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丰度^(15)N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氮的去向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左红娟 白由路 +3 位作者 卢艳丽 王磊 王贺 王志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093-3099,共7页
【目的】在氮磷钾合理供应前提下,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氮的去向。【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的方法,供给小麦高丰度的15N,在小麦收获时,测定15N的去向。【结果】冬小麦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为26.6%—33.6%,对土壤氮的依赖程度在66%以... 【目的】在氮磷钾合理供应前提下,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氮的去向。【方法】采用微区试验的方法,供给小麦高丰度的15N,在小麦收获时,测定15N的去向。【结果】冬小麦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为26.6%—33.6%,对土壤氮的依赖程度在66%以上。肥料氮施入土壤后,小麦当季利用率为22.1%—32.4%,当季肥料氮的土壤残留率约占施氮量的29.6%—56.3%,其中60.3%—76.5%集中在0—40 cm土层,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结论】小麦生育期吸收的氮素66%以上来自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28.2%,约40%的肥料残留在土壤中,成为土壤氮库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去向 15n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麦-稻轮作系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协同氮素转化的机制研究Ⅰ.小麦季^(15)N去向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成龙 沈其荣 +2 位作者 夏昭远 相恒成 徐阳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5-912,共8页
采用土培试验,以15氮(N)标记的硫酸铵和兔粪作为无机肥和有机肥氮源,进行交叉标记,研究了当季小麦种植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协同氮素在土壤氮库和作物体内的去向。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照无氮处理(CK),无机氮肥处理(IF),有机氮肥处理(O... 采用土培试验,以15氮(N)标记的硫酸铵和兔粪作为无机肥和有机肥氮源,进行交叉标记,研究了当季小麦种植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协同氮素在土壤氮库和作物体内的去向。试验共设5个处理:对照无氮处理(CK),无机氮肥处理(IF),有机氮肥处理(OF),有机无机氮肥配施的两个处理,其中一个进行有机肥料的15N标记(IOF1),另一个进行无机肥料的15N标记(IOF2)。结果表明:1)无论黏壤土还是黏土,IF和IOF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最高,且IF与IOF间没有显著差异;2)IOF处理无机肥料氮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和植株对有机肥料15N的吸收,黏壤土和黏土上籽粒增幅分别为57.1%和133.3%,植株增幅分别达220%和100%;3)与IF或OF处理相比较,黏壤土上IOF处理增加了无机肥料15N和有机肥料15N在小麦营养器官的积累,而在黏土上增加了无机肥料15N在营养器官、有机肥料15N在生殖器官籽粒的积累;4)与IF或OF相比较,小麦成熟期IOF处理有机肥料氮和无机肥料氮相互协同促进了对方在土壤微生物氮(MBN)库的固持,土壤—作物系统肥料15N回收率显著增加,相应地,有机肥料15N和无机肥料15N损失率显著降低。可见,与传统IF处理相比较,IOF处理取得与之相当的小麦籽粒产量。IOF处理无机肥料氮和有机肥料氮协同促进了肥料氮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15n 去向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 土壤氮库 小麦
下载PDF
利用^(15)N标记确定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氮素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守坤 刘丽君 +3 位作者 张冰 马春梅 龚振平 祖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东农47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的(NH4)2SO4为氮源,利用砂培方式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氮素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氮水平增加,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营养液中氮为50 mg.L-1时产量最高;前期高氮后期低氮处理... 以东农47为试材,采用15N标记的(NH4)2SO4为氮源,利用砂培方式研究了氮素营养水平对大豆籽粒氮素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氮水平增加,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营养液中氮为50 mg.L-1时产量最高;前期高氮后期低氮处理时,随高氮处理的时间延长产量降低;于R4或R5期提高外源氮水平可以增加大豆产量。对大豆产量与籽粒中肥料氮所占比例、大豆产量与根瘤固氮所占比例分别作回归分析,经求导分析得出大豆籽粒中外源氮所占比例为39.1%、根瘤固氮所占比例为61.5%时大豆产量最高。由此推断,当外源氮对籽粒的贡献率为40%左右、根瘤固氮贡献率为60%左右时,能够同时满足大豆对根瘤固氮和外源氮的需求,有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外源氮 15n标记 根瘤固氮 产量
