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美彦 宋春艳 +5 位作者 于海龙 谭琦 徐珍 王瑞娟 章炉军 尚晓冬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I0001,共10页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交配型 单核体 SNP as-pcr
下载PDF
枇杷AS-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芩 付燕 +4 位作者 王永清 陶炼 邓群仙 范建新 邓仁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68,共7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枇杷AS-PCR反应体系,为开展枇杷S基因快速鉴定奠定基础。【方法】以‘大五星’、‘早钟6号’和‘龙泉5号’为试材,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枇杷AS-PCR反应较大的Mg2+等5个因素的浓度进行筛选,并对扩增反应程序进行优化... 【目的】建立和优化枇杷AS-PCR反应体系,为开展枇杷S基因快速鉴定奠定基础。【方法】以‘大五星’、‘早钟6号’和‘龙泉5号’为试材,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影响枇杷AS-PCR反应较大的Mg2+等5个因素的浓度进行筛选,并对扩增反应程序进行优化,运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法和DPS 7.05统计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优化后的枇杷AS-PCR反应分析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2.5μL,Mg2+浓度2.0 mmol·L-1,Taq酶1.5 U,引物0.5μmol·L-1,模板DNA80ng,dNTPs0.4 mmol·L-1。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1 min;94℃变性30 s,退火温度30 s,72℃延伸1 min,35次循环;72℃延伸5 min,4℃保存。【结论】建立了基于S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的枇杷AS-PCR反应体系,利用该体系成功确定了‘大五星’的S基因型为S2-S41,其中S41为新分离鉴定的枇杷S-RNase基因,它们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分别为JQ228451和JX217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as-pcr 正交设计 反应体系
下载PDF
利用SDS-PAGE和AS-PCR标记鉴定簇毛麦HMW-GS基因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守斌 梁荣奇 +2 位作者 尤明山 李保云 刘广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8-43,共6页
通过SDS-PAGE和AS-PCR标记对簇毛麦HMW-GS进行鉴定,对于快速鉴别导入到普通小麦中的簇毛麦HMW-GS和改良普通小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DS-PAGE对中国春、钱尼、簇毛麦、6个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普通小麦-簇毛麦3V异代换系进行HMW... 通过SDS-PAGE和AS-PCR标记对簇毛麦HMW-GS进行鉴定,对于快速鉴别导入到普通小麦中的簇毛麦HMW-GS和改良普通小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DS-PAGE对中国春、钱尼、簇毛麦、6个中国春-簇毛麦二体附加系、普通小麦-簇毛麦3V异代换系进行HMW-GS组成分析,进一步确定簇毛麦HMW-GS基因位于1V染色体。根据已发表的普通小麦HMW-GS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设计了3对分别扩增普通小麦x-型亚基基因、y-型亚基基因以及所有HMW-GS基因的特异引物。经过对簇毛麦HMW-GS基因进行扩增发现,这3个AS-PCR标记都能很好地鉴别簇毛麦HMW-GS编码基因,并从分子水平上把簇毛麦HMW-GS基因定位于簇毛麦1V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毛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as-pcr标记 多态性
下载PDF
AS-PCR在ADH2、ALDH2基因多态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曹西蓉 吴德生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1-373,共3页
[目的 ]为获得更为简便经济同时精确度足够高的酒精脱氢酶 2 (ADH2 )和乙醛脱氢酶 2 (ALDH2 )基因多态型测定的新方法。 [方法 ]建立并优化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 ,AS PCR)方法 ,通过与经典PCR RFLP方法的分型结果相比... [目的 ]为获得更为简便经济同时精确度足够高的酒精脱氢酶 2 (ADH2 )和乙醛脱氢酶 2 (ALDH2 )基因多态型测定的新方法。 [方法 ]建立并优化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 ,AS PCR)方法 ,通过与经典PCR RFLP方法的分型结果相比较考察其可行性。 [结果 ]AS PCR方法对 60例DNA样本的ADH2、ALDH2基因的分型结果与PCR RFLP法完全一致 ,且简便快速 ,成本低 ,特异性和准确度也足够高。 [结论 ]AS PCR方法分析ADH2、ALDH2基因多态型优点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cr ADH 基因多态型 分型 特异性 PCR-RFLP法 乙醛脱氢酶 应用 等位基因 成本低
