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its relation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Taking the Beier Sag in the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被引量:7
1
作者 Lu Shuangfang Chen Fangwen +4 位作者 Li Jijun Wang Weiming Li Huiguang Cao Ruicheng Ma Yanli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17,共8页
The theory of "source rock control" has evolved from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effective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o high-quality source- 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 The theory of "source rock control" has evolved from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o effective source-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to high-quality source- rock-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owever,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whether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exist or not? What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re, and how to identify them, are yet to be agreed upon. Aimed at this issue of concern to explorationists, and taking the Beier Sag in the Haila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fines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and the lower limit for evalua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by using the inflection point on the relationship curve of hydrocarbon (oil) expulsion, which is calculated by the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versus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OC is low, all source rocks have limited hydrocarbon expulsion and slow growth rate, thus they cannot b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However, when TOC rises to some threshold, hydrocarbon expuls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TOC. This inflection point should be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ose with TOC greater than the inflection-point value ar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addition,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s also related to the type and maturity of organic matters in the source rocks, as well as the mineral components of the source rocks affecting the residual hydrocarbons. Theoretically,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depends on geological conditions rather than being a constant value. However,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and practicability, in this paper TOC=2.0% is regarded as the lower limit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The examination of such standard in the work area indicates that the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n members K^n2 and K^n~ of the Nantun formation contribute 76% and 82% to oil generation, and 96% and 91% to oil expulsion, respectively.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tribution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region, demonstrating that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contro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quality source rocks material balance oil generation oil expulsion hydrocarbongeneration potential beier sag
下载PDF
Fluid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diagenetic reformation of basement reservoirs in Beier Sag, Hailar Basin, China
2
作者 LI Juan WEI Pingsheng +6 位作者 SHI Lanting CHEN Guangpo PENG Wei SUN Songling ZHANG Bin XIE Mingxian HONG L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1期46-58,共13页
