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 there hybridization between 2 species of the same genus in sympatry?——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Anoplophora chinensis,and putative hybrids
1
作者 Haiwen Qin Huachao Xu +6 位作者 Arnaud Capron Ilga Porth Mingming Cui Melody A.Keena Xiaofang Deng Juan Shi Richard C.Hamelin 《Insect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33-645,共13页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Asian longhorn beetle,ALB)and Anoplophora chinensis(Citrus longhorn beetle,CLB)are native forest pests in China;they have becom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quarantine pests.They are found using t...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Asian longhorn beetle,ALB)and Anoplophora chinensis(Citrus longhorn beetle,CLB)are native forest pests in China;they have become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quarantine pests.They are found using the same Salix aureopendula host tree of Cixi,Zhejiang province,China.On this host tree,we collected additional beetles that appeared to be morphologically intermediate between ALB and CLB.By using a stereoscope,we observed that there were several bumps on the base of the elytra,which was inconsistent with ALB,which typically has a smooth elytral base,but was more like CLB,which has numerous short tubercles on the elytral base.Given their sympatry and intermediate morphology,we hypothesized that these may represent ALB×CLB hybrids.We studied the genomic profiles for 46 samples(ALB,CLB,and putative hybrids)using 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providing a reduc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entire genome.Employ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on the 163 GBS-deriv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data,we found putative hybrids tightly clustered with ALB,but genetically distinct from the CLB individuals.Therefore,our initial hybrid hypothesis was not supported by genomic data.Further,while mating experiments between adult ALB and CLB were successful in 4 separate years(2017,2018,2020,and 2021),and oviposition behavior was observed,no progeny was produced.Having employed population genomic analysis and biological hybridization experiments,we conclude that the putative hybrids represent newly discovered morphological variants within ALB.Our approach further confirmed the advantage of genome-wide information for Anoplophora species assignment in certain ambiguous classification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plophora chinensis anoplophora glabripenni sg enotyping-bysequencing invasive pest MATING putative hybrid
原文传递
星天牛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
2
作者 文超 何金雨 +5 位作者 种海南 邱华龙 温秀军 王偲 温俊宝 肖海军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3-780,共8页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能够取食上百种植物,以幼虫蛀干危害为主。本研究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星天牛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天牛复眼着生于触角基部,为不规则的肾形,表面光滑,由12...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能够取食上百种植物,以幼虫蛀干危害为主。本研究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星天牛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天牛复眼着生于触角基部,为不规则的肾形,表面光滑,由1211~1270个小眼组成,大部分小眼呈六边形,少数位于复眼边缘的小眼为不规则的五边形,小眼间角为6.90~9.56°。每个小眼由角膜、晶锥、视网膜细胞和基膜组成。角膜厚度为84.03±3.82μm,晶锥被初级色素细胞包围,色素颗粒直径为0.41~0.97μm。每个小眼包括8个视网膜细胞,其中6个周缘细胞(R1~R6)包围2个中央细胞(R7~R8),视网膜细胞的感杆小体在向心侧形成半融合的感杆束,次级色素细胞色素颗粒将相邻小眼的视网膜细胞隔离,色素颗粒直径为0.41~1.06μm。星天牛成虫复眼为并列像型,复眼分辨率较低,但视觉角度广,能够感受强度较低的光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复眼 视网膜细胞 视觉