下载PDF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Bx14亚基AS-PCR标记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华晓 赵辉 +1 位作者 王宪泽 王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44-1648,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1Bx14亚基的基因序列在不同位点设计了10对特异引物,从中筛选出1对引物,对HMW-GS在Glu-1Bx位点已知的1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具有1Bx14亚基的4个品种都能扩增出1条1 256 bp左右的特异带.用这一特异标记对山东... 根据已发表的1Bx14亚基的基因序列在不同位点设计了10对特异引物,从中筛选出1对引物,对HMW-GS在Glu-1Bx位点已知的1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PCR扩增.结果表明,具有1Bx14亚基的4个品种都能扩增出1条1 256 bp左右的特异带.用这一特异标记对山东省种植面积较大的40个品种进行PCR扩增(即等位专一PCR,AS-PCR),发现仅有5个品种携带1Bx14亚基.该AS-PCR标记可用于检测小麦品种在该位点的亚基组成,与SDS-PAGE相比,可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可为种质鉴定和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1Bx14 as-pcr(等位专一PCR)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运用AS-PCR方法及SOE技术研究猪α干扰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涛 王莹 +1 位作者 李震 曹祥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采用AS PCR方法和SOE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找出猪α干扰素基因内部的特异位点 ,设计引物扩增出两个DNA片段并将其连接为全长基因。所得片段编码序列长 5 0 1bp ,共编码 16 6个氨基酸。与已知PoIFN α1基因有 5个碱基差别 ,导致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as-pcr SOE 育种
下载PDF
簇毛麦HMW-GS基因的位点特异PCR(AS-PCR)标记及其多态性
7
作者 刘守斌 梁荣奇 +2 位作者 尤明山 李保云 刘广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簇毛麦含有丰富的HMW-GS基因变异。本研究旨在建立簇毛麦HMW-GS基因的位点特异PCR(AS-PCR)标记,并对18个居群簇毛麦HMW-GS基因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开发和利用簇毛麦HMW-GS改良普通小麦品质奠定基础。根据先前克隆的3个簇毛麦HMW-G... 簇毛麦含有丰富的HMW-GS基因变异。本研究旨在建立簇毛麦HMW-GS基因的位点特异PCR(AS-PCR)标记,并对18个居群簇毛麦HMW-GS基因遗传多样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开发和利用簇毛麦HMW-GS改良普通小麦品质奠定基础。根据先前克隆的3个簇毛麦HMW-GS基因序列(1Va、1Vb和1Vc)和已发表的普通小麦HMW-GS基因序列,经过同源性比较后设计了簇毛麦HMW-GS基因的位点特异性引物P6+P7。对中国春及其簇毛麦附加系、6个不同来源簇毛麦的扩增结果表明,该对引物能在普通小麦背景下特异扩增簇毛麦HMW-GS基因,可以鉴别簇毛麦之间的HMW-GS等位基因变异,且其长度变异主要存在于中部重复结构区。利用该标记对来自美国国家种质库的18份材料的108个单株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每个单株均能扩增出1条或2条片段,共检测出7种等位基因变异的类型。不同等位基因类型的频率也不一样,等位基因b存在于除W6 7288外的所有簇毛麦居群中,占检测单株总数的59.55%,其次为等位基因d,占25.19%,等位基因a和等位基因f频率最低,仅出现在1个单株中。说明由于簇毛麦为异花受粉植物,同一居群不同单株间出现了不同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毛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位点特异PCR(as-pcr)标记 多态性
下载PDF
改良AS-PCR引物对ABO基因分型的影响
8
作者 王新杰 刁立江 +1 位作者 冯建忠 吕桂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目的通过改进AS-PCR引物,提高ABO基因型分型正确率。方法把引物P13′末端第5位碱基由G改为C,其分型图谱与改进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AS-PCR引物后,OO型非特异产物减少,避免了将OO型误判为AO型。结论引物P13′末端第5位碱基由G改为C后... 目的通过改进AS-PCR引物,提高ABO基因型分型正确率。方法把引物P13′末端第5位碱基由G改为C,其分型图谱与改进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AS-PCR引物后,OO型非特异产物减少,避免了将OO型误判为AO型。结论引物P13′末端第5位碱基由G改为C后,可有效防止OO型被误判为AO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cr 改良引物 3′末端 碱基 ABO基因型
下载PDF
猪基源的肝素粗品及混淆品的AS-PCR及ARMS分子检测 被引量:8
9
作者 于智勇 丁鸽 +3 位作者 丁小余 褚必海 钱亮 顾笋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5-541,共7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的鉴别猪基源的肝素粗品及其混淆品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在对家猪、野猪及其他7种动物(均用于加工猪肝素粗品的混淆品)的mtDNA D-loop区进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门用于鉴别猪基源肝素钠的AS-PCR(allele... 本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的鉴别猪基源的肝素粗品及其混淆品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在对家猪、野猪及其他7种动物(均用于加工猪肝素粗品的混淆品)的mtDNA D-loop区进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门用于鉴别猪基源肝素钠的AS-PCR(allele-specific PCR)引物及ARMS(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引物,对家猪、野猪及其他7种动物来源的肝素、肌肉或血液共49个样品的基源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AS-PCR及ARMS方法均可用于猪基源肝素粗品的快速鉴别。AS-PCR鉴别时的复性温度为54~56℃,ARMS引物鉴别时的复性温度更宽,为52~58℃。在用两种引物对肝素样品进行鉴别时,仅猪来源的肝素DNA模板能扩增得到约170 bp的扩增条带,而其他动物来源的肝素DNA模板在同样条件下无扩增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基源肝素钠 mtDNAD-loop区 as-pcr ARMS 分子鉴别
