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入侵物种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及其风险分析 被引量:28
1
作者 魏守辉 曲哲 +2 位作者 张朝贤 李咏军 李香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9,共6页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起源和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 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起源和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经济和生态影响及其控制管理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综述。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潜在风险及管理控制的难度等指标,初步建立了外来杂草的风险评估体系。应用该体系对三裂叶豚草进行了风险评估,得出其风险值为83,属高度危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生态学特性 风险分析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单萜经土壤载体的化感作用--以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为例 被引量:52
2
作者 王朋 王莹 孔垂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8,共7页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单萜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单萜不仅能以空气为载体对其他植物显示直接的化感作用,而且也能以土壤为载体进行间接的化感作用。通过对三裂叶豚草挥发物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影响及其化学成分的鉴定...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单萜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单萜不仅能以空气为载体对其他植物显示直接的化感作用,而且也能以土壤为载体进行间接的化感作用。通过对三裂叶豚草挥发物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影响及其化学成分的鉴定研究,验证了以单萜类物质为主的三裂叶豚草挥发物可以经土壤载体对其他植物及土壤微生物显示化感效应。还对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鉴定的GC(气相色谱)和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了澄清,这将有助于对生态系统中植物挥发物化感作用的研究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三裂叶豚草 挥发性单萜 土壤载体 挥发物鉴定
下载PDF
贵阳市三裂叶豚草秋冬季植株开花动态观察
3
作者 李晓龙 朱秀娥 +1 位作者 田太安 罗鑫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为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秋冬季开花动态情况,采用查阅资料及野外观察的方法,分析其与三裂叶豚草在贵州成功越冬的关系。结果表明:晚至7月份发芽出土的三裂叶豚草的花期可以在秋冬季开花且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植株较矮小的三裂叶豚草更易提... 为了解三裂叶豚草的秋冬季开花动态情况,采用查阅资料及野外观察的方法,分析其与三裂叶豚草在贵州成功越冬的关系。结果表明:晚至7月份发芽出土的三裂叶豚草的花期可以在秋冬季开花且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植株较矮小的三裂叶豚草更易提前结束秋冬季花期;植株较高大的植株则更倾向花期延长,大大增加了其成功越冬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秋冬季 花期 贵阳
下载PDF
在中国大陆发现豚草条纹萤叶甲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丽杰 杨星科 +1 位作者 李文柱 崔俊芝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28,共2页
20 0 4年 8~ 1 0月在浙江和江西省发现一种原产自北美洲的萤叶甲 :豚草条纹萤叶甲OphraellacommunaLeSage,其以豚草 (AmbrosiaartemisiifoliaL .)和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 .)为主要寄主。该虫在中国台湾和日本 (1 996)已有记录。
关键词 萤叶甲 中国大陆 条纹 2004年 三裂叶豚草 中国台湾 北美洲 江西省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黄可辉 郭琼霞 刘景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2-415,共4页
根据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特性和我国气候特点,对三裂叶豚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划分;采用风险性评估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的风险.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的危险性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为2.18,... 根据三裂叶豚草的生长特性和我国气候特点,对三裂叶豚草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划分;采用风险性评估量化指标体系,建立了一、二级评判标准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的风险.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的危险性综合评价的风险值R为2.18,属于高风险外来有害生物.确定了三裂叶豚草的适生区,同时,提出了对三裂叶豚草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风险分析 适生区 计算模型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对其入侵地植物-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备 李建东 +2 位作者 王国骄 钟日亭 李姝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74-1180,共7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入侵我国的重要杂草,目前对其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反馈对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影响尚不清楚。采用土壤接种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研究三裂叶豚草非入侵区和入侵区土壤接种物对三裂叶豚草和非...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入侵我国的重要杂草,目前对其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反馈对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影响尚不清楚。采用土壤接种的植物-土壤反馈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研究三裂叶豚草非入侵区和入侵区土壤接种物对三裂叶豚草和非入侵区由3种本地植物构成的人工群落的影响,分析三裂叶豚草对其入侵地土壤微生物反馈作用的影响,探讨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土壤反馈机制。单独种植条件下,三裂叶豚草和本地植物对非入侵区和入侵区土壤接种物的响应不同(轮廓分析:F=76.18,P<0.001),非入侵区土壤接种处理本地植物的生物量较入侵区土壤接种处理高68.12%,而二者对三裂叶豚草生物量影响差异不显著,表明非入侵区土壤接种物调节了有利于本地植物生长的正反馈(Is=8.78,P=0.007)。但三裂叶豚草混种条件下,两种土壤接种处理对本地植物和三裂叶豚草生物量影响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非入侵区土壤接种物在三裂叶豚草混种条件下对本地植物无显著的正反馈作用。无论是单独种植还是与三裂叶豚草混种种植,构成本地群落的3种植物对不同来源土壤接种物反馈作用的响应趋势均与对本地植物群落总生物量的响应趋势一致。可见,三裂叶豚草非入侵区土壤微生物群落能够调节有利于非入侵区植物生长的正反馈作用,但三裂叶豚草入侵能够削弱非入侵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对非入侵区植物的正反馈影响,从而促进自身的入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本地植物群落 植物-土壤反馈 土壤微生物 生物入侵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花序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怡兵 闫雪 +2 位作者 王洋 闫吉昌 刘静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42-44,共3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 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为30年代传入我国的危险杂草,近年来在东北地区有蔓延的趋势。