Based on analysis of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s, cathodoluminescen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etc., and geochemical testing of stabl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composition, element content, fluid incl... Based on analysis of core observation, thin sections, cathodoluminescenc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etc., and geochemical testing of stabl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composition, element content, fluid inclusions, and formation water, the fluid interaction mechanism and diagenetic reformation of fracture-pore basement reservoirs of epimetamorphic pyroclastic rock in the Beier Sag, Hailar Basi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1) Two suites of reservoirs were developed in the basement, the weathering section and interior section, the interior section has a good reservoir zone reaching the standard of type I reservoir.(2) The secondary pores are formed by dissolution of carbonate minerals, feldspar, and tuff etc.(3) The diagenetic fluids include atmospheric freshwater, deep magmatic hydrothermal fluid, organic acids and hydrocarbon-bearing fluids.(4) The reservoir diagenetic reform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itial consolidation, early supergene weathering-leaching, middle structural fracture-cementation-dissolution, and late organic acid-magmatic hydrothermal superimposed dissolution. Among them, the second and fourth stages are the stages for the formation of weathering crust and interior dissolution pore-cave reservoir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lar BASIN beier sag epimetamorphic PYROCLASTIC rock BASEMENT reservoir FLUID interaction mechanism DIAGENETIC reformation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南屯组砂岩储层物性界限与分级评价
3
作者 刘丽娟 《世界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厘定常规储层-致密储层、致密储层-无效储层等重要物性界限和建立储层分级评价标准一直是国内外储层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以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乌尔逊—贝尔凹陷南屯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力学平衡法、含油产状法... 厘定常规储层-致密储层、致密储层-无效储层等重要物性界限和建立储层分级评价标准一直是国内外储层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以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乌尔逊—贝尔凹陷南屯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力学平衡法、含油产状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多种方法明确南屯组砂岩储层各类物性界限,其中常规储层-致密储层物性界限为孔隙度12%、渗透率1 mD,致密储层-无效储层物性界限为孔隙度4%、渗透率0.03 mD。结合孔渗、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得到的储层内部结构表征参数,建立了储层分级评价标准,将南屯组砂岩储层划分为常规储层Ⅰ类(RQI≥1)、常规储层Ⅱ类(0.33≤RQI<1)、致密储层Ⅰ类(0.13≤RQI<0.33)、致密储层Ⅱ类(0.07≤RQI<0.13)和无效储层(RQI<0.07)5个类别,揭示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结构特点,试油试采资料证实该储层分类方案与试油产液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类型储层的适配试油工艺,常规储层Ⅰ类一般通过直井常规测试即可获得工业油流,常规储层Ⅱ类需开展一定规模的压裂工作后可获工业油流,致密储层Ⅰ类一般需直井大规模压裂可获工业油流,致密储层Ⅱ类需要通过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贝尔凹陷 南屯组 砂岩储层 物性界限
下载PDF
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有利部位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肖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8,共7页
为明确含油气盆地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在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所需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下伏油气藏分布区、下伏油气藏断盖配置不封闭区、上覆油气藏断盖配置封闭区和油气沿断裂运移有利部位,四者叠合建立了一套... 为明确含油气盆地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的分布规律,在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所需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下伏油气藏分布区、下伏油气藏断盖配置不封闭区、上覆油气藏断盖配置封闭区和油气沿断裂运移有利部位,四者叠合建立了一套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有利部位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霍多莫尔地区断裂输导南屯组油气至大磨拐河组形成油气藏有利部位的预测中。结果表明:贝尔凹陷霍多莫尔断裂输导南屯组油气藏油气至大磨拐河组中形成油气藏的有利部位主要分布在霍多莫尔鼻状构造核部的3个局部区内,有利于断裂输导南屯组油气藏油气至大磨拐河组中形成上覆油气藏,与目前贝尔凹陷霍多莫尔地区大磨拐河组已发现油气分布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裂输导形成上覆油气藏有利部位是可行的。研究方法对含油气盆地断裂输导形成的上覆油气藏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输导 上覆油气藏 有利部位 预测方法 贝尔凹陷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系统及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孙永河 韩钰萍 +2 位作者 冯志鹏 付晓飞 刘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100,共12页
