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西兰白兔BMP 15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模式及其在卵巢组织的表达
1
作者 陈孟娟 刘雨晴 +4 位作者 王智通 温佳乐 许会芬 于光晴 李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2-575,共14页
旨在获得新西兰白兔BMP 15基因序列及其组织表达规律,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预测BMP15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择180日龄性成熟的健康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扩增BMP 15基因CDS区序列,利用T4连接方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线性化... 旨在获得新西兰白兔BMP 15基因序列及其组织表达规律,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预测BMP15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选择180日龄性成熟的健康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扩增BMP 15基因CDS区序列,利用T4连接方法将目的片段连接至线性化的Pmcherry-N1和pCMV-Myc空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编码蛋白的性质及结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与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pCMV-Myc-BMP 15过表达情况。接下来,使用qRT-PCR检测BMP 15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BMP 15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内源BMP15在新西兰白兔卵巢组织定位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新西兰白兔BMP 15基因CDS区序列长1182 bp,PCR及测序结果表明pCMV-Myc-BMP 15和Pmcherry-N1-BMP 15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MP 15基因编码393个氨基酸;BMP15蛋白不稳定系数为55.32,等电点大小为9.69,是一种稳定的碱性蛋白质。BMP15蛋白共有26个磷酸化位点,15个糖基化位点,存在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表明,新西兰白兔与猪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BMP15蛋白主要由α-螺旋(38.68%)、无规则卷曲(37.4%)、延伸链(15.52%)、β-转角(8.40%)组成,为混合型蛋白。蛋白互作关系预测发现,BMP15蛋白与FSHR、FIGLA、BMPR1B、AMHR2、NOBOX等卵巢生长发育的相关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不同组织表达分析显示,BMP 15基因在卵巢组织中特异性表达;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BMP15主要存在于在细胞质中。将pCMV-Myc-BMP 15转染至HEK293T细胞内,BMP15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卵巢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BMP15主要定位在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质中。本研究成功构建了BMP15的真核表达载体,对BMP 15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预测分析,在HEK293T细胞内成功过表达,并得到了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组织表达情况及在卵巢组织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开展BMP 15基因在卵巢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BMP 15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 细胞定位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Rabbit Polyclonal Antibody Using hAPOA1 Protein Expressed in Prokaryotic Cells
2
作者 Zhiwei XU Jie ZHAO +2 位作者 Weizhong LIU Zhaoting LIU Qi W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The open reading frame(ORF)of hAPOA1 was inserted into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GEX-4T-1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GEX-4T-1-hAPOA1,which was then transformed into Escherichiacolistrain BL21.The ex... The open reading frame(ORF)of hAPOA1 was inserted into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GEX-4T-1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GEX-4T-1-hAPOA1,which was then transformed into Escherichiacolistrain BL21.The expression of target fusion protein was induced with 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The purified fusion protein in inclusion bodies was used to immuniz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o prepare hAPOA1 antiserum and the antibody titer was detected with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ID-ELISA).ID-ELISA and Western Blot proved that rabbit polyclonal antibody with a high titer of 1∶40 000 was produced,which may bring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POA1 Prokaryotic expression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Fusion expression Polyclonal antibody
下载PDF