原文传递
施入^(15)N标记氮肥在长期不同培肥土壤的残留及其利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伟 梁斌 周建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596,共10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短期矿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入15N标记氮肥(+N)及其与秸秆配施(+1/2N+1/2S)在3种长期(19年)不同培肥土壤(即:No-F,长期不施肥土壤;NPK,长期施用NPK化肥土壤;MNPK,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中的残留及其矿化和作物... 采用盆栽试验和短期矿化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施入15N标记氮肥(+N)及其与秸秆配施(+1/2N+1/2S)在3种长期(19年)不同培肥土壤(即:No-F,长期不施肥土壤;NPK,长期施用NPK化肥土壤;MNPK,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中的残留及其矿化和作物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第一季小麦收获后,+1/2N+1/2S处理下三供试土壤和+N处理下的NPK和MNPK土壤残留肥料氮(残留15N)中有82.6%~95.1%以有机态存,而+N处理下No-F土壤残留15N有47.7%以矿质态存在。经过28 d矿化培养后,与NPK土壤相比,MNPK土壤氮素净矿化量显著增加,增幅为39%~49%;NPK和MNPK土壤残留肥料氮(残留15N)矿化量为1.23~1.90 mg kg-1,占总残留15N的2.78%~5.53%,均显著高于No-F土壤。与+N处理相比,+1/2N+1/2S处理显著提高了3供试土壤氮素净矿化量,但两施肥处理对NPK和MNPK土壤残留15N矿化量无显著影响。+N处理下No-F土壤残留15N的利用率为20%,显著高于NPK(9%)和MNPK(12%)土壤。两种施肥处理下,MNPK土壤残留15N的利用率均显著高于NPK土壤。短期培养期间土壤氮素矿化量和第二季小麦生育期作物吸氮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而残留15N矿化量和第二季小麦吸收残留15N量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长期有机无机配施可以提高土壤残留肥料氮的矿化量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培肥土壤 15n标记 残留15n 氮素矿化
下载PDF
稳定性核素^(15)N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桦 宇万太 沈善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4-549,共6页
稳定性核素示踪是现代农业研究中一门新兴技术。稳定性核素15N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在农业施肥研究、氮素循环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15N的相关概念,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15N在氮肥研究、氮素转化研究以及农业环境保护中... 稳定性核素示踪是现代农业研究中一门新兴技术。稳定性核素15N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在农业施肥研究、氮素循环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15N的相关概念,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15N在氮肥研究、氮素转化研究以及农业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展,阐明了应用15N的新技术已解决的问题,以及将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核素^15n 氮肥 氮素转化 农业环境保护
下载PDF
北京地区典型落叶阔叶乔木叶片含氮量和δ^(15)N值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超明 唐美庆 +3 位作者 马坤 刘星韵 于涵 张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4-2341,共8页
