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 Bai's Eight Poems About XI Shi
1
作者 LIANG Y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1年第3期158-166,共9页
The study traces Chinese poet LI Bai's eight poems about why none of these eight poems gets anthologized in Tang the mythical figure XI Shi and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Shi San Bai Shou ( 《唐诗三百首》), the most ... The study traces Chinese poet LI Bai's eight poems about why none of these eight poems gets anthologized in Tang the mythical figure XI Shi and investigates the reasons Shi San Bai Shou ( 《唐诗三百首》), the most popular poetry of Tang Dynasty anthology. Observations focus on the poems' departure from writing conventions, the poems' genre of huai gu (怀古), the general assumption that may block our understandings and evaluations of these literary works such as LI Po is clumsy at describing feelings and he shows signs of hasty composition and his risky experiments with the tonal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i gu (怀古) BEAUTY Tang shi San bai Shou tonal effects
下载PDF
民族文学内地化探究——以师范为中心
2
作者 王海滨 李晓旋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7,共10页
清代白族诗人师范的杜诗接受活动是众多白族诗人向中华文化学习的个案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为滇西文献大家,师范读书广博,其诗作能明显看出取法杜诗的痕迹。汉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清诗在云南的发展演变的规律、云南... 清代白族诗人师范的杜诗接受活动是众多白族诗人向中华文化学习的个案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作为滇西文献大家,师范读书广博,其诗作能明显看出取法杜诗的痕迹。汉文化的强大影响力、清诗在云南的发展演变的规律、云南诗学的复古风气以及与杜甫相似的人生遭际都促成了师范学杜的动因。对于师范本人来说,杜甫的人格魅力和诗学成就影响了其诗歌的创作,其诗作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歌就是模仿杜甫的现实主义之作。在师范的人品和诗品的影响下,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清代白族师氏作家群以及白族作家圈。可以说,以师范为代表的清代白族诗人,在苍洱之境的熏陶下,民族气质与中华文化碰撞间,开辟了白族文化内地化的又一新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白族文学 师范 白族诗人 内地化
下载PDF
论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的编纂特征与后代流传
3
作者 马小会 景红录 杜光熙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唐代作家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典型体现了写本文集的编纂与后代流传特征。白居易生前对个人文集的持续编纂、多重保存、广泛传播,确保了该文集在后世的长久流传。反映写本原貌的前后续集本《白氏文集》,虽然一度被宋人重编前诗后文... 唐代作家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典型体现了写本文集的编纂与后代流传特征。白居易生前对个人文集的持续编纂、多重保存、广泛传播,确保了该文集在后世的长久流传。反映写本原貌的前后续集本《白氏文集》,虽然一度被宋人重编前诗后文本《白氏文集》所取代,但前者依然借助日本、朝鲜的一些传本传承至今。《白氏文集》的流变历程,提示我们在研究写本文集时,要注意辨析不同版本的时代意义,注重域外汉籍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白氏文集》 写本 文集编纂 后代流传
下载PDF
唐代白居易编撰《白氏六帖》中的医药学知识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毅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
唐代白居易编撰的《白氏六帖》三十卷,是现存“唐代四大类书”之一。《白氏六帖》之“医”“药”“疾”“疾疫”“兽医”等部,收录了唐中期以前大量的医学文献史料及相关医药学知识,包括医人的医德与医术、药物学知识、疾病学知识、瘟... 唐代白居易编撰的《白氏六帖》三十卷,是现存“唐代四大类书”之一。《白氏六帖》之“医”“药”“疾”“疾疫”“兽医”等部,收录了唐中期以前大量的医学文献史料及相关医药学知识,包括医人的医德与医术、药物学知识、疾病学知识、瘟疫知识和兽医学知识等内容。该书文献来源极其广泛,包含儒家经学文献、史地文献、诸子著作、政府律令、地理、辞书、诗赋、文集等,充分反映了类书中医学知识的政治教化作用和在科举考试中的应用。由于书中征引的唐以前部分史籍、医籍已散佚,所以《白氏六帖》中辑录的医学文献史料成为辑补、复原、校勘唐以前医学著作和研究唐以前中国医学史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氏六帖》 类书 医药学 唐代 白居易
下载PDF
明代嘉靖张氏家塾刻本《李诗选》选源考
5