下载PDF
利用诱饵树防治薄壳山核桃星天牛效果探究
3
作者 汪青桐 董广平 +3 位作者 方建民 尹华阳 郭婉琳 刘洪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0期71-75,共5页
星天牛是薄壳山核桃上危害较严重的蛀干类害虫,防治难度较大。为探索薄壳山核桃星天牛绿色高效防治手段,本研究以存活率、平均生长量、受害株率、受害株率减退率、日均单株诱虫量和雌雄比为调查指标开展了以苦楝和复叶槭为诱饵树的引诱... 星天牛是薄壳山核桃上危害较严重的蛀干类害虫,防治难度较大。为探索薄壳山核桃星天牛绿色高效防治手段,本研究以存活率、平均生长量、受害株率、受害株率减退率、日均单株诱虫量和雌雄比为调查指标开展了以苦楝和复叶槭为诱饵树的引诱效果试验。结果显示,苦楝和复叶槭的存活率均较高,且苦楝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复叶槭;种植诱饵树后,薄壳山核桃的受害率逐年降低,控制在10%以内;与薄壳山核桃相比,两类诱饵树均对星天牛有明显的引诱效果(P<0.05),而诱饵树种间的引诱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诱饵树和不同年份引诱到的星天牛雌虫的平均腹卵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必要的营林和抚育措施,种植苦楝和复叶槭作为诱饵树并配合人工捕杀方式是一种高效绿色防治星天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星天牛 苦楝 复叶槭 绿色防治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星天牛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4
作者 陈雷 董丽莉 +1 位作者 任亚东 赵伟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6期94-96,共3页
针对星天牛在薄壳山核桃林木上的危害状况,阜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星天牛生活史观察,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星天牛主要为害树种、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星天牛、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 针对星天牛在薄壳山核桃林木上的危害状况,阜阳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星天牛生活史观察,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星天牛主要为害树种、为害特点、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星天牛、推动薄壳山核桃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星天牛 为害特点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下载PDF
薄壳山核桃径向生长及星天牛防治效果研究
5
作者 曹大跃 张经发 +3 位作者 王敬波 陈伟 曹顺 贾波涛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42-48,共7页
明确薄壳山核桃的径向生长特征及病虫为害情况,探究高效、经济的星天牛防治措施。以安徽合肥长丰县区域内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为试验对象,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胸径随树龄变化的过程,建立薄壳山核桃径向生长模型;采用普查法调查薄壳山核桃... 明确薄壳山核桃的径向生长特征及病虫为害情况,探究高效、经济的星天牛防治措施。以安徽合肥长丰县区域内种植的薄壳山核桃为试验对象,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胸径随树龄变化的过程,建立薄壳山核桃径向生长模型;采用普查法调查薄壳山核桃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虫害调查结果设计不同药剂对星天牛幼虫的防治试验,试验分为4组:2%噻虫啉1000倍稀释液+40%透翠30倍稀释液(CF-1);40%噻虫啉1000倍稀释液+40%透翠30倍稀释液(CF-2);40%噻虫啉1000倍稀释液+有机硅500倍稀释液(CF-3);以清水+40%透翠30倍稀释液作为对照组(CK);并对试验效果较好的组合进行大规模防治实践,分析防治效益。径向生长结果表明,2018—2023年薄壳山核桃胸径净增加32.34 mm,相比2018年胸径增长267.94%,胸径净生长量对树龄变化呈抛物线型走势,Logistic生长呈“S”型曲线,胸径生长速率呈现“慢—快—慢”趋势,1~18年为薄壳山核桃胸径快速生长期,18年之后胸径变化趋于稳定。病虫害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对薄壳山核桃造成较严重为害的害虫主要包括蛀干类害虫、食叶类害虫、刺吸类害虫和种实类害虫4类,其中以蛀干类害虫为害最为严重,蛀干类害虫以星天牛为代表;2021年基地标准地块星天牛总为害率24.72%,其中树干中部为害率较高,可达36.11%;2022年园区移栽区的星天牛受害率高于1标段和2标段;星天牛为害的同龄林胸径在2~10 cm,多数受害株的径阶在5.0~6.9 cm。不同药剂组合对星天牛防治效果显示,CF-2组合防治效果最佳,药剂喷施1 d后即出现明显效果,虫孔减退率达16.66%,5 d后虫孔减退率达100%;CF-3组合对星天牛的防治有效性在70%左右。2021和2022年的规模化防治效果及效益分析表明,“40%噻虫啉1000倍稀释液+40%透翠30倍稀释液+有机硅500倍稀释液”的综合使用,明显降低了防治费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有机硅对透翠具有潜在替代价值,在实际生产中,结合防治成本因素可以综合考虑使用。研究为薄壳山核桃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径向生长 Logistic生长模型 害虫调查 星天牛防治
下载PDF
树皮内含物对星天牛寄主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丽丽 解春霞 +1 位作者 刘云鹏 郑华英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77-783,共7页
