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2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NA表达及AgNOR检测对鉴别口腔良恶性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成耀 徐红 +2 位作者 苏禄晖 刘楠 王恩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38-140,i004,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在诊断口腔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银染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44例良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恶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临界组)及良...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在诊断口腔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银染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44例良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恶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临界组)及良性病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16.7%及2.27%,AgNOR颗粒计数分别为3.95±0.32、2.75±0.25、1.42±0.26。恶性肿瘤中的PCNA强阳性表达率及AgNOR计数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结论检测PCNA和AgNOR对口腔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病变 agnor检测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表达及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颗粒计数 agnor计数 良恶性鉴别诊断 交界性肿瘤 阳性表达率 口腔恶性肿瘤 良性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银染技术 SP方法 免疫组化 口腔病变 预后评估
下载PDF
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中应用AgNOR技术
2
作者 汤英龙 曹朝 丁悦 《南京部队医药》 1995年第4期36-37,共2页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已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我们对151例淋巴结穿刺抽吸标本用此技术作细胞涂片检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选取1973~1992年已确诊的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涂片计151例(作过瑞氏染...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已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我们对151例淋巴结穿刺抽吸标本用此技术作细胞涂片检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选取1973~1992年已确诊的淋巴结穿刺抽吸细胞涂片计151例(作过瑞氏染色)。其中良性病变39例(慢性淋巴结炎15例,反应性增生4例,淋巴结核20例);恶性病变112例(霍奇金淋巴瘤1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6例,淋巴结转移癌66例)。转移癌中鳞癌23例、腺癌1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技术 淋巴结穿刺 细胞学检查 agnor染色 恶性病变 agnor计数 巨细胞 淋巴结转移癌 agnor定量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下载PDF
AgNOR技术的“一法多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文晖 黄晓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agnor技术 agnor染色 基膜 黑色素细胞 上皮颗粒层 真菌感染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军业 戎铁华 +3 位作者 梁伊仁 龙浩 陈巧伦 马国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7-580,共4页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 背景与目的:评估肿瘤组织分裂间期的AgNOR定量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肿瘤免疫学证实肿瘤可诱发免疫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表达可以探知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表达在食管癌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检测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75例健康人、276例食管癌患者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含量(AgNOR面积与细胞面积的比值,即I/S%);同时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双抗体夹心法与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的表达。结果:(1)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表达(5.64±0.89)明显低于健康人(7.07±0.81)(P=0.000),灵敏度0.674,特异度0.920,Youden指数0.59,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2)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67.4%)明显高于CEA(12.86%)、SCC(15.04%)、TSGF(36.4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AgNOR与CEA、SCC、TSGF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癌患者AgNOR阳性率明显高于CEA+SCC+TSGF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4.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8),而与AgNOR+CEA、AgNOR+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agnor检测 食管癌 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吴丽颖 刘邦荣 +4 位作者 陆军 凌明德 陈洁 李朋 蒋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67例,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分别进行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之间差异显著。上述诸指标与细胞学比较显示,AgNOR染色敏感性最高为89.1%;细胞学及hTERT和PCNA检测特异性最高,为100%;而AgNOR染色及hTERT检测准确率最高,为89.6%。联合检测发现细胞学联合hTERT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1.3%(42/46)。