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军凤 姜旭 +4 位作者 陈溢滢 张云乾 杨玉姍 王振兴 朱伯谦 《河南中医》 2023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只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3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40 mg·kg^(-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只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32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低剂量组(40 mg·kg^(-1))、三七总皂苷中剂量组(80 mg·kg^(-1))、三七总皂苷高剂量组(160 mg·kg^(-1)),每组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干预8周,观察小鼠体质量和精神状态。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分布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小鼠主动脉中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LC3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小鼠主动脉自噬体形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主动脉内壁斑块增多,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自噬体数量增多;与模型组比较,三七总皂苷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体质量及血清中TG、TC、LDL-C水平,减少主动脉内壁斑块,降低Beclin1、LC3蛋白表达水平及自噬体数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抑制ApoE^(-/-)小鼠AS斑块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自噬 三七总皂苷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小鼠 LC3 Beclin1 自噬体
下载PDF
ApoE^(-/-)小鼠肾动脉狭窄及肾损害特点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朝晖 吴雄飞 +2 位作者 赵洪雯 刘宏 王汉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小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损害特点。方法取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25~51周龄)的肾动脉和肾脏,动态观察肾动脉病变进展各阶段相应的肾脏病变。...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ARAS)小鼠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损害特点。方法取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25~51周龄)的肾动脉和肾脏,动态观察肾动脉病变进展各阶段相应的肾脏病变。根据ARAS程度分3组(A组:<50%;B组:50%~70%;C组:>70%)。A组又根据斑块是否破裂分为A1(未破裂)和A2(破裂)亚组。结果建立了ARAS小鼠动物模型。肾动脉和肾脏的变化是:①A1组未发现其下游肾脏病理改变;②A2组其下游肾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电镜下可见细胞内线粒体肿胀;③B组和C组已发生斑块破裂,其肾内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减少明显,与A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坏死;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结论ApoE-/-小鼠建立的ARAS模型易行、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肾脏病理 APOe^-/-小鼠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通过调节ApoE^(-/-)小鼠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抗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29
3
作者 贾连群 杨关林 +4 位作者 陈文娜 李学涛 杜莹 曹媛 赵秋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粥样斑块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化瘀祛痰方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组[2...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粥样斑块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化瘀祛痰方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组[20 g/(kg·d)]和辛伐他汀组[0.005 g/(kg·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E染色观察主动脉结构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脂质沉积,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及主动脉CD3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腔巨噬细胞CD36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管腔中形成较大粥样斑块,管壁形成大量脂质沉积,肝脏LDLR、LCAT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主动脉、巨噬细胞CD36基因表达显著上调。通过药物干预,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TC、TG、LDLC水平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主动脉管腔中粥样斑块面积和管壁脂质沉积量明显减少,肝脏LDLR、LCAT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主动脉、巨噬细胞CD36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化瘀祛痰方可抑制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脂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LDLR、LCAT及CD3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方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胆固醇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梁星 杨丽霞 +5 位作者 郭瑞威 刘宏 杨智华 朱国富 齐峰 石燕昆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采用ApoE-/-小鼠,共喂养18周,分别于6周、10周、14周...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采用ApoE-/-小鼠,共喂养18周,分别于6周、10周、14周和18周4个时间点处死小鼠行HE染色切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EMMPRIN和uPA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检测到EMMPRIN和uPA表达均增高,与普通饮食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和uPA表达随喂养时间延长而增高。结论 EMMPRIN和uPA在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随着斑块病变程度的严重性增加表达增高,两者可能共同参与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性斑块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下载PDF