为明确不同寄主树皮内含物与星天牛寄主选择的关系,探寻星天牛寄主选择机制,在室内水培环境下,进行星天牛对8种寄主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试验,观察星天牛在各寄主上的取食面积、取食痕迹数量、栖息和产卵数量,并对寄主树皮内含物含量进... 为明确不同寄主树皮内含物与星天牛寄主选择的关系,探寻星天牛寄主选择机制,在室内水培环境下,进行星天牛对8种寄主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试验,观察星天牛在各寄主上的取食面积、取食痕迹数量、栖息和产卵数量,并对寄主树皮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星天牛偏向于取食红枫、复叶槭和糖槭,喜好在复叶槭、糖槭和苦楝上栖息、产卵,极少在纳塔栎和垂柳上取食、栖息和产卵。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取食面积、栖息数量、产卵数量与寄主树皮内氨基酸总含量、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单宁、总酚含量无显著相关。星天牛取食痕迹数量与本次试验所测的寄主内含物含量无显著相关。寄主树皮的碳氮比、氨基酸含量是影响星天牛取食、栖息和产卵选择的重要因子,适宜的碳氮比、较高的氨基酸含量是星天牛寄主选择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寄主选择 内含物 碳氮比 氨基酸
原文传递
星天牛在悬铃木上的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华 董立坤 +4 位作者 毛润萍 于静亚 刘超 段庆明 潘婷婷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明确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在寄主植物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更好地开展星天牛种群调查和精准防控,在武汉地区选取受害严重的6条城市道路,对星天牛幼虫在寄主植物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上的不同高度、不同方位的分布进行了实地... 为明确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在寄主植物上的空间分布规律,更好地开展星天牛种群调查和精准防控,在武汉地区选取受害严重的6条城市道路,对星天牛幼虫在寄主植物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上的不同高度、不同方位的分布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星天牛幼虫在悬铃木不同高度层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星天牛集中分布在树干1~2 m和5 m以上,占比分别为21.63%、19.01%,其次是2~3 m、3~4 m区段,在根基部分布较少,占比1.80%。方位对星天牛的空间分布没有显著影响。1~2 m区段虫孔数量与整株虫孔数量呈极显著相关,根据1~2 m区段虫孔数量可预测整株星天牛的幼虫虫口数量。因此,在星天牛虫情监测与精准防控时,应结合种群空间分布差异合理施用不同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空间分布 悬铃木 虫孔
下载PDF
星天牛在悬铃木木段上的产卵行为研究
8
作者 王志华 谭淑娟 +4 位作者 毛润萍 于静亚 董立坤 刘超 裴张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4-981,共8页
为明确产卵木段粗细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刻槽产卵的影响、了解刻槽产卵习性及产卵规律,以不同直径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木段为产卵材料,通过无选择和选择性产卵试验,测定了星天牛在悬铃木上产卵部位选择,并监测了星天牛... 为明确产卵木段粗细对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刻槽产卵的影响、了解刻槽产卵习性及产卵规律,以不同直径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木段为产卵材料,通过无选择和选择性产卵试验,测定了星天牛在悬铃木上产卵部位选择,并监测了星天牛的产卵过程。结果表明:星天牛产卵过程主要包括刻槽部位选择、咬槽、产卵和封槽4个阶段。星天牛在不同直径的悬铃木木段上都能刻槽产卵,但木段的粗细对刻槽数量、产卵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对空槽率、卵的大小没有影响。刻槽产卵行为主要集中在直径10~15 cm木段。在直径3~5 cm木段上刻槽数量和产卵量最低,显著低于直径大于5 cm的木段。在武汉地区,星天牛产卵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孵化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该结果为深入研究星天牛的生殖行为,精准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产卵选择 产卵动态
下载PDF
两种天牛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琼 周祖基 +3 位作者 周定刚 胡杰 杨伟 杨春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分析了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和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它们的蛋白质为鲜质量的16%~18%,氨基酸分别约为鲜质量的16%和13%,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 分析了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和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sinoauster Gressit)幼虫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它们的蛋白质为鲜质量的16%~18%,氨基酸分别约为鲜质量的16%和13%,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质量分数的43%,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5%-76%,它们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粗脂肪约为鲜质量的1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高,约为总脂肪的77%,但它们的必需脂肪酸质量分数差异大,星天牛为30.5%,粗鞘双条杉天牛为2.9%。2种天牛幼虫样品均含有K、Ca、Mg、Fe、Zn、Cu、Mn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胆固醇的质量分数低,平均为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粗鞘双条杉天牛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木麻黄内含物含量与对星天牛抗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林秀琴 黄金水 +6 位作者 蔡守平 柯玉铸 曾丽琼 何学友 陈顺立 吴惠忠 李秀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7-41,共5页
