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rubs proliferated within a six-year exclosure in a temperate grassland—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vegetation and soil variables 被引量:13
1
作者 Yong Zhang Qiong Gao +2 位作者 Li Xu Mei Yu YuQiang Tia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4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Overgrazing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j or causes that trigger shrub encroachment of grassland. Proliferation of shrubs in grassland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desertif... Overgrazing has been considered one of the maj or causes that trigger shrub encroachment of grassland. Proliferation of shrubs in grassland is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various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cluding enclosures to reduce livestock grazing, have been taken to reverse the trend of grassland desertification, yet shrubs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crease in the grasslands over the past decades. In late 2007, we set up a 400-m-by-50-m exclosure in a long-term overgrazed temperate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with the ob- jective to quantify the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dynamics, soil variables, and grazing exclusion. Soil moisture wa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within the exclosure, and cover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shrubs were measured inside the exclosure in 2007, 2009, 2010, 2012, and 2013, and outside the exclosure in 2012 and 2013. We found the average shrub cover and bioma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ix years by 103 % and 12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releasing grazing pressure following long-term overgrazing tends to trigger shrub invasion into grassland. Our results, limited to a single gradient, suggest that any conservation measures with quick release of overgrazing pressure by enclosure or other similar means might do just the opposite to accelerate shrub en- croachment in grassland. The changes in vegetation cover and biomass were regressed on the temporal average of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by means of the generalized least square technique to quantify the effect of the spatial autocor- relation.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grass cover and biomas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top, but decreased with the bottom layer soil moisture. The shrub cover and biomass, on the other hand, decreased with the top, but increased with bottom soil moisture, although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for the shrub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ence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two-layered soil model which assumes grasses and shrubs use belowground resources in dif- ferent dep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ubs encroachment in grassland two-layered soil model grassland conserva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northern China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双层土坡的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海亮 吴礼舟 +1 位作者 黄润秋 王玉川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107,共6页
针对降雨入渗非均质土坡的稳定问题,建立双层边坡模型进行人工降雨实验,对坡体进行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监测,得到了非均质土坡在降雨条件下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更真实的变化。基于模型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变化规律如下:①坡体渗流趋于稳定... 针对降雨入渗非均质土坡的稳定问题,建立双层边坡模型进行人工降雨实验,对坡体进行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监测,得到了非均质土坡在降雨条件下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更真实的变化。基于模型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变化规律如下:①坡体渗流趋于稳定时,含水率、孔隙水压力不仅和深度有关系,而且也与土体物理性质有关。这与均质土坡的渗流状态明显不同;②坡体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在降雨过程中,响应时间随深度增大而增大。雨后过程中,下层土体含水率、孔隙水压力降低速度大于上层;③相同雨强条件下,坡体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历时而不断增大。降雨强度越大,坡体的孔隙水压力和含水率响应时间越早,但在坡体浅表层这种时间效应不明显;④对于降雨过程中能达到稳定渗流状态的土坡,前期降雨量主要影响降雨过程中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研究成果为降雨入渗条件下非均质非饱和土边坡的稳定分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双层土坡模型 渗流 含水量