饲养密度对新西兰白兔生长性能、行为、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李彦杰 祁海艳 +4 位作者 宋文超 周清波 王长平 张向宇 肖子淳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0,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家兔生长性能、行为方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943.86±51.13)g,健康的雄性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即Ⅰ组每个重复(笼)2只(5只/m^(2))、Ⅱ...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家兔生长性能、行为方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943.86±51.13)g,健康的雄性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即Ⅰ组每个重复(笼)2只(5只/m^(2))、Ⅱ组每个重复(笼)4只(10只/m^(2))、Ⅲ组每个重复(笼)6只(15只/m^(2))、Ⅳ组每个重复(笼)8只(20只/m^(2))。预饲期5 d,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Ⅰ组和Ⅱ组家兔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Ⅲ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高于Ⅳ组(P<0.01)。在趴卧行为发生率方面,家兔的趴卧行为Ⅰ组和Ⅱ组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Ⅰ组和Ⅱ组的运动和站立行为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Ⅰ组和Ⅱ组的采食行为发生率均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Ⅰ组和Ⅱ组的修饰行为发生率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1),而啃咬行为发生率则显著低于Ⅲ组和Ⅳ组(P<0.05)。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Ⅰ组和Ⅱ组家兔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Ⅳ组(P<0.05),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在血清抗氧化能力方面,Ⅱ组和Ⅲ组家兔的血清T-AOC浓度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血清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Ⅳ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家兔的生长性能和行为状态,提高其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在考虑饲养笼具利用率的基础上,以Ⅱ组4只/笼(10只/m^(2))的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饲养密度 生长性能 行为 免疫器官指数 抗氧化
下载PDF
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4
作者 袁冬冬 宋国华 +5 位作者 陈孟娟 王智通 柏中峰 蔡含芳 李明 许会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99-3509,共11页
【目的】克隆新西兰白兔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与CTSS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并克隆CTSB、CTSS基因CDS区序列,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 【目的】克隆新西兰白兔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与CTSS基因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并克隆CTSB、CTSS基因CDS区序列,使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CTSB、CTSS蛋白理化性质、跨膜结构、信号肽位点及亚细胞定位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TSB、CTSS基因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CDS区序列长分别为1020、1023 bp,共编码339、34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37.627、38.253 ku,理论等电点为5.53、8.40,不稳定系数为30.76、32.38,分别为酸性及碱性蛋白。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氨基酸序列分别与猪、马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亲缘关系较远。CTSB、CTSS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二者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均为亲水性蛋白;CTSB蛋白信号肽剪切位点位于第17—18位氨基酸处,含有1个N-端Propeptide-C1结构域与1个Peptidase-C1A-C结构域;CTSS蛋白信号肽剪切位点位于第25—26位氨基酸处,含有1个Inhibitor-129结构域与1个Peptidase-C1结构域。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TSB、CTSS蛋白均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包括细胞壁)内。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TSB基因在腹脂和肝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CTSS基因在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结论】成功克隆新西兰白兔CTSB、CTSS基因CDS全长序列,揭示了CTSB、CTSS基因在新西兰白兔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分析了其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家兔CTSB、CTSS基因功能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CTSB基因 CTSS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组织表达
下载PDF
中药降脂复方对新西兰白兔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的调节
5