丹参酮Ⅱ A对Apoe基因敲除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TNF-α/p38MAPK/NF-κ B/RBP4信号通路变化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付鑫 卢杰 +2 位作者 李潞 贾连群 王俊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丹参酮Ⅱ A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血清核因子-κ B(NF-κ 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信号通路变化,探讨丹参酮Ⅱ A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 目的 :通过观察丹参酮Ⅱ A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血清核因子-κ B(NF-κ 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4)信号通路变化,探讨丹参酮Ⅱ A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酮Ⅱ A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选取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同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10只;模型组与丹参酮Ⅱ A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丹参酮Ⅱ A组每日灌胃丹参酮Ⅱ A(30 mg/kg),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分离3组小鼠血清,分离主动脉,分别保存于4%多聚甲醛和-80℃冰箱。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RBP4水平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TG、TC、HDL-C、LDL-C水平,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TNF-α、p38MAPK、NF-κ B、RBP4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主动脉TNF-α、NF-κ B、RBP4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主动脉管腔内可见较大的AS斑块形成;TNF-α、p38MAPK、NF-κ B、RBP4蛋白和TNF-α、NF-κ B、RBP4基因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 A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管腔内的AS斑块面积显著减小;TNF-α、p38MAPK、NF-κ B、RBP4蛋白和TNF-α、NF-κ B、RBP4基因m 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丹参酮Ⅱ A具有调节血脂和抗AS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TNF-α/p38MAPK/NF-κ B/RBP4信号通路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 A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原文传递
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小肠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宋砚明 王佐 +2 位作者 郭正宇 张晓蕾 孟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小肠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苦瓜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6周龄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对照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组(高脂组)、高... 目的探讨苦瓜蛋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小肠胆固醇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苦瓜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6只6周龄的雄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对照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组(高脂组)、高脂高胆固醇+苦瓜蛋白组(苦瓜蛋白组)。喂养12周后处死,比较各组血脂水平,苏丹Ⅳ染色观察全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主动脉窦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检测脂质沉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TP结合盒转运体G5和G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高脂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苦瓜蛋白组总胆固醇(14.52±1.06 mmol/L比18.21±1.95 mmol/L)、甘油三酯(0.51±0.11 mmol/L比0.92±0.07 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2 mmol/L±0.95比7.16±0.98 mmol/L)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与高脂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苦瓜蛋白组主动脉斑块面积(31.2%±3.6%比69.6%±4.8%)和主动脉窦脂质面积(26.02±3.07μ?比45.23±11.2μ?)比高脂组显著减少。苦瓜蛋白组小肠中ATP结合盒转运体G5和G8的mRNA和蛋白表达都比高脂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苦瓜蛋白可通过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小肠中ATP结合盒转运体G5和G8的表达,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主动脉斑块及主动脉窦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蛋白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ATP结合盒转运体G5 ATP结合 盒转运体G8 胆固醇转运
下载PDF
甘草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脂质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格桑曲珍 马俐 +4 位作者 谢光辉 曹佳 商亮 杜芬 喻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雌性Apo E-/-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酸组,高脂喂养12周中,甘草酸组给予甘草酸[100 m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小鼠血脂代谢及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雌性Apo E-/-小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酸组,高脂喂养12周中,甘草酸组给予甘草酸[100 m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4周监测小鼠体重并采取小鼠禁食后眼球后静脉血,酶法测量血脂、血糖水平及血清中对氧磷酶1(PON1)活性,小鼠安乐死后取主动脉窦部作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胸腹主动脉段作剖面分析脂质斑块面积。