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reservoir environment by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water‒A case study of Chang 6 reservoir in Ansai oilfield,Ordos Basin,China
1
作者 Zhi-bo Zhang Ying Xu +4 位作者 Di-fei Zhao Hao-ming Liu Wei-cheng Jiang Dan-ling Chen Teng-rui Jin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43-454,共12页
The Ordos Basin is the largest continental multi-energy mineral basin in China,which is rich in coal,oil and gas,and uranium resources.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servoir water.The ch... The Ordos Basin is the largest continental multi-energy mineral basin in China,which is rich in coal,oil and gas,and uranium resources.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reservoir water.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water are very important for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are significant indicators of the sealing of reservoir oil and gas resources.Therefore,the caprock of the Chang 6 reservoir in the Yanchang Formation was evaluated.The authors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amples selected from 30 wells in the Chang 6 reservoir of Ansai Oilfield in the Ordos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 6 reservoir water in Ansai Oilfield is dominated by calcium-chloride water type with a sodium chloride coefficient of generally less than 0.5.The chloride magnesium coefficients are between 33.7 and 925.5,most of which are greater than 200.The desulfurization coefficients range from 0.21 to 13.4,with an average of 2.227.The carbonate balance coefficient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below 0.01,with an average of 0.008.The calcium and magnesium coefficients are between 0.08 and 0.003,with an average of 0.01.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corner layout of the reservoir water,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phic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hang 6 reservoir in Ansai Oil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is a favorable block for oil and gas storage with good sealing properties,great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oil and gas,and high pore conn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and gas reservoir water SALINITY Calcium-chloride water Carbonate balance coefficient Oil-bearing reservoir prediction GEOCHEMISTRY Chang 6 reservoir Oil-ga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Ansai Oilfield Ordos Basin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6段地层古压力及其对油气聚集作用的分析
2
作者 贾浩宸 刘玉博 +11 位作者 赵小春 孙兵华 白江 张小奇 孟志峰 袁耀利 曹成 吴颖 孟祥宁 张蓬勃 赖生华 高胜利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5期56-64,共9页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6段油气运移及聚集成藏的规律,利用测井声波时差资料计算了延长组过剩压力值和长7段成藏期地层过剩压力,分析了延长组泥岩压实特征与地层过剩压力的分布特征,并以长6油藏为例,分析了长6油层组与长7油层... 为了揭示鄂尔多斯盆地吴起油田长6段油气运移及聚集成藏的规律,利用测井声波时差资料计算了延长组过剩压力值和长7段成藏期地层过剩压力,分析了延长组泥岩压实特征与地层过剩压力的分布特征,并以长6油藏为例,分析了长6油层组与长7油层组之间的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结果表明:吴起地区长7油层组拥有远超于长6油层组的过剩压力分布,两者之间的平均过剩压力差约为5 MPa,长7油层组过剩压力偏高,约为20 MPa,最高可达34 MPa;长6油层组过剩压力偏低,约为15 MPa。过剩压力差为长7油气向长6油层组储层运移提供了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吴起油田 过剩压力 油气运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储层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3
作者 魏晓雨 周雪 +3 位作者 王成龙 孙越 王晨阳 聂宇芮 《地下水》 2023年第1期155-156,共2页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研究是储层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试验分析,评价志丹油田MT区长6油层组致密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砂岩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充注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长6油层组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胶结...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研究是储层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薄片、扫描电镜和高压压汞等试验分析,评价志丹油田MT区长6油层组致密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砂岩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充注模拟实验结果显示,长6油层组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程度复杂;长石溶孔和碳酸盐岩溶孔较为发育,中等喉道使孔喉连通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油田 长6油层组 低渗透砂岩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武春英 韩会平 +4 位作者 蒋继辉 王宝清 季海锟 赵小会 陈娟萍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油...