %中毒浓度 (TC50 )为 10 77mg·L-1,治疗指数 (TI)为 36 .5 6 ,结果表明紫金标有明显抑制HSV 1的作用 ,其作用强度和有效时间与药物浓度成正比。紫金标无直接灭活HSV 1的作用 ,也不能影响病毒的释放 ;但可干扰HSV 1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不同浓度的紫金标能明显抑制HSV 1gD基因复制和mRNA表达。结论 :紫金标具有显著的抗HSV 1的作用 ,能抑制HSV 1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以及抑制H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 MTT法 藏药 感染 宿主细胞 抑制 作用强度 浓度 适量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以粘粒为基础产生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lacZ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小兵 董小岩 +2 位作者 伍志坚 颜子颖 侯云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将总长度为152kb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7株)基因组分成5个相互间有部分重叠的大片段(约35-40kb),分别克隆到粘粒SuperCosMW中,依次称为cos48、cos28、cos6、cos14和c... 将总长度为152kb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7株)基因组分成5个相互间有部分重叠的大片段(约35-40kb),分别克隆到粘粒SuperCosMW中,依次称为cos48、cos28、cos6、cos14和cos56(DavisonAJetal,1993)。此5个粘粒用PacⅠ切去粘粒骨架后共转染细胞,可发生同源重组而产生野生型HSV-1。以此为基础,利用粘粒cos56的HSV-1UL44基因中含有一个XbaⅠ单一酶切位点的特点,将一个两端加有XbaⅠ位点的CMV-lacZ-polyA片段插入其中,构建成cos56-lacZ。将cos56-lacZ与其它4个粘粒经PacⅠ酶切后,用lipofectamine转染试剂共转染BHK-21细胞,37℃培养2-3天,开始出现细胞病变及噬斑。5天后将病变细胞连同培养液一起冻融3次,取上清0.1ml感染新鲜的BHK-21细胞,37℃培养24小时,用X-gal染色30-60分钟,镜下观察可见大量蓝色噬斑。蓝色噬斑数占噬斑总数的50%以上。经空斑纯化的蓝斑病毒可稳定传代。这种方法同将外源基因表达盒插入HSVtk基因中构建成重组质粒,再与HSV-1基因组DNA共转染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粘性质粒 Β-半乳糖苷酶
下载PDF
HSV1-t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病毒包装及稳定细胞株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房娜 徐文贵 +3 位作者 于津浦 魏枫 马庆杰 高凤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8-531,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包装后产生携带相应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稳定感染T47D乳腺癌细胞。方法用PCR方法扩增HSV1-tk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经PCR及BamHI、SalI双酶... 目的构建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包装后产生携带相应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稳定感染T47D乳腺癌细胞。方法用PCR方法扩增HSV1-tk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经PCR及BamHI、SalI双酶切鉴定后与gag-pol和env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共同转染293T包装细胞,产生含有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并用其感染T47D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命名为tk/T47D。结果构建了携带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DON-AI-HSV1-tk,并通过PCR及BamHI、SalI双酶切证实。包装产生的逆转录病毒提取病毒基因组后PCR扩增出目的基因HSV1-tk,并成功地建立稳定表达HSV1-tk基因的T47D细胞。结论成功的构建了含有HSV1-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包装出携带相应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建立稳定表达HSV1-tk基因的乳腺癌T47D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基因 逆转录病毒 乳腺癌 基因重组
下载PDF
藏药紫金标抗HSV-1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恬 贾文祥 +4 位作者 曾蔚 张再容 杜宝中 李晖 陈金瑞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紫金标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的体内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HSV-1的角膜局部接种、尾静脉全身接种两种HSV-1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紫金标对疱疹性角膜炎和HSV-1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紫金标可减轻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 目的探讨藏药紫金标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的体内作用。方法对小鼠进行HSV-1的角膜局部接种、尾静脉全身接种两种HSV-1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紫金标对疱疹性角膜炎和HSV-1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结果紫金标可减轻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少或消除脏器内的病毒抗原,最大无毒剂量(0.3g/kg/d)的紫金标对HSV-1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效果与临床用的抗病毒药物ACV近似;紫金标对疱疹性角膜炎有治疗作用。结论紫金标有抗HSV-1的药效学作用,对疱疹性角膜炎和HSV-1全身感染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标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抗病毒作用 体内实验
下载PDF