作者 陈瑜 邱冬妮 +7 位作者 孙思佳 卓家隆 廖阳勃 孙旭 毛奇琦 丁伟群 邱志兵 邵雷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复方对新西兰白兔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降脂复方低剂量组和中药降脂复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新西兰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饮食,... 目的:探讨中药降脂复方对新西兰白兔胆固醇-胆汁酸代谢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降脂复方低剂量组和中药降脂复方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新西兰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饮食,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ELISA法检测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 hydroxylase, CYP7A1)的水平;酶水解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的水平;酶循环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RT-PCR检测小异源二聚体伴侣(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 SHP)、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 BSEP)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C、TBIL水平及SHP mRNA、BSEP mRNA、ABCA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TBA水平及CYP7A1活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降脂复方组TBA水平及CYP7A1活性升高,TC、TBIL水平及SHP mRNA、BSEP mRNA、ABCA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新西兰白兔肝细胞肿大,有炎性细胞浸润;给予中药降脂复方后,各组新西兰白兔肝脏病理改变有所改善。结论:中药降脂复方能有效调节新西兰白兔胆固醇-胆汁酸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HP、BSEP及ABCA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降脂复方 胆固醇代谢 胆汁酸代谢 新西兰白兔
下载PDF
LPS对母兔子宫颈IL-1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张艳 潘昱婷 +2 位作者 李军 王寒 欧梦莹 《草学》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目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会引发多种繁殖障碍疾病,降低家畜繁殖力。本试验旨在研究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对母兔子宫颈IL-1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7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分为3个... 【目的】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由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会引发多种繁殖障碍疾病,降低家畜繁殖力。本试验旨在研究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对母兔子宫颈IL-1β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7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分为3个组,分别为0h组:3只兔不做处理,LPS组:12只兔耳缘静脉注射LPS(0.5mg·kg^(-1)),对照组:12只兔注射生理盐水(0.5mg·kg^(-1)),在注射后1.5、3、6、12h(n=3)收集子宫颈,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子宫颈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母兔子宫颈中黏膜层和肌层均有IL-1β蛋白的表达。在黏膜层中,IL-1β蛋白表达量在注射1.5h后,LPS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对照组中1.5h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LPS组各时间段无显著差异(P>0.05);在肌层中,IL-1β蛋白表达量在LPS处理后1.5h和6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使用LPS处理该组12h后,其表达量出现显著升高(P<0.05),且对照组中各时间段无显著差异(P>0.05),LPS组6、12h显著高于3h(P<0.05)。【结论】LPS诱导了母兔子宫颈中IL-1β蛋白表达水平的显著增加,且在黏膜层和肌层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子宫颈 IL-1β蛋白 新西兰白兔
下载PDF
兔腰椎间盘严重退变骨水泥成形术模型建立与鉴定
7
作者 蔡碰德 顾恩毅 +2 位作者 潘伟坤 陈康尧 郑忠 《广州医药》 2023年第8期35-39,共5页
目的建立兔腰椎间盘严重退变骨水泥成形术模型并进行鉴定。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6只,手术干预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MRI扫描Pfirrmann分级,之后通过腹外斜肌与腰大肌间隙入路手术去除兔腰2~3椎间盘髓核组织及部分纤维环模拟腰椎间盘... 目的建立兔腰椎间盘严重退变骨水泥成形术模型并进行鉴定。方法选用新西兰白兔6只,手术干预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进行MRI扫描Pfirrmann分级,之后通过腹外斜肌与腰大肌间隙入路手术去除兔腰2~3椎间盘髓核组织及部分纤维环模拟腰椎间盘严重退变状态。饲养6周后相应腰椎节段椎间盘进行MR扫描Pfirrmann分级,确认相应腰椎节段椎间盘符合严重退变影像表现后再次手术显露相应椎间隙并注入骨水泥。1周后再次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并行MRI扫描Pfirrmann分级,终末处死并解剖动物检查椎间盘内骨水泥填充情况。结果兔腰椎间盘退化模型建立6周后磁共振Pfirrmann分级为Ⅴ级。椎间隙骨水泥注射后1周其术后磁共振Pfirrmann分级为Ⅳ。骨水泥注射模型1周后拍摄手术节段X线片显示骨水泥较好地填充于腰2~3间隙,椎间隙高度接近正常状态。终末处死并解剖动物发现腰椎节段椎间盘内骨水泥填充良好无脱落或松动。结论通过腹外斜肌与腰大肌间隙入路,手术去除椎间盘髓核组织及部分纤维环6周后,往椎间隙内注入骨水泥,可获得较为可靠的新西兰大白兔腰椎间盘严重退变骨水泥成形术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骨水泥注射 动物模型 新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兔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丝蛋白表达(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志健 刘正清 +4 位作者 张秋菊 蔡维君 李明波 刘小丹 陈二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02年第6期17-20,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neuronal neurites in diabetic rabbit brain. Methods: Twenty- four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type Ⅱ diabetic grou...