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icrowave response of MgB2 /Al2O3 superconducting thin films
1
作者 史力斌 王云飞 +8 位作者 柯于洋 张国华 罗胜 张雪强 李春光 黎红 何豫生 于增强 王福仁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99-804,共6页
Microwave characteristics of MgB2/Al2O3 superconducting thin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planar resonator technique. The thin films studied have different grain size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growth techniques. The ... Microwave characteristics of MgB2/Al2O3 superconducting thin film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planar resonator technique. The thin films studied have different grain size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growth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be described very well by a grain-size model which combines coplanar resonator theory and Josephson junction network model.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netration depth and surface resistance of thin films with smaller grain sizes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thin films with larger grain si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al2o3 thin films surface resistance penetration depth grain-size model
原文传递
Research of Trap and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s in the Interface of Polyimide/Al2O3 Nanocomposite Films Based on IDC and SAXS
2
作者 Yuan-Yuan Liu Jing-Hua Yin +4 位作者 Xiao-Xu Liu Duo Sun Ming-Hua Chen Zhong-Hua Wu Bo S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16-119,共4页
The distributions of traps and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interfaces between polyimide (PI) matrix and Al2O3 nanoparticles are researched using the isothermal decay current and the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The distributions of traps and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interfaces between polyimide (PI) matrix and Al2O3 nanoparticles are researched using the isothermal decay current and the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tests. According to the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for quasi two-phase mixture doped by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the electron densities in the interfaces of PI/Al2O3 nanocomposite films are evaluated. The trap level density and carrier mobility in the interface a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nge rate of the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three layers of interface are different, indicating different trap distributions in the interface layers. There is a maximum trap level density in the second layer, where the maximum trap level density for the nanocomposite film doped by 25 wt% is 1.054 × 10^22 eV·m^-3 at 1.324eV, resulting in the carrier mobility reducing. In addition, both the thickness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of the nanocomposite film interface increase with the addition of the doped Al2O3 contents.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trap level distribution in the interface, it is possible to further analyze the insulation mechanism an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nano-dielectr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PI Research of Trap and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s in the Interface of Polyimide/al2o3 Nanocomposite films Based on IDC and SAXS IDC Al
原文传递
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l2O3:Ce薄膜及其光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国进 巴德纯 +2 位作者 闻立时 朱振华 刘斯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0-494,共5页