实时荧光PCR检测肝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脂喂养中小鼠体重增加、血脂紊乱加重。与对照组比较,甘草酸组小鼠体重增幅、血浆甘油三酯及血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甘草酸降低主动脉窦及主动脉胸腹部斑块面积可达22%及21%(P<0.01和P<0.05)。实时荧光PCR结果显示甘草酸能显著上调肝脏脂质转运相关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及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mRNA水平;其次,甘草酸可促进小鼠肝脏抗氧化酶PON1表达而升高血清中PON1活性(P<0.01),并显著提高肝细胞内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Msr A)的表达水平显示其抗氧化能力。结论甘草酸能有效阻抑Apo E-/-小鼠As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涉及对肝脏胆固醇代谢调节及抗氧化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 抗氧化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组织CXCL1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孙颖 李敏 +2 位作者 王翠英 秦明照 常志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趋化因子CXCL16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贝特类调脂药物非诺贝特对动脉CXCL16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及对照组,非诺贝特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间血脂、血清CXCL1... 目的趋化因子CXCL16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贝特类调脂药物非诺贝特对动脉CXCL16表达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及对照组,非诺贝特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间血脂、血清CXCL16水平;取小鼠主动脉采用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动脉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分析主动脉弓CXCL16及CXCR6的蛋白表达,实时PCR测定CXCL16mRNA。结果非诺贝特组动脉硬化程度较对照组减轻,斑块面积减小;非诺贝特组主动脉弓CXCL16和CXCR6的平均光密度值减低;非诺贝特组CXCL16mRNA表达较对照组减低(0.222±0.189比1.00±0.996,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改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降低CXCL16及其受体CXCR6的蛋白表达,有效减低CX-CL16mRNA的表达,并且该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CXCL16 非诺贝特 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 小鼠
下载PDF
红景天甙对间歇性低压低氧诱导的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立平 郑曦 +5 位作者 马双陶 杨大春 李德 王强 张彦 杨永健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5-679,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对间歇性低压低氧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组、间歇性低压低氧组、低压低氧+红景天甙组,其中间歇性低压低氧组和低... 目的观察红景天甙对间歇性低压低氧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组、间歇性低压低氧组、低压低氧+红景天甙组,其中间歇性低压低氧组和低压低氧+红景天甙组被放置在模拟海拔5000 m低压低氧舱内每天8h,每组给予相同的普通饮食喂养,低压低氧+红景天甙组灌服红景天甙30 mg/(kg·d),而常压常氧组和间歇性低压低氧组灌服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12周后取小鼠血样测空腹血糖和血脂,取小鼠主动脉根部,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Masson染色观察斑块内胶原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三组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压常氧组比较,间歇性低压低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增加(P<0.01),胶原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间歇性低压低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红景天甙组斑块面积、MMP-2和MMP-9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斑块内胶原含量、TIMP-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1)。结论红景天甙能抑制间歇性低压低氧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提高斑块的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红景天甙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甙 低压低氧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加重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易立 脱厚珍 +2 位作者 赵日光 王得新 冯子敬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 目的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1,LOX-1)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探讨MCMV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高脂饮食apoE-/-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经腹腔感染MCMV,分别在感染后14周、18周和24周截取主动脉;另1组不感染MCMV。通过HE染色观察2组动物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数目、分级和内膜/中膜比值,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动脉壁和唾液腺中的MCMV含量以及LOX-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研究显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明显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但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该作用逐步减弱。小鼠动脉壁中没有MCMV mRNA的表达。血浆MCMV抗体含量、唾液腺MCMV DNA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没有相关性。感染后14周,病毒组LOX-1mRN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可以明显加重apoE-/-小鼠主动脉AS病变,并使重度AS病变提前出现,但在血管壁局部并无MCMV活动性感染的证据。