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大路沟地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文章依据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对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期的沉积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时空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大路沟地区三叠纪长6油层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包括三角洲平原亚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缺前三角洲亚相;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长6油层组各微相经历了从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到混合载荷高弯度河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对长6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砂岩储层分布和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也是今后勘探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大路沟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古盐度研究 被引量:235
5
作者 郑荣才 柳梅青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5,共6页
以硼、“相当硼”、K+Na含量、K/Na比值、吸附K′+Na′、锶含量以及Sr/Ba比值等地化指标作为古盐度的判识标志,运用亚当斯和科奇古盐度计算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沉积环境的古盐度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以硼、“相当硼”、K+Na含量、K/Na比值、吸附K′+Na′、锶含量以及Sr/Ba比值等地化指标作为古盐度的判识标志,运用亚当斯和科奇古盐度计算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沉积环境的古盐度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沉积时湖泊水体的古盐度为0940~1016,属富钠的微咸半咸水环境。经分析比较,上述古盐度判识标志中,K+Na含量及K/Na比值与长6油层组的古盐度无明显对应关系,不能作为判识标志;而硼、“相当硼”、吸附K′+Na′、锶含量及Sr/Ba比值等地化指标较为灵敏,对古盐度的判识较为可靠。将多种指标判识的结果作回归分析后,认为科奇公式计算的结果最为可靠。古盐度的确定不仅可以判断湖泊水体类型,而且对了解生油岩系的发育情况和分析浊沸石化作用的钠组分来源都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盐度 晚三叠世 油矿地质
下载PDF
压汞曲线在特低渗油藏储层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维喜 曹天军 朱海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
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录井、试采等成果,对南泥湾油田长6储层进行分类研究和综合评价,认为长6储层以低孔-特低渗为主,微观结构以中孔细-小孔细组合为主,孔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渗透性有决定性影响。储层渗流能力主要由比较大的孔隙提供,对本区... 根据实验分析,结合录井、试采等成果,对南泥湾油田长6储层进行分类研究和综合评价,认为长6储层以低孔-特低渗为主,微观结构以中孔细-小孔细组合为主,孔喉结构特征对储层渗透性有决定性影响。储层渗流能力主要由比较大的孔隙提供,对本区长6储层的评价表明,本区长6储层可以分为Ⅰ、Ⅱ、Ⅲ类,并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其中Ⅰ类储层的孔喉结构优于Ⅱ类,渗流能力也好于Ⅱ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曲线 低渗透油藏 长6储层 分类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LF地区长6油藏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轮 王海军 +3 位作者 程鑫 刁宗宝 梁利平 吴汉宁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6-10,136,共5页
以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相关原理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LF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地层进行了小层精细划分,对长6油藏的烃源岩、沉积相、砂体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等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巨厚的烃源... 以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等相关原理为指导,对鄂尔多斯盆地LF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地层进行了小层精细划分,对长6油藏的烃源岩、沉积相、砂体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等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巨厚的烃源岩是油气成藏的基础;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是该区长6段有利的含油相带;隆起高部位是含油的有利构造部位;高闭合度的鼻状隆起对油气藏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良好盖层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有利含油区带,为LF地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藏 主控因素 有利区 成藏
下载PDF
吴起—铁边城油田长6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俞保财 张永强 +1 位作者 雷启鸿 武月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测井资料对吴起—铁边城地区长6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中孔低渗油藏;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 为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域预测的精度,利用砂岩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测井资料对吴起—铁边城地区长6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认为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中孔低渗油藏;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中等;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7.5%,渗透率为0.1×10-3μ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2Ω.m,声波时差为214μs/m。从而为长6油藏进一步开发评价和增储上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储层 四性关系 有效厚度下限 铁边城地区
下载PDF