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2O3:Ce3+的非晶薄膜。XPS监测显示,薄膜中有Ce3+生成。这些薄膜的光致发光峰是在374nm附近,它来自于Ce3+离子的5d1激发态向基态4f1的两个劈裂能级的跃迁。发光强度强烈地依赖于薄膜的掺杂浓度,但发光峰... 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2O3:Ce3+的非晶薄膜。XPS监测显示,薄膜中有Ce3+生成。这些薄膜的光致发光峰是在374nm附近,它来自于Ce3+离子的5d1激发态向基态4f1的两个劈裂能级的跃迁。发光强度强烈地依赖于薄膜的掺杂浓度,但发光峰位置不随掺杂浓度而变化。Ce3+含量和薄膜的化学成分是通过X射线散射能谱(EDS)测量的。薄膜试样的晶体结构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俄歇电子谱用于对薄膜材料的化学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发射纯蓝光的Al2O3:Ce3+非晶薄膜在平板显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al2o3 薄膜 磁控溅射 稀土元素
下载PDF
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制备Al2O3:CeCl3薄膜及其光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国进 骆红 +2 位作者 闫绍峰 巴德纯 闻立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0-704,共5页
应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2O3:CeCl3的非晶薄膜。Ce3+含量和薄膜的化学成分通过X射线散射能谱(EDS)测量。薄膜试样的晶体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俄歇电子谱用于对薄膜材料的化学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薄膜的光致发光峰是在370 nm到4... 应用中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Al2O3:CeCl3的非晶薄膜。Ce3+含量和薄膜的化学成分通过X射线散射能谱(EDS)测量。薄膜试样的晶体结构用X射线衍射分析。俄歇电子谱用于对薄膜材料的化学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薄膜的光致发光峰是在370 nm到405 nm范围内,它们来自于Ce3+离子的5d1激发态向基态4f1的两个劈裂能级的跃迁。发光强度强烈地依赖于薄膜中的掺杂浓度和沉积时的基片温度。薄膜发光来自于氯化铈分子中的发光中心,而不是其他的掺杂Ce3+离子。随铈含量增加,光致发光峰向低能方向移动,可能与薄膜中存在氯元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发光 al2o3 薄膜 磁控溅射 CECL3
下载PDF
绝缘纸板表面微纳结构Al2O3功能膜的构筑及其抑制空间电荷注入的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郝建 李彦青 +3 位作者 廖瑞金 李剑 廖强 王连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555-5564,5604,共11页
空间电荷是影响和制约换流变油纸绝缘材料绝缘强度的关键因素。与体掺杂不同属性纳米颗粒实现抑制空间电荷的传统方法相比,需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实现油浸绝缘介质的空间电荷注入。以射频反应磁控溅射为技术手段,在绝缘纸板表面成功制... 空间电荷是影响和制约换流变油纸绝缘材料绝缘强度的关键因素。与体掺杂不同属性纳米颗粒实现抑制空间电荷的传统方法相比,需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实现油浸绝缘介质的空间电荷注入。以射频反应磁控溅射为技术手段,在绝缘纸板表面成功制备了微纳结构Al2O3功能膜;通过电声脉冲空间电荷测量法,以及预压及无预压情况下的直流击穿测试获得构筑微纳结构Al2O3功能膜油浸绝缘纸板的空间电荷和直流击穿特性。研究表明,绝缘纸板表面构筑的微纳结构Al2O3功能膜提升了油浸绝缘纸板体积电阻率,有效抑制油浸绝缘纸板空间电荷的注入,并显著减弱由空间电荷积聚引起的油浸纸板内部电场畸变程度,表面构筑微纳结构Al2O3功能膜油浸纸板的预压直流击穿电压值得到了较高提升。微纳结构Al2O3功能膜除了具备纳米粒子相关效应外,还提升了电荷注入势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空间电荷抑制 磁控溅射 al2o3功能膜 电场畸变
原文传递
离子束溅射Al2O3薄膜及其在蓝宝石窗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米高园 杨崇民 +4 位作者 张建付 王松林 刘青龙 朱筱群 李明伟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2-907,共6页
为了研究Al2O3薄膜在蓝宝石光学窗口中的应用,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Al2O3薄膜,根据薄膜的测试结果对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工艺条件对Al2O3薄膜性能的影响。在蓝宝石窗口上用ZnS和Al2O3作为高、... 为了研究Al2O3薄膜在蓝宝石光学窗口中的应用,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制备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Al2O3薄膜,根据薄膜的测试结果对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工艺条件对Al2O3薄膜性能的影响。在蓝宝石窗口上用ZnS和Al2O3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设计并制备了电视(600~900 nm)和中红外(3.4~4.8μm)双波段高效减反射薄膜,测试结果表明,薄膜的减反射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适合于作为光学窗口薄膜。而Al2O3薄膜吸潮引起的2.8~3.5μm波段的吸收,以及蓝宝石基片在4.0μm之后的吸收是造成透射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溅射 al2o3薄膜 光学窗口 环境适应性
下载PDF
纳米TiO2/Al2O3复合薄膜光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燕萍 刘男 吴振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464-2466,共3页
以电化学方法合成的Al2O3多孔膜为基体,采用交流电沉积的方法在膜孔中沉积纳米TiO2,制备出纳米TiO2/Al2O3复合薄膜。对TiO2/Al2O3复合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对TiO2/Al2O3复合薄膜光催化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以电化学方法合成的Al2O3多孔膜为基体,采用交流电沉积的方法在膜孔中沉积纳米TiO2,制备出纳米TiO2/Al2O3复合薄膜。对TiO2/Al2O3复合薄膜的形貌、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对TiO2/Al2O3复合薄膜光催化甲基橙溶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O3/TiO2复合薄膜呈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电沉积TiO2的时间、热处理温度、选择不同光源照射均对TiO2/Al2O3复合薄膜光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al2o3复合膜 电沉积 光催化
下载PDF