下载PDF
桃褐腐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AS-PCR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梅 阴伟晓 罗朝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3,154,共9页
由于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病害防治的效果。褐腐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果树病害。本文以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为例,基于已知的多菌灵抗性机理,即靶标β微... 由于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病害防治的效果。褐腐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果树病害。本文以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为例,基于已知的多菌灵抗性机理,即靶标β微管蛋白基因TUB2的点突变E198A,建立了一种桃褐腐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等位基因专化性PCR检测技术。结果表明,碱基错配、内参引物、退火温度、dNTPs、Taq DNA聚合酶、专化性引物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均对检测效率有影响。经过对以上因素的优化,并对优化后的检测技术进行专化性及灵敏度评价,证实该检测技术能特异性地鉴别桃褐腐病菌M.fructicola对多菌灵抗性基因型E198A,且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342 pg/μL病菌DNA,有望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褐腐病菌 as-pcr 抗药性 多菌灵
下载PDF
AS-PCR在牛羊异种核移植上的应用
11
作者 戴津泼 华松 张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共4页
利用PCR反应延伸过程中,3′端碱基不配对,PCR反应不能启动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分析法(AS-PCR)原理,采用生物软件DNASTAR分析牛、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以牛、羊碱基差异较大位点作为上游引物的3′端来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 利用PCR反应延伸过程中,3′端碱基不配对,PCR反应不能启动的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分析法(AS-PCR)原理,采用生物软件DNASTAR分析牛、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以牛、羊碱基差异较大位点作为上游引物的3′端来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分析牛羊异种克隆胚中线粒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S-PCR法是一种快速、有效鉴定异种重构胚中线粒体异质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cr 核移植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下载PDF
区分犬瘟热病毒Asia-Ⅰ型野毒株及疫苗株的AS-PCR方法
12
作者 张雪婷 陈峥嵘 +2 位作者 赵雯雯 韩丽 陈建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90-2499,共10页
犬瘟热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侵害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导致全身性的病理变化,对宠物犬、毛皮动物等存在巨大威胁。目前常用的胶体金检测法不能有效区分疫苗免疫与动物自然感染。为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鉴别犬瘟热... 犬瘟热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侵害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导致全身性的病理变化,对宠物犬、毛皮动物等存在巨大威胁。目前常用的胶体金检测法不能有效区分疫苗免疫与动物自然感染。为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鉴别犬瘟热病毒野毒株和疫苗株的检测方法,本试验对从武汉地区收集已确诊犬瘟热的6只犬分离得到的野毒株以及3株广泛使用的CDV疫苗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从氨基酸水平和碱基水平比对分析后,确定H基因为AS-PCR引物设计的靶基因。通过对H基因进行分型,发现武汉地区流行的CDV均为Asia-Ⅰ型,而疫苗株Y2为America-I型,疫苗株Y1和Y3均为America-II型。对比179株Asia-Ⅰ型(6株野毒株样品+173株GenBank Asia-Ⅰ型)与3株疫苗株的CDV-H基因序列,采用AS-PCR技术(3′端错配)设计出1对能有效区分犬瘟热Asia-Ⅰ型野毒株和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上游引物序列为5′-TTAAATGATAATGACATAGTG-3′,下游引物序列为5′-CCTGGCAAGGCAAGA-3′。结果显示该引物有较强的特异性,6株样品野毒株均可扩增出长894 bp的片段,疫苗株不能扩增,且野毒株的H基因上存在9个较为规律的碱基(氨基酸)变异位点,而疫苗株在第277位氨基酸上均为天冬酰胺,这些变异可能导致N-糖基化位点的增加,从而对犬瘟热病毒疫苗株的毒力产生影响。本研究建立的AS-PCR方法能有效区分犬瘟热疫苗和Asia-Ⅰ型野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检测 H基因 as-pcr
下载PDF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latelet alloantigen genotypes of HPA-1,2,3,4,5systems by AS-PCR method.