为探究植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和对这部分氮素的来源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8个采样点,典型落叶阔叶乔木杨属(Populus)和柳属(Salix)植物叶片进行采样,测定其叶片样品含氮量和δ^(15)N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杨属植物叶片含氮量... 为探究植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和对这部分氮素的来源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地区198个采样点,典型落叶阔叶乔木杨属(Populus)和柳属(Salix)植物叶片进行采样,测定其叶片样品含氮量和δ^(15)N值。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杨属植物叶片含氮量为16.5—38.6g/kg,平均(24.0±4.0)g/kg;柳属植物叶片含氮量为17.2—36.2g/kg,平均(25.9±4.1)g/kg。研究区域范围内杨属、柳属植物叶片的含氮量均呈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对角线型分布,与该区域大气氮沉降的空间变异相吻合。由于研究区域范围内气候因子无明显的变异,植物叶片的含氮量变化反应了大气氮沉降对植物元素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和植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北京地区杨属植物叶片δ^(15)N值为-3.95‰—8.10‰,平均(1.15±2.48)‰;柳属植物叶片δ^(15)N值为-3.04‰—9.73‰,平均(2.31±2.60)‰。杨属和柳属植物叶片的δ^(15)N值均呈现出西北高、中部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与叶片含氮量空间分布趋势相反。中部城区较高的δ^(15)N值反应了交通污染对大气含氮化合物增加的影响;西北部较高的δ^(15)N值反应了该区域受人为活动排放源的影响较少,自然的氮循环是其较高δ^(15)N值的主要原因;东南部较低的δ^(15)N值则有可能是由农业活动和交通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乔木 叶片含氮量 δ15n 大气氮沉降 北京地区
下载PDF
应用^(15)N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鹏程 董合林 +5 位作者 刘爱忠 刘敬然 李如义 孙淼 李亚兵 毛树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0-599,共10页
【目的】有关棉花适宜的施氮时期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推荐最佳施氮时期为出苗后和现蕾期,也有研究认为播前和初花期各施一半较好。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区分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氮及土壤氮,并能深入细致研究施入氮肥的去向及在作物体内的... 【目的】有关棉花适宜的施氮时期存在争议,国外有学者推荐最佳施氮时期为出苗后和现蕾期,也有研究认为播前和初花期各施一半较好。氮同位素示踪技术能区分作物吸收利用的肥料氮及土壤氮,并能深入细致研究施入氮肥的去向及在作物体内的分配。本文采用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氮肥底追比例,施氮时期对棉花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华北平原棉区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转Bt+Cp TI基因抗虫棉品种中棉所79(CCRI 79)、中棉所60(CCRI 60)为材料,设氮肥底施与初花期追施比例1∶1(N1)、1∶2(N2)、0∶1(N3)、氮肥底施与蕾期追施比例0∶1(N4)4个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棉花初花期、收获期15N吸收、15N回收率、生物量积累和籽棉产量的影响。【结果】初花期棉株不同器官的氮素吸收来自氮肥(Ndff)的比例随底肥氮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5.88%42.45%。收获期不同处理棉花单株Ndff%随追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增幅为26.92%54.14%,N3、N4处理的棉花单株Ndff%显著高于N1和N2。N2处理的棉花单株籽棉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但与N1处理的差异不显著,N2处理单株生物量与N1、N3差异不显著。2个品种N3、N4处理的棉花收获期单株15N积累量均显著高于N1和N2处理,棉株收获期15N回收率均显著高于N1。N2处理的棉花收获期15N回收率高于N1处理,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棉花收获后N2处理土壤15N回收率低于N1,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本试验条件下,2个棉花品种氮素底追比为1∶2时的籽棉产量与15N回收率优于底追比为1∶1处理,底追比为0∶1的处理15N回收率在4个处理中最高,但未显示出产量优势,这些结果有待在大田试验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技术 氮肥运筹 棉花 氮吸收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施氮量对嘎啦幼苗^(15)N、^(13)C分配利用特性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聪伟 褚凤杰 +2 位作者 杨丽丽 陈展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目的】采用15N、13C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对不同施氮量下嘎啦幼苗生长状况及氮、碳分配、利用特性等的研究,以期为苹果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将2年生盆栽嘎啦幼苗进行低、中、高三个氮水平处理,同时进行15N标记。