金属化Al2O3涂覆聚丙烯薄膜及其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储松潮 潘毓娴 +7 位作者 黄云锴 潘焱尧 梁志扬 束长青 汪威 石兆峰 张翀 邢照亮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7,72,共7页
为了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利用陶瓷涂覆技术,在电容器用BOPP薄膜表面涂覆上一定厚度的Al2O3涂层,涂覆后,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从2.2提高到2.8(1 000 Hz)。把涂覆复合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作成电容器,并进行了复合薄膜及其电容器相... 为了提高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利用陶瓷涂覆技术,在电容器用BOPP薄膜表面涂覆上一定厚度的Al2O3涂层,涂覆后,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从2.2提高到2.8(1 000 Hz)。把涂覆复合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作成电容器,并进行了复合薄膜及其电容器相关性能测试。虽然涂覆复合薄膜的击穿强度有所下降,但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增加不大。另外,涂覆复合薄膜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可实现电容器"隔离自愈",能有效防止电容器自愈击穿短路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BOPP 涂覆 al2o3 隔离自愈
下载PDF
PLD法生长Al2O3基ZnO薄膜的特性
9
作者 何建廷 曹文田 +1 位作者 李田泽 庄惠照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0-62,共3页
在不同衬底温度下,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Al2O3(0001)平面上生长了Zn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其结晶质量、电学性质以及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XRD在2θ为34°处出现了唯一的ZnO(0002)衍射峰;ZnO薄膜的电阻率随衬底温度的升... 在不同衬底温度下,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Al2O3(0001)平面上生长了ZnO薄膜。研究了衬底温度对其结晶质量、电学性质以及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XRD在2θ为34°处出现了唯一的ZnO(0002)衍射峰;ZnO薄膜的电阻率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衬底温度为500℃时,出现了位于410nm附近的特殊的光致发光(PL)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PLD ZNO 薄膜 al2o3 半导体材料
下载PDF
导模法生长α-Al2O3:C晶体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新波 李红军 +4 位作者 毕群玉 程艳 苏良碧 唐强 徐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以高纯Al2O3为原料,利用石墨发热体和石墨保温桶为碳源,采用导模法生长了α-Al2O3∶C晶体,研究了氢气退火后得到的α-Al2O3∶C晶体的热致发光和光致受激发光特性.α-Al2O3∶C晶体在460K具有单一一级动力学热致发光峰,热致发光发射波长位... 以高纯Al2O3为原料,利用石墨发热体和石墨保温桶为碳源,采用导模法生长了α-Al2O3∶C晶体,研究了氢气退火后得到的α-Al2O3∶C晶体的热致发光和光致受激发光特性.α-Al2O3∶C晶体在460K具有单一一级动力学热致发光峰,热致发光发射波长位于415nm.α-Al2O3∶C晶体的光致受激发光曲线呈指数衰减,衰减曲线由快衰减和慢衰减两部分组成.α-Al2O3∶C晶体的热致发光和光致受激发光剂量响应曲线具有线性-亚线性-饱和的特点,其中热致发光剂量响应在5×10^-6 -0.2Gy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饱和剂量为10Gy;光致受激发光剂量响应在5×10^-6 -10Gy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饱和剂量为30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l2o3∶C 热致发光 光致受激发光 导模法
下载PDF
p型“SE+PERC”双面太阳电池背面工艺对光伏组件PID效应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玉肖 王贵梅 +2 位作者 赵英芳 程雅琦 许志卫 《太阳能》 2024年第4期80-86,共7页
基于p型“SE+PERC”双面太阳电池的背面工艺,针对背表面抛光状态、背面氧化铝薄膜厚度、背面膜层结构、背面氮化硅薄膜折射率几个因素对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PID)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背表面抛光状态越光滑,对应制备... 基于p型“SE+PERC”双面太阳电池的背面工艺,针对背表面抛光状态、背面氧化铝薄膜厚度、背面膜层结构、背面氮化硅薄膜折射率几个因素对光伏组件电势诱导衰减(PID)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背表面抛光状态越光滑,对应制备的光伏组件在PID测试后的输出功率损失率越小;2)背面氧化铝薄膜厚度为10 nm及以上时对应制备的光伏组件在PID测试后的输出功率损失率差异不大;3)背面膜层结构对PID效应存在影响,合理设计背面膜层结构可以有效抑制光伏组件PID效应;4)背面氮化硅薄膜折射率大于等于2.10时,对应制备的光伏组件在PID测试后的输出功率损失率降至2.00%以内且可以稳定保持在较低水平。研究结果可为p型“SE+PERC”双面太阳电池背面工艺优化提供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晶体硅 SE+PERC 双面太阳电池 电势诱导衰减 背面工艺 抛光 氧化铝薄膜 折射率
下载PDF
湿喷砂对TiN+Al2O3+TiCN涂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伟 董凯林 +1 位作者 王鹏 时凯华 《四川冶金》 CAS 2020年第3期12-17,共6页
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和不同砂水浓度三种情况下,湿喷砂工艺参数对CVD膜TiN+Al2O3+TiCN涂层厚度、表面光洁度、涂层硬度、涂层磨粒磨损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涂层厚度随喷砂时间、喷砂压力及砂水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涂层表面光... 研究了在不同压力、不同时间和不同砂水浓度三种情况下,湿喷砂工艺参数对CVD膜TiN+Al2O3+TiCN涂层厚度、表面光洁度、涂层硬度、涂层磨粒磨损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涂层厚度随喷砂时间、喷砂压力及砂水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涂层表面光洁度随喷砂时间的延长,提升效果明显;湿喷砂对提高涂层表面硬度和磨粒磨损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变化趋势相同。通过实验分析还得出湿喷砂工艺参数为砂水浓度值30%、时间4秒、压力0.4 MPa时,TiN+Al2O3+TiCN膜能够形成双色表态,且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砂 CVD膜 涂层性能 TiN+al2o3+TiCN 砂水浓度 喷砂时间 喷砂压力
