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野生和栽培大豆11S及7S蛋白质相对含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顺湖 周瑞宝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7,共9页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 大豆种质蛋白质11S和7S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的遗传变异是专用型品种选育的基础。以全国各生态区的野生豆138份和地方品种409份,国内育成品种148份、国外育成品种83份,合计778份大豆种质为材料,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测定蛋白质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组相对含量,研究其遗传变异。在南京同一条件下的结果表明:全国野生豆、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11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54.7%、64.8%和71.7%,变幅28.8%~82.6%、38.8%~79.4%和48.2%~88.9%;7S相对含量平均分别为44.7%、34.9%和27.9%,变幅20.6%~71.2%、20.6%~61.1%和15.7%~47.8%;11S/7S比值平均分别为1.4、2.0和2.7,变幅0.4~3.9、0.6~3.9和0.9~4.0。野生豆驯化为栽培豆并经选育后11S相对含量和11S/7S比值上升,7S相对含量下降,变幅均减小;亚基组11S-2和11S-3相对含量增加;7S的6个亚基组,尤其7S-1和7S-6,相对含量下降。11S、7S、11S/7S以及各亚基组在各群体各生态区内均有较大变异,但与来源地纬度、蛋白质和油脂含量均无显著相关。从中优选到11S/7S比值大于3.7、11S相对含量为78.9%~88.9%的8份种质,发现有11S的4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37%、7S的6个亚基组相对含量分别大于24%、以及11S-1和7S的6个亚基组缺失的种质,这些特异种质可供蛋白质组分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G.sojasieb.etZucc.) 栽培大豆(G.max(L.)Merr.) 11s蛋白质 7s蛋白质 11s/7s比值 蛋白质亚基组 遗传变异 生态区
下载PDF
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对阿霉素诱导MCF-7/S细胞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王文武 姜浩 樊光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检测经阿霉素(ADR)处理的人乳腺癌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ADR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分为实验组(以不同浓度ADR处理细胞)及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应... 目的检测经阿霉素(ADR)处理的人乳腺癌MCF-7/S细胞的凋亡率(AR)及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ADR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理。方法将体外培养的MCF-7/S细胞分为实验组(以不同浓度ADR处理细胞)及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ADR对MCF-7/S细胞的抑制率(IR);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AR;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ADR作用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DR抑制MCF-7/S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IC50为0.128mg/L;0.25、2、5μg/mlADR处理的MCF-7/S细胞的AR分别为0.171、0.184、0.259,而对照组MCF-7/S细胞的AR为0.045,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为986.8±207.4,而对照组为131.7±31.9,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5μg/mlADR实验组MCF-7/S细胞的AR与其去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量呈正相关(γ=0.998,P=0.037)。结论ADR能抑制MCF-7/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理可能与去磷酸化RB蛋白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磷酸化RB蛋白 乳腺肿瘤 MCF-7/s细胞 凋亡 阿霉素
下载PDF
GST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淑芝 李学红 刘春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4-197,共4页
以GST-AQP7(Aquaporin 7)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为例,进行了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利用PCR技术快速扩增小鼠AQP7-C末端亲水性肽段区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AQP7,转化表达菌株E. coli BL21,诱导表达GST-AQP7融... 以GST-AQP7(Aquaporin 7)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为例,进行了生物学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讨。利用PCR技术快速扩增小鼠AQP7-C末端亲水性肽段区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AQP7,转化表达菌株E. coli BL21,诱导表达GST-AQP7融合蛋白,并对目的蛋白亲和层析纯化。PCR鉴定和DNA测序结果表明,pGEX-4T-1∕AQP7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正确,SDS-PAGE蛋白电泳结果证实GST-AQP7高效表达并成功纯化。经过上述实验过程,学生系统掌握了从基因操作到蛋白表达一系列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很好地将课本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研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 AQP7 融合蛋白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大豆蛋白亚基组成对豆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彭任文 陈健 +4 位作者 胡金海 杜楠琳 邱红梅 陈亮 王跃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了全面解析原料大豆蛋白组成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大豆蛋白亚基组成与豆腐得率、质构性质及蛋白凝胶微观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豆籽粒11 S/7 S球蛋白组分比值是判断豆腐产量和质构特性的良好指标。原料大豆蛋白... 为了全面解析原料大豆蛋白组成对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对大豆蛋白亚基组成与豆腐得率、质构性质及蛋白凝胶微观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豆籽粒11 S/7 S球蛋白组分比值是判断豆腐产量和质构特性的良好指标。原料大豆蛋白组成的差异会导致豆浆pH值的不同,进而影响凝固剂对大豆蛋白的凝聚程度以及豆腐得率;原料大豆籽粒大小也是影响豆腐得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7 S球蛋白以及β亚基组分含量占比高的原料大豆制作的豆腐质地偏软、蛋白凝胶微观结构疏松且孔洞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豆腐品质 贮藏蛋白组分 11 s/7 s比值 豆腐产量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new aptamer BC-3 targeting RPS7 from rapid screening for bladder carcinoma
5
作者 Yunyi Liu Juan Li +9 位作者 Hailong Ou Dan Qi Bei Hu Yuxi Xu Jian Hu Yi Xiong Luling Xia Jason HHuang Xiaoxiao Hu Erxi Wu 《Genes & Diseases》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2137-2150,共14页
Aptamers,short single DNA or RNA oligonucleotides,have shown immense application potential as molecular probe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ancer.However,conventional cell-SELEX technologies for aptamer dis... Aptamers,short single DNA or RNA oligonucleotides,have shown immense application potential as molecular probes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cancer.However,conventional cell-SELEX technologies for aptamer discovery are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Here we discovered a new aptamer BC-3 by using an improved rapid X-Aptamer selection process for human bladder carcinoma,for which there is no specific molecular probe yet.We show that BC-3 exhibited excellent affinity in bladder cancer cells but not normal cells.We demonstrate that BC-3 displayed high selectivity for tumor cells over their normal counterparts in vitro,in mice,and in patient tumor tissue specimens.Further endocytosis pathwa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BC-3 internalized into bladder cancer cells via 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Importantly,we identified ribosomal protein S7(RPS7)as the binding target of BC-3 via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mass spectrometry,colocalization assay,and immunoblotting).Together,we report that a novel aptamer BC-3 is discovered for bladder cancer and its properties in the disease are unearthed.Our findings will facilitate the discovery of nove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bladder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cancer Cell-sELEX Clathrin-mediated endocytosis Intracellular colocalization Ribosomal protein s7 X-aptamer selections