在新梢旺长... 【目的】采用15N、13C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对不同施氮量下嘎啦幼苗生长状况及氮、碳分配、利用特性等的研究,以期为苹果生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将2年生盆栽嘎啦幼苗进行低、中、高三个氮水平处理,同时进行15N标记。在新梢旺长初始期、新梢旺长期、新梢缓长期分别进行整株13C标记,72小时后,整株解析为叶、梢、根三部分,进行15N、13C测定。样品全氮用凯氏定氮法测定,15N丰度用ZHT-03质谱计测定。13C丰度用DELTA V Advantage同位素比率质谱仪测定。【结果】1)中、高氮水平的施肥处理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整株及叶片干物质量和新梢长度。新梢旺长初始期和新梢缓长期嘎啦幼苗整株干物质量、新梢旺长期叶片干物质分配比率在中、高氮水平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氮水平经济有效。新梢旺长期以后新梢长度以中氮>高氮>低氮,三者间差异性显著,中氮处理有利于新梢生长。2)在新梢旺长初始期,低氮处理植株叶片15N分配率达50%,比其他处理高出13个百分点左右,表明低氮处理更多的氮被叶片所利用,中氮和高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施氮条件下中氮供应水平已能满足氮素营养需求。3)新梢旺长期和新梢缓长期幼苗13C固定量均以中氮处理最高,新梢旺长初始期3个处理间根系13C分配率中氮>高氮>低氮,表明中氮处理有利于碳同化物在嘎啦幼苗中的分配。4)不同施氮量处理的嘎啦幼苗,15N利用率随施氮水平提高而降低,高氮处理对碳同化物分配没有显著贡献。【结论】低、中、高氮不同处理新梢缓长期碳同化物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比较均衡,氮素水平不能影响碳同化物的分配。盆栽试验表明,中氮水平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同时,能够促进新梢生长和树势健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嘎啦 15n 13C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氮肥管理和秸秆腐熟剂对^(15)N标记玉米秸秆氮有效性与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丁文成 李书田 黄绍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725-2736,共12页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有机无机配合和添加秸秆腐熟剂对秸秆氮当季有效性、后效及去向的影响,为桔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盆栽试验连续种植一季冬小麦和两茬玉米,研究^(15N)标记玉... 【目的】研究氮肥用量、有机无机配合和添加秸秆腐熟剂对秸秆氮当季有效性、后效及去向的影响,为桔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盆栽试验连续种植一季冬小麦和两茬玉米,研究^(15N)标记玉米秸秆(^(15)N-秸秆)氮的生物有效性和对土壤氮库的贡献试验推荐施氮量210kg N·hm^(-2),约0.1 g N·kg-1土,桔秆粉碎后按3.0 g·kg^(-1)土掺入每盆中设4个氮水平:不施氮;100%化肥氮;80%化肥氮;有机无机配施(80%化肥氮+20%腐熟猪粪氮)。各施氮水平下设添加和不添加桔秆腐熟剂2种情况,腐熟剂用量为0.1 g·kg^(-1)土。【结果】冬小麦吸氮量来自^(15)N-秸秆氮的比例(%Ndfs)为6.30%-14.25%,施氮比不施氮减少%Ndfs,有机无机配施比单施氨肥提高%Ndfs,添加腐熟剂不影响冬小麦的%Ndfs。第一茬和第二茬玉米吸收氮的%Ndfs分别为1.13%-3.73%和1.67%-5.97%,不施氮高于施氮处理,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添加腐熟剂降低%Ndfs冬小麦对^(15)N-桔秆氮的当季利用率为7.14%-10.2%。第一茬玉米和第二茬玉米对残留^(15)N-桔秆的利用率分别为3.75%-5.51%和2.28%-3.18%。三茬后作物对^(15)N-桔秆氮的利用率为13.13%-18.60%,土壤残留率55.63%-69.16%,损失率17.26%-26.09%。三茬中施氮比不施氮提高^(15)N-秸秆氮的利用率,不同氮肥管理不影响当季利用率和第二茬后效,氮肥减量(80%推荐氮)降低^(15)N-桔秆氮第一茬后效和总利用率,但若配施有机肥则提高利用率添加腐熟剂提高^(15)N-秸秆氮当季、第一茬玉米和三茬总利用率,降残留率和损失率。冬小麦和两茬玉米收获后土壤矿质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变化较大,但其来源于^(15)N-桔秆氮的比例都小于3%,施氮处理的影响不明显,而添加腐熟剂增加冬小麦和第一茬玉米收获后土壤矿质氟%Ndfs,减少土壤微生物量氮%Ndfs,不影响第二茬玉米收获后土壤矿质氮和微生物量氮%Ndfs。三茬收获后残留的^(15)N-桔秆氮中矿质氮和微生物量氮也小于3%,说明残留在土壤中的^(15)N-桔秆氮主要以有机态氮存在【结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秸秆腐熟剂 氮肥管理 氮素有效性 ^15n示踪
下载PDF
应用^(15)N和嘌呤估测肉羊微生物N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涛 刁其玉 +6 位作者 邓凯东 姜成钢 屠焰 张乃锋 王永超 刘洁 赵一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10-1916,共7页