在系统分析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系统及其演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断裂演化对油气运聚条件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发育的断裂主要有4种类型:早期伸展断裂、中期张扭断裂、早期伸展中期张扭长期活动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 在系统分析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断裂系统及其演化的基础上,研究了断裂演化对油气运聚条件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发育的断裂主要有4种类型:早期伸展断裂、中期张扭断裂、早期伸展中期张扭长期活动断裂和早期伸展中期张扭晚期反转长期活动断裂。可划分出3套断裂系统:早期伸展断裂系统、中期张扭断裂系统和晚期反转断裂系统。断裂的活动主要有3期:铜钵庙组—南屯组末期在NW—SE向引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伸展变形形成早期伸展断裂系统;伊敏组二、三段沉积时期在近EW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发生纯剪切变形形成中期张扭断裂系统;伊敏组末期—青元岗组沉积在近EW向弱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发生收缩变形形成晚期反转断裂系统。断裂的形成演化控制圈闭的形成时期、发育类型及展布方位。长期活动的断裂是贝尔凹陷主要的油源断层类型,围绕富烃洼陷发育受油源断层控制的基底断块圈闭和断陷构造层的掀斜断块圈闭及正牵引断块圈闭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演化 运聚 圈闭 油源断层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量:77
6
作者 吴河勇 李子顺 +1 位作者 冯子辉 朱德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6,共6页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多期叠合和多期改造的中生代断陷盆地,由下而上可以划分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T5-T22)、中部走滑拉分盆地(T22-T04)和上部坳陷盆地(T04-地表)3个原型盆地。每一期盆地建造之后都经历了相应的盆地改造过程,分别对应着南屯... 海拉尔盆地是一个多期叠合和多期改造的中生代断陷盆地,由下而上可以划分为下部伸展断陷盆地(T5-T22)、中部走滑拉分盆地(T22-T04)和上部坳陷盆地(T04-地表)3个原型盆地。每一期盆地建造之后都经历了相应的盆地改造过程,分别对应着南屯期末、伊敏期末和晚期(青元岗期后)。盆地的这种多期建造和多期改造特征控制了盆地内油气成藏要素的时空配置关系,因而决定了油气勘探的方向。伸展断陷发育时期,乌尔逊-贝尔凹陷为受NEE和近SN向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盆地群,控制了盆地内有效烃源岩的空间分布。中部走滑拉分时期,受近SN向和NEE向断裂控制,形成了乌北、乌南、贝西、贝中4个次洼,控制了乌尔逊-贝尔凹陷区域盖层的空间分布,并与上部坳陷盆地一起控制了下部烃源岩的成熟范围。3期改造作用提供了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并决定了有利构造圈闭的空间分布特征。伊敏期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在此之前定型并受晚期构造微弱改造的构造圈闭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盆地 构造演化 断陷盆地 乌尔逊-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贝尔凹陷断裂演化特征及其对潜山裂缝的控制 被引量:44
7
作者 孙永河 万军 +1 位作者 付晓飞 崔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研究贝尔凹陷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表明,该断裂对潜山裂缝有控制作用。布达特群沉积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时期是影响潜山裂缝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导致早期潜山闭合缝再度开启并形成... 研究贝尔凹陷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表明,该断裂对潜山裂缝有控制作用。布达特群沉积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时期是影响潜山裂缝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导致早期潜山闭合缝再度开启并形成新的潜山开启缝,裂缝发育方位与断裂展布密切相关,靠近北北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的发育方位基本是北北东向,靠近北东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其发育方位既有北东东向又有北西西向,受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的交汇区则潜山裂缝发育方位复杂。裂缝发育程度明显受控于断裂的密集度,潜山开启缝发育的有利地区主要集中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所形成的走滑断裂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布达特群 潜山 断裂 裂缝 走滑断裂带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挤压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志宏 柳行军 +3 位作者 王芃 吴相梅 朱德丰 万传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8-146,共9页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乌尔逊凹陷、贝尔...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乌尔逊凹陷、贝尔凹陷是位于贝尔湖坳陷凹陷南部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研究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在早白垩世大磨拐河期—伊敏期早期、伊敏期末期分别经历了北西-南东向、近东西向两次较长时间的挤压作用,使伸展断陷中的部分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新的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以及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突发构造、构造三角带等。由于挤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不同及隆升速率与同构造生长地层沉积速率的比值在空间上的差异,同挤压地层层序在不同构造部位也表现出不同的沉积特点,其构造特征与造山带十分相似。乌尔逊—贝尔凹陷中两次挤压构造的发现,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厚度在早白垩世并非一直处于伸展减薄状态,而是在上述两次挤压时期地壳处于叠置增厚的特点,在空间上形成挤压坳陷型盆地和陆内(板内)造山带相间分布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构造 构造特征 断层相关褶皱 生长地层 早白垩世 地质意义 乌尔逊-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断层控藏作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马中振 庞雄奇 +1 位作者 王洪武 魏建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1,共5页