HSV1-tk基因的部分DNA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彦文 钟女奇 +2 位作者 都同功 黄冰 陈系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7-90,共4页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 6扩增出HSV1 tk基因 (112 8bp) ,PCR产物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 ,tk基因的 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 .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 采用PCR技术从商品质粒pHSV10 6扩增出HSV1 tk基因 (112 8bp) ,PCR产物用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后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然后以重组质粒pcTK为模板 ,tk基因的 5′端引物为DNA测序引物进行部分DNA序列分析 .部分DNA序列分析证明PCR产物为HSV1 tk基因正确无误 ,成功筛选到HSV1 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T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 基因治疗 转基因动物 克隆 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螺旋藻多糖抗HSV-1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于红 张学成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5-69,共5页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 报道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多糖类化合物 ,即钝顶螺旋藻多糖(PSP) ,在培养细胞内抗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1)作用的研究。以不同剂量的PSP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的各个阶段 ,以病毒半数感染量 (TCID50 ) ,细胞病变 (CPE) ,蚀斑形成(PFU) ,MTT染色细胞保护率 (MTT法 )及核酸分子杂交作为评价指标 ,判断药效。结果表明 :PSP对Vero细胞毒性极低 ;对HSV 1无直接灭活作用 ,可干扰病毒向宿主细胞吸附 ,且经PSP预处理的细胞 ,能明显阻滞病毒产生细胞病变 ;PSP可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 ,但不影响病毒的释放 ;PSP可明显抑制HSV 1糖蛋白 gGmRNA的表达。提示PSP抗病毒靶位在于阻断病毒吸附和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及抑制HSV 1糖蛋白 gG基因的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实验研究 螺旋藻多糖 单纯疱疹病毒1 抗病毒作用机制 hsv-1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HSV-1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高年 谢鹏 李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43-245,268,共4页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探索新的药物。方法:体外培养Vero细胞,分成甘草甜素在病毒吸附vero细胞后加入病毒、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细胞以及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病毒,... 目的:观察甘草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更为有效的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探索新的药物。方法:体外培养Vero细胞,分成甘草甜素在病毒吸附vero细胞后加入病毒、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细胞以及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病毒,通过观察空斑形成单位来评价甘草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抑制作用,以及作用发生于病毒感染的哪个阶段。结果:病毒吸附vero细胞后加入甘草甜素能明显抑制病毒所致的空斑形成,IC50 为0 .5 6mmol/L。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细胞以及吸附前甘草甜素预处理病毒,对病毒所致的空斑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甘草甜素能明显地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复制,它的作用是发生在病毒穿入细胞后的阶段,不能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空斑形成单位
下载PDF
HSV-1致Hela细胞凋亡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秋霞 郗雪艳 +4 位作者 李殿俊 张铁英 李晓光 曲巍 富东旭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404-406,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HSV 1感染Hela细胞时 ,是否发生凋亡。方法 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感染 72h的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正常的Hela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间隔清晰 ,可见幼稚连接 ,连接不紧密。胞浆内线粒体嵴结构完整 ,并可见... 目的 探讨HSV 1感染Hela细胞时 ,是否发生凋亡。方法 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感染 72h的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正常的Hela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间隔清晰 ,可见幼稚连接 ,连接不紧密。胞浆内线粒体嵴结构完整 ,并可见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 ,极少的脂滴。细胞核内多为常染色体 ,核仁清晰 ,核浆比约 1∶1。凋亡细胞中核内异染色质增多 ,染色质浓缩成块状 ,边集于核膜。线粒体轻度肿胀 ,溶酶体代偿性增多。核膜、胞膜、各细胞器膜均完整。坏死细胞的染色质呈不规则的团块状 ,但不象凋亡细胞那样集中于核周边。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的结构破坏 ,线粒体空泡变 ,细胞崩解 ,胞浆及其内容物外泄。HSV 1感染的Hela细胞体积明显缩小 ,核浆比例明显增加。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断裂、减少 ,细胞膜球状突起。核膜完整 ,核致密 ,呈块状分布 ,边集于核膜。细胞膜、细胞器结构完整。可见出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形成现象。在胞核内可见病毒体。结论 ①HSV 1感染Hela细胞时 ,造成细胞死亡形式是核死亡形式即凋亡 ;②HSV 1感染Hela细胞时 ,细胞凋亡占绝对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hsv-1 HELA细胞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角膜炎 免疫赫免