豚草花粉是人类枯草热症的主要致敏源。该文首次对三裂叶豚草花序的挥发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新鲜花序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应用GC-MS方法,鉴定出41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对人类致病机理与植物受害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挥发油 豚草 色质联用 测定 花粉病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花粉形态及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曾珂 朱玉琼 +2 位作者 于静文 赵春海 刘家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32-436,共5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它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花粉对人体产生严重的致敏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其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系统研...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世界公认的恶性杂草。它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其花粉对人体产生严重的致敏作用。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裂叶豚草的花粉外部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石蜡切片和光学显微镜对其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粒球形,外壁呈刺状纹饰,三孔沟。花药壁由4层细胞组成,分别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绒毡层发育类型为变形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主要为四面体形。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花粉形态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种群的空间分布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建东 孙备 郭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8-610,共3页
对外来入侵杂草三裂叶豚草种群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阔地、河堤、林地3种生境条件下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同,开阔地>河堤>林地;种群的聚集分布是三裂叶豚草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种子传播方式和生... 对外来入侵杂草三裂叶豚草种群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阔地、河堤、林地3种生境条件下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强度不同,开阔地>河堤>林地;种群的聚集分布是三裂叶豚草生物学特性和生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种子传播方式和生境光照条件差异是影响其种群分布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种群 分布格局 聚集分布
下载PDF
三种检疫性豚草的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琼霞 虞贇 黄可辉 《武夷科学》 2005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美洲豚草、三裂叶豚草、多年生豚草的茎杆、叶片、花序、总苞等的特征比较研究,弄清它们的形态特点,为检疫鉴定提供资料依据。
关键词 美洲豚草 三裂叶豚草 多年生豚草 形态特征
下载PDF
豚草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海英 马书荣 +1 位作者 唐艳 祖元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49,共3页
利用PE270A_HT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采用无胶筛分电泳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筛分介质 ,对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进行了分离分析 ,显示了高效、快速、无污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植物DNA片段多... 利用PE270A_HT型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采用无胶筛分电泳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为筛分介质 ,对三裂叶豚草 (AmbrosiatrifidaL.)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进行了分离分析 ,显示了高效、快速、无污染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在植物DNA片段多态性分析方面的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豚草 聚合酶链反应 反应产物 分离 分析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发现外来杂草——三裂叶豚草和豚草 被引量:10
12
作者 梁巧玲 陆平 《杂草科学》 2014年第2期38-40,共3页
2012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发现三裂叶豚草和豚草,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伊犁河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的发生面积约为15 hm2,豚草的发生面积约为10 hm2。介绍了三裂叶豚草和豚草在伊犁河谷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并提... 2012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发现三裂叶豚草和豚草,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伊犁河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的发生面积约为15 hm2,豚草的发生面积约为10 hm2。介绍了三裂叶豚草和豚草在伊犁河谷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三裂叶豚草 豚草 外来恶性杂草
下载PDF
生态入侵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特性研究(英文)
13
作者 魏健 盖玉红 +3 位作者 蔡立格 曲红岩 王英伟 王光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生态入侵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特性。[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环境中的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生... [目的]探讨生态入侵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特性。[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环境中的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AmbrosiatrifidaL.)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生态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营养器官适合生态入侵的结构基础主要是通过加强根系的水分吸收和输导功能、提高茎叶的水分贮藏功能、降低茎叶水势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加强叶片的同化作用来实现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迅速生长发育,从而实现有效的生态入侵。[结论]为三裂叶豚草生态入侵的生物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晶体 生态入侵 结构基础
下载PDF
生态入侵植物的营养器官结构特性研究
14
作者 魏健 盖玉红 +3 位作者 蔡立格 曲红岩 王英伟 王光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668-14670,共3页