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系统研究和统计,发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藏几乎都与断层发育相关,据此将油气藏划分为断层相关背斜型(FA)、断层相关地层型(FS)、断层相关岩性型(FL)和断块型(FB)等4大类。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后认为,断层... 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系统研究和统计,发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藏几乎都与断层发育相关,据此将油气藏划分为断层相关背斜型(FA)、断层相关地层型(FS)、断层相关岩性型(FL)和断块型(FB)等4大类。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后认为,断层控藏作用明显:(1)圈闭高点到断层的距离控制油气分布,90%以上的工业油气流井所在圈闭的高点到断层的距离小于1km;(2)断层断距大小控制油气聚集规模,当断距为200~400m时与断层相关的圈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3)与NNE、NEE方向断层有关的圈闭容易聚集油气;(4)当与圈闭相关的断层断距小于盖层泥岩视厚度而大于储层砂岩视厚度时,圈闭容易聚集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贝尔凹陷 油气藏 断层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在烃源岩评价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文祥 张海翔 +4 位作者 李占东 梁鹏 刘赛 李萌 鲍储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1-710,共10页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富油凹陷之一,其中SQ2层序湖侵体系域发育的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沉积组合是优质烃源岩,但此前一直被忽视。依据实测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含量、生烃潜量(S1+S2)、镜质体反射率(Ro...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富油凹陷之一,其中SQ2层序湖侵体系域发育的暗色泥岩、泥灰岩、油页岩和含钙泥岩沉积组合是优质烃源岩,但此前一直被忽视。依据实测有机碳含量(TOC)、氯仿沥青"A"含量、生烃潜量(S1+S2)、镜质体反射率(Ro)以及测井曲线预测的有机碳含量,运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在层序格架内对贝尔凹陷烃源岩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主力烃源岩和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层序(体系域)和规模,并计算了主力源岩和优质源岩的生烃与排烃量。研究认为,贝尔凹陷SQ2和SQ3层序烃源岩TOC、氯仿沥青"A"与S1+S2多数达到好源岩级别以上,偏油性有机质所占比重较大,是研究区的主力烃源岩;主力烃源岩内部非均质性较强,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和高位域的早期,SQ2层序的湖侵体系域优质烃源岩最为发育。生烃与排烃量计算结果表明,SQ2层序生油与排油量占绝对优势,并且其内部的优质烃源岩对生油、排油量的贡献比例分别高达84%和93%。结合油源对比研究,认为SQ2层序的优质烃源岩是凹陷内主力的烃源岩。运用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方法对烃源岩评价,可以指导勘探程度较高的区块油气勘探,同时对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源岩取样少的含油气盆地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烃源岩 测井 地球化学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的讨论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海燕 刘立 +1 位作者 高玉巧 张新涛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9-224,共6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染色法以及X-衍射分析等方法,查明南屯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模式。研究表明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方式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与自生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成岩共生序列为:黏土矿物包壳-泥晶碳酸... 利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染色法以及X-衍射分析等方法,查明南屯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模式。研究表明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方式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与自生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溶解作用。成岩共生序列为:黏土矿物包壳-泥晶碳酸盐矿物、自生蒙皂石、自生伊利石-长石溶解-自生石英-自生高岭石-绿泥石、白云石-铁方解石-铁白云石。成岩阶段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和中成岩阶段A期,并且以中成岩阶段A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成岩作用 共生序列 成岩阶段
下载PDF