本试验通过比较2种微生物标记物15 N和嘌呤(Purine bases,PB)估测肉羊瘤胃微生物N产量的效果,旨在建立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准确地估测肉羊微生物N提供依据。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质量为(41.3±2.8)kg的杜寒杂交(杜泊羊×小... 本试验通过比较2种微生物标记物15 N和嘌呤(Purine bases,PB)估测肉羊瘤胃微生物N产量的效果,旨在建立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准确地估测肉羊微生物N提供依据。试验选用12只平均体质量为(41.3±2.8)kg的杜寒杂交(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绵羊公羔,随机均分为3组,按照自由采食、自由采食量的70%和40%3个干物质采食水平饲喂,试验共持续25d,其中预试期10d,正试期15d,最后5d采集瘤胃食糜和十二指肠食糜并测定15 N和PB。结果表明,瘤胃细菌成分(氮含量、嘌呤含量和嘌呤/氮)不受日粮处理的影响(P>0.05);十二指肠干物质、有机物、非氨氮和嘌呤流量均随日粮饲喂水平的降低显著下降(P<0.05);应用15 N和PB计算得到的微生物N产量均随日粮饲喂水平的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计算得出的微生物合成效率则均不受日粮处理的显著影响(P>0.05)。15 N测定的微生物N在各处理内的变异性要小于PB测定得到的微生物N,因此应用15 N来测定微生物N能够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15n 嘌呤 微生物n
下载PDF
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及土壤δ^(15)N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田乡 黄建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植物和土壤中的15N自然丰度值(δ15N)是评价生态系统N循环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N循环过程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测定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放牧和围封条件下草原群落主要优势植物... 植物和土壤中的15N自然丰度值(δ15N)是评价生态系统N循环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对草原生态系统的N循环过程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测定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放牧和围封条件下草原群落主要优势植物和土壤的δ15N值,探讨放牧对草原N循环的影响。研究中所测定的8种植物叶片δ15N变化很大(-4.04‰-4.34‰),但与植物功能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放牧显著降低了大针茅(Stipa grandis)、杂类草和小半灌木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的δ15N值。具有潜在共生固氮能力的豆科植物δ15N偏低负值(-4.04‰--1.90‰),但在放牧和围封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而被认为具有联合固氮能力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放牧后δ15N显著增加,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豆科植物和羊草生物固氮能力的存在。所有植物中,除无菌根侵染的木地肤外,其他有丛枝菌根真菌侵染记录的物种δ15N值较低,通常接近0或为负值,说明在N限制的内蒙古草原,菌根转运N可能也是一种重要的N源途径。放牧显著降低了0-20cm土壤δ15N值,这也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不同。δ15N的测定为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整合时空N循环过程的综合指标,反映出放牧改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N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5n 草原生态系统 放牧 氮循环
下载PDF
麦-稻轮作系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协同氮素转化的机制研究Ⅱ.小麦季残留^(15)N对水稻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成龙 沈其荣 +2 位作者 张树林 张燕菁 徐阳春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0-1179,共10页