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neuronal neurites in diabetic rabbit brain. Methods: Twenty- four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type Ⅱ diabetic group induced by high - carbohydrate and high- fat diet. The levels of blood sugar and insulin were detected at week 0(w0), w4, w8, w13, w18, w23 and w28. Brain tissue was stained by Nissl staining and immunolistochemistry with a specific antibody to neurofilament proteins. Result: In diabetic rabbits, the amount of large pyramidal neuro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neuronal neurites became swollen, whorled, disrupted and changed in caliber. In hippocampus CA1 region neurofilament staining was very weak. Conclusion: Neurotoxicity of chronic hyperglycemia might be relevant to vascular chronic complications, which affected the expression of NF and led to neurophysiological and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brain of rabbits with type Ⅱ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Type Diabetes NEUROFILAMENT Diabetic Encephalopathy
下载PDF
皮瓣重建兔阴囊诱导精原细胞凋亡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广峰 王达利 +2 位作者 李丽 魏在荣 崔红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6-610,共5页
目的:探讨皮瓣重建阴囊后睾丸表面的温度变化、生精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方法:以健康育龄期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雄性24只、雌性12只。将雄兔随机分成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采用温度计埋藏法测量实验组阴囊内睾... 目的:探讨皮瓣重建阴囊后睾丸表面的温度变化、生精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方法:以健康育龄期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雄性24只、雌性12只。将雄兔随机分成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采用温度计埋藏法测量实验组阴囊内睾丸表面的温度,手术切除实验组动物阴囊,建立皮瓣重建阴囊动物模型,对照组未作处理。动物模型建立后第8周末对照组随机取6只动物进行睾丸活检,实验组随机取6只动物测量睾丸表面温度后行睾丸活检。睾丸组织行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结合图象分析仪检测睾丸生精细胞HSP70的表达。模型建立后第8周末,将两组未行睾丸活检的各6只动物分别与雌兔配对喂养观察生育情况。结果:实验组模型建立前睾丸表面温度为(36.0±0.3)℃,模型建立后第8周末睾丸表面温度为(38.1±0.6)℃(P<0.05)。模型建立后第8周末实验组睾丸生精小管中生精细胞的凋亡指数(AI)为(71.85±2.69)%,对照组为(7.73±4.95)%(P<0.05)。对照组HSP70主要在圆形精子细胞中表达,实验组主要表达在精原细胞。配对喂养结果显示,实验组没有生育,对照组生育幼兔(6.0±1.3)只(P<0.05)。结论:皮瓣重建家兔阴囊后睾丸局部温度升高诱导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动物丧失生育能力。HSP70参与保护皮瓣重建阴囊诱导的精原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重建 阴囊 温度 热休克蛋白70 新西兰大白兔 凋亡 生精细胞
原文传递
葛根素对兔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秀秀 陈韵岱 +3 位作者 田峰 骆景光 吕媛 吕树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葛根素防治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葛根素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90min,松解120min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再灌注期间,各组分别静滴生... 目的:评价葛根素防治兔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复流的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葛根素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2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90min,松解120min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再灌注期间,各组分别静滴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葛根素。再灌注后观察左心室心肌无复流程度、梗死程度及ST段抬高指数。结果:①对照组再灌注后出现了明显的无复流及心肌梗死,无复流程度为(65.6±3.1)%,梗死程度为(92.7±2.2)%。无复流程度在小中大剂量葛根素组分别为(51.1±1.4)%、(41.7±2.7)%、(39.4±2.1)%,梗死程度分别为(81.0±4.3)%、(75.2±4.4)%和(71.9±8.4)%,均小于对照组(P均<0.01)。葛根素中和大剂量组无复流和梗死程度也均小于小剂量组(P均<0.01)。大剂量组无复流程度小于中剂量组(P<0.05)。②再灌注后葛根素小中大剂量组ST段抬高指数分别为0.32±0.04、0.26±0.04和0.24±0.03,均小于对照组的0.59±0.07(P均<0.01)。结论:葛根素可减轻兔AMI再灌注后心肌无复流程度及梗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复流 葛根素 急性心肌梗死 新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全蝎纯化液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t-PA、PAI-1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检英 石雕 +2 位作者 谭茜 徐爱良 彭延古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目的观察全蝎纯化液对新西兰白兔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1)、血小板计数(Pt)的变化。方法将5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全蝎纯化液大剂量组(20mg/kg)、全蝎纯化液... 目的观察全蝎纯化液对新西兰白兔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1)、血小板计数(Pt)的变化。方法将5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空白组、模型组、全蝎纯化液大剂量组(20mg/kg)、全蝎纯化液中剂量组(10mg/kg)和全蝎纯化液小剂量组(5mg/kg)。耳缘静脉注射药物(空白组、模型组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后,采用H2O2损伤新西兰白兔颈总动脉制备血栓模型,造模2h后,采血并取血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t-PA、PAI-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PA明显降低,PAI-1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能明显抑制PAI-1活性,增加t-PA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组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蝎纯化液各剂量组可明显促进血浆t-PA的分泌,抑制血浆PAI-1活性,提示全蝎纯化液抗血栓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纤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蝎 新西兰白兔 动脉血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