下载PDF
疏水性Al2O3薄膜的制备
13
作者 高富强 曾令可 +1 位作者 陈国平 漆小玲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2009年第1期106-108,114,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含氟聚合物表面修饰法制备了高疏水性纳米Al2O3薄膜。用异丙醇铝与乙酰丙酮反应制备铝-乙酰丙酮螯合物,由此控制异丙醇铝的水解。并用接触角测量仪、721型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Al2O3薄膜的结构和...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含氟聚合物表面修饰法制备了高疏水性纳米Al2O3薄膜。用异丙醇铝与乙酰丙酮反应制备铝-乙酰丙酮螯合物,由此控制异丙醇铝的水解。并用接触角测量仪、721型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对Al2O3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具有疏水性强、透明度高的特点。将该薄膜涂覆在潜水艇潜望镜、汽车观后镜以及容易被腐蚀的物体的表面,如太阳能电池板等,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 薄膜 制备 al2o3
下载PDF
FeAl/Al2O3阻氚涂层表面Al2O3薄膜形成机制与低温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立 张桂凯 唐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应用基体渗铝+选择性氧化法制备由FeAl合金过渡层及其表面Al2O3薄膜组成的FeAl/Al2O3阻氚涂层是当前防氚渗透技术的首选,Al2O3薄膜是决定FeAl/Al2O3阻氚涂层服役性能的关键。综述了FeAl合金及其涂层的表面氧化行为,包括铝的选择性氧化... 应用基体渗铝+选择性氧化法制备由FeAl合金过渡层及其表面Al2O3薄膜组成的FeAl/Al2O3阻氚涂层是当前防氚渗透技术的首选,Al2O3薄膜是决定FeAl/Al2O3阻氚涂层服役性能的关键。综述了FeAl合金及其涂层的表面氧化行为,包括铝的选择性氧化、氧化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以及氧化机制,介绍了基体元素对Al2O3薄膜形成和结构的影响以及阻氚涂层表面Al2O3薄膜低温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FeAl/Al2O3阻氚涂层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al2o3阻氚涂层 氧化行为 al2o3薄膜 低温制备
下载PDF
基于PLD溅射Al2O3薄膜的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煦航 郭涛 +2 位作者 梁晓瑞 谭秋林 甘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通过脉冲激光沉积系统沉积Al2O3薄膜层作为电极的防护层的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在0~1300℃高温测试中,温度传感器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声表面波器件在1100℃环境下稳定工作了80 min,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薄膜的... 通过脉冲激光沉积系统沉积Al2O3薄膜层作为电极的防护层的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在0~1300℃高温测试中,温度传感器的谐振频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声表面波器件在1100℃环境下稳定工作了80 min,最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传感器进行表面粗糙测定、颗粒度解析。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可以明显延长高温下声表面波器件的Pt电极的寿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I电极 硅酸镓镧 温度传感器 al2o3防护薄膜
下载PDF
利用原位压痕技术表征原子层沉积Al2O3超薄纳米薄膜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律宏 刘燕萍 +3 位作者 马晋遥 桑利军 程晓鹏 张跃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026-3030,共5页
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Si基片上制备厚度为20~60nm的Al2O3薄膜,采用三维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形貌;采用自主研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SEM/SPM)联合测试系统对样品薄膜进行了原... 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ALD)在Si基片上制备厚度为20~60nm的Al2O3薄膜,采用三维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和微观形貌;采用自主研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SEM/SPM)联合测试系统对样品薄膜进行了原位纳米压痕实验,基于Hertz弹性接触理论对其弹性模量进行分析,利用Hay模型消除基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对模型中由于压头形状不同产生的误差进行了修正,最终计算出薄膜的实际弹性模量值。实验结果表明:ALD制备的Al2O3薄膜为非晶态,表面粗糙度不随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薄膜弹性模量值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小尺寸效应,去基底效应后得到的弹性模量值为(175±10)GPa。同一压入比条件下,薄膜厚度越小基底效应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层沉积 al2o3薄膜 原位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下载PDF
具有优良隔热和力学性能的低热导率W/Al2O3纳米多层功能膜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珊妮 赵远 +2 位作者 姜宏 文峰 熊春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23-2028,共6页