以15氮(N)标记的硫酸铵和兔粪作为无机肥和有机肥氮源,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小麦-水稻轮作(W-R)系统小麦季残留的氮素对下茬水稻(O.sativaL.cv.Wuyujing7)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季残留的氮素对水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有机无机肥料配... 以15氮(N)标记的硫酸铵和兔粪作为无机肥和有机肥氮源,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小麦-水稻轮作(W-R)系统小麦季残留的氮素对下茬水稻(O.sativaL.cv.Wuyujing7)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季残留的氮素对水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有机无机肥料配施(IOF)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均高于单一无机氮肥施用(IF)处理,黏壤土和黏土上分别高49.3%和14.9%;2)与IF处理相比较,IOF处理的矿质氮含量在水稻季均保持较高水平,且IOF处理显著增加了黏壤土上穗期和黏土上分蘖期、拔节期、穗期土壤矿质氮中来自于有机肥料15N和无机肥料15N的比例。IOF处理还显著增加了水稻分蘖期、拔节期、穗期土壤微生物量氮(MBN)中来自于无机肥料15N的比例;3)与IF处理相比较,IOF处理有机肥料氮促进了小麦季残留无机肥料15N在水稻生殖器官籽粒的分配比例,黏壤土和黏土上分别增加60%和52.6%,降低了其在叶片等营养器官的分配比例,降幅均在30%以上;与单一有机氮肥(OF)处理相比较,IOF处理无机肥料氮降低了残留有机肥料15N在水稻生殖器官籽粒的分配比例,黏壤土和黏土上降幅分别为20%和22.7%,增加了其在根系的分配比例,黏壤土和黏土增幅分别为90%和240%;4)与IF或OF处理相比较,IOF处理有机肥料氮促进了无机肥料15N在土壤的残留,而无机肥料氮增加了有机肥料15N在植株和土壤的回收率。有机肥料氮和无机肥料氮的协同降低了双方在水稻季向环境的损失,黏壤土和黏土上无机肥料15N损失率(NLR)分别降低17%和16%,而有机肥料15N的NLR分别降低15%和56%。IOF通过提高有机、无机肥料氮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回收减少了肥料氮在W-R轮作系统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留氮素 有效性 来自肥料15n的百分率 水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模式下稻田氮渗漏和挥发损失的^(15)N同位素示踪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成 郑世宗 胡荣祥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通过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水肥模式对稻田肥料氮淋溶损失、稻田氨挥发损失、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量施氮下,3次施肥的薄露灌溉和3次施肥的间歇灌溉下水稻产量分别提高18.7%和27.5%,肥料氮的淋溶和挥发损失... 通过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水肥模式对稻田肥料氮淋溶损失、稻田氨挥发损失、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等量施氮下,3次施肥的薄露灌溉和3次施肥的间歇灌溉下水稻产量分别提高18.7%和27.5%,肥料氮的淋溶和挥发损失分别降低16.6%和19.7%,有效减少了化肥对地下水、大气环境的污染,控制了农业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模式 肥料氮渗漏 肥料氮挥发 15n同位素
下载PDF
海南花岗岩砖红壤^(15)N示踪尿素氮的去向 被引量:4
14
作者 阮云泽 唐树梅 +1 位作者 何秋香 吴川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海南花岗岩砖红壤蕹菜栽培条件下尿素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蕹菜吸收尿素氮的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吸收率在22.50% ̄43.84%之间,平均吸收率为33.32%,施氮量为2.696kg/(0.09m2)(300kg/hm2)时,...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海南花岗岩砖红壤蕹菜栽培条件下尿素氮的去向。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蕹菜吸收尿素氮的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吸收率在22.50% ̄43.84%之间,平均吸收率为33.32%,施氮量为2.696kg/(0.09m2)(300kg/hm2)时,蕹菜的产量、干重和氮肥利用率最佳;土壤残留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残留率在24.25% ̄47.28%之间,平均残留率为32.68%,残留在土壤中的肥料氮80%以上都分布在0 ̄40cm土层中,无机氮主要是NH4+-N,施氮量越大,在40cm以下土层中残留尿素氮所占的比例越大;尿素氮的损失率在30.22% ̄39.55%之间,平均损失率为34%,其中挥发损失率在0.78% ̄28.10%之间,平均挥发损失率为1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砖红壤 ^15n示踪 尿素氮的去向
下载PDF