13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69-,共1页
关键词 PCR HPA Rapid determination of platelet alloantigen genotypes of HPA-1 2 3 4 5systems by as-pcr method AS
下载PDF
节节麦HWM-GS D^tx5与普通小麦HWM-GS Dx5亚基的AS-PCR鉴别 被引量:2
14
作者 曲继鹏 温雯 +3 位作者 李俊 郑建敏 杨武云 万洪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024-4032,共9页
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是小麦的重要储藏蛋白之一,决定小麦烘烤品质,其中HMW-GS Glu-D1位点与面包烘烤品质的关系最为密切。人工合成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继承了节节麦D基因组丰富的遗传变异,是高效利用野生祖先种优良... 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是小麦的重要储藏蛋白之一,决定小麦烘烤品质,其中HMW-GS Glu-D1位点与面包烘烤品质的关系最为密切。人工合成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继承了节节麦D基因组丰富的遗传变异,是高效利用野生祖先种优良基因的重要桥梁资源;近年来随着人工合成小麦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不断应用,来自节节麦类群的大量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类型越来越多的涌向普通小麦。而传统SDS-PAGE无法区分节节麦HMW-GS Dtx5和普通小麦Dx5亚基,鉴于此本研究利用节节麦HMW-GS Dtx5亚基和普通小麦HMW-GS Dx5亚基DNA序列之间存在的几个SNPs差异开发出等位特异PCR(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引物,通过PCR方法来区分两种不同来源的5亚基。结果显示,所设计出的两对引物都能够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目标条带,并且两对引物的扩增结果一致,含HMW-GS Dx5亚基的表现为阳性带,含节节麦来源的Dtx5亚基表现为阴性;同源性分析表明Dtx5亚基与Dx2亚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要高于Dtx5与Dx5之间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普通小麦 Dtx5亚基 Dx5亚基 as-pcr
原文传递
人工合成小麦HMW-GS D^tx1.5亚基的AS-PCR鉴定程序优化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万洪深 温雯 +1 位作者 李俊 杨武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9-637,共9页
人工合成小麦综合了自然界中现有四倍体小麦(Triticum turgidun)和粗山羊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丰富遗传变异,是将野生祖先种中优异的抗病、抗逆基因成功利用到普通小麦育种中的重要桥梁。源于粗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 人工合成小麦综合了自然界中现有四倍体小麦(Triticum turgidun)和粗山羊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的丰富遗传变异,是将野生祖先种中优异的抗病、抗逆基因成功利用到普通小麦育种中的重要桥梁。源于粗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HMW-GS)Dtx1.5亚基,是一种新的优质亚基。本研究对HMW-GSDtx1.5亚基AS-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进行了逐步的优化,并利用普通小麦川育12与人工合成小麦Syn780(含有Dtx1.5亚基)杂交F2代(低代)和F9重组自交系(高代)群体对Dtx1.5亚基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目的扩增条带清晰、稳定、可靠,可以用于Dtx1.5亚基的分子鉴定;Dtx1.5亚基在普通小麦与人工合成小麦杂交的低代和高代群体中的分布都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说明源于粗山羊草的Dtx1.5亚基能在小麦遗传背景下遗传稳定,传递正常,可用于小麦品质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Dtx1 5亚基 as-pcr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百日咳鲍特菌23S rRNA位点变异AS-PCR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娟胜 李芳 +2 位作者 栾阳 刘莹 王增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23-926,共4页