本研究以高纯W与Al2O3为靶材,在常温下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钠钙硅玻璃表面交替镀制了W及Al2O3纳米多层膜。在多层膜总厚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W/Al2O3周期厚度对隔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台阶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 本研究以高纯W与Al2O3为靶材,在常温下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钠钙硅玻璃表面交替镀制了W及Al2O3纳米多层膜。在多层膜总厚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W/Al2O3周期厚度对隔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台阶仪、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透射电镜(TEM)等对多层膜的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瞬态热反射法(TTR)、纳米压痕仪分别分析了多层膜的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实验沉积的多层膜中各单层均匀连续,不存在断层现象,且层间界面清晰。Al2O3膜层呈非晶形态,W膜层具有亚稳态β-W(210)的择优取向,并在周期厚度为5 nm时呈现明显的非晶态。随着膜层界面密度的增大,多层膜的热阻增大,热导率减小,硬度增大。周期厚度为5 nm、膜层数为41层的W/Al2O3多层膜具有较为优异的隔热性能与力学性能,其热阻为3.14×10^-7 m^2·K·W^-1,有效热导率为0.36 W·m^-1·K^-1,硬度为8.53 GPa,膜/基结合力为42.20 mN。所制备的多层膜在室温到500℃之间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2o3多层膜 磁控溅射 热导率 周期厚度 瞬态热反射法
下载PDF
聚酰亚胺/纳米SiO2-Al2O3耐电晕薄膜的介电特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瑞宵 陈昊 +1 位作者 范勇 赵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64,共8页
采用热液法制备了纳米SiO2-Al2O3分散液,并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层及三层复合的聚酰亚胺(PI)/纳米SiO2-Al2O3薄膜。研究了场强及温度对薄膜耐电晕寿命的影响,及掺杂量和复合结构对复合薄膜介电特性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 采用热液法制备了纳米SiO2-Al2O3分散液,并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单层及三层复合的聚酰亚胺(PI)/纳米SiO2-Al2O3薄膜。研究了场强及温度对薄膜耐电晕寿命的影响,及掺杂量和复合结构对复合薄膜介电特性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薄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引入纳米SiO2-Al2O3,材料的耐电晕寿命可以大幅度提高,外推至20 kV/mm时(155℃,50 Hz),纳米粒子掺杂量为20%的PI/纳米SiO2-Al2O3三层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为3 230.0 h,是纯PI薄膜的41.7倍,Kapton100CR薄膜的3.7倍。该文结合结构表征和介电性能分析探讨了相应的耐电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薄膜 聚酰亚胺 纳米SiO2-al2o3 介电性能 耐电晕
下载PDF
蒸镀Al2O3复合聚丙烯薄膜及其电容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潘毓娴 储松潮 +6 位作者 黄云锴 潘焱尧 石兆峰 张翀 邢照亮 汪威 束长青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提升聚丙烯薄膜击穿场强,将氧化铝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形成复合介质薄膜。将蒸镀氧化铝的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成电容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无明显变化,但电容器的击穿场强上升。复合薄膜电容... 为提升聚丙烯薄膜击穿场强,将氧化铝蒸镀在聚丙烯薄膜表面,形成复合介质薄膜。将蒸镀氧化铝的薄膜进行金属化蒸镀,制成电容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无明显变化,但电容器的击穿场强上升。复合薄膜电容器具有良好的自愈性能,可实现"隔离自愈",可有效地防止由于出现超限自愈而导致的电容器短路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BOPP 真空蒸镀 氧化铝 隔离自愈
下载PDF
Enhanc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polymer-assisted deposited Al_2O_3 film by nitrogen doping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江 张胤 +3 位作者 潘泰松 曾波 胡国华 林媛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372-376,共5页
Polymer-assisted deposition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deposit Al2O3 and N-doped Al2O3 (AION) thin films on Si(100) substrat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crystallin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as-grown fi... Polymer-assisted deposition technique has been used to deposit Al2O3 and N-doped Al2O3 (AION) thin films on Si(100) substrat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crystallin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as-grown film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3-omega method, respectively. Amorphous and polycrystalline Al2O3 and AlON thin films have been formed at 700 ℃ and 1000 ℃.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 of nitrogen doping 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competition of the increase of Al-N bonding and the suppression of crystallinity. A 67% enhancement in thermal conductivity has been achieved for the samples grown at 700 ℃, demonstrating that the nitrogen dop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polymer-assisted-deposited Al2O3 thin films at a relatively low growth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doped al2o3 thin film thermal conductivity polymer-assisted depo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