作者 雷磊 陈君忆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张含选、杨慎评嘉靖刻《李诗选》十卷当为明代最早且有明确文学宗旨的李白诗歌选本,此选之选源究为何本,张含无说,而杨慎语焉未详。杨慎于《李诗选》和《升庵诗话》中撰多条校勘性批语和诗话论及李诗集版本,有“古本”“今本”“俗本”... 张含选、杨慎评嘉靖刻《李诗选》十卷当为明代最早且有明确文学宗旨的李白诗歌选本,此选之选源究为何本,张含无说,而杨慎语焉未详。杨慎于《李诗选》和《升庵诗话》中撰多条校勘性批语和诗话论及李诗集版本,有“古本”“今本”“俗本”等提法。我们认为,“古本”即杨慎家藏之宋乐史编刻《李翰林集》二十卷,为《李诗选》选源之校本。乐史本后亦亡佚,幸赖杨慎之校语,略知其优于现存之宋本,如清重刻宋元丰本、宋蜀本、明重刻宋咸淳本等,亦可见《李诗选》之独特价值。“今本”指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之元刻本或明翻刻本,系《李诗选》选源之底本。“俗本”指《李诗选》之前的明刻李诗集。考察《李诗选》之选源有助于辨明李诗集历代版本之差异和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李诗选》 乐史 《李翰林集》
下载PDF
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管窥——以《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特用方言词比较为例
6
作者 张海媚 李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
《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系18世纪中叶南北代表性官话口语文献,同时而异域,通过比较二书特用方言词的使用情况表明:第一,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显著;第二,从词汇视角考察明清南北官话之争切实可行;第三,汉语普通话词汇是明清南北官... 《白姓官话》和《老乞大新释》系18世纪中叶南北代表性官话口语文献,同时而异域,通过比较二书特用方言词的使用情况表明:第一,明清南北官话用词差异显著;第二,从词汇视角考察明清南北官话之争切实可行;第三,汉语普通话词汇是明清南北官话词汇的聚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姓官话 老乞大新释 特用方言词 差异
下载PDF
“平民底色”与“俚而不俗”:苏轼黄州诗新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旭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1期206-212,共7页
谪居黄州之后,身同平民、迹等黔首的苏轼开始重新审度自己的人生意义,他把热情投注到平凡的世俗生活中,以朴素而灵活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一种带有平民底色的审美趣味,并创作了一批书写琐细平凡日常生活的诗歌。由于能够寄温情于平凡,寓思... 谪居黄州之后,身同平民、迹等黔首的苏轼开始重新审度自己的人生意义,他把热情投注到平凡的世俗生活中,以朴素而灵活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一种带有平民底色的审美趣味,并创作了一批书写琐细平凡日常生活的诗歌。由于能够寄温情于平凡,寓思致于琐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体和晚唐体平庸琐屑的流弊,但黄州诗创作态度的率意、句法的简易以及诗歌语言的俚俗等确实客观存在。这类俚而不俗的作品并非苏轼诗风的主调,但却是中唐以来诗歌进程中“日常化”书写的一次成功实践,是北宋“以俗为雅”这一诗学命题的有意义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黄州 白体 晚唐体
原文传递
论苏轼对白居易咏茶诗的承变
8
作者 吴嘉璐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
同样经历贬谪、从挫折中寻求超脱之道、追求素朴闲适的生活,苏轼将白居易视作自己的精神导师之一。白、苏二人都爱茶,苏之咏茶诗继承了白诗的表现内容及艺术特色。苏接受白将茶与酒并言比较的写法,认为茶是闲适生活的象征,并改造白种植... 同样经历贬谪、从挫折中寻求超脱之道、追求素朴闲适的生活,苏轼将白居易视作自己的精神导师之一。白、苏二人都爱茶,苏之咏茶诗继承了白诗的表现内容及艺术特色。苏接受白将茶与酒并言比较的写法,认为茶是闲适生活的象征,并改造白种植松树及其他植物的诗作为种茶诗,表现自己的政治追求。相较白诗,苏之咏茶诗丰富了茶作为文学意象的艺术内涵:突出咏茶诗的动态性,用更细致的语言绘茶,将茶与诗人自我的关系紧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白居易 咏茶诗 承变
下载PDF
高适、李白、杜甫、李邕“济南之会”考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川 董灏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在高适、李白、杜甫三人的相关年谱中,诸家一般认为有“济南之会”,但对聚会时间、相关诗作、前后行踪等方面存在分歧,对于高适和李白是否参加“济南之会”存在不同看法。通过研究高适、李白、杜甫、李邕等四人在“济南之会”的前后行踪... 在高适、李白、杜甫三人的相关年谱中,诸家一般认为有“济南之会”,但对聚会时间、相关诗作、前后行踪等方面存在分歧,对于高适和李白是否参加“济南之会”存在不同看法。通过研究高适、李白、杜甫、李邕等四人在“济南之会”的前后行踪,分析相关作品,可以发现:李邕是在天宝四载夏由汲郡转任北海途中路过济南,高适和杜甫参加此次聚会,三人各有诗作留下,而李白没有参加“济南之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之会 高适 李白 杜甫 李邕
下载PDF
论苏轼词对李白的接受
10
作者 万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22-128,共7页
苏轼在词中多次表达和李白同游的意愿。苏轼词对李白的接受,从简单化用李白的诗文、事迹到体验李白的心境,再到引李白为知己相励相慰,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苏轼词对李白的接受也和苏轼本身对李白的接受以及苏轼对李白的评价有关,他们... 苏轼在词中多次表达和李白同游的意愿。苏轼词对李白的接受,从简单化用李白的诗文、事迹到体验李白的心境,再到引李白为知己相励相慰,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苏轼词对李白的接受也和苏轼本身对李白的接受以及苏轼对李白的评价有关,他们作为唐宋两朝文学巅峰的代表,在命运、心境、才情上有一定的相似处,苏轼不仅对李白有很高赞誉,也有身心相随、跨越时空的共鸣。苏词对李白有一定的承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李白 苏词 化用 追认 接受
下载PDF
关于《百法论》注疏与“本事分”问题
11