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建设 庞雄奇 +1 位作者 卢进才 徐旺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7,共4页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内目前发现的最有潜力的两大凹陷,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十分发育,油气藏的发育大都与断层密切相关。按成因将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藏分为与断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与断层有关的地层油气藏、与断层有关的岩...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内目前发现的最有潜力的两大凹陷,区内构造复杂,断裂十分发育,油气藏的发育大都与断层密切相关。按成因将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藏分为与断层有关的背斜油气藏、与断层有关的地层油气藏、与断层有关的岩性油气藏、与断层有关的断块油气藏4大类共13种油气藏。油气纵向和平面上的分布受优质源岩中心展布,有利岩相带及断层的走向、断距大小等的控制而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纵向上油气主要分布在主力烃源岩层下白垩统南屯组及其上、下的大磨拐河组、铜钵庙组及兴安岭群和布达特群;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在烃源灶周围的苏仁诺尔构造带、巴彦塔拉构造带、呼和诺仁构造带、霍多莫尔构造带和苏德尔特构造带内,油气较为富集在源岩附近、断距在200~300m之间、北东东走向的断裂附近的粉砂岩和砂砾岩储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贝尔凹陷 油气藏形成 类型 分布 影响 因子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及贝尔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恢复 被引量:19
13
作者 姜福杰 庞雄奇 +1 位作者 姜振学 田丰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5,93,共5页
在综合分析已有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综合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认为热解模拟实验方法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5套源岩的... 在综合分析已有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的基础上,对各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综合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认为热解模拟实验方法是一种相对较好的有机质丰度恢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5套源岩的有机碳进行了恢复,并对资源量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的有机碳恢复系数分别在1.10-1.32和1.03-1.18之间,各套源岩的恢复系数并不一致;恢复后的总资源量增加了1.86×10^8t。不难看出,有机质丰度的恢复对于含油气盆地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源岩演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沉积盆地进行评价,尤其应该重视有机质丰度恢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丰度 有机碳恢复系数 烃源岩 乌尔逊凹陷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作用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制约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志宏 梅梅 +4 位作者 柳行军 吴相梅 万传彪 林东成 高军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30-1337,共8页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3坳、2隆5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贝尔凹陷是贝尔湖坳陷南部...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3坳、2隆5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其中贝尔凹陷是贝尔湖坳陷南部的1个二级构造单元。贝尔凹陷的控陷断层为1个上凸、2个上凹断层转折组合构成的犁式正断层,在深部发育伸展双重构造。在犁式正断层上盘由于上凸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同旋向剪切,而上凹断层转折产生的活动轴面与断层面为反旋向剪切,在断层上盘形成2个背斜中间夹1个向斜的构造组合。由活动轴面与固定轴面之间滚动面的宽度确定控陷断层F1在早白垩世南屯期晚期的水平伸展量为6 850m。贝尔坳陷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反映了断层滑移速率、构造沉降速率和沉积速率对凹陷内沉积地层变形特征的影响和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和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贝尔凹陷南屯组上段内部角度不整合的形成与变形作用中的剥蚀作用和沉积间断无关,而是由于半地堑从略欠补偿充填向过补偿充填状态转变时,沉积速率相对于构造沉降速率显著增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断层转折褶皱作用 生长地层 沉积作用 角度不整合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纪友亮 蒙启安 +1 位作者 单敬福 张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5,共6页
根据岩心、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南—南贝尔凹陷主要发育以坡降大、近物源、多物源为特征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 根据岩心、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沉积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南—南贝尔凹陷主要发育以坡降大、近物源、多物源为特征的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深湖泥岩沉积是研究区内最为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综合利用各种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砂岩百分含量、重矿物等资料,对塔南—南贝尔凹陷南屯组下部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地震相 南屯组下部 塔南—南贝尔凹陷 塔木察格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主要凹陷的成藏期 被引量:15
16
作者 申家年 郭金荣 +2 位作者 霍秋立 冯子辉 鄢仁勤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9,共4页