利用^(15)N示踪法研究土壤氮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习向银 晁逢春 李春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2-1236,共5页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K 32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土壤氮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土壤氮比例均随叶位上升而上升,且打顶后上、中、下三个叶位... 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K 32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法,研究了土壤氮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烤烟氮素累积和烟碱合成的影响。土壤氮比例均随叶位上升而上升,且打顶后上、中、下三个叶位和根茎中土壤氮比例均随生育时期推进而显著增加;打顶后烤烟各器官的土壤氮占总氮比例和占总烟碱氮比例分别为50%和60%。显著高于肥料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15n示踪法 打顶 氮素累积 烟碱合成
下载PDF
^(15)N库稀释法和^(15)N示踪法在草地生态系统氮转化过程研究中的应用——方法与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碧荣 王常慧 +3 位作者 黄建辉 何念鹏 王其兵 董宽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3-1162,共10页
氮素(N)是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草地生态系统第一生产力的重要限制性养分之一。陆地生态系统N素的可利用性由土壤N素的转化速率决定,其中包括氨化和硝化2个重要过程。准确测定N素在各转化过程中的量,对于估算陆地生态系统N转化非常重要。... 氮素(N)是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草地生态系统第一生产力的重要限制性养分之一。陆地生态系统N素的可利用性由土壤N素的转化速率决定,其中包括氨化和硝化2个重要过程。准确测定N素在各转化过程中的量,对于估算陆地生态系统N转化非常重要。稳定性同位素15 N由于其安全、准确且不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等特点,近年来在生态系统N循环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常用方法包括15 N自然丰度法、15 N还原法、15 N库稀释法和15 N示踪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搜集整理了15 N库稀释法和15 N示踪法的详细操作流程并综述了其在草地生态系统应用的最新进展,分别从不同草地管理方式(增施氮肥、放牧、火烧和刈割等)和全球气候变化(增温、增雨、大气氮沉降和CO2浓度升高等)对草地生态系统N转化过程的影响进行论述。同位素15 N在草地生态系统应用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森林、农田以及其他陆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草地 氮循环 氮沉降 15n库稀释法/示踪法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15)N示踪控释氮肥的氮肥利用率及去向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隋常玲 张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127,共8页
选用15 N同位素标记的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和大颗粒尿素,采用池栽试验研究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去向及利用率。结果表明,整个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PCU)作物吸收的肥料氮为241.03kg/hm2,高于尿素处理(Urea)的211.02kg/hm... 选用15 N同位素标记的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和大颗粒尿素,采用池栽试验研究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中肥料氮的去向及利用率。结果表明,整个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PCU)作物吸收的肥料氮为241.03kg/hm2,高于尿素处理(Urea)的211.02kg/hm2。控释肥处理施用的肥料氮主要残留在0~40cm土层,而尿素处理则残留在0~60cm土层,控释肥延缓了肥料氮向土壤深层迁移的趋势。在夏玉米和冬小麦轮作体系中,控释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2.86%,32.47%)高于尿素处理(28.23%,30.16%)。在冬小麦季,控释肥处理损失率相比尿素处理从36.07%降至28.75%,而夏玉米季,控释肥处理损失率相比尿素处理从37.17%降至29.50%。玉米季控释肥处理与尿素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冬小麦季控释肥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尿素处理。因此,在玉米和小麦整个生长季,新型回收塑料包膜控释肥的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吻合,既提高氮肥利用率,也降低了肥料氮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15n示踪 玉米-小麦轮作 氮利用率
下载PDF