下载PDF
HSV-1感染对神经胶质瘤细胞NGF和BDNF表达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云 王斌 +6 位作者 李玲 胡明 辛晓妮 钱冬萌 闫志勇 赵巍 宋旭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时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SV-1糖蛋白D(gD)基因扩增,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正常培养和感染HSV-1的神经胶质...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时神经胶质细胞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HSV-1糖蛋白D(gD)基因扩增,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正常培养和感染HSV-1的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NGF和BDNF。结果:HSV-1可感染U251细胞;正常U251细胞可表达NGF和BDNF;HSV-1感染U251细胞后,NGF和BDNF在感染后第6小时达高峰,之后随感染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HSV-1可诱导U251细胞中的NGF和BDNF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单纯疱疹病毒1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腺病毒为载体的HSV1-TK基因对肿瘤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乃军 李秋香 +2 位作者 李冬田 孙文敏 佟惠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用E1区缺失的含HSV1-TK基因和CMV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E1CMVHSV1-TK(AdTK)前体药物GCV即AdTK/GCV系统,观察其在体外对PG49、H460、MCF-7、Hela4种建株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旁杀伤效应和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对... 目的:用E1区缺失的含HSV1-TK基因和CMV启动子的重组腺病毒AdE1CMVHSV1-TK(AdTK)前体药物GCV即AdTK/GCV系统,观察其在体外对PG49、H460、MCF-7、Hela4种建株肿瘤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旁杀伤效应和AdTK/GCV系统处理的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AdLacZ作为对照病毒。结果:细胞生长抑制率随重组病毒的浓度、前体药物的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而对照病毒则没有显示出对肿瘤细胞明显的抑制作用。旁杀伤效应显示,细胞抑制率随导入AdTK病毒的肿瘤细胞比例的增加而升高。另外肿瘤细胞呈现出上清液浓度依赖性抑制,其生长抑制率随上清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AdTK/GCV系统对4种肿瘤细胞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旁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TK基因 药物前体 肿瘤细胞 基因疗法 腺病毒 旁杀伤效应
下载PDF
HSV_1-TK基因转导人肺腺癌细胞A549体内外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祥梁 郭先健 黄桂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观察TK基因转导A549细胞后在体外和体内的表达。方法:将已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TK用电穿孔法转化A549细胞,原位杂交检测TKmRNA在A549-TK细胞和由它接种裸鼠形成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斑... 目的:观察TK基因转导A549细胞后在体外和体内的表达。方法:将已构建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TK用电穿孔法转化A549细胞,原位杂交检测TKmRNA在A549-TK细胞和由它接种裸鼠形成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斑点杂交检测外源基因在细胞中整合。并体外观察A549-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结果:原位杂交表明A549-TK细胞及由其所形成的肿瘤组织中TKmRNA表达阳性,对照细胞无表达,斑点杂交证明A549-TK细胞中有TK基因整合。A549-TK细胞对GCV的敏感性是亲代细胞的46倍。结论:TK基因在A549-TK细胞中表达阳性,转基因细胞对GCV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丙氧鸟苷 腺癌 hsv1-TK 基因转导
下载PDF
HSV-1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形成潜伏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丽 李晓眠 +1 位作者 李梅 王卿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2-276,共5页
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情况。分离并鉴定BMSCs;HSV-1感染BMSCs,观察细胞病变(CPE);建立BMSCs的HSV-1潜伏感染模型。提取总DNA,PCR法扩增BMSCs内的HSV-1特异性片段,检测HSV-1感... 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观察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情况。分离并鉴定BMSCs;HSV-1感染BMSCs,观察细胞病变(CPE);建立BMSCs的HSV-1潜伏感染模型。提取总DNA,PCR法扩增BMSCs内的HSV-1特异性片段,检测HSV-1感染BMSCs及潜伏感染。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14d诱导后,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形成钙结节,表现出成骨细胞特性。HSV-1感染BMSCs,出现典型的CPE,PCR法证实BMSCs内存在HSV-1的特异性片段。HSV-1潜伏感染的BMSCs,未出现明显的CPE,细胞传至7代,仍可测到HSV-1的基因片段,表明BMSCs有可能形成HSV-1的潜伏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可作为组织工程学的种子细胞。HSV-1可以在体外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有形成潜伏感染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 潜伏感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大鼠 组织工程 器官移植