结论:DNA异倍体、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细胞学联合hTER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腹水 FCM—DNA倍体分析 agnor HTERT PCNA 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评估食管癌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变化规律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军业 戴淑琴 +4 位作者 叶文锋 龙浩 林鹏 李宝江 戎铁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1-864,共4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测定T淋巴细胞核仁区的AgNOR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了解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状态,对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动态观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研究细胞免疫机能状态及手术对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75例健康人外周血和70例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第9天的外周血,利用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食管癌患者术前AgNOR活性[(5.5±0.8)%]明显低于健康人[(7.1±0.8)%](P<0.00),CD3+、CD3+CD4+无明显变化(P>0.05),CD4+CD25+、CD4+/CD8+明显上升(P<0.05),CD3+CD8+、CD8+CD25+亚群明显下降(P<0.00)。术后第3天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3+CD4+与CD4+/CD8+最低,术后第9天最高;CD3+CD8+亚群、CD4+CD25+亚群、CD8+CD25+亚群则从第3天开始逐渐恢复,术后第9天最高。食管癌患者术后第9天CD3+、CD3+CD4+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CD3+CD8+与CD8+CD25+仍未恢复到健康人水平(P<0.05);CD4+CD25+仍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结论手术创伤引起食管癌患者暂时性细胞免疫抑制,但从第3天开始可观察到细胞免疫功能恢复,术后第9天继续恢复,但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手术 核仁组成区 agnor/分离 提纯 T淋巴细胞/分离和提纯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阚和平 刘正军 +3 位作者 谭永法 黄宇琦 李春芳 周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结果:56例胰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28例(50%),正常胰腺细胞均为阴性,P5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28例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组织,AgNORs计数为9.14±2.08;28例P53蛋白阴性的胰腺癌中,AgNORs计数为5.99±1.8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组织学分级之间,AgNORs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包含了p53基因的突变。P53蛋白表达和AgNORs含量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蛋白质P53 agnorS 组织学分级
下载PDF
食管鳞状上皮涂片细胞AgNORs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东煜 项芸岩 +3 位作者 沈琼 阎爱华 任秀花 蔡祥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6-28,共3页
应用银染技术对105例食管拉网涂片细胞进行了AgNORs计量研究。检测结果:正常底层细胞AgNORs均数(3.08)多于正常中层细胞(2.37)。随增生和病变级别增高,AgNORs均数逐级增高:轻度增生、重度增生Ⅰ级... 应用银染技术对105例食管拉网涂片细胞进行了AgNORs计量研究。检测结果:正常底层细胞AgNORs均数(3.08)多于正常中层细胞(2.37)。随增生和病变级别增高,AgNORs均数逐级增高:轻度增生、重度增生Ⅰ级、重度增生Ⅱ级、近癌和鳞癌细胞分别为3.61、4.69、5.64、6.64和8.06(P<0.01)。证明AgNORs是一种反映细胞增殖水平的较敏感的指标;食管上皮细胞学增生分级方法是合理可靠的,它反映了不同级别细胞增殖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细胞学 agnor染色 癌前状态
下载PDF
AgNOR检测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庆菊 刘秀云 +5 位作者 陈正勤 宋现让 王联华 张素兰 梁焕玲 张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2,共2页
对73例随访10年以上的宫颈鳞癌进行AgNOR计数分析,发现组织学D级的肿瘤细胞核内AgNOR均值高于组织学Ⅰ级者为5.53±1.47及4.40±1.34)。10年生存率亦有差异性,AgNOR均值≥5者10年... 对73例随访10年以上的宫颈鳞癌进行AgNOR计数分析,发现组织学D级的肿瘤细胞核内AgNOR均值高于组织学Ⅰ级者为5.53±1.47及4.40±1.34)。10年生存率亦有差异性,AgNOR均值≥5者10年生存率为18%,而<5的10年生存率为46%(P<0.02)。结果表明,AgNOR计数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预后有关。本文认为AgNOR计数可作为一种肿瘤定量指标,对判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宫颈癌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agnor 细胞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喉癌和鼻咽癌体外药敏试验AgNOR法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国华 魏莲枝 +2 位作者 孙余才 董蒲江 朱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用嗜银蛋白检测技术 (AgNOR)分析喉癌和鼻咽癌对 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从 5 6例喉癌和鼻咽癌患者获取新鲜肿瘤组织标本 ,采用单纯机械分离法制备单细胞悬液 ,加入抗癌药物后培养 36h ,细胞悬液涂片、银染 ,计数银染... 目的 :用嗜银蛋白检测技术 (AgNOR)分析喉癌和鼻咽癌对 8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从 5 6例喉癌和鼻咽癌患者获取新鲜肿瘤组织标本 ,采用单纯机械分离法制备单细胞悬液 ,加入抗癌药物后培养 36h ,细胞悬液涂片、银染 ,计数银染颗粒后计算均值下降率 ;12例患者同期行化疗。结果 :5 1例肿瘤获得实验成功 ,可评价率为 91.1% ;AgNOR颗粒均值下降率从 0~ 6 3% ,在 8种单一药物中 ,对DDP的敏感率最高 ,其它较为敏感的药物为VCR、5 -FU、PYM ;鼻咽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喉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 80 %。结论 :AgNOR技术简便易行 ,与临床相关性好 ,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体外药敏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鼻咽癌 体外药敏 agnor
下载PDF
AgNOR变化在唾腺肿瘤中的诊断学意义 被引量:21
11