[目的]探讨生态入侵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特性。[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环境中的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 [目的]探讨生态入侵植物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特性。[方法]采用高清显示植物组织晶体方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吉林省长春市郊区环境中的菊科豚草属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的营养器官根、茎和叶横切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生态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营养器官适合生态入侵的结构基础主要是通过加强根系的水分吸收和输导功能、提高茎叶的水分贮藏功能、降低茎叶水势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加强叶片的同化作用来实现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迅速生长发育,从而实现有效的生态入侵。[结论]为三裂叶豚草生态入侵的生物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晶体 生态入侵 结构基础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分化过程的初步研究
15
作者 张微 曲波 +2 位作者 赵晓红 翟强 陈旭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6期102-107,共6页
三裂叶豚草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其花粉能引起多种致敏反应。主要研究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发育过程形态变化。利用实体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雄花序的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分化过程分... 三裂叶豚草为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其花粉能引起多种致敏反应。主要研究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发育过程形态变化。利用实体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L.)雄花序的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分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9个时期:营养生长阶段(未分化时期),雄花序原基分化阶段(生长点分化初始期、雄花序分化初期、雄花序原基初期、雄花序原基中期、雄花序原基末期),侧花序分化阶段(侧花序原基初期、侧花序原基中期、侧花序原基末期)。三裂叶豚草幼苗期即进行雄花序分化,植株最早只有一对叶时即开始进行分化。4~6对叶时侧花序开始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雄花序 分化
下载PDF
提取方法及部位对三裂叶豚草基因组DNA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学治 翟强 +2 位作者 凌兴泽 陈旭辉 曲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47-1449,共3页
利用改良的CTAB法、SDS法及斑迹抽提法提取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不同部位的基因组DNA。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三裂叶豚草韧皮部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最好。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 提取 基因组DNA 改良的CTAB法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三裂叶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玉莹 袁梦琦 +5 位作者 吴生海 兰雪涵 徐炳芳 张凯鹏 徐海峰 杜凤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研究三裂叶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旨在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以三裂叶豚草种子为材料,用不同质量分数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设置5%、10%、15%、20%、25%5个质量分数梯度代表轻度、中度、重度... 研究三裂叶豚草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旨在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以三裂叶豚草种子为材料,用不同质量分数聚乙二醇(PEG)溶液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CK),设置5%、10%、15%、20%、25%5个质量分数梯度代表轻度、中度、重度、极度、极重度干旱,测定日相对发芽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析三裂叶豚草种子萌发情况;测定根表面积、投影面积、体积、根长、根尖数及根分叉数,分析幼苗根生长情况;统计种子恢复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无干旱胁迫的三裂叶豚草种子各萌发指标最高,干旱胁迫强度增加,种子各萌发指标减小,干旱胁迫强度极大时,种子不发芽.与CK相比,轻度干旱胁迫和重度干旱胁迫对三裂叶豚草根长影响不显著,但会促进侧根与不定根生长;中度干旱胁迫会使根长显著变短,并且会抑制侧根与不定根数量的增加.三裂叶豚草种子在PEG质量分数为24.69%的干旱时不发芽.种子在极重度干旱下不萌发,个别种子在极度干旱下不萌发,但当水分充足时,种子依然具有萌发能力.建议在三裂叶豚草种子尚未成熟前,人工拔除植株,或在入侵地种植耐旱强、生长快、根系发达、竞争性强的植物,以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幼根生长 PEG溶液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的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梦琦 李黎明 +3 位作者 檀婷婷 兰雪涵 李成宏 杜凤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33-36,共4页
本文概述了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起源与分布、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分析了研究和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展望和防治策略。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研究现状 危害现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霜霉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晓东 吕国忠 +3 位作者 赵志慧 杨红 刘绍芹 苏丹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对霜霉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0℃,最适温度18℃;孢子囊萌发需较高的湿度,湿度低于95%时孢子囊不萌发;可溶性淀粉对孢子囊的萌发有强烈的促进作用,用可溶性淀粉溶液处理孢子囊3 h后... 对霜霉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的孢子囊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0℃,最适温度18℃;孢子囊萌发需较高的湿度,湿度低于95%时孢子囊不萌发;可溶性淀粉对孢子囊的萌发有强烈的促进作用,用可溶性淀粉溶液处理孢子囊3 h后,其萌发率由原来的37.7%提高到90.9%;低温处理孢子囊,会降低霜霉菌孢子囊的萌发力,处理时间越长,孢子囊的萌发力越低。恒温条件下,在10-2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霜霉菌侵染能力增强;保湿时间低于2 h,霜霉菌不能侵染豚草,说明湿度条件是影响三裂叶豚草发病与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苍耳轴霜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三裂叶豚草的生物学及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龙 胡啟艳 +2 位作者 杨再华 朱秀娥 何应琴 《植物检疫》 2021年第6期11-17,共7页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本文总结归纳了三裂叶豚草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其在贵州省的发生特性,综述国内外有关化学防治、植物防控、微生物防控、天敌防控等防控三裂叶豚草的方法及研究现状,并分... 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是我国重要的外来入侵恶性杂草。本文总结归纳了三裂叶豚草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其在贵州省的发生特性,综述国内外有关化学防治、植物防控、微生物防控、天敌防控等防控三裂叶豚草的方法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种防控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三裂叶豚草未来防控研究趋势,以期为三裂叶豚草的防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豚草 生物学特性 防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