下载PDF
HSV1-TK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祥梁 蒋小忠 +2 位作者 何雪花 郭先健 黄桂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5-456,F004,共3页
目的 构建含T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为肺癌基因治疗积累实验资料。方法从 PHSV106质粒中切下约2.4kb TK基因片段,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多克隆位点,酶切筛选正、反向连接质粒。正... 目的 构建含T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为肺癌基因治疗积累实验资料。方法从 PHSV106质粒中切下约2.4kb TK基因片段,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多克隆位点,酶切筛选正、反向连接质粒。正 向连接子电穿孔法转化肺癌细胞A549,用PCR、细胞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TK基因整合和表达。结果 经酶切鉴定得到 正向连接子,电穿孔法转导A549细胞,经G418筛选出了转基因细胞,TK基因已整合在转染细胞中并阳性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T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导该载体的肺癌细胞可表达TK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科 胸苷激酶 疱疹病毒1 基因转染 hsv1-TK 肺癌
下载PDF
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EPS纯化物体外抗HSV-1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永霞 黄燕妮 +5 位作者 李国军 葛婷婷 常城 裴华 杨文 林英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17-2220,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EPS)纯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以不同浓度EPS纯化物作用于HSV-1感染过程的各个阶段,以细胞病变程度(CPE)... 目的:探讨海南红树林淡紫拟青霉胞外多糖(EPS)纯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活性,为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Vero细胞为病毒感染靶细胞,以不同浓度EPS纯化物作用于HSV-1感染过程的各个阶段,以细胞病变程度(CPE)测定病毒半数感染量(TCID5 0),MTT法检测该纯化物对Vero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HSV-1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和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EPS纯化物对Vero细胞无增殖作用,其半数有毒浓度(CC5 0)为735.49μg/mL,纯化物在400μg/mL以下时,细胞存活率达90%以上;在所用浓度范围内该纯化物可不同程度抑制病毒吸附,抑制率最高达35.0%,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该纯化物还具有抑制HSV-1生物合成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现出量效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 0)为387.26μg/mL,最高抑制率达61.3%;在所用浓度范围内未发现该纯化物对HSV-1有直接灭活作用。结论:红树林来源的淡紫拟青霉EPS纯化物对Vero细胞毒性较小;该纯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HSV-1吸附和生物合成,且抑制生物合成作用较强,并表现出一定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EPS纯化物 VERO细胞 hsv-1 抗病毒
下载PDF
抗生素S_(632)A_3在体外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健民 李晓眠 +2 位作者 刘民 李电东 刘琼岩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体外测定抗生素S632A3 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抗生素S632A3 抑制3种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8h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并用MTT法... 目的 :体外测定抗生素S632A3 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抗生素S632A3 抑制3种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8h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并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抗生素S632A3 能明显抑制肠道病毒及疱疹病毒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该药物有较显著的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且对细胞的毒性很低 ,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S632A 肠道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VERO细胞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HSV_1-TK/GCV系统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祥梁 郭先健 黄桂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72-874,共3页