下载PDF
双层土壤参数的优化计算 被引量:13
3
作者 潘文霞 邹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58-360,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绘图法确定双层土壤参数,然而这种方法对复杂的土壤结构误差较大,且较难实施。本文推出双层土壤参数的优化计算方法和程序,能够更方便地求得合理而准确的双层土壤参数。
关键词 土壤电阻率 导电材料 计算
下载PDF
双层地基水平受荷桩受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玲 赵明华 赵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02-305,共4页
基于双层地基中的水平受荷桩的特性,对其受力变形进行了分析。将水平受荷桩视为竖直放置的弹性地基梁,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桩土共同工作得到水平受荷桩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及其幂级数解答,进而根据内力与位移的连续条件得到了... 基于双层地基中的水平受荷桩的特性,对其受力变形进行了分析。将水平受荷桩视为竖直放置的弹性地基梁,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桩土共同工作得到水平受荷桩位移控制微分方程及其幂级数解答,进而根据内力与位移的连续条件得到了由桩顶受力及变形条件表示任一深度处桩身的水平位移、转角、弯矩及剪力的计算矩阵表达式。通过一具体算例将幂级数解计算结果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第1层地基土的厚度在某一定值时,《规范》简化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幂级数解接近;但当层厚不在该值附近时,两个方法计算结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受荷桩 双层地基 WINKLER地基模型 幂级数法
原文传递
双层植被结构冠层光谱特性的理论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沈艳 牛铮 +1 位作者 缪启龙 王汶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5年第5期465-468,共4页
利用双层冠层反射率模型ACRM,模拟不同叶面积指数LAI、含水量Cw和结构参数N下,波长是820nm和1600nm冠层反射率的角度分布。结果说明,该模型能准确模拟出“热点”效应;冠层反射率角度分布对LAI的敏感性小于LAI和Cw以及LAI和N的共同作用... 利用双层冠层反射率模型ACRM,模拟不同叶面积指数LAI、含水量Cw和结构参数N下,波长是820nm和1600nm冠层反射率的角度分布。结果说明,该模型能准确模拟出“热点”效应;冠层反射率角度分布对LAI的敏感性小于LAI和Cw以及LAI和N的共同作用。其中LAI和Cw共同作用对波长1 600 nm反射率角度分布的影响非常显著,而LAI和N的共同作用在820 nm略微大于1600 nm。另外,提取冠层含水量的土壤可调节水分指数SAWI受冠层结构的影响也较大。今后在模型选取中应该更好的考虑冠层结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 双层结构 模型 土壤可调节水分指数
下载PDF
基于Winkler模型的有效桩长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国亮 余奇异 龚维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62-166,共5页
有效桩长的定义有基于承载力角度和沉降角度两种方法,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有效桩长的研究比较复杂。运用桩顶刚度控制法确定有效桩长。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以荷载传递法为工具,推导出双层土的桩顶刚度计算公式,并对有效桩长影响因素... 有效桩长的定义有基于承载力角度和沉降角度两种方法,由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有效桩长的研究比较复杂。运用桩顶刚度控制法确定有效桩长。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以荷载传递法为工具,推导出双层土的桩顶刚度计算公式,并对有效桩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桩径的增大有效桩长增加;土层刚度比(第二层土刚度与第一层土刚度之比)增大有效桩长减小;桩端刚度的增大对有效桩长的影响都不明显,第一土层厚度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对提高有效桩长是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KLER模型 有效桩长 双层土 桩顶刚度
原文传递
计算双层土壤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7
作者 王爱霞 《黑龙江电力》 CAS 2012年第4期281-284,共4页
针对接地系统电气参数计算需要建立准确的大地模型和土壤参数问题,分析了水平分层土壤结构的地表电位,定义了土壤的视在电阻率,建立了土壤模型目标函数,并对建立的函数模型进行了最优化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g... 针对接地系统电气参数计算需要建立准确的大地模型和土壤参数问题,分析了水平分层土壤结构的地表电位,定义了土壤的视在电阻率,建立了土壤模型目标函数,并对建立的函数模型进行了最优化计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Levenberg-Marguardt最优化方法计算所得的双层土壤模型可以反映实际地下土壤分层状况,可快速求出双层土壤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阻 两层土壤模型 Wenner法 最优化
下载PDF
结合土壤水分可供率改进显热通量估算方法
8
作者 王金龙 张友静 +1 位作者 郑淑倩 孙璐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通过引入土壤水分可供率因子修正双层遥感蒸散模型中的植被剩余阻抗,以改进表层土壤含水量较小时的植被显热通量估算,并与美国Walnut Gulch流域两个地表通量站的观测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可供率遥感估算值与实测波文比换... 通过引入土壤水分可供率因子修正双层遥感蒸散模型中的植被剩余阻抗,以改进表层土壤含水量较小时的植被显热通量估算,并与美国Walnut Gulch流域两个地表通量站的观测值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可供率遥感估算值与实测波文比换算值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84;引入土壤水分可供率改进后的显热通量估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提高了0.34;均方根误差在两个通量站分别减少73.5W/m2和97.2W/m2,相对均方根误差均减小15%以上。结合土壤水分可供率的显热通量估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模型 显热通量 土壤水分可供率 剩余阻抗