下载PDF
体外重建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在新西兰兔角膜内皮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樊廷俊 赵君 +4 位作者 王晶 丛日山 杨秀霞 史伟云 王宜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278-2282,共5页
目的:验证体外重建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在角膜内皮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细胞(HCE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的TE-HCE,经CM-DiI标记后对撕除内皮层和后弹力层(DM)的新西兰兔进行了... 目的:验证体外重建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在角膜内皮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细胞(HCE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的TE-HCE,经CM-DiI标记后对撕除内皮层和后弹力层(DM)的新西兰兔进行了兔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移植眼角膜的透明度。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荧光标记。用茜素红染色和冰冻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种子细胞的形态、细胞连接的形成情况、细胞单层的完整性及其与DM结合的紧密程度。用透射电镜方法鉴定种子细胞、DM和角膜的超微结构。结果:TE-HCE可使新西兰兔角膜保持透明39d以上。角膜内皮层移植区的细胞均带有CM-DiI荧光标记。绝大多数种子细胞为六角形,细胞间连接紧密,重建出了完整的角膜内皮层,且内皮层与DM结合紧密。种子细胞重建出了连续的角膜内皮层,种子细胞、DM和角膜的形态结构与正常对照眼的几乎相同。结论:移植后的TE-HCE在种子细胞形态、连续单层状态、细胞连接形成及超微结构上均与对照兔眼的角膜内皮类似,使移植新西兰兔角膜长期保持透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角膜内皮细胞 去上皮层修饰羊膜 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 新西兰兔 角膜内皮移植
下载PDF
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NOS和抗氧化酶的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朝克 梁丽红 +4 位作者 徐刚 尹卫东 杨保堂 文格波 孙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4-715,721,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和抗氧化酶活力变化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新西兰兔 ,建立一种新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一氧化氮水平 ,一氧化氮合... 目的 :探讨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和抗氧化酶活力变化以及它们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新西兰兔 ,建立一种新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观察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一氧化氮水平 ,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力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新西兰兔出现大量蛋白尿(P <0 0 5 ) ;肌酐清除率 (CCr)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心脏组织中NO-2 水平和NOS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肾脏组织中NO-2 水平和NOS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糖及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alase)活性都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糖尿病新西兰兔心、肾中的NO-2 水平和NOS活力异常 ,抗氧化酶活力明显降低 ,糖尿病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 抗氧化酶 糖尿病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新生家兔空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斌 余冰 +2 位作者 田刚 张凯 刘汉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0-1578,共9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家兔空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外源物质对家兔小肠上皮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体外模型。试验以新生新西兰白兔(1~3日龄)空肠为研究对象,利用由链霉蛋白酶E、胶原酶Ⅳ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 本试验旨在建立家兔空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外源物质对家兔小肠上皮结构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体外模型。试验以新生新西兰白兔(1~3日龄)空肠为研究对象,利用由链霉蛋白酶E、胶原酶Ⅳ和二硫苏糖醇组成的混合消化液消化空肠组织,通过2%山梨醇密度梯度离心来富集隐窝细胞团。运用相差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纯化家兔空肠上皮细胞,并从形态学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角蛋白8免疫荧光染色和肠上皮细胞标志物基因表达分析4个方面鉴定家兔空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应用链霉蛋白酶E、胶原酶Ⅳ和二硫苏糖醇混合消化液可获得大量的细胞团,细胞团12 h贴壁并向周围辐射生长,生长的细胞呈典型的三角形或多角形,5~7 d融合成片,呈单层生长、互不重叠;原代细胞能够进行传代、纯化;经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细胞角蛋白8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可表达肠上皮细胞标志蛋白(脂肪酸结合蛋白2、肠肽酶、E-钙黏蛋白、紧密连接蛋白-4)的基因。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家兔空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空肠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鉴定