原文传递
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及其对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刘丹荣 胡伟 +1 位作者 尤志珺 邓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帕金森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改善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2015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帕金森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记录2组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同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X^2=6.222,P<0.05);观察组UPDR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20.32±5.26)分vs.(35.12±5.11)分,P<0.05],而MMSE、MoCA、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8.92±4.78)分、(27.89±4.36)分、(75.39±4.58)分和(26.02±5.02)分、(24.12±2.78)分、(62.58±5.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PARK7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8±0.36)mg/L、(14.32±2.15)μg/L和(6.35±0.48)mg/L、(25.26±4.63)μg/L],而NT-3水平高于对照组[(32.25±3.78)μg/L vs.(24.98±4.2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有效改善PDD患者肢体功能运动及脑神经功能,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PARK7水平,提高NT-3水平,对PDD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帕金森痴呆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C-反应蛋白 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神经营养因子-3
下载PDF
分子力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复生 李里特 辰已英三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6,共6页
通过对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 7S球蛋白凝胶光学和流变学性质与溶剂、牛血清白蛋白、脂肪酸盐浓度关系的深入研究 ,探讨了分子力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的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 :氢键、静电力和疏水作用对大豆蛋白透明凝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
关键词 分子力 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7s球蛋白 凝胶 光学性质 流变学性质
下载PDF
地黄益智方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冯玉龙 夏俊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3期2030-2034,共5页
目的 观察地黄益智方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及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水平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帕金森病痴呆病人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 目的 观察地黄益智方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治疗帕金森病痴呆的疗效及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水平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帕金森病痴呆病人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蛋白水解物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黄益智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RP、PARK7水平,统一帕金森综合征评定量表(UPDRS)评分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变化,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PARK7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UPDRS各方面评分显著降低(P<0.05),MoCA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UPDRS评分、MoC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36%与65.96%,P<0.05)。结论 地黄益智方配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治疗帕金森病痴呆,可降低病人血清CRP、PARK7水平,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益智方 帕金森病痴呆 脑蛋白水解物 C反应蛋白 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帕金森患者认知对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煜 郭艳红 杨丽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389-3393,共5页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认知及步态影响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帕金森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治...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认知及步态影响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帕金森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脑内神经递质、炎性反应因子、步态、认知功能、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计时运动、折返运动变化并比较;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5-羟色胺(5-H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DA、Ach、5-H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RP、TNF-α显著下降(P<0.05)。2)完成治疗后2组步长、步速、转身角速度、Berg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PARK7)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显著高于对照组,PARK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精神行为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运动功能、折返运动、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计时运动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计时运动显著高于对照组,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通过提高PD神经元递质,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和促进步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帕金森 认知功能 步态 神经递质 炎性反应因子 重组人帕金森病蛋白7 评分量表 疗效
下载PDF
DJ-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果 王丽岳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4期2737-2742,共6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再通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帕金森病相关蛋白7(PARK7/DJ-1)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再通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恢复,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帕金森病相关蛋白7(PARK7/DJ-1)作为一种多功能蛋白,参与氧化应激、细胞自噬与凋亡调控、线粒体稳态维持、信号转导等与MIRI密切相关的病理生理过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均在MIRI中发挥重要作用,而DJ-1作为上述通路的重要启动元件,可直接参与MIRI的发生、发展。MIRI病理机制复杂,进一步研究DJ-1在MIRI中的作用,可能为有效防治MIRI提供新的靶点和潜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帕金森病相关蛋白7/DJ-1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