安塞长_6储层钙质夹层在水淹层测井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恕军 谭玉涵 +1 位作者 慕国权 安小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23,共5页
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地层注淡水开发,地层水矿化度在不同程度上被淡化,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呈"U"型或"反L"型关系,水淹层难以识别。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王窑区长6储层中含有较多的钙质夹层,且测井响应特征在水淹前后变... 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地层注淡水开发,地层水矿化度在不同程度上被淡化,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呈"U"型或"反L"型关系,水淹层难以识别。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王窑区长6储层中含有较多的钙质夹层,且测井响应特征在水淹前后变化明显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钙质夹层电阻率对比法。该方法识别效果较好,可进行半定量解释,弥补电阻率在水淹后"U"型或"反L"型变化造成水淹层多解性的缺点,对注淡水开发的特低渗透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夹层 测井识别 长6储层 王窑区 安塞油田
下载PDF
绝对渗透率对相对渗透率及其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旺来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28,157,共3页
针对低渗透、致密油藏储层评价过程中,岩心分析、测井、试井得到的渗透率可比性差,不同资料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差别大的问题,以华庆地区长6油藏为例,进行了渗流机理实验研究和不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致密油藏气测渗透率... 针对低渗透、致密油藏储层评价过程中,岩心分析、测井、试井得到的渗透率可比性差,不同资料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差别大的问题,以华庆地区长6油藏为例,进行了渗流机理实验研究和不同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致密油藏气测渗透率、水测渗透率、束缚水下油测渗透率差别大,由此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具有不同的特征。测井、试井得到的渗透率渗流条件不同,相对渗透率曲线在动态预测过程中应根据绝对渗透率的取值方法进行相应转换。研究结果对正确评价致密油藏、提高致密油藏生产动态预测结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绝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误差 华庆地区长6油藏
下载PDF
华庆油田长6油藏油水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鹏 杨卫国 +3 位作者 孙栋 周新平 黄天镜 王楠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47,共4页
华庆油田长6油藏砂体分布范围广、油层厚度大。由于储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造成测井油水层解释符合率低,部分油井出现高阻产水,影响油田高效开发。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成藏等研究,认为储层孔隙结构、胶结程度、流体成分等微观特征差... 华庆油田长6油藏砂体分布范围广、油层厚度大。由于储层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造成测井油水层解释符合率低,部分油井出现高阻产水,影响油田高效开发。通过沉积、成岩以及成藏等研究,认为储层孔隙结构、胶结程度、流体成分等微观特征差异是形成高阻水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传统交会图版法为手段,提出了综合沉积、成岩、成藏因素的微元网格分析法,并将研究区划分为11个区域,量化了全区油水层物性下限。微元网格交会图版油水层识别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验证,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6.9%以上,解释精度能满足油田开发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庆油田 长6油藏 油水层识别 微元网格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园园 李得成 车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4期79-81,共3页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有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长石和石英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是储层成为特低渗透率的...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有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长石和石英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是储层成为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而晚期的溶蚀作用,特别是方解石、浊沸石的溶解,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驿油田 长6储层 成岩作用 储层性质
下载PDF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油藏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绍臣 张斌 +3 位作者 马志鑫 孙丽慧 孟伟 常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1-363,共3页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油藏属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有别于其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从油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等多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步变注采比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以水动... 靖安油田盘古梁区长6油藏属典型特低渗透油藏,具有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一切特征,但同时又有别于其他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主要从油藏动态分析、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等多方面着手研究制定了分区域、分时步变注采比的开发技术政策,开展了以水动力受效单元为核心的平面、剖面综合调控技术和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针对性强、适应性好的配套开发技术,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以及配套技术,油藏两项递减逐年降低、地层能量稳步回升,井组水驱指数和存水率不断上升,油藏实现了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微裂缝 高效开发 盘古梁长6油藏
下载PDF