下载PDF
诱发糖尿病饲料致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尹卫东 杨保堂 +2 位作者 张善春 袁中华 易光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新西兰兔建立一种新的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将新西兰兔分为二组 :对照组 (n =7)喂普通饲料 ;实验组 (n =10 )喂含 10 %猪油、36 %白蔗糖混合饲料。共观察 2 4周 ,每 4周取禁食过夜空腹血测血糖、胰岛素... 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新西兰兔建立一种新的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将新西兰兔分为二组 :对照组 (n =7)喂普通饲料 ;实验组 (n =10 )喂含 10 %猪油、36 %白蔗糖混合饲料。共观察 2 4周 ,每 4周取禁食过夜空腹血测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结果发现 ,实验组动物发生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糖浓度为 6 .36± 0 .92mmol L ,而对照组为 1.76± 0 .2 8mmol L ;实验组血甘油三酯浓度为 1.75± 0 .5 6mmol L ,而对照组为 0 .41± 0 .0 5mmol L ,两组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 (前者P <0 .0 1,后者P <0 .0 0 0 1)。实验结束时发现 ,实验组兔主动脉均有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 ,脂纹病灶面积占主动脉条展开面积的百分比为 8.5 8%±1.35 % ,而对照组仅有 0 .0 8%± 0 .0 6 % ,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实验组动物脂纹病变主要分布于腹主动脉 ,类似于人类的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此实验结果提示 :不含胆固醇的高脂高糖饮食可诱发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 ,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这是首例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糖尿病饲料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兔眼组织AQ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席守民 杨五彪 +3 位作者 马灵筠 于乐 尹卫东 Moshe Laudon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9-1330,共2页
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在眼内组织分布较广,其与房水的分泌、排出及调节关系密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5-MCA—NAT能降低实验兔眼压;Neu-P11是一种高效的非选择性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能激活褪黑素受体,从而起到类似褪黑素的作用;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 表达 眼压 褪黑素受体 Neu—P11 西兰大白兔
下载PDF
闽西地方肉兔与新西兰兔屠宰和肉质性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桑雷 王锦祥 +4 位作者 孙世坤 陈冬金 陈岩锋 谢喜平 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8-892,共5页
对闽西南黑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90日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新西兰兔的活重[(2044.79±129.86)g]、全净膛重[(941.89±65.27)g]、半净膛重[(1034.31±65.39)g]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1568.56±103.... 对闽西南黑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90日龄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新西兰兔的活重[(2044.79±129.86)g]、全净膛重[(941.89±65.27)g]、半净膛重[(1034.31±65.39)g]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1568.56±103.99)、(725.42±88.60)、(784.94±145.07)g]和福建白兔[(1514.43±102.96)、(675.55±54.91)、(763.08±47.82)g,P<0.05],福建白兔全净膛率[(44.59±1.84)%]和腹脂重[(7.54±4.62)g]显著低于新西兰兔[(46.09±2.04)%和(9.48±5.23)g]和闽西南黑兔[(46.27±4.95)%和(8.06±4.19)g,P<0.05],而它们之间半净膛率及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2)闽西南黑兔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肉色比福建白兔和新西兰兔更显红润;(3)屠宰后45min,背最长肌pH值闽西南黑兔(6.42±0.20)显著低于福建白兔(6.49±0.20)和新西兰兔(6.53±0.20,P<0.05),而股二头肌pH值3种供试兔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24h,福建白兔背最长肌pH值(5.66±0.09)和股二头肌pH值(5.84±0.15)显著高于闽西南黑兔(5.46±0.31和5.67±0.16)和新西兰兔(5.47±0.27和5.64±0.07,P<0.05),3种供试兔背肌和腿肌均出现酸化现象;(4)闽西南黑兔[(6.61±2.91)%]、福建白兔[(4.03±1.47)%]与新西兰兔[(9.50±3.29)%]的滴水损失相比,新西兰兔滴水损失最大(P<0.05),蒸煮损失则差异不显著(P>0.05);(5)背最长肌粗蛋白含量检测,新西兰兔蛋白含量最高[(24.69±2.57)g·kg-1],闽西南黑兔最低[(22.12±0.96)g·kg-1,P<0.05],粗脂肪检测结果则相反;(6)在肌肉纤维面积和密度方面,福建白兔背最长肌[(0.0014±0.0004)mm2·个-1]和股二头肌纤维面积最小[(0.0017±0.0004)mm2·个-1,P<0.05],新西兰兔和闽西南黑兔差异不显著(P>0.05),而它们肌纤维密度结果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黑兔 福建白兔 新西兰兔 屠宰性状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新西兰兔精液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海荣 李青旺 +1 位作者 曹社会 杨智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42-2343,共2页