星天牛是东南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主要蛀干害虫,属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为探寻木麻黄内含物含量的高低与星天牛幼虫蛀害程度存在的联系,以及抗性机理和抗性主导因子,在2010~2012年对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48个木麻黄品系进行... 星天牛是东南沿海防护林树种木麻黄的主要蛀干害虫,属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为探寻木麻黄内含物含量的高低与星天牛幼虫蛀害程度存在的联系,以及抗性机理和抗性主导因子,在2010~2012年对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48个木麻黄品系进行的抗虫性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抗性品系惠83、惠76、惠13,中抗品系广东A8-2、惠1、平潭2,感虫品系莆田20、惠88、惠58,测定该9个品系边材的内含物含量,进行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抗虫能力越强的木麻黄品系,可溶性糖含量越低,总酚、单宁、黄酮含量越高;蛋白质、多糖则无明显规律性;可溶性糖与抗虫性关联度最大,其次是总酚、单宁和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内含物 抗虫性 星天牛
下载PDF
星天牛趋光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咏槐 黄少彬 +3 位作者 刘海军 Baode WANG 胡学难 黄焕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是在我国常见的一种钻蛀性害虫。本研究利用不同光源对星天牛进行了趋光性筛选试验,常规光源筛选结果表明星天牛UV诱虫灯趋光性较强,特定波长光源结果表明星天牛对波长为340 nm、365 nm和380 nm的...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是在我国常见的一种钻蛀性害虫。本研究利用不同光源对星天牛进行了趋光性筛选试验,常规光源筛选结果表明星天牛UV诱虫灯趋光性较强,特定波长光源结果表明星天牛对波长为340 nm、365 nm和380 nm的近紫外光趋光性最强。应用诱虫灯监测和防治害虫应注意光源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趋光性 光源 波长 诱集
下载PDF
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33
12
作者 朱宁 张冬勇 +2 位作者 吴利平 胡琴 樊建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 【目的】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和星天牛A.chinensis经常混合发生,危害共同的寄主,且共享相同的聚集信息素。本研究旨在评价聚集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对这两种星天牛的引诱作用。【方法】通过取食面积法,测定了两种星天牛对复叶槭Acer negundo、青皮垂柳Salix babylonica和苦楝Media azedarach 3种寄主枝条的室内取食偏好性;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了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通过在浙江余姚和慈溪的野外诱捕试验,分析了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对两种星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室内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试验结果都显示,光肩星天牛最喜食的寄主植物是复叶槭,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苦楝;而星天牛对这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顺序与光肩星天牛相反,最喜食苦楝,其次是青皮垂柳,再次是复叶槭。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中,以萜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居多,每种寄主挥发物都有几种特有的成分,且不同寄主植物的挥发物中多种成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野外林间诱捕试验结果显示,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聚集信息素M(4-庚氧基丁醇+4-庚氧基丁醛)、苦楝配方K(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β-石竹烯)和柳树配方L(壬醛)都同时诱捕到了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其中,聚集信息素与苦楝混合配方MK对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诱捕效果最好,都表现出比单独使用信息素或者植物挥发物更高的诱捕效果;聚集信息素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雌虫比例更高,而植物挥发物诱捕到的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中雄虫比例更高。【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聚集信息素4-庚氧基丁醇和4-庚氧基丁醛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信息素;同时,壬醛、莰烯、顺-3-己烯-1-醇、罗勒烯和β-石竹烯是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共享的植物挥发物。聚集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联合使用可以应用于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林间监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星天牛 取食偏好性 信息素 植物挥发物 诱捕