采用生排烃史法、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法、Mango轻烃参数法,结合沉降史、热史分析了海拉尔盆地主要凹陷的成藏期,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最早成藏时间距今分别为120Ma和122Ma,主要成藏期距今分别为110~95Ma,112~96Ma,... 采用生排烃史法、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法、Mango轻烃参数法,结合沉降史、热史分析了海拉尔盆地主要凹陷的成藏期,结果表明:乌尔逊凹陷和贝尔凹陷最早成藏时间距今分别为120Ma和122Ma,主要成藏期距今分别为110~95Ma,112~96Ma,成藏期可分为早成藏期(伊敏组早期)和主成藏期(伊敏组末期一青元岗组早期);由于海拉尔盆地大部分圈闭是在主成藏期前形成的,因此,圈闭形成时间不是影响圈闭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早成藏期形成的油藏被发现的数量偏少,有待进一步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乌尔逊凹陷 贝尔凹陷 成藏期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占东 李阳 +2 位作者 张海翔 陈志巍 彭政5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0-487,494,共9页
运用地层学、构造地质以及成藏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凹陷断裂经历了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期的伸展变形、伊敏组沉积期的走滑变形和青元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期的强烈反转变形3个阶段... 运用地层学、构造地质以及成藏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凹陷断裂经历了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期的伸展变形、伊敏组沉积期的走滑变形和青元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期的强烈反转变形3个阶段。大磨拐河组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15个砂岩组,各个时期控制着不同沉积演化过程。大磨拐河组原油来源于南屯组,与南一段关系密切,存在2种油气运移方式:1)当断距大于300m时,南屯组生油源岩与大磨拐河组储层对接,从而构成直接侧向运移的旁生侧储型油藏;2)油沿(不整合面)油源断层自南屯组向上垂向运移至大磨拐河组,再短距离侧向运移形成下生上储型油藏,总结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构造4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盖组合 油气输导 成藏条件 大磨拐河组 乌尔逊—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康德江 庞雄奇 +1 位作者 付广 吕延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8-31,共4页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上侏罗统布达特群潜山源岩、盖层和内部断裂系统等成藏地质因素的动态和静态研究认为,生油盖层、断层和裂缝、生烃凹陷、源岩断裂是该潜山油气成藏的四大主控因素:有效的区域性封盖层大面积呈中等级别的封盖,... 通过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上侏罗统布达特群潜山源岩、盖层和内部断裂系统等成藏地质因素的动态和静态研究认为,生油盖层、断层和裂缝、生烃凹陷、源岩断裂是该潜山油气成藏的四大主控因素:有效的区域性封盖层大面积呈中等级别的封盖,其主要分布在贝尔凹陷的中部和南部的二级构造带上;大量继承性的源岩断裂和裂缝与烃源岩的生排油时期在时间上匹配良好,并具有多期次的开启和闭合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储集性能,并成为了油气成藏的主要运移路径和储集空间;生烃凹陷的位置则控制着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其空间分布又决定了布达特群古潜山"新生古储、多源一储"的成藏模式。结论指出:盖层封盖条件较好的、油源附近的继承性源岩断裂区域应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晚侏罗世 古潜山 油气藏形成 生储盖组合 勘探区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三叠纪布达特群—早白垩世大磨拐河组储层孔隙纵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前平 刘立 +1 位作者 张新涛 于笠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5-229,共5页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有潜力的油气勘探地区。由于该区储层类型较多,实测孔隙数据较少,很难了解各类储层孔隙在纵向上的分布。根据铸体薄片数据,采用立方体模型来推算原生孔隙度,利用原生孔隙度和视孔隙度与埋深在纵向上的组合规律了... 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有潜力的油气勘探地区。由于该区储层类型较多,实测孔隙数据较少,很难了解各类储层孔隙在纵向上的分布。根据铸体薄片数据,采用立方体模型来推算原生孔隙度,利用原生孔隙度和视孔隙度与埋深在纵向上的组合规律了解储层孔隙的现今分布特征。通过实验数据推测出该区储层可能发育3个次生孔隙带,分布在埋深1000~1200m、1300~2000m和2040~2300m,其中1300~2000m次生孔隙带已被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次生孔隙 铸体薄片 视孔隙度 原生孔隙度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军辉 李跃 +6 位作者 张赫航 邓海 邹越 姜丽娜 田亚 袁丽华 陈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7,共10页
扇三角洲是陆相断陷盆地内重要的油气汇聚场所,建立准确并可靠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对预测优势储集体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应用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扇体内部沉积单元及相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南屯组发育有典型的扇... 扇三角洲是陆相断陷盆地内重要的油气汇聚场所,建立准确并可靠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对预测优势储集体具有重大意义。综合应用岩心、地震、测井等资料,对扇体内部沉积单元及相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南屯组发育有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可细分为3类亚相和11类微相,其中扇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平原分流河道、平原分流河道间、平原天然堤3类微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前缘水下主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河口坝、远砂坝以及前缘水下分流间6类微相,前三角洲亚相发育前三角洲粉砂岩和前三角洲泥岩2类微相;贝尔凹陷南屯组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贝西斜坡带、霍多莫尔构造带、苏德尔特构造带等靠近盆缘或控陷断裂的陡坡地带,可划分为断坡型、断阶型2种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贝尔凹陷 南屯组 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