下载PDF
利用土壤水分特征点组分温差假设模拟地表蒸散 被引量:3
9
作者 辛晓洲 柳钦火 +1 位作者 田国良 李小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1-227,共7页
提出了一个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对土壤蒸发、植被蒸腾以及土壤温度、叶片温度的影响存在较明显差异的假设,利用双层能量平衡模型推导出3个水分特征点(湿润、干旱和由湿到干的转折点)的组分温差(土壤温度减去叶片温度)公式,利用特征点的辐... 提出了一个土壤水分变化过程对土壤蒸发、植被蒸腾以及土壤温度、叶片温度的影响存在较明显差异的假设,利用双层能量平衡模型推导出3个水分特征点(湿润、干旱和由湿到干的转折点)的组分温差(土壤温度减去叶片温度)公式,利用特征点的辐射温度和实际测量的红外温度间的关系来计算实际显热和潜热通量.用2001年北京顺义区实验期间的观测数据对本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用本方法能在只有一个角度的遥感温度数据情况下获取精度较高、误差较小的地表蒸散模拟结果.该法在分解植被蒸腾、土壤蒸发以及监测表层土壤和根区土壤旱情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变化 组分温差 双层模型 辐射表面温度 蒸散 干边 湿边 转折点
下载PDF
大型工矿企业总降接地网设计机辅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小银 陈恳 +1 位作者 程晓煜 唐俊娥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7期53-56,72,共5页
从某一拟新建110kV总降变电所所址的实测土壤电阻率出发,提出一种基于CYMEGRD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接地网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视在接地电阻率测量,得到土壤结构模型;计算出水平不均匀分层土壤条件下不同地网结构的接地电阻;分析并... 从某一拟新建110kV总降变电所所址的实测土壤电阻率出发,提出一种基于CYMEGRD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接地网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现场视在接地电阻率测量,得到土壤结构模型;计算出水平不均匀分层土壤条件下不同地网结构的接地电阻;分析并设计得到更经济合理的地网结构;给出地网的电位升、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分布图。同时提出采用生物菌接地降阻剂改善土壤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MGRD 接地网 双层土壤模型 生物菌降阻剂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遥感热惯量模型初探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振华 赵英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80-385,共6页
本文改进了遥感热惯量模型 ,考虑到植被因素的影响 ,在植被覆盖区 ,使用双层模型中的土壤热能量平衡方程 ,同时在热传导方程的边界条件中引进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使热惯量模型的应用范围从裸土扩展到植被覆盖区 .通过顺义地区的MODIS... 本文改进了遥感热惯量模型 ,考虑到植被因素的影响 ,在植被覆盖区 ,使用双层模型中的土壤热能量平衡方程 ,同时在热传导方程的边界条件中引进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使热惯量模型的应用范围从裸土扩展到植被覆盖区 .通过顺义地区的MODIS影像数据和同步野外测量数据对此模型进行验证 ,所获得的热惯量值与实测热惯量值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惯量模型 热传导方程 土壤热惯量 地表显热 地表潜热 双层模型
下载PDF
土壤Cr(Ⅵ)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的径流流失试验与模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秀杰 童菊秀 谭超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2,共7页
针对重金属铬(Cr)污染严重的现象,基于简单的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将降雨时农田土壤与积水整个系统分为混合区及混合区以下两个部分,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溶质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土壤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吸附性溶质Cr(VI)的径流流... 针对重金属铬(Cr)污染严重的现象,基于简单的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将降雨时农田土壤与积水整个系统分为混合区及混合区以下两个部分,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溶质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土壤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吸附性溶质Cr(VI)的径流流失规律。试验模拟的田间地表径流是由降雨引起的,根据降雨期间土壤与雨水相互作用情况,将降雨过程分为4个阶段分别求解进行研究。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和模型参数对径流流失量的影响分析,阐明模型参数对土壤中吸附性溶质径流流失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此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能预测土壤在非线性Langmuir吸附条件下,吸附性溶质Cr(VI)的径流流失规律。该模型对入渗水溶质与土壤混合层溶质之间的非完全混合系数γ非常敏感,对土壤混合层溶质与地表积水-径流水溶质之间的非完全混合系数α不敏感,对Langmuir吸附方程中的参数B、C也不敏感。其中γ和α对模拟径流流失过程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降雨前期,而Langmuir吸附方程中的参数B对模拟过程的影响作用于降雨前期,C也主要作用于降雨前期,但对后期的影响比其他参数更大。试验数据显示地表径流中溶质含量很低,说明该次试验中混合层溶质进入地表积水-径流层量很少,而模拟α值很小,与实际情况吻合,同时也说明,土壤中流失的污染物重金属Cr(VI)大多存在于地下排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径流 二层非完全混合模型 非线性Langmuir吸附 CR(VI)
下载PDF
穷举法在土壤参数计算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威 刘波 谢炎林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A01期4-6,共3页