选取6~7月龄新西兰公兔12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研究以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新西兰公兔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公兔在饲喂该复方中草药制剂8~14和15~21d内的射精量、精子密... 选取6~7月龄新西兰公兔12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研究以淫羊藿、菟丝子、熟地黄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新西兰公兔精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公兔在饲喂该复方中草药制剂8~14和15~21d内的射精量、精子密度和活率等指标与对照组公兔精液品质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停药后10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公兔的射精量差异显著(P<0.05),精子密度和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但是整个试验过程中精子畸形率两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该复方中草药制剂可以用来改善公兔的精液品质,有利于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发挥优良公兔的种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兔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精液品质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WHBE兔封闭群、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民利 蔡月琴 +6 位作者 陶涛 余佳 肖慧 朱亮 徐孝平 王德军 应华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21-27,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封闭群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新西兰兔(NZW兔)基因组存在的微卫星结构,研究WHBE兔封闭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WHBE兔封闭群、Jw兔和NZW兔进行遗... 目的分析比较大耳白黑眼兔(WHBE兔)封闭群与日本大耳白兔(Jw兔)、新西兰兔(NZW兔)基因组存在的微卫星结构,研究WHBE兔封闭群的微卫星多态性。方法利用21个微卫星位点,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WHBE兔封闭群、Jw兔和NZW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对比。结果根据初步结果,在21对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扩增产物稳定并且具有多态性的11对引物。WHBE兔封闭群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402个,平均杂合度为0.4810;J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6077个,平均杂合度为0.5039;NZW兔在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3~9个不等,11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537个,平均杂合度为0.5334。WHBE兔封闭群在11个微卫星位点上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005,多位点累积个体识别率达到100%,多位点累积非父排除概率(CPE)在双亲信息都是未知情况下的为0.9613,而在得知任一亲本信息的情况下,CPE值高达0.9973。在11个微卫星座位中,9个位点上出现了WHBE兔封闭群特有等位基因,其中在Sat2、Sat5、Sat7、Sat12、Sat13、Sat16、S0144和INRACCDDV0003八个位点上WHBE兔封闭群的特有等位基因为一个,在sat8位点上为两个。结论WHBE兔8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均比JW兔及NZW兔低,说明WHBE兔群体的基因纯合度高于其他两个品系,具有更优的遗传稳定性。9个WHBE兔特有的等位基因可作为区分WHBE兔封闭群和其它两个品系实验兔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BE兔封闭群 日本大耳白兔 新西兰兔 微卫星DNA 多态性
下载PDF
新西兰白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20
作者 范志宇 恽时锋 +2 位作者 薛家宾 徐为中 王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78-282,共5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实验兔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江苏南京地区四家实验兔场采集有鼻炎症状的患兔鼻腔分泌物63份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对小鼠的毒性,对断奶幼兔的致病性,对抗生素敏感... 目的了解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在实验兔群中的感染情况,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从江苏南京地区四家实验兔场采集有鼻炎症状的患兔鼻腔分泌物63份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对小鼠的毒性,对断奶幼兔的致病性,对抗生素敏感性和生长培养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共分离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19株,分离率为30.16%,分离菌中有15株为强毒,1株为弱毒,3株无毒;对其中5株强毒株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毒株对新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妥布霉素高度敏感,而对痢特灵、链霉素、洁霉素均不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的敏感性则各不相同。结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引起实验兔鼻炎的重要病原菌,分离率较高,并与季节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分离菌对小鼠毒性较高,对幼兔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具有特定的生长特性、形态特性和对抗生素的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分离 鉴定 抗生素敏感性 致病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