华庆油田长6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晓明 白诗筠 王超逸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华庆地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白豹乡和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乡境内,面积约1670km2,属黄土塬地貌。白153~白155井区位于华庆油田东部,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南部,总体为一西倾单斜,倾角不足1°。本区自上而下钻遇地层有第四系... 华庆地区位于陕西省吴旗县白豹乡和甘肃省华池县乔河乡境内,面积约1670km2,属黄土塬地貌。白153~白155井区位于华庆油田东部,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的南部,总体为一西倾单斜,倾角不足1°。本区自上而下钻遇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下白垩统志丹组,侏罗系安定组、直罗组、延安组和富县组,三叠系延长组。主要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长8等,其中长6油藏为目前华庆油田主要开采的产油层位之一。本文从沉积特征,岩矿特征,物性特征,非均质特征等方面综合研究了本区的储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储层特征
下载PDF
延长油田王家川采油厂杨旗区长6油藏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耀辉 汪洋 +1 位作者 樊秀江 梁丽娟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30-30,共1页
本文在研究王家川采油厂杨旗区长6油藏地质特征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低渗透油藏成功的开发理论,论证了注水开发必要性,最终确定合理的注水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下限。
关键词 长6油藏 数值模拟 注水开发 低渗透油藏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Y73井区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爱荣 孟选刚 +2 位作者 李琪 代晓旭 王宝萍 《中国西部科技》 2014年第10期1-2,5,共3页
Y73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该区主要产油层段为长6油层组,该段储层为湖泊三角洲沉积。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细粒、细-中粒、中粒及粉-细粒长石砂岩。微观孔吼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宏观储层物... Y73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该区主要产油层段为长6油层组,该段储层为湖泊三角洲沉积。长6油层组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细粒、细-中粒、中粒及粉-细粒长石砂岩。微观孔吼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宏观储层物性以低孔、特低渗为主。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的成岩作用为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73井区 长6 储层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英 宋娟 +2 位作者 尤源 马继业 叶博 《低渗透油气田》 2012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该区油层最发育的长63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进行储层特征研究,提出受特殊的沉积背景、物源差异及平面砂体分布影响,华庆地区长6储层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分区特征:又从储层岩矿分布特征、成... 以该区油层最发育的长63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进行储层特征研究,提出受特殊的沉积背景、物源差异及平面砂体分布影响,华庆地区长6储层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分区特征:又从储层岩矿分布特征、成岩相分布、孔隙类型及分布等方面阐述了储层区带特征.并探讨了物源、沉积相、成岩作用等因素对储层特征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了华庆地区长6储层产能差异的内在因素,为油田勘探评价、产建区优选、开发政策及储层改造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庆地区 长6储层 储层特征 物源 沉积相
下载PDF
陕北斜坡东部低渗透储集层的连片分析及其应用
18
作者 宋子齐 康立明 +4 位作者 李亚玲 杨金林 潘玲黎 王静 路向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8-30,共3页
根据240口勘探开发井的统计结果对AS油田杏河、侯市、王窑三井区长6特低渗透非均匀沉积砂体规模连片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长61121、长61122、长61123、长612、长622和长63六个小层的砂层、渗砂层、油层(含水油层)和纯油层的井数、厚度... 根据240口勘探开发井的统计结果对AS油田杏河、侯市、王窑三井区长6特低渗透非均匀沉积砂体规模连片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长61121、长61122、长61123、长612、长622和长63六个小层的砂层、渗砂层、油层(含水油层)和纯油层的井数、厚度、平均厚度和视连片率的统计结果.指出主力油层长61122具有很好的连片性,其砂层和油层的视连片率分别达到88.3%和63.3%.还给出了6个小层的油水层和油层的钻遇率.其中长61122小层的油层井数、油层层数和油层厚度的钻遇率都达到60%~70%.本文的结果可以为该区的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集层 主力油层 特低渗透 油田 油水层 含水 沉积砂体 砂层 斜坡 油层厚度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油藏单砂体精细刻画及加密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慧峰 马昌林 +3 位作者 张皎生 李超 申利娜 隋成 《低渗透油气田》 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
根据露头和岩相韵律,建立了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岩相小层细分标准;然后通过单砂体的精细刻画,得出安塞长6油藏砂体叠置样式及连通方式;分析认为王窑区一次井网在非主力小层对储层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较低.有加密改善的潜力;并运用多... 根据露头和岩相韵律,建立了单砂体精细刻画的岩相小层细分标准;然后通过单砂体的精细刻画,得出安塞长6油藏砂体叠置样式及连通方式;分析认为王窑区一次井网在非主力小层对储层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较低.有加密改善的潜力;并运用多种方法论证实现最大控制程度的极限井网密度和井排距,提出了合理的加密井距,并开展了加密调整试验,有效改善了开发效果。因此通过本文研究解答了安塞油田长6油藏一次井网下水驱控制和动用状况、合理的井距、水驱控制和动用提升潜力等,而且现场实例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长6油藏 单砂体 一次井网 水驱控制和动用状况 合理井距
下载PDF
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凡成 张春生 +1 位作者 任利剑 龙礼文 《低渗透油气田》 2008年第1期74-77,73,共5页
通过对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长6油藏含水上升规律的研究,得出了含水上升与采出程度的关系,并进行了含水的预测。通过分析影响含水上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含水上升、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含水上升规律 靖安油田 长6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