设施油桃膨大期摘心和疏果对根外追^15N的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延菊 李宪利 张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摘心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果实、短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长梢的分配率;摘心7 d后15N同化物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比对照稍大,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却远大于对照,此时摘心株大枝NdFF%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疏果处理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梢顶嫩叶和长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果实和短梢的分配率;疏果处理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并无太大差异,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远小于对照。本研究可为制定油桃丰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心 疏果^15n-尿素 同化物分配率 油桃 果实膨大期 同化物
下载PDF
人工草地氮素分流:青藏高原野外^(15)N示踪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文颖 赵明德 +1 位作者 杨冲 周华坤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1-79,共9页
本论文应用^(15)N示踪技术,野外原位研究三种高寒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对^(15)NH+4—N和^(15)NO_3^-—N的吸收,检测^(15)N示踪剂在施肥和不施肥人工草地在地上部分... 本论文应用^(15)N示踪技术,野外原位研究三种高寒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对^(15)NH+4—N和^(15)NO_3^-—N的吸收,检测^(15)N示踪剂在施肥和不施肥人工草地在地上部分茎叶、根系和土壤中的分布.旨在揭示高寒牧草氮草吸收特征,加深对高寒人工草地氮素循环的理解,为高寒人工草地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施肥人工草地,三种高寒牧草茎叶δ^(15)N天然丰度差异为3.10‰(0.32‰-3.42‰),在施肥人工草地三种高寒牧草茎叶δ^(15)N天然丰度差异为4.18‰(-3.55‰-0.63‰).人工草地四年的化肥施入显著降低了牧草茎叶、根系和土壤的δ^(15)N天然丰度值;(2)在^(15)N示踪实验中,不施肥样地垂穗披碱草对^(15)NO_3^-—N和^(15)NH_4^+—N的吸收分别占76.58%和23.42%,施肥样地垂穗披碱草对两种氮素的吸收分别占63.88%和36.12%.施肥措施显著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对硝态氮的吸收;不施肥样地中华羊茅对两种氮素的吸收分别占56.32%和43.67%,施肥样地对两种氮素的吸收分别占42.74%和57.26%;冷地早熟禾氮吸收与垂穗披碱草相似;(3)平均而言,在不施肥样地和施肥样地,^(15)NO-3—N在牧草茎叶的回收率分别为9.75%和6.61%,^(15)NH_4^+—N在牧草茎叶的回收率为3.25%和4.15%;^(15)N在牧草根系真的回收率为2.67%-3.54%;在不施肥样地和施肥样地,^(15)NO_3^-—N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分别为16.80%和24.88%,^(15)NH_4^+—N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40.75%和3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地 15n示踪技术 植物氮吸收 15 n回收
下载PDF
基肥(^(15)N)施用时间对烤烟生长、烟碱含量及氮素来源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志坚 李进平 +2 位作者 涂书新 陈振国 许汝冰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64,共4页
采用大田试验,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3种基肥施用时间(从移栽日期开始计算分别提前0,15和30 d)对烤烟生长发育、烟碱含量及氮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干物质累积量和烟碱含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打顶前烟碱含量随着... 采用大田试验,应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3种基肥施用时间(从移栽日期开始计算分别提前0,15和30 d)对烤烟生长发育、烟碱含量及氮来源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干物质累积量和烟碱含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加。打顶前烟碱含量随着叶位上升而下降,打顶后则相反。提前施用基肥有利于提高烤烟地上部干重。提前施用基肥不影响上、中部烟叶烟碱含量,但提高了下部烟叶的烟碱含量。烤烟各部位烟叶烟碱氮中来源于肥料氮的比例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叶位上升均逐渐下降,基肥施用时间对烟碱氮中来源于肥料氮的影响不明显。适当提前施用基肥有利于促进烤烟生长发育而对烤烟品质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15n示踪 基肥 氮肥 氮素来源 烟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