目的 观察转TK基因肺癌细胞对丙氧鸟苷 (GCV)的敏感性及TK GCV系统杀灭肿瘤细胞机制。方法 观察转TK基因、转空载体A5 49细胞 (下分别简称A5 49 TK、A5 49 pLXSN)和A5 49细胞形态学改变、生长增殖特性。GCV对 3种细胞生长抑制 (MTT法 ... 目的 观察转TK基因肺癌细胞对丙氧鸟苷 (GCV)的敏感性及TK GCV系统杀灭肿瘤细胞机制。方法 观察转TK基因、转空载体A5 49细胞 (下分别简称A5 49 TK、A5 49 pLXSN)和A5 49细胞形态学改变、生长增殖特性。GCV对 3种细胞生长抑制 (MTT法 )。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A5 49 TK、A5 49细胞经 5 0μmol LGCV作用 3d后细胞凋亡。 结果 转基因细胞变为不规则 ,呈多角型 ,透亮度下降 ,体外增殖能力下降 ,A5 49 TK ,A5 49 pLXSN ,A5 493种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 42 .3 5、41.75、3 6.18h。依据IC5 0 ,A5 49 TK细胞对GCV敏感性比A5 49细胞提高 46倍 ,电镜发现A5 49 TK细胞有凋亡小体 ,核呈半月征等 ,流式细胞仪发现A5 49 TK、A5 49细胞亚G0 G1 期分别为 ( 12 .2 1± 1.76) %、( 1.3 2± 0 .47) % ,两者比较P <0 .0 1。结论 A5 49 TK细胞获得了对GCV敏感性 ,TK GCV杀灭肿瘤细胞与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丙氧鸟苷 肺腺癌 hsv1-TK/GCV
下载PDF
HSV-1感染细胞中HTR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纯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龙丁 董承红 +4 位作者 董少忠 王丽春 胡方 赵红玲 李琦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对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 1)感染KMB - 17细胞后的早期基因反应的研究中 ,从HSV - 1感染后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个 1381bp基因—HTRP ,基因测序分析表明为与HSV - 1感染相关基因 (GenBank登录号 :AF45 0 482 ) ,含有完整的... 在对单纯疱疹病毒 1型 (HSV - 1)感染KMB - 17细胞后的早期基因反应的研究中 ,从HSV - 1感染后细胞特异性cDNA文库中筛选出一个 1381bp基因—HTRP ,基因测序分析表明为与HSV - 1感染相关基因 (GenBank登录号 :AF45 0 482 ) ,含有完整的ORF框架 ,cds全长 92 4bp ,编码 30 8个氨基酸。构建了 pGEX -HTRP表达质粒 ,在大肠杆菌BL2 1中获得了较高的表达 ,采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进行亲和纯化后获得较高纯度的HTRP蛋白。用该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的特异抗血清 ,在蛋白印迹实验中表现出抗体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 hsv-1 感染 早期基因反应 克隆 表达 HTRP
下载PDF
HSV-1基因转移载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苗玉发 霍艳 +1 位作者 王三龙 李波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8期818-821,共4页
目的研究HSV-1基因转移载体在BALB/c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BALB/c裸鼠注射人乳腺癌MCF-7细胞制备肿瘤模型,瘤体内注射1×107pfu HSV-1,每2天给药1次,共给药3次。分别于给药后24h、5d和17d采集组织脏器,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 目的研究HSV-1基因转移载体在BALB/c荷瘤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BALB/c裸鼠注射人乳腺癌MCF-7细胞制备肿瘤模型,瘤体内注射1×107pfu HSV-1,每2天给药1次,共给药3次。分别于给药后24h、5d和17d采集组织脏器,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组织脏器中HSV-1基因拷贝数。结果成功制备裸鼠肿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肿瘤中检测到的病毒载体最多,且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淋巴结、背根神经节和性腺中也有较高水平的病毒载体;其他组织器官中病毒载体量较少。结论HSV-1能为基因转移提供有效、安全的载体平台,并能用于构建溶瘤基因治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 肿瘤模型 生物分布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HSV-1 UL-1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产物复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恬 郭洪秀 +4 位作者 陈玮 张磊 祝捷 余小平 殷建华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8,共4页
目的:克隆及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UL12基因,对其表达产物HSV-1碱性核酸酶(AN)进行复性,为建立抗HSV-1药物的分子筛选模型奠定了基础,对于寻找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HSV-1感染的Vero细胞中提取HSV-1基因组DNA,通过PCR... 目的:克隆及表达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UL12基因,对其表达产物HSV-1碱性核酸酶(AN)进行复性,为建立抗HSV-1药物的分子筛选模型奠定了基础,对于寻找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HSV-1感染的Vero细胞中提取HSV-1基因组DNA,通过PCR克隆出UL12基因并对其测序;然后将HSV-1 UL12基因先克隆至pMD19-T载体,再亚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上,并将重组载体转化到E.coli Rosetta菌中进行表达;最后用梯度盐酸胍对表达出的包涵体进行复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UL12重组载体,经序列比对,与GenBank上公布的HSV-1国际标准毒株17株的UL1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9.2%。在E.coli Rosetta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经复性得到有活性的HSV-1碱性核酸酶(AN)。AN同时具有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的活性,与核酸作用60min时酶活性最高。结论:重组载体pET32a-UL12经表达、复性可获得有活性的HSV-1 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v-1 UL12基因 克隆 表达 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