作者 郑屹君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282-293,309,共13页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简称《百法论》,是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一部法相唯识学方面的论书。此书短小精悍,广受学人欢迎,有不少高僧为其作过注疏。通过考察现存的百法论唐代注疏,本文认为,《百法论》标题中的“本事分”是指... 《大乘百法明门论本事分中略录名数》,简称《百法论》,是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一部法相唯识学方面的论书。此书短小精悍,广受学人欢迎,有不少高僧为其作过注疏。通过考察现存的百法论唐代注疏,本文认为,《百法论》标题中的“本事分”是指《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中的《本事分》,这是《光疏》的说法,由《忠疏》所印证。但因《瑜伽师地论》在汉传唯识学中的神圣地位,后来出现了“一本十支”的思想,认为其他法相唯识论典皆本《瑜伽》而生,《百法》也是《瑜伽》一支。受此思路的影响,人们便认为《百法论》的“本事分”是指《瑜伽》的本事分,后人进一步认为“本事分”就是《本地分》,这虽然略有质疑之声,但也渐成定论,影响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法论 本事分 瑜伽师地论 一本十支
下载PDF
动力学模型预测板鸭货架寿命 被引量:25
12
作者 张丽平 余晓琴 童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研究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板鸭的感官性质、细菌总数、酸价、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引起贮藏过程中板鸭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是板鸭中脂肪的氧化酸败,并建立了酸价、过氧化值与贮藏时间、... 研究不同温度下贮藏过程中板鸭的感官性质、细菌总数、酸价、水分含量、过氧化值及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引起贮藏过程中板鸭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是板鸭中脂肪的氧化酸败,并建立了酸价、过氧化值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以预测板鸭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和货架期。并求出了酸价变化反应的Ea和K0分别为66.1kJ/mol和2.173×1010,过氧化物生成反应的Ea(活化能)和K0分别为103.96kJ/mol和1.016×1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鸭 货架寿命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荆楚剪纸传承人林世柏艺术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正国 周倩 王一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1期5-6,共2页
荆楚巫术信仰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源远流长,具有最为神秘奇特的生存空间。林世柏剪纸艺术创作继承荆楚剪纸艺术传统,以其个性鲜明的艺术世界彰显着荆楚剪纸艺术的文化意蕴,折射楚图腾信仰和儒道思想,反映三国历史,展示荆楚传统民俗,表... 荆楚巫术信仰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源远流长,具有最为神秘奇特的生存空间。林世柏剪纸艺术创作继承荆楚剪纸艺术传统,以其个性鲜明的艺术世界彰显着荆楚剪纸艺术的文化意蕴,折射楚图腾信仰和儒道思想,反映三国历史,展示荆楚传统民俗,表达楚人对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追求,蕴含吉祥的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楚剪纸 传承人 林世柏 艺术
下载PDF
附势与媚俗:唐代诗人人格的另一面——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中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恩成 吕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2,共5页
在唐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层面中,附势与媚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现象。一方面,它是集权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知识分子功利思想的反映。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代... 在唐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层面中,附势与媚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现象。一方面,它是集权制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封建知识分子功利思想的反映。这种人格现象集中地反映在投献、干谒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关文学作品中。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代表的盛唐文人几乎都有着从附势、媚俗到愤世嫉俗的人格变化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歌 文人人格 李白 杜甫 高适
下载PDF
多重批评理论视野下的《白鹿原》文本解读——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十年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慧 汤玲 《唐都学刊》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无论就《白鹿原》的思想容量、文化内涵、历史深度 ,还是艺术表现 ,都足以显示 2 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创作实绩。从社会历史学角度 ,它构建了史诗性的宏大叙事 ;从女权主义出发 ,它描绘出一个“黯然失色的女性世界” ;在文化研究方面 。