目的根据allele-specific PCR(AS-PCR)原理,建立具有良好敏感性与特异性的百日咳鲍特菌23S r RNA位点变异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百日咳鲍特菌23S r RNA A2047G位点突变与其对红霉素耐药的相关性,设计包含特异变异位点的引物进行两阶段PCR反... 目的根据allele-specific PCR(AS-PCR)原理,建立具有良好敏感性与特异性的百日咳鲍特菌23S r RNA位点变异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百日咳鲍特菌23S r RNA A2047G位点突变与其对红霉素耐药的相关性,设计包含特异变异位点的引物进行两阶段PCR反应,根据电泳有无特异大小目的片段的出现,确定百日咳鲍特菌23S r RNA A2047G位点是否有变异。结果以基因序列测定法为金标准的评价结果显示,AS-PCR法检测突变型菌株的灵敏度为96%(144/150),特异度为100%(100/100),kappa=0.95(P<0.01);检测野生型菌株的灵敏度为100%(18/18),特异度为100%(100/100),kappa=1(P<0.01)。结论 AS-PCR方法检测百日咳鲍特菌23S r RNA A2047G位点变异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适用于普通微生物实验室开展百日咳鲍特菌对红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鲍特菌 allele-specific PCR(as-pcr) 23S RRNA 红霉素耐药
原文传递
高油酸、中果型花生新材料的创制与鉴定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丽 何美敬 +6 位作者 崔顺立 侯名语 陈焕英 杨鑫雷 王鹏超 刘立峰 穆国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898-3906,共9页
【目的】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基础,创制具有多种表型特征的高油酸花生新材料,对高油酸花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常规品种白沙1016和高油酸花生品系CTWE为材料,通过对2个亲本ahFAD2A和ahFAD2B ORF的扩增与序列分析,确定其突变类... 【目的】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基础,创制具有多种表型特征的高油酸花生新材料,对高油酸花生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常规品种白沙1016和高油酸花生品系CTWE为材料,通过对2个亲本ahFAD2A和ahFAD2B ORF的扩增与序列分析,确定其突变类型;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AS-PCR)对两亲本油酸性状基因型进行确认;采用单粒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结合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ic,GC)分析对各世代单株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产量性状及油酸含量双重选择压力对F2:3家系及F4种子进行筛选,并对筛选得到的新材料进行表型鉴定及AS-PCR鉴定。【结果】ahFAD2A和ahFAD2B ORF区域扩增与序列测定结果表明,CTWE与突变体F435的突变位点完全一致,即ahFAD2A在448 bp处发生G-A碱基替换,同时ahFAD2B在442 bp处发生碱基A的插入。白沙1016在这2个位点保持野生型状态。借助AS-PCR反应确定两亲本油酸性状基因型,结果表明,CTWE为ol1ol1ol2ol2,白沙1016为OL1OL1OL2OL2,两亲本存在2对差异基因。该结果与测序结果相一致。通过设立产量性状和油酸性状双重选择压力对241个F2:3家系进行选择,单株荚果重高于对照冀花2号30%的家系共20个,对20个高产家系均随机抽取5个单粒进行NIRS检测,淘汰13个低油酸家系。对至少含有1粒高油酸类型的7个家系内的所有单株进行AS-PCR检测,共检测到4种基因型的个体。通过对F2:3家系和F4单株的室内外考种及GC值的测定,筛选出具有不同表型特征、产量高出对照冀花2号30%的纯合高油酸材料4个,百仁重介于54.00—75.29 g,均属中果类型,油酸GC值介于81.10%—82.71%,油亚比介于28.66—41.19。11-3和13-2的株型均为匍匐3型,均有轻微果嘴和轻微网纹。11-3为蜂腰形荚果,轻微果腰。13-2为普通形荚果,无果腰。15-2株型为直立型、普通形荚果、无果腰、无果嘴和中等明显程度网纹。16-1株型为匍匐2型、普通形荚果、无果腰、轻微果嘴和轻微网纹。【结论】借助AS-PCR辅助选择的方法创制了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中果型高油酸新材料4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表型 近红光谱外技术 气相色谱 as-pcr
下载PDF
牛脊柱畸形综合征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洪梅 李建斌 +3 位作者 侯明海 王长法 李秋玲 仲跻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牛脊柱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致死性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缺陷病。由于编码UDP-N-乙酰葡糖胺载体的SLC35A3基因发生G→T的突变而引起本病的发生,可引起胎牛死胎、流产、早产。为了解我国正常的... 牛脊柱畸形综合征(Complex vertebral malformation,CVM)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致死性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缺陷病。由于编码UDP-N-乙酰葡糖胺载体的SLC35A3基因发生G→T的突变而引起本病的发生,可引起胎牛死胎、流产、早产。为了解我国正常的荷斯坦牛(黑白花奶牛)的CVM携带和发生情况,建立、应用创造酶切位点PCR(Created restriction site PCR,CRS-PCR)、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检测方法检测了表型正常的436头荷斯坦母牛和93头荷斯坦公牛,检测到3头CVM携带者,其中杂合母牛1头,杂合公牛2头,携带率分别为0.60%、2.20%。此方法简便、可靠,为奶牛CVM有害基因的分型和筛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我国奶牛的分子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综合征 基因突变 as-pcr CRS-PCR 荷斯坦牛