土壤参数对于电力系统接地设计非常重要。针对双层土壤模型利用迭代法求解土壤参数时出现的收敛性问题,将穷拳法应用于土壤参数的求解当中,使得算法更为简化,程序更易于实现,较好地解决了迭代法存在的收敛性问题.计算对比结果表明... 土壤参数对于电力系统接地设计非常重要。针对双层土壤模型利用迭代法求解土壤参数时出现的收敛性问题,将穷拳法应用于土壤参数的求解当中,使得算法更为简化,程序更易于实现,较好地解决了迭代法存在的收敛性问题.计算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完全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土壤模型 土壤参数 穷举法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method for retrieving soil moisture using thermal inertia model 被引量:5
14
作者 LIU Zhenhua1 & ZHAO Yingshi2 1. Information Colleg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5期539-545,共7页
In order to improve accuracy of soil moisture invers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a new thermal inertia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d model needs only surface maximum temperature as the temperature paramet... In order to improve accuracy of soil moisture invers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a new thermal inertia mod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improved model needs only surface maximum temperature as the temperature parameter input instead of input of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s well as the surface sensible and latent fluxes are introduced into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rmal conductivity equation. Furthermore, surface soil conductive heat transfer equation of two-layer model is used to solve the soil thermal inertia so that the remote sensing thermal inertia method can be ap- plied to regions with better-covered vegetation, but usually only for the bare areas or worse vegetation covered areas. The model has been tested at several locations in the area of west Inner Mongolia.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of the new model with the measurements obtained by apparent thermal inertia and by field tes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ertia thermal model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soil moisture in more reasonable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model THERMAL CONDUCTIVITY equation soil initial sensible flux LATENT flux two-layer model.
原文传递
垂直分层土壤中接地网的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继来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往往需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选取合适的土壤模型并设计相应的符合参数要求的接地网方案。建立了垂直分层的土壤模型,用以模拟在山脚、江(河)两岸等的情况下的土壤电阻率分布。运用CDEGS仿真软件计算接地网的接...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往往需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选取合适的土壤模型并设计相应的符合参数要求的接地网方案。建立了垂直分层的土壤模型,用以模拟在山脚、江(河)两岸等的情况下的土壤电阻率分布。运用CDEGS仿真软件计算接地网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等参数,通过增设双层地网、增加垂直或倾斜接地体及改变网格密度等方式研究更加优越且经济的接地网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垂直分层土壤下的接地网,可在低土壤电阻率侧错位的铺设双层接地网;而在高土壤电阻率侧铺设双层接地网对降低接地电阻的作用较小;在接地网低电阻率侧增加垂直或斜接地体可大幅降低接地电阻,其作用效果与接地体长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层土壤模型 结构优化 接触电压 跨步电压 接地电阻
原文传递
遥感反演土壤蒸发/植被蒸腾二层模型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1 位作者 孙晓敏 陈少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97-1306,共10页
利用一种可操作的地表蒸散遥感反演二层模型,以我国华北平原为研究区,选择2004年的3月至6月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的生长季节作为研究时段,利用MODIS遥感卫星数据,结合地面130多个气象台站的空气温湿度实测数据,实现了土壤蒸发和植... 利用一种可操作的地表蒸散遥感反演二层模型,以我国华北平原为研究区,选择2004年的3月至6月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的生长季节作为研究时段,利用MODIS遥感卫星数据,结合地面130多个气象台站的空气温湿度实测数据,实现了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反演。采用国家生态网络禹城综合试验站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地表总蒸散半小时平均的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估算的地表可利用能量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2,均方差为30.4w.m-2;模型估算的地表总蒸散值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5,均方差为21.3 w.m-2,由此证明了模型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壤蒸发 植被蒸腾 二层模型 华北平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