MCMV感染后可增加动脉壁LOX-1基因表达,LOX-1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动脉粥样硬化 APOe-/-小鼠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七一 韩旭 +4 位作者 夏卫军 赖仁胜 陈小虎 郭宏敏 赵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37-1241,共5页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冠状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 目的:通过通心络胶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poE(-/-)]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的干预变化,探究其治疗冠心病(CHD)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机制。方法:将40只ApoE(-/-)小鼠作为实验组,建立冠状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等4组,后者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高、中、低剂量的通心络胶囊进行干预8周;另选8只同系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观察各组小鼠冠状动脉斑块和心肌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通心络胶囊对ApoE(-/-)小鼠AS的调节作用和机制。结果:模型组小鼠冠状动脉病变主要位于心肌内的小分支、心肌细胞、心肌间质,均分为6.63±1.48;辛伐他汀组和通心络胶囊各剂量组冠状动脉及心肌病变较模型组均减轻,其中辛伐他汀组均分为2.62±2.25,通心络胶囊低剂量组均分为4.5±1.71,中剂量组均分为3.12±1.81,高剂量组均分为2.38±2.34。通心络胶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为P<0.01;辛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通心络胶囊中、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比较,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状AS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剂量组作用强度依次为高、中、低剂量组,其中中、高剂量组与辛伐他汀组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Apoe(-/-)小鼠 冠状AS 心肌 病理组织学
原文传递
耐力训练对ApoE^(-/-)致AS小鼠IL-18和IL-1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善云 王敏 +2 位作者 张洪侠 王亚慧 刘凯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5-228,I0003,共5页
目的:深入观察耐力训练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致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AS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 E^(-/-)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AS模型组(AC组)和运动... 目的:深入观察耐力训练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 E^(-/-))致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探讨运动防治AS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Apo E^(-/-)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AS模型组(AC组)和运动干预组(AE组),AE组进行跑台耐力训练;选取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C组)。实验持续12周,取主动脉制作冰冻切片,分别用于观察主动脉AS斑块和病理变化以及主动脉IL-18、IL-10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IL-10水平。结果:112周高脂膳食致Apo E^(-/-)小鼠发生典型的AS病变,耐力训练使AS斑块面积显著减少(P<0.01),病变程度显著减轻。2与CC组比较,AC组、AE组小鼠血清IL-18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AC组IL-18/IL-10比值显著升高(P<0.01)。AE组血清IL-18水平及IL-18/IL-10比值均显著低于AC组(P<0.01)。3与CC组比较,AC组、AE组小鼠主动脉IL-10和IL-18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AE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IL-18表达显著低于AC组(P<0.05)。结论:耐力训练通过降低血液和主动脉IL-18及提高IL-10水平,增强了主动脉血管抗炎能力,从而发挥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动脉粥样硬化(AS) 白介素18(IL-18) 白介素10(IL-10)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 小鼠
下载PDF
鸢尾素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娟 刘大男 +3 位作者 何青松 肖金翠 钟志雄 莫显刚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3-777,共5页
目的研究鸢尾素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鸢尾素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盐水、高脂饮食+生理盐水、高脂饮食+鸢尾素,饲养至1... 目的研究鸢尾素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鸢尾素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普通饮食+生理盐水、高脂饮食+生理盐水、高脂饮食+鸢尾素,饲养至12周后处死,处死前测体重,用化学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采用HE染色和整体油红O染色分析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大小,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主动脉CD36、NF-κB p65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CD36、NF-κB p65、SOD的蛋白表达。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内膜明显增厚,而鸢尾素组较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斑块面积减少,内膜增厚程度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小鼠体重、TC、TG、LDLC、MDA水平升高,NF-κB p65、CD36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而血清SOD活性、HDLC水平减低(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比较,鸢尾素组小鼠体重、TC、TG、LDLC、MDA水平降低,NF-κB p65、CD36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而血清SOD活性、HDLC水平升高(P<0.05)。结论鸢尾素能减轻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这可能与其降低小鼠体重和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敏 李先平 +4 位作者 赵立玲 曹虹 梁好 唐爱国 罗湘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00-2703,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8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6只和同性别、同周龄的野生型C57BL/6 J(WT)雄鼠10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其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8周龄雄性ApoE基因缺陷小鼠6只和同性别、同周龄的野生型C57BL/6 J(WT)雄鼠10只,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其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NEF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钙(Ca)和磷(P)的含量。