下载PDF
苦楝引诱防治星天牛研究 被引量:35
13
作者 黄金水 何学友 +2 位作者 叶剑雄 黄衍庆 高美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4,共7页
苦楝 (Meliaazedarach)对星天牛 (Anoplophorachinensis)成虫具有较强的引诱能力 ,引诱直线距离可达2 0 0m以上 ,6~ 7月的诱虫量占整个诱虫期的 71 6 % ,星天牛在苦楝树上的取食、停歇及交配时间每次一般在2~ 7h之间 ;诱饵树以设置在... 苦楝 (Meliaazedarach)对星天牛 (Anoplophorachinensis)成虫具有较强的引诱能力 ,引诱直线距离可达2 0 0m以上 ,6~ 7月的诱虫量占整个诱虫期的 71 6 % ,星天牛在苦楝树上的取食、停歇及交配时间每次一般在2~ 7h之间 ;诱饵树以设置在通风向阳的林道旁或郁闭度较小林分的林窗中为宜 ,距寄主植物有一定距离的林缘更佳。以 5种溶剂在常温下浸泡苦楝树叶及嫩枝皮 ,用其浸提液制成滤纸和木块诱芯 ,对星天牛成虫进行引诱试验 ,以甲苯、丙酮、乙醇 3种溶剂的效果较好 ,单头次啃咬诱芯最长时间达 37min 46s,且雌虫在诱芯上表现出产卵动作 ;红外光谱仪测试及引诱效果分析认为苦楝树中具有活性的引诱成份为醇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林间防治试验表明 ,在苦楝诱饵树上喷施农药毒杀星天牛时 ,以 8%绿色地雷 30 0倍液为首选 ,可每 2 5d喷药 1次 ;而用 5 0 %甲胺磷 40 0倍液、40 %氧化乐果 40 0倍液应每半个月内施药 1次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苦楝 诱饵树 化学成分 防治 粗提物 林木害虫
下载PDF
星天牛蛹的发育及成虫补充营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金水 何学友 +2 位作者 丁珌 许东辉 高美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48-152,共5页
星天牛是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主要害虫。该虫以老熟幼虫在木麻黄主干木质部内越冬 ,化蛹集中于 4月中、下旬 ,蛹期 2 1~ 2 6d。日平均温度 1 9 5℃时蛹期 2 5d,2 1 5℃时蛹期 2 1d,蛹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 3 91± 0 69)℃ ,有效... 星天牛是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主要害虫。该虫以老熟幼虫在木麻黄主干木质部内越冬 ,化蛹集中于 4月中、下旬 ,蛹期 2 1~ 2 6d。日平均温度 1 9 5℃时蛹期 2 5d,2 1 5℃时蛹期 2 1d,蛹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 3 91± 0 69)℃ ,有效积温为 ( 1 44 0 4± 1 5 96)日度。羽化盛期为 5月中、下旬。根据蛹的形态和颜色的变化 ,整个蛹期可分为 4个时期 ,每一时期都具备各阶段蛹的形态特征。野外调查和室内外人工饲养表明成虫期补充营养最喜欢取食苦楝树。取食苦楝树的雌虫每头产卵在 1 5 6~ 1 98粒 ,平均 1 76 4粒 ,是取食木麻黄的 3 1 4倍 ,日平均产卵量是取食木麻黄的 1 5 7倍 ;取食苦楝树的雌虫寿命 72~ 1 1 0d,平均 91 8d ;雄虫寿命 88~ 1 2 5d,平均 1 0 3d ,雌、雄成虫分别比取食木麻黄的多存活 3 0 2、4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蛹发育 成虫补充营养 苦楝 木麻黄
下载PDF
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对星天牛成虫的生物测定 被引量:24
15
作者 蔡守平 刘建波 +2 位作者 何学友 李志真 吴柳清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8,共4页
在测定8株虫生真菌产孢量的基础上,选用4株金龟子绿僵菌和1株球孢白僵菌菌株,采用爬行接种法对星天牛成虫进行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对星天牛成虫具有强致病力的生产菌株。星天牛成虫在产孢充分的平皿上爬行后所接触到的孢子量差异不... 在测定8株虫生真菌产孢量的基础上,选用4株金龟子绿僵菌和1株球孢白僵菌菌株,采用爬行接种法对星天牛成虫进行生物测定,旨在筛选出对星天牛成虫具有强致病力的生产菌株。星天牛成虫在产孢充分的平皿上爬行后所接触到的孢子量差异不显著。接种后不同菌株对星天牛成虫的致死趋势较一致,死亡高峰期在9~15d。通过死亡率一时间几率值分析发现,MaYTTR04,MaZPTR01,t3083个菌株的LT50分别为9.14,9.48,9.67d,较另2个菌株要短。最高僵虫率的菌株是MaZFrrR01,为53.3%;其次是MaYTTR04,为40.0%;其余3个菌株均较低。试验结果表明MaYTTR04,MaZPTR012个菌株对星天牛有较高的致死率,僵虫率也较高,可以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星天牛 生物测定 致死中时(LT50) 产孢量
下载PDF
星天牛在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上的发生规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揭育泽 徐金柱 +2 位作者 秦长生 杨华 赵丹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3,共3页
林间调查及室内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在珠海无瓣海桑上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化蛹,3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羽化高峰,羽化后不久交配产卵。6月中上旬为... 林间调查及室内饲养结果表明: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Forster)在珠海无瓣海桑上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活动,3月中旬化蛹,3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达羽化高峰,羽化后不久交配产卵。6月中上旬为幼虫孵化高峰期,幼虫孵化后约1个月开始入侵木质部。以4月底至5月初防治成虫,5月中下旬防治幼虫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发生规律 无瓣海桑