作者 林鸿民 沈春云 汪荣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7-170,共4页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48例良、恶性唾腺肿瘤,慢性唾腺炎和正常唾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细胞核内AgNOR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规律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炎症组(I组)腺泡上皮细胞内的AgNOR均数(x±SD=1.41±0.13)与...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48例良、恶性唾腺肿瘤,慢性唾腺炎和正常唾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细胞核内AgNOR的数量、大小、形状和分布规律进行观察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炎症组(I组)腺泡上皮细胞内的AgNOR均数(x±SD=1.41±0.13)与正常组(N组)的均数(x±SD=1.39±0.12)无明显差异(P>0.05),而良性肿瘤组(B组)与恶性肿瘤组(M组)两组瘤细胞内的AgNOR均数(x±SD=2.69±0.29和4.82±2.22)之间以及各自与N组和I组相比较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1)。研究还表明,虽然AgNOR计数在良、恶性唾腺肿瘤之间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重叠病例,但AgNOR除了数目变化之外,还有大小、形状与分布上的不同。作者认为,将这几种变化综合分析,可能在区别某些肿瘤的良、恶性和分型、分级上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腺肿瘤 agnor 诊断 病理
下载PDF
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s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敦发 陈培辉 许敬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对83例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均为二倍体,腺瘤及腺癌DNA含量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 本文对83例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均为二倍体,腺瘤及腺癌DNA含量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异倍体率。各组AgNORs计数结果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且正常肠粘膜、非肿瘤性息肉、腺瘤及腺癌各组间AgNORs计数无重叠。表明DNA含量分析结合AgNORs计数及形态学观察对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DNA 含量 agnor染色
下载PDF
AgNOR染色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黄进 周晓军 张太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核仁组成区(NOR)是位于细胞核仁中的DNA片断,含有rRNA的基因,其数量和构型常常反映了细胞的活性。利用银染色方法可显示与NOR相关的一些蛋白质,即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近年来有人发现用AgNOR染色对于区分良恶性肿瘤及肿瘤的... 核仁组成区(NOR)是位于细胞核仁中的DNA片断,含有rRNA的基因,其数量和构型常常反映了细胞的活性。利用银染色方法可显示与NOR相关的一些蛋白质,即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近年来有人发现用AgNOR染色对于区分良恶性肿瘤及肿瘤的分型、分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而这种染色方法迅速在国内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染色 染色方法 肿瘤诊断
下载PDF
AgNOR定量分析在胸腹水及针吸细胞学辅助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智慧 李中林 +2 位作者 潘秦镜 孙耘田 刘树范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7-29,I008,共4页
目的 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 (AgNOR)区分良性、可疑癌及恶性细胞 ,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 5 12例胸腹水及针吸涂片。结果 良性细胞均数 ( 2 88± 0 6 4)与恶性细胞均数 ( 7 45± 2 ... 目的 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 (AgNOR)区分良性、可疑癌及恶性细胞 ,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 5 12例胸腹水及针吸涂片。结果 良性细胞均数 ( 2 88± 0 6 4)与恶性细胞均数 ( 7 45± 2 6 7)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说明产生假阳性的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可疑癌细胞均数 ( 5 19± 0 88) ,可疑癌细胞与恶性细胞均数均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鳞状细胞癌与腺癌 ,鳞状细胞癌与小细胞未分化癌 ,腺癌与小细胞未分化癌均数间均差异极显著 (P <0 0 1) ,提示癌细胞的类型不同 ,均数亦有差异。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 ,色深 ;在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 ,细小 ,色浅。用AgNOR计数标准判断良恶性 ,其敏感性为 94 1% ,特异性为 92 3%。结论 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 ,AgNOR银染技术可以辅助诊断。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 定量分析 胸腹水 针吸细胞学辅助诊断 核仁组成区
下载PDF
细胞形态测量和DNA含量与AgNOR计数在鼻咽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琳 杨正中 +4 位作者 张会华 李咸龙 欧阳明 崔英 李丽波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20,共3页
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鼻咽粘膜上皮10例,单纯增生或化生18例,异型增生或化生20例,鼻咽癌24例进行核形态和DNA含量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简称)计数检测,综合各项测量指标进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发现:正常粘膜... 用图像分析仪对正常鼻咽粘膜上皮10例,单纯增生或化生18例,异型增生或化生20例,鼻咽癌24例进行核形态和DNA含量与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简称)计数检测,综合各项测量指标进行多元判别分析,结果发现:正常粘膜上皮,单纯增生和鼻咽癌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异型增生为85%,提示细胞学定量分析是诊断鼻咽良恶性病变的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异型增生的细胞核形态、DNA含量和AgNOR计数测量值的个体差异较大,显示异型增生上皮生物学性质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 细胞形态学 DNA agnor
下载PDF