结果与WT小鼠相比,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清中血脂指标TG、TC、LDL-C、ApoB、hs-CRP和NE-FA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学指标CK、LDH和IMA与WT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清中骨代谢相关指标OPG水平明显增高,ALP水平明显降低,与WT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P和γGT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E基因缺陷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伴随心肌功能的损伤以及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小鼠 基因敲除 生化指标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嵘娟 杨娅 +5 位作者 谢谨捷 苏瑞娟 江波 孙琪玮 李宜嘉 Qin Gangjian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33-436,452,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监测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的作用及As病变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用8,16,24及32w共32只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并选用相同周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应用UBM追踪观察各周龄A...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监测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中的作用及As病变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选用8,16,24及32w共32只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并选用相同周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应用UBM追踪观察各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内中膜厚度(IMT),检测血清CRP水平。结果:①UBM显示ApoE-/-组主动脉根部IMT厚度随着周龄增长而增长,各周龄ApoE-/-小鼠IMT厚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小鼠各周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UBM测量的各周龄ApoE-/-小鼠主动脉根部收缩期最大IMT值和对应血管部位横切面病理测值有明显相关性(r=0.81,P<0.0001)。③ApoE-/-小鼠血清CRP水平较同周龄对照组升高(P<0.01),且随着周龄增长,血清CRP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ApoE-/-小鼠血清CRP水平和UBM测量的主动脉根部IMT值呈正相关(r=0.626,P<0.001)。结论:①UBM可以监测ApoE-/-小鼠的As进程,IMT测量可作为判断和监测As病变的一个准确有效的指标。②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CRP的增高与As有关,且与As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APO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艾塞那肽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若然 梁琳琅 +1 位作者 王健美 王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主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14)和高脂饮食组(n=68),喂养12周后随机抽取普通饮食组4只和高脂饮食组8只小鼠检测造模情...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主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14)和高脂饮食组(n=68),喂养12周后随机抽取普通饮食组4只和高脂饮食组8只小鼠检测造模情况。将高脂饮食组小鼠再分为非药物干预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艾塞那肽小剂量组、艾塞那肽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艾塞那肽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艾塞那肽大剂量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6周后,各组小鼠眶周静脉丛取血,并取主动脉弓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ELISA法检测血清血脂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普通饮食组及阿托伐他汀+艾塞那肽大剂量组镜下观察未见异常;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艾塞那肽小、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艾塞那肽小剂量组可见广泛的病理性内膜增厚;非药物干预组有脂质斑块形成,可见脂核。单独应用艾塞那肽或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不同程度降低血清血脂(TC、TG、LDL-C)水平(P<0.05)。艾塞那肽不同剂量单独或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主动脉VCAM-1、ICAM-1的表达(P<0.05)。结论艾塞那肽可能通过下调ApoE-/-小鼠主动脉VCAM-1、ICAM-1的表达,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e 小鼠 基因敲除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琳琳 陈融 +4 位作者 李莉 王建丽 胡维诚 P.Polinsky S.M.Schwartz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分布和组成 ;探讨病灶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方法 :取 6 0周龄和 112周龄的apoE-/-小鼠心脏作连续切片 ,从冠状动脉在主动脉开口处连续追踪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内冠状动...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病灶的分布和组成 ;探讨病灶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方法 :取 6 0周龄和 112周龄的apoE-/-小鼠心脏作连续切片 ,从冠状动脉在主动脉开口处连续追踪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内冠状动脉小分支 ,行Movat特殊染色 ,寻找病灶。根据组织切片数计算病灶离冠状动脉开口处的距离和病灶的长度 ;根据病灶的长度将病灶分为大、中、小 3类病灶 ;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血管口径 ;根据Mo vat染色结果观察病灶内组成成分。结果 :在apoE-/-小鼠冠状动脉内发现从主动脉内直接延续的延伸病灶和在冠状动脉分支内形成的原位病灶 ;在 6 0周龄和 112周龄小鼠冠状动脉延伸病灶的发生率分别为 6 0 %和 80 % ;有延伸病灶的冠状动脉外膜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每只apoE-/-小鼠均有原位病灶 ;原位病灶多发生在左室壁心肌内血管分支处和乳头肌附近 ;随着原位病灶增大 ,蛋白聚糖成分减少 ,细胞内外脂质成分增多 ;增大的原位病灶可堵塞小血管 ;在有原位病灶的冠状动脉外膜常可发现有增多的炎性细胞。 112周龄apoE-/-小鼠大原位病灶多于 6 0周龄小鼠(P <0 . 0 5 )。结论 :apoE-/-小鼠冠状动脉主干和心肌小分支内分别存在着延伸和原位的粥样硬化病灶 ,随着小鼠周龄增加 ,病灶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小鼠 冠状动脉硬化