关键词 陈忠实 《白鹿原》 文本 批评 视野
下载PDF
论白石体的特质及其词史地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木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49,共6页
白石体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江西诗派的衰落和江湖诗派的兴起,是白石体形成的两大诗史背景。应社的写作缘起、虚拟的写作方式、不同于前人的典故使用、冷调的意象语汇、词法灯传的讲求、音乐家写词的新观念等,是白石体形成的... 白石体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江西诗派的衰落和江湖诗派的兴起,是白石体形成的两大诗史背景。应社的写作缘起、虚拟的写作方式、不同于前人的典故使用、冷调的意象语汇、词法灯传的讲求、音乐家写词的新观念等,是白石体形成的基本要素。白石职业词人的身份,开辟了中国古代文人新的人生方式和新的创作机制;而白石体的出现,开辟了一个新的词体时代,白石体之后,虽然还有众多词体出现,但都没有再出白石体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体 应社 江湖诗派
下载PDF
曲阳白石半跏思惟像题材、源流及流行原因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远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16-22,共7页
东魏北齐时期,半跏思惟像作为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造像样式,广泛出现在曲阳白石造像中。本文以"龙树"问题为探讨起点,结合其他论据对曲阳白石半跏思惟像的造像题材进行论证,认为其表现的应是悉达多太子。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 东魏北齐时期,半跏思惟像作为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造像样式,广泛出现在曲阳白石造像中。本文以"龙树"问题为探讨起点,结合其他论据对曲阳白石半跏思惟像的造像题材进行论证,认为其表现的应是悉达多太子。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太子思惟像的源流及其流行的原因,认为其流行和经由菩萨道成佛的思想有关,也与当时的皇帝崇拜思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阳 白石 造像 太子 半跏思惟像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虚实关联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美丽 朱西杰 +3 位作者 李卫强 蔡根深 王延丽 王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73-676,共4页
通过对太极图的思考,认为太极图的本义即黑白虚实,经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虚实辨证广泛存在于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因此结合导致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试探性的提出以虚实二纲作为辨证论治的总纲,并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探讨其虚实病证... 通过对太极图的思考,认为太极图的本义即黑白虚实,经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虚实辨证广泛存在于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因此结合导致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试探性的提出以虚实二纲作为辨证论治的总纲,并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例,探讨其虚实病证的本质与证治规律,进一步指出虚实辨证在临证治疗中针对性强,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这不仅是对辨证论治在理论上的补充,同时也丰富了临床辨治思维,可以更好的指导中医准确的辨证和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实 黑白 辨证论治 萎缩性胃炎 复方蜥蜴散
原文传递
从《新乐府》小序看白居易的《诗序》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白居易《新乐府》模仿《毛诗》,设置总序与小序,此为学界公论。但二者的小序在具体形态上的差异却一直为学界所忽略。《诗》之《小序》,基本上皆由数句构成,而《新乐府》的小序却全部都是只采《诗序》首句的"一句式"结构。&qu... 白居易《新乐府》模仿《毛诗》,设置总序与小序,此为学界公论。但二者的小序在具体形态上的差异却一直为学界所忽略。《诗》之《小序》,基本上皆由数句构成,而《新乐府》的小序却全部都是只采《诗序》首句的"一句式"结构。"一句式"小序体现了白居易的《诗序》观,即把《诗序》分成首句和续申之词两个部分,特别重视首句,而把续申之词的地位看得相对较低。对白居易《诗序》观的揭示与还原,既能丰富唐代的《诗》学思想,也能给《诗序》论争的历史链条增加一个新的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白居易 新乐府 诗序
下载PDF
论苏轼躬耕东坡的原因和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兆鹏 陈朝鲜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元丰年间,苏轼被谪黄州,在此有过一段艰辛而快乐的躬耕生活。他之所以选择东坡躬耕,不仅是为解决生活的困难,满足长期以来归隐躬耕的夙愿,还因为特殊的文化机缘。苏轼追慕白居易,向往其被谪忠州时随遇而安的东坡生活,于是黄州东坡也就... 元丰年间,苏轼被谪黄州,在此有过一段艰辛而快乐的躬耕生活。他之所以选择东坡躬耕,不仅是为解决生活的困难,满足长期以来归隐躬耕的夙愿,还因为特殊的文化机缘。苏轼追慕白居易,向往其被谪忠州时随遇而安的东坡生活,于是黄州东坡也就成为苏轼理想的栖居之所。躬耕不仅给苏轼带来物质条件的改善,也使其精神有了安顿之所,促进了其心态的转变,使其不断走近陶渊明,从而成就了中国士大夫文化的另一个标志性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 白居易 躬耕 陶渊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