AgNOR图像定量分析对肝针吸良恶细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玉旺 吴霞 +2 位作者 丁华野 邓永江 黄晓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AgNOR图像定量分析对针吸肝细胞癌及增生肝细胞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技术对肝针吸细胞中的20例肝癌及5例增生肝细胞核内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肝针吸癌细胞核内AgNOR的平均面积... 目的:探讨AgNOR图像定量分析对针吸肝细胞癌及增生肝细胞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技术对肝针吸细胞中的20例肝癌及5例增生肝细胞核内AgNOR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肝针吸癌细胞核内AgNOR的平均面积、平均积分光密度、直径及平均颗粒数明显高于增生肝细胞(P<0.01)。结论:AgNOR图像定量分析可为肝针吸癌细胞和增生肝细胞的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定量指标;AgNOR在形态、数量及分布上的不同特征也可作为鉴别两者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agnor染色 针吸 诊断
下载PDF
皮肤良恶性病变DNA原位定量AgNORs的图象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晓彦 夏养志 +3 位作者 刘淑华 李宗学 王迎林 王泽民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53-355,共3页
应用彩色病理图象分析仪对61例皮肤良恶性病变进行DNA原位定量及AgNORs的图象分析,结果表明,皮肤癌的DNA倍体多呈现C5、>C5,AgNORs的图象分析示3种变量即GN(颗粒数目)、GA(颗粒面积)、GV(颗粒... 应用彩色病理图象分析仪对61例皮肤良恶性病变进行DNA原位定量及AgNORs的图象分析,结果表明,皮肤癌的DNA倍体多呈现C5、>C5,AgNORs的图象分析示3种变量即GN(颗粒数目)、GA(颗粒面积)、GV(颗粒的变异系数)意义较大,在良恶性皮肤病中差异非常显著(P<0.01)。研究表明,DNA原位定量与AgNORs的图象分析对判断皮肤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agnorS 图象分析 皮肤病变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邦荣 吴丽颖 +4 位作者 陆军 凌明德 陈洁 李朋 蒋艳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73-375,I0016,共4页
目的应用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除进行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进行AgNOR染色,并用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结果恶性... 目的应用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除进行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进行AgNOR染色,并用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结果恶性与良性胸、腹水AgNOR每核颗粒平均数分别为4·33±0·68和1·57±0·48;AgNOR染色敏感性为89·1%,特异性为90·1%。在46例恶性胸、腹水中,hTERT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和63·0%,反应性间皮细胞hTERT和PCNA(-)。AgNOR颗粒数增多与hTERT、PC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gNOR计数较PCNA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明显升高,而hTERT与AgNOR计数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 HTERT PCNA 胸腹水
下载PDF
大肠腺癌AgNOR计数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宜先 唐志佼 +1 位作者 肖静 谭诗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0-31,共2页
本文对44例大肠腺癌进行AgNOR计数研究,结果显示生存期在5年以上的病例AgNOR计数(4.03±1.66)明显低于生存期不足5年的病例(6.19±2.18),两者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5)。与肿... 本文对44例大肠腺癌进行AgNOR计数研究,结果显示生存期在5年以上的病例AgNOR计数(4.03±1.66)明显低于生存期不足5年的病例(6.19±2.18),两者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5)。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及浸润深度等病理因素比较,AgNOR检测在判断肿瘤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一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agnor染色 预后
下载PDF
卵巢囊腺癌PCNA、P53蛋白表达及AgNORs图像分析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娟辉 丁彦青 +3 位作者 周新力 孔欣 蔡俊杰 施玉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 研究卵巢囊腺癌组织中PCNA、P 5 3蛋白表达及AgNORs图像分析的临床意义以及彼此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真空负压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 95例患者的卵巢囊腺肿瘤组织 (其中恶性 5 4例 ,交界性 18例 ,良性的 2 3例 )的PCNA表达、P 5 3... 目的 研究卵巢囊腺癌组织中PCNA、P 5 3蛋白表达及AgNORs图像分析的临床意义以及彼此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真空负压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 95例患者的卵巢囊腺肿瘤组织 (其中恶性 5 4例 ,交界性 18例 ,良性的 2 3例 )的PCNA表达、P 5 3蛋白表达 ,行AgNORs染色并图像分析其数目 (NOR N)和面积 (NOR A)。结果 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组织的PCNA增殖指数 (PI)、NOR N和NOR A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囊腺癌P 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5 3 6 9%,其中浆液性为 6 6 6 7%,粘液性为 37 5 0 %,二者的阳性表达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CNA (PI) ,P 5 3蛋白及AgNORs (NOR N和NOR A)与囊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术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关 (P >0 0 5 ) ;PCNA (PI)与AgNORs(NOR N和NOR A)呈正相关 (r=0 732 ,r =0 6 84) ;PCNA表达强度与P 5 3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 (Rs =0 80 6 )。结论 PCNA与AgNORs及抑癌基因P 5 3之间呈正相关 ,P 5 3基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增强囊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三者对卵巢囊腺癌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蛋白 agnors图像分析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