下载PDF
化合物48/80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双 杨永宗 +8 位作者 唐雅玲 唐朝克 易光辉 孙玉慧 叶旭 许增祥 彭旷 彭倩 万载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目前,肥大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主要是病理学观察和细胞学实验。基于此种现状,本课题拟用化合物48/80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40只10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给予高脂高胆固醇... 目的目前,肥大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主要是病理学观察和细胞学实验。基于此种现状,本课题拟用化合物48/80探讨肥大细胞脱颗粒与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40只10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养至16周龄,随机分为2组(n=20),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化合物48/80(0.5mg/kg),隔日一次,共4次;对照组腹腔注射Dhank’s。第4次注射后半小时,安乐死处死动物,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法测定血清脂质含量,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浓度。原位灌流固定,取主动脉置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中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Mac3、V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MIAs2000高清晰度彩色医学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清类胰蛋白酶活性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57±0.13u/L比0.36±0.10u/L),但两组血清脂质含量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主动脉外膜脱颗粒肥大细胞百分率升高(80.6%±17.8%比13.5%±4.1%,P<0.05),主动脉斑块最大横截面积增大[(1.25±0.36)×104μm2比(0.79±0.24)×104μm2,P<0.05],斑块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下降(36.2%±14.9%比69.7%±31.3%,P<0.05)斑块内Mac3阳性细胞百分率升高(58.6%±17.3%比28.5%±16.4%,P<0.05),而斑块内膜VEcadherin平均光密度减小(48±8比65±10,P<0.05)。结论化合物48/80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并使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斑块最大横截面积增大、斑块内Mac3阳性细胞百分率升高、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下降、斑块内膜VEcadherin平均光密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肥大细胞 主动脉斑块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化合物48/80
下载PDF
成纤维生长因子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付坤 伍熙 +1 位作者 吕媛 柳景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apoE-/-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2只和FGF21组12只,另外12只雄性C57BL/6J小... 目的探讨外源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1)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apoE-/-小鼠24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2只和FGF21组12只,另外12只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3组均给予高脂饮食8周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采血测定血脂,通过HE和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的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分别应用实时荧光PCR和Western blot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血管内膜增厚,内膜及中膜均可见巨噬细胞、细胞外脂质沉积及脂质侵蚀。与模型组比较,FGF21组TG[(1.82±0.37)mmol/L vs(2.56±0.39)mmol/L]、TC[(6.27±0.62)mmol/L vs(9.27±0.85)mmol/L]、LDL-C[(2.73±0.26)mmol/L vs(4.37±0.77)mmol/L]明显降低,HDL-C[(1.49±0.25)mmol/L vs(0.99±0.23)m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mRNA[(4.753±0.648)vs(1.348±0.158)]和FGF受体1mRNA[(145.064±33.203)vs(8.505±11.196)]明显升高(P<0.01)。结论FGF21能降低apoE-/-小鼠血脂及斑块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载脂蛋白e 小鼠 基因敲除 动脉粥样硬化 PPARΓ
下载PDF
辛伐他汀消退老年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晏沐阳 翟永志 +2 位作者 彭勃 刘博 张云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喂养的老年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脂喂养的60周龄雄性aopE基因敲除小鼠30只,随机分为辛伐他汀高剂量组、辛伐他汀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每天予以辛伐他汀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高脂喂养的老年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方法选取高脂喂养的60周龄雄性aopE基因敲除小鼠30只,随机分为辛伐他汀高剂量组、辛伐他汀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分别每天予以辛伐他汀20mg/kg、辛伐他汀5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取主动脉窦部做病理检测。冷冻切片光镜下观察AS斑块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桥蛋白、α肌动蛋白的表达。vonkossa染色观察斑块钙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高、低剂量组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清TC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斑块面积占管腔面积比、斑块内钙化染色面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血清TC和LDL-C水平,消退AS斑块的大小及其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伐他汀 载脂蛋白e 小鼠 基因敲除 动脉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