下载PDF
牛ACAA1和ACAA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恒德 王淑辉 +3 位作者 许尚忠 高雪 任红艳 陈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96-700,共5页
以鲁西牛、秦川牛、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与蒙古牛杂交牛5个品种共178头为试验材料,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技术,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基因的A1066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和A1452G(GenBank登录号... 以鲁西牛、秦川牛、安格斯、海福特和西门塔尔与蒙古牛杂交牛5个品种共178头为试验材料,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技术,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基因的A1066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和A1452G(GenBank登录号:EF576938)2个单核苷酸多态(SNP),其中A1066G突变位于外显子9,是同义突变,A1452G突变位于3′非翻译区(UTR);发现牛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2(ACAA2)基因的C33119T(GenBank登录号:EF583005)单核苷酸多态,位于内含子8上。对ACAA1基因的2个SNP进行分析没有发现单倍型。2个基因多态性与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ACAA1基因A1066G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AA型最高,AG型次之,GG型最低;ACAA1基因A1452G突变位点的3种基因型间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GG型最高,AG型次之,AA型最低;ACAA2基因C33119T突变3种基因型间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CT型最高,TT型次之,CC型最低;眼肌面积差异显著(P<0.05),其中CC型最高,TT型次之,CT型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AA1 ACAA2 as-pcr 生产性状
下载PDF
Kiss-1基因多态性与苏淮山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隐侠 张俊 +5 位作者 钱勇 李静心 孟春花 王慧利 钟声 曹少先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17-1923,共7页
为了研究Kiss-1基因多态性与苏淮山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DNA池测序技术筛选苏淮山羊Kiss-1基因突变位点,采用AS-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130只苏淮山羊Kiss-1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羔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苏淮山... 为了研究Kiss-1基因多态性与苏淮山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DNA池测序技术筛选苏淮山羊Kiss-1基因突变位点,采用AS-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130只苏淮山羊Kiss-1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羔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苏淮山羊内含子1中发现2个突变位点g.2270C>T和g.2510A>G,其中g.2510A>G位点有3种基因型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09、0.496和0.295;g.2270C>T位点在苏淮山羊中共检测3种基因型(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43、0.750和0.107。关联分析发现,g.2510A>G位点3种基因型在苏淮山羊各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间差异不显著,g.2270C>T位点中CC型的二胎产羔数显著高于CT和TT型(P<0.05)。单倍型分析发现,g.2510A>G和g.2270C>T位点在苏淮山羊群体中共构建8种单倍型,其中AGCT是主要的单倍型;各单倍型与苏淮山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发现仅AGCT单倍型的头胎产羔数与AACT单倍型的头胎产羔数间差异显著,其他单倍型在苏淮山羊的各胎产羔数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以上研究表明,Kiss-1基因的g.2270C>T位点可能对苏淮山羊繁殖性状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淮山羊 KISS-1基因 PCR-RFLP as-pcr 单倍型 产羔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