下载PDF
48个木麻黄无性系对星天牛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丽琼 黄金水 +5 位作者 蔡守平 柯玉铸 何学友 林秀琴 李秀明 吴惠忠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6,共6页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先锋树种,而星天牛对木麻黄海防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选育抗性优良品种是控制星天牛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以福建惠安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中48个无性系为测定材料,2010—2012年通过对各木麻黄无性系抗虫能... 木麻黄是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的先锋树种,而星天牛对木麻黄海防林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选育抗性优良品种是控制星天牛危害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以福建惠安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中48个无性系为测定材料,2010—2012年通过对各木麻黄无性系抗虫能力的林间调查以及林间人工接虫鉴定其抗性的方法,以虫口密度、有虫株率、羽化率及无性系生长情况等为指标,确定了惠13、惠76、惠83等3个无性系为抗虫优良无性系。这3个无性系林木上,星天牛林间幼虫虫口密度小于0.12头/株,有虫株率低于12%,成虫羽化率为0;幼虫在被人工接种后能生存并到成虫的不超过20%。惠58、惠88等2个无性系为感星天牛的无性系,其虫口密度在1.0头/株以上,有虫株率超过了66%,成虫羽化率在35%以上;幼虫在被人工接种后能完成生活史的高达60%以上。因此,筛选出的3个抗性无性系可做为抗星天牛的优良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无性系 星天牛抗性 林间调查 人工接虫
下载PDF
感染星天牛幼虫高致病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7
18
作者 蔡守平 何学友 +3 位作者 曾丽琼 黄金水 钟景辉 嵇保中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297,共5页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 室内测定了6株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及其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存在显著差异,在PPDA培养基上,菌株MaYTTR04和MaZPTR01的菌落生长较快,培养15 d后,菌落直径分别为6.3 cm和5.9 cm;产孢量以菌株MaYTTR04最大,MaZPTR01其次,分别为2.0×108孢子·cm-2和1.1×108孢子·cm-2,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绿僵菌菌株对星天牛幼虫的致病力差异显著,接种20 d后,星天牛幼虫累积死亡率在40%~96.7%之间;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死率分别达到96.7%和93.3%;僵虫率也高,分别达到86.7%和80%;致死中时(LT50)短,分别为5.71 d和5.80 d。研究结果表明,菌株MaZPTR01和MaYTTR04对星天牛幼虫致病力较强,同时具备良好的生产性能,故可作为优良菌株用于星天牛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星天牛 产孢量 致病力 致死中时(LT50) 僵虫率
下载PDF
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何学友 黄金水 +2 位作者 曾国强 叶剑雄 高美玲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天牛长尾啮小蜂 Aprostocetus fukutai Miwa et Sonan是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桑天牛 Apriona germani 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 7.5 %~ 5 8.7% ,福建省惠安 1年 3~ 4代 ,以老... 天牛长尾啮小蜂 Aprostocetus fukutai Miwa et Sonan是星天牛 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桑天牛 Apriona germani Hope的卵寄生蜂。在福建省沿海木麻黄林中对星天牛卵寄生率为 7.5 %~ 5 8.7% ,福建省惠安 1年 3~ 4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在 5月下旬开始出现。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对生活史、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长尾啮小蜂 生物学特性 星天牛 天敌 木麻黄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柳树星天牛试验初报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杜开书 周祖基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104-3105,共2页
星天牛是一类以杨树、柳树等为食的蛀干害虫,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来防治其幼虫,结果表明,川硬上肿腿蜂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最高可达43.63%,最低的也可达5.17%,2次平均可达26.93%。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星天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关键词 星天牛 川硬皮肿腿蜂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